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案)学戏曲教案
小学音乐《校园小戏迷》之京剧亮相教案

《校园小戏迷》之京剧亮相-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巩固京剧唱腔的演唱技巧,能够运用假声演唱京剧唱腔。
2、能够掌握基本的亮相技巧3、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调动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二、教学方法1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2 、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计算机、戏服、头面、鬤口。
四、导入课题:课前唱“校园小戏迷”老师:我们京剧演唱时,讲究字正腔圆,首先,我们要注意咬字,用唇、齿、舌来控制咬字,比如(老师范唱,学生学习、模仿)女生同理,用唇、齿、舌来控制咬字,用“假声位置”唱旦角唱腔,比如(老师范唱,学生学习、模仿)五、教学过程1 、京剧亮相的定义“亮相”是一种戏曲表演动作。
主要角色上场时,下场前,或者是一段舞蹈动作完毕后的一个短促停顿。
集中而突出地显示出人物的精神状态,采用一种雕塑的姿势,这就称其为“亮相”。
2、京剧亮相作用•塑造角色特点。
•加深角色的形象。
3、学习京剧亮相亮相具备的五法“手、眼、身、法、步”师:手:指手型眼:指眼神儿身:指身段法:方法,规律步:台步(老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示范京剧亮相)生角,常用的手型:掌,拳,山膀;常用的台步:丁字步,弓箭步;旦角,常用的手型:兰花指,兰花掌,按掌常用的台步:踏步;净(花脸),常用的台步:丁字步,弓箭步;常用的手型:按掌丑角,常用脚尖点地(给学生穿戏曲服饰,突出形象,示范动作,讲解要领)4、回顾四大行当生、旦、净、丑亮相的特点(互动)5、不同角色有不同的亮相(播放幻灯片,老师示范)让学生去体验欣赏六、让课堂变戏台,并身临其境让课堂变戏台,学生变成演员,身临其境感受四功五法的精彩结束语:这节课我们一起巩固了京剧唱腔的技巧,又学习了京剧亮相,我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以后,能够把京剧更多的融入到大家的学习、生活中,把我国的国粹发扬光大。
音乐教案-走进京剧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

4、哼鸣第一声部旋律。
5、教师范奏(范唱)第三声部旋律。
1=bB
1 - - -「7 - - -「1 - - -「7 - 1 -「4.6 6 53 4「46 53 4 -「4.6 6 53 4「46 53 4 -「1 - - -「7- - -「1 7 6 -「7 - 1 - ‖
[1] [2]下一页
课题
第六课:草原就是我的家
共四教时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以表达对祖国美好的大草原的热爱,感受4/4拍的强弱规律。
2、学会用蒙古舞的基本动作(骑马步)感受“骑上小红马)的风格。
课前准备
草原图、双响木、串铃、强弱圆圈等
教学重点
学会各种骑马动作,学会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教师范奏(范唱)第一声部旋律。
1=bB 4/4
3.5 5 3.2 1「2.3 5.3 2 -「3.5 5 3.2 1「23 2.1 1 -「6.1 1 75 6「61 75 6 -「6.1 1 75 6「61 75 6 -「3.5 5 3.2 1「2.3 5.3 2 -「3.5 5 1.2 3「2.1 26 1 - ‖
生答:“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2、师: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出示图片或文字,教师口头讲解)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1、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刚才我们介绍的有脸谱的角色。“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象画面上的这位水浒传中的石迁一样。
小学音乐第四单元 学戏曲(新人教四下教案)

