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著导读 莎士比亚戏剧》公开课教案_11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教学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生平事迹、历史地位、代表作品,激发学生阅读莎士比亚戏剧的兴趣。
2.引导学生阅读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经典作品。
【学习重难点】莎士比亚戏剧阅读指导。
【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步骤】一、走进巨人—莎士比亚名言导入: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哈姆莱特》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文艺复兴指发生在14世纪到17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当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而开展的运动,它的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些作品深刻的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等。
二、莎士比亚不同创作时期引导同学阅读材料,了解莎士比亚创作分期及主要作品。
概括:莎士比亚创作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590-1600),历史剧和喜剧时期。
时代背景:1590~1600年的伊丽莎白一世的中央主权尚属巩固,王室跟工商业者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尚在发展。
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国势大振。
这使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
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
教案英美文学选读莎士比亚戏剧欣赏

教案英美文学选读莎士比亚戏剧欣赏教案:英美文学选读-莎士比亚戏剧欣赏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创作的戏剧作品被广泛翻译和演出,深受全球观众和学者的喜爱与赞赏。
本教案将介绍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背景与主要作品,以及如何进行戏剧欣赏。
一、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莎士比亚戏剧以其深刻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情节和精彩的对话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介绍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
1. 人物形象丰满生动莎士比亚笔下的角色形象立体饱满,他们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复杂的人性和鲜明的特点。
无论是英雄、反派还是配角,都有着独立的个性和情感,令观众们产生共鸣。
2. 情节精彩曲折莎士比亚戏剧常以错综复杂的情节引发观众的兴趣。
他巧妙地编排情节,利用戏剧性冲突和转折,使剧情发展扣人心弦,给观众带来无尽的惊喜。
3. 对白精彩生动莎士比亚的对白富有诗意,充满艺术感染力。
他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幽默的语言表达,使得对话充满生动感和戏剧张力。
二、莎士比亚戏剧的背景要全面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内涵,必须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以下是莎士比亚戏剧的背景简介。
1. 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创作活动发生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文艺复兴时期。
这个时期是艺术和科学繁荣的时期,许多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和文学家纷纷涌现。
2. 伊丽莎白一世时代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的英国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这个时期,英国探险家开始大规模的航海探险,英国剧院文化也迅猛发展,莎士比亚的戏剧也因此得以繁荣。
三、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戏剧作品,其中一些成为经典。
以下是莎士比亚主要作品的简介。
1.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这是一部著名的悲剧,主要讲述了两个来自敌对家族的年轻人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故事。
戏剧以死亡结局,表达了爱情与命运的冲突。
2. 哈姆雷特(Hamlet)《哈姆雷特》被誉为莎士比亚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莎士比亚简介1.1 背景介绍1.2 生平事迹1.3 莎士比亚的戏剧成就1.4 作品特点第二章:莎士比亚四大悲剧2.1 《哈姆雷特》2.1.1 剧情简介2.1.2 人物分析2.1.3 主题探讨2.2 《奥赛罗》2.2.1 剧情简介2.2.2 人物分析2.2.3 主题探讨2.3 《李尔王》2.3.1 剧情简介2.3.2 人物分析2.3.3 主题探讨2.4 《麦克白》2.4.1 剧情简介2.4.2 人物分析第三章:莎士比亚四大喜剧3.1 《威尼斯商人》3.1.1 剧情简介3.1.2 人物分析3.1.3 主题探讨3.2 《仲夏夜之梦》3.2.1 剧情简介3.2.2 人物分析3.2.3 主题探讨3.3 《皆大欢喜》3.3.1 剧情简介3.3.2 人物分析3.3.3 主题探讨3.4 《第十二夜》3.4.1 剧情简介3.4.2 人物分析3.4.3 主题探讨第四章:莎士比亚历史剧4.1 《亨利四世》4.1.1 剧情简介4.1.2 人物分析4.2 《理查二世》4.2.1 剧情简介4.2.2 人物分析4.2.3 主题探讨4.3 《亨利五世》4.3.1 剧情简介4.3.2 人物分析4.3.3 主题探讨第五章:莎士比亚的诗歌和散文5.1 诗歌特点5.2 散文特点5.3 代表作品选读5.4 作品分析与探讨第六章: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特色6.1 语言艺术6.2 戏剧结构6.3 人物塑造6.4 象征手法第七章:《罗密欧与朱丽叶》7.1 剧情简介7.2 人物分析7.4 经典片段解读第八章:莎士比亚的喜剧手法8.1 对比与讽刺8.2 幽默与诙谐8.3 误会与巧合8.4 戏剧冲突第九章:莎士比亚戏剧的表现手法9.1 独白与旁白9.2 舞台说明与动作9.3 人物对话与内心活动9.4 场景设计与布置第十章:教学活动建议10.1 课堂讨论与分析10.2 角色扮演与表演10.3 写作与创意10.4 学术研究与合作第十一章:莎士比亚时代的文化背景11.1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状况11.2 宗教与政治的影响11.3 文学与艺术的繁荣11.4 莎士比亚与代作家的对比第十二章:莎士比亚戏剧的当代价值12.1 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承12.2 性别与权力的探讨12.3 道德与伦理的反思12.4 莎士比亚戏剧在现代舞台的演绎第十三章:比较研究13.1 莎士比亚与其他文艺复兴时期作家的比较13.2 莎士比亚戏剧与中国古代戏剧的异同13.3 莎士比亚戏剧与现代戏剧的差异13.4 跨文化视角下的莎士比亚戏剧第十四章:学术资源与拓展阅读14.1 莎士比亚研究的重要著作14.2 学术期刊与论文14.3 网络资源与数据库14.4 拓展阅读推荐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评价15.1 教学目标与成果回顾15.2 学生反馈与教学反思15.3 课程改进的方向15.4 评价标准与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介绍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教学设计,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莎士比亚戏剧选读 教案教学设计

