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七年级下册美术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岭南七级下册美术之外国的世界遗产之美 ppt课件

世界遗产标志
含义:
方形代表人类创造 的形式。 圆形代表自然。 外围是英文、法文、 西班牙文。
2020/4/12
1995年,在挪威举行了第一届世 界遗产青年论坛。一个可爱的卡 通降生了:“帕特里莫尼托”。 这是一群讲西班牙语的学生根据 世界遗产标志创造出来的,它的 意思是“小遗产”,这个卡通人 代表了世界遗产青年保卫者形象, 同时,也代表着全人类保护世界 遗产的责任与心情。
2020/4/12
泰姬陵的倒影
• 韶关市摄影爱好者侯刚向记者展示了他在印度泰姬陵拍摄过程中的惊 世发现———泰姬陵在水中的 倒影呈现了泰姬的少女形象。这是全世 界首次有人提出这一观点,已引起了中印两国有关部门的重视。
• 2006年春节期间,侯刚携夫人赴印度进行摄影创作活动。在拍摄泰姬 陵时,他突然发现,平静的水面上,泰姬陵的倒影呈现出一个戴着王 冠的少女形象,夫妇俩被惊呆了!回到韶关后,他们与广州有关单位 联系,经有关部门向印度方面了解,确认了此前在国外没有类似的发 现。
• 泰姬陵因爱情而生,这段爱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续写,光阴 轮回,生生不息。尽管有人说,沙贾汗只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暴君,根 本不是多情种子;尽管有人说,泰姬陵美轮美奂的脚下,不知堆砌着 多少人的鲜血乃至生命。但是我们似乎更愿意相信这世上真的有情深 意重的男子,有穿越时空的思恋,有生死相随的爱情。泰姬陵依然超 越着简单的建筑学意义,默默地美丽着,不为别的,只为世人心中那 一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吴哥窟之迷
吴哥窟是由—个叫做吉篾(今名叫高棉)的东南亚民族所建,时间大概从公元802年起, 那时阔耶跋摩二世建立了辉煌的高棉帝国,繁荣昌盛达6百年之久。
在12世纪时,吴哥建筑达到了艺术上的高潮。当时建造的吴哥庙,所有的墙壁全 都刻有精美的浮雕,每个平台的周围都有面向四方的长廊,连接着神殿、角塔和阶梯, 即使长廊的墙上也全都刻有描述古代印度神话故事的浮雕。吴哥庙不仅本身规模宏大 无比,庙宇的外面还有一条将近10米宽的堤路。直通庙宇的大门,堤路的两边也都竖 立着巨大威严的那伽蛇神像。—般说来,世界各国所有的庙宇都是坐西朝东,而唯独 吴哥庙大门朝西,这使后来研究古代高棉的考古学家百思不解。此后,吴哥王朝的历 代国王的建城工作就—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
岭南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岭南版七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有关世界遗产的定义与分类标准,并记住一定数量的世界遗产名称。
二、教学重点: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学会从审美角度描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
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说明:可让学生课前阅读课本,并为上课做好材料和评论方面的部分准备。
老师:课件、相关网站的网址、挂图等教学资料。
学生:学生收集自己亲自到访过的或熟悉的中国世界遗产地的图片及文字材料。
2、课堂导入说明: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老师:展示中国地图,教师分享自己参观中国世界遗产地的感受,让同学们猜猜说的是哪个地方,再展示图片。
学生:与教师交流,欣赏图片感受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3、课堂发展说明:广泛联系学生生活中到过的地方,引发学生的共鸣。
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现状,加深对世界遗产知识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多角度、多视点及深层次的美术欣赏评述能力。
引发学生关注时事,激发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
老师:(1)、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并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自己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认识。
(2)、列出我国各省份的世界遗产,阐明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多而且丰富的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世界遗产的相关定义和分类。
(3)、结合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定义指导学生多角度欣赏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美。
提问:请举例说明欣赏世界遗产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有哪些方法?(4)、让学生选感兴趣的中国世界遗产谈谈它被评为世界遗产的原因。
有何美感特征及价值?请各个小组汇报。
(5)、观看一段有关丹霞山申遗的新闻报道视频,问:从视频中你有什么启发?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呢?请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提出自己的意见。
学生:(1)、小组分享:根据所得信息欣赏与交流,说说对中国世界遗产的认识。
(2)、师生互动,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概况和特点。
(3)、小组合作:结合课本和自己收集的资料,从多角度召开欣赏,探究欣赏世界遗产的方式方法。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七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与类别,欣赏、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2、培养分析艺术品和欣赏遗产之美的能力。
3、了解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尊重和保护中国世界遗产。
教学重难点1 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从审美角度描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2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投影展示我国“长城、故宫、敦煌莫高窟”等中国风景名胜,让学生欣赏感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无数精湛绝伦的文化艺术杰作,前认为后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遗产,推动了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延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文化遗产已经濒于消亡,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保护这些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要保护他们,我们首先要了解他们、熟悉它们。