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河南鱼腥草的作用与功效

河南鱼腥草的作用与功效河南鱼腥草,又称鲜花飞枝、鱼腥藤等,是一种生长在中国河南省的常见植物。
在中草药中,鱼腥草被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它具有广谱的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等,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用植物。
本文将介绍河南鱼腥草的主要作用与功效,并进一步探讨其应用领域和临床研究进展。
一、鱼腥草的化学成分鱼腥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酯类、鞣质、黄酮等。
其中,鱼腥草碱是鱼腥草的主要生物碱成分,它具有多重药理活性,如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
此外,鱼腥草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铁、钙等,对增强免疫力和促进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二、鱼腥草的主要作用与功效1. 抗菌作用:鱼腥草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研究表明,鱼腥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
2. 抗病毒作用:鱼腥草可以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研究发现,鱼腥草具有抗流感病毒、抗肠道病毒等作用,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3. 抗肿瘤作用:鱼腥草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作用。
研究表明,鱼腥草提取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可以通过减少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机制来抑制肿瘤生长。
4. 抗氧化作用:鱼腥草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这些化合物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
因此,鱼腥草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与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
5. 免疫调节作用:鱼腥草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研究发现,鱼腥草可以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增殖,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分泌。
这些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抵抗病原菌的侵袭。
三、鱼腥草的应用领域根据以上的作用与功效,鱼腥草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鱼腥草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其次,鱼腥草也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如流感、乙肝、艾滋病等。
中药鱼腥草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1 . 2 生物 碱及 其他 化 学成 分
头花千金藤二酮 、马兜铃酸 内酰胺 、胡椒 内酰 、绿原酸 、
钛【 。
鱼腥 草作为 中药饮 片、 中成 药成分 ,一直 以来被 临床 广 泛使 用。近年来 随着中成药剂 型的不断开发 ,鱼腥草 也越 来 越 受到 国内外 学者的广泛关注 ,鱼腥草 的化 学成分研 究也取 得 了新的进展 。国外学者 已经从鱼腥草 中分离 出活性 成分可 以用于抗癌 。另外 ,日本 学者发现 了鱼腥 草可 以用于 治疗血
2 . 广西 中医学校 ,广 西 南宁 5 3 0 0 2 2)
【 摘 要 】文章对 中药三 白草科植物 鱼腥草的药理作 用、 I 临床应 用以及特殊 剂型等方面的研 究进 行分析 总结 。分析 结果显 示鱼腥草的生物活性 比较 高,疗效较为确切 ,值得进 一步推 广应 用 ;但 对鱼腥草注射 液的不 良反应 ,应 引起重视 。 【 关键词 】中药 ;鱼腥草 ;药理作 用;剂型;临床应 用 【 中图分类号 】R 9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1 1 5 1 ( 2 0 1 5 ) 0 5 . 0 1 0 5 . 0 3
的缓 解 作 用 【 8 j o
2 . 7 其 他作 用
鱼腥草皮 下注射 ,有 轻度的镇静 、抗 惊厥作用 。另有研
究表 明,鱼 腥草有止 血、利尿作用 ,它能使毛细血 管扩 张 , 防止毛细血 管的脆性 ,增 加血流量及尿 液分泌从而起 到利尿
的 作 用 。 另 外 ,鱼 腥 草 中 的 蕺 菜 碱 有 刺 激 皮 肤 发 泡 作 用 ,对
降低疼痛反 应的敏感性 ,拮抗致痛作用 。另外鱼腥草对 慢性 呼吸道炎症 、妇科各类炎症均有一 定的治疗作用n 7 1 。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进展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进展鱼腥草(Scientific Name: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又称为鳕鱼草、金针菜、山姜,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属于鼠尾草科。
其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并且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药以及园艺领域。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备受关注,研究表明,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解毒、降血脂、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抗菌作用:鱼腥草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成分,其中以游离酚类、酚苷类、蛋白酶、多糖类等为主要成分。
这些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常见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
研究表明,鱼腥草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尤其对于耐药菌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二、抗炎作用:鱼腥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并且能够减轻组织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白细胞趋化、产生一系列的炎症细胞因子,例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从而达到抗炎的效果。
此外,鱼腥草还可以减轻组织器官受损,并且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和组织修复。
三、抗氧化作用:鱼腥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研究表明,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例如过氧化物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等,从而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害。
