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中国明显走下坡路
特斯拉工厂停产原因

特斯拉工厂停产原因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斯拉公司已成为全球汽车制造领域的领导者。
然而,就在最近,特斯拉工厂的停产引起了车业领域的广泛关注。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特斯拉工厂停产的原因。
首先,特斯拉工厂停产与制造流程和成本有关。
特斯拉工厂拥有高科技设备和精密制造流程,使制造成本居高不下,而停产将使其降低成本。
此外,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速度迅速,使得维护庞大的制造流程以及其设备出现困难,从而直接影响生产效率。
其次,特斯拉工厂停产还与供应链有关。
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的组装制造流程以及材料的使用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特斯拉生产的汽车使用了先进的新技术和组件,但是供应链所有者们必须努力及时跟上新技术和技术趋势,这会使其请求更多的现金流动,从而影响特斯拉的财务计划。
再次,特斯拉工厂停产也跟其他竞争者有关。
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竞争加剧,特斯拉正面临来自其他汽车厂商的激烈竞争。
竞争对手们开发出的新技术可以更快的替代特斯拉的产品,而特斯拉的停产可以帮助它更好的应对竞争,并重新定位其生产线以保持竞争优势。
最后,特斯拉工厂的停产也可能涉及到经济因素。
由于经济衰退和新冠肺炎大流行,汽车行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特斯拉也没能幸免,所以它需要有效地降低成本,停产工厂可以做到这一点。
此外,特斯拉还为汽车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本地汽车行业的投资和技术要求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但由于经济压力,特斯拉仍然不得不停产工厂以减少成本。
总之,特斯拉工厂停产的原因多面向,其中包括制造流程和成本、供应链、竞争对手以及经济因素等。
因此,作为特斯拉未来发展的一种重要策略,将通过对停产工厂进行全面评估,以便尽快实现更有效的制造流程和成本控制,从而把特斯拉推向更高的新高。
特斯拉:遭中国客户维权

特斯拉:遭中国客户维权作者:来源:《家用汽车》2014年第05期特斯拉:遭中国客户维权近日,具有传奇色彩的电动车制造商Tesla(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在北京高调亮相,并向媒体大谈特斯拉在华的宏大愿景。
但迎接这位“钢铁侠”的不仅仅是掌声,还有部分中国客户的投诉与声讨。
这批车主来自杭州、广州、呼和浩特等非京沪籍31位准车主,他们称特斯拉没有按照应有的“既定顺序”交车,一些较晚订车的北京和上海用户已经被通知可以提车,而其它地区较早下订单的用户仍在等待。
车主们目前已向特斯拉发律师函,称特斯拉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违背承诺擅自单方面改变交车顺序,未履行交车义务,构成“虚假承诺”,涉嫌对消费者欺诈。
市场下滑西雅特停止进口去年四季度开始西雅特便停止在华进口车型,从经销商无车可售到西雅特中国人员离开,再到取消活动代理商,这一系列扑朔迷离的变动终于在本届北京车展得到了解释。
将西雅特带进中国的大众汽车集团执行副总裁苏伟铭在专访时表示,“西雅特正在为国产准备,而去年起停止进口车型是为了让经销商止损。
”苏伟铭表示,当2010年考虑把西雅特进口到中国时,进口小车市场没有问题,但近几年却下滑得非常厉害,所以西雅特在华经销商一直在亏损。
为了给经销商止损,西雅特停止进口车型,并且计划将目前国内的11个西雅特经销店转型为销售大众进口商务车T5。
对于国产信息他表示,集团正在对国产进行论证调研,但目前具体的进展尚不能透露。
六年三易规划:一汽自主何时强大在距离2015年还有7个月的时候,一汽决定修改目标。
一汽集团总经理许宪平日前的一次媒体沟通会上透露,未来十年,一汽集团制定了“两步走”战略。
第一步,到2020年实现自主品牌突破200万辆;第二步,到2025年实现自主品牌“中国第一,世界前十”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0年的北京车展上,时任一汽集团总经理徐建一曾在“十二五规划”中透露,“2015年将超过4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比例超过50%。
Tesla案例

Tesla中国乱象揭蛊2014年4月,在具有传奇色彩的电动车制造商Tesla的 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访华前夕,一场由23名来自中国大陆非京沪地区的Tesla“准车主”掀起了一场因对交车顺序不满的集体“维权”行动,且愈演愈烈。
这些Tesla在华的预订用户称:Tesla或没有按照应有的“既定顺序”交车,一些较晚订车的北京和上海用户已经被通知可以提车,而其它地区较早下订单的用户仍在等待。
据腾讯科技的报道,23名用户委托律师起草的律师函已发送给拓速乐汽车销售(北京)有限公司(Tesla在中国的销售实体)和Tesla 首席财务官Deepak Ahuja。
律师函中指称:Tesla在客户不知情情况下,违背承诺擅自单方面改变交车顺序,未履行交车义务,构成“虚假承诺”,涉嫌对消费者欺诈。
Tesla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负责人吴碧瑄(Veronica Wu)在对“维权”车主的电话和邮件回应称:北京和上海外的一些地区因为售后服务中心和充电网点没有建成,不能提前交车,因为售后和配套设施缺乏会影响用户体验。
