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专项训练-修辞手法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句子专项训练试卷及答案一、我会选一选。

1.下列各句是比喻句的是()A.老师的话仿佛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

B.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C.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

2.下列句子,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但我还是想,父亲会给我做一个,只要能透出亮就行。

B. 因为他近视,就没有发现漏刮了一根胡子。

C. 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就会给打下来。

D.如果从前没干过这一行,但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3.下面各组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A.我喜欢春雨,它在树林里演奏,在大地上播种。

蒲公英的叶子像一把锋利的刀。

B. 从树洞里探出一个两颊上有黑斑的小脑袋,尖叫道:“他在哪儿?”“在那边。

”我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们总是说“天是蓝色的”,或是“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等。

C. 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4.下面的名言警句与出处及作者对应错误的是()A.见善则迁。

有过则改---《周易》B.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C.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孟子》D.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苏轼5.下面句子中不是拟人句的是()A.所有的鼓都敲起来了,敲在小伞上,敲在地面上,好像地球就是一面鼓。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海浪仿佛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在沙滩上乱蹦乱跳。

D.微笑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花。

二、照样子写句子。

(一)例:小华拿出作业本。

小华开始做作业。

小华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

1.孩子们在林子里采集野花。

孩子们做花环。

.2.狐狸叼起那块肉。

狐狸钻到洞里去了。

.3.孩子们依次走进教室。

孩子们认真听老师讲课。

.4.父亲在离炕沿很远的地方。

父亲正打磨一块冰,姿势很像在洗碗。

.5.父亲又一次把手放在脖子上。

父亲把手放在脖子上取暖。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句子专项一、我会选一选1.和例句句意不同的一句是()例句: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A.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

B.不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

C.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D.难道还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吗?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平静的海面上,有一艘船迎着狂风撞向冰山。

B.一下雨,就把木板窗关闭了。

C. 他穿着一件粗布上衣和一顶灰色的帽子。

D.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B.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C.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D.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4.下列句子,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B. 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C.如果说20世纪是微米的世纪,21世纪必将是纳米的世纪。

D.尽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5.下面各组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A.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我要是有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B.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

C.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6.下面的省略号与其他用法不同的是()A.泪水,一忽儿便蒙住了她的眼睛……B.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C.营业员终于过来了,他脸色有点儿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D.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照节拍飘动在一起……7.下面的句子出自《论语》的是()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10——修辞手法(含答案+详细解析)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10——修辞手法(含答案+详细解析)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10——修辞手法(含答案+详细解析)期末复习专项训练10——修辞手法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句子是()A.几场春雨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C.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D.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2.下列各句中,和其他句子表达方法不同的一项是()A.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B.洁白的流苏如画。

C.那柔软的芦花,竟像是长在上面的一般。

D.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捏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3.下列对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

(对比)B.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夸张)C.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比喻)D.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反问)4.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炫耀新绿的小草,已洗净了尘垢。

D.白云在天空中悠闲地飘动,似在闲逛。

5.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三月桃花水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拟人)B.两岸的野花五彩缤纷,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

(比喻)C.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排比)D.海上日出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6.下列广告词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既营养,又清新,牙齿好喜欢。

(牙膏广告)B.我饿了,喂喂我吧!(垃圾箱上的广告)C.一握银行手,永远是朋友。

(银行广告)D.山之青,水之清;源之静,水之净;雾之轻,水之纯。

(纯净水广告)7.下列选项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考点练习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考点练习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考点练习1. 选择修辞手法填在句子后面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反问②拟人③比喻④夸张1.鸟儿在枝头上唱着欢快的歌儿。

______2.红红的番茄,一只只挂在棚架上,好像一盏盏彩灯。

______3.人类怎能违反大自然的规律呢?______4.会场拥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______2. 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师笑着对我说:“我教你毛笔字的写法。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2)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缩句)(3)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

(修改病句)3. 按要求写句子。

①一棵高大挺秀的白杨树挺立在戈壁滩上。

(改为比喻句)②人是由简单的生命进步来的。

(修改病句)③您不必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玛妮忘怀。

(改为反问句)4. 默写课文语段并作答。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______,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

总起来介绍草原______,其中“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都是描写绿的, ______是描写绿的形态,______是描写绿的范围。

“绿毯”是指______,“绣”字写出了______。

除了作者写的,我们还可以把羊群比作什么?(写比喻句)草原上走动的羊群像______,像______。

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

例: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①太阳花______。

②桃花______。

(2)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

(改为“被”字句)6. 判断下面句子是否比喻句。

(1)小荷叶长出来了,祖母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2)如今看到这一池的莲叶,就像看到了一池的清凉。

(3)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7. 照样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写出下列句子的朗读重音。

例: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

(先生让学生怎样背诵?)(1)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1. 仿写拟人句。

例: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①死亡在洪水中逼近。

②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了。

2. 默写课文语段并作答。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______,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

总起来介绍草原______,其中“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都是描写绿的, ______是描写绿的形态,______是描写绿的范围。

“绿毯”是指______,“绣”字写出了______。

除了作者写的,我们还可以把羊群比作什么?(写比喻句)草原上走动的羊群像______,像______。

3. 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用加点字仿写句子)节日里,从______,从______,从______,走来了许多庆祝节日的人。

(2)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仿写拟人句)4.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抢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这句话通过()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A .动作B .心理活动C .神态D .外貌5. 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①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

(缩写句子)②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

(改为被字句)③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改为反问句)④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仿写设问句)6. 判断正误。

