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宝石的优化处理

合集下载

宝玉石鉴赏之优化处理的概念及历史

宝玉石鉴赏之优化处理的概念及历史

宝玉石鉴赏之优化处理的概念及历史2009-07-21 00:41一、优化处理的概念1.优化处理的定义除了切磨抛光以外的任何施加于宝石的加工,这些额外加工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改善宝石的颜色、净度、亮度、光学效果、耐久性和重量等,使得经过优化处理的宝石的商业价值得到提高。

优化处理又可分成优化和处理两大类型。

2.优化类型改善了宝石的颜色、净度和亮度,但是没有外来物质加入到宝石中、没有明显地改变宝石的安全性的工艺。

属于优化的处理类型不多,现在被认可的有:纯粹的加热处理、珍珠和其他有机宝石的漂白、玉石的上蜡处理、祖母绿的浸无色油处理和玛瑙的染色处理。

通常解释这些处理工艺为优化类型的理由有:(1)自然过程的延续,比如加热作用在自然的地质过程中就可能发生。

(2)被珠宝行业公认的传统工艺,比如玉石的上蜡和玛瑙的染色。

3.处理类型改善了宝石的颜色、净度、亮度、光学效果、耐久性和增加宝石的重量等,但是宝石经过这些工艺处理后,发生了外来物质的加入、形成的特性不稳定、产生了放射性等。

4.优化处理的基本工艺要求(1)提高宝石外观的美丽程度。

(2)提高宝石的耐久性,或者没有影响宝石的耐久性。

(4)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各种作用。

5.优化处理的披露宝石鉴定行业的惯例认为,宝石经过优化类型的处理的事实可以不必说明,但是经过处理类型的处理则必须说明。

但是,现在社会道德观念的发展也影响到职业道德规范的变化,宝石鉴定界开始讨论如何保护顾客的知情权不受到侵害的问题。

二、宝石优化处理方法发展史宝石的人工改善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据国外资料报道,在古埃及国王的墓中就曾出土过公元前1300年的肉红色玉髓,印度亦曾出土有大约公元前2000年前的经加热处理的红玛瑙和玉髓。

最早对宝石人工改善进行系统总结的是C.Pliny(生于公元23年,死于公元79年)。

在他编写的37本书中介绍了宝石改善的技术方法,包括贴箔(foil)、油浸法(oiling)、染色(dyeing)和组合宝石(composite stones)。

一篇文章读懂宝石“优化、处理”手段(图文版)

一篇文章读懂宝石“优化、处理”手段(图文版)

一篇文章读懂宝石“优化、处理”手段(图文版)玉石、宝石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有其精光璀璨的一面,也带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瑕疵。

人类总是追求完美,所以在利用玉石宝石时,也人为的作一些优化处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优化处理技术。

