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2020扶贫攻坚脱贫工作总结5篇

2020扶贫攻坚脱贫工作总结5篇

2020扶贫攻坚脱贫工作总结5篇2020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你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0扶贫攻坚脱贫工作总结5篇,希望你喜欢。

2020扶贫攻坚脱贫工作总结篇一脱贫攻坚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扶贫工作者的时代任务和光荣使命。

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要识时局,顺时势,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加快脱贫进程。

党员干部要争做脱贫路上的“带头羊”,要充分认识当前脱贫攻坚的任务,向脱贫攻坚路上的模范学习;要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脱贫攻坚工作抓好抓实,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为脱贫攻坚献计献策、出力出汗。

党员干部要把握“四个意识”,把脱贫攻坚当成的政治考验来抓。

脱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任务、发展任务、民生任务,也是重大发展机遇。

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我们要用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站位。

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作为一个标准、一个境界。

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担责不误、临难不却、履险不惧、受屈不计,在脱贫攻坚战斗中彰显党性,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脱贫攻坚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完善村级基础设施。

一是完善村级基础设施。

有句老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

完善好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打造强有力的村两委。

脱贫的关键还是要靠本村稳定有力的班子,只有把“脑洞开、点子多、有原则、有责任、会致富”的党员群众纳入到两委班子,提升班子战斗力、影响力、号召力,才能为脱贫工作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乡镇干部必须要下乡驻村,不要走马观花看风景,要“沉下身子”实实在在的进村到户开展扶贫工作。

不断加强对扶贫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一方面是要加强扶贫工作人员和村两委班子的扶贫业务培训,提升脱贫攻坚能力,研究讨论符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可行途径,努力帮助贫困户找对致富门路;另一方面要对贫困户的进行思想引导,集中学习和个别座谈结合宣传政策法规,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激发主观能动性,消除等靠思想,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发展。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精选6篇)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精选6篇)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精选6篇)一段时间的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有许多的艰难困苦,是时候在工作总结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

那么写工作总结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业扶贫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篇120XX年,本公司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及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着力抓好经营管理,在抓品牌创专利,提升效益的同时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扶持茶农增产增收。

本公司通过与当地农户建设合作关系,实施技术服务、收购保障、组织示范三大体系,带动了周边4760户农民种植茶叶,促进4750多户茶农增产增收。

目前,我公司已和433户农建立合同关系(建立其它合作方式的有4317户)。

一年来,我们在实施产业扶贫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有:一、做大做强产品品牌,建立扶贫保障基础我们认为要做好产业扶贫工作,首先是要做大做强产品吕牌,建立强大的产业示范基地,才能真正确保产业扶贫的工作长久实施,增加农户信心,提高农户热情。

20XX年,我公司通过三个方面来提升公司利润,扩大产业基地。

一是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产品利润空间。

目前,我公司的包装盒茶“御茗香”、“心眉红茶”、“红心铁观音”、“明前香芽”茶等七项申请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产品在市场的影响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是继续巩固和开拓销售市场,增加销售量。

在巩固老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宽销售网络,以市级城市为中心,辐射到各个县域。

目前已建立的有潮汕,珠三角、广州三大主销售区,形成固定销售网的有南京,昆明,赣州等地。

三是进一步扩大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增加优质原材料。

完善了在大北山高寒地带兴办茶叶示范基地3660亩,新建了大洋、良田等20XX多亩示范基地。

在公司产品热销,茶叶基地创收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下,本地农户种茶、产茶的热情高涨,20XX年农村共增种茶叶8300亩,增产茶鲜叶2125吨。

二、建立技术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技术保障我们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大北山区建立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的有关工作,依托基地,积累的高产优质茶叶栽培技术经验,引导茶农走科学种茶致富道路。

扶贫产业开发2024年度工作总结7篇

扶贫产业开发2024年度工作总结7篇

扶贫产业开发2024年度工作总结7篇篇1一、引言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致力于推进扶贫产业开发工作,通过全面落实各项政策与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报告旨在回顾和总结本年度扶贫产业开发工作的成果与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工作方向及建议。

二、工作内容及成果1. 产业项目规划与实施本年度,我们根据地方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规划并实施了一系列扶贫产业项目。

具体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手工业等。

通过技术支持与培训,使贫困户掌握了实用技能,提高了生产效益。

2. 贫困户参与度与收益情况本年度,我们积极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参与扶贫产业开发,扩大产业覆盖面积。

