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知识点

合集下载

静脉输液护理业务学习

静脉输液护理业务学习
详细描述
在某些情况下,如严重腹泻、呕吐或无法进食等,患者需要快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这时静脉输液成 为必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群,如存在静脉炎、心肺功能不全或严重肾功能不全的 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可能会带来风险或加重病情,因此需要谨慎处理或避免进行输液。
02
静脉输液护理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前的准备
整理用过的物品,分类处理垃 圾。
记录
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输液的时 间、种类、量及患者反应等信
息。
观察病情
继续观察患者情况,如出现不 良反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03
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常见问 题及处理
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炎的预防
选择合适的血管,避免在同一条 血管上多次穿刺;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感染;提高穿刺技术,确 保一针见血。
静脉输液护理业务学习
contents
目录
• 静脉输液基础知识 • 静脉输液护理操作流程 • 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 静脉输液护理的安全管理 • 静脉输液护理业务学习心得与展望
01
静脉输液基础知识
静脉输液的定义与目的
总结词
静脉输液是指通过静脉血管将药物或营养物质输入到体内的 治疗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补充体内所需的营养物质、调节体 内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通过给予药物治疗疾病。
详细描述
根据治疗需要,静脉输液可以包含各种不同的成分。常见的电解质溶液包括生理盐水和葡萄糖盐水,用于补充体 内水分和电解质。营养液则是提供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如葡萄糖、脂肪乳剂和氨基酸等。血浆代用品则用于补充 血容量,如右旋糖酐和明胶溶液等。
静脉输液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总结词
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包括无法进食或消化吸收不良的患者、严重腹泻和呕吐导致脱水的情况、需要快速 补充大量水分或电解质的患者等。然而,存在一些禁忌症,如静脉炎、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肾功能不 全等,应避免进行静脉输液。

护士静脉输液知识点总结

护士静脉输液知识点总结

护士静脉输液知识点总结静脉输液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治疗手段,通过静脉提供给患者药物、营养液和输液等,为患者提供有效支持和治疗。

在医疗工作中,护士需要掌握一定的静脉输液知识,包括静脉畅通的保障、输液相关的医疗器械的使用以及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处理等。

下面将对护士静脉输液的知识点做一个总结。

一、静脉输液的基本知识1. 静脉输液的定义静脉输液是将药物或生理盐水等溶液直接注入患者静脉内,以达到治疗、支持和营养的目的。

2. 静脉输液的适应症静脉输液适用于患者消化道功能不良或不能进食、需要急救治疗或治疗效果迅速的情况下,如休克、严重感染、脱水等。

3. 静脉输液的禁忌症静脉输液的禁忌症包括心力衰竭、肺水肿、溶血危机、全身性水肿等。

二、静脉畅通的保障1. 静脉畅通的检查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前,需要检查患者的静脉是否畅通,是否有血栓、曲张等情况,以确保输液的顺利进行。

2. 静脉畅通的保障措施保障静脉畅通的措施包括穿刺前适当的加压包扎、选用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正确的穿刺角度和深度、以及适当的局部按摩等。

三、静脉输液的医疗器械使用1. 静脉输液的器械静脉输液的常用器械包括输液管、静脉针头、输液器、药品包装、止血带等。

2. 输液速度的调节护士需要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合理调节输液速度,避免输液过快或过慢带来的不利影响。

3. 输液器的更换输液器应每24小时更换一次,以避免细菌污染和药物残留。

4. 输液管的使用输液管应定期更换,避免残留液体引起感染。

四、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处理1. 静脉穿刺引起的问题如出血、局部肿胀、静脉炎等,需要及时处理。

2. 输液管堵塞输液管堵塞时,护士需要迅速处理,避免引起患者不适。

3. 输液过敏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输液过敏反应,如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护士需要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4. 输液处感染输液处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护士需要加强护理措施,避免感染的发生。

五、静脉输液的护理常识1. 输液部位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输液部位的情况,如是否有出血、渗出、疼痛等,及时处理并记录。

