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的思考 韩伟
关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裂缝问题探析磨其茂

关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裂缝问题探析磨其茂摘要:在建筑工程当中,裂缝问题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由于很多因素可造成结构的开裂,因此,在进行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时,必须根据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结构形式等相关因素,制定出有效的结构设计及裂缝控制措施。
此外,还应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监管,确保施工单位能够按照设计、规范严格执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及使用性能。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裂缝一、引言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环节,在实际设计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但很棘手的问题,建筑墙体和楼板的裂缝问题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结构设计问题。
由于造成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这对于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要求就更为严格。
因此,为在建筑工程中尽量减少或避免产生裂缝,必须对裂缝成因进行探究分析,并在结构设计方面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进行裂缝控制。
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裂缝的主要成因(一)塑性变形引起的裂缝由塑性变形造成的混凝土裂缝一般出现在硬化前,这是因为混凝土在硬化前一直处于塑性状态,而上部建筑的均匀沉降会受到一定限制,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建筑物中,如果混凝土的表面积增大或者钢筋直径过大、骨料粒径过大,都会使得混凝土水平方向的收缩比垂直方向的收缩困难,进而造成混凝土不规则裂缝,此类裂缝相互之间的间距在0.3~1.0mm范围内,表现形式为相互平行,并且裂缝本身都会存在一定深度。
(二)结构裂缝随着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及水平的提升,现浇楼板已逐渐取代预制多孔板,现浇楼板的楼面优点在于其承载能力一般都能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而且整体性较好。
但若用现浇楼板代替预制多孔板时,会增大楼板的刚度,造成原有墙体的相对刚度的降低,从而有可能导致在墙体刚度较薄弱的部位或者一些墙体的截面突变部位产生裂缝。
例如墙角是应力较为集中的位置,就比较容易出现裂缝。
(三)应力裂缝此类裂缝的形成主要是由混凝土结构的徐变收缩造成的,其中结构的自身收缩、塑性收缩、碳化收缩以及干燥收缩是比较常见的几种裂缝形式。
探讨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原因及对策 郭维明

探讨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原因及对策郭维明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设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关于建设施工中结构的裂缝预防问题。
建筑结构中所存在的裂缝现象会对使用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等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中,裂缝问题与结构设计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为了有效的控制裂缝问题,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以工程实际的地质条件为依据,据其结构形式,不断对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并且制定完善的裂缝防治措施。
另外强化工程施工监管制度,保证施工单位依照规范制度严格执行,从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裂缝现象;控制措施混凝土作为建筑相关行业最主要的材料之一,在国内外的应用都十分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时,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渐渐升高,产生小气孔,形成微裂缝,随着混凝土的用量增大,气孔和裂缝往往也越大、越多,尽管微裂缝并不会影响工程质量,但在以后的使用中,天气的因素、负载量的变化会使微裂缝变大,成为大裂缝,就会造成建筑外观和使用寿命等质量问题了。
下面对建筑混凝土结构开裂问题的出现原因及控制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
1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1.1 混凝土的相关概述通常所讲的混凝土是指用水泥做胶凝材料,砂、石作为集料,与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合,经过搅拌成为水泥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混凝土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一些特点。
混凝土其本质上是一种非均匀的多孔材料,在受到二氧化碳、水、氯离子、硫酸盐等的一些介质的侵蚀下,会加速其破坏的速度,当混凝土与一些可溶性盐类化合物的水接触时,当水分蒸发之后,会出现结晶,而结晶的过程会使体积不断地增大,会使混凝土材料出现破裂。
1.2 混凝土裂缝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裂缝。
若混凝土的裂缝较小,并符合规范规定的最小裂缝宽度,可以不做处理。
但如果裂缝较大,并影响到主体结构的使用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完善和修补。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裂缝原因及解决对策 祝贺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裂缝原因及解决对策祝贺摘要:建筑结构裂缝问题对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不得到及时的处理还会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建筑结构设计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保障,做好结构设计中裂缝问题的处理有助于建设工程水平的提高。