贫困户参与度达到XX%,通过产业开发,贫困户人均收入有所增加,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3. 资源整合与利用在扶贫产业开发过程中,我们注重资源整合,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和其他资源,形成合力。

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

4. 政策支持与落实本年度,我们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扶贫产业开发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激发了贫困户和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了产业开发的顺利进行。

5.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我们注重扶贫产品的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通过参加各类展会、推介活动,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加强产销对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 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不强部分贫困户缺乏技能和市场意识,难以适应产业开发的需求。

需要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2. 产业结构单一,风险较高当前,我们的扶贫产业项目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需要拓展产业领域,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风险。

3. 资金投入不足尽管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但扶贫产业开发仍需大量资金投入。

资金来源单一,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方向及建议1. 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

2024年产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2024年产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____年产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____字)一、工作概述____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关键年份。

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年度,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乡村产业为抓手,以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下面,我将对____年产业扶贫工作进行总结。

二、工作成效1. 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在____年,我们将产业发展作为扶贫的关键举措,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扶贫项目和政策,促进了贫困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和乡村经济的发展。

在农业方面,我们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在特色产业方面,我们鼓励贫困地区发展适应当地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品牌。

在乡村经济方面,我们加大对农村金融、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乡村经济蓬勃发展。

2. 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产业扶贫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增加贫困地区的就业机会,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

在____年,我们通过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推动了就业的增加。

我们引导农民走上致富道路,帮助他们发展产业,提高技术技能,提供就业机会。

同时,我们通过培训和就业安置,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扶贫和稳定增收。

由此,大量贫困群众实现了就业,收入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3. 建设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产业扶贫不仅仅是进行产业发展,还包括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

在____年,我们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了交通、水利、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条件。

我们修建了大量农村公路,解决了交通不便的问题;加大了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解决了贫困地区的饮水困难;修建了一批农村学校和医疗机构,提高了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通过这些工作,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升。

4. 持续推进精准扶贫,实现脱贫目标在____年,我们坚持精准扶贫的原则,持续推进扶贫工作。

我们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和帮扶措施制定,确保了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20农业农村产业扶贫工作总结汇报

2020农业农村产业扶贫工作总结汇报

2020农业农村产业扶贫工作总结汇报X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履行部门职责,结合X实际,立足峡谷特色和资源禀赋,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道路,把产业扶贫作为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主推“造血式”农业产业扶贫,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确保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受益。

一、产业扶贫的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要工作措施。

X.以整改为契机,扎实推进产业扶贫项目。

组建了局长为组长的产业扶贫指导组,深入X乡(镇)协助做好项目方案编制、技术指导、风险排查、问题整改等指导服务,全力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建设、风险排查和问题整改工作,完成各类巡视、调研反馈、成效考核涉农问题整改X项,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全面完成“三个了之”、州局X个百日攻坚工作组问题排查及整改服务指导发现问题整改工作。

X年以来,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X.X万元,其中投入农业产业扶贫资金共计X.X万元。

采取集体经济+建档立卡户、合作社+建档立卡户、能人+建档立卡户、公司+村集体+建档立卡户及公司+村组集体+能人+建档立卡户多种模式,发展蔬菜、草果、茶树、木本蔬菜、水果、中药材、饲草饲料种植X.X万亩,草果提质增效X.X万亩;建设生猪、黄牛、土鸡养殖基地X个,实现畜禽年存栏新增X.X万头(只、羽);发展中蜂X万箱。

X.围绕X档X条标准,持续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按照“一档八条”标准,深入开展“七改三清”和“四有五净一规范”工作,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市X个自然村基本实现“一档八条”标准,人畜混居、粪污直排、陈年垃圾裸露等问题得到有效清零,大力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和自然村公厕建设,基本满足群众如厕需求,共建成x等一批省州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旅游特色村和美丽乡村。

X.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贫减贫作用。

出台《利益联结机制指导意见》,建立完善“双绑”机制,突出以养殖、果蔬种植、中药材种植大户、企业为重点,在奖补政策鼓励下,由种养大户、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高档优质生猪生产、商品瓜果蔬菜中药材生产和养牛、养羊等。

