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化学》第九章 心肌损伤的标志物练习题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化学》第九章 心肌损伤的标志物练习题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化学》第九章 心肌损伤的标志物练习题

第九章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一、A1

1、AMI发生后,CK-MB在血清中升高的时间为()。

A、2~4小时

B、3~8小时

C、6~8小时

D、8~12小时

E、12~16小时

2、对有胸痛或胸部不适而ECG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不需要进一步做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的生化标志物的检测

B、不能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C、可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D、可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E、不需要处理

3、下列哪项在胸痛发作后6~12小时不升高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很好的指标()。

A、CK

B、CK-MB

C、Mb

D、cTnT

E、cTnI

4、骨骼肌中所含CK同工酶的情况是()。

A、主要含CK-BB,不含CK-MM,仅有少量CK-MB

B、主要含CK-MM,不含CK-BB,仅有少量CK-MB

C、主要含CK-MB,不含CK-MM,仅有少量CK-BB

D、主要含CK-MB,不含CK-BB,仅有少量CK-MM

E、主要含CK-BB,不含CK-MB,仅有少量CK-MM

5、关于肌钙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肌动蛋白

B、参与肌肉收缩的调节蛋白

C、肌球蛋白

D、由cTnT和cTnI组成

E、在不同组织完全不具同源性

6、不是肌钙蛋白在心肌损伤中的特点的是()。

A、cTn敏感性高于CK,不仅能检测AMI,还能检测微小损伤

B、cTn特异性低于CK

C、cTn窗口期较长,有利于诊断迟到的.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D、可用于判断病情轻重及再灌注成功与否

E、cTn在ACS症状发作后2h即可出现

7、下述心肌损伤标志物中,分子量最小的是()。

A、CK-MB

B、Mb

C、cTnT

D、cTnI

E、CK

8、下列不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生化项目是()。

A、肌红蛋白

B、肌酸激酶MB同工酶

C、肌动蛋白

D、心肌肌钙蛋白T

E、心肌肌钙蛋白I

9、α-羟丁酸脱氢酶检测,主要是反应下列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中哪一种的活性()。

A、LD1

B、LD2

C、LD3

D、LD4

E、LD5

10、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酶是()。

A、ALT和AST

B、ALP和CK

C、AST和AMY

D、CK和CK-MB

E、γ-GT和ALT

1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不包括下列哪种疾病()。

A、不稳定心绞痛

B、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C、常见的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D、无Q波急性心肌梗死

E、心力衰竭

12、CK作为心脏标志物,下列哪项不正确()。

A、快速、经济、有效,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B、其浓度和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有一定相关,可大致判断梗死范围

C、诊断特异性强,对心肌微小损伤敏感

D、能用于诊断心肌再梗死

E、能用于判断再灌注

13、对于非Q波心肌梗死的诊断,下列各项检查何者最有意义()。

A、CK

B、Mb

C、CK-MB

D、cTn

E、AST

14、.对胸痛而ECG和肌酸激酶-MB均正常的患者,检测下列哪一项指标可以帮助判断有无微小心肌损伤()。

A、肌红蛋白

B、肌酸激酶

C、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cTnT,cTnI)

D、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E、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5、AMI发生后,血中出现最早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是()。

A、Mb

B、CK-MB

C、cTn

D、CK

E、AST

16、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AS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这里所指的同型半胱氨酸包括一类化合物,但不包括()

A、同型胱氨酸

B、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

C、同型胱氨酸-蛋白质

D、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E、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蛋白质

17、目前国内外一致认为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确诊标志物的是()。

A、肌钙蛋白

B、肌红蛋白

C、CK-MB亚型

D、LD

E、ALT

18、目前认为下列哪一项是诊断心衰最敏感的标志物()。

A、心钠肽(ANP)

B、D-二聚体

C、脑钠肽(BNP)

D、P-选择素

E、心肌肌钙蛋白(cTn)

19、关于心脏标志物应用原则,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A、心脏肌钙蛋白(cTnT或cTnI)取代CK-MB成为检出心肌损伤的首选标准

