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 教案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公开课教案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一、自学反馈——精准定位自行阅读课本《名著导读》中《莎士比亚戏剧》的相关内容,查阅资料,掌握相关文学常识及其作品典型人物形象。
完成文学常识检测。
二、展示质疑——能力进阶任务1通过台词品读莎剧语言特色: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谡谡的声音。
(《威尼斯商人》)小结:戏剧语言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任务2通过台词品读莎剧深邃思想: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
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他的表演可以分为七个时期。
最初是婴孩,在保姆的怀中啼哭呕吐。
然后是背着书包、满脸红光的学童,像蜗牛一样慢腾腾地拖着脚步,不情愿地呜咽着上学堂。
然后是情人,像炉灶一样叹着气,写了一首悲哀的诗歌咏着他恋人的眉毛。
然后是一个军人,满口发着古怪的誓,胡须长得像豹子一样,爱惜着名誉,动不动就要打架,在炮口上寻求着泡沫一样的荣名。
然后是法官,胖胖圆圆的肚子塞满了阉鸡,凛然的眼光,整洁的胡须,满嘴都是格言和老生常谈。
他这样扮了他的一个角色。
第六个时期变成了精瘦的趿着拖鞋的龙锺老叟,鼻子上架着眼镜,腰边悬着钱袋;他那年轻时候节省下来的长袜子套在他皱瘪的小腿上显得宽大异常;他那朗朗的男子的口音又变成了孩子似的尖声,像是吹着风笛和哨子。
终结着这段古怪的多事的历史的最后一场,是孩提时代的再现,全然的遗忘,没有牙齿,没有眼睛,没有口味,没有一切。
(《皆大欢喜》)小结:细致入微的观察,大胆形象的比喻,对人生的独到理解任务3通过台词品读莎剧艺术形象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莎士比亚及其戏剧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其历史背景掌握莎士比亚戏剧的基本特点和分类理解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1.2 教学内容莎士比亚的生平介绍莎士比亚戏剧的分类和特点莎士比亚戏剧的重要性1.3 教学活动观看莎士比亚生平介绍视频学生分享对莎士比亚的了解教师讲解莎士比亚戏剧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小组讨论莎士比亚戏剧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对莎士比亚生平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特点的理解程度评估第二章:《哈姆雷特》剧情梗概2.1 教学目标了解《哈姆雷特》的剧情梗概和主要人物分析《哈姆雷特》的主题和象征意义理解《哈姆雷特》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重要性2.2 教学内容《哈姆雷特》剧情梗概介绍《哈姆雷特》主要人物介绍《哈姆雷特》的主题和象征意义分析2.3 教学活动观看《哈姆雷特》剧情梗概视频学生分享对《哈姆雷特》的了解教师讲解《哈姆雷特》剧情梗概和主要人物小组讨论《哈姆雷特》的主题和象征意义2.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对《哈姆雷特》剧情梗概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对《哈姆雷特》主题和象征意义理解程度评估第三章:戏剧欣赏与分析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戏剧欣赏能力分析戏剧中的角色、情节、语言等特点提高学生对戏剧主题的理解和思考3.2 教学内容戏剧欣赏的基本方法分析戏剧中的角色、情节、语言等特点探索戏剧主题的意义和深度3.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阅读不同莎士比亚戏剧的片段学生分享对戏剧片段的欣赏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戏剧中的角色、情节、语言等特点小组讨论戏剧主题的意义和深度3.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对戏剧欣赏方法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对戏剧主题的理解和思考程度评估第四章:戏剧表演与创作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戏剧表演能力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戏剧作品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4.2 教学内容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学生创作自己的戏剧作品学生进行戏剧表演和分享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戏剧表演练习学生分享自己的戏剧创作思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戏剧表演和创作小组展示学生创作的戏剧作品4.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对戏剧表演技巧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对戏剧创作的创意和表达程度评估第五章:综合评价与总结5.1 教学目标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总结《莎士比亚戏剧》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深入学习和研究5.2 教学内容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和收获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提供指导5.3 教学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创作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学生分享对莎士比亚戏剧的学习感受和收获5.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学习的兴趣和进一步研究的意愿评估第六章:戏剧批评与分析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戏剧批评的理解和认识分析戏剧中的象征、隐喻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对戏剧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维6.2 教学内容戏剧批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分析戏剧中的象征、隐喻和修辞手法探索戏剧作品的深层意义和批判性思考6.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阅读不同莎士比亚戏剧的批评文章学生分享对批评文章的理解和观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戏剧中的象征、隐喻和修辞手法小组讨论戏剧作品的深层意义和批判性思考6.