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记

合集下载

文言文黄鹤楼记翻译

文言文黄鹤楼记翻译

【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昔日,有仙人乘坐黄鹤离去,此地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不曾回来,千年白云悠悠飘荡。

晴朗的天空下,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青草茂盛。

日暮时分,不知故乡的关口在何处?江面上的烟波浩渺,让人心生愁绪。

【文言文黄鹤楼记】【原文】黄鹤楼者,古之名胜也。

昔有仙人乘鹤升天,遗此楼以示后人。

楼高数十丈,耸立于长江之滨,登临之际,可望见千里江山。

登楼者,无不感叹其壮丽,流连忘返。

【译文】黄鹤楼,乃古时之名胜之地。

昔日,有仙人乘鹤升腾于天际,留下此楼以示后人。

楼高数十丈,矗立于长江之畔,登楼远眺,可尽收千里江山之景。

登楼之人,无不感叹其壮丽之景,流连忘返。

【原文】楼之左右,皆临江而立,水波荡漾,烟雨蒙蒙。

每当夜幕降临,月明星稀,江水映照着楼影,如梦如幻。

楼中四壁,绘有山水、花鸟、人物等图画,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译文】楼之两侧,皆临江而建,水波荡漾,烟雨蒙蒙。

每当夜幕降临,明月高悬,星星点点,江水映照着楼影,宛如梦境。

楼内四壁,绘有山水、花鸟、人物等图画,生动逼真,令人赞叹不已。

【原文】楼之顶上,有亭一座,名为“望江亭”。

登亭远眺,江水如练,烟波浩渺,令人心旷神怡。

亭内设有石桌石凳,供游子们休憩品茗,谈笑风生。

【译文】楼之顶端,有一座亭子,名为“望江亭”。

登亭远眺,江水如带,烟波浩渺,令人心旷神怡。

亭内设有石桌石凳,供游客们休憩品茶,谈笑风生。

【原文】楼之侧,有一井,名为“黄鹤井”。

井水清澈,甘甜可口,饮之可消暑解渴。

井旁有一石碑,上刻“黄鹤井”三字,乃古人所书。

【译文】楼之侧面,有一口井,名为“黄鹤井”。

井水清澈甘甜,饮用可消暑解渴。

井旁立有一石碑,上刻“黄鹤井”三字,乃古人之手迹。

【原文】黄鹤楼,乃江南之胜景,世人称之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登楼者,无不感叹其壮丽,流连忘返。

【中考作文】黄鹤楼记

【中考作文】黄鹤楼记

【中考作文】黄鹤楼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一棵,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8月4日,我走进了这充满著了传说色彩的黄鹤楼。

首先,我们步入黄鹤古肆。

脚下踩的是古砖,周围是雕栏瓦屋,一间间的小店卖瓷器的,卖服装的……行人们悠闲的行走其中,甚至有人穿着旗袍,打着油纸伞——我们仿佛回到了古代。

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我们在一家大店里购买了一把孔明扇,沿着古道荣登阶梯,顿时眼前一亮,指着偌大一个清水池,水儿碧幽幽,池边柳絮飘落飞,落到池面,透出一片微波,存有鱼儿快活玩耍。

我们追到书画廊前,历代诗人书画家的笔迹皆幅幅陈列,当真就是“文人文人雅士,诗赋于此”。

我在李白那首世界闻名的“黄鹤楼送来孟浩然之广陵”前拍摄了照。

可是,黄鹤楼呢?真正的正主儿在哪里?我们一抬头——一座形式典雅的古楼拔地而起,矗立在不远方,一群大雁绕着楼顶不住的盘旋。

那,可不正是黄鹤楼么?一瞬间,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涌上心头:黄鹤楼啊黄鹤楼,古老的黄鹤楼,存在了一千七百多年的黄鹤楼,历尽了时光的洗礼,岁月的沧桑,看尽了朝代更替,风云变幻,人情世道,仍然那样淳朴,那样宁静的立在那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而我们,一如历朝的诗人们,站在这美丽建筑前,发出了同样的感叹!弹指一瞬,似水流年,许多曾经光辉一时的事物,也都随着这长江滔滔,消失在历史的茫茫烟海中,然而有些东西就是永远不能变小的,他们永远的耸立,就是岁月的见证者。

我们登上了塔顶。

整个武汉立时俯瞰眼底。

远处茫茫的,那是浩瀚的长江,横跨越过它的,那是“一五计划”中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高楼大厦鳞次皆比,在这现代化的大都市里,黄鹤楼却是浮华中的一片绿洲,总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清澈。