2020年度精准扶贫工作总结3篇

2020年度精准扶贫工作总结3篇

2020年度精准扶贫工作总结3篇【篇一】2020年度精准扶贫工作总结按照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方案的工作要求,加大对扶贫村困难群众和困难家庭的精准识别,及时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及时地认识整改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的不良问题。

现将上半年扶贫工作总结如下:一、扎实抓好驻村帮扶工作。

建立部门联村、干部联户村帮户的全覆盖帮联责任制。

纷纷对照《扶贫手册》,进村入户结对帮扶,精准扶贫,精细考核,不脱贫、不脱钩;切实形成“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肩上扛指标”的精准扶贫格局。

二、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

在规划农村扶贫项目上,突出产业建设重点,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优势,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打造“特色产业主阵地”的发展战略,对农村贫困户加大了产业扶贫和结构调整力度。

三、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工作。

在精准扶贫上突出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完善直扶到村到户到人措施。

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好机制、好模式、好办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努力打造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新亮点;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

四、致贫原因非常复杂,返贫现象凸显。

残疾、疾病、灾害、多子女、无劳动力等原因造成大部分贫困人口负担重、经济较为贫困,其中因残疾、疾病等身体原因致贫的比例较高;不少贫困家庭因教育、医疗问题而致贫,有的贫困户人病了无钱治,处在“越贫越病,越病越贫”的状况。

据调查,因年老而缺劳动力致贫、因病因教返贫、因缺技能致贫的现象在全县贫困群体中均占较大比重。

五、内生动力不足,脱贫主体意识不强。

我县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经济总量小、本级财政收入低,有限的财力无法满足扶贫开发需求。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农户自身脱贫能力低,部分农户扶贫开发主体意识不强,“等靠要”等依赖思想比较严重。

【篇二】2020年度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局精准扶贫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部署,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在所驻柴湖镇杨营村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2020年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2020年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2020年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总结201X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深入展开“产业培育年”活动,狠抓特色产业培育,促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取得了良好成效。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201X年产业扶贫投入资金总量4.7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0.45亿元,信贷资金1.14亿元,产业带动建档立卡农户5.53万人。

当前,完成规模种植茶叶5.3万亩,配套建设园区道路28公里,蓄水池63口。

二、主要做法(一)立足基地优势,培育特色产业。

一是强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

坚持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办一批的思路,采取入股、联姻、兼并等办法,有效整合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资金、品牌、销售网络等资源优势,注重培植和引进带动水平强、产业关联度大、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促动龙头企业的发展,依托现有基础,扶优扶强、优势互补,持续增强龙头企业的行业带动水平和示范引领水平,走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的发展路子;二是做优做实专合组织。

创新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行“支部+协会+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等运行模式,借助农村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和龙头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优势,发展各类专合组织;三是做精做细家庭农场。

积极展开农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文化知识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职业化。

深入展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有序流转,引导城镇小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支持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济人等返乡从事农业开发、创办家庭农场。

(二)注重回引创业,培育特色产业。

一是增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

依托南江黄羊、通江银耳、巴州川明参、恩阳芦笋等独特品牌优势,大力展开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等,重点在建设用地、财税扶持、金融支持和要素保障等方面,对招商企业予以充分优惠,并重奖投资额度大、销售收入高、税收入库多的有功企业。

产业扶贫的工作总结

产业扶贫的工作总结

产业扶贫的工作总结产业扶贫的工作总结一:BB县SS镇__村共辖7个村民小组,186户,714人,总面积11900亩,库区水面3200亩,是一个交通闭塞、资源贫乏的移民贫困村。

20__年来,该村抓住省财政厅定点帮扶机遇,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口,整合资源大做山水__,整体推进了脱贫致富步伐。

全村人平纯收入由1999年的568元增加到20__年的2546元,村集体年收入由零增加到32万元。

一、整章建制强班子,夯实脱贫基础省财政厅进驻该村开展建整扶贫后,针对村班子涣散,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注重加强队伍建设,村班子统筹协调、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维护稳定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健全制度树形象。

建立和完善了村民代表大会、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多项制度,公开推选村民代表担任村级财务监督审计,村民每个季度给两委班子工作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和打分,对存在的问题责令责任人限期整改。

阳光制度不仅提高了村干部威信,赢得了民心,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工作发展。

二是培训骨干壮班子。

在抓好村组干部和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同时,注重培训后备力量,三年来,共选派6名先进分子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新党员4人,公开推选了3人充实到村组班子。