静脉输液护理知识培训PPT

静脉输液护理知识培训PPT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选择合适血管: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差,应选择相对较直 、血流较丰富的血管。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适当热敷:在输液前可以适当热敷,以增加血管的舒张度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调整输液速度:老年人的心脏功能和代谢能力较弱,应适 当调整输液速度。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检查药物
确保所使用的药物无过期、无 沉淀、无混浊。
排尽空气
在开始输液前,应排尽输液管 内的空气,防止空气栓塞。
观察反应
在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 者有无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的
症状,及时处理。
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感染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对输液器具 进行消毒,降低感染风险。
空气栓塞预防
确保管路连接紧密,及时处理任何泄 露或破损。
•·
心电监测:在输液过程中,应持续监测病人的心电变化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关注药物配伍禁忌:对于危重病人使用的药物,应注意 配伍禁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静脉输液护理实践
05
案例分享
案例一:成功穿刺的技巧与经验
选择合适的血管
选择明显、充盈、弹性好的血 管,避免选择弯曲、脆弱的血 管。ຫໍສະໝຸດ 正确的握持针头总结词
静脉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不良反 应,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
02
过敏反应
如出现皮疹、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 即停止输液,给予抗过敏药物。
01
03
心肺反应
如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应减慢输 液速度或停止输液,观察病情变化。
空气栓塞
如发现空气进入血管,应立即夹住输 液管,让病人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 以便空气上升至右心房。

静脉输液的知识点总结

静脉输液的知识点总结

静脉输液的知识点总结一、静脉输液的概念静脉输液是指将治疗性药物或生理盐水等液体通过静脉途径输入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目的。

静脉输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药物输送至血液循环系统,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静脉输液还可以有效地纠正体液和电解质紊乱,改善患者的病情。

因此,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重要手段。

二、静脉输液的适应症静脉输液适用于各种临床疾病,常见的适应症包括:1. 严重脱水:如严重呕吐、腹泻、高热、失血等引起的严重脱水,可通过静脉输液迅速纠正体液失衡。

2. 药物治疗:某些药物需要通过静脉途径给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如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等。

3. 营养支持:对于不能通过口服摄取足够营养的患者,可通过静脉输液途径输入氨基酸、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4.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钙血症、高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可通过静脉输液途径进行有效纠正。

三、静脉输液的类型根据输注液体的性质不同,静脉输液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生理盐水:是一种无机盐溶液,可用于纠正脱水、维持体液平衡以及稀释药物等。

2. 葡萄糖溶液:是一种含有葡萄糖的溶液,可用于补充能量、改善机体代谢,适用于饥饿、营养不良、低血糖等情况。

3. 胺基酸溶液:是含有氨基酸的溶液,可用于提供蛋白质营养,适用于严重营养不良、消瘦、恶性肿瘤等情况。

4. 药物溶液:是将治疗性药物稀释后制成的输液液体,可用于输注各类药物,如抗生素、营养支持药物、止痛药物等。

5. 血浆代用品: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血浆代用品,用于纠正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蛋白质缺乏等情况。

四、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1. 选择适当的输液通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液药物的要求,选择适当的静脉输液通道,可选择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

2. 准备输液设备:准备好输液所需的设备和药物,包括输液器、输液管、输液针头、消毒剂、注射器等。

3.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前的注意事项,如在输液前排尿、适当摄入水分等。

静脉输液相关理论知识

静脉输液相关理论知识

液体不滴常见处理办法
针头滑出血管外,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后 应重新穿刺。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应调整针头位置。 针头阻塞,挤压输液管,如无回血,更换
针头重新穿刺。 压力过低时抬高输液瓶的位置。 出现静脉痉挛时进行局部热敷。
如何调节输液滴速
根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治疗需要来调节 输液滴速。如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的 患者输入时滴速慢;脱水严重、心肺功能良好 者,速度可快;利尿脱水剂应快速输入;高渗 盐水、含钾药、升压药等滴入速度宜慢。一般 成人40-60滴/分 、儿童20-40滴/分。临床特 殊药物的速度调节:如硝酸甘油一般<15滴/ 分、单硝酸异山梨酯<20滴/分、浓氯化钠10 滴/分、甘露醇250ml在30min内输入完毕、硝 普钠,多巴胺,乙胺碘酮等特殊药物需用微量 注射泵输入。
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 脉
4级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
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 状物长度>2.5cm,有脓液流出
静脉炎的治疗:
1.长春瑞宾、草酸铂类: 康惠尔透明贴外用+葡萄糖快速冲洗血管
2.其它化疗药物: 康惠尔透明贴外用+ NS快速冲洗血管 3.当皮肤颜色改变(红、白、紫),感觉异常(痒、痛、麻), 肿胀、变硬、渗出,均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4.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是控制静脉炎发展的有效措施。 5.一旦出现静脉炎,6小时内处理有效,越早效果越好!
出的级别和严重性,并制定治疗方案,对渗出的治 疗方法取决于渗出的严重程度,治疗包括肢体抬高、 温热处理、使用解毒剂和实施外科手术。 遵医嘱实施治疗和护理干预,如外渗周围组织注射 药物。 在导管(或针头)拔出之前,应尽量抽吸输入的药 物。 发疱剂和刺激性药物外渗后该肢体的远端不能再留 置导管。 对于少量非刺激性的药物渗出,应进行持续的观察 与评估,渗出部位可湿热敷。渗出量较多,症状严 重者遵医嘱局部用药或湿热敷。 持续观察与评估外渗部位,包括皮肤颜色、温度、 感觉、关节活动和肢体血运情况等,并记录。