第四单元学戏曲(新人教四下音乐教案)第四单元学戏曲音乐活动《生、旦、净、丑荟精粹》☆音乐活动《生、旦、净、丑荟精粹》这个教学内容主要是浏览性的,有很大的灵活性。
教师可根据各自的情况,通过典型的唱段为学生介绍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和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
如:生:《空城计》中诸葛亮的《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老生)旦:《卖水》中《行行走,走行行》(花旦)净:《铡美案》中包公的《包龙图打座在开封府》(黑头)丑:《法门寺》中的《念状》(文丑)不同的人物由不同的“行当”表演。
生就是男子的形象,又分老生:就是老年的男子如诸葛亮等;小生:就是年轻的男子如周瑜等;旦就是女性的角色,又分为青衣:年轻的女性;老旦:年老的女性;刀马旦:一般是指女的武将;净又称“花脸”,表示性格粗犷豪迈的人物,如张飞、包拯等;丑又称为“小花脸”,是表演喜剧性的人物,如《水浒》中的时迁等。
京剧的表演形式多样,有唱、念、做、打等四种基本的形式。
“唱”就是演唱;“打”就是武打;“念”就是剧中人物的对白,但和我们平时说话不一样,是有一定节奏感的念白,富有音乐性;“做”是一些表现一定内容的程式化和虚拟化的动作,如开门、上马、下马、骑马的动作等,在表演中并没有真实的东西,只是用一些动作来表现,这是京剧的一种表演特色。
本节课的教学应避免教师唱独角戏,要充分调动学生走上讲台师生同讲,可以是又讲又演,也可以是边看录像、边讲、边演等,应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京剧的学习中。
《甘洒热血写春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演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2、继续学习《走进京剧大世界》──著名的京剧演员,了解四大须生及四大名旦,还有净行和丑行的演员。
3、通过学习《甘洒热血写春秋》了解《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情节,体验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二、教学难点:一字多音,如唱段最后一字“秋”的演唱。
三、教具准备:影片剪辑:《智取威虎山》简介;《甘洒热血写春秋》唱段。
课件《京剧著名演员》及其视频剪辑:马连良《草船借箭》;裘盛戎《赤桑镇》;梅兰芳《霸王别姬》;朱世慧《报药名》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播放《急急风》节奏,学生采用走圆场的方式进教室。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看大戏教案

2、歌曲的旋律进行中,#4的运用是特点之一;旋律进行
中,六度、七度大跳音程也非常有特点;5、2是骨干音,运
用较多;同时,第一段歌词最后一句及歌曲结束句一字多音的旋律进行也很有特点等,教师带领学生唱一唱这些句子,认真体会。
3、歌曲具有哪种戏曲的风格特点呢?听一听下面的三个唱段,比较一下,歌曲和其中哪个唱段的风格特点比较相似?学生自由回答。
(三)分辨戏曲唱段体会腔唱特点
1、教师播放三种不同剧种的表演片断,学生分辨。
(1)京剧《白蛇传》视频。
(2)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视频。
(3)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视频。
师生共同讨论,歌曲《看大戏》听辨与老师刚才播放的哪一种戏曲唱段的风格比较相似?(听辨选择)
这三个唱段中,由于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唱段中,旋律进行中#4使用比较多,#45的进行也很有特点,音程的跳进以及5、2的运用等方面,与歌曲《看大戏》有许多相似之处。
1、教师播放三种不同剧种的表演片断,学生分辨。
(1)京剧《白蛇传》视频。
(2)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视频。
(3)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视频。
师生共同讨论,歌曲《看大戏》听辨与老师刚才播放的哪一种戏曲唱段的风格比较相似?(听辨选择)。
小学音乐川剧表演教案

