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动物植物人》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植物、动物、人》教案设计

4 植物.动物.人课程标准:科学探究: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存且不随意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3 “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说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4 “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
知识与技能:1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气、营养和生存空间。
2靠吃其他生物获取营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 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2.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
科学知识1.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2.知道生命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尊重其他物种,与之和谐相处。
2.意识到人也是动物,是自然的一局部,要做有益于生存空间的事情。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
●懂得尊重其他物种,与之和谐相处。
●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开展:层次1: 学生不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细致观察。
层次2: 学生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细致观察,但不能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层次3: 学生不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细致观察,能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探究能力:层次1: 不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
层次2: 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 说不出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层次3: 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材料: 一组萝卜和兔子生长情况的图片、视频资料、有关黑猩猩或其他类人猿的录像资料、相应的放映设备。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找出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看谁找得多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4《动物植物人》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4《动物植物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动物植物人》这一章节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材以生动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介绍了动物、植物和人类的特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对于动物、植物和人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这些生物的特征和区别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生僻的生物名词和概念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让学生明白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动物、植物和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动物、植物和人类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详细讲解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加深学生对于生物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动物、植物和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三年级上册《动物植物人》科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动物植物人》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它们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3. 教育学生关爱动物、珍惜植物、保护环境,培养生态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由细胞构成。
2. 植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由细胞构成。
3. 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区别:人类具有思维、语言、情感等特征,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自然环境。
4. 生物的分类: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5.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它们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利用图片、视频、模型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动物、植物和人类的特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第3-4课时: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分析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第5-6课时:了解人类的基本特征,分析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4. 第7-8课时:学习生物的分类方法,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
5. 第9-10课时:探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学生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动物、植物和人类基本特征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观察学生参与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年级上册《动物植物人》科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动物植物人》科学教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和繁殖等。
2. 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定义: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现象的有机体。
2.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生长和繁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遗传和变异等。
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说出他们认识的生物。
2. 讲解:教师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的概念。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
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生物的基本特征。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记录它们的生命活动,如呼吸、生长等。
第二章:植物的生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植株生长等。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
2. 植物生长的需求:水分、养分、光照等。
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让学生说出他们认识的植物生长过程。
2. 讲解: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求,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的生长。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求。
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求。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观察一颗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们。
第三章:动物的生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存方式,如捕食、防御等。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生存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生存方式:捕食、防御、繁殖等。
2. 动物的适应性:形态、行为、生理等适应性。
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生存的图片,让学生说出他们认识的动物生存方式。
2. 讲解:教师讲解动物的生存方式和适应性,引导学生理解动物的生存。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动物的生存方式和适应性。
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动物的生存方式和适应性。
三年级上册《动物植物人》科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动物植物人》科学教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能够辨别生物和非生物。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和非生物的辨别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生物和非生物。
2. 学生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
3. 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4.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家里或学校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如生长、开花、结果等。
第二章:植物的世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需要水分、阳光、土壤等生长条件。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能够辨别不同种类的植物。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条件2. 不同种类的植物三、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讲解植物的生长条件。
2. 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辨别不同种类的植物。
3. 学生举例说明植物的生长过程。
4. 小组讨论,总结不同种类的植物的特点。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调查家里或学校的植物种类,了解它们的生长条件和特点。
第三章:动物的奇妙世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能够辨别不同种类的动物。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基本特征2. 不同种类的动物三、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讲解动物的基本特征。
2. 学生观察周围的动物,辨别不同种类的动物。
3. 学生举例说明动物的基本特征。
4. 小组讨论,总结不同种类的动物的特点。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调查家里或学校的动物种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第四章:人类与生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与生物的关系,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等。
三年级上册《动物植物人》科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动物植物人》科学教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和繁殖等。
2. 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的分类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身边的生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和动物,引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2. 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和繁殖等。
3.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
4. 讲解生物的分类,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生物。
五、作业1. 观察身边的生物,记录它们的基本特征。
2. 调查家庭成员或朋友的喜好,了解他们的喜好原因。
第二章:植物的生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植株生长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2. 植物的生长需要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它们的生长变化。
2. 实验法: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探究植物生长的需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2. 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植株生长等。
3. 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4. 讲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如水分、养分、光照等。
五、作业1. 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2. 调查家庭或学校的植物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生长的需要。
第三章:动物的生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存方式,如捕食、共生等。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生存方式2. 动物的生存需要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的生存方式。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动物,引发学生对动物生存的兴趣。
2. 讲解动物的生存方式,如捕食、共生等。
3. 让学生举例说明动物的生存方式。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植物、人》教案

《动物·植物·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与比较,找出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人与黑猩猩的比较了解人与动物的血缘关系。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比较人与动植物的相同与不同,将人融入自然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可供观察的动植物图片。
2、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植物、动物的知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这些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充分的准备。
这节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将研究的范围扩展开来,完成现阶段对“生物”这一概念的认识。
教学中可以借助集合图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对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体会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同学们,上两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到了植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动物之间都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今天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不同与相同。
(板书课题)一、动物和植物的观察与比较1、出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看谁找得多。
再找找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兔子萝卜把你比较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2、再找一找其它的动植物进行比较。
莲花青蛙二、讨论并汇报。
1、兔子和萝卜有哪些不同之处?兔子:能运动、要吃青菜和萝卜、全身长毛、耳朵特别长、……萝卜:不能运动、生长需要土壤、有根和叶子两部分组成、叶子是绿色的……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有哪些?它们都能长大,都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分,都需要养份……三、人与黑猩猩的比较四人小组间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并把小组的意见填写到下面的表格中。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漂亮。
人与黑猩猩的相似之处人和黑猩猩的不同之处吃东西人会制造东西生孩子人会说话都可以走路黑猩猩会爬树…………学生讨论,充分表达各小组意见,班级集体交流后,把记录纸上要求的内容填完整。
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比较了动物和植物之间如兔子和萝卜的不同和相同,虽然兔子是吃萝卜的,但兔子和萝卜间还是有许多地方是相同的,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三年级科学上册《4动物·植物·人》教案 苏教版