护理静脉输液知识点总结

护理静脉输液知识点总结

护理静脉输液知识点总结一、静脉通道的选择静脉通道是进行静脉输液的重要通道,通常有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和股静脉等。

在选择静脉通道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下面将对各种静脉通道进行介绍。

1.外周静脉外周静脉是指远离心脏的静脉,例如手臂、脚踝等处的静脉。

在进行外周静脉输液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合的静脉,并确保静脉通畅、无明显肿胀等情况。

外周静脉输液适用于一般的输液治疗,如补液、输药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2.中心静脉中心静脉是指靠近心脏的大静脉,包括颈内、锁骨下、锁骨上、头臂静脉等。

中心静脉输液适用于药物浓度较高、腐蚀性强、需要长期输注的情况,如肝素、化疗药物等。

中心静脉输液需要选择适当的导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3.股静脉股静脉是指大腿部位的静脉,一般用于行心脏手术或其他需要中心静脉压力监测的情况。

股静脉输注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以减少静脉损伤和感染的风险。

总之,在选择静脉通道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综合考虑输液药物的性质、浓度、用药持续时间等因素,合理选择静脉通道,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输液安全。

二、输液途径静脉输液的途径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外周静脉输液、中心静脉输液、皮下注射等。

下面将对这些输液途径进行介绍。

1.外周静脉输液外周静脉输液是指将药物或液体注入到手臂、前臂、颈部等处的外周静脉中。

在进行外周静脉输液时,需要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并确保静脉通畅、无明显肿胀,避免造成局部疼痛或溢出。

外周静脉输液适用于补液、输药等常规情况,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2.中心静脉输液中心静脉输液是指将药物或液体注入到锁骨下、颈内、头臂等靠近心脏的大静脉中。

中心静脉输液适用于需要高浓度、长期输注的药物,如肝素、化疗药物等。

在进行中心静脉输液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导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3.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中,通过毛细血管吸收。

皮下注射适用于需要缓慢吸收的药物,如胰岛素、皮下注射利用毛细血管的丰富分布和血流缓慢的特点,使药物缓慢、持续地释放到血液中,达到治疗目的。

输液护士必学知识点总结

输液护士必学知识点总结

输液护士必学知识点总结一、静脉输液的概念及目的静脉输液是将药物、营养液或生理盐水等溶液通过静脉管道注入病人体内,以达到治疗、补液或营养的目的。

静脉输液的目的是通过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快速、有效地将药物输送到全身各部位,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二、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适应症:需要快速有效治疗的病情,以及需要大量补液或营养支持的情况。

2. 禁忌症:静脉输液对于存在组织水肿、血管壁损伤、缺血坏死和感染等情况的病人禁忌。

三、静脉输液常见药物及药理学知识1. 常见静脉输液药物: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氨基酸溶液、肾上腺素、多巴胺、利多卡因等。

2. 药理学知识:了解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有助于正确、安全地给病人进行静脉输液。

四、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检查病人的医嘱、确认病人身份、准备静脉输液药物和器具等。

2. 静脉通路的建立: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做好静脉穿刺,并确保静脉通路通畅。

3. 输液药物的贮备和配制:将药物按医嘱准备好,确保药物的名称、用量和浓度无误。

4. 输液器具的连接和设置:连接输液管和输液瓶,进行滴速和滴速器的调节等。

5. 监测:定时监测输液瓶的液位、输液速度和病人的生命体征等。

6. 输液后处理:输液结束后,及时拔出输液管,做好伤口消毒,并对病人进行观察。

五、静脉通路的观察和护理1. 静脉通路的观察:定时观察静脉通路是否通畅,输液是否泄漏,静脉是否有红肿、硬结等情况。

2. 静脉通路护理:定期更换输液点滴,定期消毒静脉通路,保持通路清洁干燥等。

六、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 静脉炎:定期更换输液点滴,保持静脉通路通畅,避免静脉破裂和感染等方式预防。