光阴荏苒,沧海桑田。

无人知晓古时的人们东站在我所站的这个边线,远眺四野时,可不可以可以想起如今楚汉之地的巨变?如此思绪如潮时,我突然听到有人在说日语。

只见两个日本人站在我的身边,其中一个年轻人微笑着赞赏般的手指着楼上精美的雕刻。

《景延楼记》的原文及译文

《景延楼记》的原文及译文

《景延楼记》的原文及译文原文予尝夜泊小舟于峡水之口,左右后先之舟,非吴之估则楚之羁也,大者宦游之楼船,而小者渔子之钩艇也。

岸有市焉。

予蹑芒屦策瘦藤以上,望而乐之。

盖水自吉水之同川入峡,峡之两崖对立如削,山一重一掩,而水亦一纵一横。

石与舟相仇,而舟与水相谍。

舟人目与手不相计则殆矣。

下视皆深潭激濑,黝而幽幽,白而溅溅。

过者如经滟??伞O恐??褚云渌埔?恐潦牵?蚪??钫咔常氛咭模?街??呃??刂??咭唬?耸?倮锊桓粢印J鼻镉瓿貊??鲁鼋囟蚬虐颓鹬?匦嬉玻幻娑?耄?蛴耋又?罘澹凰荻?耍?蛴柚鬯恳病J兄?拢?卸坝钕嘞剩?籼ㄈ敉ふ摺J*蛊??酰?璨幌疚剩?蛩猩焦认壬?缎菹懈场返侵邸V两褡??胫??掏?茨恐幸病?/p> 隆兴*申二月二十七日,予故人月堂僧祖光来谒予,曰:“清*有谭氏者,既富而愿学。

作楼于峡水之滨,以纳*山之胜,以待四方之*而陆憩者。

楼成,乞名于故参政董公,公取鲍明远《凌*铭》之辞,而揭以‘景延’。

公之意欲属子记之而未及也,愿毕公之志,以假谭氏光。

”洪培欣.予曰:“斯楼非予畴昔之所见而未暇问者耶?”曰:“然。

”予曰:“山水之乐,易得不易得,不易得而易得者也。

乐者不得,得者不乐;贪者不与,廉者不夺也。

故人与山水两相求而不相遭。

庾元规、谢太傅、李太白辈,非一丘一岳之人耶,然独得竟其乐哉;山居水宅者,厌高寒而病寂寞,欲脱去而不得也。

彼贪而此之廉也,彼予而此之夺也,宜也。

宜而否何也?今谭氏之得山水,山水之遭乎?抑谭氏之遭乎?”祖光曰:“是足以记矣。

”乃书以遗之。

译文我曾经坐小船,夜晚停泊峡水之口。

前后左右,不是楚地的商船就是楚地的游览船。

大的如官吏的楼船,小的似渔夫的钓艇。

岸上有集市。

我穿着草鞋,拄着藤杖,离船上岸。

左右观看,十分愉快。

黄金水自吉水同川入峡,峡的两崖对立,如*削成。

山一重一掩,水一纵一横。

石与船相碰撞,船与水相激荡。

船夫手眼稍不一致,危险就来了。

下面都是深潭激滩。

潭水黝黝,深不见底。

文言文《黄鹤楼记》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黄鹤楼记》原文及译文

【导语】《黄鹤楼记》是唐代阎伯理所作的⼀篇记,载于《⽂苑英华》中,介绍了黄鹤楼雄伟⾼⼤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突现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现了作者热爱⼭川胜迹的思想感情和对仙⼈的仰慕之情。

下⾯是⽆忧考分享的⽂⾔⽂《黄鹤楼记》原⽂及译⽂。

欢迎阅读参考! 《黄鹤楼记》 唐代: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观其耸构巍峨,⾼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乱绳皆理,发号⽽庶政其凝。

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极长川之浩浩,见众⼭之累累。

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

乃喟然⽈:“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去,惜⼈世之俱⾮。

”有命抽毫,纪兹贞⽯。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荒落,⽉孟夏,⽇庚寅也。

【译⽂】 在鄂州城的西南⾓,有⼀座楼叫黄鹤楼。

《图经》上说:“费祎成仙,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在这⾥休息,于是就⽤“黄鹤”命名这座楼。

事情记载在《神仙传》上,事迹保存在《述异记》上。

观看黄鹤楼这座矗⽴着的楼宇,⾼⼤雄伟,⾼⾼耸⽴。

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江。

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的翅膀⼀样⾼⾼翘在房舍之上。

四⾯的⼤门⾼⼤宽敞,坐在黄鹤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低头可以拍击云⽓和烟雾:这⾥也是楚地和吴地⼭川胜迹最美的地⽅。