莎士比亚戏剧选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背景,提高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认识。
2. 通过选读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片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戏剧的基本知识,如角色、情节、主题等。
4.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背景介绍2. 莎士比亚戏剧的基本知识讲解3. 选读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片段,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等4. 对选读的片段进行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戏剧的主题、角色、情节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背景,戏剧的基本知识2. 阅读法:选读经典戏剧片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3. 讨论法:对选读的片段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4. 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
2.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在课外阅读时的笔记,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
3. 作文或小测验:布置相关的作文或小测验,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背景,讲解戏剧的基本知识2. 第3-4课时:选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经典片段,进行分析和讨论3. 第5-6课时:选读《哈姆雷特》的经典片段,进行分析和讨论4. 第7-8课时:选读《奥赛罗》的经典片段,进行分析和讨论5. 第9-10课时:总结学习内容,进行相关的作文或小测验六、教学资源1. 莎士比亚戏剧原著或改编作品2. 莎士比亚生平和作品背景资料3. 戏剧分析相关书籍和文章4. 多媒体教学设备七、教学准备1. 收集和整理莎士比亚生平和作品背景资料2. 选取合适的戏剧片段,准备相关的讨论问题3. 设计阅读任务和作业4. 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莎士比亚的画像和作品封面,引导学生思考莎士比亚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莎士比亚简介1.1 莎士比亚生平背景1.2 莎士比亚的戏剧成就1.3 莎士比亚作品的特点与影响第二章:《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解析2.1 剧情梗概2.2 主要人物分析2.3 主题思想探讨第三章:《哈姆雷特》剧情解析3.1 剧情梗概3.2 主要人物分析3.3 主题思想探讨第四章:《李尔王》剧情解析4.1 剧情梗概4.2 主要人物分析4.3 主题思想探讨第五章:莎士比亚戏剧的审美价值与启示5.1 莎士比亚戏剧的审美特点5.2 莎士比亚戏剧对现代文学的影响5.3 学生如何欣赏和学习莎士比亚戏剧第六章:《麦克白》剧情解析6.1 剧情梗概6.2 主要人物分析6.3 主题思想探讨第七章:《奥赛罗》剧情解析7.1 剧情梗概7.2 主要人物分析7.3 主题思想探讨第八章:《威尼斯商人》剧情解析8.1 剧情梗概8.2 主要人物分析8.3 主题思想探讨第九章:莎士比亚戏剧的stagecraft 与语言艺术9.1 莎士比亚戏剧的舞台技巧9.2 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色9.3 学生如何分析莎士比亚戏剧的stagecraft 与语言艺术第十章:莎士比亚戏剧教学实践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与方法10.2 教学过程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0.3 教学反思与改进整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作品,培养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莎士比亚简介补充说明: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背景,包括他的出生地、教育背景、职业生涯等。
阐述莎士比亚在戏剧领域的成就,如他创作的作品数量、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等。
分析莎士比亚作品的特点,如语言风格、情节构造、人物塑造等,以及其作品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
二、《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解析补充说明:详细描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情梗概,包括主要情节和关键转折。
分析剧中的主要人物,如罗密欧、朱丽叶、帕里斯等,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文学作品的成熟——莎士比亚的戏剧》教案

《文学作品的成熟——莎士比亚的戏剧》教案一、教案背景和教学目标教案背景: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戏剧作品深受全球读者和观众的喜爱。
他的戏剧作品不仅情节曲折、人物鲜活,而且在思想、情感和艺术上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通过学习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成熟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
教学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戏剧创作背景。
2.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的特点和成就。
