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方法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关键信息项:1、设计标准与要求防护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安全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水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震设防烈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功能布局人员掩蔽区域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资储备区域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备用房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风与空调系统新风量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风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调系统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给排水系统供水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水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污水处理设施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电气系统供电保障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明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信系统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设计依据本协议的设计规范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批准的规划文件进行。
包括但不限于《人民防空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111 设计原则人民防空地下室的设计应遵循“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满足战时防空的各项防护要求,同时兼顾平时的使用功能。
112 防护要求1121 人民防空地下室应具备一定的抗核武器、常规武器爆炸冲击波和早期核辐射的能力。
防护结构应能承受规定的爆炸动荷载作用,确保在战时的安全性。
人民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一般概念

一、工程防护原则 人防工程能防御的武器杀伤破坏因素主要包括: 1、甲类人防工程:防御预定的核爆炸地面冲击波及相应的热辐射、早期核
辐射、放射性沾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核电磁脉冲等 防御预定的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常规武器的杀伤破坏作用 地面建筑物倒塌和城市火灾等次生灾害 2、乙类人防工程:防御预定的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常规武器的杀伤破坏
物资进出、通风排烟 防护结构是防护工程抵抗武器破坏效应和确保生存
能力的主要依托 防护结构计算与设计是防护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3、专业队工程: 专业队工程是战时为保障各类专业队和执行勤务而修建的人防工程。
专业队包括:抢险抢修、医疗救护、消防、治安、防化防疫、通信、运输 七种。
主要任务:战时担任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火灭火、防疫灭菌、消毒和 消除沾染、保障通信联络、抢救人员、抢运物资、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
4、人员掩蔽工程:人员掩蔽工程是战时主要用于人员掩蔽的人防工程。 人员掩蔽工程分为两等:一等人员掩蔽所,指战时坚持工作的政府机关、 城市生活重要保障部门(电信、供电、供气、供水、食品等)、重要的厂 矿企业和其他战时有人员进出要求的人员掩蔽工程;二等人员掩蔽所,是 指留城的普通居民掩蔽工程。
5、配套工程:配套工程是战时用于协调防空作业的保障性人防工程,主要包 括:区域电站、区域供水站、物资库。汽车库、食品站、生产车间、疏散 干道、警报站、核生化监测中心等工程。
三、按防护特性分类 ☆甲类工程 ☆乙类工程
甲类人防工程:战时能抵御预定的核武器和生化 武器袭击的工程
乙类人防工程:战时能抵御预定的常规武器和生 化武器袭击的工程
3、单建掘开式工程: 采用明挖法施工,其上无坚固性地面建筑物的工程 特点: 便于平时使用 施工便捷 受地面建筑和地下管线影响大 造价较高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1. 前言人民防空地下室是城市防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的避难场所。
本文档旨在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的设计,确保其满足安全、舒适、实用等要求。
2. 总则2.1 目的:人民防空地下室的设计应满足空气防护、结构安全、设备可靠、灯光通风、卫生清洁等基本要求,确保人员在遭受战争、恐怖袭击等威胁时能够安全避难。
2.2 合用范围:合用于人民防空地下室的新建、改造和扩建工程。
2.3 引用标准:列出合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符合相关标准。
3. 设计指标3.1 地下室位置: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和地下室布局,确保人民防空地下室能够满足避难人员的需求。
3.2 结构设计:根据地下室的地质条件和防护要求,合理选择结构类型和材料,确保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3 通风与空气净化:采用适当的通风系统和空气净化设备,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和去除有害气体的能力。
3.4 照明与照明应急系统: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确保地下室内能够正常照明,并在停电等突发情况下提供足够的照明。