B、临床检验中应同时检测cTnT和CM-MB质量,确保诊断无误

C、如果患者已有典型的可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的ECG变化,应立即进行治疗

D、对发病6小时后的就诊患者,不必测Mb,只需测定cTn

E、肌钙蛋白比CK-MB出现更早

20、急性肝炎时,LD同工酶的特点是()。

A、LD1↑

B、LD2↑

C、LD3↑

D、LD4↑

E、LD5↑

21、下列关于钠尿肽(BNP)的说法哪项不正确()。

A、BNP是由心、脑分泌的一种含32个氨基酸的多肽激素

B、BNP有利于实验室测定

C、BNP有很高的阴性预测价值,BNP正常可排除心衰的存在

D、在呼吸困难病人,BNP是一个将来发生CHF的较强的预示因子

E、BNP在机体中起排钠、利尿、扩张血管的生理作用

22、下列哪一种酶只位于细胞浆()。

A、酸性磷酸酶

B、谷氨酸脱氢酶

C、乳酸脱氢酶

D、天冬氨酸脱氢酶

E、异柠檬酸脱氢酶

23、下列哪项指标通常被作为心肌损伤确诊标志物()。

A、CK

B、CK-MB

C、LD1

D、cTn

E、AST

2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组织中LD同工酶的含量为()。

A、LD1>LD2>LD3>LD4>LD5

B、LD2>LD1>LD3>LD4>LD5

C、LD4>LD1>LD2>LD3>LD5

D、LD5>LD1>LD2>LD3>LD4

E、LD3>LD5>LD4>LD1>LD2

25、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标志是()。

A、CK

B、Mb

C、AST

D、CK-MB

E、cTn

26、心肌缺血症状发作后,血中出现高峰浓度最晚的指标是()。

A、CK

B、CK-MB

C、LD

D、cTnT

E、cTnI

27、不是肌红蛋白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特点的是()。

A、在AMI发作12小时内诊断敏感性很高,是至今最早的AMI标志物

B、在胸痛发作2~12小时内,肌红蛋白可排除AMI诊断

C、在血中出现早期诊断特异性高

D、可用于判断再梗死

E、可用于判断再灌注

28、心肌损伤时可见血清LD同工酶的变化为()。

A、LD1>LD2

B、LD2>LD1

C、LD3>LD2

D、LD4>LD3

E、LD5>LD4

29、目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好的确定标志物是()。

A、肌酸激酶

B、心肌肌钙蛋白(cTnT,cTnI)

C、肌红蛋白

D、乳酸脱氢酶

E、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30、无病理性Q波的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哪项检查诊断价值更大()。

A、心电图

B、心尖搏动图

C、超声心动图

D、血清心肌酶学检查和心肌肌钙蛋白测定

E、心导管检查

二、A2

1、患者,男性,45岁,突然感觉胸痛,4小时后到医院就诊,以下哪项检查对于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最有帮助()

A、CK

B、CK-MB亚型

C、cTn

D、Mb

E、以上都可以

2、男性,51岁,胸痛发作24小时,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心电图示ST段抬高,有慢性支气管炎史,和20年吸烟史。查血清AST256U/L,LD4640U/L,CK1560U/L,CK-MB18%,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急性心肌梗死

B、二尖瓣狭窄致右心衰竭

C、急性肾衰

D、肝硬化

E、骨骼肌疾病

三、A3/A4

1、患者,女性,胸痛10天后,来院就诊,心电图检查正常,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检查一系列生化指标。

<1> 、肌酸激酶在典型心肌梗死时多长时间恢复正常()。

A、10~12h

B、15~20h

C、20~36h

D、30~40h

E、48~72h

<2> 、肌酸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几小时可见升高()。

A、1~1.5h

C、10~12h

D、15~20h

E、24~36h

<3> 、如果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时,下列哪一种LDH同工酶显著升高()。

A、LD1

B、LD2

C、LD3

D、LD4

E、LD5

2、男性,54岁,压榨性中心性胸痛发作后3h就诊,查体,面色苍白,发汗,血压110/90mmHg,脉搏78次/分,心音正常,心电图示ST段抬高。实验室检查,钾3.2mmol/L,钠138mmol/L,尿素氮9.2mmol/L。