作为常识性的知识,这些优化处理方法,你知道有哪些吗?一、漂白漂白是以化学物质改变/淡化多孔性宝石的部分或整体颜色。

有些宝石经过漂白,然后再染色,称为“组合处理”。

1漂白处理常应用于以下宝石:硬玉(翡翠) - 硬玉通常用酸进行漂白,以去除材料中的褐色成分。

▲硬玉的这些截面显示了漂白前后的宝石外观。

珍珠–所有类型的珍珠都使用氧化氢进行常规性漂白,以改善其光泽及色彩的均匀性。

▲对养殖珍珠进行常规性漂白,实现色彩的均匀性。

其他材料–某些珊瑚、石髓和虎眼石英采用漂白处理,使颜色更淡。

2坚固性因素对大多数材料而言,酸漂白会导致结构的分解。

因此这种单一的处理易造成材料的断裂。

大多数情况下,漂白后会采用灌注处理,以提高坚固性,增强感觉色。

3特殊保养要求经漂白的宝石往往更易碎,而且气孔更多,更易吸收人体油脂和其他液体。

建议将珍珠存放在柔软、干燥的环境以避免表面损坏。

二、表面涂层表面涂层–通过在宝石底面上贴附有色箔片,或在全部或部分宝石刻面上使用涂料作为涂层,以改变颜色,从而改变宝石的外观。

1最常见的采用涂层的宝石包括钻石–薄膜涂层有时用于改变钻石颜色,更为现代的涂层方法会使用金属氧化薄膜。

▲这三颗浓郁的粉红色钻石是表面涂层的结果。

坦桑石–虽然极少用涂层,但是有些坦桑石经过涂层处理,以提升其蓝-靛色的色度。

▲通常坦桑石呈现深紫蓝色(左)。

颜色偏淡的坦桑石和其他颜色偏淡的宝石种类有时会涂上油墨状物质,以加深和改善其颜色(右)。

拓帕石–一些无色拓帕石覆有金属氧化物涂层,以打造多种不同颜色的外观。

▲一些天然拓帕石是无色的(如顶部两幅图片所示),但它们可涂上金属氧化物制作出各种金属颜色(底部图片)。

珊瑚–一些黑珊瑚(也称为角珊瑚)被鉴定为经过漂白,然后再涂上较厚的人造树脂,以便保护珊瑚及增强其色彩。

宝石学3第四章

宝石学3第四章

第四章宝石的人工优化处理概述天然宝石的优化处理是指人们利用某种技术和工艺处理来改变宝石的颜色、提高宝石的净度、物理和化学稳定性,从而提高宝石美学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当然,不包括对宝石进行切磨、抛光、雕刻和镶嵌等造型艺术的基本加工。

自然界产出的宝石色彩、质地、光泽俱佳的数量不多,并且产量越来越少,而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造成市场供求紧张、价格上涨。

解决这一矛盾比较有效的途径就是对某此有缺陷的天然宝石进行人工优化处理。

天然宝石在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程,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

为了消除这种美中不足的遗憾,宝石优化处理技术在人们不懈努力下不断发展起来。

优化处理的宝石大批进入珠宝市场,给珠宝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许多优化处理宝石被充作天然宝石出售。

由于天然宝石和人工优化处理宝石的美学价值不同,商品价值差别较大。

区别天然宝石和人工优化处理宝石是非常重要的。

天然宝石的优化处理又分为优化和处理两类:“优化”:是指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使宝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优化处理方法。

属于优化的方法有:热处理、漂白、浸蜡、浸无色油、染色处理(除碧玉外的玉髓、玛瑙)等。

“处理”:是指非传统的、尚未被人们接受的优化处理方法。

属于处理的方法有:浸有色油、充填处理(玻璃充填、塑料充填或其他聚合物等硬质材料充填)、浸蜡(绿松石)、染色处理、辐射处理、激光钻孔、表面扩散处理等。

属于“处理”的宝石必须在标牌上标明。

如一块经表面扩散处理的红宝石,其正确标识为“红宝石(处理)”。

宝石人工优化处理方法及检测一、高温热处理高温热处理是把天然宝石置于高温环境中,并在一定的气氛条件下进行处理,促使宝石的特征向人们所希望的方向转变。

如致色离子含量和价态的转变可以改善宝石的颜色,宝石内部包裹体溶解可以提高透明度,固溶体的出溶以及某些物质通过表面扩散进入宝石可以产生特殊的光学效应等。

经常用高温热处理的宝石主要是红宝石、蓝宝石、海蓝宝石、托帕石、水晶、玛瑙等。

常见宝石的优化处理

常见宝石的优化处理

宝石的优化处理宝石的优化处理是通过改变宝石的颜色、光学效应或韧度改善宝石外观的过程,它不包括宝石的切磨和抛光对于优化处理的宝石些已经被市场所接受,可以当作天然宝石出售。

例如,斯里兰卡灰白色蓝宝石经加热处理变为蓝宝,坦桑尼亚褐色黝帘石经热处理变为蓝色黝帘石无色黄玉经辐射处理变为蓝色黄玉,以及玛瑙经过染色和熔烧呈现出各种颜色等些处理宝石需注明出售也能被市场接受。