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对戏剧批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对戏剧作品深层意义和批判性思维的理解程度评估第七章:莎士比亚戏剧的舞台表演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戏剧舞台表演的理解和认识分析戏剧舞台表演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对戏剧舞台表演的欣赏和评价能力7.2 教学内容戏剧舞台表演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分析戏剧舞台表演的要素和特点探索戏剧舞台表演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7.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戏剧舞台表演练习学生分享对戏剧舞台表演的理解和观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戏剧舞台表演的技巧和方法小组讨论戏剧舞台表演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7.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对戏剧舞台表演技巧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对戏剧舞台表演的欣赏和评价能力评估第八章:莎士比亚戏剧的当代演绎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当代演绎的理解和认识分析当代演绎中的创新和改变提高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当代演绎的欣赏和评价能力8.2 教学内容莎士比亚戏剧当代演绎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分析当代演绎中的创新和改变探索莎士比亚戏剧当代演绎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8.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观看不同莎士比亚戏剧的当代演绎视频学生分享对当代演绎的理解和观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当代演绎中的创新和改变小组讨论莎士比亚戏剧当代演绎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8.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当代演绎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当代演绎的欣赏和评价能力评估第九章:莎翁戏剧与当代社会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将莎士比亚戏剧与当代社会联系起来的能力分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主题与当代社会的关联提高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认识9.2 教学内容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主题与当代社会的关联分析莎士比亚戏剧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探讨莎士比亚戏剧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9.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探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主题与当代社会的关联学生分享对莎士比亚戏剧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莎士比亚戏剧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小组讨论莎士比亚戏剧的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9.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主题与当代社会关联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认识程度评估第十章:总结与拓展学习10.1 教学目标总结整个莎士比亚戏剧教学的内容和成果激发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持续学习和研究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和自主研究10.2 教学内容回顾整个莎士比亚戏剧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收获激发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持续学习和研究兴趣提供拓展学习和自主研究的资源和方向10.3 教学活动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收获教师对整个教学进行总结和点评学生分享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持续学习和研究兴趣教师提供拓展学习和自主研究的资源和方向10.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学习的总结和收获评估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持续学习和研究兴趣的评估重点解析本文档详细地设计了一门针对莎士比亚戏剧的语文教案,涵盖了十个章节。
幼儿园戏剧教案《莎士比亚》

幼儿园戏剧教案《莎士比亚》主题:幼儿戏剧教育要求:学习《莎士比亚》这一文学经典,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故事情节,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一、教学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简介,认识莎士比亚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2.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并将角色真情实感地表现出来。
3.锻炼幼儿的表演能力,增强孩子们的自信。
二、教学准备:1.《莎士比亚》读本、简介材料。
2.衣物、道具及其他表演所需的道具。
3.幼儿园戏剧表演音乐。
三、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通过简单的介绍和幻灯片展示,让幼儿们对莎士比亚的背景和作品有所了解,同时引导孩子们思考文学是什么,以及戏剧和文学之间的关系。
2.讲授《莎士比亚》简介教师简单地介绍莎士比亚的背景和作品,并提供相关阅读材料。
让孩子们对莎士比亚有更深入的了解。
3.角色分配和排练通过分组的形式,将幼儿分为若干组,并分配角色。
教师向幼儿介绍故事情节,并让他们动手制作道具和服装。
通过排练,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角色和情节,并准备好最终的表演。
4.表演在表演前,教师可以预先播放戏剧表演音乐,并在现场观众的支持下开始表演。
孩子们需要注意节奏和表演的重点,将故事和角色的情感和表现描绘清晰。
5.结束当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本次表演的过程,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同时,也希望孩子们在这次戏剧表演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愉悦。
