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形势与政策-中国周边经济外交

合集下载

中国周边经济外交(最新版)

中国周边经济外交(最新版)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
巴 基 斯 坦
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
蒙古
朝鲜

度 缅甸
尼泊尔
越南 不丹 老 挝
多国与中国有领土争端
文莱
菲律宾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4个世界热点冲突地区
周边乱,则中国损; 周边稳,则中国安。
先天不足、后天可塑 睦邻、安邻、富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近10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形成了深度依赖关系
基础设施 医疗卫生
第一章 何谓经济外交
遏制中国发展 妄 图 ﹃ 入 常 ﹄
但是,日本对外援助的真相……
第一章 何谓经济外交
实 现典 2、美国式经济外交政 型 治的 美国的经济能力与 目以 经济关系必须服务于美 的经 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 济 为 —— 塞缪尔· 亨廷顿 手 段 ,
第一章 何谓经济外交
贸易比重增 长0.5倍以下 尼泊尔、缅 甸、印尼、 新加坡、日 本、哈萨克 斯坦、巴基 斯坦、蒙古 国、俄罗斯 、文莱
中国的亚洲贸易格局在过去几年发生了重大变化
东南亚 南亚 中亚
东北亚地区
中国的亚洲贸易格局在过去几年发生了重大变化
2002年至2009年
2002年至2008年
中国占日本国际贸易比重 从12.6%上升到17.3%
第一章 何谓经济外交
1、日本式经济外交 1952年11月24 日,日本首相吉田茂 ,开始推行经济外交
经 济
第一章 何谓经济外交
1968年 日本经济崛起 1957年 经济外交” 首次进入外交纲领 1952年 缔结通商协定, 发展贸易 经济外交增强 经济实力
第一章 何谓经济外交

我国的周边形势与外交

我国的周边形势与外交
由此观来,中国周边环境局势确实岌岌可危,首先我们应当建立起忧患意识,加强军事和经济的发展,加强边疆尤其是西藏等地区的军事力量,防范于未然,加强渔歌国之间的军事、经济竞争,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科技。同时和俄罗斯等同盟国搞好关系,共同御敌。其次,中国人民应该团结,和睦相处,万众一心。最后应该做好积极应战的准备,制定详细的应对策略和今后的发展计划及目标,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迨。
今天我们到底该怎么做?作为中国人,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曾经一再强大。祖国养育我们生长,成长、成才。就好象一位母亲一样。母亲受到的凌辱当孩儿的怎不悲痛,怎不愤怒。但悲痛归悲痛,愤怒归愤怒,强大才是硬道理。强大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也是最现实和最可行的手段。尤其是在我们在要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背景下,我们就更要坚定不移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做为个体的中国人,各自做好自己应的事情,不管是生存的还是发展的。个体强大了还愁泱泱中华不强吗,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也可以说尽量使每个国民自强不息,那么国家至少在世界上精神是无敌的,何况中国人向来具备不倔不挠的精神,善于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习生存发展的本领,精神是强大的基础。如长征精神、抗日精神、抗洪精神。今天我们就更应该发扬光大。
日本自明治维新推翻封建统治以来,不断完善其君主立宪制度,其于1947年5月3日实施的《日本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无权参与国政。从1955年起,原称保守合同的自由民主党(自民党)一直长期执政,只在1993年至1996年期间成为在野党,1996年后再度执政至今。
我国周边形势与外交
领土方面,自新中国以来,除不丹外均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1969年起,先后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和朝鲜圆满地解决了边界问题,签定了新的边界条约,并划界立碑,但是我国仍与印度等国家有5000多公里边界尚未完全划定,争议地区16万多平方公里。与日本等海上邻国争议面积多达200多万平方公里。这些领土的争议是格局形势潜在的危机。

形势与政策国际形势中国周边关系分析

形势与政策国际形势中国周边关系分析

形势与政策国际形势中国周边关系分析国际形势之中国周边形势分析1、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局势总体评估第⼀、周边安全基本形势总体相对稳定表现在六个⽅⾯:第⼀,中国维护国家安全与周边稳定的能⼒增强了;第⼆,地区和平发展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第三,周边国家对华友好合作仍然是主流;第四,周边国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认同⼤于疑虑;第五,发展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机会仍⼤于挑战;第六,巩固、发展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主动权在我。