如,辐射处理的蓝色钻石,注油的红宝石和祖母绿,染色的翡翠和石英岩等。

而一些经处理后带有有害物质的宝石,则不能被公众接受。

如带有放射性残余的黄玉等近年来,随着优质珍贵宝石资源的枯竭,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改善宝石品级、丰富宝石市场越来越重要,宝石优化处理工作成为宝石科研的重要课题常用的宝石优化处理方法有表面处理、染色处理、热处理、辐射处理等一、表面处理在透明宝石底部涂上一层颜色或贴上一小块彩色箔,然后采用封闭式背面镶嵌以改善宝石的颜色。

在不透明或半透明宝石表面涂上一层蜡,以增加宝石的光泽和色彩这是一些古老的改色方法,现在有时仍在使用,将浅黄色钻石亭部涂以一弹层蓝色以消色彩:在玻璃仿制品背部涂以不透明涂料增加亮度,将绿松石表面进行蜡处理以改鉴定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不难发理各种处理的痕迹,这些处理一旦被去除,将会使宝善光和颜色石的外观发生变化二、染色处理这种处理方法常用于多孔的材料或含相当多裂纹和裂隙的宝石,染料可以渗透进宝石被孔隙和裂缝中。

染料可以是有机染料或无机的化合物,前者通过溶剂的挥发而致色,后者经过化学反的孔或裂中应而沉淀,无机染色通常着色耐久,面有机染色颜色鲜艳但会退色市场上大多数祖母绿都经过油浸染处理,有时是有色油注入其裂隙之中,改善了祖母绿的清晰度和颜色。

石英岩、大理岩,玛瑙玉等常染成各种鲜艳的颜色,染色大量出现常常以假乱真,灰玉翻和一些多孔的蛋白石在糖溶液中煮过,经浓硫酸处理后,除去糖中的氢和氧,所剩下的是均匀的黑色的碳,使宝石变为黑玉和黑蛋白石。

红宝石的特征与优化处理

红宝石的特征与优化处理

红宝石的特征与优化处理一、红宝石基本特征红宝石是指颜色呈红色的刚玉,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₂O₃)。

红色来自铬(Cr),主要为Cr₂O₃,含量一般0.1~3%,最高者达4%。

红宝石质地坚硬,硬度仅在金刚石之下。

其颜色鲜红、美艳,可以称得上是“红色宝石之冠”。

红宝石一般会有裂纹,没有一点裂纹及瑕疵的红宝石是极少见的,所为“十红九裂”。

红宝石中最常见的瑕疵是小的针状杂质,称为“丝状物”。

因为每颗红宝石都是在自身独特的环境中形成的,每颗宝石均含有赋予其精确颜色的痕量矿物质组合以及独特的识别标记或杂质。

结晶习性:属三方晶系、复三方偏方面体晶类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光泽:亮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折射率: 1.762- 1.770 (+0.009, -0.005)双折射率: 0.008-0.010色散:低0.018多色性:二色性明显,常表现为:紫红/褐红,深红/红,红/橙红,玫瑰红/粉红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反射出迷人的六射星光或十二射星光摩氏硬度: 9SG (相对密度) : 3.99- 4.00解理:无解理,底面裂理发育色彩来源:微量铬使它显红色,铬含量越高越红,最红的俗称“鸽血红”出生地:主要为火成岩或变质岩地区二、常见优化处理红宝石常采用的优化处理方法有:热处理、浸有色油、染色处理、充填处理及表面扩散处理。