文章主要对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裂缝原因;结构裂缝引言现代建筑多是采用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存在无法完全避免,如何对裂缝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理是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裂缝的存在会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威胁,也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而想要对裂缝问题进行解决,必须了解其类型和成因,针对裂缝的性质,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1建筑物防止裂缝出现重要性在时代快速进步的基调下,建筑行业也迅猛地发展,人们逐渐把目光集中在在建筑的质量上。
而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建筑物出现裂缝的现象。
我们以产生的危害将建筑物裂缝分为以下三种裂缝,即相对安全的表面裂缝,一般出现该裂缝不会影响建筑物,但是经过时间的流逝,表面裂缝会转变为较严重的深层裂缝,这种裂缝会使建筑物的质量下降。
而最为严重的裂缝是贯穿裂缝,一旦出现贯穿裂缝,建筑物不再安全。
综上所述,避免建筑物出现裂缝是最好的选择。
2造成现浇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2.1荷载裂缝现浇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时放置重物,会让混凝土受力增加,从而产生裂缝。
再者,由于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不合理、支撑材料质量不达标、模板设计荷载计算不精、混凝土拆模过早、支撑体系变形等因素,都会提高混凝土裂缝几率。
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需要严格做好荷载裂缝控制工作,从而确保结构整体的荷载力能够满足实际要求,同时还可以满足抗变形、抗裂要求。
2.2塑性收缩裂缝该类结构裂缝多在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
塑性收缩裂缝以无规格、多边形样式分布,或大致呈现互相平行状排布。
裂缝间距最小可达几厘米,最大为十几厘米。
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及解决办法探讨_3

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及解决办法探讨发布时间:2021-06-29T06:51:02.14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0年26期作者:赵霞[导读] 在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背景下,我国建筑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建筑工程数量也急剧增多,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使用性能面临更高要求,然而受到建筑工程环节众多、工艺复杂等因素影响,建筑工程结构出现较多漏洞,裂缝问题发生频率较高,对工程结构整体稳定性构成极大威胁。
当前迫切需要对引发建筑结构裂缝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细致分析,并从源头上提出科学有效地解决办法,以确保整个建筑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我国建筑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赵霞新疆现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摘要:在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背景下,我国建筑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建筑工程数量也急剧增多,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使用性能面临更高要求,然而受到建筑工程环节众多、工艺复杂等因素影响,建筑工程结构出现较多漏洞,裂缝问题发生频率较高,对工程结构整体稳定性构成极大威胁。
当前迫切需要对引发建筑结构裂缝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细致分析,并从源头上提出科学有效地解决办法,以确保整个建筑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我国建筑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基于此,本文对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及解决办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解决办法1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分析1.1温度因素依据相关调查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当前使用混凝土材料的过程中,其线性膨胀系数大小为1×10-5/℃,当混凝土材料内外温度较大差距是,经常会产生外部应力的改变,若应力大小不断上涨伴随而来的就是控应力,且控应力大小若超过混凝土的整体抗拉极限强度,裂缝也就随之产生。
通过实际分析混凝土结构构件当中的摩擦系数、外部环境温度和建筑结构的尺寸等因素,从中了解到,若外部环境的温度不断上升,则混凝土结构中所含有的水分也会因蒸发而流失,从而引起混凝土浇筑坍落度太低,进而使混凝土结构出现收缩裂缝等问题,并且若是外界没有补充水分,裂缝问题会表现的更加明显。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的思考 徐勇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的思考徐勇发表时间:2018-10-01T16:07:17.7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作者:徐勇[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社会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也日益增多,并且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其中也包括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300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社会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也日益增多,并且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其中也包括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