第⼆、消极⾯增多、⽭盾复杂、动荡加剧近年来,我国周边发⽣了很多具有冲击⼒的事件,周边环境恶化的迹象⽐较明显:朝鲜半岛局势僵局难破,未来⾛向不明从近代开始,以朝鲜半岛为核⼼的东北亚地区⼀直是中国安全的致命弱点。

2010年,“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的先后发⽣,使朝鲜半岛局势出现了1953年朝鲜停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加剧了朝韩之间的紧张关系,韩国李明博政府反映强烈,态度强硬!美国和⽇本趁机迅速介⼊,在朝鲜半岛西部和东部海域进⾏规模空前的军事演习,美、⽇、韩三边军事同盟雏形初现。

⽽朝鲜⽅⾯,虽有缓和,但仍然坚持核试验,朝核危机阴云不散,六⽅会谈终⽌。

2011年12⽉17⽇,⾦正⽇去世,年轻的⾦正恩接班,半岛局势的不确定性变得更⼤。

⾯对东北亚的危机,中国政府游说于美、俄、韩、朝之间,并提议迅速开始六⽅紧急磋商,但遭到美、韩,⽇三国的拒绝。

中国在东北亚⾯临着安全威胁与外交压⼒的双重挑战。

⽇本“远交近攻”,中国成其主要防范对象近年来,中⽇关系虽未有⼤的起伏,但可以说是“旧仇未了,⼜添新恨”:中⽇关系撞船事件态度的强硬、地震之后对待中国给予援助的冷漠、灾难之后美⽇关系的加强、野⽥上任之后对防卫重点的调整、第⼀岛链的设想、与印度的联合军演等等,欲意包围中国。

钓鱼岛“国有化”风波未平,安倍晋三⼜在外交领域显⽰其“右翼”特征,当然这与其争取国内的选民有关。

⽇本现在经济下滑,国际地位降低,国民焦虑情绪在增加,“正常化”国家的呼声在增加。

我国周边形势及外交政策

我国周边形势及外交政策

我国的周边环境在大体上是稳定的、积极的、和谐的。

在一定程度上,多方都在各个问题上进行了合作。

当然局部地区也存在着争端冲突,领土主权矛盾,但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亚洲地区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上升,亚洲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已成为影响国际形势走向的突出要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近年着力提升同亚洲国家关系,基本实现与亚洲国家高层交往全覆盖。

去年,习近平主席4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10月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访问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李克强总理首访选择印度、巴基斯坦,9月出席中国-东盟博览会并会见东盟5国领导人,10月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并访问文莱、泰国和越南。

我们与印尼、马来西亚关系升格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与文莱、斯里兰卡合作关系,同印度实现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国总理首度年内互访,同巴基斯坦实现两个月内两国总理互访。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我国与东亚、南亚国家外长以上互访约70次,双多边场合会谈会见约300人次,签署合作协议超过200项。

外交政策上我们切实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全面推进与周边国家合作,睦邻友好再上新台阶。

亚太地区形势总体稳定,但也存在一些热点敏感问题。

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购岛”闹剧,中日关系持续面临严重困难。

我国和周边邻国需要高度警惕,坚决阻止日本右翼势力开历史倒车,维护东亚地区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大局。

我国一贯主张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

在朝韩方面,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这是我国坚定不移的立场。

而事关我国根本利益的南海岛屿主权问题。

我国的一贯立场是,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对于有关当事方围绕南沙群岛的岛礁争议及在南海部分海域的划界争议,应由直接当事方通过谈判妥善处理、和平解决,在争议解决前可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形势与政策》我国的周边形势

《形势与政策》我国的周边形势

形势与政策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我国外交应如何应对周边国家形势的新变化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周边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线,呈放射性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V形线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V形线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海洋线,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的竹岛(独岛)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朝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东海大陆架之争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中国海之争等。

