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社教案

合集下载

话剧社活动方案

话剧社活动方案

话剧社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经典话剧重现。

二、活动时间,每周五晚上7点。

三、活动地点,校园剧场。

四、活动内容:
1. 经典话剧放映,每周播放一部经典话剧电影,如《哈姆雷特》、《查理的女儿》等,让社员们感受经典话剧的魅力。

2. 话剧表演,邀请校内外话剧团体来校表演,也鼓励社员们自发组织话剧表演,展现自己的演技。

3. 话剧讨论,每场活动后进行话剧讨论,分享观影感想、演出心得,促进社员间的交流和学习。

4. 话剧学习,定期邀请专业话剧导演或演员来校授课,提高社员们的话剧表演技能。

五、活动目标:
1. 增强社员对话剧的兴趣和理解,提高话剧表演技能。

2. 扩大话剧社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同学参与话剧活动。

3. 促进社员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活动预期效果:
1. 提高社员的话剧表演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话剧演员。

2. 增加话剧社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校内外话剧爱好者加入。

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话剧艺术氛围。

七、活动执行:
1. 活动由话剧社成员共同策划和执行,社团指导老师提供支持和指导。

2. 活动宣传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

以上就是我们话剧社的活动方案,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让我们一起共同打造一个充满话剧艺术魅力的校园社团活动!。

初中生话剧社团教案

初中生话剧社团教案

初中生话剧社团教案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其中,话剧表演作为一种融合语言、动作、情感等多种元素的艺术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丰富我校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文艺素养,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决定成立话剧社团,开展丰富的话剧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话剧艺术的了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

2.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戏剧创作和表演能力。

4.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话剧知识普及:通过讲座、观看话剧视频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话剧的基本知识,包括话剧的历史、基本类别、表演技巧等。

2. 话剧表演技巧培训:邀请专业的话剧表演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表演技巧培训,包括声音、肢体语言、情感表达等。

3. 话剧创作与排练:鼓励学生自主创作话剧剧本,并进行排练,提高他们的戏剧创作和表演能力。

4. 话剧演出:组织学生进行话剧演出,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舞台表现力。

5. 话剧交流与观摩:组织学生观看专业的话剧表演,进行交流与观摩,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

2. 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

3. 活动人员:初中生话剧社团成员。

4. 活动流程:(1) 第一学期:主要进行话剧知识普及和话剧表演技巧培训,让学生了解话剧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

(2) 第二学期:开始进行话剧创作与排练,组织学生进行话剧演出,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3) 每学期末:组织学生进行话剧交流与观摩,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五、活动预期效果通过本活动,预期能够提高学生的话剧艺术素养,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使他们在课余时间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108儿童话剧社团教案(1)

108儿童话剧社团教案(1)
(3)搓绳、割草、砍柴、打草鞋。
(4)看书或写作业,电灯灭了,摸黑找火柴、蜡烛,点灯继续看书。
(5)擦皮鞋、刮胡子、洗脸。
(6)钓鱼,上鱼饵,钓到鱼摘鱼。
(7)用劈柴生煤球炉、掏米煮饭。
(8)擀面条、包饺子。
(9)捉蝴蝶、逮蜻蜓、捉小鸟、抓虫子。
(10)从井里、河里、泉里打水,挑回家。
1.打扫房间 2.吃面条 3.洗头发 4.熨衣服 5.下雨天打伞 6.修自行车(李保田在考学时用过,演了一个半小时) 图片7.看电视或看球 8.开门(注意细节) 9.开车 10.拔萝卜 11.钓鱼 12.戴或摘隐形眼镜 13.出门前的准备(如洗漱、换衣服等) 14.换灯泡 15.举哑铃(注意肌肉的张弛程度) 16.吃药 17.堆雪人 18.包饺子 19.打蚊子(注意蚊子的飞行路线)
(8)转怒为喜、转喜为忧……
(9)刀子嘴豆腐心,色历内茬等等……
(10)悲喜交集……
这种练习可以先由二人做,然后分开每个人自己做。要有规定情境,要发生事件,要有强烈信念感。
小结
课题
话剧中的音乐练习
时间:第九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音乐,从音乐中找到表演感觉。
2、理解表演需要与音乐相结合。
重点难点
理解音乐。
10.鸡蛋熟后乘出碗里备用。
11. 再取过油瓶打开盖子倒进适量的油。
12. 油热后,放入切好的葱末。13.将准备好的米饭倒入油锅里,用铲子翻炒。
14.再将准备好的、炒好炒好的西红柿蛋炒饭入饭碗。
小结
课题
无对象交流练习
时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在没有事物的情况下表演。
二、简单的表情练习;
1、导入: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我们都有哪些表情?