2. 漏液:定期观察输液器,保持输液器和输液管的贴合,避免输液泄漏。

3. 过敏反应:了解病人的过敏史,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抗过敏药物,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七、严格执行消毒规范在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消毒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及并发症。

静脉输液知识点

静脉输液知识点

静脉输液知识点汇一、知识点1、晶体溶液对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著效果2、低分子左旋糖酐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及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3、最严重的输液反应是空气栓塞4、脑水肿患者静脉滴注20%甘露醇500ml,要求在50分钟内滴完,输液速度为150滴/分钟5、输液引起急性循环负荷过重的特征性症状是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性痰、气促、胸闷6、劲外静脉穿刺的正确部位是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7、输液时发生肺水肿是吸氧需用20%--30%的乙醇湿化,目的是降低肺泡泡沫表面张力8、复方氯化钠溶液是一种晶体溶液,浓缩白蛋白是一种胶体溶液,9、血液病患者最适宜输入新鲜血,患者输入大量库存血后容易出现低血钙10、输血引起溶血反应,最早出现的主要表现为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11、冰冻血浆使用前应放在37摄氏度温水中提温,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应输入0.9%氯化钠溶液12、发生溶血反应时,护士首先应停止输血,给患者吸氧并保留余血13、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应剃去局部头发,用70%酒精消毒局部,护士右手持针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见回血后,用胶布固定针头14、输液时发生发热反应时,护士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寒战者给以保温处理,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15、输血时发生过敏反应时应注射抗过敏药物,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16、输血时发生溶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静脉滴注碳酸氢钠,双侧腰封或肾区热敷,将剩余血送检,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17、溶血反应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是少尿或无尿,尿素氮增高,高钾血症和酸中毒18、输液时无菌技术不严格、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长期输入浓度高的药物及长时间静脉留置硅胶管易引起静脉炎19、静脉炎的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肿胀,灼热、局部有疼痛及局部组织发红20、输血致过敏反应的原因有患者是过敏性体质、输入血中含有致敏物质、供血者有过敏史及供血者在献血前服用过可致敏的食物和药物21、输血所致的溶血反应开始阶段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时的主要症状为出现黄疸、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及面部潮红22、劲外静脉穿刺插管的目的有静脉取血做化验、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患者、测量中心静脉压及给予高营养治疗23、补钾的原则有不宜过浓、不宜过多、不宜过早及见尿给钾24、可因输血而感染的疾病有疟疾、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及梅毒25、白蛋白可用于纠正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26、5%的碳酸氢钠用于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著效果27、20%甘露醇有利尿作用28、高分子右旋糖酐用于扩充血容量、提升血压29、A型血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B型血红细胞上只有B抗原,O型血红细胞上既无A抗原也无B抗原,AB型血红细胞上A抗原和B抗原同时存在30、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妨碍液体下滴时应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局部肿胀并有疼痛时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由于患者周围循环不良,导致液体下滴不畅时应抬高输液瓶位置,因静脉痉挛导致液体不滴时应热敷注射部位,针头阻塞时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31、自体输血使用于脾破裂患者,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贫血患者,血小板浓缩液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性出血患者,凝血制剂适用于血友病患者32、在抢救大出血患者过程中给予输血时患者应取中凹卧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输液知识点汇一、知识点1、晶体溶液对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著效果2、低分子左旋糖酐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及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3、最严重的输液反应是空气栓塞4、脑水肿患者静脉滴注20%甘露醇500ml,要求在50分钟内滴完,输液速度为150滴/分钟5、输液引起急性循环负荷过重的特征性症状是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性痰、气促、胸闷6、劲外静脉穿刺的正确部位是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7、输液时发生肺水肿是吸氧需用20%--30%的乙醇湿化,目的是降低肺泡泡沫表面张力8、复方氯化钠溶液是一种晶体溶液,浓缩白蛋白是一种胶体溶液,9、血液病患者最适宜输入新鲜血,患者输入大量库存血后容易出现低血钙10、输血引起溶血反应,最早出现的主要表现为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11、冰冻血浆使用前应放在37摄氏度温水中提温,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应输入0.9%氯化钠溶液12、发生溶血反应时,护士首先应停止输血,给患者吸氧并保留余血13、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应剃去局部头发,用70%酒精消毒局部,护士右手持针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见回血后,用胶布固定针头14、输液时发生发热反应时,护士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寒战者给以保温处理,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15、输血时发生过敏反应时应注射抗过敏药物,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16、输血时发生溶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静脉滴注碳酸氢钠,双侧腰封或肾区热敷,将剩余血送检,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17、溶血反应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是少尿或无尿,尿素氮增高,高钾血症和酸中毒18、输液时无菌技术不严格、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长期输入浓度高的药物及长时间静脉留置硅胶管易引起静脉炎19、静脉炎的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肿胀,灼热、局部有疼痛及局部组织发红20、输血致过敏反应的原因有患者是过敏性体质、输入血中含有致敏物质、供血者有过敏史及供血者在献血前服用过可致敏的食物和药物21、输血所致的溶血反应开始阶段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时的主要症状为出现黄疸、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及面部潮红22、劲外静脉穿刺插管的目的有静脉取血做化验、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患者、测量中心静脉压及给予高营养治疗23、补钾的原则有不宜过浓、不宜过多、不宜过早及见尿给钾24、可因输血而感染的疾病有疟疾、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及梅毒25、白蛋白可用于纠正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26、5%的碳酸氢钠用于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著效果27、20%甘露醇有利尿作用28、高分子右旋糖酐用于扩充血容量、提升血压29、A型血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B型血红细胞上只有B抗原,O型血红细胞上既无A抗原也无B抗原,AB型血红细胞上A抗原和B抗原同时存在30、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妨碍液体下滴时应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局部肿胀并有疼痛时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由于患者周围循环不良,导致液体下滴不畅时应抬高输液瓶位置,因静脉痉挛导致液体不滴时应热敷注射部位,针头阻塞时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31、自体输血使用于脾破裂患者,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贫血患者,血小板浓缩液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性出血患者,凝血制剂适用于血友病患者32、在抢救大出血患者过程中给予输血时患者应取中凹卧位。