“在中国,特斯拉坚持在交车前确保每一位客户都有适宜的充电设施,并能享受到我们及时的服务”,吴碧瑄在对“维权”车主的邮件回复中如是说。
这并非不合理的托辞。
但未经事先沟通清楚交车条件而在京沪之外地区产生的大量订单,以及Tesla在北京之外地区迟迟未能设立的充电设施及服务中心等配套网络,已经暴露了Tesla过去一年在中国的诸多问题:2013年底Tesla在中国的订单也超过了5000单,北京的体验店和服务中心早在2013年中落成并开放。
但时隔一年,Tesla迟迟未能在上海建立计划中的中国第二家体验店和售后服务中心。
粉丝和拥趸的高心理预期及因此产生前期大量的订单,与日后因“服务网络”不完善和拓展迟缓而无法生产交车的情形之间的对撞与反差,并非偶发的孤立现象。
事实上,它与这一年以来,Tesla美国总部对中国战略的调整,乃至外界热衷讨论的Tesla首任中国区总经理郑顺景离职、Tesla全球副总裁吴碧瑄主导中国业务,乃至背后从美国总部波及到中国的利益冲突与人事斗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的SWOT分析及启示

Market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20.21.012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的SWOT分析及启示河北经贸大学 赵红霞 田萌摘 要:特斯拉独一无二的企业定位和营销模式为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竞争优势,也使得特斯拉在短短几年中在中国市场中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后起之秀。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探索其成功的营销经验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启示。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特斯拉;SWOT分析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1(a)-012-03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致力于生产、销售高端电动汽车,打造了世界上首辆使用锂离子电池为驱动能量的纯电动汽车。
经过五年的研发,2008年2月,特斯拉第一个纯电动汽车车型Tesla Roadster下线交付,之后又陆续推出了Model S、Model X 和Model 3等车型,均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收获了不错的反响。
目前,特斯拉的主要销售地区包括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
1 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2013年,中国正处于对新能源汽车积极推广的时期,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是具有极大潜力的朝阳产业,特斯拉汽车抓住这个优越的市场机遇进军中国,以扩大特斯拉的海外销售市场。
在2013年年底,特斯拉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4S店,以Model S为主要车型进行销售。
2014年4月,特斯拉将Model S交到了中国第一批客户的手中,其中包括8位企业领袖,从此开启了特斯拉进军中国的路程。
1.1 门店分布范围广泛从2013年开设第一家门店开始,截至2019年,特斯拉在中国一共设立了63家体验店和服务中心,基本遍布全国。
由图1可以看出,特斯拉在中国的体验店和服务中心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和华北地区。
特拉斯以中国发达城市为中心目标,门店位置主要分布在消费水平高、人流量大的城市中心区域,针对具有高收入和先进意识理念的消费者群体。
黔驴技穷,特斯拉难服中国水土

黔驴技穷,特斯拉难服中国水土作者:杨艳来源:《家用汽车》2016年第02期特斯拉一直在谋求推出价格更便宜的电动车,不过日前,特斯拉却在售后服务上推出了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举措,对电动车售后维护保养的价格进行上调,此外还规定车主转让特斯拉电动车时,不允许随车转让剩余的服务包。
总体而言,特斯拉电动车的购买成本在下降,以适应更多大众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但却在此时上调售后价格,对此美国媒体指出,对于新购买特斯拉电动车的消费者而言,上述这些变化基本上是利空消息。
另外由于不能随着转让售后服务内容,未来二手特斯拉电动车的转让价格和车辆剩余价值也将受到影响。
相必特斯拉不会仅仅因为销量越大亏损越多就上调售后服务价格,不然损失销量,就得不偿失了。
新国标的挑战入华两年的特斯拉始终面临着水土不服的难题。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正式对外发布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5项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并开始实施。
针对新国标发布的问题,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已经开始妥协。
特斯拉在官方回应中称,“我们已多次公开承诺在中国充电新国标发布之后,会用最短的时间确保所有在中国销售的特斯拉产品完全遵守该标准。
对于现有的特斯拉车主,我们会有完善的过渡措施和售后服务,保证所有特斯拉在中国的电动汽车能够在符合新国标的设备上充电”。
