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要点_0

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要点2016年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在省、州扶贫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四群”教育活动,认真贯彻中央、省、州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6-2020年)》,坚持以贫困村为重点,以贫困户为对象,扎实抓好扶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安居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易地搬迁、信贷扶贫、社会和外资扶贫、村级互助资金等工作,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保持续稳步发展,圆满完成了2016年扶贫开发的各项任务。
一、2016年扶贫开发任务完成情况2016年我县计划争取扶贫资金4000万元,实施扶贫整村推进40个,实施易地搬迁200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个,建设安居房100户,培训转移劳动力1000人,发放到户贷款3000万元,实现3000人脱贫。
实际争取财政扶贫资金4664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464万元,信贷扶贫资金3200万元。
1、扶贫整村推进项目逐年增加。
2016年计划争取财政资金900万元,实施扶贫整村推进40个。
实际争取财政资金795万元,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60个,其中:第一批省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20个,第二批省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25个,州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8个,2016年1月追加州级整村推进项目7个,45个省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已全面完成,8个州级整村推进项目预计今年年2月底完成,追加的7个州级整村推进项目2016年6月底完成。
2、安居工程稳步推进。
计划争取财政资金100万元,实施安居工程100户。
实际争取财政资金130万元,建设安居房130户7800平方米,解决564人贫困人口居住困难,项目将在春节前全面完成。
3、产业扶贫带动产业发展。
计划争取到户贷款3000万元,扶持贫困农户2000户。
2016年扶贫工作总结暨2016年工作要点

2016年扶贫工作总结暨2016年工作要点今年以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扶贫办的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扶贫系统认真落实省、市扶贫会议精神,以“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为总抓手,积极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创造了以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大扶贫、大投入,最大限度整合资源为特点的,新的扶贫经验——曲靖模式,全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截止12月中旬,全市扶贫总投入为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扶贫资金亿元(中央及省级投入亿元,市级投入亿元,县级投入亿元),扶贫信贷资金亿元,整合各部门资金亿元,各挂钩帮扶单位和企业捐资亿元。
一、2016年主要工作及成效(一)“曲靖模式”扶贫新经验多次得到上级肯定2月20日,省委白恩培书记在曲靖调研时,对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曲靖实施资源整合、整村推进方法可行,力度很大,成效显著,应当继续坚持完善”。
3月27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暨社会扶贫表彰会议在我市会泽县召开,我市的扶贫开发经验在全省得到肯定和推广。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多次在会议上肯定了曲靖的做法。
10月28日,国务院扶贫办又在我市会泽县举办第二期扶贫开发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班,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10多名扶贫系统干部,在我市进行了为期3天的学习、交流、研讨和现场考察观摩。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在会上指出,曲靖市的扶贫开发是新阶段继广西东巴凤扶贫大会战以来一个新的创造,一个新的亮点,通过曲靖的扶贫模式可以看到什么是城乡统筹下的大扶贫,什么是高强度下的大投入,什么是最大限度的整合资源,这种经验可以称之为新阶段扶贫开发“曲靖模式”,曲靖的扶贫开发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
11月28日,在省财政厅、省扶贫办联合开展的2016年度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绩效考评中,我市被评定为A级,并奖励中央财政扶贫项目资金100万元。
(二)全力推进“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行动2016年6月以来,我市在332个贫困村委会的3131个贫困自然村全力实施“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866”工程建设,力争到2016年基本解决全市332个贫困村委会3131个自然村近100万人的贫困和发展问题。
扶贫组2016年工作总结

扶贫组2016年工作总结2016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
**镇扶贫组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项目实施村的支持配合下,我组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扶贫开发政策,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截止目前,我镇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现将今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一、扶贫开发“五项”重点工作有新进展(一)、山区连片综合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
自2016年底项目启动以来,我们把老母、炒铁2个村委会的山区连片综合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好。
目前,2个村委会已基本完成项目建设主体任务,完成财政资金投入的75%。
其中,老母村委会支砌挡墙520米,完成村庄道路硬化17条5600米,占计划的100%;炒铁村委会支砌挡墙350米,完成道路硬化3900米,占计划的70%。
(二)、省级重点村工作扎实推进。
2016年,我镇共争取了16个省级重点村,其中,老母8个、炒铁5个、兴隆2个、北山1个。
在建设和实施中,我们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在资金使用和运作上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管理,专款专用。
同时建立项目监督和财物监督制度,加强资金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资金落到实处,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截至目前,已完成老母等14个重点村建设,炒铁村的2个重点村计划已10月底完工。
(三)、产业化扶贫工作力度加大。
以2016年度产业建设年为契机,投入财政资金50万元以种苗购置为主,在天花村委会完成红花油茶种植4200亩。
(四)、易地搬迁项目有新突破。
投入省级财政资金115万元完成了老母骂依易地扶贫开发建设任务,转移安置农户30户230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安居工程、人畜饮水、道路建设、通电工程、产业发展、水窖建设、科技培训等。
累计完成总投资422万元,其中:省财政资金115万元,群众自筹307万元。
扶贫办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暨2016年工作计划