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教师板书课题:《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一、世界文化遗产定义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定义: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包括亿万年的地球史上,人类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及考古遗址地带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二、不同种类类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世界文化遗产(26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甘肃敦煌莫高窟、长城、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明清皇宫、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西藏布达拉宫、苏州古典园林、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北京天坛、北京颐和园、重庆大足石刻、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寝、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云冈石窟、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中国安阳殷墟、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福建土楼、河南天地之中古建筑群。
岭南版初中美术 1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开平碉楼 课件

—— 广 东 开 平 碉 楼
• 地理位置:广东江门市开平 中 国 • 建筑时间:明末清初开始建造 世 界 • 功能:1、防御敌人(强盗)
文 化 遗 产
—— 广 东 开 平 碉 楼
2、防御自然灾害(洪水)
建筑特点 中
国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 广 东 开 平 碉 楼
•高 • 铁窗 • 阳台
中 国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 广 东 开 平 碉 楼
艺术特色——变化多端的房顶
• 一、半球体式穹顶
半球体式穹顶
中 国 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界 文 化 遗 产
—— 广 东 开 平 碉 楼
中 国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 广 东 开 平 碉 楼
艺术特色——变化多端的房顶
• 一、半球体式穹顶
—— 广 东 开 平 碉 楼
艺术特色——华丽多姿的长廊
艺术特色
中 国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 广 东 开 平 碉 楼
• 一、变化多端的房顶
半球体式穹顶 中国凉亭式屋项
• 二、华丽多姿的长廊 • 三、传统精髓的匾额
中 国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 广 东 开 平 碉 楼
匾额
作用
1.碉楼名称
2.建造年代
3.给予村民精 神上的振奋
4.表现建造者 的文化情趣、 爱好
中 国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 广 东 开 平 碉 楼
中 国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 广 东 开 平 碉 楼
• 要求:设计一座独具风格的碉楼。
楼顶
长廊
窗户
中 国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 广 东 开 平 碉 楼
岭南版初中美术2 外国世界遗产之美 教学设计 (2)

2外国世界遗产之美1教学目标1.了解中外世界遗产的不同艺术文化特征。
2.能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对世界遗产进行横向比拟、分析,掌握欣赏方法。
3.能运用美术术语和文字表达自己对世界遗产的感受。
4.具有尊重人类文化遗产的态度。
2学情分析学生活泼好动,有自己的见解,喜欢有趣有动态感的图像视频但对知识性的介绍缺乏兴趣与耐心。
居于以上考虑,以旅行攻略为线索引导学生参与筹划。
学生有了前一节课的经验,对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本课以旅行攻略为线索,与学生们分享我的吴哥之旅攻略,让学生参与我的攻略设计,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起纯粹的介绍要生动有趣。
另外,将知识点与个个环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走中联系起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艺术风格的世界遗产,重点难点自然而然地解决。
最后让学生讨论他们自己想去的地方,有了吴哥窟欣赏的范例,同学们就可以将自己想去之处的特点清晰地阐述。
3重点难点重点:以吴哥窟为范例,引导学生比照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世界遗产,从历史背景、艺术特征、自然环境、科技成果角度,分析典型例子。
难点:如何梳理并清晰呈现世界遗产的有关作品与知识。
解决难点:从吴哥窟出发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分析世界遗产。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从明信片谈起与同学分享我将要去的地方是哪里,并秀出攻略,示意需要大家一些建议。
活动2【讲授】吴哥古迹概况1.吴哥窟视频2.吴哥窟在结构、比例、均衡及雕塑上的成就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古迹之3.4大东方文明古迹。
活动3【活动】吴哥窟的建筑格局1.总布局与根本布局。
2.比照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宗教建筑,尝试分析他们各自的美感特征。
(讨论科隆大教堂、印度泰姬陵与吴哥窟建筑的美感异同)活动4【活动】吴哥窟雕塑 1 .欣赏雕塑视频。
2.讨论“高棉的微笑”雕塑的艺术特征。
(重点)3.比照并讨论我国龙门石窟与吴哥窟雕塑的不同美感特征。
活动5【导入】我要去!1.分小组讨论我要去的地方,分小组分享那里的艺术特色。
第1课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案)

通过感受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欣赏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突破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中国世界遗产。
拓展提高
按照书本里对长城美感特征的描述,让学生以这样的方法分组讨论去过的地方,然后推荐代表上台讲述,时间为七分钟。
另外对北京故宫和莫高窟进行更多的知识拓展,让学生更了解。(出示ppt)
岭南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单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和其分类特征,进一步学习中国世界遗产的审美特征,学会欣赏描述。2.过程和方法:在分辨、欣赏、描述、解析的过程中体会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和价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世界遗产美感的洗礼及其带来的愉悦,形成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