33、临床输液常用的液体包括晶体溶液和胶体溶液和静脉高营养液34、由于晶体溶液分子小,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因此,对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著效果35、由于胶体溶液分子大,在血管内存留时间长,因此,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和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

36、静脉输液时,婴儿多采用头皮静脉,因为它易于固定37、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先从四肢远心端静脉开始使用,逐渐向近心端移动,做到有计划使用静脉38、对于有循环衰竭、四肢静脉不易穿刺的患者,可采用颈外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

这两根静脉的优点是粗大、不易塌陷,硅胶管插入后可以保留较长时间39、颈外静脉插管时,穿刺针与皮肤成45度角进针,入皮后改为25度角沿颈外静脉向心方向刺入40、锁骨下静脉插管时,进针点在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与锁骨上缘所形成的夹角的平分线上,距顶点0.5-1cm处41、输液微粒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微粒的大小、形状、化学性质以及微粒阻断血管的程度、血流阻断的程度和人体对微粒的反应42、最易受微粒阻塞损害的脏器是肺、脑、肝、肾等43、发热反应是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而引起44、急性肺水肿是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45、临床主要应用的血管系统有ABO血型系统,Rh系统次之46、根据红细胞内所含凝集原的不同,将人的血型分为四种类型,即A型血、B型血、AB型血和O型血47、Rh系统通常是以D抗原存在与否来表示Rh阳性或Rh阴性48、直接交叉配血试验是用受血者的血清和供血者的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用来检查受血者的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49、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体,其血型为A型50、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其血型为B型51、红细胞表面有A、B抗原,血清中无抗A、抗B抗体,其血型AB型52、红细胞表面无A、B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B抗体,其血型为O型53、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直接和间接交叉配血,在临床上,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54、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55、输入血液的种类包括:全血、血浆和成分血三种,血液病患者最宜输入新鲜血56、成分血可分为有形成分和血浆成分,成分血中的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类、白细胞类和血小板类三种57、库存血一般在4度冰箱内冷藏保存,保存期为2-3周58、静脉输液可有两种方法:直接输血法和间接输血法59、最常见的输血反应是发热反应,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溶血反应60、为了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献血者在采血前4小时应禁食;对有过敏史的受血者在输血前应注射抗过敏药物61、溶血反应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62、大量输血时,最好应用新鲜血液,以防止出血倾向63、大量快速输入库血,常可引起出血倾向,因此,在大量输血的同时要注意钙的补充64、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及与大量快速输血有关的反应等65、对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著效果的是晶体溶液66、对维持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及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的溶液是胶体溶液67、大出血是输血的主要适应证68、严重感染一般采用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的方法69、静脉炎的预防应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70、直接交叉配血是用受血者的的血清和供血者的红细胞交叉配合71、5%葡萄糖溶液500ml中最多能加入10%的氯化钾15ml72、溶血反应大多在输入血液约10~20ml即可出现症状73、过敏反应大多在输血将要结束的发生74、发热反应可在输血后1~2小时内发生75、Rh因子所致的溶血反应的原、因是Rh阴性者再次输入Rh阳性者的血液76、发生溶血反应时护士应首先通知医生,并测量生命体征77、发生急性肺水肿时应立即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78、为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在大量输库存血1000ml以上时可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79、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的目的是改善微循环80、新鲜血和库存血的区别表现在血钾离子浓度和酸碱度的不同81、引起静脉炎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静脉输入浓度高和刺激性强的药物82、单独输血浆时可不必验血型83、血浆的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更适合于低蛋白血症84、测量中心静脉压既可用颈外静脉也可以用锁骨下静脉85、在ABO血型系统中,同型血的人之间才可以互相输血86、在两瓶血之间滴注无菌生理盐水的目的是防止两个供者的血液发生凝集反应87、一般主张在冬季提前30分钟从血库取血,在室温下自然升温再输入88、静脉输液的主要目的是:补充水和电解质,纠正体液紊乱;纠正血容量不足;补充营养,维持热量;输入脱水剂,利尿消肿;输入药物,控制感染。