《4. 动物·植物·人》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尊重其他物种,与之和谐相处。
2.意识到人也是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做有益于生存空间的事情。
科学探究:1.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2.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
科学知识:1.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2.知道生命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难点:找出植物、动物、人的相同与不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萝卜和兔子生长情况的图片,有关黑猩猩和其它类人猿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前几节课我们研究了植物和动物的不同与相同,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今天,我们来研究动物与植物相互之间的关系。
2.揭题。
(二)自主学习:1.找出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1)师讲说一个关于兔子与萝卜的故事。
(2)请小朋友帮助小兔子找找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与相同之处,看谁找得多。
(3)再看图,说说萝卜和兔子有哪些相似之处。
(4)小组交流,小组长记录讨论的情况。
(5)全班交流: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要求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A.不同之处:a.植物一般固定在一个地方,而动物一般能到处活动;b.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而动物却只靠吃植物、微生物或其他动物为生;c.大多数动物从小到大,一般只是个子变大,器官变化不大。
而植物从小到大变化就大了,埋种→长出幼苗→长根长叶→开花结果→一直长几十米高。
B.相同之处:生活环境相同,都会生长,都会死亡,有的都需要氧气等。
学生说得越多越好,教师在学生交流中把比较的结果用集合图记录下来。
2.找出人与黑猩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人是动物吗?为什么?(2)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提示,引导学生将表格填写下去。
(3)全班交流。
A.相同之处:都是动物、都要呼吸、需要水分、会繁殖、会死亡、会长大、需要一定空间等;B.相同之处:人能够直立行走,认得大脑发达,有语言,有思维,人会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科学第五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动物·植物·人
清城区桥北小学黄影聪
【教材分析】:这一节课在前面学习了动物、植物的基础上,将研究的范围扩展开来,把植物、动物和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出不同和相同之处,从而进一步理解有生命物体的特征。
,本课教学内容有两个层次:一是找出植物和动物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以学生熟悉的兔子和萝卜为例进行比较,引出动植物生长的共同需求:阳光、空气、水、食物、空间等。
了解动植物之间虽然在外形、生活方式、生活习性等有许多不同,但有时生活环境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甚至是相互依存。
二是找出植物、动物、人的不同与相同之处,这一环节实际是本单元的总结。
通过人与黑猩猩的比较,让学生知道人类也是生物,也具有作为生物的生命特征和需求;最后用集合图的形式表达出有生命的物体、动物、植物、人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已有知识判别动物、植物与人的相同、不同之处。
2、能通过文字.语言交流比较结果。
(二)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动物、植物、人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空间、能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等。
2、通过学习,了解人也是生物界中的一员,人和动物、植物都享有
生存的权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人是生物界的一部分,要与其它生物和谐共处。
2、渗透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教育,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养成爱惜生命,爱护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根据已有知识判别动物植物与人的相同、不同之处
三、教学难点: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各种动植物、人的图片及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动植物?
2、每种动植物都一样吗?
3、老师讲一个关于兔子与萝卜的故事导入新课。
(边出示图片边讲故事)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比较动物和植物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1、观察图片,找出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比赛,看看哪个小组找得多)
2、小组汇报交流,小组长记录。
3、小结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相同点:
①都是生物。
②都会生长。
③都需要水、阳光。
④都需要营养
……
不同点:
①兔子会运动,萝卜不能运动。
②它们的外形不同。
③它们的生活环境不一样。
④各自的味道也不一样
……
4、尝试比较其它动植物(出示图片)
①青蛙与荷叶。
②蜥蜴与树叶。
③鱼和水草。
简单比较以上动植物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5、小结:有些动物在某些时候与植物几乎一模一样,有些植物在某些时候与动物十分相似,简直是真假难辩!怎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的呢?它们这样是为了更好的伪装自己,防止被敌人发现,有时也为了捕捉猎物。
活动二:比较人与动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观察人与黑猩猩图片,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教师提问:人是动物吗?为什么?
3、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提示,引导学生将表格填写下去。
4、全班汇报交流。
活动三:比较动物、植物与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1、小组讨论。
2、讲解“笔”的圆圈图的意义。
3、填写有生命物体、人、植物、动物的圆圈图。
(三)观赏有关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纪录片,从中教育孩子们要爱护、保护动植物,爱护我们共同的环境。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动物、植物和人。
虽然它们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也有许多共同点,这就是它们都具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空间、能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等,它们都是生物。
在自然界动物、植物和人要和谐相处。
(五)课后延伸:
思考:人应该怎样与动植物和谐相处?
附板书设计:
4、动物·植物·人
相同:需要呼吸、阳光、水分
食物、空间,能生长、繁殖1、动物与植物的异同点:……
不同:动物能运动,植物不能
……
相同:能运动,需要呼吸、水分、食物
空间,能生长、繁殖
2、人与动物的异同点:……
不同:人能直立行走,有语言思维
会劳动……
3、人与动物、植物的关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