没有必要去濑乡的⽼⼦祠,去东阳的⼋咏楼,这⾥就可以观赏景⾊、会集神仙了。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是河南的穆宁,他⼀上任就把政事治理得很好,⼀发出号召⽼百姓就⼗分拥护。

有时在公务之余他来此⼩憩,有时他登车在此把客⼈送到很远的地⽅,他游览⼀定来这⾥,设宴也⼀定在这⾥。

黄鹤楼游记的范文(优选44篇)

黄鹤楼游记的范文(优选44篇)

黄鹤楼游记的范文(优选4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黄鹤楼游记的范文(优选44篇)黄鹤楼游记的范文第一篇登临黄鹤楼杨富安陕西商洛黄鹤楼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是蜚声中外的历史名胜,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合称中国四大名楼。

黄鹤楼记作文

黄鹤楼记作文

黄鹤楼记作文
《黄鹤楼记》
哎呀呀,提起黄鹤楼,那可真是个大名鼎鼎的地方呀!记得有一次我专门去武汉看它。

那天,我怀着满心的期待来到了黄鹤楼脚下。

哇塞,那场面可真是壮观啊!人那叫一个多呀,感觉全中国的人都跑来这儿了似的。

我抬头看着那高高的黄鹤楼,心里想着,这得有多高呀,我可得好好爬上去看看。

我随着人群开始往上爬,那楼梯呀,可真是够陡的。

我一边爬一边喘气,心里还在嘀咕,这古代人也太能折腾了,建这么高的楼。

爬到一半的时候,我实在是累得不行了,就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歇歇。

这一歇不要紧,我发现旁边有个小朋友正跑得欢呢,那小步伐,可轻快了,再看看我自己,气喘吁吁的像个老头儿似的。

哎呀,真是太丢人了!我咬咬牙,继续往上爬。

终于爬到楼顶了,那景色,真的是太美啦!能看到好远好远的地方,长江在脚下流淌,那种感觉真的太奇妙了。

我在楼顶上走来走去,东看看西瞧瞧,兴奋得像个孩子。

从黄鹤楼下来后,我还久久不能忘怀那种感觉。

黄鹤楼呀黄鹤楼,你可真是个让人难忘的地方呀!以后有机会,我还得来,再来好好感受感受你。

这就是我和黄鹤楼的故事啦,嘿嘿。

初中语文文言文阎伯理《黄鹤楼》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阎伯理《黄鹤楼》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阎伯理《黄鹤楼》原文、译文及赏析原文:《黄鹤楼记》阎伯理州城西南隅(yú),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yī)登仙,尝驾黄鹤返憩(qì)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wēi’é),高标lóng zōng,上倚(yǐ)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tà)霞敞;坐窥(kuī)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2006其七下教材中删去的内容: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课文翻译:在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

《图经》上说(据《图经》记载):“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返回时在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来命名这座楼。

”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记》上。

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远望这矗立着的黄鹤楼,巍然耸立,十分雄伟)。

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飞檐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高高地翘在楼的上面)。

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优美的)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州:指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隅(yú):角落。

《图经》: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费讳(yī): 三国蜀汉大将军。

登仙: 成仙。

列:记载。

存:保存。

驾:乘、骑。

憩(qì):休息。

以名楼: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以,介词,用,后面省略宾语“之”。

之,指代黄鹤。

名,动词,命名。

《神仙》之传:即《神仙传》,晋代葛洪著,广采群籍,记载了当时所传的神仙故事。

《述异》之志:即《述异记》.南朝梁任舫著,大抵掇拾古代笔记、小说中志怪故事而成。

耸构:矗立的楼宇(指黄鹤楼),“耸构”与“高标”意思相同。

巍峨(wēi’é):高大雄伟的样子。

lóng zōng:高耸的样子。

阎伯理《黄鹤楼》原文、译文及赏析

阎伯理《黄鹤楼》原文、译文及赏析

阎伯理《黄鹤楼》原文、译文及赏析原文:《黄鹤楼记》阎伯理州城西南隅(yú),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yī)登仙,尝驾黄鹤返憩(qì)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wēi’é),高标lóng zōng,上倚(yǐ)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tà)霞敞;坐窥(kuī)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2006其七下教材中删去的内容: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课文翻译:在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

《图经》上说(据《图经》记载):“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返回时在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来命名这座楼。

”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记》上。

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远望这矗立着的黄鹤楼,巍然耸立,十分雄伟)。

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飞檐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高高地翘在楼的上面)。

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优美的)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州:指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隅(yú):角落。