红宝石的热处理基本过程是将宝石放置在加热设备中使其中致色离子的含量、价态和晶体结构等发生变化,进而去除蓝色成分,形成和获得更好的红色。

这种方法历史悠久,其结果稳定、持久而被人们所接受。

红宝石的浸有色油处理基本过程是将宝石放入红颜色的油中进行浸泡,然后取出,达到改善颜色和透明度的目的。

这种方法因其结果不稳定、不持久而不被人们接受。

红宝石的染色是一项古老的优化处理技术,基本过程是将经过淬火的宝石放入不易褪色的无机和有机染料中,在低温加热条件下进行浸染,使之着色。

这种方法因其结果不稳定、不持久,也不被人们所接受。

宝石合成与优化

宝石合成与优化

宝石合成与优化第一部分宝石的人工合成☐一、人工合成宝石的发展历史☐二、人工合成宝石的概念、分类及定名☐三、人工合成宝石的价值和价格☐四、人工合成宝石的方法一、人工合成宝石的发展历史人工合成宝石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早在5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开始用上釉陶瓷来模拟、仿制绿松石或其他不透明宝石。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便开始用更为先进的方法制造装饰晶和合成宝石。

在我国古代西汉和战国的墓葬和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各种形状的高铅钡玻璃珠和不同纹饰的玻璃璧。

16世纪埃及人开始用玻璃来模仿祖母绿、碧玉、青金石和绿松石;1656年法国人用空心玻璃充填蜡和重晶石以仿珍珠;1758年又制作出铅玻璃用于仿钻石等。

这段时期内,人们用玻璃仿制宝石的品种多,但工艺相对简单,因此只是人工合成宝石工艺的起步阶段。

☐人工合成宝石的蓬勃兴起要追溯到18世纪中下叶和19世纪。

1837年,法国化学家马克·高丁。

他使用含有重铬酸钾的明矾和硫酸钾饱和溶液进行反应,将残留物熔融得到氧化铝结晶体,开始了正式以化学方法合成宝石的历史;1877年,法国的E.弗雷米和费尔又用焰熔法将Al2O3。

熔于PbO中,在20天内长出小片状红宝石晶体;1885年,在红色Al2O3粉末中加入少量重铬酸钾,用氢氧火焰熔化生长出合成红宝石,这种合成红宝石被称为“再造红宝石”或称“日内瓦红宝石”;1902年,法国化学家维尔纳叶在弗雷米等人的基础之上改进了焰熔技术,以r-Al2O3为原料,用氢氧焰熔化,成功合成出了数克拉的合成红宝石,这是人工合成宝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发明,它使商业化生产人工合成宝石成为可能,是人工合成宝石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我国对于人工合成宝石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

从20世纪50年代末研究焰熔法生长合成刚玉类宝石和水热法生长合成水晶技术开始,到60年代和70年代研制成功合成金刚石、人造钇铝榴石(YAG)、人造钆镓榴石(GGG)和合成变色猫眼石等宝石晶体,继而在80年代和90年代研制冷坩埚熔壳法生长合成立方氧化锆晶体、水热法生长合成祖母绿和合成红宝石晶体以及制作玻璃猫眼、金星玻璃系列品种等方面获得成功,而在2l世纪之初又成功研发了人造夜光宝石等新型的人工宝石品种。

河南珠宝学校课程:钻石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元实珠宝学院

河南珠宝学校课程:钻石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元实珠宝学院


以前消费者买宝石会担心宝石是不 是假的,是不是合成的,现在鉴定 技术发达,消费者反而要注意宝石 是不是经过优化处理。就像食品在 外包装上要注明人工添加物一样, 优化处理过的宝石,卖家应该也要
注明。

优化处理过的宝石不是不能买,二 是不要被宝石美丽的颜色所蒙骗而 买贵了。消费者如果知道宝石有经 过优化处理,但仍觉得赏心悦目, 愿意用比较便宜的价钱购买,也是 不错的选择。
其他宝石的优化处理
• 市面上雕刻的碧玺坠子(红色居 多),因为裂纹多,通常会经过灌 矽处理,再雕刻与抛光,以免断裂。 部分切割面碧玺有加热处理,非优
化处理,不要混淆。祖母绿的优化
处理就好似泡绿色的油(泡白色的 油在业界是可以接受的)。购买贵
重的祖母绿,建议找附有GRS证书
的祖母绿,以确保品质。


