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黄鹤楼送别
25黄鹤楼送别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 白 唐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 (701—762) 称为“诗仙”。其诗豪放飘逸, 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 音律和谐多变,是浪漫主义诗 歌的最高代表,与杜甫并称 “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 的诗人。
自由读课文,读准 字音,读通句子,遇到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然后来说说课文讲了一
余晖 愁心
孟浩然
余过 晖尽 脉千 脉帆 水皆 悠不 悠是
返回
随我 君寄 直愁 到心 夜与 郎明 西月
返回
“王勃说得好:‘海内
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虽 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 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 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送别的古诗呢?
说一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赠我情。
个怎样的故事?
mù
zà n
mènɡ
yì
yǐ
wé i
暮春 孟浩然 饮酒
暂时 友谊
yá n jià n
25黄鹤楼送别[修改版]
![25黄鹤楼送别[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fc4a1aaeaad1f347933f26.png)
第一篇:25黄鹤楼送别25 黄鹤楼送別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檐、捺”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李白和孟浩然话别饯行这一场景,体会古诗意境和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背景,引出课文题目。
1.全班同学一起背诵两首古诗《静夜思》、《春晓》。
2.师评: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唐诗,至今还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了解它们的作者吗?3.板书李白,孟浩然,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的相关知识。
李白年轻时潇洒倜傥,挎一把宝剑,带上他最心爱的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在路过湖北襄阳时,认识了当时誉满天下的大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二人的交往,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4.导入课题,板书课题《黄鹤楼送别》,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全文,根据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李白孟浩然,并。
2.指名口头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师板书。
三、理解词语,感悟诗歌意境1.课件出示词语,生练读。
2.检查词语朗读,把字音读准确,把词串读出节奏。
四、诗文对照,理解诗歌意思。
1.朗读古诗2.根据诗歌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划线并同桌讨论)。
3.汇报对应朗读(教师中间过渡,反复对应朗读,当堂背诵)。
4.指名抽查对应朗读背诵效果。
5.现场出示题单填空,借助课文理解古代汉语意思。
辞()下()尽()唯()五、潜心品读,体会惜别之情、1.划出文中写“依依惜别”的句子,自由练习朗读。
2.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用人物的动作、人物的对话、景色的描写体现“依依惜别”)六、适度拓展,表现诗歌魅力1.在板书中的“主要内容”里把“送别”换上“依依惜别”一词。
1 李白在黄鹤楼和孟浩然依依惜别并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25黄鹤楼送别_课件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 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
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岸边杨柳依依。
江上沙鸥点点。
岸边杨柳依依Βιβλιοθήκη 江上沙 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 消失在 蓝天的尽头。 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 ,
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 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 边……
出自: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孟浩然接过酒
杯,一饮而尽, 然后说道:“王 勃说得好,‘海 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 虽然
我们暂时分别了, 我们的友谊却像 这长江的波涛永 世不绝。”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 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 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 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 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 吧!”
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 着 满江春水 ,心中默默说道: “———————————
———————————— ———。”
唯唯 孤 烟 故 见见 帆 花 人 长长 远 三 西 江江 影 月 辞 天天 碧 下 黄 际际 空 扬 鹤 流流 尽 州 楼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泪相送》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景相送》 劝君更敬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酒相送》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以歌相送》
云,一会儿远眺 江上景色,都有意不 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
“孟夫子,您的人 品令人敬仰 ,您的诗篇 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 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 我的兄长和老师 。今天 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 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 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 此杯吧!”
25黄鹤楼送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找出描写黄鹤楼的句子。
2.说说哪个句子写出了好朋友即将分别时的 心情。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 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 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展开想象的翅膀,将下列这段话说完整: 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
好像在想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பைடு நூலகம்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董大 高适 (xūn)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 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 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 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 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
同桌对读第3自然段中李白和孟浩然的
对话,然后说说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他
们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 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 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 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 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 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 们暂时分别了,我 们的友谊却像这长 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25课黄鹤楼送别精品PPT课件

孟浩然 (689—740)
李白 (701—762)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 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 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 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 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Hale Waihona Puke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送别的古诗呢?
说一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汪伦
故人西辞黄鹤楼, 李白乘舟将欲行,
烟花三月下扬州。 忽闻岸上踏歌声。
孤帆远影碧空尽, 桃花潭水深千尺,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不及汪伦赠我情。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 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 永世不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天底下只要有一个知心朋友, 即使他远在天边,也像是靠在一 起的邻居。
“王勃说得好:‘海内 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虽 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 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 绝。”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抄写课后生字,每个抄写4遍。
25黄鹤楼送别

