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合集下载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好公民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好公民
1、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1)纪律的含义 (2)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纪律的作用及违反纪律的危害 (4)学校生活必须有纪律 2、纪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1)纪律的特点 (2)法律与纪律的特点 (3)法律的作用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3、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1)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地实际行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依法治国的内涵 (2)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1、崇尚社会主义法制理念 (1)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内容 (2)要增强公民的民主和法治的意识 (3)要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意识 3、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法律权威的梳理有赖于国家的努力 (2)中职生要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第六课_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_PPT

第六课_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_PPT

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 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对社会、对自己的人生缺乏理想,缺乏 信念;对爱国主义精神缺失,对民族精神淡漠; 对中国中华民族的历史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 对民族英雄、模范人物缺乏仰慕之心,缺少应有的敬重。 而更多的是对现代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与追逐。 二是一些独生子女“惟我独尊” 个人主义至上: 从小到大受到的方方面面的“呵护”和“优待”,使他们从小 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生活中稍不如意,便采取 各种极端方式进行抵制反抗,严重者离家出走,极少数未成年 人甚至养成极端自私自利的性格,无法与别人交往,无法和社 会沟通。 三是未成年人法制意识淡薄,违法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体活动,而有集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体活动,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体活动 体活动就需要有纪律约束。 体活动就需要有纪律约束。
P68试想一下: 试想一下: 试想一下 学校如果没有纪律和规章制度, 学校如果没有纪律和规章制度,老师想上课就来 上课,学生想听课就来听课, 上课,学生想听课就来听课,每个同学在课堂上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校园秩序和教学秩序 会怎么样呢? 会怎么样呢?
(1)中职生应如何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中职生应如何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树立远大理想,严格要求自己 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生 树立远大理想 严格要求自己 培养健康的生 活方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遵守校规校纪, 活方式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遵守校规校纪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遵守校规校纪 依靠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依靠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怎样理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 )怎样理解“不以恶小而为之, 小而不为”这句话? 小而不为”这句话? 遵纪守法必须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遵纪守法必须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细 处入眼,防微杜渐;持之以恒,贯穿始终。 处入眼,防微杜渐;持之以恒,贯穿始终。 一点一滴做起,成为一个懂得自爱、 一点一滴做起,成为一个懂得自爱、勇于 自省、善于自控的人。 自省、善于自控的人。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讨论:
护理行业中、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有哪些行为是 违反规则、纪律甚至容易导致犯罪的? 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违规?
我们应该怎样做?
第一、要避免违规,就要注意克服不良心理: 侥幸心理 贪婪心理 叛逆心理 好奇心理 模仿心理 等等 第二、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让遵纪守法意识长驻 心中。
四、依法治国
观看《今日说法》——守护天使
思考问题
1.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2.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小资料: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 家的基本方略,郑重地提出来。
依法治国的确认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纪律的概念 纪律是指社会一定组织为维护集体利益而 保证活动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 员遵守的为什么学校要举行军训? 为什么都是开学初举行军训? 在军训中你学到了什么?
探究活动:认真阅读教材第65页案例“王某 维权事件”,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①本案中,港务处依 据什么对王某作出停 职检查的处理?
我国在维护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方面 的四个要求:
1、共产党依法执政 2、政府依法行政 3、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4、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七、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依法治国 执法为民 公平正义 服务大局 党的领导 核心内容 本质要求 价值追求 重要使命 根本保证
2、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 平正义观念。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 ——温家宝
3.正确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法治精神,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活动,配合执法机关执法,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课程内容1.严格遵守法律法规2.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应该始终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违反任何法律。

只有遵守法律法规,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3.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4.我们应该不断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我们还应该树立法治观念,相信法律的力量,尊重法律的权威。

5.自觉遵守社会公德6.我们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7.维护社会秩序稳定8.我们应该积极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不参与任何可能破坏社会秩序的活动。

如果发现有人破坏社会秩序,我们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9.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活动10.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权益。

11.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12.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如果发现有人侵犯他人的权利和自由,我们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3.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14.我们应该积极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不参与任何可能损害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活动。

如果发现有人损害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我们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5.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16.我们应该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不泄露国家机密不参与任何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活动如果发现有人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我们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荣誉不参与任何有损国家形象的活动三、课程总结本课程通过对法治精神的培养和遵守法律法规的强调使我们对法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作为公民我们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积极参与到法治宣传活动中去配合执法机关执法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并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稳定和谐。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二)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二)

作业
1、说说依法治国的含义和要求。 2、说一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涵义与重要意义; 3、 说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与树立和崇尚社 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方法。
正确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涵义: 第一,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所有公民,无 第二,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王子犯
论是官是民、是贵是贱,都要平等守法);
法与庶民同罪”、“刑也上士大夫”,任何公民违法 犯罪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现代法治国 家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要求
美国、意大利、韩国、中国台湾等国 家或地区,领导人有错必追究