在建筑设计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是结构中的裂缝现象。
建筑物出现裂缝能够对整体的安全性产生严重的影响,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出现必须提前做好防御工作。
笔者就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裂缝想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避免方法。
关键词:建筑;结构;裂缝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设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关于施工中结构的裂缝预防问题。
建筑结构中所存在的裂缝现象会对使用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等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中,裂缝问题与结构设计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为了有效的控制裂缝问题,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以工程实际的地质条件为依据,根据具体的结构形式,不断对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并且制定完善的裂缝防治措施。
另外强化工程施工监管制度,保证施工单位依照规范制度严格执行,从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1简要介绍裂缝的特征特点:①很大一部分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是垂直产生的,建筑工程结构裂纹尺寸与墙的实际高度相同,建筑结构裂缝的实际形状为中间向二边扩展直至消失;②大部分的结构裂缝宽度通常小于0.3毫米,只有少数的结构裂缝宽度大于0.3毫米;③结构裂缝的位置很大的概率出现在墙体的中部,只有少数的结构裂缝出现在墙的两端;④拆除模板后结构裂缝出现的概率更大,这意味着结构的裂缝和温度的快速变化有很大关系;⑤时间的变化后,裂缝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发展的方向逐渐发生变化,但实际结构裂缝的宽度通常不会改变;⑥挡土墙的回填过程中,结构裂缝一般出现松弛的现象,但实际并不特别严重的泄漏问题。
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及解决办法探讨_6

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及解决办法探讨发布时间:2021-09-03T07:27:06.374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月第12期作者:马塞[导读] 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是建筑物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工程质量和投入使用后的业主安全问题,马塞新疆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邮编:830000摘要: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是建筑物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工程质量和投入使用后的业主安全问题,而裂缝问题又是结构设计中最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因此,可以在工程设计环节进行优化改进从而解决裂缝问题。
裂缝产生的原因会因建筑材料的不同而不同,同时也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从建筑的结构设计上入手,同时控制好施工的每一阶段,最大程度避免裂缝产生,以及连带产生的其他质量隐患,全面提升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对于裂缝问题,找出其关键原因和有效解决措施,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结构设计质量。
关键词:建筑结构;裂缝;优化措施引言当前建筑工程数量日渐增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工程结构面临着结构裂缝的难题,当出现结构裂缝后,如未及时进行裂缝的控制与处理,裂缝在不断扩展的过程中将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
因此,结构裂缝将会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大幅缩短,对工程安全、效益等都是极为不利的。
各个工程企业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都应该从结构裂缝的形成机理出发,采取有效的裂缝控制方式,最大限度上保障结构性能,为人们提供安全、稳定的建筑结构。
1裂缝的产生原因1.1混凝土构件表面细微裂缝混凝土施工后,表面常会出现凝结水,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构件表面存在细微的裂缝。
混凝土体积较大,有着较厚的厚度,在施工中表面的水分容易快速散失,发生体积收缩现象,但是内部收缩较慢,如果内外差异较大,那么内部抗拉强度将难以满足混凝土收缩要求,导致细微裂缝的出现。
施工现场的湿度、混凝土中的水分都是影响混凝土表面产生细微裂缝的主要因素。
在具体施工中,如果施工现场温湿度较高,并且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混凝土结构,那么混凝土结构就会流失较多的水分,从而造成其表面细微裂缝的出现。
道桥设计及施工中的裂缝成因探微 韩国辉

道桥设计及施工中的裂缝成因探微韩国辉摘要:道路桥梁作为保证我国经济建设速度的重要命脉,它的质量安全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以及施工工艺的影响,使得道路桥梁时常出现裂缝现象,本文笔者对道桥设计及施工中的裂缝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桥,设计,施工,裂缝,措施引言在道桥工程设计施工阶段,应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使劳动力和成本明显降低,加强监管路桥工程的各施工阶段,保证沥青砼原料质量,研究分析裂缝成因,才能及时消除施工中可能产生的裂缝,确保路桥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从而提高路桥工程在应用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道桥设计问题的优化措施(1)健全道桥设计理论系统。
在道桥工程设计中,设计单位需要健全道桥设计的理论系统,并将其与道桥工程的结构系统相互结合,重视道桥结构与工程原料研发工作,加大对道桥设计工作的监管力度,从而提高道桥设计的精确性与可靠性,避免其因不利因素的影响而缩短了道桥的使用年限,保障道桥设计工作的有序展开。
(2)注重道桥设计耐久性。