3.分析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意义。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莎士比亚的生平和戏剧创作背景(30分钟)教师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家庭背景和戏剧创作背景,并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莎士比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他戏剧创作的影响。
2.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的特点和成就(30分钟)教师分别介绍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的题材、人物形象和情节,并结合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对这些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3.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意义(40分钟)3.1学生阅读《哈姆雷特》选段,并讨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的转折点。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形象和情节对整个戏剧的意义和影响。
3.2学生观看《奥赛罗》的电影片段,并讨论戏剧中的爱情、嫉妒和背叛。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情节对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3.3学生分角色朗读《李尔王》的经典台词,并讨论戏剧中的权力、忠诚和背叛。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形象和情节对道德和伦理的探讨和启示。
3.4学生观看《麦克白》的舞台演出,并讨论戏剧中的野心和暴力。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思考这些情节和冲突对主人公的性格转变和故事结局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来展示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等五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戏剧创作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戏剧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莎士比亚戏剧作品,感受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爱情、亲情、友情等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罗密欧与朱丽叶》:介绍莎士比亚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分析作品情节、人物形象,探讨作品中的爱情主题。
2. 《哈姆雷特》: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探讨作品中的复仇、人性、死亡等主题。
3. 《李尔王》: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探讨作品中的权力、亲情、友情、人性等主题。
4. 《麦克白》: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探讨作品中的野心、权力、死亡等主题。
5. 《奥赛罗》: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探讨作品中的信任、背叛、种族歧视等主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五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戏剧特点。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心理。
1. 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感知作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戏剧作品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2.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对戏剧作品的阅读理解,评价学生的阅读笔记。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罗密欧与朱丽叶》阅读与讨论2. 第3-4周:《哈姆雷特》阅读与讨论3. 第5-6周:《李尔王》阅读与讨论4. 第7-8周:《麦克白》阅读与讨论5. 第9-10周:《奥赛罗》阅读与讨论七、教学资源1. 莎士比亚戏剧原著:《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2. 相关评论和研究资料3. 影视作品版本推荐4. 网络资源:莎士比亚相关信息网站、论坛等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观看莎士比亚戏剧的影视作品,提高学生的感官体验。
莎士比亚戏剧选读 教案教学设计

莎士比亚戏剧选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主要作品;(2)掌握《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经典剧作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分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深入理解莎士比亚戏剧;(2)学会欣赏和分析莎士比亚的诗歌、对白和舞台表演技巧;(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兴趣和热爱;(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理解人生中的困境和挑战,培养积极的人生观;(3)弘扬真善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莎士比亚生平介绍: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背景、创作历程和戏剧成就。
2. 《罗密欧与朱丽叶》:分析剧中的爱情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3. 《哈姆雷特》:解读剧中的复仇主题、人物矛盾和哲学思考。
4. 《奥赛罗》:探讨剧中的种族歧视、权力斗争和人性悲剧。