1、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方式1:
(1)要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
议一议:
作为中职学生,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增强自己的民主与 法制意识? ①关心国家大事
②重视人大代表和居村干部选举 ③依法处理人际纠纷 ④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方式2: (2)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
从中外历史上看,治理国家的方式有两种,即“人治”和“法治”。
以中国为例,古代皇帝处理各项要务依据 各项法律如《唐律》、《汉律》、《清律》等, 还有八议制度规定了特殊的人犯法可以酌情减 免。皇帝金口玉言,一人做主,即为人治。 现阶段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 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依法办事,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 的特权。即为法治。
实现行政、司法独立,确保司法公正就是依法治国
国家依法打击贪污腐败就是依法治国
公民依法监督 政府,合法表达 自己的意愿,就 是依法治国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阅读教材P79第一段内容,思考: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PPT通用课件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PPT通用课件

10日,浙江公安机关通缉的涉嫌贪污罪潜
逃意大利的叶某被缉捕回国。
• 【最能躲:福建魏某】

2014年11月25日,福建公安机关通缉
的涉嫌集资诈骗3000万元潜逃境外的经济
犯罪嫌疑人魏某从瓦努阿图被缉捕回国。
为缉捕该犯,工作组辗转澳大利亚、法属
新喀里多尼亚、日本、瓦努阿图四国,是 “猎狐2014”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为缉捕嫌
马克思
(1)依法治国的定义
•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
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 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 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法律化。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 有法 可依 必依
执法 违法 必严 必究
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38亿余元潜逃越
南的经济犯罪嫌疑人李某被劝返回国,此 乃“猎狐2014”行动中涉案金额最大的案件。 38亿余元,李某当属“最能坑”。
(4)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 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要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意识 要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意识
1 / 增强规则意识
(1)规则与秩序 试想一下:
我们学校如果没有纪律和规章制度,老 师想上课就来上课,学生想听课就来听课, 每个同学在课堂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 我们的校园秩序和教学秩序会怎么样呢?
人们的权利需要规则来保护; 人们要做成事,需要规则做保证。
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有哪些?

道德

纪律、规章、制度
疑人辗转国家最多的案件。魏某可谓“最 能躲”。
• 【最能跑:河南周某】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3.运用要求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他们往往对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难以抵制,以致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影响其自身的发展,既要让学生认识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又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导,而遵纪守法教育的最终成果将落实在学生的实践行为方面,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把树立和弘扬“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抵制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实现教学目标。

因此,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为本课重点。

2.教学难点(见教学重点)3.结构线索本课时从属于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的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本课时主题“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授课主要使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和情景体验,通过讲述、思考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学情分析中职生求知欲强,对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充满好奇,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生活经验缺乏,难以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分辨是非善恶、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因此,很容易被不良诱惑迷惑,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中职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他们的以后的成长。

加强法制教育,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尤为重要。

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行为导向法、讨论法等。

第6课--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第6课--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治”和“法治”。 以中国为例,古代皇帝处理各项要务依据各项法律 如《唐律》、《汉律》、《清律》等,还有八议制 度规定了特殊的人犯法可以酌情减免。皇帝金口玉 言,一人做主,即为人治。 现阶段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 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即为法治。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 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 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 款: (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 证明文件、印章的; (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 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 证件、证明文件的;
法律的作用
法律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
法律具有调解人们行为的作用 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的作用
观看视频: 偷盗可耻.swf
资料: 我们对全国每年上百万起事故原因进行分析证明
,95%以上的事故是由违章违纪导致的。我国的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位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天有几
百人死于车祸,其中中小学生占10%。

购买野生动物放生亦属非法行为
2012年12月27日,华工大博士生朱 杰去阳西沙扒湾旅游时遇上野生动物 贩子,为免三只猫头鹰落入餐盘,他 和同伴花了300元将其买下。放生了 两只大的之后,昨日,朱杰将剩下的 一只小猫头鹰交给了广州市林业和园 林局。但该局工作人员表示,以任何 理由收购野生动物的行为都属于违法 行为,其实朱杰的做法已经触犯法律 。 林业部门表示,猫头鹰属国家二级保 护动物,买它会涉嫌犯“收购野生动 物”罪 要拯救野生动物,正确做法是向当地 林业部门举报
以下等式成立吗? 自由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一比:同样是乘坐公交车,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
无人管理——规则意识的体现
日本神户轻轨车站,每35分钟就有一列班车驶入,而 车站从售票到进出站全部无 人管理,运行良好,秩序井 然,环境清洁。
3、从他律到自律
把遵守规则变成为人的内 在需要,一种本能,才能在没 有别人监管的情况下,自觉遵 守规则。
这些血淋淋的 事实是如何造 成的?怎样才
能避免?
由于自己或他人的违规操 作而导致的。只有充分重 视规则,自觉遵守规则, 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
认真阅读教材P67-68材料“三种违规的 心理原因”和“链接”,积极思考、讨 论并回答问题。
在我们身边有没 有发生过类似现 象?
上述三种现象 违反了什么规则?
交侥克通幸服规心诸则理多; ; 不忌 良妒 心心 理; 治理涵安;养管斗自理狠己处 心 的罚 道法 德; ,理 刑理性法;对。…待…规贪则婪,心让理规;则 叛常逆驻心心理中。……
行为规范 纪律???
有用性 惩罚性
他律
自律
阅读教材第66页材料“古代军 纪”、听“许衡自律的故事”,说
说对纪律的理解。
有人认为,要自由就不要纪律,要纪律就不要自由,你 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纪律和自由好比