扶贫办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暨2016年工作计划2016年,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扶贫办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市农业农村工作及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扩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瞄准贫困群体,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紧紧围绕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好扶贫开发工作,着重抓好整村推进、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易地扶贫开发建设、小额信贷扶贫、捐资助学、社会帮扶和贫困地区科技培训、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现总结如下: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市农业农村工作及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精神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扩大)工作会议结束后,我县认真组织召开了县扶贫办领导干部及各乡镇扶贫专干参加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会议,及时学习传达了会议精神。
并根据会议的工作安排,结合我县实际,对完善好2016年度的扶贫工程项目及2016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做了周密部署。
一年来,我办进一步统一认识,突出重点,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切实增强责任心、紧迫感和危机感,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主任会议精神得到了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强化措施,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各项任务认真落实与县人民政府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要求,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从源头治理工作抓起,主要工作有:一是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切实把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纳入我办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加以落实,认真抓好源头治理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严格按照《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资金直接从县财政划拨到乡会计站,实行专户储存、专户核拔、专款专用、专人管理、封闭运行,严格执行一本帐管理、一支笔签字,严格项目资金的审计和公示制度;三是认真履行政务公开工作制度。
2016扶贫总结

2016扶贫总结2016年是中国扶贫事业的关键一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战之年。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扶贫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和巨大成就,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思想上重视,明确发展目标2016年,中国扶贫事业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明确了发展目标。
党中央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地区实现脱贫。
这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总抓手,深化了扶贫思想。
二、政策上扎实,创新扶贫方式在政策上,中国扶贫事业坚持扎实推进。
通过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创新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加大了援助力度。
例如,启动了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建立起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帮扶机制,确保了扶贫措施精确到位。
同时,推行“互联网+扶贫”,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三、投入上增加,加大资金投入在资金上,中国扶贫事业加大了投入力度。
2016年,全国各级政府共投入扶贫资金3091亿元,较2015年增长24.4%。
同时,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扶贫领域,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
这些资金的投入,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保障。
四、工作上细致,精确到户在工作上,中国扶贫事业细致入微,精确到户。
通过建立起贫困人口的档案和帮扶台账,确保了扶贫资金和政策的精准落实。
同时,加大扶贫力度,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
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扶贫项目,为贫困家庭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五、成效上显著,贫困人口减少通过2016年的扶贫工作,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125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5%下降到4.1%。
这是中国扶贫事业取得的重要成果,表明了扶贫工作的显著效果。
六、亮点上突出,群众满意度提高在扶贫工作中,中国取得了一系列亮点。
例如,通过发展产业扶贫,贫困地区的农村产业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脱贫致富的机会增多。
2016年上半年扶贫工作总结

2016年上半年扶贫工作总结2016年,××扶贫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工、管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全体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农业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扶持贫困户脱贫致富,巩固扶贫成果为工作目标,通过辛勤、扎实工作、忠实地履行工作职能,完成了上半年工作计划。
一、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扶贫工作。
按照××工委的统一部署,在完成前几个阶段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制定了××扶贫办整改方案,落实了整改措施,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回头看”活动。
解决了群众关心的、本部门能解决的以下实际问题:一是加强了项目督查工作,完成了南帕冷村、弄片村的沼口气池建设项目,使20户村民用上了清洁能源。
二是针对群众反映的缺乏培训设备问题,××扶贫办筹集3万余元资金,购置了电视机、DVD播放机、课桌椅,配备给已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8个村民小组。
三是加强资金监管,经过审计部门的审计,扶贫资金做到了专款专用,符合国家扶贫资金的管理规定。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体干部职工深刻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的思想内涵,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问智于民、问计于民,以人为本,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促进了扶贫工作的开展。
二、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完成了年初工作计划。
1、完成了2016年度整村推进项目的扫尾工作和2016年整村推进项目的上报工作。
在完成2016年产业扶持项目后,对采用整合资金形式的和平村民小组村内道路硬化项目进行了验收,并及时拨付了4万元的项目资金。
通过征求意见,确定了2016年度实施整村推进的项目村和项目实施内容,项目于2016年6月9日通过州级评审。
2、充分发挥扶贫到户贴息贷款的“救急”作用。
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总结8篇