道桥在投人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交通状况、车辆荷载、使用年限、地质条件和气候变化等,从而形成裂缝,影响道桥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道桥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需要科学合理测算道桥结构,把握好细节分析和整体结构比值,创新道桥设计的理念,确保道桥的正常使用。
2道桥设计及施工中的裂缝成因(1)硅的选择不当。
在道桥的施工阶段,很多使用单位没有重视硅的选择工作,施工过程中硅的颗粒不均匀,在工程原料的粗细方面存在差异,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进而无法保证硅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道桥工程在施工时出现裂缝,影响道桥使用寿命。
(2)道桥荷载过大。
在道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多选择以沥青硅为主要工程原料,但其存在明显的缺点,即车辆在道桥通行时的荷载对道桥路面影响比较大,如果道桥荷载过大,很容易使路面基层的沥青结合料因渗水而出现结合料散失、混凝土的底部落空与路面裂缝等问题,进而使道桥的路面产生网状小裂缝和坑洞等,影响道桥的正常通行。
浅谈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裂缝问题及处理

圃
^ d l oM
浅谈 建 筑工程 结构 的裂 缝 问题 及 处 理 设计 中
李朝辉
太原 市龙 城发展 投 资有 限公 司
摘 要 :随着我 国社会 经济的快速发展 , 城 市建设 的速度也得到 了较 大的提升。建筑工程项 目越 来越 多, 相应 的关于建筑物 结构 问题 的反馈也越 来越 多。其 中 , 最为普遍和 突出的问题是 结构裂缝 问题 。而结构裂缝正是构成对建筑物正常使用和结构安 全的严重威胁的重要 因素。本文对建 筑工程结构设计 中出现的裂缝问题进行 了分析 , 找 出了产生裂缝 的主要原 因, 并提 出了相应
性状态 , 而此时上部建筑结构 的均 匀沉 降会 受到一定的影响 , 由此便形成 了建 筑结 构的裂缝 。混凝土结构 中骨料 的粒径过 大、 钢筋 的直径过粗 、 混凝 土 的表 面积增大 , 都会 形成混凝 土 水平方 向的 收缩 不及垂直 方 向的问题 , 由此造成 建筑结构 的 不规 则裂缝 。这些 裂缝 的特点是 , 互 相平行 、 间距在 0 . 3 m m~ 1 . O mm左 右。 同时 , 这些裂缝 还具 有一定 的深度 , 对建 筑结构 的稳定性形成了很 大的威胁 。 2 . 2 结 构 裂 缝
3 建筑 工程结 构设计 中对 于 裂缝 问题 的处理 3 . 1 现 浇混凝 土楼 板 的裂缝 控制 措施
( 1 ) 因不均 匀沉 降而在混凝土结构 内部形成 的剪应力 和拉 应力是造成混凝 土内部结构 中抵抗温度应力能力下 降的主要 原 因 。因此 , 应将 保持混凝 土结构 的整体刚度 考虑到建筑 工 程 的结构设计中 , 从而避免此类裂缝 问题 的出现。 ( 2 ) 在建筑 工程的结构设 计 中 , 由于混 凝土裂缝 的产生 主 要集 中在应用 较弱的部位 , 因此 , 应在建筑外墙角位 置上施 工 放 射筋 。这样 的设置 , 可 以在很大程 度上满足 板角应力 的需 要, 将 现浇混凝 土楼板产 生裂缝 的应 力作用控 制在与放 射筋 相一致 的范围 内 , 从而 实现降低裂缝 产生 的 目的 。在进 行相 关 操作时 , 应保证各个墙 角内放射筋 的设置保 持在 7 根 以上 , 且以楼板跨度 的 1 / 3 为最 低标准设置配筋 的范 围 , 并且要保证 筋长度不得小于 2 m、 各个钢筋 的间距不得超过 0 . 1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的思考韩伟
发表时间:2018-10-30T16:15:01.89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作者:韩伟
[导读] 因此如果想防止出现建筑裂缝现象就要学会由导致裂缝的原因入手,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新疆绿城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是整个工程中相对重要的部分,墙体和楼板的裂缝现象又是结构设计中的重点治理部分。
一般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诱因非常多,从而导致需要更加严格的结构设计方案,因此如果想防止出现建筑裂缝现象就要学会由导致裂缝的原因入手,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措施
1简要介绍裂缝的特征
很大一部分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是垂直产生的,建筑工程结构裂纹尺寸与墙的实际高度相同,建筑结构裂缝的实际形状为中间向二边扩展直至消失;大部分的结构裂缝宽度通常小于0.3毫米,只有少数的结构裂缝宽度大于0.3毫米;结构裂缝的位置很大的概率出现在墙体的中部,只有少数的结构裂缝出现在墙的两端;拆除模板后结构裂缝出现的概率更大,这意味着结构的裂缝和温度的快速变化有很大关系;时间的变化后,裂缝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发展的方向逐渐发生变化,但实际结构裂缝的宽度通常不会改变;挡土墙的回填过程中,结构裂缝一般出现松弛的现象,但实际并不特别严重的泄漏问题。
2建筑设计中裂缝的危害
按照裂纹产生的不同危害,将其分为三种类型:表面裂纹、深度裂纹和穿透裂纹。
裂缝出现的越多,对建筑工程的破坏也会越来越大。
一般来说,施工中最严重的裂纹是穿透裂纹,这对建筑施工来说也是最有害的。
建筑工程会被裂缝所破坏,这也极大地降低了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即使深层裂缝不会给建筑物带来重大破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物的质量。
表面裂缝与其他几种类型做比较,它所造成的损伤是最小的,但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表面的裂纹,随着时间的渐渐推移,也会逐渐变成深层裂纹,最终将会给建筑物带来巨大的损伤。
3建筑结构裂缝的成因
3.1荷载裂缝
荷载裂缝就是建筑自重对承重结构造成的压力下,经年累月的应力使混凝土结构逐渐出现了裂缝。
与非荷载裂缝相比,更强调了裂缝所受的巨大压力,同时也突出了该结构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在相应建筑标注制定的过程中,曾经广泛的借鉴了西方建筑行业的经验。
实际上,建筑荷载预估值通常都比较低,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又比较高。
这样的偏差下,就令行业标准难以真正的指导实际建设,荷载裂缝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部分企业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应付质检一味的对行业标注进行生搬硬套,忽略了我国的具体国情。
最终就导致了建筑结构抗裂性不足,这个问题在一些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最为多见。
3.2温度应力裂缝
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国土受到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