此外,鱼腥草还能够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且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四、解毒作用:鱼腥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明显的解毒作用,能够清除体内有害物质,并且能够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和排泄。
研究表明,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提高肝脏中解毒酶的活性,例如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从而加速有毒物质的解毒过程。
此外,鱼腥草还能够减轻肝脏受损,并且能够修复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药典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药典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导言:鱼腥草,学名为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属于鼠尾草科鱼腥草属,又名赞比亚芥、光叶、毛脉鱼腥草等。
鱼腥草在我国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具有草药特性的植物,被广泛应用于食疗、药疗以及美容等领域。
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总结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为人们准确、全面地了解鱼腥草提供参考。
一、药用价值与传统应用鱼腥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材之一,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自古以来,鱼腥草被广泛应用于食疗、药疗以及美容等领域。
根据药典的记载,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消炎杀菌、镇咳平喘,预防感冒,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以及抗肿瘤等功效与作用。
同时,鱼腥草还可以用于舒张气道、治疗疱疹、治疗支气管炎、清热利湿、化痰止咳、提高食欲和促进消化等。
二、有效成分与药理作用鱼腥草中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这些成分赋予了鱼腥草其特殊的药理作用。
据现代药学研究,鱼腥草中主要含有鞣质、黄酮、挥发油、维生素等多种化学成分。
这些成分赋予了鱼腥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解毒、镇咳平喘、利尿消肿等药理作用。
三、应用领域与研究进展鱼腥草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除了传统的食疗与药疗,鱼腥草还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
鱼腥草被发现可以帮助人体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和病毒感染。
鱼腥草还能够调节血压、血糖、胆固醇,改善心肺功能,治疗肾炎和尿道感染等疾病。
此外,鱼腥草还被应用于化妆品领域,用作美白、祛斑和抗衰老的原料。
四、鱼腥草的安全性与食用禁忌鱼腥草作为一种食药兼用的植物,在正常剂量下,一般是安全的。
但是,鱼腥草有一定的食用禁忌。
首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所以寒性体质的人、患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大量食用。
其次,鱼腥草中含有一定的挥发油成分,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此外,孕妇和儿童也要慎重食用。
结语:综上所述,鱼腥草具有非常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泛应用领域。
其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消炎杀菌、镇咳平喘,预防感冒,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以及抗肿瘤等方面。
鱼腥草注射液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究进展》2023-10-30•鱼腥草注射液概述•鱼腥草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目录•鱼腥草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研究•鱼腥草注射液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鱼腥草注射液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目录展望•相关文献及参考资料01鱼腥草注射液概述鱼腥草注射液是一种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功效。
鱼腥草注射液是一种非处方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呼吸道疾病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鱼腥草注射液的定义鱼腥草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鱼腥草,此外还含有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如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槲皮素等。
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多种作用,对呼吸道疾病、感冒、咳嗽等症状具有良好疗效。
鱼腥草注射液的成分与作用鱼腥草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如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等。
鱼腥草注射液还可用于病毒性感染的治疗,如病毒性肺炎、流感等。
此外,鱼腥草注射液还可用于缓解发热、咽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鱼腥草注射液的临床应用02鱼腥草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总结词鱼腥草注射液在抗炎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
详细描述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这种抗炎作用与其能够抑制炎症信号通路和调节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抗炎作用抗病毒作用总结词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抗病毒作用,能够有效抵抗病毒感染。
详细描述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和感染,保护宿主细胞免受病毒的侵害。
这种抗病毒作用与其能够调节免疫应答和抑制病毒复制有关。
抗肿瘤作用总结词鱼腥草注射液在抗肿瘤方面具有潜在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详细描述鱼腥草注射液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增强宿主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效应。