这也是特斯拉的首次官方表态。
然而,在业内看来,适应新国标需要对产品进行的整体改动较大,甚至涉及充电桩功率与电池匹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特斯拉面临的改造难度不亚于新车改款,这势必将成为特斯拉推广的最大障碍。
汽车行业专家张志勇认为,车型的改造或许容易,但充电设施的改造则更为迫切。
特斯拉的充电端口标准与其他品牌并不兼容,因此并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截至目前,特斯拉仍没有将已经建好的充电网络对外开放,其自身建设的充电设施与新国标的对接改造也未启动。
中国充电市场统一和规范的管理,意味着坚持独立建设充电立场的特斯拉被排除在外。
特斯拉财务分析

2018年资产负债表
资产(千美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有限的现金 净应收账款 库存 预付费用及其他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总额
设备净额 净无形资产 应收票据 限制现金 其他资产 总资产合计 流动负债 应付账款
应计负债
递延收入 转售价值担保 客户存款
长期债务 流动负债合计 负债总额 非控制性权益 可转换优先票据 普通股 资本的额外支付 累计其他综合收益 累计赤字 股东权益总额 非控股权益 负债和权益总额
2018年末
3685618 192551 949022 3113446 365671
8306308
11330077 282492 421548 398219 571657
29739614
3404451
2094253
630292 502840 792601
2567699 9992136 23426010 555,964
年初
31.14%
22பைடு நூலகம்50%
13.22% 10.25%
11.12%
10.37% 100% 100%
9.38 0.00001652
0.00% 100% 0.78% 100% 100%
55.95% 100%
14.97% 0.46% 2.20% 9.12%
8.58%
27.61%
26.39% 1.65% 2.23% 1.18% 0.95% 100%
运营能力分析
由上图得知特斯拉公司流动周转率较其他公司的低,流动资产经营利用效果较差,通过流动资产而产生价值 的能力较低,营运能力较弱固定资产周转率也称固定资产利用率,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净值的比率.比 率越高,说明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公司较其他公司固定资产周转率出入不大,说明四个公司管理水 平相似。
特斯拉在华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与对策

特斯拉在华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与对策1. 促进外商直接投资2. 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特斯拉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将会带动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特斯拉的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引进,将有助于提高中国本土电动汽车产业的水平,推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向更高端的方向发展。
3. 提升产业链水平4. 带动就业增长特斯拉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将会带动大量就业机会的增加。
特斯拉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的建设将会刺激相关产业的需求,从而带动就业增长,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特斯拉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将会有助于提升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特斯拉的技术研发和生产技术的引进,将为中国提供更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提升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
二、特斯拉在华直接投资的对策1.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应该加大对特斯拉在华直接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为特斯拉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特斯拉在华投资的吸引力,鼓励更多外国企业来华投资。
2. 强化产业配套服务政府应该加强对特斯拉在华直接投资的产业配套服务,为特斯拉提供更加便利的生产经营环境和配套服务,提高特斯拉在华的生产效率,加快产业链的发展。
3. 加大技术引进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特斯拉在华直接投资的技术引进力度,为特斯拉提供更好的技术引进和转移环境,帮助特斯拉更好地推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4.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5. 鼓励创新合作政府应该鼓励特斯拉与中国的高校、科研机构等进行技术创新合作,促进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的转化,为特斯拉在华直接投资提供更多的创新合作机会。