5. 《李尔王》:分析剧中的家庭伦理、权力欲望和道德沦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莎士比亚戏剧的基本知识和剧作情节;(2)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学生阅读、分析和表演莎士比亚戏剧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复杂人物关系和心理描写;(2)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诗歌、对白和舞台表演技巧;(3)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欣赏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莎士比亚生平、剧作情节和主题思想;2. 讨论法:分组讨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热点问题和人物形象;3. 表演法: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特色和舞台表演技巧;5. 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莎士比亚戏剧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异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表演等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剧本阅读、分析和表演的作业质量;4. 综合能力:考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表演和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莎士比亚戏剧教案
莎士比亚,这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为世人熟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奥赛罗》等经典剧作被世界各国一次次地搬上了银幕和舞台。
学习《莎士比亚戏剧选读》的文化意义。
学习《莎士比亚戏剧选读》的现实意义。
一、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
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小说与戏剧(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1.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2.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3.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
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4.朗诵小说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5.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
6.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小说、剧本,相互交流。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
二、教学要求:本系列课程的一些基本教学要求,与“诗歌和散文”大致相同,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或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丰富对作品的理解;组织小说、剧本阅读欣赏的报告会、讨论会,交流阅读欣赏的心得。
此外,可结合观摩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帮助对小说的感悟和理解;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通过观摩戏剧演出,尝试戏剧表演,加深对戏剧作品的体验。
三、教学方法
1.做好读的文章——多读(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讲过他学习时的趣事:20世纪20年代在北大读书时,教他们莎士比亚戏剧的以为外国教授,一上课就让他们读,如果不懂,还要读。
就这样,一堂课读来读去,终于领会了莎翁戏词的妙处。
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有些语文老师却把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
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
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
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剧本尤其如此。
①融入角色,读出感情。
让学生融入角色朗读,是学生走进角色的最佳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是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漠、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只有融入角色中学生才会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例如:《威尼斯商人》中“法庭辩论”一节,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符合每个人的身份和性格。
夏洛克的贪婪、吝啬、残忍、固执、冷酷无情;
鲍西娅的沉稳、细心、胸有成竹、落落大方;公爵的委婉耐心;
葛莱安诺的暴躁易怒;
巴萨尼奥的的见义勇为、重情重义,缺乏斗争策略和软弱;
安东尼敖的不会斗争,软弱妥协,听天由命的消极态度。
再如:《仲夏夜之梦》中第三幕第二场,精灵迫克将草汁滴错引发一场混乱的爱情表白。
狄米特律斯恋赫米娅的雅典人
海丽娜恋狄米特律斯的姑娘
赫米娅恋拉山德的姑娘
拉山德恋赫米娅的雅典人
奥布朗雅典郊外森林中的仙王
提泰妮娅雅典郊外森林中的仙后
迫克又名好人儿罗宾,一个淘气的精灵
波顿织工,为了庆贺忒修斯的婚礼和其他工匠在森林中排戏
剧中主要人物悉数登场,两对男女在“爱懒花”汁的作用下,发生了错乱的爱情,痴心的爱与被爱的痛苦交错迭出,人物语言极具感性色彩,狄米特律斯对海丽娜的百般羞辱,粗暴态度,海丽娜的痴心不移;拉山德错爱的狂乱,赫米娅面对恋人变化后的诧异、无奈,尽情显现。
角色性格鲜明,戏剧冲突激烈的段落都可让学生融入角色,朗读,只有这样文本中所蕴涵的生命形态、情感形态才能有机地融入自己的审美体验中。
还有《理查二世》第四幕第一场,理查王兵败被俘,王位被波林勃洛克夺走,理查王被废黜。
这出剧情是从谁杀死了葛罗斯特争论开始,双方在朝廷上唇枪舌剑,剑拔弩张,慷慨陈辞,掷地有声。
波林勃洛克对权利的渴望、理查王做了阶下囚后的沮丧与颓废、卡来尔主教临危时的不卑不亢的直率言词在这一剧中尽情展现,即将履新的君主与已经落魄的君王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的台词具有极强的性格特点,符合他们的地位、处境、身份,可谓是精彩纷呈。
②边读边悟,悟出精髓。
(举语言揣摩例)读是“悟”的基础,悟是读的深化。
在读的基础上“悟”有两个途径:一是品味语言,二是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首先要做好品味语言的文章。
品味语言、感悟语言就是理解并体验其中的内蕴和精神,就能很好的理解和把握作者通过语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传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哈姆莱特》中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的语言,其中哈姆莱特关于人的一段精彩议论:“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是在我看来,这一个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人类不能使我发生兴趣;不,女人也不能使我发生兴趣,虽然从你现在的微笑之中,我可以看到你在这样想。
”
欢迎下载,谢谢观看!资料仅供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