这种抗肿瘤作用与其能够调节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信号通路和调节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鱼腥草注射液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平衡免疫系统的功能。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肖 娟,向安萍,张年凤(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慢性病岳阳市重点实验室,湖南岳阳414000)[关键词] 鱼腥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2.11.022[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2)11-1563-05[通信作者] 向安萍,E -mail :952920454@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19C1863)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草本植物的新鲜全草以及地上干燥部分,主要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区域,如江浙、两湖、两广、安徽、四川、福建、云南等地,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被誉为“中药中的广谱抗生素”,是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药食两用的植物之一。
因其茎叶具有特殊腥气,故俗称其为“鱼腥草”。
在《名医别录》《本草纲目》《唐本草》《滇南本草》《闽东本草》《医林纂要》等医药著作中均有记载:其性寒凉,味甘辛、咸苦,微温,有小毒;可散热毒痈肿,治疮痔脱肛,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补虚弱,消膨胀等。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鱼腥草具有解毒清热、消痈排脓、利尿消肿等功能,主要应用于治疗肺痈、热毒疮痈、热痢疟疾、湿疹疥癣、热淋白带等病症。
本文就中药鱼腥草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临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与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1 鱼腥草所含化学成分鱼腥草中所含的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为其主要药用成分。
此外,鱼腥草还含有生物碱、有机酸、脂肪酸等。
鱼腥草全株可食用,其营养成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
1.1 挥发油 鱼腥草中的挥发油占0.05%左右,1952年有学者从鱼腥草提取的挥发油中首次分离出被命名为“鱼腥草素”的“癸酰乙醛”,并明确其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
鱼腥草中癸酰乙醛的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14.53%,是其中的主要成分。
鱼腥草独特的鱼腥气,主要也是由于较高含量的癸酰乙醛所致。
鱼腥草制剂的作用与功效

鱼腥草制剂的作用与功效鱼腥草(Scientific Name: Houttuynia cordata)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
它在中药学中称为“消食、利湿、解毒”的良药,并且还有很多其他的功效。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鱼腥草制剂的作用与功效。
一、鱼腥草制剂的主要成分与药理作用鱼腥草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生物碱等多种活性成分。
其中,挥发油是鱼腥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此外,鱼腥草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E及多种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1. 抗菌消炎作用鱼腥草制剂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
研究表明,鱼腥草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见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促进炎症的消退,减轻相关症状,如发热、红肿、疼痛等。
2. 利湿利尿作用鱼腥草制剂具有利尿作用,能够促进体内多余的水分排泄。
它能够增加肾小管的排泄功能,增加尿液中水分的排出,从而减轻水肿症状,并且对于湿热引起的病症,如湿热黄疸、湿疹等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3. 清热解毒作用鱼腥草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病毒、细菌和毒素。
它能够促进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提高人体抵抗病菌的能力,并且能够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4. 抗过敏作用鱼腥草制剂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
它能够抑制组胺的释放,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从而减轻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
此外,鱼腥草制剂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自由基的损伤,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过敏反应发生和发展。
5. 抗肿瘤作用鱼腥草制剂对于某些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实验证明,鱼腥草制剂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同时还能够促使机体对肿瘤的自身防御能力,从而起到一定的防治肿瘤的作用。
二、鱼腥草制剂的临床应用与功效鱼腥草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多方面的功效。
鱼腥草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9]邱江匀。扬亚玲。杨国荣。等.鱼腥草中总黄酮提取及其抗过敏活
性的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7(3):39—.244. [10】H.M.LU.Y.z.Liang,L.Z.YI,eta].Anti—inflammatory dfeet.of
Hou,并存在量效关系【11I。鱼腥草
水提物可以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可以增加CD4+和 CD8+细胞的比例。而且它还可以增加IL一2、IL—lO的分 泌C12]。 鱼腥草给药可明显抑制糖尿病模型大鼠肾小球的肥大, 降低24h尿13微球蛋白、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肌酐清除率。 鱼腥草对糖尿病肾脏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
virus,MHV23)作用【8 J。鱼
腥草水提物对SARS—CoV3C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例如蛋白 酶(3CL)和RNA依赖性RNA聚合酶【12 J。 其它:鱼腥草对透明质酸有抑制作用,可以抑制组胺诱导 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9。鱼腥草注射夜可以抑制二甲 苯诱导的耳肿胀和角叉藻聚糖诱导的胸膜炎【lo】。鱼腥草注 射液可通过抑制下丘脑中cAMP含量的升高及促进腹中隔区
[4]曾利萍,崔秀琴.中药对幽门螺杆茵的体外联合抗茵实验[J】.成都
医学院学报,2008,3(2):124—125. [5】王昕荣,陈索华,刘海智,等.鱼腥草体外抗巨细胞病毒的实验研
究【J].医药导报。2007,26(6):57卜581.