初中英语话剧社团课教案设计

初中英语话剧社团课教案设计

初中英语话剧社团课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初中英语话剧社团课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演绎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3. 提升学生对英语戏剧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剧本中的对话和情节。

2. 掌握角色扮演和表演技巧。

3. 提高英语口语表达和发音能力。

教学准备:1. 话剧剧本:选择一部适合初中生的英语话剧剧本,确保剧本中的对话和情节简单明了。

2. 角色分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将剧本中的角色分配给每个学生。

3. 道具和服装:根据剧本需求,准备相应的道具和服装。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话剧社团课的主题和目标,并解释话剧的概念和意义。

2. 激发学生对话剧的兴趣,可以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话剧片段或分享一些与话剧相关的故事。

剧本理解(15分钟):1. 分发剧本给学生,并让他们阅读剧本,了解剧情和角色。

2. 解释剧本中的生词和短语,并帮助学生理解对话的意思。

3. 引导学生分析剧本中的角色特点和情感变化。

角色扮演(20分钟):1. 根据剧本角色分配,让学生扮演自己的角色,并进行角色排练。

2. 指导学生理解和演绎角色的情感和动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涵。

3. 鼓励学生通过表情、肢体语言和声音来展现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演绎表演(20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组表演,每个小组根据剧本中的情节进行表演。

2. 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点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改进表演。

3. 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善表演技巧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总结(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表演中的体会和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话剧表演的意义和价值,鼓励他们继续参与话剧社团活动。

3.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英语戏剧的世界,提供相关资源和推荐。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话剧演出,让他们亲身感受和学习优秀的话剧表演。

2.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话剧比赛或演出,提供指导和支持。

大学生话剧社训练教案

大学生话剧社训练教案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话剧表演的兴趣和热情。

2. 提高学生的表演技巧,包括台词、动作、表情和舞台调度。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审美能力。

教学对象:大学生话剧社成员教学时间:8周教学内容:第一周:话剧社介绍与基础理论学习1. 介绍话剧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讲解话剧表演的基本理论,包括表演风格、舞台调度、灯光音响等。

3. 安排基础台词练习,让学生熟悉台词表达的基本技巧。

教学活动:- 话剧社成员自我介绍- 话剧表演理论讲解- 台词练习(分组进行)第二周:表演技巧训练1. 讲解表演中的呼吸、发声、肢体语言等技巧。

2. 通过模仿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

3. 安排即兴表演,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活动:- 呼吸、发声技巧训练- 肢体语言模仿练习- 即兴表演(分组进行)第三周:台词处理与情感表达1. 讲解台词的处理方法,包括重音、停顿、语调等。

2. 分析经典台词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学会如何传达角色情感。

3. 安排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技巧。

教学活动:- 台词处理技巧讲解- 经典台词情感分析-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第四周:舞台调度与舞台形象1. 讲解舞台调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分析舞台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服装、化妆等手段塑造角色形象。

3. 安排舞台排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活动:- 舞台调度原则讲解- 舞台形象塑造分析- 舞台排练(分组进行)第五周:团队合作与沟通1. 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分析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反馈等。

3. 安排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的团队合作环境中进行沟通练习。

教学活动:- 团队合作重要性讲解- 沟通技巧分析-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第六周:创新思维与艺术审美1. 讲解创新思维在话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2. 分析艺术审美的标准,以及如何培养艺术审美能力。