C.K90U/L。

<1> 、首次生化检查时,增加何种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A、CK-MB

B、CK

C、Mb

D、CTnI

E、AST

<2> 、该患者应首先需考虑的疾病是()。

A、急性心肌梗死

B、肺心病

C、营养不良

D、肾衰

E、骨坏死

3、男性,52岁,因严重胸痛8小时而到急诊室就诊。有胸痛史2年,曾因胸痛到门诊诊治过。查体:面色苍白,发汗,血压110/90mmHg,脉搏77次/分,心音正常。心电图发现ST段抬高。

<1>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高血压

B、心衰

C、心肌炎

D、急性心肌梗死

E、肺心病

<2> 、只是作为此病的后期验证的是()。

A、Mb

B、CK

C、cTn

D、AST

E、LD同工酶

4、患者,男性,68岁,因严重胸痛发作4小时而到急诊科就诊。有胸痛史两年,心电图检查示ST段抬高。

<1> 、应首选下列哪项生化检查来确诊()

A、Mb

C、CK

D、CK-MB

E、AST

<2> 、此患者最可能的原因是()。

A、急性心肌梗死

B、高血压

C、心肌炎

D、急性肝炎

E、心力衰竭

四、B

1、A.CK

B.Mb

C.cTn

D.LD1

E.AST

<1> 、用于术后心肌梗死判断的较好指标是()。

A、

B、

C、

D、

E、

<2> 、AMI发生后,血中出现最早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是()。A、

B、

C、

D、

E、

<3> 、用于排除AMI发生的较好指标是()。

A、

B、

C、

D、

E、

<4> 、心肌缺血发生后,血中出现高峰浓度最晚的标志物是()。A、

B、

C、

D、

E、

<5> 、目前作为心肌损伤确诊标记物的指标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MI发作后如未进行溶栓治疗,CK-MB通常在3~8小时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小时,于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

【答疑编号100064612】

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有胸痛或胸部不适而ECG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可通过心肌肌钙蛋白(cTn)的测定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答疑编号100064611】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肌红蛋白Mb在AMI发病后1~3小时迅速上升,6~7小时达峰值,12小时内几乎所有AMI 患者Mb都升高,升高幅度大于各心肌酶。由于Mb半寿期短(15min),胸痛发作后6~12小时不升高,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是筛查AMI很好的指标。

【答疑编号100064610】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骨骼肌里所含CK同工酶几乎都是CK-MM,不含CK-BB,仅有少量CK-MB。

【答疑编号100064609】

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肌钙蛋白是肌肉收缩的调节蛋白。心肌肌钙蛋白(cTn)是由三种不同基因的亚基组成: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C(TnC)。

【答疑编号100064608】

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marker,它们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具有较宽的诊断窗:cTnT(5~14天),cTnI(4~10天)。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于CK。由

于在无心肌损伤时cTn在血液中含量很低,因此也可用于minormycardialdamage(MMD,微小心肌损伤)的诊断,这是以前酶学指标所难以做到的。cTn还具有判断预后的价值,对任何冠状动脉疾患病人,即便ECG或其他检查(如运动试验)阴性,只要cTn增高,应视为具有高危险性。

【答疑编号100064607】

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心肌损伤的蛋白质标志物有肌红蛋白(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Mb的分子量为17.5KD。cTn是由三种不同基因的亚基组成: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C(TnC)。其中,肌钙蛋白T分子量37KD;肌钙蛋白I有三种亚型,两种分子量相似,为20KD,第三种也达到22KD;肌钙蛋白C分子量为18KD。分子量最小的是Mb。

【答疑编号100064606】

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心肌蛋白质如肌红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在心肌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监测中具有价值。

【答疑编号100064605】

9、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α-酮丁酸是LD1和LD2的共同底物,其活性实际上就是两种同工酶之和。因为具有4个H 亚基的LD1比其他同工酶对α-酮丁酸有更大的亲和力,因此可用该指标反映LDl的活性变化。

【答疑编号100064604】

1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心肌是含CK-MB较多的器官,在心肌内还含有另一种结构不同的CK,它也是二聚体,称为CK-MiMi(线粒体CK)。所以常常用CK和CK-MB来诊断心肌方面的疾病。