3.5 给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给排水系统,确保地下室内的洗手间和排水通畅,满足人员的生活需求。
3.6 无障碍设施:为人员提供无障碍进入和使用地下室的设施,确保身体有限的人士也能够顺利避难。
4. 设计要求4.1 地下室平面布局:根据防护要求和避难人员的需求,合理划分地下室的功能区域,并设计合适的布局。
4.2 防护结构设计:根据地下室的用途和地理条件,选择适当的防护结构类型和材料,并进行适当的厚度计算。
4.3 空气防护系统设计:根据地下室的容量和需求计算,确定合适的通风量,并设计相应的通风系统和空气净化设备。
4.4 照明系统设计:根据地下室的用途和布局,设计合适的照明系统,并考虑应急照明系统的需求。
4.5 给排水系统设计:根据地下室的容量和需求,设计合理的给排水系统,确保地下室内的卫生设施和排水通畅。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制的 GB50038-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下称本规范),用以标准我国城市保护居民大众安全、防空设施施工以及设计要求,依据《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实施细则》(HN 88-2006)等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科技进步及实践经验,综合国内外有关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及技术要求,就现行城市防空地下室有关设计要求和标准作出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以及改建城市防空地下室项目的设计以及运行维护。
本规范涉及地下室设计要求,地基地面处理要求,地下室结构设计要求,地下室细部设计要求,防空地下室门窗及玻璃要求,防火、防护体系设计要求,防护性能检测要求及安全运行要求。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标准我国城市保护居民大众安全、防空设施施工以及设计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由城市内公安机关主管的建设项目及民用建设项目的防空地下室设计。
第三条所有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或其运行维护中出现的防空问题应及时加以解决,保证建筑项目的防空安全。
第二章防空地下室设计第四条地下室设计应符合建筑安全设计标准以及国家有关建筑质量质量要求,规范操作,达到预期的防护效果。
第五条在地面、地下某层以上安装防空地下室,应将地下室外围面以上一层混凝土内嵌一定厚度的钢筋网,采用现浇或预制整体配件。
第六条防空地下室应设计成牢固、抗震性能良好的特别结构。
若设有地下停车库,应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能够满足防空功能要求。
第七条防空地下室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出口,且与其它建筑物有安全楼梯通道相连。
第八条防空地下室设置的设施应根据防弹、防烟性能作出设计,保证地下室内公众在防弹、防烟及安全出口方面受到足够保护。
第九条防空地下室按照可容纳人员而得出的三类:小型、中型和大型地下室,地下室的尺度应根据规划的使用要求,按照可容纳人员的尺度设计。
第二节地基地面处理要求第十条地基处理中除采用相应技术对地基结构加固外,还应当着力保证混凝土基础制作质量,以达到设计要求。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规范

装饰知识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感谢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规范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子装饰,施工工序的一些知识事项,假如感觉很不错,欢迎评论和分享。
人防工事的一种,包含外墙、缓冲墙、防爆门、关闭墙、防备隔墙等部分构成,主要用于人民防空暂时掩体、战时防空指挥中心、通信中心、隐蔽所等;部分永备防守工事还拥有三防功能。
接下来,小编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规范。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规范一、面积计算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积、人防有效面积、遮蔽面积的计算。
这里所称的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积,是指由防空地下室直接蒙受冲击颠簸荷载作用的构件所围成关闭空间的面积,即由防空地下室外墙、临空墙、防备密闭门(防爆波活门)门框墙、封堵墙、防备隔墙等形成的关闭空间面积。
防空地下室口外通道、竖井、楼梯、风道等均不可以计入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积。
人防有效面积是指知足人员、设施使用的面积,数值为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积与构造面积之差。
人防遮蔽面积是指供遮蔽人员、物质、车辆使用的人防有效面积。
其数值为人防有效面积减去以下各部分面积后的使用面积:(1)口部房间、防毒通道、密闭通道面积;知识知识分享装饰知识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感谢(2)通风、给排水、供电、防化、通信等专业设施房间面积;3)卫生间、盥洗室、开水间等面积。
二、工程设计二、防空地下室专业队工程、人员遮蔽工程设计时,应以遮蔽面积按“规范”表的“面积标准”确立遮蔽人员或装备数目,不同意任意提升“面积标准”,以致遮蔽人员或装备数目降低,造成进出口宽度、防备设施及风水电专业设计参数偏小,知足不了战时实质需要。
人防物质库工程宜按储藏食品、物质为主,物质进出口门洞最小宽度为1.5m,对于建筑面积大于2000m防备单元的物质库主要进出口宜考虑进叉车,设计图纸上应明确车行通道,车行通道宽度应知足通行的要求。
主体设计时应按物质分类敞开式堆放设计,每个堆放段长度不宜大于15m,两个堆放区间距不宜小于800mm,物质与墙距离不宜小于700mm,与梁底距离不宜小于300mm。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PPT参考幻灯片

㈡人员掩蔽工程的服务半径 (3.1.2.)
㈢工程之间的连通(3.1.4.)
⒈人防工程之间的连通 ⒉与非人防地下建筑之间的连通
20
㈣与周围环境的协调(3.1.5.)