四、教学要点:1.灵活性:教师需要保持足够的灵活性,以应对突发状况。
2.角色分配:教师需要尽可能地保证角色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戏剧表演中。
3.教材选择:教师需要选取适合年龄和程度的教材和文学作品,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4.音乐的使用:戏剧表演的背景音乐不仅可以增强氛围,还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角色中。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在表演中的表现,对孩子们进行评价,并提供改进建议。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每一位孩子的强项和弱项,并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莎士比亚戏剧选读 教案教学设计

莎士比亚戏剧选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主要作品;(2)掌握《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经典剧作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分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深入理解莎士比亚戏剧;(2)学会欣赏和分析莎士比亚的诗歌、对白和舞台表演技巧;(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兴趣和热爱;(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理解人生中的困境和挑战,培养积极的人生观;(3)弘扬真善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莎士比亚生平介绍: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背景、创作历程和戏剧成就。
2. 《罗密欧与朱丽叶》:分析剧中的爱情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3. 《哈姆雷特》:解读剧中的复仇主题、人物矛盾和哲学思考。
4. 《奥赛罗》:探讨剧中的种族歧视、权力斗争和人性悲剧。
5. 《李尔王》:分析剧中的家庭伦理、权力欲望和道德沦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莎士比亚戏剧的基本知识和剧作情节;(2)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学生阅读、分析和表演莎士比亚戏剧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复杂人物关系和心理描写;(2)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诗歌、对白和舞台表演技巧;(3)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欣赏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莎士比亚生平、剧作情节和主题思想;2. 讨论法:分组讨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热点问题和人物形象;3. 表演法: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特色和舞台表演技巧;5. 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莎士比亚戏剧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异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表演等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剧本阅读、分析和表演的作业质量;4. 综合能力:考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表演和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
《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莎士比亚简介1.1 莎士比亚生平背景1.2 莎士比亚的戏剧成就1.3 莎士比亚作品的特点与影响第二章:《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解析2.1 剧情梗概2.2 主要人物分析2.3 主题思想探讨第三章:《哈姆雷特》剧情解析3.1 剧情梗概3.2 主要人物分析3.3 主题思想探讨第四章:《李尔王》剧情解析4.1 剧情梗概4.2 主要人物分析4.3 主题思想探讨第五章:莎士比亚戏剧的审美价值与启示5.1 莎士比亚戏剧的审美特点5.2 莎士比亚戏剧对现代文学的影响5.3 学生如何欣赏和学习莎士比亚戏剧第六章:《麦克白》剧情解析6.1 剧情梗概6.2 主要人物分析6.3 主题思想探讨第七章:《奥赛罗》剧情解析7.1 剧情梗概7.2 主要人物分析7.3 主题思想探讨第八章:《威尼斯商人》剧情解析8.1 剧情梗概8.2 主要人物分析8.3 主题思想探讨第九章:莎士比亚戏剧的stagecraft 与语言艺术9.1 莎士比亚戏剧的舞台技巧9.2 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色9.3 学生如何分析莎士比亚戏剧的stagecraft 与语言艺术第十章:莎士比亚戏剧教学实践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与方法10.2 教学过程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0.3 教学反思与改进整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作品,培养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莎士比亚简介补充说明: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背景,包括他的出生地、教育背景、职业生涯等。
阐述莎士比亚在戏剧领域的成就,如他创作的作品数量、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等。
分析莎士比亚作品的特点,如语言风格、情节构造、人物塑造等,以及其作品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
二、《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解析补充说明:详细描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情梗概,包括主要情节和关键转折。
分析剧中的主要人物,如罗密欧、朱丽叶、帕里斯等,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莎士比亚戏剧探究教案教学设计

莎士比亚戏剧探究教案教学设计一、引言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作家之一,他的戏剧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和赞扬。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了解其创作背景和文化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作品的背景和文化意义。
