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第三单元卷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C.在公园散步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给篮球打气时气体被压缩,分子变小了【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的结构.【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闻到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气体能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的缘故,据此解答.【解答】解: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A正确;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故B正确;C、闻到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C正确;D、气体能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的缘故,分子本身并没有变小,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构成微粒的基本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A.过氧化氢和二氧化碳B.氮气和氧气C.铁和金刚石D.氯化钠和硫酸铜【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难度】易【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过氧化氢和二氧化碳分别是由过氧化氢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氮气和氧气均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分别是由氮分子、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Na+﹣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C.2NO2﹣2个二氧气氮分子D.2H﹣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考点】离子.【难度】易【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Na+表示1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表示为:;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可知,Mg可表示镁元素或一个镁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二氧化氮分子可表示为:2NO2,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可知2H表示: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5.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A B C D实验现象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 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 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50mL 水和50mL 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解 释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A .A B .B C .C D .D【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解答】解:A 、分子很小,需要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故A 正确;B 、将 品红溶液加入到水中液体变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B 正确;C 、分子在常温和加热时都运动,在加热时运动速度加快,故C 错误;D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故不同的物质混合时体积减小,故D 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分子的知识进行.6.用铁锅炒菜可适当地给人体补“铁”,这里的“铁”是指( )A .原子B .离子C .元素D .分子【考点】元素.【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据此解答.【解答】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铁是指铁元素,观察选项,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元素组成的知识我,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B .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体积变小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 .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 、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B 、根据微粒的特征分析;C 、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D 、根据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来分析.【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正确.B、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不变,故错误;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正确;D、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正确;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的理解与掌握.本题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平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8.“O2”表示氧气,还可以表示()①氧元素;②一个氧分子;③二个氧元素;④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⑤每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⑥二个氧原子.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⑥D.②④⑥【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难度】中【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等进行解答.【解答】解:O2表示氧气,还可以表示一个氧分子,还可以表示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每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理解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区别.9.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里指“最小”的根据是()A.原子的质量最小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的体积极小D.原子在化学变化前后种类、数目不变【考点】原子的结构;分子可以分为原子.【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据此解答.【解答】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即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观察选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的概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53131I和53127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D.属于同种元素【考点】原子的结构;元素.【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解答】解:A、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质子数都是53,即质子数相同,故A正确;B、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中子个数分别是78、74,故B错误;C、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质子数都是53,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核外电子数相同,故C正确;D、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质子数都是53,即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熟记规律“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掌握这些对以后做此类题帮助很大.11.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属于金属元素B.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考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表介绍.【难度】易【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其质子数,而相对原子质量在周期表中已标出;非金属元素:带石字旁且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则“硫”为非金属元素;由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两个电子变成阴离子.