经过辐射处理的钻石,佩戴在身上, 对人体有没有影响呢?虽然经过辐 射的宝石,都要等辐射退到安全系 数后才能贩卖,但就像低污染的辐 射钢筋房子或在手机基地台附近的 房子,就算价格再低,一般人还是 不敢住。同理,具有辐射钢筋的房 子不会增值;辐射过的钻石也不会
因为年代的增加而增值。因此,建
议消费者想要买钻石增值,还是购 买天然的钻石。

一般而言,优化处理过的宝石一定
比天然宝石便宜,通常市价只有天 然宝石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之间,
例如,莲花刚玉宝石颜色为橘中带
粉色,1克拉的莲花刚玉宝石市价 在7000到11000之间,而优化处理
过的橘色刚玉,1克拉的市价不会
超过200元人民币。
元实珠宝学院
整理

另外,可利用激光去除钻石里的杂 质再灌铅回填激光孔,以提高钻石 的净度;有些是经过高温高压将黄 色或茶色钻石变成鲜艳的黄绿色, 或者使茶色钻石变成无色钻石。

宝石之优化

宝石之优化

宝石之优化宝石的常见优化处理的方法及特征宝石的优化处理方法甚多,目前主要的优化处理方法有●热处理●扩散处理(表面或体扩散)●高温高压处理●辐照处理(含热固色或退火处理)●裂隙充填、熔合充填处理(油、蜡、人工树脂、玻璃等) ●激光处理(含化学处理)●染色处理(含热固色处理)●涂覆、镀膜处理一、热处理将宝石放置在可控气氛和温度的加热设备(电阻箱、马弗炉、石墨管炉、烧结炉等)中,添加不同的化合物或涂填物、选择不同的温度范围、气氛条件(氧化、还原、中性)、加热速率(升温、冷却)及恒温时间对宝石进行热处理,使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净度、光学效应等外观特征得到明显改善。

经热处理后,宝石的颜色相对稳定,它是一种将宝石的潜在美展示出来并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常见优化方法。

热处理方法的主要机理如下:1.改变过渡致色杂质离子的价态选择氧化气氛条件,在高温条件下对浅蓝灰色、浅黄色及浅粉红色蓝宝石进行热处理,通过Fe2+→Fe3++e 价态的转化(O2-→Fe3+电荷迁移),使之转变为橙黄色和橙红色;同理,选择还原气氛条件,在高温条件下对绿蓝色绿柱石进行热处理,通过Fe3++e→Fe2+价态的转化,使之转变为蓝色海蓝宝石。

在还原气氛条件下,对斯里兰卡乳白色刚玉(存在Fe3+、Ti4+)进行高温热处理(1600~1900。

C),有助于实现Fe3++e→Fe2+价态的转化,并导致Fe2++Ti4+→Fe3++Ti3+间的电荷迁移,而转变成蓝宝石(见图4-2-1)。

2.消除不稳定的色心如无色黄玉经Y射线辐照处理后,易诱生黄色不稳定色心和蓝色稳定色心(组合成褐色/棕褐色),经低温加热退火处理后,有助于消除黄色不稳定色心,稳固蓝色色心,并转变为蓝色黄玉。

同理,无色黄玉经带电粒子(电子加速器)辐照处理后,变为蓝绿色(为棕、黄、蓝色心叠加所致),经中温加热退火处理后,能消除棕、黄色不稳定色心,转变为稳定的蓝色(见图4-2-2)。

3.脱水作用某些由褐铁矿(Fe2O3·nH2O)或氢氧化铁杂质致色的宝石,如黄色玉髓、褐黄色翡翠(见图4-2-3)黄色木变石猫眼等宝石经热处理后,其内的褐铁矿易发生脱水而转变成赤铁矿(Fe2O3),原本黄色调则变为红色、褐红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宝石的优化处理主讲教师:张玉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优化处理类别和特征第三节优化处理的分类第一节概述一、优化处理的概念1.优化处理的定义除了切磨抛光以外的任何施加于宝石的加工,这些额外加工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改善宝石的颜色、净度、亮度、光学效果、耐久性和重量等,使得经过优化处理的宝石的商业价值得到提高。