三是狠抓教育促提高。

先后建起了支部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配齐了远程教育平台,定期召开支部会和党员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效解决了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在思想、作风、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村组一班人的战斗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二、因地制宜抓开发,发展增收产业增收是扶贫的核心,抓增收必然要抓产业,发展产业必须从实际村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因人而异确定发展重点。

__村根据山多水广的资源特点,实行因地制宜抓开发,整体推进扶贫开发进程。

一是科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

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评估论证、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据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制定了系统、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度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2020年以来,我镇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来抓,坚持种养结合、长短结合、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百亿乳都和全域旅游两大战略重点,依托特色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增收渠道,不断扩大产业覆盖面,为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退出提供了有力支撑。

现将我镇2020年度产业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深化菜单式脱贫,强化产业支撑
2020年全镇1017户贫困户进行了点菜,分三批完成报账共计286.6626万元。

其中,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贫困户是268户,占全镇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中的40%;从事种植业发展548户,占全镇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中的81%;从事电商、其他产业的9户,占全镇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中的1%。

共计发展烤烟 169 亩,核桃551.05亩,养猪256头,鸡2910只,羊3234只、牛357头、马137匹,蔬菜200亩,向日葵80亩、苹果25亩、油菜200亩、药材19亩、苗木1亩、葡萄31.2亩、秋杂粮40亩、蜂716箱等,经营小吃1户,电商1户,木器加工1户、自主创业7户。

户均受益2641.71元,比上年增加237.6元。

2020年脱贫户发展产业361户;2020年脱贫户发展产业251户。

通过菜单式脱贫,每户都有了一项中长期增收产业项目,为实现稳定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施产业项目,巩固发展基础。

全镇围绕奶山羊养殖、食用菌、
中蜂等产业,积极申报实施产业项目,共计实施产业项目16个,总投资2307.4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037.6万元,实现了集体资金增值,为相关村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支持铁塬村、八龙潭村中蜂养殖产业、八龙潭村和王家庄村食用菌产业向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方向发展,张家山建立了2个标准化奶水羊养殖场,推出了一批农特产品,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221户。

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建立了牢固的基础,为下一步产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平台。

铁塬村中蜂养殖合作社收入达到29.25万元,195户贫困户分红户均1500元;张家山村陇玉养殖专业合作社2020分红12.25万元,每户获得分红500元;XX 镇王马咀村种植高粱100亩,100户贫困户户均分红350元,提供就业岗位20个。

双百基地带动,扩大增收渠道。

我镇现已建成双百基地8个,其中养殖基地2个,烤烟基地1个,旅游基地3个,种植基地2个,8个双百基地共流转土地500余亩、直接带动贫困户1540户,778户贫困户入股、参与基地务工人数762人,8个基地分红金额达到40万元,贫困户人均分红达到300元。

基本实现双百基地镇域范围全覆盖。

特别是关山旅游公司双百基地带动成效明显,采取旅游经营、债券分红、基地带动、入股分红、就业务工等5种方式,直接间接带动贫困户600多户,带动户均增收2019元左右。

2020年八龙潭村,范家台村,店子村120户贫困户入股关山旅游公司,每户分红700元,直接兑付到户;陇县鹏程专业合作社分红1.8万元,每户获得分红180元。

新天地奶山羊养殖项目收入达到30万元,149户贫困户入股分
红每户350元。

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产业项目实施,增强基地带动能力,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提升基地建设水平,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推进产权改革,壮大集体经济。

6月份以来,我镇10个行政村统一按照建立工作班子、制定工作方案、宣传动员培训、清理核查资产、评估资产价值、明晰产权归属、编制清产核资报告、公示公开结果、审查上报数据、健全管理制度、验收清查结果等十一个程序步骤,对清产核资工作进行查遗补漏,开展回头望,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清查,按照时序进度推进每个环节的各项工作,共计清查资源性资产土地60033.85亩、林地8296.02亩,经营性资产427.44万元,非经营性资产1832.54万元。

目前,正在完善档案,进行系统录入。

按照折股到人,量化到户、便于操作的原则,要求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对股份重新量化,按照1人1股设定了人口股,按照1户1股设定了扶贫优先股,全镇共计设置人口股13133股,扶贫优先股1289股。