【解答】解:A、硫的名称中含有“石”字旁且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所以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B、由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而硫离子则是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所以其核外电子数是18,故错误;C、由图示中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故正确.D、由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两个电子变成阴离子,故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会识别和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掌握元素的简单分类是解题的关键.12.月球上的“氦﹣3”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核聚变燃料──氦﹣3,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氦﹣3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1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下列表示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难度】易【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做法判断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正误,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内数字为原子的质子数、“+”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圆外的弧线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最近的弧线表示第一层,依次向外为第二层、第三层等;离圆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解答】解:A、氦﹣3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A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有3个质子,所以A 错误;B、氦﹣3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B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有3个质子,所以B错误;C、氦﹣3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核外应有2个电子,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外有3个电子,所以C错误;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做法可知,D的结构示意图是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对于简单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会进行判断正误.13.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元素符号为x B.该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4C.金刚石中含有该原子D.该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考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难度】易【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以确定x的数值,进而可以确定元素种类;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x=2+2x x=2,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2=6,该元素为碳元素,其元素符号为C,故选项说法错误.B、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x=2+2x x=2,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2+2×2=6,故选项说法错误.C、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金刚石中含有该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6,为碳元素,则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4.通过化学反应不能生成的是()A.一种新分子B.一种新原子C.一种新离子D.一种新单质【考点】分子可以分为原子.【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生成新分子、新离子、新单质.【解答】解:A、通过化学变化能生成新分子,例如氢气燃烧生成新分子水分子.B、通过化学变化不能生成新原子,因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通过化学变化能生成新离子,例如锌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新离子锌离子.D、通过化学变化能生成新单质,例如铁和硫酸铜反应能生成新单质铜.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5.微粒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础,下列对微粒的描述正确的是()A.仅有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C.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HCl也是由离子构成的D.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原子的结构;离子.【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碳原子构成的物质的种类分析;B、根据构成原子的粒子分析;C、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分析;D、根据氯离子的结构特点分析.【解答】解:A、仅有碳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纯净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仅有碳原子构成,故A错误;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电子.有的原子中不含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故B错误;C、HCl是由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D、Cl﹣的离子结构示意是,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微粒的知识,微粒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础,应加强微粒知识的学习.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16.(22分)请用化学符号表示.(1)4个硫原子;(2)钙元素;(3)氮气;(4)氧气;(5)碳元素;(6)铁元素;(7)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8)二氧化硫.(9)过氧化氢;(10)五氧化二磷;(11)四氧化三铁.【考点】元素;元素符号.【难度】中【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或分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4个硫原子表示为4S;钙元素表示为Ca;氮气表示为N2;氧气表示为O2;碳元素表示为C;铁元素表示为Fe;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是硅元素,表示为Si;二氧化硫表示为SO2;过氧化氢表示为H2O2;五氧化二磷表示为P2O5;四氧化三铁表示为Fe3O4.【解答】解:(1)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4个硫原子表示为4S;故答案为:4S (2)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钙元素表示为Ca;故答案为:Ca(3)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氮气表示为N2;故答案为:N2(4)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氧气表示为O2;故答案为:O2(5)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碳元素表示为C;故答案为:C(6)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铁元素表示为Fe;故答案为:Fe(7)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是硅元素,表示为Si;故答案为:Si(8)二氧化硫表示为SO2;故答案为:SO2(9)过氧化氢表示为H2O2;故答案为:H2O2(10)五氧化二磷表示为P2O5;故答案为:P2O5(11)四氧化三铁表示为Fe3O4,故答案为:Fe3O4【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7.(8分)结合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在A、B、C、D四个结构示意图中,达到稳定结构的是;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属于离子的是.(2)对图E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20 C.元素符号为Ca D.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考点】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表介绍.【难度】中【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则属于相对稳定结构;当质子数相同为同一元素,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解答.【解答】解:(1)在A、B、C、D四个结构示意图中,达到稳定结构的是B、C;属于同种元素的是C、D,质子数都是12;属于离子的是C,为镁离子;故填:B、C;C、D;C;(2)A.元素名称为钙,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为20,故B正确;C.元素符号为Ca,故C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8.