可分成优化和处理两大类型。

第一节概述一、优化处理的概念2.优化类型改善了宝石的颜色、净度和亮度,但是没有外来物质加入到宝石中、没有明显地改变宝石的安全性的工艺。

例如:纯粹的加热处理、珍珠和其他有机宝石的漂白、玉石的上蜡处理、祖母绿的浸无色油处理和玛瑙的染色处理。

第一节概述一、优化处理的概念3.处理类型改善了宝石的颜色、净度、亮度、光学效果、耐久性和增加宝石的重量等,但是宝石经过这些工艺处理后,发生了外来物质的加入、形成的特性不稳定、产生了放射性等。

4.优化处理的基本工艺要求(1)提高宝石外观的美丽程度。

(2)提高宝石的耐久性,或者没有影响宝石的耐久性。

(4)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各种作用。

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一、表面处理二、漂白处理三、热处理四、愈合裂隙热处理五、扩散热处理六、辐射处理七、染色处理八、充填处理九、激光钻孔处理十、拼合处理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一、表面处理1.定义利用涂层、镀层、背衬、刻划条纹等方式使宝石改变颜色、增强反光亮度和产生光学效应。

由于涂层的厚度有限、硬度较低、化学稳定性较差,容易在使用过程中磨蚀,被视为一种具有欺骗性的处理方法。

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一、表面处理2.常用类型(1)箔衬:在宝石的背面贴上高反光的薄膜、彩色薄膜,改变宝石的亮度和颜色。

(2)涂色:在宝石的亭部涂上颜色,如把淡黄色钻石涂上淡蓝色,使钻石更加显白色。

(3)刻划条痕:在弧面型透明宝石的底部划条痕,产生猫眼或者星光效应。

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一、表面处理2.常用类型(4)涂层:在宝石的表面涂上彩色的胶质层增强色彩,例如涂膜翡翠。

(5)镀层:在宝石的表面用真空镀膜的工艺镀上一层彩色膜增强色彩,或者提高光泽。

例如托帕石表面的镀膜。

翡翠绿色涂膜表面镀膜的托帕石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一、表面处理3.鉴别特征①宝石镶嵌的方式:采取封闭式镶嵌。

②观察宝石亭部刻面:在反射光条件下观察宝石亭部刻面的表面,可见到外来物质、特殊色彩或刻划痕。

③涂层的性质:涂膜处理的膜层可能具有不同于宝石的物理性质、硬度较低、容易脱落等。

④镀层的晕彩:用真空镀膜工艺的膜层常常具有干涉形成的晕彩。

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二、漂白处理1.定义利用化学试剂除去有机宝石和部分无机宝石的杂色色调。

2.常见类型(1)氧化漂白:主要用双氧水为主的氧化剂,在紫外光的作用下,漂白珍珠、象牙等由于有机质引起的杂色调,使之成为纯白色。

(2)酸洗漂白:主要用稀盐酸等对硅化木等材料除去表面的杂色。

3.鉴定特征:很难发现漂白处理的痕迹。

4.类型:属于优化类型,没有特别要求,无需指明。

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三、热处理1.定义利用加热使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光学效应等得以改善,在加热过程中没有外来物质(除氧和氢元素外)的加入,也没有宝石物质的流失。

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三、热处理2.热处理方法低温:100℃以下,主要用于软化和老化有机宝石。

中温:100~650℃,大多数宝石的处理温度。

高温:650~1200℃,主要用于锆石等处理。

超高温:1200℃以上,主要用于刚玉宝石的改色。

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三、热处理3.加热的设备:高温炉和坩埚,也有泰国、斯里兰卡、山东昌乐等宝石加热作坊使用的煤炉(图)。