重点
了解世界遗产的分类;描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些中国世界遗产景点的图片,带出学生是否去过图中景点的话题,以此来引入景点的共同点,进而能开展课程。
学生进行回答。
通过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让课程开展得更自然。
讲授新课
师:我们来看下世界遗产的概念和分类,而中国有多少处呢?你都知道哪一些呢?请同学们来回答,说说你的了解。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上台描述。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更为直接感受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同时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反馈学习效果。
课堂小结
告诉学生世界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培养他们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
岭南版初中美术1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教学设计 (3)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课件
1教学目标
欣赏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目前的数量、所在地和历史价值;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培养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
2学情分析
初中学习了中国旅游业的根底知识,学习特点和分类,另外通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审定标准,明确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激发环保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世界遗产的根本知识,记住一定数量世界遗产的名称、数量、所在地、美、保护意义。
难点:激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世界遗产的一些工程,让学生感受欣赏,激发学生多世界遗产的审美兴趣
活动2【讲授】通过课本列举的各省份的世界遗产,说明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多而丰富的特点,总结概念与类别
(一)世界文化遗产定义;
(二)不同种类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活动3【讲授】结合课本,通过多媒体,指导学生多角度欣赏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美在哪?总结有何美感特征和价值
(一)世界自然遗产的美;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美;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美;
活动4【讲授】世界文化遗产的选定原那么有哪些?举例说明
(一)文物
(二)建筑群
(三)遗址
活动5【讲授】世界遗产的申报程序
活动6【活动】引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谈谈世界遗产的保护,请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
活动7【练习】我感兴趣的一例中国世界遗产是
1,、被评为世界遗产的原因:
2、美在哪些方面:。
岭南社七年级下册美术课件 1.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共16张PPT)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 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 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 文化场所。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 的概念。
•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开阿利克遗址、塔尔加尔遗址、卡拉摩 尔根遗址;江布尔州:阿克托贝遗址、库兰遗址、奥尔内克遗址、阿克 亚塔斯遗址、科斯托比遗址)
• ------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碎叶城阿克·贝希姆遗址、巴拉沙衮城布拉 纳遗址、新城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无形遗产(含跨国)(38项)
(33 )
• 15.天坛(北京,1998.11) • 16.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 17.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荆门)、清东陵(河北唐山)、清西陵(河北保定),2000.11 ;明孝陵(江苏南京)、十三陵
(北京),2003.7 ;盛京三陵(辽宁沈阳、抚顺),2004.7) • 18.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黄山,2000.11) • 19.龙门石窟(河南洛阳,2000.11) • 20.都江堰及青城山(四川成都,2000.11) • 21.云冈石窟(山西大同,2001.12) • 22.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通化、辽宁本溪,2004.7) • 23.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7) • 24.安阳殷墟(河南安阳,2006.7.13) • 2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江门,2007.6.28) • 26.福建土楼(福建漳州、龙岩,2008.7.7) • 27.五台山(山西忻州,2009.6.26)【文化景观遗产】 • 28.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河南郑州,2010.8.1) • 29.杭州西湖(浙江杭州,2011.6.25)【文化景观遗产】 • 30.元上都遗址(内蒙古锡林郭勒,2012.6.29) • 31.红河哈尼梯田(云南红河,2013.6.22) • 32.大运河(2014.6.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大足石刻
佛、道、儒三教题材在大足 石刻中都得到了充分表现, 三教不像唐朝以前那样互相 斗争为主,而是相融相合。 故大足石刻是多宗教、多派 系、多思想下的造像,内容 形式丰富多彩。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还体 现了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 保持了武当山的自然原始风貌。 营建武当山的材料不是就地取 材,而是从陕西、四川等地采 买运来,这样就很好地保护了 武当山的植物。
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代表着某一类地质地貌中 最重要的历史演化过程,展示了我国独特的地质 地貌和生物资源。这些世界遗产,已经成为我国 的重要旅游资源。使人们能够领略到中国的传统 文化和绚丽的自然风光之美。
文化传播 创造经济
你想好去哪里了吗?