在总体上看,特斯拉在华直接投资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成绩作出更多的努力。
希望特斯拉在华直接投资可以不断壮大,在中国市场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特斯拉在华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与对策

特斯拉在华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与对策特斯拉是全球知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在华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与对策如下: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直接投资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特斯拉在中国建厂,需要大量的工人参与生产,在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各类的建筑工人、服务人员等。
特斯拉的建厂有助于提高当地就业率,降低失业率,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特斯拉在华直接投资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特斯拉的建厂需要供应链的支持,包括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商。
这些供应商将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改善技术和提高产能,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特斯拉的建厂也带动了物流和运输行业的发展,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
特斯拉在华直接投资推动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
特斯拉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性能和品质,以及先进的电动汽车技术,引领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潮流。
特斯拉的市场推广和宣传也提高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知和接受度,促使更多的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推动了整个市场的快速发展。
政府可以加强对特斯拉及其供应链企业的支持和协调。
加强与特斯拉的沟通合作,为其提供税收和其他优惠政策,帮助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障碍。
政府可以引导和培育更多的本土电动汽车制造企业。
特斯拉虽然在中国市场表现出色,但中国本土品牌仍然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推动本土品牌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提高其竞争力。
政府可以加大对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
电动汽车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充电桩网络和充电设施。
政府可以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充电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便利度,进一步促进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
政府可以鼓励和引导更多投资者参与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特斯拉在中国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和市场准入的方式,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投资者参与电动汽车产业,推动产业链的发展。
特斯拉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积极的。
政府和相关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和创新,进一步发挥特斯拉的带动作用,促进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斯拉在中国明显走下坡路
虽败局未定,但前景不妙,特斯拉在中国明显走下坡路。
种种败象相继出现:人数达三分之一的大规模裁员;中国区中高管理层多人离职;全年完成销量不足计划1/4;库存迫近四位数,压力与日俱增;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特斯拉销量只有欧洲的二分之一、北美的四分之一。
从供不应求排队等车到库存大增,与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长324%冰火两重天。
曾经火爆一时的特斯拉在中国还没展开拳脚就已败绩累累。
原因何在?
