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精品复习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作业(2)

合集下载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强化学案 新人教必修4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强化学案 新人教必修4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最新考纲 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

本课概览一、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______的观点和______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__________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____________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提醒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的联系。

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的客观性(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______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____________。

提示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______、______、______为转移。

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整体是由______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______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______作用。

(2)部分是______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3)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应当树立________,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____________推动整体的发展。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四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四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

【学习目标】能归纳并记熟发展观的主要哲理;能结合实例运用本课哲理。

【学习重点难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运用【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①课前完成探究案,并熟记、理解本课重点知识。

在课堂上,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中合作探究内容;组长负责,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规范完成学案中当堂巩固练习。

改正完善并落实学案中所有内容。

②熟记复习资料P208知识网络框【预学案】回扣教材,夯实基础:归纳默写第七课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主要原理及其方法论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5、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课堂探究案】材料一美国曾经考虑过在一条河流上建大坝。

在可行性论证中,发现建坝会影响一种小鱼的洄游,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终放弃了大坝的修建。

这就是著名的“小鱼胜大坝”的材料二怒江是目前我国仅存的两条尚未开发的河流之一。

怒江的鱼类资源中土著鱼种数量之高在全国少有,可以说,怒江是一个特殊的鱼类基因库。

怒江峡谷曾经被誉为世界第二大峡谷,其自然景观颇为壮观。

围绕着要不要在怒江上建坝,有关部门一直持谨慎态度,多次邀请生态、农业、林业、地质、地理、遗产保护、水利电力、环境科学、野生动植物保护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专家进行研讨。

探究一:请分析“小鱼胜大坝”的故事所蕴涵的辩证唯物论智慧。

(10分)探究二: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有关部门在怒江开发问题上持谨慎态度的原因。

(12分)思路小结:【训练案】一、当堂检测1、(2013 全国卷I 23)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鸡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

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能穿越液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

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一事例表明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13·广东佛山二模)2012年9月24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某妇女驾车外出,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过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课时提升作业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换、共享。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

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能够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以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不能凭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①观点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③观点错误;材料中物联网将各种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④符合题意。

【知识拓展】物联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物联网一般为无线网,由于每个人周围的设备可以达到一千至五千个,所以物联网可能要包含500兆至1 000兆个物体,在物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应用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上网联结,在物联网上都可以查找出它们的具体位置。

通过物联网可以用中心计算机对机器、设备、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对家庭设备、汽车进行遥控,以及搜寻位置、防止物品被盗等各种应用。

2.(2015·武汉模拟)“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把丝绸之路从传统线形的“商贸路”变成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逐步建设一个连接南亚、中亚和西亚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网络,为各国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持久动力。

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只能在实践活动中形成②有机整合各个要素,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③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④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解析】选B。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师 导
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课 纠


本 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笔 记

知 识
(2)①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 随



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巩 固


础 知
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
多种多样的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 系、内部联系和外 部联系、本质联系 和非本质联系、必 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要求我们注意分 析和把握事物存 在和发展的各种 条件,一切以时 间、地点和条件
为转移

堂 巩 固 演 练
备 考 典 题 精





第十五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效 名
【名师点睛】 (1)联系的普遍性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 本

础 知
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我们仍不能说部分决定整体,只能说


梳 理
整体决定部分。
备 考










第十五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系统优化的方法

名 师
(1)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 相互作用
的诸要素构
本 课

航 成的统一整体。
纠 错

本 课
(2)特征:整体性、 有序性 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记





一、唯物辩证法
纠 错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的。 (2)方法论要求:坚持用 联系 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
立的观点。
2.联系的客观性 (1)原理:联系是 客观的 ,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
固有 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 主观随意性 。
3.系的多样性 (1)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
矛盾与联系、发展的关系 (1)三者都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存在状态;都是唯物辩证
法不可或缺的三个观点,但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 的根本观点。 (2)联系构成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联系是事物存 在和发展的条件,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事物运动、 变化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不能对立。
解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 有联系,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为事物的联系也具 有客观性,故D正确,B、C无关题意。 答案:D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 全局 和发展
一整体
系统的 基本 特征
整体性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 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它要求人们在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时,要着眼于事物 的整体性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 含义
整体
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的
有序性 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的各要
系统的
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透析镜] ……………………………………(新闻背后的道理)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我国推进贵州经济