面对周边环境的动荡局势,面临如此艰巨而又严峻的挑战,中国外交必须做到冷静应对周边外交,妥善处理中国外交,让自身处于积极主动的位置,步步为营。

在制定方针上,必须以大局观出发,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客观的分析,积极促进和谐周边稳定发展。

(一) 周边外交凸现重要性周边地区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平发展与民族复兴具有特殊重要性,是中国对外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的关键所在,其局势稳定与否也将直接关系到中国国内的发展。

因此,周边外交具有无比重要性。

其重要性有三个方面:1、国家安全方面:周边地区是维护中国国家安全、捍卫中国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开展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前沿,是中国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缓冲带与战略屏障。

2、中国政治与对外战略方面:周边地区是中国国际政治利益的重要区域,是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大国不可逾越的环节与必经之地,是中国与其他力量中心打交道的主要平台,是中国对外展示实力与施加影响的主要场所,是中国对外发挥国际作用的主要地区,是中国担当“负责任大国”力所能及的主要舞台。

3、经济方面:周边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市场,是中国海外能源供应与资源保障的主要地区。

中国周边外交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为中国集中精力于国内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基本安定的周边环境,使其不干扰与分散中国的主要精力,并尽量避免被卷入周边地区的战乱与动荡之中。

我国周边形势与外交

我国周边形势与外交

我国周边外交形势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深入发展的当今世界上,中国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外交的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但纵观中国当今面临着的一些外部问题特别是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乐观的。

中国与大国关系继续保持稳定。

中美之间沟通渠道畅通,双方元首已多次会晤。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公开表示反对台湾当局的“入联公投”。

中俄关系保持平稳高位发展,在汶川、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奥运等涉及中国重大利益的事件中,俄均给予了大力支持。

与此同时,大国之间的博弈更加激烈。

美国仍对中国采取接触加防范两面下注,继续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指手画脚。

周边国家中,越南,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纷纷针对我国南海主权动作不断直接向中国发起挑战。

三股势力威胁继续上升,中国反恐怖形势严峻。

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向中国国内渗透。

2009年7月5日新疆地区发生的打砸抢烧事件,全能神教招远杀人案,再次暴露了这三股势力对中国安全的威胁。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我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原则,不失灵活,积极主动地开展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积极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

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和合作的方针加强与世界各国及周边各国的关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稳定和发展了同各主要大国的关系。

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发表了《中俄元首北京会晤联合公报》,中俄边界问题已全部解决。

(三)坚定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对于香港的“占中”事件,中国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坚定不移支持香港依法推进民主发展,坚定不移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

形势与政策——中国周边关系

形势与政策——中国周边关系

形势与政策——中国周边关系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

我国周边关系发展可具体分析为以下八个方面:一、朝鲜半岛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发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

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始终牵动着大国利害关系,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缘意义,是各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半岛两国的战略选择,将与大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虽然朝鲜和韩国都在竭力谋求统一,但是双方存在的理念与利益冲突,造成了一种一致谋求统一却又坚持对抗的局面。

近些年来,双方的各项交流合作逐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朝韩关系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

但是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

一方而,促进和解、推动谈判、制约战争的内外因素继续存在和发展。

特别是“六方会谈”进程的继续为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重要机遇,半岛和平进程有可能在曲折中前进;另一方面,朝鲜与美国、朝国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政策目标大相径庭,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综合而论,新世纪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时起时伏、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

半岛南北双方真正走向和解,只有在中美等大国的支持下,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二、日本2009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7周年。

中日关系显现出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势头。

但是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且目前正处于转型过程,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