《图经》: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费讳(yī): 三国蜀汉大将军。

登仙: 成仙。

列:记载。

存:保存。

驾:乘、骑。

憩(qì):休息。

以名楼: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以,介词,用,后面省略宾语“之”。

之,指代黄鹤。

名,动词,命名。

《神仙》之传:即《神仙传》,晋代葛洪著,广采群籍,记载了当时所传的神仙故事。

《述异》之志:即《述异记》.南朝梁任舫著,大抵掇拾古代笔记、小说中志怪故事而成。

耸构:矗立的楼宇(指黄鹤楼),“耸构”与“高标”意思相同。

巍峨(wēi’é):高大雄伟的样子。

lóng zōng:高耸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阎伯理所属朝代: 唐代所属文学时期: 隋唐五代文学代表作品: 黄鹤楼记[编辑本段]原文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

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

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

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

”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编辑本段]翻译「鄂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在鄂州城的西南角,有一座黄鹤楼。

《图经》上说:“费祎成仙,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事情记载在《神仙传》上,事迹保存在《述异记》上。

州:指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隅:角落。

《图经》: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费讳三国蜀汉大将军。

登仙,成仙。

驾:乘、骑。

憩:休息。

以名楼: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以,介词,用,后面省略宾语“之”。

之,指代黄鹤。

名,动词,命名。

《神仙》之传:即《神仙传》,晋代葛洪著,广采群籍,记载了当时所传的神仙故事。

《述异》之志:即《述异志》.南朝梁任舫著,大抵掇拾古代笔记、小说中志怪故事而成。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观看黄鹤楼这座矗立着的楼宇,高大雄伟,高高耸立,黄鹤楼的顶端靠着云河,黄鹤楼的底部靠近大江,有两层屋檐像鸟的翅膀一样高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黄鹤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头可以拍击云气、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和吴地山川胜迹最美的地方。

没有必要去濑乡的老子祠,去东阳的八咏楼,这里就可以观赏景色、会集神仙了。

耸构:矗立的楼宇(指黄鹤楼),“耸构”与“高标”意思相同。

巍峨:高大雄伟的样子。

巃嵸:高耸的样子。

倚:靠着。

河汉:银河。

重檐:两层屋檐。

翼:古代建筑的飞檐。

馆:房舍。

闼:门。

霞:高大。

敞:宽敞。

窥:远眺。

井邑:城乡。

荆吴:楚国和吴国,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形胜:山川胜迹。

最:最好的事物。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

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

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

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

”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是河南的穆宁,他一上任就把政事治理得很好,一发出号召老百姓就十分拥护。

有时在公务之余他来此小憩,有时他登车在此把客人送到很远的地方,他游览一定来这里,设宴也一定在这里。

从黄鹤楼上可以极目遥望浩浩的长江,可以看见众多的高山。

朝中的文人想抒发感怀的时候,可以来此读到王粲的《登楼赋》,如果想寻找仙人的踪迹,来此可以找到荀叔伟驾鹤来临的地方。

于是人们常常感叹说:“在荣华富贵之时,人们常常一起歌咏这雄伟的黄鹤楼,等到衰败的时候,看到黄鹤楼就常常感到物是人已非。

”我奉命执笔,在这坚硬的石头上写下了这段文字。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时间是皇唐永泰元年,太岁纪年为大荒落,夏季第一个月,庚寅日。

隅角落者语气词多用于判断句云说登成为尝曾经返返回憩休息于到此代指黄鹤楼遂所以名命名之音节助词方便阅读迹事迹存保存其这耸构矗立着的楼宇代指黄鹤楼上顶端倚靠着临临近重两层檐房檐霞敞高大宽敞窥看井邑乡村俯低头亦也形山川胜胜迹之结构助词的最最美好的事物地方也语气词多用于判断句[编辑本段]赏析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文章开头两句,就点出黄鹤楼所在的地方,在武昌城的西南角,使人一开始对黄鹤楼就有了明确的方位印象。

第二层(第3至8句),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图经》云:“费讳登仙,尝兰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

迹存《述异》之志。

]黄鹤楼始建成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

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吴黄武二年,(孙权)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

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

”最初修建是作为防守戍边的军事了望楼:黄鹤楼虽然是—座军事哨所,名称却十分典雅,富于浪漫色彩的楚地子民自然会给它另外一些说法:本文作者基于此,转引《图经》云:“费讳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交代了黄鹤楼取名的由来,接着作者又旁征博引,提出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和梁任舫的《述异志》都记载了关于黄鹤的故事,证明事实不虚,以增强黄鹤楼命名由来的说服力。