话剧社活动方案

话剧社活动方案

话剧社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 提升话剧社团成员的表演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2.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凝聚力。

3. 扩大话剧社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同学参与。

二、活动内容:1. 演出剧目选择,根据话剧社成员的实际情况和意愿,选择一部适合演出的话剧剧目。

可以是经典剧目,也可以是现代剧目,以满足不同成员的需求。

2. 剧本阅读和解读,在确定剧目后,组织成员进行剧本阅读和解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剧本情节和角色性格,为后续的排练打下基础。

3. 角色分配和排练,根据成员的表演特点和意愿,进行角色分配,并制定排练计划。

组织定期排练,包括台词记忆、动作表演、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成员的表演能力。

4. 舞台布置和道具准备,组织成员一起参与舞台布置和道具准备工作,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凝聚力。

确保舞台布置和道具准备符合剧目要求,能够更好地展现剧情。

5. 彩排和演出,在排练结束后,进行全体彩排,并安排演出时间和场地。

通过演出,展现话剧社成员的表演成果,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参与。

三、活动时间安排:1. 剧本阅读和解读,2周。

2. 角色分配和排练,4周。

3. 舞台布置和道具准备,1周。

4. 彩排和演出,1周。

四、活动预算:1. 剧本购买费用。

2. 道具和服装费用。

3. 舞台布置和灯光音响费用。

4. 宣传费用(海报、传单等)。

五、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和传单,张贴在校园内明显位置。

2. 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校内电子屏幕上发布活动信息。

3.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群、微博等,进行活动宣传。

六、活动评估:1. 进行活动后的反馈调查,了解成员对活动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2. 观察演出反响和观众反馈,评估活动效果和影响力。

七、活动预期效果:1. 成员的表演能力和舞台表现力得到提升。

2. 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凝聚力得到增强。

3. 话剧社的影响力得到扩大,吸引更多同学参与。

八、注意事项:1. 活动期间要确保成员的安全,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话剧社团教案

话剧社团教案

话剧社团教案教案标题:话剧社团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的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对戏剧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戏剧的基本概念和表演要素。

2. 学习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如声音、肢体和表情的运用。

3. 学习戏剧编排和排练的基本流程。

4. 创作和表演一段简短的话剧作品。

二、教学准备:1. 教材: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程度的话剧剧本。

2. 教具:投影仪、音响设备、舞台道具等。

3. 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指导老师。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话剧的了解和经验。

2. 介绍话剧社团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步骤二:基础知识讲解(30分钟)1. 介绍戏剧的基本概念,如剧本、角色、舞台等。

2. 讲解戏剧表演的基本要素,如声音、肢体和表情的运用。

3. 分析和讨论经典话剧作品的特点和成功之处。

步骤三:表演技巧训练(60分钟)1. 声音训练:教授正确的发声和吐字方法,进行声音放松和呼吸练习。

2. 肢体动作训练:教授基本的肢体语言和动作技巧,进行身体放松和柔韧性训练。

3. 表情训练:教授表情的表达方式和技巧,进行面部肌肉放松和表情练习。

步骤四:话剧编排和排练(90分钟)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适合的话剧剧本。

2. 指导老师协助学生进行角色分配和剧本解读。

3. 学生根据剧本进行排练,指导老师提供反馈和指导。

步骤五:话剧展示(60分钟)1. 每个小组在班级或学校内进行话剧展示。

2. 学生们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训练和排练中的参与度和进步情况。

2. 评估学生在话剧展示中的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收集学生对整个话剧社团活动的反馈和意见。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戏剧演出,拓宽他们对戏剧艺术的了解和欣赏。

2. 组织学生参加戏剧比赛或演出,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和挑战。

初中课本话剧社戏教案

初中课本话剧社戏教案

初中课本话剧社戏教案课程类型:语文课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社戏》,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戏剧文化,感受戏剧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通过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剧本《社戏》的背景介绍和情节梳理。