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总结8篇第1篇示例: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总结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力度,产业扶贫项目成为脱贫的重要手段。
作为国家扶贫攻坚政策的落实者,我们单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一系列产业扶贫项目,旨在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增收致富,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二、项目开展情况1. 项目选择我们先对贫困地区开展了深入的调研与摸底工作,了解了当地贫困地区的资源、人文环境、产业基础等情况。
通过调研,我们选择了适合当地发展和能够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扶贫项目。
2. 项目实施我们在当地开展了一系列产业扶贫项目,涵盖了种植业、畜牧业、手工业等多个领域。
对于不同的项目,我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项目方案,并进行了实施。
3. 项目推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推动当地群众进行产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和技术水平。
我们加大对当地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拓展市场渠道,让当地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甚至国际市场。
三、项目成效1. 带动就业通过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我们成功地带动了当地部分群众就业,解决了一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2. 增加农民收入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在种植业方面,我们通过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展,使得农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
3. 促进当地产业发展通过产业扶贫项目的开展,我们成功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一些艰苦地区,项目宣传力度还不够,导致了一些潜在的受益人并不了解我们的项目。
建议:加大对项目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项目,让更多的潜在受益人参与到我们的项目中。
2. 人才培养不足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发现一些贫困地区的群众缺乏技能和知识,这导致了一些项目的实施效果不明显。
建议:加大对当地群众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使得他们更好地参与到项目中。
2016年扶贫工作总结