【6】郝莉.扬奎.鱼腥草注射液抗甲型流感病毒实验研究[J].中国中 医急症,2007,16(6):713—714. [7】赵宇红。申昆玲,刘亚谊,等.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
[13]王芳。陆付耳,徐丽君.鱼腥草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勘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中医药大学毕业论文鱼腥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学位申请人xxx申请人班级xx申请人学号xxxxxxxxxxx导师姓名及职称xx专业名称xx论文答辩日期2014年5月目录鱼腥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0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2)1药理作用 (2)1.1 抗菌作用 (2)1.2 抗病毒作用 (2)1.3 抗炎作用 (3)1.4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3)1.5 抗过敏 (3)1.6 平喘、镇咳作用 (3)1.7 利尿作用 (3)1.8毒副作用 (3)2临床应用 (5)2.1 泌尿科 (5)2.2皮肤科 (5)2.3 耳鼻喉科: (5)2.4 急性感染科 (6)2.5 妇科 (6)2.6 眼科 (6)2.7口腔科 (7)2.8咽喉科 (7)2.9治疗乙型肝炎 (7)2.10 治疗肺结核 (7)2.11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7)2.12 治疗肿瘤 (7)2.13 治疗尿布性皮炎 (8)3临床新应用 (8)3.1 典型疾病案例及应用 (8)3.2 鱼腥草片 (8)3.3 鱼腥草滴眼液 (8)4.小结 (6)参考文献 (8)致谢........................................................................................................................................ .. (14)鱼腥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摘要:对传统中药鱼腥草的药理作用及其剂型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查阅己发表的文献可知。
传统中药鱼腥草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病毒、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过敏、平喘及镇咳等作用;鱼腥草可以制作出多种形式的药剂,复方鱼腥草片、鱼腥草滴眼液和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己取得满意效果。
鱼腥草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对其有效成分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鱼腥草;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本文的目的主要是研究鱼腥草的药理作用和以往临床研究及新的临床研究进展,近些年人们对鱼腥草进行了不少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鱼腥草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表明表明其生物活性高,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已制成鱼腥草的各种剂型,但由于产品质量控制和提取工艺的不完善,鱼腥草注射液目前被禁用于静脉注射,而关于鲜鱼腥草的研究资料尚较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展。
1921年国外开始报道鱼腥草的研究, 1952年从鱼腥草提取的挥发油中提取出抗菌活性成分,并明确了化学结构,命名为癸酰乙醛,即鱼腥草素[1]。
鱼腥草在游离状态下易于聚合失效,必须与加成物形式性质才能稳定,而不会在游离状态下聚合失效。
1971年我国用人工合成了癸酰乙醛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羟磺酸钠盐,称为合成鱼腥草素[2],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新鱼腥草素。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带根全草,又名侧耳根、紫蕺、猪鼻孔、九节莲等,它的新鲜植株碾碎后有刺鼻的腥臭味,在我国中部、东南及西南各省区分布很广泛,尤以湖南、湖北、四川、江苏等省居多。
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为鱼腥草主要的营养成分且含量很高,营养价值也很高,是常用的野生蔬菜之一,同时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