(1)“他长得像他妈妈”是一个比喻句。

(2)《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巴金。

(3)“双龙涮”名字的来历是因为洞内有一条黄龙和一条青龙?(4)“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是黄庭坚写的。

(5)桂林山的特点有三个——奇、秀、险。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以后的日子,父亲便四处拾粪。

有时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急了,父亲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好几次都憋得我难受极了。

在父亲的精心侍候下,原本贫瘠的死黄土,已经黑得发亮了,一锄头挖下去,还能翻出蚯蚓来呢。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专题训练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专题训练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专题训练1.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再仿写。

跟我学: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

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1)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2)他的脸像维苏威火山边上凝固起来的熔岩一般,冷冰冰的。

2. 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写出句子的重读部分。

①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______②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______③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______3.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

例: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①太阳花______。

②桃花______。

(2)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

(改为“被”字句)4. 照样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写出下列句子的朗读重音。

例: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

(先生让学生怎样背诵?)(1)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孙中山把那段书怎样背出来了?)______(2)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先生讲得怎样?大家听得怎样?)______5.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虽然我们无法调整坏境来完全适应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调整态度来适应一切的环境。

”这句话使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A .比喻B .拟人C .排比6. 判断下面句子是否比喻句。

(1)小荷叶长出来了,祖母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2)如今看到这一池的莲叶,就像看到了一池的清凉。

(3)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7. 课文的语言真有趣。

读下面的句子,再仿写。

(1)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雨点儿______。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专题训练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专题训练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专项专题训练1. 请根据下面的语境,写出张琳的转述语。

要求简明、连贯、得体。

(不超过45个字)李蓉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因病住院,她的同桌好友张琳星期天到医院看她。

李蓉请张琳把自己写的作文转交给教语文的吴老师,并让张琳代自己向吴老师表示迟交作文的歉意,希望等吴老师批改完再由张琳后天来时带给她。

第二天,张琳把李蓉的作文交给吴老师时,对吴老师说:“______。

”2. 按要求写句子。

(1)他长着一对明亮的大眼睛。

(改为比喻句)(2)______铁球______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______跟______没有关系。

(把句子补充完整)。

(3)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

(缩句)3. 在括号中写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______ (2)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

他们把石头板在木木撬上,用人或牲畜来拉。

______4.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①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______②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______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______5.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布谷鸟“布谷、布谷”赚叫着。

(改写成拟人句)②秋天,高粱熟了,稻子也熟了。

(改写成拟人句)③昆明湖的潮水很平静。

(改写成比喻句)④公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

(改写成比喻句)⑤这是最佳路径。

(改为反问句)⑥你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努力。

(改为反问句)6.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①小虾有一幅钳子。

②龙一鸣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一顶黄色的帽子。

③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茄子、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④早上,奶奶买回了母鸡一只。

⑤燕子有一双翅膀剪刀似的。

7. 按要求写句子。

(1)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修辞手法暑假作业(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修辞手法暑假作业(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修辞手法暑假作业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1.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B.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C. 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2.下面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B.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D. 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3.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B.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 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D.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4.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一云的脚迹一它也在闲游。

B.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 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D.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B. 人类自古就想能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

C. 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帚.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

6.对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拟人)B. 我好像看到了天边的灿烂的云霞。

(比喻)C.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排比)D.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反问)7.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

B.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C. 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修辞手法
班级姓名得分时间:40 分钟满分:100 分一、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

(21 分)
1.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 )
2.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 )
3.她长得像她的妈妈。

( )
4.弯弯的月亮像一把镰刀似的。

( )
5.它一身的白毛像雪似的。

( )
6.月牙儿弯弯,像大香蕉似的。

( )
7.这篇游记写得很生动,我读了仿佛身临其境。

( )
二、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选一选。

(18 分)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反问
E.设问
F.排比1.到下蛋的
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 ) 2.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
3.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

( )
4.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 )
5.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
6.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
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
三、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8 分)
①雨来牺牲了吗?没有,他早就从水底游到别处去了。

②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打乒乓球,玩得
真开心。

③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
白雪。

④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A.①反问②排比③比喻④拟人
B.①设问②排比③拟人④比喻
C.①设问②排比③比喻④拟人
D.①反问②排比③比喻④比喻
四、用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10 分)
1.例:它(母鸡)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

2.例: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43 分)
我喜欢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最爱榆树。

每当春暖花开的时节,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桃树争艳斗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在春风的吹拂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
的榆荚。

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
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
强地生长。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

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
经得起寒冷、炎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

榆树谦虚、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1.给短文拟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 分)
2.第1 自然段在文中起的作用,
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的作用,
这种写法叫。

(16 分)
3.分别写出第三、四自然段的段意。

(10 分)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4.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拟人句。

(6 分)
5.哪句话正确地概括了短文的中心?在后面的“()”里画“√”。

(4 分) (1)本文歌颂了榆树谦虚、勇敢、坚强的品格。

( )
(2)本文说明了榆树的生命力强。

( )
(3)本文说明了榆树经得起寒冷、炎热、干旱。

( ) 6.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句子中加上恰当的关联词。

(不改变句意) (4 分)
12 修辞手法
一、1.× 2.√ 3.× 4.√ 5.√6.√7.×
二、1.BC 2.D 3.A 4.B 5.B 6.ABF
三、C
四、示例:1.遇到生人,它必定警惕地竖起耳朵,瞪大眼睛瞧着你的一举一动。

2.她的声音真大,几乎整个城市的人们都听得见。

五、1.坚强的榆树
2.统领全文总结全文点明中心首尾呼应
3.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

4.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

5.(1)√
6.因为榆树谦虚、勇敢、坚强,所以我赞美榆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