【答疑编号100064603】

1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以及ST段抬高心肌梗塞和无Q波急性心肌梗死。

【答疑编号100064602】

1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于CK特异性较差,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6小时以前和36小时以后敏感性低,且对心肌微小损伤不敏感。而总CK活性测定仅有中度敏感,不能检出很早期的reperfusion。如在发病4小时内cK 即达峰值,提示冠状动脉再通的能力为40%~60%。

【答疑编号100064601】

1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cTn是早期诊断AMI最好的标志物。AMI病人cTn于发病后3~6小时升高,10~48小时达峰值,发病10~120小时内检测敏感性达100%。出现峰值较晚或峰值较高的病人增高可持续2~3周,对非Q波MI,亚急性MI或用CK-MB无法判断预后的病人更有意义。

【答疑编号100064600】

1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心肌肌钙蛋白(cTn)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具有较宽的诊断窗。cTn增高的幅度要比CK-MB高5~10倍。由于在无心肌损伤时cTn在血液中含量很低,因此也可用于微小心肌损伤的诊断。

【答疑编号100064599】

1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由于Mb分子量小,可以很快从破损的细胞中释放出来,在AMI发病后1~2小时血中浓度迅速上升。所以,AMI发生后,血中出现最早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是Mb。

【答疑编号100064598】

1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蛋氨酸分子含有S甲基;在与ATP作用生成S腺苷蛋氨酸后,可通过各种转甲基作用为体内已知的约50多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提供甲基。S腺苷蛋氨酸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甲基转移至另一物质后,生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后者进一步脱去腺苷,生成同型半胱氨酸。由此可知,同型半胱氨酸是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脱腺苷后的产物,而非同种物质。

【答疑编号100064597】

1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发现之前,传统的心肌酶谱在诊断AMI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K-MB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随着新的标志物的发现和应用,对临床工作起了重要的指导价值。目前一致认为肌钙蛋白为急性心肌损伤的确诊标志物,肌红蛋白和CK-MB亚型为心肌损伤的早期标志物。

【答疑编号100064596】

1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目前,心钠肽(ANP)做为心衰的标志物可用于如下几个方面:①可疑心衰但症状、体征不明显或伴有临床表现。②在紧急情况下,BNP/NT-proBNP测定有助于非心脏专业人员对于有明显心衰症状和体征患者的诊断。③在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价中的应用。

【答疑编号100064595】

1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marker,它们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具有较宽的诊断窗:cTnT(5~14天),cTnI(4~10天)。在它们的诊断窗中,cTn增高的幅度要比CK-MB高5~10倍。由于在无心肌损伤时cTn在血液中含量很低,因此也可用于MMD(微小心肌损伤)的诊断,这是以前酶学指标所难以做到的。cTn还具有判断预后的价值,对任何冠状动脉疾患病人,即便ECG或其他检查(如运动试验)阴性,只要cTn增高,应视为具有高危险性。所以临床检验只需用cTn即可。

【答疑编号100064594】

20、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肝脏LD的分布以LD5为主,LD4次之。急性肝炎时,可出现LD5升高。

【答疑编号100064593】

2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人体内BNP的半衰期为22min,它在提示机体急性血流动力学改变或反映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其稳定性差,不利于实验室测定。

【答疑编号100064592】

2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乳酸脱氢酶只存在于细胞浆。

【答疑编号100064591】

2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心肌损伤诊断最特异的生化标志,它们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具有较宽的诊断窗:cTnT(5~14天),cTnI(4~10天)。在它们的诊断窗中,cTn增高的幅度要比CK-MB高5~10倍。由于在无心肌损伤时cTn在血液中含量很低。

【答疑编号100064590】

2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乳酸脱氢酶由M型和H型亚单位构成5种同工酶,即H4(LD1)、MH3(LD2)、M2H2(LD3)、M3H(LD4)、M4(LD5),不同的组织有其特征性同工酶,心脏中以LD2和LD2为主。在正常人心脏组织中其含量为LD2>LD1>LD3>LD4>LD5。在心肌损伤时,LD1含量升高,LD同工酶顺序为LD1>LD2>LD3>LD4>LD5。