2. 学习分析和解读莎士比亚戏剧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演绎和表演莎士比亚戏剧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简介a. 莎士比亚的生平背景和时代背景b.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分类和代表作2. 莎士比亚戏剧的文化意义a. 莎士比亚剧作与英国文化的关系b. 莎士比亚戏剧对世界戏剧和文学的影响3. 分析和解读莎士比亚戏剧的方法和技巧a. 掌握莎士比亚戏剧的戏剧结构和主题b. 学习解读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角色和情节4. 演绎和表演莎士比亚戏剧的能力培养a. 学习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和表演风格b. 进行莎士比亚戏剧的角色扮演和演出活动四、教学方法1. 前导式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导学生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作品及其时代背景。
2. 合作学习: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和解读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角色和情节,互相讨论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
3. 视听教学:组织学生观看莎士比亚戏剧的现场演出或相关录像,并讨论演员的表演技巧和戏剧效果。
4. 角色扮演:学生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剧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实际演绎增进对戏剧的理解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过程1. 以课外阅读或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并进行相关讨论。
2. 分组小组讨论莎士比亚戏剧的文化意义,汇报讨论结果并展开讨论。
3. 学习分析和解读莎士比亚戏剧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实际操作和讨论。
4. 观看莎士比亚戏剧的现场演出或相关录像,并进行观后讨论。
5.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集体排练和演出展示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评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公开课教案_8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莎士比亚和他的作品;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内容;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特点;赏析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台词品读莎剧语言特色、莎剧深邃思想、莎剧艺术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莎士比亚的伟大人格魅力;培养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教学重点1. 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内容;2. 通过台词品读莎剧语言特色、深邃思想3. 分析戏剧中的艺术形象。
教学难点1. 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特点;2. 通过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3. 通过时代背景探究戏剧的主题。
教学准备1.莎士比亚的图文和影像资料2.PPT课件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
一柄气贯长虹的利刃划破了中世纪的阴霾,听,那是封存在公元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里的岁月回声。
屠戮、野心、谎言、嫉妒,潘多拉魔盒现已开启。
他的作品是永远高悬于世纪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嘲笑着谎言与瞒骗,鞭挞着邪恶与背叛......烈火足以使丑陋与罪恶战栗,燃烧!燃烧!连同一个黑暗的世纪焚尽,而光明必将在新世纪的晨曦中破茧重生!长风万里吹不断那惊世的爱与恨,红尘沧海仍眷念那泪眼中的一抹娇红!37部伟大的作品,一座文艺复兴时代无法逾越的高峰!那波诡云谲的世事变幻,那苦难深重的布衣百姓,还有那永远让人琢磨不透的复杂人性,都镌刻在波澜壮阔的莎氏剧目中!也许时间的障壁重重,阻隔了我们对文艺复兴的记忆,那就请记住一个仅次于上帝的名字——莎士比亚。
他的脚下暴风咆哮;他的头顶光明显耀!二.走进莎士比亚:1. 代表作品: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代表作有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四大悲剧《哈姆雷特》——优柔寡断导致的悲剧,《奥赛罗》——妒忌猜疑导致的悲剧,《李尔王》——世态炎凉中真情的悲剧,《麦克白》——没有节制的野心导致的悲剧。
《文学作品的成熟——莎士比亚的戏剧》教案

《文学作品的成熟——莎士比亚的戏剧》教案一、教案背景和教学目标教案背景: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戏剧作品深受全球读者和观众的喜爱。
他的戏剧作品不仅情节曲折、人物鲜活,而且在思想、情感和艺术上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通过学习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成熟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
教学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戏剧创作背景。
2.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的特点和成就。
3.分析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意义。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莎士比亚的生平和戏剧创作背景(30分钟)教师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家庭背景和戏剧创作背景,并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莎士比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他戏剧创作的影响。
2.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的特点和成就(30分钟)教师分别介绍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的题材、人物形象和情节,并结合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对这些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3.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意义(40分钟)3.1学生阅读《哈姆雷特》选段,并讨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命运的转折点。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形象和情节对整个戏剧的意义和影响。