而近几年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日中关系在发展中却有存在着许多隐患。

中国周边形势及外交政策

中国周边形势及外交政策

三、中国周边外交政策
处理好与大国的关系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关键
●中日:处理好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领土问题是关 键。 ●中印:处理好地区性区域大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重点解决两国边界划分问题。 ●中美:寻求建立一条合作大于竞争的道路,以合作 者的关系定位两国关系,加强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 协调与合作。 ●中俄:继续推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加 深两国在各个领域内的合作。
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打 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 大损失,给当地正常秩序和 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造 成197人死亡(其中绝大部分 是无辜群众)、1700多人受 伤,131个店铺和1325辆汽 车被砸烧,众多市政公共设 施被损毁。
境内外“三股势力”(恐怖 主义、分裂主义、宗教极端 主义)策划的、有图谋并带 有恐怖性质的严重暴力犯罪 事件。
二、中国周边形势分析
中国VS日本
1、钓鱼岛问题
2、“冲之鸟礁”之争
3、春晓油气田争端
二、中国周边形势分析
1、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又称钓鱼台、 钓鱼台群岛、钓鱼台 列岛(日本人称其为 “尖阁列岛”),分 散于北纬25°40′~ 26°、东经123°~ 124°34′之间,总 面积约6.344平方公 里,在地质结构上是 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 岛屿。
演讲人:蒋章可 组员:张翠英 魏世君 许 帅
内容提要
1
中国周边环境概论
2
中国周边形势分析
3
中国周边外交政策
一、中国周边坏境概论
相邻14个:朝鲜、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 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国,阿富汗、巴基斯坦、 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6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菲律宾、日本、韩国 中国的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 长1.84万公里,另有岛岸1.4 万余公里,海岸线总 长超过3.2 万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菲律宾政府外交态度不得不缓和下来
菲律宾态度强硬
中国加强对菲律宾香蕉进口审查
中2国01采2年用4经月济中外国交与手菲段律对宾菲在律黄宾岩进岛行发制生衡对峙
更强调互利共赢
从输血型援助向造血型 扶持转变
中国在发展经济外交的过程中,需要看得更 远,把握得更准、更稳
《中国周边外交如何大有可为》
新华网2012年1月16日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8年,《中日友好条约》签订
“中国要借助日本的科学技术和资金,
提升两国间的经济合作水平。”
中1国972“—外19交78为年经,济中服国务外”交格的局特出点现开转始变显现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
改革开放初 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外交为内政服务”
➢“我们被亚非拉的穷兄弟们抬进了
联合国”
“以经济促外交” , 积极援助亚非拉—欠—毛发泽达东国家,
赢得广泛支持
➢ 1971年10月25日,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席建位国初

新中国成立后,施行“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美苏对峙时期,对苏经贸在中国对外经贸关系中 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1953—1971年,中美贸易为零
制定并发积布极国参家加应联对合气国候气变候化变方化案大会
第三章 互通互联,安邻富邻
本章概要
中国与周边国家经贸关系的现状 中国与周边四大区域的经贸关系 构建多种形式的区域合作机制 地区合作与周边外交拓展
中国占该国贸易 • 2002年:7个 中国与周边超国1家0经%的贸关国系家现状 • 2008年:19个
其他
三、中国经济外交更加活跃、形式更加多样 中加国入积W极TO参后加,中
多国边在经世济贸对框话架。内中积国极—参 东加盟多自边由贸贸易易体区制是,继为北拉 美动、经欧济盟持之续后快世速界增第长三创 大造自了由良贸好易的区外部环境
中国逐步展开能源外交、气候外交 等新经济外交形式
四、中国经济外交内容不断扩展、领域广阔
中国与周边四大区域的经贸关系 美元
中国与东北亚地区8.7的亿经贸关系
朝鲜半岛
27.9亿
11亿
日本
蒙古
14.4亿
俄罗斯