【答疑编号100064589】

2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标志,它们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h 出现;具有较宽的诊断窗:cTnT(5~14天),cTnI(4~10天)。

【答疑编号100064588】

2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LD血中出现高峰浓度的时间是24~72小时,CK-MB血中出现高峰浓度的时间是9~30小时,cTnT于4小时后达到峰值,cTnI于8小时后达到峰值,即最晚达到峰值的是LD。

【答疑编号100064587】

2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肌红蛋白的临床意义:①由于Mb的分子量小,可以很快从破损的细胞中释放出来,在AMI 发病后1~3小时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7小时达峰值,12小时内几乎所有AMI患者Mb都有升高,升高幅度大于各心肌酶,因此可以作为AM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②由于Mb半寿期短(15min),胸痛发作后6~12小时不升高,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是筛查AMI很好的指标。③由于在AMI后血中Mb很快从肾脏清除,发病18~30小时内可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故Mb测定有助于在AMI病程中观察有无再梗死或者梗死再扩展。Mb频繁出现增高,提示原有心肌梗死仍在延续。④Mb是溶栓治疗中判断有无再灌的较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答疑编号100064586】

2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在正常人为LD2>LD1>LD3>LD4>LD5,其中LD1/LD2<0.7,AMI的Cutoff为LD1/LD2>1.0。LD1>LD2时或出现LD图形倒置业可出现在心肌损伤、巨细胞贫血等。【答疑编号100064585】

2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心肌肌钙蛋白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标记物,它们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具有较宽的诊断窗:cTnT(5~14天),cTnI(4~10天)。在它们的诊断窗中,cTn 增高的幅度要比CK-MB高5~10倍。

【答疑编号100064584】

3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无病理性Q波的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可通过血清心肌酶学检查和心肌肌钙蛋白的测定来明确诊断。

【答疑编号100064583】

二、A2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Mb、CK-MB亚型和cTn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蛋白标志物,而Mb是早期标志物,由于Mb 分子量小,可以很快地从破损的细胞中被释放出来,在损伤发作2~12小时内,血中的浓度迅速上升。若检查Mb阴性,即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答疑编号100064614】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心肌损伤酶谱一般指AST、LD、CK及后两者的同工酶,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酶谱异常。【答疑编号100064613】

三、A3/A4

1、

<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CK及其同工酶和亚型是目前临床上测定次数最多的酶,主要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AMI时总CK活性升高显著,约在梗死后3~8h即升高,10~24h达峰值,2d~4d恢复正常。

【答疑编号100064625】

<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CK及其同工酶和亚型是目前临床上测定次数最多的酶,主要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AMI时总CK活性升高显著,约在梗死后3~8h即升高,10~24h达峰值,2d~4d恢复正常。

【答疑编号100064626】

<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临床上测定LD及其同工酶常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心、肝和骨骼肌的疾病。AMI时,LD由于分子量较大,在常用心肌酶中升高最迟,通常在梗死8~18h升高,48~144h达峰值,可显著升高>5ULN;因其半寿期较长,增高持续时间可达5d~10d,此时其他酶已恢复正常,在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上有一定价值。

心肌梗死和心肌炎时以LD1和LD2升高为主,且绝大多数的AMI患者血中LD同工酶都出现LD1/LD2>1,即所谓“反转比率”(flippedLDratio)现象,且持续的时间长。

【答疑编号100064627】

2、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Mb分子量小,在AMI发病后1-3小时血中浓度迅速上升,可以作为AM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答疑编号100064622】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MI病人发病早期没有典型临床症状,但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应尽早用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检测诊断AMI。

【答疑编号100064623】

3、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ST段抬高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最早期心电图表现之一,ST段抬高特性和呈规律性演变过程是诊断AMI的重要标准。

【答疑编号100064619】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低频率的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对于定量估计梗死面积的大小、监测是否出现再梗等并发症是有价值的。CK-MB是监测再梗的首选标志物,此时cTn仍处于升高的状态。cTn对于定量估计梗死面积和监测再梗并不理想,只是作为心肌梗死的后期验证。