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三、热处理促使出溶或溶解作用的发生刚玉产生或消除丝光、星光恢复晶态低型锆石→高锆Fe 3+还原为Fe 2+黄绿色绿柱石→蓝海蓝宝石Fe 2+氧化为Fe 3+红宝石消除紫色调氧化作用2FeOOH →Fe 2O 3+H 2O肉红玉髓消除橙褐色,增进红色改变色心和消除色心烟晶→绿黄水晶和水晶,紫晶→黄水晶氧化或者还原杂色锆石→无色或者浅蓝色锆石氧化琥珀和象牙的老化,颜色变暗机理实例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三、热处理4.热处理宝石的主要鉴别特征(1)中低温的热处理往往没有明显的鉴别特征,热处理的琥珀常有被称为太阳光芒的圆盘状裂隙。

(2)高温、超高温处理的鉴别特征有: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三、热处理①气液包裹体破裂②固体包体的熔蚀③热处理应力晕:a.雪球;b.穗边裂隙;c.环礁裂隙环礁裂隙穗边裂隙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四、愈合裂隙热处理1.定义在宝石的热处理过程中,由于低熔点化学试剂的熔融和沿开放裂隙渗入到宝石中,通过溶解和重结晶作用使裂隙发生愈合作用,提高了宝石的透明度和表观净度。

2.用途主要用于红宝石的处理。

红宝石埋在硼砂和硼酸等介质加热可使裂隙发生愈合作用。

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3.愈合裂隙热处理的鉴定特征裂隙多呈不规则的面纱状,其上分布有圆管形的树技状、蝌蚪状残余包裹体。

愈合裂隙热处理的蝌蚪状包裹体(亮域)愈合裂隙热处理的蝌蚪状包裹体(暗域)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五、扩散热处理1.定义:在高温的作用下,使某些化学成分经过固态的扩散作用从外部进入到宝石的晶格,以改变宝石的外观。

2.用途:(1)改善蓝宝石、红宝石的颜色。

(2)增强蓝宝石的星光效应。

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五、扩散热处理3. 刚玉宝石扩散热处理的工艺将琢好的蓝宝石包在掺有Ti、Fe、Cr和Be的氧化物的氧化铝粉末中,高温加热,Ti+Fe致蓝色,Cr 致红色,适量Ti产生星光,Be致黄色。

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五、扩散热处理4.扩散处理宝石的鉴别特征(1)颜色分布:颜色仅在宝石的表层,形成与宝石琢形相关的色带。

(2)表面特征:热处理的表面痕迹,如麻点,再抛光形成多面腰棱等。

表面麻点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三、热处理4.扩散处理宝石的鉴别特征(3)颜色浓集在宝石的裂隙、腰棱和面棱上。

用油浸观察最为清楚.中间3粒为扩散处理蓝宝石铍扩散处理的蓝宝石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三、热处理4.扩散处理宝石的鉴别特征(4)固体包裹体熔蚀等高温热处理的特征。

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六、辐射处理1.定义利用高能射线和高能粒子辐照宝石,破坏正常的晶格结构,产生色心,使淡色或无色宝石产生较为鲜艳的颜色。

2.宝石辐射处理的负面影响(1)诱发放射性(2)损伤宝石表面(3)局部产生的高温可能使宝石碎裂。

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六、辐射处理3.常见的辐照处理宝石浅色→黄褐色,粉红色—红色γ-射线碧玺无色→黄色,粉红→橙红色(帕德马蓝宝石)γ-射线刚玉无色→绿色,但是易褪色γ-射线锂辉石无色→黄色,再经加热→天蓝色,但是易褪色γ-射线、高能电子绿柱石杂色→深灰色中子、γ-射线珍珠无色→烟灰色和紫色γ-射线石英无色到黄褐,在经加热形成天蓝色中子、高能电子黄玉无色、浅色→蓝、绿、黑、黄、绢、粉红、红γ-射线、高能电子、中子钻石处理的效果辐射类型宝石种类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六、辐射处理4.鉴定特征(1)颜色的不稳定性:经阳光曝晒或加热发生褪色。