首先,性能错位使一款高端豪华产品出现致命弱点。
作为豪华电动车先驱者,特斯拉在行业探索方面意义非凡。
但最高时速210公里、0至100公里加速不到5秒的超级电动跑车在目前主销城市区内只能蠕动蜗行,高性能无从发挥;离开市区自驾游虽可发挥出高性能,但续航里程的局限却可能令其有去难回;身价高达70多万元的特斯拉虽可以省却燃油支出,但对高端客户来说,节省燃油并非理想亮点,而花费40多万元购买一辆豪华轿车,省出30万可以养车10年,保险燃油足够。
于是,特斯拉一定程度上陷入一个性能陷阱:达到超跑的高性能必然要堆积过多的组合电池,抬高生产成本和价格;而高价格高性能又受到续航里程局限,至少目前中国充电设施不完善的条件下难以远距离任意驰骋;市场覆盖十分狭窄,购车人群被停车场或独门别墅的购车先决条件限制得极为小众;等到充电设施完善,首批特斯拉已沦为二手车,转手出售残值更低。
性能浪费,贬值加速,很可能让特斯拉陷入穷途末路。
消费者环保理念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北美和欧洲消费者具有明确坚定的环保理念和责任意识,视节能为时尚,以环保为荣,环保意识强是有修养的绅士表现,市场启动较早,形成了时尚消费风潮;而国内环保理念还远没有深入人心,为环保而斥资
百万购买特斯拉的动力微乎其微。
且产品加上税费后国内售价比美国高出63%,远超欧洲比美国产品高40%多的平均水平,更破坏了产品的性价比。
所以在收入较高的美国,尽管燃油费较低,但中产阶级可以轻松入手特斯拉,而在中国,购买特斯拉非富豪不可。
由于环保理念、充电设施和价格原因,美国消费者对特斯拉产品缺陷的耐受度提高了。
新车小众,新车沦为二手车后更为小众。
目前中国亿万富豪人数已达6.7万,但从目前2499辆的年上牌量看,富豪当中愿意购买特斯拉的寥寥无几。
而千万富翁更难下决心斥资百万购买这样一辆难以完成长途行驶的车。
消费风潮过后,该买想买特斯拉的已经购买完毕,未来市场潜力已经被集中释放,超跑级别电动车的购买欲望被传统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更多选择所动摇,消费动力被稀释,未来市场空间越来越狭窄。
特斯拉也想在中国投放低价格电动车,但这部分市场已经被国内比亚迪等企业先入为主抢占先机,特斯拉的后续中端产品的投放,必然要遭遇与国内企业产品的同质化竞争,由于补贴政策的因素,特斯拉很难争取主动,产品占有率不会太大,难得一席之地。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除了面临充电设施瓶颈短期内难以突破这一新能源行业共性问题之外,还有充电标准的统一问题。
特斯拉的充电标准与国内标准完全不同,难以融合,在中国新能源车充电标准统一之前,目前国内外产品的充电设施在国内只能各自为战,重复建设。
根据计划,北京市社会公共停车场、电动汽车4S店、加油站等地将建设10000个快速充电桩,但时间是2017年。
即便完成了这个计划,特斯拉也因为标准问题而难以融入共用。
一定时期内,电动车产品的跨区域行驶依然是奢望。
此外,华而不实的虚幻化炒作是导致特斯拉从大热变大冷的重要因素。
性能错位和高性价比、低残值反差的致命弱点,被产品上市初期的万众惊呼、热炒掩盖了。
作为新能源先驱产品,其高性能和高端尊贵的产品特征,让大众憧憬着依靠科技的进步可以摆脱传统能源依赖的美好前景,对其可能出现的产品劣势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
特斯拉的炒作是强有力的。
因为产品具有天然的关注度,各类新闻媒体心甘情愿不间断发布的大量新闻都是免费广告。
特斯拉关于要在中国建设超级充电站、与丰田合作建设超大电池工厂、在短期内推出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在中国国内寻找合作伙伴生产低价格电动车、在一定时期内达到量产若干辆等新闻,充斥于各种媒体。
但特斯拉总裁马斯克和他的团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大话狂话说得很多,实际兑现寥寥无几,美好理想一筹莫展,现实举措捉襟见肘。
最后,新产品长期推迟上市时间,销量计划大幅落空,尽管炒作不断,但股票连续下跌。
前期强有力的炒作源于童言无忌般的大胆放言,由于大话太多,实现太少,特斯拉被蒙上了诸多华而不实的虚幻色彩,及至库存增加、客户退车等捉襟见肘的窘迫无法掩饰,炒作便失去了根基,产品自然降温趋冷。
上述种种原因,导致特斯拉在中国出现兵败如山倒的颓势。
马斯克在危急关头能否力挽狂澜,取决于特斯拉新的高科技手段能否带来全新产品,这些产品续航里程能否更长,价格能否大幅降低,也取决于未来中国新能源产品充电标准的统一。
产品真正拥有竞争力的高性价比,才有机会转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