【答疑编号100064620】

4、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由于Mb的分子量小,可以很快从破损的细胞中释放出来,在AMI发病后1~3小时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7小时达峰值,12小时内几乎所有AMI患者Mb都有升高,升高幅度大于各心肌酶,因此可以作为AM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答疑编号100064616】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Mb是心肌损伤的标志物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1~3小时,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7小时达峰值。

【答疑编号100064617】

四、B

1、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marker,它们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具有较宽的诊断窗,是判断术后心肌梗死的较好指标。

【答疑编号100064629】

<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AMI发病后1~3小时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7小时达峰值,12小时内几乎所有AMI患者Mb都有升高,升高幅度大于各心肌酶,因此可以作为AMI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答疑编号100064630】

<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由于Mb半寿期短(15min),胸痛发作后6~12小时不升高,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是筛查AMI很好的指标。

【答疑编号100064631】

<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LD1升高最慢(8~10d),升高时间长(5~10天)。

【答疑编号100064632】

<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Tn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marker,它们出现早,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具有较宽的诊断窗。

【答疑编号100064633】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知识-1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知识-1 (总分:100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B}}(总题数:50,score:100分) 1.在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中,下列血细胞的参数与产生的脉冲信号大小成正比的是 ?【A】通过计数孔血细胞的数量 ?【B】血细胞在计数孔的移动速度 ?【C】血细胞的比密 ?【D】血细胞的体积大小 ?【E】血细胞是否有核 【score:2分】 【A】 【B】 【C】 【D】【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在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中,血细胞的体积大小与产生的脉冲信号大小成正比。

2.三分群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是 ?【A】电阻抗原理 ?【B】多角度偏振光散射原理 ?【C】电阻抗与射频法原理 ?【D】激光与细胞化学法原理 ?【E】VCS技术 【score:2分】 【A】【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三分群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是电阻抗法即只是根据细胞体积的大小,将白细胞分成几个群体。经过溶血剂处理后的白细胞可以根据体积大小初步确认其相应的细胞群:第一群是小细胞区,主要是淋巴细胞。第二群是单个核细胞区,也被称为中间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

碱性粒细胞,核象左移或白血病可有各阶段幼稚细胞及白血病细胞。第三群是大细胞区,主要是中性粒细胞。 3.ITP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A】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B】脾吞噬血小板增多 ?【C】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 ?【D】血小板功能异常 ?【E】血小板形态异常 【score:2分】 【A】 【B】 【C】【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4.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左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18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18 (总分:100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总题数:45,score:100分) 1.下列关于乳酸脱氢酶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score:2分】 【A】细胞中LDH含量比血清高100倍 【B】标本宜贮存在4℃【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LDH同工酶和CK-MB联合检测可用于助诊急性心肌梗死 【D】LDH有五种同工酶,每种同工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不同 【E】LDH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本题思路:[解析] 有些酶如LDH、ALP在冻融时被破坏,LDH在低温反而不如室温稳定,即所谓的“冷变性”。 2.临床化验室常用的血糖测定方法是______ 【score:2分】 【A】Folin-Wu法 【B】邻甲苯胺法

【C】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班氏法 【E】碘量法 本题思路: 3.在评价血液葡萄糖水平测定时,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______ 【score:2分】 【A】毛细血管内血液葡萄糖浓度低于静脉血葡萄糖浓度【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血浆是测定葡萄糖的最好样品 【C】全血分析前放置一段时间会使结果偏低【D】无特殊原因,应空腹抽血测试 【E】标本尽量不要溶血 本题思路: 4.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其显色原理是______ 【score:2分】 【A】溴甲酚绿在pH7.6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