公 路
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关系



缅 甸 国 际 会 议 中 心
老 挝 国 家 文 化 宫
对外援助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外交的重要内容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中国与南亚地区的经贸关巴系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 卡、尼泊尔等长期是中国的主要受援
和首
(2004年8月)
发要
展目
国标 家是 利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经济实力 的增强,经济外交越来越成为中国总体外交的 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益动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后
经济外交内容已涵盖对外经济关系的所有方 面,成为促进中国国家利益的手段,加强中国与相关 国家关系的基础。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中国的地缘环境十分复杂
• 印度
周边乱,则中国损中;国周是边该稳国,最则大中贸国易安 • 日本 伙伴的国家
• 韩国
14个国家陆地接壤;
• 印度
6个国家隔海相望;中国与该国双边贸易 • 伊朗
8个国家军事力量排增世幅界超前过2350位%的;国家
4个国家宣称拥有核武器;
• 朝鲜等
4个世界热点冲突地区相邻;
中国-东北亚地区国家投资额
《认识周边环境新变化 掌控战略主动权》
张蕴岭,《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2年第3期
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经济外交都有什么样的特点?
怎么看 一些周边国家“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策略?
感谢下 载
安邻
睦邻
外交为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塑造出极为
富邻
有利的区域环境
目录
第一章 何谓经济外交 第二章 中国经济外交的演进 第三章 互通互联,安邻富邻 第四章 展望未来,迎接挑战
第一章 何谓经济外交
本章概要
日本式经济外交 美国式经济外交
以外交 促经济
经济外交 一层重要“含金义钱外交”的定什义么并是不经全济面外,交经?济外交还有另
世界贸易组织
亚洲开发银行
中国逐渐加大融入国亚际太体经系合的组步织伐,经济外交的的思 想更加明确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
中国逐渐成为贸易大国 外交
推动经济发展经济
外交




“睦邻、安邻、富邻”(2003年10月)
增经
长济
, 维 护

经济外交的地位21进世一纪步初提期升,成为中国总体
交外交的重要组成部“要分加强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推动实施‘引 的 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但是,日本对外援助的真相……




目 的 美国式经济外交

美国的经型的济能
力与经济关系必须以经服务
于美国对外政策的济基本
目标
为 手


—— 塞缪尔实·亨廷顿



阿拉伯之春 叙利亚之 秋
经济结果
外交政策
美日的经济外交实践表明
国家实力增强之后前……
第二章 中国经济外交的演进
本章概要
建国初期的中国经济外交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经济外交 21世纪初期的中国经济外交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经济外交
新兴经
济体中实国力周迅边速经上济升外交的任务增多,挑战更大
需要提升对外
如何减轻中国崛起的 外部压力
迫切需要研究东道 援助政策的国 国政治经济法律 际和国内效果
但是,中国崛起面临的麻烦和问题也不可轻视
禁运
制裁
配额
延迟援助
进出口 控制
中国在战略支配经济手段运用方面存在欠缺
美国介入及周边 国家挑衅,严重推高了中 国经济外交的成本
定已家,经友推成好动为关经一中中优系二济、国国惠的、外搞贷经与重经交合款济美要济7,作外欧3手外5加不.交日5段交亿强对的三和是人经抗主大重民增济,体经币要进联维和济支内中系护持基体容国关项础的与目系经发总济展体合中稳作国
30.1%
交通、通信、电力等 基础设施
石油、矿产等能源和 资源开发 61% 8.9%
以经济 金钱外交? 促外交
日本式经济外交
外交
1952年11月24日
日本首相吉田茂,开始推行经济 经 济
第一章 何谓经济外交
1968年
经济外交增 起
1957年
强经济实力
经济外
交”
1952年
首次进入外交纲领
缔结通商协
定,发展贸易
日本经济崛
能源开发
政府开发援助
国民教育
医疗卫生
基础设施
遏制中国发展
妄 图
南亚各国经济发国展水平较低,中国与各国的经贸和 投中资国喀总与喇量南昆均亚仑偏公国低路家,保未持来着区良域好贸的易双发边展关潜系力巨大
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关系
• 陆路
硬件 构建多种形式•的区航域空合作机制
• 海路
软件
• 制度 • 感情
东东亚南地亚区地:区加:速逐推步进实地现区互一通体互化联
• 在安全、经济两大领域逐步深化
• 确定了经济合作领域的顺序,提出以大项目 推进区域合作
• 中国向中亚地区部分经济落后国家提供资金 援助
中亚地区:依靠上合组织实现政经合一
企业“走出去” 、地区合作与周边外交拓展
亚洲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
第四章 展望未来,迎接挑战
当中前国国际经格局济总外体特交征存:传在统力的量主中心要进一问步题衰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