3.2学生观看《奥赛罗》的电影片段,并讨论戏剧中的爱情、嫉妒和背叛。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情节对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3.3学生分角色朗读《李尔王》的经典台词,并讨论戏剧中的权力、忠诚和背叛。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形象和情节对道德和伦理的探讨和启示。
3.4学生观看《麦克白》的舞台演出,并讨论戏剧中的野心和暴力。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思考这些情节和冲突对主人公的性格转变和故事结局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来展示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莎士比亚戏剧教案
莎士比亚,这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为世人熟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奥赛罗》等经典剧作被世界各国一次次地搬上了银幕和舞台。
学习《莎士比亚戏剧选读》的文化意义。
学习《莎士比亚戏剧选读》的现实意义。
一、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
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小说与戏剧(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1.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2.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3.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
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4.朗诵小说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5.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
6.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小说、剧本,相互交流。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
二、教学要求:本系列课程的一些基本教学要求,与“诗歌和散文”大致相同,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或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丰富对作品的理解;组织小说、剧本阅读欣赏的报告会、讨论会,交流阅读欣赏的心得。
此外,可结合观摩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帮助对小说的感悟和理解;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通过观摩戏剧演出,尝试戏剧表演,加深对戏剧作品的体验。
三、教学方法
1.做好读的文章——多读(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讲过他学习时的趣事:20世纪20年代在北大读书时,教他们莎士比亚戏剧的以为外国教授,一上课就让他们读,如果不懂,还要读。
就这样,一堂课读来读去,终于领会了莎翁戏词的妙处。
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有些语文老师却把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
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
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
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剧本尤其如此。
①融入角色,读出感情。
让学生融入角色朗读,是学生走进角色的最佳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是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漠、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只有融入角色中学生才会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例如:《威尼斯商人》中“法庭辩论”一节,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符合每个人的身份和性格。
夏洛克的贪婪、吝啬、残忍、固执、冷酷无情;
鲍西娅的沉稳、细心、胸有成竹、落落大方;公爵的委婉耐心;
葛莱安诺的暴躁易怒;
巴萨尼奥的的见义勇为、重情重义,缺乏斗争策略和软弱;
安东尼敖的不会斗争,软弱妥协,听天由命的消极态度。
再如:《仲夏夜之梦》中第三幕第二场,精灵迫克将草汁滴错引发一场混乱的爱情表白。
狄米特律斯恋赫米娅的雅典人
海丽娜恋狄米特律斯的姑娘
赫米娅恋拉山德的姑娘
拉山德恋赫米娅的雅典人
奥布朗雅典郊外森林中的仙王
提泰妮娅雅典郊外森林中的仙后
迫克又名好人儿罗宾,一个淘气的精灵
波顿织工,为了庆贺忒修斯的婚礼和其他工匠在森林中排戏
剧中主要人物悉数登场,两对男女在“爱懒花”汁的作用下,发生了错乱的爱情,痴心的爱与被爱的痛苦交错迭出,人物语言极具感性色彩,狄米特律斯对海丽娜的百般羞辱,粗暴态度,海丽娜的痴心不移;拉山德错爱的狂乱,赫米娅面对恋人变化后的诧异、无奈,尽情显现。
角色性格鲜明,戏剧冲突激烈的段落都可让学生融入角色,朗读,只有这样文本中所蕴涵的生命形态、情感形态才能有机地融入自己的审美体验中。
还有《理查二世》第四幕第一场,理查王兵败被俘,王位被波林勃洛克夺走,理查王被废黜。
这出剧情是从谁杀死了葛罗斯特争论开始,双方在朝廷上唇枪舌剑,剑拔弩张,慷慨陈辞,掷地有声。
波林勃洛克对权利的渴望、理查王做了阶下囚后的沮丧与颓废、卡来尔主教临危时的不卑不亢的直率言词在这一剧中尽情展现,即将履新的君主与已经落魄的君王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的台词具有极强的性格特点,符合他们的地位、处境、身份,可谓是精彩纷呈。
②边读边悟,悟出精髓。
(举语言揣摩例)读是“悟”的基础,悟是读的深化。
在读的基础上“悟”有两个途径:一是品味语言,二是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首先要做好品味语言的文章。
品味语言、感悟语言就是理解并体验其中的内蕴和精神,就能很好的理解和把握作者通过语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传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哈姆莱特》中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的语言,其中哈姆莱特关于人的一段精彩议论:“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是在我看来,这一个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人类不能使我发生兴趣;不,女人也不能使我发生兴趣,虽然从你现在的微笑之中,我可以看到你在这样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