【B】溴甲酚绿在pH9.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 【C】溴甲酚绿在pH4.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溴甲酚绿在pH8.6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色复合物 【E】溴甲酚绿在pH4.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黄色复合物 本题思路: 5.血清总蛋白测定,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score:2分】 【A】溴甲酚绿法 【B】凯氏定氮法 【C】双缩脲法【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磺柳酸法 本题思路:[解析] 血清总蛋白测定一般采用双缩脲比色法,它是目前首先推荐的蛋白质定量方法,优点是清蛋白、球蛋白反应性相近,操作简单,重复性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主要类型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主要类型 心脏是我们人体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如果我们的心脏出现了问题,那么不但会给我们带来了疼痛的感觉而且还容易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是可能导致我们出现死亡,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心脏,心肌损伤是心脏疾病里面的一种,下文我们介绍一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主要类型。 1、C 反应蛋白( CRP ) : 有人将高灵敏 CRP 称为首次预防,确切地说就是在表观健康,没有任何心血管疾病的症状,但却在亚临床的 动脉硬化患者中有反应预警作用,同时也可预测再次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并通过预防性治疗来降低已升高的 CRP 浓度,从而减低危险度。当测值高于判断限定( 2.2mg/l )时,男性发病危险度增加三倍,如果低于判断限,为避免炎症引起的假阳性,可以在 3-6 周后复查一次。另外吸烟者往往伴有轻度肺部验证,可促使 CRP 非特异性地轻度升高。 CRP 还可能成为将来冠心病最强的预示物。在健康人群中评价心血管的危险性要用高度敏感的 CRP(hsCRP) ,如果再结合总胆固醇、 LDL-C 和 HDL-C ,其

预示能力更强。最近一项调查表明,高 CRP ,低 LDL-C 的妇女比高 LDL-C ,低 CRP 妇女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大。这说明它可以在被传统方法漏检的情况下检出更多的危险人群。检测高敏 CRP 时,建议将测值分为以下三级:低危 <1.0mg/L ;中危 1.0~3.0mg/L ;高危 >3.0mg/L 。 2、肌红蛋白( Mb ) : Mb 虽心肌特异性不高,但心肌梗死后迅速地从坏死的心肌中释放出来,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Mb 阴性特别有助于排除 AMI 的诊断。由于 Mb 在血中半衰期短,所以又有助于观察 AMI 病程中有无再梗死发生以及梗死有无扩展。 Mb 还是 AMI 溶栓治疗中评价再灌注与否的较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心脏对于人体的重要性,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心脏,一旦出现了心肌损伤要及时去治疗,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主要类型。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 第二十章 脱落细胞检查基本知识练习题

第二十章脱落细胞检查基本知识 一、A1 1、恶性肿瘤细胞和核异质细胞的区别是,前者有()。 A、核染色质结构呈结块状 B、核边增厚 C、核大小不一 D、核仁增大 E、病理性核分裂 2、下列哪项不是对放射高度敏感的肿瘤()。 A、精原细胞瘤 B、恶性淋巴瘤 C、甲状腺癌 D、骨肉瘤 E、基底细胞癌 3、不是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特征是()。 A、核增大 B、核染色质粗糙、深染 C、核畸形 D、核浆比例异常 E、涂片中,只能看到成团的癌细胞 4、关于异形间皮细胞和癌细胞的鉴别要点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异形间皮细胞的核染色质正常染色 B、异形间皮细胞的核浆比例轻度异常 C、异形间皮细胞的核染色质增多 D、异形间皮细胞的染色质增加,但分布均匀 E、异形间皮细胞存在核轻度畸形 5、下列哪种溶液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的固定液()。 A、95%乙醇溶液 B、75%乙醇溶液 C、氯仿乙醇溶液 D、乙醚乙醇溶液 E、卡诺固定液 6、细胞学检查镜下观察见较多分裂象且不对称分裂时下列哪种病症的表现()。 A、炎症较重 B、结核的一种表现形式 C、恶性肿瘤的特征 D、正常细胞的表现 E、凋亡细胞的表现 7、重度核异质细胞和癌细胞的鉴别要点,前者是()。 A、核浆比例无明显改变 B、核形态异常