89、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是:血管壁薄,易被压瘪;血管呈向心方向流动;位置固定;外观呈微蓝色,无博动。

90、静脉输液时,安排药物加入先后顺序的依据是:药物治疗的快慢程度;药物在血中持续的时间;药物在血液中维持的有效浓度;治疗原则91、防止输液时发生空气栓塞的有效措施是:加压输液时,护士要在旁看守,不能离开;输液管内空气要排尽;输液导管连接处要紧密;针头和针栓衔接处要拧紧。

92、颈外静脉穿刺的目的是:用于周围循环衰竭的危患者;中心静脉压;用于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的患者。

93、静脉输入脱水剂的目的是:降低颅内压;减轻组织水肿;减轻脑水肿。

94、预防静脉炎的方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刺激血管的药物充分稀释后再用。

95、减轻肺水肿患者心脏负担的措施端坐位两腿下垂;止血带四肢轮扎;静脉放血200ml96、静脉输血的适应证有:严重感染者;低蛋白血症的患者;造血功能低下者;血容量减少或休克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的患者97、长期反复或大量输血后会出现的并发症有:血压下降;伤口渗血;心率缓慢;手足抽搐98、在输血之前应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血制品有全血和红细胞悬液99、防止输血引起溶血反应的措施有:做好血型鉴定;做好交叉配血试验;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规则;输血前要两个人认真核对;避免血液加热和剧烈震荡100、在输血所致的溶血反应中,当凝集的红细胞破裂,大量的血红蛋白进入血浆中时出现的主要症状是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101、输液时防止空气栓塞的护理措施有:排尽输液管内的气体,加压输液时护士要在旁看守二、案例分析题1、刘刚,男,72岁,因慢性阻塞性肺水肿住院治疗。

今早9时起开始静脉输入5%葡萄糖溶液500ml及0.9%氯化钠溶液500ml。

滴速为70滴/分。

十分钟左右,当护士来寻房时,发现患者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

(1)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此患者可能出现了心脏负荷过重的反应(2)护士立即停止输液(3)为了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护士应给予20%~30%乙醇湿化加压给氧(4)为了缓解症状,可协助患者采取端坐位,两腿下垂,减少回血量。

2、王馨,女,30岁,阑尾炎术后第五天,体温36.3摄氏度,伤口无渗血渗液,9时许,继续静脉点滴青霉素。

半个小时后,患者突然寒战,继之高热,体温40摄氏度,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1)根据上述表现,判断此患者可能出现了发热反应(2)上述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含有致热物质(3)护士应立即停止输液,物理降温,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并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进行检测以查找原因3、赵强,男,36岁,因车祸内脏破裂大出血而欲行急诊手术治疗。

去手术室之前护士遵医嘱迅速为患者建立了一个静脉通道并行输血治疗,护士从血库取回血后,为了尽早将将血输给患者,便将血袋放在热水中提温,5分钟后便给患者输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