(10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从表中查出18号元素的名称为,相对原子质量为.(2)表中第二周期各原子的结构具有的共同点是.(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氧元素与表中的元素(写符号)化学性质相似.(4)已知信息获悉,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已经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是人工合成最重的一种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93,则该元素原子里的中子数为.【考点】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表介绍.【难度】中【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2)依据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共同点分析解决;(3)根据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分析判断;(4)据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的等式解决即可.【解答】解:(1)18号元素是氩;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故填:氩;39.95;(2)同一周期的元素其电子层数一定相同,第二周期元素电子层是都是2层;故填:电子层数都是2;(3)由于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密切,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氧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最相似;故填:S;(4)其原子序数为118,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可知,其质子数是118,由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而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该原子的中子数=293﹣118=175;故填:175.【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熟练掌握应用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三、实验题(共15分)19.(15分)肖红同学在研究分子的性质时,做如如图所示实验.在一个小烧杯里放半杯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烧杯.(1)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2)此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3)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粒子运动与温度有关,简要地说明实验步骤:.【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难度】中【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以及控制变量法的具体操作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可知,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解,烧杯里的水都变成红色;(2)此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3)设计的实验是验证粒子运动和温度有关,所以应该控制其他量不变,实验步骤是:取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分别加到两只烧杯中,然后用药匙取一样多的品红,放入烧杯中,观察溶液变红的快慢.故答案为:(1)品红溶解,烧杯里的水都变成红色;(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3)取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分别加到两只烧杯中,然后用药匙取一样多的品红,放入烧杯中,观察溶液变红的快慢.【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检测卷(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检测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答在第II卷前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氢B.碳C.氧D.铝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铁B.氯化钠C.液态氧D.金刚石3.(2019·湘潭)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A.N B.O C.H D.Fe4.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A.锰、钛B.氩、金C.铅、铂D.氦、汞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错误的是()A.花香满园——分子在不断运动B.氮气可以制成液氮——分子间有间隔C.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D.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分子的体积变大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三个钙离子:3Ca2+ B.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C.四个硫酸根离子:4SO32− D.两个氢原子:H27.如图表示甲、乙、丙三种微粒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B.乙是阳离子C.甲和丙属于同种元素D.丙的质量最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原子核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9.金属铍(Be)的化学性质与铝相似,铍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相对原子质量为9,则铍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B.C.D.10.(2019·南京)丹霞地貌的岩层因含氧化铁而呈红色,在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Fe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序数为26D.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g1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金属铜C.金刚石D.氨气12.等质量的下列金属所含的原子个数最少的是()A.Mg B.Al C.Zn D.Fe13.(2019·济宁)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14.下列是几种粒了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②表示的是阴离子B.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C.③属于金属元素D.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58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1.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2.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N B.2HC.O2D.Si3.镨(Pr)是一种稀土元素,已知镨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9,相对原子质量为141,该原子的质子数是()A.141 B.92C.59 D.824.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A.H——氢原子B.Mg2+——镁离子C.2N——2个氮元素D.2O2——4个氧原子5.下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6.人工元素,指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元素,通过人工方法增大自然存在的元素原子核质子的个数,达到增大原子序数,制造出新的元素。
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是锝(Tc),其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第6题)A.锝是一种金属元素B.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3C.只有质子数改变才会改变元素种类D.现代技术可能会制造出更多的未知元素7.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离子也可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原子D.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8.杭州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薪火”金属部分采用1 070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燃料采用生物质燃气,清洁安全可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铝合金经过旋压后微粒不再运动B.燃料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时,微粒的体积变大C.燃料燃烧时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D.传递“薪火”,表达了各国运动员的团结共融9.如图是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第9题)A.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似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C.1个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了1个电子,电子层数减少1层D.1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了相对稳定结构10.