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

这样就给这座楼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作者之所以采用神话传说,是为了突出这座楼不同寻常之处,它曾是神仙到过的地方,这样写也是为本文主旨服务,为下文伏笔。

第三层(第9至17句),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前六句写楼的外貌:“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一组对偶,刻画楼的整体形象。

句中的“耸”和“高”、“巍峨”和“巃嵸”都是高的意思,重叠使用,铺陈楼的高大。

“上倚河汉”写楼的顶端,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高:“下临江流”写楼的底部,进一步交代楼的地理位置,写出楼在江边,“重檐翼馆,四闼霞敞”这一组对偶句是对楼的建筑结构的具体描写。

至此,作者对楼的外貌刻画,气势雄伟,读后令人胸襟为之一爽。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组对偶句写登楼的感触,正因为黄鹤楼高入云天,又临大江,所以登楼可以远眺周围城市乡村,弯下腰可以拍击萦绕大楼的云气和烟雾。

一个“坐”字,说明无意观景而周围景物尽收眼底“俯拍”二字,构思别致,而“云烟”既能“俯拍”,其身在高处可知:这两句虽未直言楼高,而一座直凌霄汉的高楼已历历如绘,登黄鹤楼如临仙境.难怪作者发出“亦荆吴形胜之最也”的感叹。

“荆吴形胜之最”这一句,是对楼的重要性作了扼要而有分量的概括。

以上几句对黄鹤楼景物的描写,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内有外,也有实有虚,行文变化多端,情趣盎然。

背景资料此文载于《文苑英华》中。

《文苑英华》,总集名,宋太宗时李昉、扈豪、徐铉、宋白、苏易简奉敕编,一千卷,“宋四大书”之一,辑集南北朝梁末至唐代诗文。

此文因此才流传下来。

作者阎伯理,一作阎伯珵,生平不详。

清代编刻《黄鹤楼集》时,将此文作者定为阎伯理。

1981年,重建黄鹤楼,将此文刻碑。

黄鹤楼是蜚声中外的历史名胜,它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背倚万户林立的武昌城,面临汹涌浩荡的扬子江,相对古雅清俊晴川阁,刚好位于长江和京广线的交叉处,即东西水路与南北陆路的交汇点上。

登上黄鹤楼武汉三镇的旖旎风光历历在目,辽阔神州的锦绣山河也遥遥在望。

由于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前人流传至今的诗词、文赋、楹联、匾额、摩岩石刻和民间故事,使黄鹤楼成为山川与人文景观相互倚重的文化名楼,素来享有“天下绝景”和“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当时吴主孙权处于军事目的,在形势险要的夏口城即今天的武昌城西南面朝长江处,修筑了历史上最早的黄鹤楼。

黄鹤楼在群雄纷争,战火连绵的三国时期,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的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往事越千年,黄鹤楼时毁时建、时隐时现,历经战火硝烟,沧海桑田,仅明、清两代黄鹤楼分别七建七毁。

公元1884年,清代的最后一座楼阁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百年后,一座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楼阁横空出世,正可谓千古风云传盛事,三楚江山独此楼。

关于黄鹤楼的得名,有“因山”、“因仙”两种说法。

“因仙”之说又分为二。

一说是曾有仙人驾鹤经此,遂以得名。

一说是曾有道士在此地辛氏酒店的墙上画一只会跳舞的黄鹤,店家生意因此大为兴隆。

十年后道士重来,用笛声招下黄鹤,乘鹤飞去,辛氏遂出资建楼。

这些神话传说很有趣,也很动人,但都不是黄鹤楼楼名真正的由来。

历代的考证都认为,黄鹤楼的名字是因为它建在黄鹄山上而取的。

古代的“鹄”与“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名为“黄鹤楼”。

因山得名的说法为黄鹤楼得名奠定了地理学基石,因仙得名的说法却令赏楼者插上了纵横八极的想象翅膀,满足了人们的求美情志和精神超越需求。

两种说法各具功能,以往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今后必将彼此映照,共存于永久。

于园原文: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磥石。

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月、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磥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仪真汪园,葢石费至四五万,其所最加意者,为“飞来”一峰,阴翳泥泞,供人唾骂。

余见其弃地下一白石,高一丈、阔二丈而痴,痴妙;一黑石,阔八尺、高丈五而瘦,瘦妙。

得此二石足矣,省下二三万收其子母,以世守此二石何如?译文: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铺,是一个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造的园子。

如果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

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热情的招待我们。

这座园子里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成的假山。

堂屋前面是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

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又因空旷而奇特。

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形贝壳,这里因阴暗深远而奇特。

再向后,有一座水阁,长长的,形状像小船。

这座阁子横跨在小河上,阁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在这里唧唧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