甲乙两方,它们是对 立统一的关系。一方

面,自由离不开严明

的纪律。自由是在纪

律约束下的自由。另 一方面,纪律是对自
不遵守交通规则
司机: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开 车打电话、飙车等
行人:闯红灯、跨越道路隔离设施等
(二)分析原因
为什么有时候 难以遵守规则?
中国式过马路
别人也不遵 P68 守,随大流
(三)不遵守规则的危害
据公安部交 通管理局统计: 2009年,全国共 发生道路交通事 故238351起,造 成67759人死亡、 275125人受伤, 直接财产损失高 达9.1亿元。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一、增强规则意识 二、法律与纪律 三、做遵纪守法的人 四、建设法治国家
第三单元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纪律 法律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宪法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法律程序
第八课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有法 可依 有法 必依
执法 必严 违法 必究
遵守规则造就的生命奇迹
王家岭矿难救援时间表
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 生透水事故,被困人员人数为153 人。
3月29日:救援工作开始,排 水、压风和寻找被困人员。
3月30日:救援工作进行同时, 政府部署工作,通报救援进展,事 故的调查工作也开始进行。
4月2日:井下发现生命迹象。 4月4、5日:救人工作准备就 绪,115名被困人员获救 。
1、不遵守规则会影响正常的生活秩序; 2、不遵守规则会危及生命财产安全; 3、构成违法行为,受到法律制裁。
不遵守规则带来的 “好处”是暂时的,容易 使人放松警惕。
探究活动一:甲乙二人分别骑着有车刹和 无车刹的两辆自行车,从A地到B地同向 出发,两地之间大约有红绿灯20个。
请问谁先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目 的地?为什么?
理解依法治国方略,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维护宪法权威,学会用法定程序维权
单元知识结构
法律意识 法治观念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一、增强规则意识
(一)提出问题:规则意识现状
请观看小品《马路遐想》并思 考以下问题: 1、小品中反映哪些交通问题? 2、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事故频发的原因是:

由的保障。真正的自

由是在纪律许可范围

内行使权利的自由。
(四)做遵纪守法的人
遵纪守法
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勿以恶小而为之
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要自尊、自律、自强。 远离违法犯罪,不盲从、不冲动,做到
自己尊重自己,自己爱护自己。
认真阅读教材P68案例“王某、徐某两起事故”, 积极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反思
王家岭煤矿在施 工过程中存在违规违 章行为,甚至在工作 面出现透水征兆后, 没有采取任何的应对 措施,导致矿难的发 生。如果规则意识更 强一些,这次事故完 全有可能避免。
(三)纪律与法律
认真阅读教材第66页案例“王某维权事 件”,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①本案中,港务处依 据什么对王某作出停 职检查的处理?
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 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
二、遵守规则的好处 探究活动二:认真阅读教材P65镜头一、二中文 字,仔细观看漫画,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缰绳在驭马中起什么作用?
课堂纪律在保证课堂教学 效果上有什么作用?
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和学生学到知识
约束,保证马的正确前进 方向和驭手到达目的地
设问过渡:认真阅读教材P65镜头一、二中文字, 仔细观看漫画,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生命奇迹”的产生
被救出的矿工透露, 他们在井下靠吃施工用的 木头柱子上的松树等树皮; 喝过滤的凉水,甚至喝尿 解渴;尽量减少活动,减 少氧气消耗。而外部的救 援设备不断向井下输送空 气,也是矿工维生的重要 因素。
晃动待发救出矿信工号几,个以人让集救中援在人一员起看遵,到守轮他流们求用。生矿灯规则
纪律的三种基本含义 ①纪律是指惩罚; ②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 ③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
2、纪律与法律的异同
社会组织 每个成员
小、组织内部有效
少,较详细
组织管理者
国家 公民
大、国家范围
多、详细 执法机关
方式简单、强度小 方式复杂、强度大
都是行为的准则,违反了都会造成不良后果,都会受到惩处。
缰绳寓意是什么?
纪律
是社会一定组织为维护集体 利益并保证活动正常进行而 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 的行为准则。
(五)结论:做个遵纪守法的人
1、克服不良 的心理,规则 意识的学习。
2、自觉的遵守规则的习惯
重要的不是知道规则,而 是愿意和习惯于遵守规则。尤 其表现在没有强制性力量阻止 违反规则的时候,也自觉予以 遵守。
③什么是法律?纪律 与法律有什么异同?
②法院依据什么裁决
这一劳动纠纷?
法律???
法律是一种概括、严谨、普遍的行为规 范,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是 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是以 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1、纪律
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 有序进行而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