(2)颜色分布的不均匀性:色带分布与宝石形态相关(图)。

辐照处理的碧玺左边淡色样品辐照后变成右边艳色样品辐照处理钻石围绕底尖的伞状色带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六、辐射处理4.鉴定特征(3)残余放射性:利用高灵敏的闪烁计数器可测得。

(4)碎裂:局部产生的高温可能使宝石碎裂,例如辐照处理的珍珠常有表层的小裂隙。

(5)宝石的吸收光谱:辐照处理的钻石常有741nm、595nm等天然彩色钻石没有的吸收峰。

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七、染色处理1.定义利用宝石存在的孔隙或裂隙,使染料渗入宝石,达到改善宝石颜色的目的。

2.用途适用于多孔的材料或含有相当多裂纹或裂隙的材料。

染成不同颜色的玛瑙片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3.染色处理的鉴别特征(1)颜色的分布特征:颜色沿裂隙分布、呈网状、丝状。

(2)吸收光谱:有染料的吸收峰,或者与天然宝石不同。

(3)荧光:出现不同于天然宝石的荧光。

(4)查尔斯滤色镜反应:有些染蓝、绿色的宝石变红。

(5)有机试剂测试:遇有机试剂(如丙酮)褪色。

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3.染色处理的鉴别特征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八、充填处理1.定义利用宝石存在的孔隙或裂隙,填充无色的物质,以达到增加宝石的稳定性、隐去裂隙、提高透明度、提高机械强度和增加光泽等目的。

2.充填处理的类型(1)稳定化处理①上蜡和浸蜡处理②注塑处理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塑料充填处理的合成欧泊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2.充填处理的类型(2)隐蔽裂隙①浸泡无色油:如祖母绿②注入树脂:用树脂处理的有祖母绿、翡翠等,属于处理的类型。

③充填无色玻璃:提高宝石的透明度和表观净度。

如:钻石和红宝石的玻璃填充。

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3.充填处理的鉴别特征(1)热针测试:热针下充油和蜡的宝石会出汗,充树脂的有异味。

(2)裂隙的闪光:各种裂隙充填处理的宝石常有闪光效应。

玻璃填充钻石的闪光效应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3.充填处理的鉴别特征(3)光泽差异:玻璃充填红宝石的表面常常能看到光泽较低的玻璃充填区域。

(4)外来成分:红宝石中的硅酸盐成分、祖母绿中的有机成分和钻石中的铅元素都指示经过了充填处理。

玻璃填充红宝石的差异光泽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九、激光钻孔处理1.定义:用激光烧蚀钻石,形成达到黑色包裹体的开放性通道,再用强酸溶蚀黑色的包裹体,提高钻石的表观净度。

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九、激光钻孔处理2.激光钻孔处理的类型(1)管状通道式(2)应力裂隙式用激光加热黑色的包裹体,使包裹体的体积膨胀,诱发出达到钻石表面的开放裂隙,再用强酸溶蚀黑色的包裹体(图)。

直孔式激光孔道应力裂隙法(KM)的虫孔式激光孔道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3.鉴别特征(1)激光孔和通道:钻石中可以看到激光通道,在表面上能够看到黑点状的激光通道入口。

(2)溶蚀的空洞:激光通道连接的空洞。

(3)诱发裂隙造成的虫孔式通道。

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十、拼合处理1.定义:常为了利用宝石原料,宝石由由两个或更多地部分组成,使宝石的体积和重量增大、增强光泽、甚至改变宝石的颜色。

三层拼合石和拼合珍珠第二节宝石优化处理的主要类型和特征2.鉴别特征(1)层状构造:在白背景下从侧面观察,用油浸法效果最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