2016年扶贫工作总结一、工作目标2016年,我县在国家的扶贫政策指导下,积极推进扶贫工作,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改善贫困人口生活条件为工作目标。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扶贫计划,我县全力以赴,努力实现脱贫攻坚工作的目标。
二、工作总结1.召开扶贫工作会议2016年初,我县召开了扶贫工作会议,对今年的扶贫目标进行了明确规划,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会议上,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并明确了各项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
2.制定扶贫计划根据会议的要求,各部门积极制定了扶贫计划。
各部门根据自身职责,明确了扶贫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
通过调研和分析,我们确定了一些贫困人口较多的村庄,将其列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对象。
3.开展扶贫项目今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扶贫项目,包括农业发展、教育援助、产业扶持等。
在农业发展方面,我们加大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水平,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在教育援助方面,我们为贫困学生提供了助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在产业扶持方面,我们引进了一些投资项目,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4.加强资金保障扶贫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为保证扶贫工作的有效进行,我们积极争取资金支持。
通过与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我们成功申请到了一定的资金,并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加强对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的使用效果。
5.加强工作宣传在扶贫工作过程中,我们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提高了社会对扶贫工作的关注度。
我们通过媒体报道、宣传展览等形式,向社会全面介绍了我们的扶贫工作成果和取得的进展。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贫困人口的宣传教育,提高了他们的扶贫意识和主动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
三、工作成果2016年,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完成了扶贫工作的目标,取得了一系列的工作成果。
数据显示,我县贫困人口数量减少了20%,贫困人口收入平均增加了15%。
同时,我们在农业发展、教育援助、产业扶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颍州区2016年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阜阳市颍州区农业委员会
2016年12月31日
颍州区产业扶贫工作,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通过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壮大,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产业扶贫水平,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导贫困户依靠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基本情况
颍州区贫困村数量共计40个,贫困户总数为10084户,贫困人口24227人。
2018年之前,计划产业脱贫户数5200户,人口数12755人。
其中,通过种植业脱贫1100户,2693人,通过养殖业脱贫1000户,2451人,通过光伏脱贫2900户,7110人。
颍州区扶持建设“蔬菜产业联合体”“花卉产业联合体”“旅游产业联合体”等3个贫困农户参与度高的优势特色产业联合体基地,最大限度吸纳贫困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务工帮扶、订单帮扶等多种形式,引导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健全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
蔬菜产业联合体扶贫项目计划在马寨乡、九龙镇、西湖镇、西湖景区街道、程集镇、颍西街道等乡镇实施,建设规模50000亩,流转贫困户土地3000亩,总投资26376.55万元,可实现项目区
内4231贫困户,共计8842贫困人员的脱贫致富;花卉产业联合体扶贫项目计划在三塔集镇、三合镇、王店镇、清河街道、颍西街道等乡镇街道实施,总投资35412.3万元,建设规模50000亩,可流转贫困户土地1800亩,实现项目区内4313贫困户,共计11354贫困人员的脱贫致富;旅游联合体产业扶贫项目计划在九龙镇、西湖镇、景区街道、程集镇、颍西街道、三十里铺镇等乡镇实施,建设规模100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35476.74万元,实现项目区内2976贫困户,共计6225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
二、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组织实施到户项目。
2016年预算产业扶贫到户项目资金2000万元(光伏除外),申报到户项目两批,共申报审批贫困户4763户,贫困人口12679人,下拨到户项目资金1620.77万元。
其中:从事粮食产业的计44户、109人,种植面积249亩;从事蔬菜产业的计556户、1276人,种植面积1530亩;从事畜牧产业的计2130户、5485人,其中,从事生猪养殖的246户、644人,存栏2049头;从事肉牛养殖的计44户、118人,存栏120头;从事肉羊养殖的675户、1800人,存栏3797只;从事蛋禽养殖的503户、858人,存栏29112只;从事肉禽养殖的计626户、1959人,存栏96830只;从事水产养殖29户、78人,渔业面积144亩;从事水果种植的有4户、计22人,种植面积8.5亩;从事中药材种植的有232户、846人,种植面
积688.95亩;从事林业特色产业计39户、计94人。
(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产业扶贫。
全区目前有86个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2673户,贫困人口6201人。
(三)建立贫困户脱贫奖励机制。
为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和决心,确保贫困人口有序脱贫,在全区营造“我脱贫我光荣”的良好氛围,颍州区了建立贫困户脱贫奖励机制,对2016年申请脱贫户每户奖励1000元,全区拨奖励资金344.7万元,为顺利实现我区“十三五”脱贫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四)狠抓产业扶贫示范点建设。
全区已建设产业扶贫示范点23个,通过不同措施带动贫困户1380户,3353贫困人口,做到有氛围,有阵地,有档案,其中有代表性的示范点有金牌实业、农之源、金绿地、乡里仁、金湖丰、雨辰、余亭等企业,通过产业扶贫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有力地推动全区产业扶贫工作开展。
(五)编印技术资料。
根据贫困户种养技术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农委在做好科技包户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编印了《种养业扶贫技术资料汇编》、《颍州区产业扶贫新型经营主体名录》和《颍州区特色种养业扶贫产业“菜单”参考手册》,共印刷了20000多册,发放到贫困户、扶贫工作队长、镇村干部手中,用于指导贫困户发展种养业。
(六)发放项目明白卡。
为让贫困户充分了解产业扶贫项目申报程序,除了在全区23个产业扶贫示范点宣传栏里宣传我区扶贫产业发展项目、补助标准和到户项目申报流程图,还专门印刷了10000多份《颍州区产业扶贫到户项目明白卡》,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共贫困户申报产业项目时参考。
(七)鼓励金融支持新型经营主体。
颍淮农商行、农业银行颍州支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扶贫贷款支持,按每吸纳1户贫困户给予10万元以内的贷款授信额度发放贷款。
截止目前,共计对790户贫困户进行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资金4390万元)。
(八)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
目前,已培训贫困户1650人次,培训新型经营主体175人,培训包村干部86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科技示范户带动贫困户310户、计744人。
(九)大力扶持扶贫车间建设。
在全区建设36个扶贫车间,用于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每个扶贫车间建设面积不低于800平方米,每个投资65-70万元,目前已完成招标工作,正在建设中。
三、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抵御风险能力差,且贫困户中存有等靠思想者居多,个别地方产业扶贫工作较为被动。
(二)镇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镇村干部怕担责、怕出事、怕闹矛盾,思想上抵触,行动迟缓,主动性不强。
(三)金融部门支持力度不够。
很多需要发展资金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没有享受到扶贫贴息贷款,导致发展后劲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要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抓住产业扶贫这个关键,利用好政策和项目资金,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一)开展培训工作,扶贫首先扶智治愚。
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在向贫困户“输血”的同时更重视“造血”,注重给贫困户扶精神、扶智力、扶技术,由“短期帮扶”向“长期受益”转变,不仅让贫困群众腰包能够“鼓起来”,还要让脑袋能够“活起来”,使贫困群众脱贫有支撑、致富可持续,改变“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现象。
(二)整合扶持资金,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要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重点扶持产业培育。
财政预算资金支持扶贫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宽产业扶贫的筹资渠道,金融部门要加大对贫困户的小额贷款力度,鼓励企业和民间资金扶持扶贫产业发展。
(三)突出工作重点,抓好贫困村产业建设。
重点抓好贫困村的主导产业基地建设,认真组织落实产业基地建设任务,及时搞好指导和服务,抓好跟踪督办。
(四)加大服务力度,抓好龙头企业建设。
加强对全区产业扶贫重点龙头企业的服务,及时帮助解决生产发展中的难题,帮助搞好企业发展规划,进一步使龙头企业搞好建设,做大规模,壮大实力,推动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建设,使产业真正成为贫困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火车头。
(五)创新机制体制,为产业扶贫提供保障。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推进贫困村、贫困户开展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鼓励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经销、信息供给、技术培训以及农业生产环节的专业化服务,解除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后顾之忧。
(六)强化工作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都要从政策、措施、市场等方面深入研究,认真总结产业发展中的好思路、好做法,总结成功经验,选好用好村级带头人,克服群众的畏难情绪,帮助群众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产业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形成抓产业扶贫,促精准脱贫的合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