2. 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3. 剧本中的戏剧手法和语言特色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戏剧文化,引导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

2. 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剧本《社戏》。

二、剧本情节梳理(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剧本,理解剧本的基本情节。

2. 引导学生分析剧本中的冲突和矛盾,理解剧本的主题。

三、人物形象分析(20分钟)1. 让学生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引导学生探讨人物形象与剧本主题的关系。

四、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剧本《社戏》的戏剧手法和语言特色分析。

二、戏剧手法和语言特色分析(20分钟)1. 让学生分析剧本中的戏剧手法,理解戏剧手法的运用。

2. 引导学生欣赏剧本中的语言特色,体会语言的魅力。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剧本中的戏剧手法和语言特色对剧本主题的揭示作用。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对剧本《社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汇报,评价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剧本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话剧之印象活动目标:1.了解话剧的基本概念和中国话剧的发展史。

2.感受话剧的艺术特点(一)理论篇1.什么是话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舞台性对话性直观性综合性2.话剧与音乐剧、歌剧、舞剧、戏曲之间的关系。

戏剧,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1)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等。

a.话剧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

例如:《陈毅市长(选场)》《三块钱国币》等。

b.歌剧是一种声乐和器乐综合而成的戏剧形式。

如《白毛女》。

歌剧可以只有歌唱,没有独白和对话,也可三者兼有。

c.舞剧是把舞蹈、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的戏剧艺术。

剧情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靠演员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语言来表现。

d.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越剧、吕剧、川剧、黄梅戏、河北梆子、豫剧、山东茂腔、粤剧等)。

(2)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戏剧、悲剧和正剧。

所谓正剧,就是能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的戏剧。

3.中国话剧的发展中国话剧诞生于1907年,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

《雷雨》、《茶馆》、《蔡文姬》等经典名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戏剧人。

以林兆华、徐晓钟为代表的话剧导演在继承焦菊隐先生“话剧民族化中国话剧—剧照”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将戏曲美学融入话剧创作,实现了百年话剧与传统戏曲的诗化“联姻”。

100年前,它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很快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100年间,小小舞台演绎离合悲欢、善恶忠奸、苦乐酸甜,见证斗转星移、风云变幻、沧海桑田;100年后,艺术奇葩老树根深,时见新枝吐嫩芽,常闻幼蕾发芬芳……舞台,打开一扇时代的窗。

从留下的老照片来看,100年前,青年李叔同反串的茶花女依然惊艳。

无怪当时的日本戏剧评论家说:“中国的演员,在乐座上演《茶花女》一剧,实在非常好……尤其李君的优美婉丽,绝非本国演员所能比拟。

”那正是1907年2月,中国留日学生李叔同发起组织的学生艺术团体“春柳社”在东京演出了《茶花女》片段。

同年夏天,另一个演出团体“春 1阳社”在上海成立,在国内舞台演出《黑奴吁天录》。

这一年,在国内观众惊觉“戏剧原来还有这样一种演法”时,中国话剧史翻开了第一页。

话剧舶来之初,正是清王朝日薄西山、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之时,也恰逢正在兴起的学生演剧活动。

于是,戏剧与时事结合,一时成为最好的爱国宣传。

新文化运动兴起后,进步人士更强调以“新剧”来开启民智、改造社会、反抗封建、抵御外侮。

很快,一批有影响力和战斗力的剧目如《波兰亡国惨》《民国魂》《谁之罪》等在舞台上出现了。

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说,中国话剧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和现实联系在一起,和中国历史发展同步。

翻开百年话剧篇章,历史风云尽收眼底。

在新中国成立前近半个世纪,中国话剧始终致力观照现实、唤醒现实、改造现实,“普罗列塔利亚(无产阶级)戏剧”“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抗日救亡演剧队”“建设反法西斯的自由民主的文化”等相继登上历史舞台。