结合今年行政村撤并工作,对上寨子、王家庄、韦家庄、关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程序进行了合并,及时更换了登记证书、印章和银行账户等。

组织各村按要求悬挂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吊牌和相关制度牌,明确了专门办公场地和人员,确保机构正常运转。

5个贫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入引导资金257.4814万元,以资金入股形式投入运营,并完成分红17.336万元。

打造特色亮点,创新新型模式。

以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总结,打造出了旅游、中蜂、奶山羊三种载体和模式。

一是全域旅游+产业扶贫模式。

依托关山草原旅游公司,实施五种带贫机制。

旅游经营。

实施核心景区经营脱贫项目,动员6户贫困户经营蒙古包、农家乐,带动户均增收3000元;引导39户贫困户规范经营马匹,带动户均增收2019余元。

债券分红。

县财政局以投放扶贫债券的形式向关山旅游公司注入1千多万元,签订《扶贫资金三方协议书》,6村526户贫困户连续3年享受景区分红,每年600元。

基地带动。

在秋菊山庄段,流转土地158亩,打造百亩菊花种植基地,给予25户贫困群众7.8万余元土地流转费/每年,并提供就业岗位,作为基地日常管护人员,获得土地租金和花卉务工两份收入。

入股分红。

3村120户贫困户以每户5000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关山古帐营,每年分红700元,连续分红5年。

就业务工。

吸纳200余名贫困群众从事景点管理、卫生保洁、餐饮服务、商品零售等旅游服务,人均年收入2.5万元。

二是张家山村奶山羊发展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

贫困户与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务工收入,共有长期务工、短期雇工、项目用工3种方式。

饲草种植收入,带动全村74户贫困户种植苜蓿、玉米520亩,每亩增收900元。

分户扩群收入,合作社将积极推广赊羔还羊模式,引导鼓励贫困户分户扩群。

入股分红。

合作社吸纳150户贫困户入股75万元,至少按保底7%进行分红。

资产收益,2个养殖场220万元资产全部已量化到户,可为每户增加资产6600元。

三是铁塬村中蜂养殖产业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贫脱贫
效果明显。

为全村形成了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预计将来可带动100多户群众参与中蜂养殖;培训68户贫困户掌握养殖技术,直接带动33户贫困户个人养殖中蜂333箱,实现收入16.65万元;带动20户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增收;合作社和农户蜂蜜全部有长城公司高于市场价回收,解决销售难题;盈利无偿分配,全年盈利扣除管理费用及必要支出,其余盈利全部分给贫困户。

今年为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
29.25万元,为195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500元。

二、各级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按照中、省、市、县关于产业扶贫工作的部署安排,坚持以省、市、县产业扶贫督导考核发现问题为导向,以提高贫困群众依靠产业增加收入为重点,结合百日行动,采取有力措施,举一反三,狠抓整改工作,全面提升我镇产业扶贫工作整体水平。

一是继续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进一步增强所有经营主体的带动脱贫能力,总结提炼产业扶贫特色亮点,形成品牌效应。

二是全镇对产业脱贫户的帮扶措施进行一次回头看,施策不准的及时调整到位;对发展产业能力不足,不能自主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及时引导通过加入经营主体等方式实现产业发展;督促完善村、户产业脱贫帮扶台账及贫困户产业发展规划。

三是根据全县产业脱贫110指挥体系和技术服务百日大行动的总体部署,按照技术服务到村、指导到户、精准到人的总体要求,镇上及时与10名技术包村干部进行了对接,干部及时到村到户,对贫困户产业培训需求进行了摸底并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以贫困户为单元,分类施策,精准服务,坚持贫困户缺什
么补什么原则,争取对270户产业脱贫户,开展全方位、多轮次的技术服务,确保每个脱贫户掌握1门生产技能,每个脱贫村培养1名技术能手,增强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的能力。

三、对产业扶贫工作意见建议
一是产业发展层次比较低,农民持续增收难。

现在大多数特色产业分布零散,集中连片的基地少,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体系。

产业基地的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建设水平不高,部分产业基地还处在比较原始的粗放式经营,种植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

二是市场融入效果不明显,产品销售不稳定。

产业扶贫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于市场的调研考察不到位,导致产业发展政策导向明显,有一窝蜂的现象。

要积极引导各方面力量来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围绕解决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来着力做好产业扶贫,系统地推进精准产业扶贫,为贫困户增收夯实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