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所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C.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11.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三单元测试答案一、1.【答案】B2.【答案】C3.【答案】A4.【答案】B5.【答案】B6.【答案】D7.【答案】B8.【答案】C9.【答案】A10.【答案】B11.【答案】D12.【答案】C二、13.【答案】(1)A(2)B(3)B(4)得到14.【答案】(1)11 失去(2)A.②B.③C.①15.【答案】(1)原子分子(2)①10 氖②阴离子(3)氧化氢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16.【答案】(1)BC(2)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等(任选其一即可)(3)Mg N3 2(4)S2(5)BD三、17.【答案】(1)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甲烧杯中,溶于水使酚酞变为红色(2)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变红色(3)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加快了浓氨水的挥发(4)实验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对环境无污染18.【答案】(1)原子核很小,原子核外有相对很大的空间(2)斥力(3)粒子被带有同种电荷且质量大的原子核反弹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36 分)1.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2.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 a、b、c 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 bB.原子中 b 与 c 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 a 与 c 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 a 和 c 上3.下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N H )化学性质的微粒是()3A B CD4.1915 年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 100 周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首次参加,把山西汾酒带去参展,展期过半,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伤心至极的汾酒商人,高举一瓶汾酒摔在展厅,片刻酒商闻风而来……这与下列化学原理相关的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分子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B.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C.分子之间有间隙,因此造成了物质的三态变化D.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5.2017 年 10 月 27 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体,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神秘( 考试时间为 45 分钟,试卷满分为100 分)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 1 个选项切合题意,每题 4 分,共 28 分)1.成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
以下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说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膨胀变大B.氧气加压后变为液氧,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不一样的花儿有不一样的香味,是由于不一样的分子性质不一样D.非抽烟者遇到被动抽烟的危害,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在必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时结成冰,俗称“热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冰”是纯净物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消融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一样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3.2011 年 3 月,受里氏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反响堆震后发生异样,导致核蒸汽泄露。
此中放射性元素碘131 数月后才会完整消逝,食用受污染的食品,会使其在甲状腺内齐集,引起甲状腺疾病甚至甲状腺癌。
已知碘131 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质子()。
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31,则以下对于该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中子数为88B.核外电子数为53C.核电荷数为131D.1个该原子的质量为131 g4.A、B、C三只小烧杯内挨次盛有必定体积的浓氨水(氨气的水溶液)、酚酞溶液、酚()。
酞溶液,以以下图所示进行研究活动,不可以获得的结论是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D.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5.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A.质子和电子B.质子和中子C.分子和原子D.电子和中子6.食用碘盐可预防碘缺少病,市售加碘盐包装袋上注明:每千克含碘20~50 mg,这里注明的碘是指()。
A.碘单质B.碘原子C.碘元素D.碘离子7.对于 Fe、 Fe2+、Fe3+三种粒子,以下判断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A.硒B.硅C.铝D.锡2.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cB.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a与b的数目不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和c上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3H——3个氢元素B.O——1个氧分子C.Na——1个钠原子D.Mg+2——1个镁离子4.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
结合图示,有关砷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中子数为33C.原子质量为74.92 gD.表示原子核及核电荷数5.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氧气在加压后变成液氧贮存在氧气罐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C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后慢慢鼓起来加热后分子体积变大D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6.元素观和微粒观是化学核心观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7.如图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共能表示五种粒子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8.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9.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氯化钠由什么粒子构成?四位同学分别给出以下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 )A.离子B.分子C.原子D.中子2.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3.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H+B.2H C.H2D.2H24.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相同的一组是A.氯、碳、钙、铜B.氢、汞、铁、银C.钠、镁、氧、氮D.锰、硫、锌、钡5.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一种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4 B.58 C.82 D.1406.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7.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按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稀有气体原子的顺序排列的是( )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③①②8.2017年5月,中科院、国家语委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8号元素为“”,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则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OgB.相对原子质量为118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9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7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B.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组成的C.