时事新戏的这种革命性作用,得到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的赞扬。

他认为“戏园者,实普天下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之大教师也。

”回望百年,不难发现,诞生于乱世的中国戏剧文学奠基之作,如田汉“写实的社会剧”,郭沫若“鉴时的历史剧”等,无不带着对现实之弊的强烈批判性和战斗性。

正如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所说,话剧在中国诞生后,一直与“普罗”大众同行,一直与救亡运动同行,一直与自由民主同行。

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日伪文化专制下,一些民间话剧团体依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继续顽强活动。

《屠户》《塞上烽火》《夜深沉》《生命线》等话剧陆续上演,成为和法西斯斗争的有力武器。

解放战争之初,中国共产党抽调大批革命文艺工作者远赴东北。

他们边演出文艺节目,边做群众工作。

《夜未央》《血债》《秋海棠》《气壮山河》等话剧在民众中产生强烈反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话剧艺术发展别开生面。

这期间,老舍的《龙须沟》《茶馆》,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或以贴切的平民视角,或用深邃的历史目光,襄助中国话剧跃上自曹禺的《雷雨》《日出》,郭沫若的《棠棣之花》《屈原》等之后的又一座高峰。

近几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实施过程中,也涌现出《父亲》《万家灯火》《凌河影人》《生死场》《立秋》《商鞅》《沧海争流》等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证明,中国话剧艺术历经百年沧桑,依然朝气勃发。

”于平说。

(二)实践篇通过各类视频,理解话剧的艺术特点。

1.歌剧(音乐剧)2.戏曲《六月雪》3.舞剧《睡美人》4.话剧《雷雨》5.小品(三)交流篇你有没有参加过话剧表演或剧本创作的经历?你的感受有哪些?第二章话剧之魅力活动目标:领略话剧的艺术魅力活动方式:影视赏析活动设计:一、欣赏篇话剧《雷雨》欣赏二、交流讨论:话剧的独特魅力。

第三章话剧之剧本活动目标:1.了解剧本的特点2.掌握剧本的写作技巧活动方式:1.图片、资料展示2.分角色朗读3.仿写4.原创5.交流、展示活动时间:6课时活动设计:一、二课时(一)理论篇(1)什么是剧本?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

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

它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它是导演和演员二次创作的出发点.在文学领域里,它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在艺术领域里,它又接近文学;在戏剧领域里,它是一切戏剧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2)剧本的体例(独幕、多幕)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

台词: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

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实例:内景-日-小姐房间内王妈:(小心翼翼地)小姐,您还是得注意身子,就吃点东西吧。

小姐:(把碗砸在地上)不吃,我就是不吃。

(王妈下)(3)剧本分类:按照应用范围,可分为:话剧剧本,,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等,小说剧本,相声、小品。

按剧本题材,又可分为喜剧、悲剧、历史剧、家庭伦理剧、惊悚剧等等。

(4)著名剧本:国内: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卧薪尝胆》(后改名为《胆剑篇》),《王昭君》、《原野》老舍的《龙须沟》、《茶馆》郭沫若的《棠棣之花》、《屈原》、《蔡文姬》、《武则天》国外:易卜生《玩偶之家》、莫里哀《悭吝人》、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雷特》2.欣赏篇(剧本欣赏)(1)三一律:《雷雨》(2)命运悲剧《俄狄浦斯》(3)性格悲剧《哈姆雷特》(4)社会悲剧《玩偶之家》(5)以小见大(微观历史)《茶馆》3.实践篇:任选一篇剧本,分角色朗读体会剧本特点。

三、四、五、六课时(二)创作篇:1.初体验(三、四课时)(1)仿写:改写剧本,将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改写成剧本。

(2)讨论:①通过对比点评,分享写作心得。

②分角色朗读,感受剧本特点2.再创作(五、六课时)(1)创作;捕捉生活中的小事,创作一个剧本,表达你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2)交流:A 挑选的剧本,分角色朗读b 讨论评比出优秀剧本。