㈤防早期核辐射的基本条件 (3.1.10.)
⒈针对的对象和包含的内容 ⒉防早期核辐射的计算条件 ⒊早期核辐射的室内剂量限值
21
〈Ⅲ〉主体设计
6
⒋核武器:指原子弹和氢弹的总称。核爆
炸产生的五种杀伤、破坏因素:
⑴热辐射:核爆炸形成的火球辐射出来的
光和热;
⑵早期核辐射:核反应过程中辐射出来的
γ射线和中子流等辐射线;
⑶核电磁脉冲:在核爆炸瞬间形成的大
范围的瞬间强电磁场;
⑷冲击波:核爆炸形成的在空气中具有
强间断面的纵波;
⑸放射性沾染:核爆炸产物以及感生放
⒈满足战时的防护要求 ⒉满足战时的功能要求
⒊平战兼顾设计(分别满足平时、 战时两个时段的不同功能要求)
17
㈢附建式人防工程的设计特点
⒈设计工作顺序:一般是先地上、 后地下;先平时、后战时;
⒉在平面布局基本确定的条件下, 完善战时的防护。
18
二、一般规定
㈠避开危险目标(3.1.3.)
⒈与易燃易爆物品库房的距离 ⒉与有害液体、重毒气体储罐的距离
㈢按照防化要求划分
9
掩蔽状态与防化要求
主体
出入口
工程名称 条 件
人员情况
专业队 队员掩蔽部
二等 人员掩蔽所
人防物资库
专业队 装备掩蔽部
电站机内无人 员
防化要求
条件
防 毒
通风
工作状态
不间断通 空袭后立即到室
要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常见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案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常见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案摘要:人民防空地下室是人防工事的一种,包括外墙、缓冲墙、防爆门、封闭墙以及防护隔墙等组成部分。
人防地下室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作为人防临时掩体、战时防空指挥中心、通讯中心、隐蔽所等;还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是城市抗灾减灾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工程。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对整个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设计不合格,人防地下室建设质量就无从谈起。
关键词:建筑;地下室;人防设计1人防工程设计概述1.1人防工程的基础概念人防工程的全称是人民防空工程,其最初的建设目的是为在特殊情况下,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保障生命安全的场所。
在人防工程范围内进行物资的囤放、基础医疗设施的建设,为发生战情时提供食品和医疗保障。
现如今我国社会环境相对安稳,人防工程的建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如随意建设、应用不达标、建筑材料不合格等情况,影响到人防工程的建造质量,降低了对人民群众安全的保障。
因此,需要对人防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完整且严格的质检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师和设计人员对人防工程建设的重视。
人防工程按构筑形式可分为明挖工程和暗挖工程。
明挖工程大部分结构处于原地表以下的工程,包括单建式工程和附建式工程。
单建式工程上部一般没有直接相联的建筑物;附建式工程上部有坚固的楼房,亦称防空地下室。
在高层建筑中常会应用附建式设计人防工程,这种方式具备良好的防空能力,并且施工较为简单,结构设计合理,不会存在较大的建设难度,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大部分的人防工程中都会应用这种建设结构。
将附属物建设于建筑主体的下方,不另外占用建造地,在没有特殊需求的情况下,下方的空间还可以被应用成为储藏间、停车场等,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需求。
1.2人防工程的设计原则1.2.1达到相应的抗力级别由于人防工程的初期建设目的是为了在战时提供避难场所,其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击能力,能够掩护人员作战并且保障建筑中人民群众的安全,因此,以往在建设普通建筑下的人防工程时,都会要求具备5级以上的抗力级别。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4.结构部分)》GB50038-94

1) 当ΔPm(N/mm2)>20α1 时,平顶结构 K=2.0,非平顶结构 K=1.8; 2) ΔPm(N/mm2)<16α1 时,K 值按非饱和土确定; 3) 当 16α1≤ΔPm(N/mm2)≤20α1 时,K 值可按线性内插确定。
3、 结构顶板覆土厚度 h 小于结构不利覆土厚度 hm 时,K 值可按线性内插确定。对主体结构,当结构
4.3 荷载及荷载组合
4.3.1 作用在防空地下室结构上的荷载,应包括核爆动荷载、上部建筑物自重、土压力、水压力及防空地 下室自重等。