其表现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在巨大的湿热差下,热胀冷缩现象就更加明显。
在项目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过程中,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就很难把控其中的参数。
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大量水分流失就会造成建筑裂缝的自身。
如果在内外部温度、湿度差异过大的情况下,混凝土结构的表层就会率先团结,内部则相对滞后,这种情况也会造成裂缝,并且会沿着结构线不断的延伸。
3.3塑性沉降裂缝
塑性沉降也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这种现象造成的质量问题也往往更加严重。
在混凝土的现场浇筑过程中,骨料和砂石需要充分的搅拌均匀以分摊自重应力。
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把握好含水率的问题,使内部颗粒团结沉降,内部的水分受到压力之后不断排出,最终形成了坍缩的问题。
同时,部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骨料的大小和质量把好关,从而使浇筑过程中出现了自然沉降。
4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
4.1结构的平面布置
应当确保建筑结构平面布置的规则性,避免平面布置形状出现突变的情况。
在平面存在凹口时,应当在凹口部位的边缘设置拉梁,凹口周边的楼板应当适当的加厚并且对配筋进行强化,楼板的负筋应当拉通。
此外还应该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对建筑结构的长度进行控制,在建筑结构的长度超过相关规范规定的数值时,地下部位设置后浇带,地上应设置膨胀加强带。
后浇带通常设置在梁和楼板的1/3宽的位置,宽度应当在800-1000mm范围内。
加强带宽度一般为2000mm,带两侧布置密孔钢丝网,以此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混凝土分隔开,钢丝网垂直布置于上下层(或内外层)钢筋之间,并用钢筋加固。
膨胀加强带带内增设15%水平温度钢筋,水平温度钢筋均匀布置在上下层,内掺12%的膨胀混凝土后,且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
后浇带及加强带的设置应当将梁、墙和板完全的分开,钢筋仍然应该连续的配置。
在房屋长度超过规定的的数值比较大的情况下,应当进行变形缝的设置。
在建筑物群房和主楼的高度相差比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在主楼和群房之间进行沉降缝或者是后浇带的设置,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或者减少因为基础沉降而导致的裂缝的产生。
4.2混凝土构件厚度
由于钢筋锚固和耐久性等因素的影响,必须对现浇构件的最小厚度进行合理的限制,对于现浇楼板的厚度应当选择≥L/30-L/40(L为板的计算跨度),通常民用建筑不应当低于100mm,根据实际发现,楼板的厚度在比较薄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收缩裂缝,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对其最小厚度进行科学的限制。
4.3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
建筑结构通常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梁和楼板的混凝土强度应当保持一致,宜选用中级。
在建筑结构的墙和柱的混凝土等级高于梁和板时,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强度的等级应当与柱和墙保持一致。
现浇梁与楼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当保持一致性。
在柱和墙的混
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梁和板的混凝土强度时,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与柱和墙相同,梁和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节点的做法见图1。
4.4配筋设计
对建筑结构构件应根据裂缝控制配筋,尤其是大跨度梁板需特别注意。
屋面板的结构配筋宜采用双层双向通长配筋,在楼板阴阳角变形应力集中的部分应增加设置放射钢筋。
对于板的受力钢筋的配置应当按照直径下、间距密的原则,从而对构件的裂缝进行适当的减小。
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配筋设计和间距的设置,进而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进行有效的控制。
通过情况下混凝土在自然状态下,其复合材料包括水泥、水、砂、石等外加剂和掺合料在物理和化学作用下成分逐渐硬化为多孔的复合材料,由于初始温度收缩应力引起的许多内部微裂纹,在外力作用下裂纹逐渐扩展。
而混凝土的宏观裂缝,继续快速膨胀导致破坏。
对于钢筋混凝土,尤其是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不会瞬间破坏,其会在较短的时间内限制裂缝的宽度。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时钢筋的施工就显得非常重要,其能够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出现和限制裂缝延伸。
结束语:
虽然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难以避免,但是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只要施工人员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管控,根据施工设计图纸与方案来施工,选择优质的原材料,严把混凝土浇筑关,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做好混凝土浇筑的养护工作,就能有效预防与控制裂缝问题的形成,提高建筑整体结构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波.探讨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原因及对策[J/OL].建筑知识,2017(11):1
[2]程书娴,张晓争.浅谈建筑结构裂缝形成与防治措施[J].河南建材,2017(02):105+107.
[3]马倩.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现浇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09):107.
[4]黄志彬.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形成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中华建设,2017(0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