3.成果展示:(展板或上传校园网)第四章话剧之表演活动目标:1.了解话剧表演的特点2.掌握话剧表演的相关知识3.掌握话剧表演方法活动方式:1.模仿2.创作3.摄录、对比、展示活动时间:6课时活动设计:一、二课时一、理论篇(一)初体验1.什么是表演?2.话剧表演的特点和注意事项?3.如何组织一场话剧表演?一个专业演员如何提高表演技巧1.每天早晚练习眼球顺时针旋转50次、再按逆时针同样。

这个是为了练习眼球的灵活性,尤其是戏曲演员,更是要练习这个,才会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拥有传统,从另一方面上讲,也就意味着,每一点改变都会付出更多代价。

面对一成不变的形式,我们不能一味的继承,继承以外,更应问一句“为什么。

”对于合理的,优秀的传统,我们应不遗余力的继承,而同时,对于形式上的束缚,我们应有勇气突破。

【一】无实物练习 :无实物练习是一种训练方法。

它对演员的空间想象,注意力集中,真实感和信念,及动作的组织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但切莫为了无实物的存在,表演中的…意念性‟和…图解性‟不要做的过分的程度,这对电影表演要求没有表演痕迹的表演是无益而有害的。

(1)衣服破了补衣服。

扣子掉了缝扣子。

(2)下雪天,扫雪、滚雪球、堆雪人。

(3)搓绳、割草、砍柴、打草鞋。

(4)看书或写作业,电灯灭了,摸黑找火柴、蜡烛,点灯继续看书。

(5)擦皮鞋、刮胡子、洗脸。

(6)钓鱼,上鱼饵,钓到鱼摘鱼。

(7)用劈柴生煤球炉、掏米煮饭。

(8)擀面条、包饺子。

(9)捉蝴蝶、逮蜻蜓、捉小鸟、抓虫子。

(10)从井里、河里、泉里打水,挑回家。

1.打扫房间2.吃面条3.洗头发4.熨衣服5.下雨天打伞6.修自行车(李保田在考学时用过,演了一个半小时)图片7.看电视或看球8.开门(注意细节)9.开车 10.拔萝卜 11.钓鱼 12.戴或摘隐形眼镜 13.出门前的准备(如洗漱、换衣服等) 14.换灯泡 15.举哑铃(注意肌肉的张弛程度) 16.吃药 17.堆雪人 18.包饺子 19.打蚊子(注意蚊子的飞行路线)20.写生 [鸡蛋西红柿炒饭]1.洗好西红柿。

2.洗好大葱。

3. 将西红柿切成合适的小块备用。

4.将葱切成葱花备用。

5. 打开炉灶火并调到合适火候。

6.取出两个鸡蛋,敲开倒入碗里。

7. 用筷子搅拌鸡蛋至均匀。

8.取过油瓶打开盖子倒进适量的油。

9.油热后,倒入碗里的鸡蛋,用铲子炒鸡蛋,熟后乘出。

10.鸡蛋熟后乘出碗里备用。

11. 再取过油瓶打开盖子倒进适量的油。

12. 油热后,放入切好的葱末。

13.将准备好的米饭倒入油锅里,用铲子翻炒。

14.再将准备好的、炒好的鸡蛋倒入一起翻炒。

15. 将炉灶开关关闭,将火熄灭。

16.将炒好的西红柿蛋炒饭入饭碗。

【二】无对象交流练习:无对象不等于没有对象,只有对象的位置被镜头占据着,演员脑子里要有清晰的视觉形象,并且要有对象的空间概念。

眼睛要找到视觉支点,要有距离感,特别要有形象感:1.过渡练习:(1)打电话,一个熟人或陌生人的声音(告诉一件不寻常的事)。

(2)打电话,报告或听到一个喜讯;报告或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

(3)走在街上,看见一个被丢失的孩子在哭,哄他、逗他、送他回家。

(4)在街上或车站执勤、宣传、讲演等。

2.第二人称叙述练习:(1)说一件自己最感动的事。

(2)说一件可笑的事。

(3)说一件可气的事。

(4)赞美自己的一位老师。

(5)说一段可怕的经历。

(6)夸自己的一位朋友。

(7)说一段伤心的经历。

(8)形容一个生活中所见的印象最深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