对核爆动荷载,设计时采用一次作用。 4.3.2 全埋式防空地下室结构上的核爆动荷载,可按同时均匀作用在结构各部位设计(图 4.3.2-a)。
当 6 级防空地下室顶板底面高出室外地面时,尚应验算地面空气冲击波对高出地面外墙的单向作用(图 4.3.2-b)。
1.2~1.5
0.8
砂土
中砂 细砂
300~400 250~350
1.5
0.5
2.0
0.4
粉砂
200~300
2.0
0.3
粉土
200~300
2.0~2.5
0.2
粉质粘土
150~250
2.0~2.5
0.1
粘土 粘性土
老粘土
120~220 300~400
2.0~2.5
0.1
1.5~2.0
0.3
红粘土
150~250
427在计算土中外墙核爆动荷载时对4b级及以下的防空地下室当上部建筑物的外墙为钢筋混凝土承重墙或对上部建筑物为抗震设防的砌体结构或框架结构的6级防空地下室均应计入上部建筑物对地面空气冲击波超压值的影响空气冲击波超压计算值pms应按表427的规定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人民防空事业的发展更加重视,要求更加严格,思路更加拓宽,与时俱进,其中加强建设“平战结合”的人民防空地下室重要指导方针。
本文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并结合设计实
的。
般原则:①根据防空地下室的分类和分级,确定等效人防静荷载取值。
新人防规范中的人防工程按照防御的武器可分为甲类和乙类防空工程。
甲类工程要求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核武器、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乙类工程要求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常规武器、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
结构设计时,只考虑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作用。
同时,新规范根据抗力分级又可分为:常5级、
常6级、核4级、核4B级、核5级、核6级和核6B级。
结构的顶板、底板及外墙分别根据防护能力的要求选取计算控制作用的人防荷载来计算结构构件。
同时,和平时组合进行比较取控制结果来设计结构构件。
一般情况下,结构的顶板和浅埋的外墙基本上都由战时荷载控制,而深埋外墙和底板则因地下室的结构形式的不同而由实际情况确定,一般由平时荷载控制。
②只进行强度的验算,由于在核爆动荷载
这种土体的压缩状态由上向下逐层传播过程称为土中压缩波的传播,当遇到侧壁或底板的阻挡后,则会产生超压、动压和负压作用,这就是侧壁和底板需考虑的问题。
首先,确定防空地下室的防护等级(级别的确定是根据国家制订的《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确定的,是由人防部门确定后发文给设计单位),再根据防护等级确定人防荷载。
以常6级核6级甲类防空地下室为例,《某小区防空地下室》
在建中。
工程概况:该工程平时为地下汽车库,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所,单建部分顶板覆土为0.6m,附建部分顶板覆土为1.2m,柱距为5.8m*7.2m,防护等级为常6级核6级,框架结构,顶板厚250mm,外墙厚300mm,临空墙厚度300mm。
其各部位等效静荷载取值分别为:顶板首层外墙为180mm实心砖填充墙,且墙面开孔面积大于50%,故不计上部建筑物对地面空气冲击波超压作用的影响;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
4.8.2
4.7.4 6
先分别查出对应的常6级及核6级的门框墙荷载,在比较大小,确定主控荷载为270KN/m2。
依工程实际情况,临空墙的分布位置根据规范中规定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荷载进行选取,并比较其大小,选取主控荷载为160KN/m2、130KN/m2。
其它各种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的设计可根据图集来选择。
计算防空地下室结构构件内力的荷载应包括核爆动荷载、上部建筑物自重、
土压力、水压力及防空地下室的自重等,规范中对防空地下室不同部位应考虑的荷载组合给出了一个表格,结构设计时可根据各工程的结构特点结合表格确定所需进行荷载组合的项目,如《某小区防空地下室》。
取顶板核爆动荷载标准值,顶板静荷载标准值(包括覆土、战时不拆迁的固定设备、顶板的自重及其它静荷载)。
外墙竖向有顶板传来的核爆动荷载标准值、。
防区域内构件的水平受力由战时控制,底板、基础由平时控制。
求出构件的内力和配筋后,剩下需注意的问题就是构造要求了。
《规范》第4.11节中已作了很详细的规定,结构设计人员只需认真研究体会规范条文的条件和适用范围,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就
可顺利地完成人防地下室各主要构件的设计了。
二、结论
通过对人防工程结构设计过程的剖析,结构专业设计应考虑以下问题:
1)根据民防办批文确定防空地下室的设计类型和抗力等级,确定设计的计算条件。
2)根据平时使用功能、使用要求、业主的要求、经济性等因素选用结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