在中医方面,鱼腥草应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等病症,因此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植物资源之一。
鱼腥草含有多种成分,如挥发油、阿福豆甙(afzerin)、金丝桃甙(hyperin)及蕺菜碱(cordarine)等[3]。
挥发油为其主要有效成分。
鱼腥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癸酰乙醛、甲基正壬酮、月桂烯、葵醛;黄酮类成分有斛皮素、斛皮苷、芦丁等;有机酸类成分有棕榈酸、亚油酸、天门冬氨酸、马兜铃酸等;氨基酸成分有谷氨酸、天冬氨酸等。
其中以癸酰乙醛的含量最高[4]。
1921年国外报道鱼腥草中含有癸醛(Capric aldehyde),月桂醛(lauric aldehyde)及甲壬酮(Methyl-n-nonylketone)等成分,但这些化合物都没有抗病原微生物。
1952年有人[5]用水蒸气蒸馏法自鱼腥草中提取的精油里发现有一种抗菌物质,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不久即报道[6]从鱼腥草中分离出该有抗菌活性的成分,并确定其化学结构,定名为癸酰乙醛(De-canoylacetaldehyde)CH3(CH2)8COCH2CHO。
因其游离状态易于聚合失效,成品必须制成性质较稳定的加成物形式。
1971年国内用人工方法制备了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原料(合成鱼腥草素)[7],使之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1药理作用1.1 抗菌作用:鱼腥草挥发油可以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相关的一些性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6%、0.18%、0.16%[8]。
鲜鱼腥草提取物体外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12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510mg/ml。
体内抗菌实验表明鲜鱼腥草提取物(600mg/kg、400m/kg)能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小鼠死亡率降低,分别为38.19%和24.18%[9]。
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对串珠镰孢菌、茄病镰孢菌和黄曲霉菌3种角膜真菌的抗菌活性不同,对茄病镰孢菌的抗菌的效果最好[10]。
1B1(1g中药煎出1ml药夜)的鱼腥草煎液对幽门螺杆菌有体外抑菌作用,低于1B4的浓度则无抑菌作用[11]。
1.2 抗病毒作用:鱼腥草在体外具有抗鼠巨细胞病毒的作用,且毒性较小[12]。
鱼腥草注射液有良好的抗甲型流感病毒效果[13]。
鱼腥草注射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有体外抑制作用,对培养细胞无毒性[14]。
鱼腥草在细胞水平有显著的抗鼠肝炎病毒3型(murine hepatitisvirus,MHV23)作用[15]。
鱼腥草水提物对SARS-CoV3C 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例如蛋白酶(3CL)和RNA依赖性RNA聚合酶[16]。
鱼腥草对透明质酸有抑制作用,可以抑制组胺诱导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鱼腥草注射夜可以抑制二甲苯诱导的耳肿胀和角叉藻聚糖诱导的胸膜炎[17]。
鱼腥草注射液可通过抑制下丘脑中cAMP含量的升高及促进腹中隔区A VP的释放而发挥解热作用,并存在量效关系[18]。
鱼腥草水提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加CD4+和CD8+细胞的比例。
而且它还可以增加IL-2、IL-10的分泌[16]。
鱼腥草给药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肾小球的肥大具有抑制作用且效果明显,降低24h尿B微球蛋白、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肌酐清除率。
鱼腥草对糖尿病肾脏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肾脏中TGF-B1表达,增加BMP-7的表达有关。
鱼腥草对抑制家兔小肠平滑肌收缩活动和电活动具有显著的效果。
其抑制收缩活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动B受体实现的,也与使NO浓度增加有关,鱼腥草还能抑制肌浆网释放Ca2+[19]。