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新人教版必修4

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纲考点解读】明确考纲(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课程标准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说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及其指导意义,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

备考指要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可结合十七大报告关于总结改革开放30年历史进程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考查;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考查;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进行考查。

【考点精讲精析】考点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一、知识梳理1. 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①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②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①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①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易混点归纳】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分歧的三个方面基本观点根本观点具体事例根本分歧①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②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矛盾(1)“人能群,彼不能群”(2)“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3)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事物的矛盾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形而主张用孤立否认(1)只见树木,不见森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③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上学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矛盾林(2)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3)事物中没有矛盾力2.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①联系的含义: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京津冀三地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各自优势明显,互补性强,合作开发潜力巨大,建成新的首都经济圈,协同发展,将带动潜力巨大的北方辽阔腹地的发展。

这说明() A.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发展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C.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D.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解析:京津冀三地本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建成新的首都经济圈能够带动北方辽阔腹地发展,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进行推动事物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B、C、D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答案:A2.2月12日,人民日报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公布发表了题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的评论文章。

文章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

下列观点与上述内容所蕴涵的主要哲理一致的是()①凡益之道,与时偕行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③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④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要与多个方面联系起来才能收到实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①强调与时俱进,体现了唯物辩证的发展观,②体现了联系观,③表明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④体现了人与己、古与今的联系,故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D3.长江,这条令国人骄傲的母亲河,如今满负着污泥浊水,生物资源濒临崩溃,中下游地区近岸水质已经降至饮用水的最低标准。

这警示我们()A.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要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C.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经济发展步伐D.要坚持适度原则,减少对长江的开发利用解析:长江生态环境濒临崩溃,水质降至饮用水的最低标准,表明在长江的开发使用中,如果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无视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这启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才能造福人类,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意无关。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最新考纲] 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

考点1| 联系及其特征(对应学生用书第231页)1.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①联系的观点和②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③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④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提醒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唯物辩证法主X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①联系的含义:指事物之间以及⑤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②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联系的客观性①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⑦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提醒联系的普遍性强调的是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或内容。

解题金手指1知识点“唯物辩证法〞,主要用于各种题目的各个知识X围的限定,务必理清其X围内外的知识点。

2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主要是运用联系的各个特征的知识去分析现实生活和自然发展中的典型事例或现象。

[理解—重点难点探究]准确把握联系的各个特征[问题导引]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

后来其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练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选择题1.“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某地根据风能、太阳能在昼夜和季节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的特点,把独立的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组合为风光互补发电,有效克服各自缺陷,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这一做法()①创造了事物间新的具体联系②坚持整体着眼,又重视局部③表明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④表明实践是自觉能动的活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C[某地根据风能、太阳能在昼夜和季节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的特点,把独立的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组合为风光互补发电,有效克服各自缺陷,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这一做法坚持从整体着眼,又重视局部,表明实践是自觉能动的活动,②④符合题意;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①是不科学的;③说法绝对,排除。

] 2.(2019·湖北联考)《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水土异也。

环境不同,物的属性会不同。

这是因为()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可以改变事物的本质属性②客观事物的属性受周围条件的影响和制约③事物的性质因为其可变性而具有不确定性④事物的属性在不同联系中呈现不同的特点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建立在事物本质属性基础上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不可以改变事物的本质属性,①错误;事物的性质是客观的,不具有不确定性,③排除。

]3.科学研究表明,人们随手丢弃的一块手机废旧电池的污染量相当于100个普通干电池的污染量,可污染约6万升水。

人们喝了被污染的水,可能会出现肺气肿、骨质改变、贫血等病症,甚至可能瘫痪。

这体现了()①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②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事物的联系③联系具有主观性④联系具有多样性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D[随意丢弃手机废旧电池会对水造成污染,人们喝了被污染的水会出现多种病症,这说明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联系有直接、间接之分,①④入选;材料中没有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②不选;联系是客观的,③表述错误。

]4.美国诺特丹大学官网发布公告称,该校研究人员用心肌细胞和心脏成纤维细胞研制出一种生物活性二极管,开创了一种制造细胞电路的全新自组装方法。

这项研究将有助于开发新型生物机器人以及为肌肉退行性疾病和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新的疗法。