25黄鹤楼送别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昔别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昔别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
1.读题。
2.介绍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孟浩然饯行饮酒暂时孤帆脍炙人口按捺不住(2)释词。
饯行暂时孤帆脍炙人口按捺不住触动惜别繁花似锦唯见凝视伫立满饮(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三)听录音范读,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四)指导学生练习描红。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初步设疑: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齐读题。
课文讲了谁为谁送别呢?(板书:李白一一孟浩然)你能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连起来说一说吗?2、打开书,齐读第一自然段,我们看书上怎么写的。
过渡:为好朋友送别,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动,他吟出这样一首诗3、课件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⑴ 自读古诗。
⑵ 指名交流自己的问题。
谈话激趣:同学们有很多疑问,学贵有疑。
我想通过认真读了课文后,不需要老 师讲,你就明白了。
让我们回到黄鹤楼上。
二、精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㈠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黄鹤楼的句子。
2、 课件出示图片。
说说你觉得黄鹤楼怎么样?3、 一对好朋友就要在这里分别了。
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读读课文,体会一 下。
4•学生交流,出示句子1: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 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⑴ 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
) ⑵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他们的行为与心情吗?(因为他俩都不愿意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所以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 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
小学五年级25黄鹤楼送别

25黄鹤楼送别
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学习本课的9个生字及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4、在感悟全文后,拓展古人的送别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从人物的对话中感悟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从李白的神情中感悟朋友间的情深意重;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中感悟朋友间的情深意重。
●三、教法学法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5 黄鹤楼送别|苏教版(共19张PPT)

读一读 议一议:
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要求: 1、用“—”画出描写语言的 句子。用“﹏”画出描写行 为的句子。 2、这两段文字是如何表现二 人的离别之情的?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 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 眺江上的景色,都有意不 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 惜别之情。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 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 眺江上的景色,都有意不 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 惜别之情。
孟浩然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他抛弃荣华富贵,远离 官场,不羡权贵,他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当时和后 世的人们所倾慕。
孤帆 唯见
暮春三月,长江边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 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友人登上了船。白帆 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
孤帆远影碧空尽,
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 唯见长江天际流。
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
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
流向天边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暮春三月, 长江边烟雾迷蒙,故人西辞黄鹤楼, 繁花似锦。年轻 的李白正在黄鹤 烟花三月下扬州。 楼为大诗人孟浩 然饯行
友人依然伫立在 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边,凝视着远方, 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 荡地流向天边 ……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 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 识了您, 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 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 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 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 杯吧!”
孟浩然接过酒杯,一 饮而尽,然后说道:“王 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虽然我们 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 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 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黄鹤楼送别
一、字音
伫()立饯()行按捺()脍炙人口
2、多音字
蒙藏当似饮
3、注意部首的字“暮”部首()“暂”部首()
二、词语
1、我会写mù chūn mânɡ hào rán yù mǎn tiān xià yì yǐn ãr jìn zàn shíɡū fān
()()()()()()
yǒu yì wãi jiàn yān wù mí mãnɡ yī yī xī biã yǒnɡ shì bù juãàn nà bú zhù
()()()()()()
kuài zhì rãn kǒu fán huā sì jǐn jiàn xíng fēi yàn líng kōng yóng liǔ yī yī zhù lì() ( ) ( ) ( ) ( ) ( ) 2、根据课文我会填,并解释所填的字。
()花似锦:()()惜别:
飞檐()空:()立:
俯():远():结():
3、我会选
脍炙人口浩浩荡荡依依惜别
告别饯别送别
《黄鹤楼送别》中对于李白来说是(),对于孟浩然来说是(),他们一边喝酒一边交流惜别之情是()
4、我会连。
仰望从空中向下看
远眺抬头向上看
凝视向四周看
俯视站在高处向远处看
环视聚精会神地看
鸟瞰从上往下看
5、我会积累
浩浩荡荡(aabb):
形容气势宏大雄伟的成语:
三、填空。
1、李白,()朝()诗人,字,号。
与杜甫并称“李杜”他的好朋友()是著名的田园()诗人。
与王维并称“”李白送的就是他。
课文通过叙述年轻的()在()上为好友()饯行的事,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感情。
2、王勃,()朝初期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
他的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显示出他博大的胸怀和乐观的情绪,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
而李白《送孟浩然之广
陵》诗中,两句则是借景抒情,表现对友人的依恋和惜别之情,显示出另一
种风格,也成为了千古绝句。
3、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人:辞:烟花三月:下:
尽:唯:天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积累
1、文章体现二人依依惜别之情的关键语句是:(
李白除了惜
别还表达了对孟浩然的()之情,孟浩然惜别中则带着一种()
2、“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中“伫立”换成“站立”好不好?
答:
26 清平乐村居
一、生字
1、我会拼清平乐()茅檐()妩()媚()翁()媪()
2、多音字乐发相中剥
3、“翁“部首是()
二、词语
三、填空1、《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代爱国词人写的。
_______是词牌名,是题
目。
是一首描写()生活的著名词作。
2、这首词描写了这些平常的农村景象,还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把农村生活
真实地反映出来,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相媚好: 。
诗意:
4、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无赖: 卧剥 :
诗意:
3、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每一个朝代几乎都有着它主流的文学体裁,如: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三、诗词赏析:
1、描写农村生活的诗词: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词: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练习七
一、写出跟《水浒传》有关的四条成语。
二、背背朝代歌。
三、写出下列人物分别属于哪个朝代。
吴王夫差()林则徐()王勃()苏轼()
越王勾践()诸葛亮()李白()刘备()
四、有一些姓氏,读音和我们通常的读法不一样,你能读对吗?
任达华()华国锋()冼星海()解东()
单田芳()朴诗礼()燕子平()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