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10.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A.①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11.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的化学性质相似B.②的粒子符号为Na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④中x可能为812.下列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B.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13.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下图。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我会选择(30分)1 、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蒸馏B 电解水C 静置沉淀D 冰融化成水2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B蒸馏水C精制碘盐D啤酒3 、我国“神舟5号”飞船成功上天,举世瞩目,在其升空过程中,为其助推的主要燃料是()A汽油B航空煤油C液氢D太阳能电池4、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A 1∶2B 1∶8C 8∶1D 2∶15、1995年3月20日早晨,日本东京多处地铁车厢同时发生了一起“沙林”毒气侵袭事件,导致5000多人中毒,这一事件说明了: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6、下列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水空气B 自来水氧气C 矿泉水冰水混合体D 高锰酸钾双氧水7、水有多种作用,例如:镁与碘的化合反应十分缓慢,若滴入少量水,则立即剧烈反应,此时水作为()A 反应物B 生成物C 催化剂D稀释作用8、在化学变化中()A分子、原子都不变B分子变、原子不变C分子不变、原子变D分子、原子都改变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水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10、下列净水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静置沉淀B吸附沉淀C过滤D蒸馏11、电解水的反应属于下列哪种类型..()A、A+B→ABB、AB→A+BC、A+BC→B+ACD、AB+CD→AD+CB12、某地区居民得“结石”病患者比例明显多于其它地区,你认为这可能与他们生活的地区A 土壤土质有关B 空气污染有关C 水源水质有关D 居民体质有关13、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纯净水中有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D用催化剂可将它转变为油14、下列现象不会..造成水源污染的是()A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中B农药化肥的流失C植物的蒸腾作用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15、下列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A流水漂洗衣物B农业上对农作物采用滴灌供水C工业用水循环使用D打扫教室时,先喷洒水后扫地二、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6、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相应的微粒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构成的,如;有些是由构成的,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1.某饮料的标签上标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 锶:0.059 6 锌:0.001 62 钙:4.69 钠:18.4。
这里的硒、锶、锌、钙、钠是指()
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
2.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B.气体可以压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可变
C.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铝B.氧气C.氯化钠D.水
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 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 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5.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
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 g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元素符号为MO
6.2012年6月,第117号化学元素被成功验证。
下列关于该元素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C.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是一个实心球体
7.臭氧(O3)、二氧化氯(ClO2)、过氧化氢(H2O2)等都是生产、生活中的消毒剂,三种物质中都含有()A.氧分子B.氧离子C.氧气D.氧元素
8.下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金属元素
B.该粒子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9.图3-3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图3-3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改变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
D.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10.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电子数不同
二、填空题
11.用元素符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依次是:O、、、;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
(2)2个铜原子;镁元素;一个氯原子。
12.(14分)图3-5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图3-5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氯原子的质子数为。
(2)示意图D中的x =________。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和______(填序号)。
(4)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3.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用分子、原子等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不发生变化,只能重新组合成新的.(2)从微观上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填“同种分子”或“不同种分子”下同)构成的,纯净物是由构成的.
14.有下列现象:①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比干冰体积大;②一氧化碳可以用作燃料,而二氧化碳可以用作灭火剂;③漫步在花园里可以闻到花香;④1个氢气分子质量为3.34×10﹣27kg.请把上述现象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微粒是不断运动的.(2)微粒之间有空隙.
(3)微粒的质量很小.(4)不同种物质的微粒性质不同.
15.科学研究证实,物质从宏观上讲是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讲是粒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填空:
(1)水是由氧、氢两种组成的;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
(3)体温计中的汞是由构成的;
(4)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构成的.
16.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不带电的粒子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4)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
三.解答题
17.生活就是一本化学教科书,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便可发现化学无处不在,探究其乐无穷.请用你学过的分子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为什么打开香水瓶塞,满屋子都能闻到香味?
(2)自行车车胎内为什么要填充气体,而不用实心轮胎?(从化学角度来回答).
18.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个电子形成铝离子.
(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周期,它们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A
5.A
6.D
7.D
8.B
9.B 10.A
二、填空题
11.(1)N O Si、Al、Fe H
(2)2Cu Mg Cl
12.(1)11 17
(2)8
(3)B C
(4)最外层电子数
13.(1)分子原子分子
(2)不同种分子同种分子
14.(1)③(2)①(3)④(4)②
15. (1)元素(2)分子(3)原子(4)离子
16. (1)分子、原子、中子
(2)原子
(3)质子
(4)质子、中子
三.解答题
17.(1)分子在不断运动;香味分子通过运动运动到瓶外,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
(2)气体的分子间间隔较大,在受压时间隔能变小,而实心轮胎的微粒间隔较小,受压时变化不大。
18.(1)15
(2)Ar
(3)3
(4)三电子层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