该项研究的哲学依据是()①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④认识事物的必然联系,实现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的说法是错误的,要重视发挥本质、必然、长远的联系的作用,③排除;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用所获得的认识指导实践,④错误;用心肌细胞和心脏成纤维细胞研制出一种生物活性二极管,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事物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体现,①②正确。

]5.(2019·浙江杭州检测)“人不率,顺不从”,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和重要岗位负责人,本该起着表率作用。

一旦权力运行中稍有偏移,不仅会发生经济社会资源的错配,也会扭曲小环境的政治生态,从而导致治理失序、问题丛生。

从哲学角度看,这启示我们()①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②创造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有利于发挥整体最大效益③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④各部分力量协调配合,整体效果得以最大限度发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和重要岗位负责人,对整体工作大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治理失序、问题丛生。

这启示我们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

客观联系不能创造,②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关键部分的作用,④与题意不符。

]6.“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五代十国时期李煜的这首《长相思·一重山》描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对这首小令理解正确的是()①枫叶与思妇的思念心绪之间存在必然联系②花开花残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③“一帘风月闲”表明事物联系是有条件的④作者以景衬情表明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D[并不是任何人看到枫叶都会产生思念心绪,因而枫叶与思妇的思念心绪是一种偶然联系,①排除;花开花残是花的自然生长过程,不是人为事物联系,②表述错误;③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 7.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这样的极寒地区地震台网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我们也观测不到,但是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上天后,就可以不受这些自然环境的约束,对全疆域实时观测。

这进一步佐证了()①人们能根据自己的愿望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②人们能改变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有利联系③借助新的认识工具,人能延伸人的认识器官④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实践的内容水平会不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D[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①②均是错误的,排除;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上天后,就可以不受这些自然环境的约束,对全疆域实时观测。

这进一步佐证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④符合题意。

]8.(2019·湖北咸宁联考)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中东地区,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

”斯派克曼的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①世界格局的变化影响地区的发展②世界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③关键地区对世界格局具有重要影响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格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D[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强调部分影响整体,而不是强调世界格局的变化影响地区的发展;②错误,世界多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谁控制了中东地区,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强调部分影响整体,关键地区对世界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强调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格局,③④符合题意。

]9.(2019·湖北孝感检测)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作为全球最重要贸易通道上的超大型桥梁,它将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地区的持续繁荣和稳定,促进珠江两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有()①港珠澳大桥建成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②着眼于整体,促进港珠澳地区协同发展③港珠澳地区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密切了珠江两岸的联系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C[港珠澳大桥通车促进珠江两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体现了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整体,促进港珠澳地区协同发展,也体现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的实践密切了珠江两岸的经济联系,故②④符合题意;选项①属于唯物论,不符合题意;选项③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为C。

]10.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换、共享。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

这进一步佐证了()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呈现“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C[①错误,人们不能根据主观愿望创造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物联网的发展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正确;③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11.美国天文学家宣布,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第三次发现了引力波。

因此,科学家们现在对黑洞的形成有了新的认识。

引力波是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涟漪。

黑洞碰撞会产生无法估量的能量,从而释放出引力波。

该结论的哲学依据是()A.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B.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C.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D.认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B[对黑洞的形成有了新的认识并不意味着建立了新的联系,A排除;科学家依据美国天文学家对引力波的第三次发现,形成了对黑洞的新认识,这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启示我们要善于突破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偶然联系的重要性,C排除;联系的多样性要求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排除。

]12.(2019·河北石家庄检测)物联网、大数据、网购、电商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

“互联网+小龙虾”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微信下单、第三方物流跑腿送虾、某电商平台上线加热即食的小龙虾产品……新的销售模式吸引了不少年轻吃货的关注。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敢于改造联系的客观性,勇于创新②要创造事物的本质联系,与时俱进③学会运用综合思维方式,促进系统优化④根据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D[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学会运用综合思维方式,促进系统优化,③正确;①不选,不能改造联系的客观性;②错误,不能创造事物的本质联系;④正确,材料表明要根据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某市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和法治文化主题长廊,举办法治文化艺术节,开发制作《普法总动员》《开心学税法》等学法动漫游戏。

除了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主阵地开辟法制宣传专栏、专版外,还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车载移动电视、户外电子屏等现代传播方式,打造法治文化传播新平台,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出现代法治文化的浓郁氛围,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维权靠法”的法制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