1.3 抗炎作用:鱼腥草能够显著抑制多种致炎剂引起的炎症渗出和组织水肿并且效果明显,而且能显著降低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程度以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
同时,鱼腥草对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延长热痛反应潜伏期,拮抗甲醛致痛作用,这揭示了鱼腥草对炎症性疼痛反应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0]。
1.4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鱼腥草能增强脾切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酸性A-醋酸萘酯酶(ANAE)阳性百分率(P<0.001);HOU60mg·kg-1还能明显提高脾切小鼠腹股沟淋巴结中淋巴细胞个数(P<0.01)。
表明鱼腥草对脾切除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物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明显增强作用[21]。
1.5 抗过敏:鱼腥草油能明显拮抗慢反应物质(SRS-A)对豚鼠离体回肠和离体肺条的作用,静注能拮抗SRS-A增加豚鼠肺溢流的作用,并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回肠痉挛性收缩和对抗组胺,表现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
1.6 平喘、镇咳作用:有人对复方养阴清肺汤(原养阴清肺汤加入鱼腥草素)进行了镇咳、祛痰作用实验观察。
结果表明,该汤剂有明显镇咳、祛痰(P<0.01)作用,且优于养阴清肺汤。
提示鱼腥草素有较好的平喘、镇咳作用[22]。
1.7 利尿作用:用鱼腥草液灌注蟾蜍肾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对肾血管的扩张、血流量明显增加使其具有强大的利尿作用。
1.8毒副作用:将鱼腥草合成鱼腥草素给小鼠灌服,LD50为(1.6±0.081)g·kg-1,给小鼠每日静脉注射75~95mg·kg-1,连续注射7d不致死,犬静脉滴注38或47mg·kg-1没有明显变化,但达61~64mg·kg-1时,可引起肺脏严重出血。
2临床应用2.1 泌尿科:王冬梅等[23]用鱼腥草注射液每次5~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20例小儿尿路感染患者,显效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达100%;治愈时间最短2天,最长5天。
李琼[24]用鱼腥草针剂100ml每日2次静点,治疗80例肾综合症出血热患者,经临床观察,少尿期的平均天数及发热期至少尿期的平均天数均明显缩短。
2.2皮肤科:王鹏等[25]用静滴鱼腥草注射液100)200ml/d,外用牛皮癣素膏,15天1疗程,治疗2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1个疗程后临床治愈15例,显效8例,进步2例,无效1例。
黄琼[26]用鲜鱼腥草捣汁外敷配合食疗治疗35例瘾疹患者,治愈25例,好转10例。
毕海军[27]用鱼腥草煎汤口服配合金黄膏外敷治疗82例带状疱疹患者,痊愈72例,好转10例。
刘丽英[28]等新鲜鱼腥草榨汁外搽,治疗16例扁平疣患者。
2.3 耳鼻喉科:刘煜[29]用鱼腥草滴眼液滴眼,并以鱼腥草滴眼液作泪道冲洗和探通的冲洗液,治疗275例(283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经1次探通治愈者占9819%,经2次以上探通治愈者111%。
胡立志等[30]用鱼腥草滴眼液点眼6次/d,每次1滴,治疗46例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患者,痊愈21例,显效22例,有效3例,显效率9315%。
谭凤君[31]用鱼腥草注射液30ml注入上颌窦治疗70例慢性上颌窦炎的患者,有效65例,无效5例,有效率92186%。
再吐娜#克里木等[32]用鱼腥草煎液治疗6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治愈36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9169%。
杨秀云等[33]用鱼腥草、丹参注射液联合雾化,可有效预防放疗所致的口腔黏膜反应。
2.4 急性感染科2.4.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鱼腥草注射液100 ml并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00 ml后静脉滴注,2次/d,治疗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效率,他们分别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效率为90.9%,化脓性扁桃体炎为87.3%,肺炎为87.0%,急性支气管炎为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