小学音乐川剧表演教案教案标题:小学音乐川剧表演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川剧的历史、特点和表演形式。
2. 学习川剧的基本唱腔和动作。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川剧,并简要介绍川剧的历史和特点。
2. 播放一段川剧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川剧的独特魅力。
学习川剧基本唱腔:1. 介绍川剧的唱腔特点,如高亢激昂、音调跳跃等。
2. 分发川剧唱腔的歌词和音频,让学生跟随音频学习唱腔。
3.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合作,练习唱腔。
学习川剧基本动作:1. 介绍川剧的基本动作,如虎步、鹰爪等。
2. 分发川剧动作手册,让学生学习和模仿基本动作。
3. 组织学生进行动作练习,指导他们正确地表演川剧的动作。
团队合作表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段川剧表演。
2.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分别负责唱腔和动作。
3. 指导学生进行排练和反复练习,确保表演的流畅和协调。
4. 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展示,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团队合作精神。
评估与总结:1. 观察学生在学习和表演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改进表演技巧。
3. 总结川剧表演的学习经验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发展自己的音乐才能。
教学资源:1. 川剧表演视频2. 川剧唱腔歌词和音频3. 川剧动作手册4. 学生分组表演准备材料教案延伸:1. 组织学生观看更多川剧表演,增加他们对川剧的了解和欣赏。
2.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川剧培训班,提升他们的表演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川剧演出,展示他们的成果并与他人分享。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的安全,在学习和表演过程中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和舞台的安全。
2. 关注学生的情绪和表现,鼓励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音乐_学戏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唱脸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感受京剧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让学生感受装饰音、休止符等音乐记号在戏曲中的韵味。
2、通过聆听、表演、演唱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
3、了解京剧的行当、唱腔等京剧表演形式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戏曲艺术知识了解较少。
三、重点难点重点:感受京剧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让学生感受装饰音、休止符等音乐记号在戏曲中的韵味。
了解京剧的行当、唱腔等京剧表演形式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兴趣。
难点:通过聆听、表演、演唱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我国戏曲剧种非常丰富,老师给大家唱一唱,同学们说说是什么剧种。
2、介绍京剧的相关知识。
3、讲解京剧的艺术表现手段:唱念做打。
讲解京剧四个行当:生旦净丑。
重点讲解净,导出唱脸谱。
(二)、欣赏《唱脸谱》1、听一听有哪些脸谱。
2、再次聆听,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3第一段演唱有什么特点?由哪个行当演唱?4、第二段演唱特点?加入了什么乐器?由哪个行当演唱?5、学唱第二部分,注意休止符,拖腔。
(三)、表演1、学习旦净两个身段动作。
2、学生给歌曲创编动作。
(四)、拓展认识戏歌体裁。
(五)、课堂小结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授课效果分析我认为整个课堂的环节设计是比较连贯流畅的。
我在这节课中采取的是综合评价方式,不是看学生这首歌曲唱到什么程度,而是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条件,留给自由的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发情感,学习音乐文化知识,并在自己的体验中尝试创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审美感受,是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打基础,因此我将常用教学方法与自己的情感体验式教学法结合起来,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让他们认识脸谱了解京剧。
小学音乐教案《中国京剧》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教案《中国京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京调》音乐走进教室。
二、导入: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个大剧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京剧无论如何也算是个老大哥。
它也是第一个走向国际舞台的,代表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
有个美国人说:“如果中国没有京剧了,我也就不承认中国了。
”有一位老华侨,在太平洋彼岸的一个大都市迷失了路途,正在他彷徨迷惘之际,突然听到从附近的一个大楼中传出京胡的声音,老华侨欣喜得热泪盈眶……所以有人说,一位无产者可以凭借着《国际歌》找到自己【教客网,,提供免费课件,免费教案,免费试题,免费论文,舞蹈视频,幼教资源,版报大全,公文大全,剧本下载!】的同志,那么,我们中国人凭借着京剧的曲调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同胞。
真是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样宫商唱皮黄。
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知道京剧,不知道自己的民族国粹。
甚至妄自菲薄,就不对了。
所以我认为作为中国人,有必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国宝——我们的京剧艺术。
三、介绍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但在初期,京剧的行当仍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后来才把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
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包括老生、小生、武生、文武老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
(展示生行扮相的图片)旦: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包括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刀马旦、贴旦等。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四年级下册《学戏曲活动生旦净丑荟精粹》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4

小学音乐人教版(简谱)四年级下册《学戏曲活动生旦净丑荟精粹》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生旦净丑荟精粹》
课时计划:一课时
教学内容:
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
教材分析:京剧是流行于全国的戏曲剧种,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它吸收并融合了许多其他剧种在音乐以及表演方法上的精华,是中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
本节课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视、音直观效果的作用,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的直观感知中,对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并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弘扬民族精神。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中国戏曲、京剧的知识了解是知之甚微的,但随着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识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与探索的活动能力已增强,他们喜欢音乐活动,乐于参与生动活泼,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活动,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感受京剧的音乐韵味,引导学生热爱京剧,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京剧“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实践中感受京剧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
3、过程与方法:
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各个行当的基本功,让学生在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教学重点:了解及分辨四大行当
教学难点:模仿四大基本功的动作
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
2•新授部分
(1)介绍越剧发展历史及行当: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2)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边欣赏边完成课后问题。
(3)欣赏《红楼梦》选段一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4)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清悠婉丽。
3•演员介绍:尹桂芳
4•拓展性作业模拟演唱,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报花名》。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欣 赏《报花名》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 底蕴。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并交流评剧的有关内容: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 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学戏曲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剧目 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1)播放三段唱段 Nhomakorabea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
京剧《红灯记》选段、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越剧《红楼梦》选段
3•欣赏《报花名》:简单了解《花为媒》的剧情,感受音乐风格,介绍演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