在营建时,充分利用峰峦(luan) 的高大雄伟和岩涧的奇峭幽邃,使 每个建筑单元都建造在峰、峦、岩、 涧的合适位置上,其间距的疏密、 规模的大小都布置得恰到好处,使 建筑与周围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 达到时隐时现、若明若暗、玄妙超 然、混为一体的艺术效果。
布达拉宫(西藏拉萨)殿 宇高耸,气势雄伟,体现
人文景观,其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 至告天的玉皇顶,形成“地府”、“人间”、“天堂”三 重空间。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美
1、科学的美 2、自然的美 3、历史文化的美
其价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独 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 它们所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它们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
泰山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又是天然的艺 术与历史博物馆。
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 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 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 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 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十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 奇、桃园精舍、灵岩胜景等十大自然景观,宛若一幅天然 的山水画卷。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定义
由来: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 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 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定义: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 包括亿万年的地球史上,人类发展过程中遗留 下来的不可再生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 合工程及考古遗址地带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 术,科学价值.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年平均雾 日多达191天,云雾弥漫的庐山成一盛景,这里 可俯瞰鄱阳湖,又可远眺五老峰。
庐山还有着灿烂的文化内涵,是一座集风景、文 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
文化与自然遗产
泰山(山东)
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位于山东省中部,济南、长清、肥 城、泰安之间。其南麓始于泰安城,北麓止于济南市。
审视一座建筑,可以帮助我们解读 当时人们在审美观念上的追求,使 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 程度。中国的故宫一直被尊为建筑 艺术的瑰宝,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 美学规律——比例尺度恰当、构图 均衡和谐、细部雕刻精美、视觉处 理深入,即使经过了千百年,人们仍 然被它们的美所感
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 天坛给人的感受像读 一 首哲理诗,也像欣赏一幅 写意画。它的意境不是停 留在一般个人的情趣上, 而是体现了天地间的化育 生机.
了藏式建筑的鲜明特色和
汉藏文化交融的风格。相
传七世纪初吐蕃赞普松赞
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 成公主,在此首建宫室。
(河北)明清皇家陵寝依照 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 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 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 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 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 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 权力观。
丽江古城是以水来组织空 间的,哪里有流水,哪里就 有建筑,哪里就是人活动 的空间。所以丽江古城街 巷空间审美最大的特点就 是依水势分布。
苏州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 园林主要由建筑、山水、花木、 道路以及其他文人因素所组成 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建 筑美,绘画美于一身,具有极 高审美价值与设计思想,是将 外界自然内化为人为和谐的审 美意识,重新构建了人与自然 的关系。
文化景观
(江西)庐山:庐山又称“匡庐”,位
于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市庐山区内。以“奇、秀、 险、雄”闻名于世,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 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于1996年被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
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现主要有12个景 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
不同种类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1、世界文化遗产 2、世界自然遗产 3、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4、世界文化景观 5、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
文化遗产
长城建筑之美,主要来源于其巨大身 躯所产生的磅礴气势,正是这奇伟、 雄险和绵延万里的身姿,征服了中外 无数瞻仰者 .
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秦代将各国长 城联成一体,以抵御北方势力的侵略, 是世界上最长的建筑。它雄伟、壮观, 其建筑艺术上的价值不亚于其在历史 和战略上的重要性。
自然遗产
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
黄龙名胜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松潘县境内,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
景区由黄龙本部和牟尼沟两部份组成。黄龙本部 主要由黄龙沟、丹云峡、雪宝顶等景区构成,牟 尼沟部分主要是扎嘎瀑布和二道海两个景区。
景区主要因佛门名刹黄龙寺而得名,以彩池、雪 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是中国唯一 的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这里山势如龙,又称 “藏龙山”。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 动物,如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