C、核染色质改变 D、核大小异常 E、核边界不齐 8、下列有关核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异质细胞的胞浆分化正常 B、细胞核的边界整齐 C、染色质分布异常 D、核边增厚 E、核的大小异常 9、早熟角化细胞是指()。 A、宫颈型外底层细胞 B、产后型外底层细胞 C、萎缩型外底层细胞 D、非孕期中层细胞 E、妊娠期中层细胞 10、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雌激素水平和阴道脱落细胞形态两者的关系()。 A、雌激素高度低落时,阴道上皮萎缩不严重,以外底层细胞为主 B、雌激素轻度低落时,以钝角的角化前细胞为主,染色淡,杂有少数中层细胞 C、雌激素轻度影响时,以钝角的角化前细胞为主,伴大量角化细胞 D、雌激素中度低落时,以中层细胞为主 E、雌激素极度影响时,角化细胞持续达60%~70%或角化细胞占90%以上 11、关于未分化大细胞癌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细胞较大,呈不规则的圆形、卵圆形或长形 B、胞浆量中等,嗜碱性 C、癌细胞在涂片中呈单个散在或成堆分布 D、核大,大小不等,呈不规则圆形,核畸形明显 E、染色质减少,粗颗粒状 12、呼吸系统感染病人痰检时,如果发现痰标本中有大量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可能表明()。 A、标本中含有唾液 B、呼吸道有出血 C、呼吸道有炎症 D、呼吸道慢性炎症 E、肺炎 13、浆膜腔多次反复穿刺后,积液中可见增多的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间皮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4、角化不良可发生于()。 A、柱状上皮细胞 B、鳞状上皮细胞

心脏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心脏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1954年,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作为首个心脏标志物被应用于临床。半个世纪以来,医学工作者陆续发现许多心脏生物标志物,其中部分心脏标志物已以临床实践中逐步得到应用,心脏标志物为临床提供了方便、非创伤性的诊断检验依据。 目前临床应用的心脏标志物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主要反映心肌组织损伤的标志物;第二类上是了解心脏功能的标志物;第三是作为心血管炎症疾病的标志物。 一、反映心肌组织损伤的标志物 临床实践中已陆续发现多种反遇心肌组织损伤的标志物,包括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标志,包括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标志物如缺血修饰白蛋白;髓过氧化物酶;CD40配体等;心肌缺血坏死早期暨发病6h内的标志物,如肌红蛋白;脂 肪酸结合蛋白;糖原磷酸化酶BB同工酶等;心肌组织损伤坏死的确定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等。而AST、乳酸脱氢酶(LD)及其同工酶和β-羟丁酸脱氢酶等因灵敏度和特异性都相对较差,在心肌损伤的诊断检测中已不再应用或逐步停用。 近10年的临床初中证明,心肌肌钙蛋白(cTn)是目前临床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已成为心肌组织损伤(如心肌梗死)最重要的诊断论据。在不能使用cTn

的情况时,也可以使用CK-MB质量(CK-MB mass)检测。 cnT检测在急性冠状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用途主要有:协助或确定诊断;危险性分类;估计病理情;治疗指导.在考虑心肌梗死(MI)诊断时,心脏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评价应结合临床表现(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ECG)检查的结果。cTn或CK-MB mass的检测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值的ACS 病人存在心肌损伤,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或ECG检测结果,可以考虑诊断为MI。属高危险性,这些病人应尽快得到有效治疗,以减少危险性。 cTn的临床应用正在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约90%的实验室已开展cTn的检测,3年中增加了2倍,CAP 的2002年心肌标志物室间质评中,开展cTn检测的实验室数超过了3500,比1999年增加了123%,我国的许多医院检验部门也开展了cTn检测。 临床现今应用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 I)或心肌肌钙蛋白T(cTn T)的检测方法对心肌特异性都已达到100%。由此外周血中出现任何一种可检测到的cTn必然是心肌细胞受损伤的结果。 cTn可以用高度敏感的免疫化学发光法作定量检测,也可用固定相免疫析法作快速定量检测,但固相免疫层析法的检测灵敏度相对稍差,检测范围相对较窄。 检测cTn I或cTn T在了解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相同,

心肌损伤标志物发展历程

心肌损伤标志物发展历程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互联网点击数:1666 更新时间: 2009-8-10 临床观察发现,有些急性心梗没有临床症状,而且单一心电图敏感性较差,即便连续观察,阳性率至多达70%-80%。这就是说,有20%-30%必须依靠心肌酶诊断。即便是心电图阳性的病例,也需要心肌酶的配合来提高诊断的可靠性,观察疾病的演变、疗效和预后。因为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能更准确地提供病情和预后信息。 心梗 心梗是心肌梗塞的简称。 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过去20多年,我国一直沿用世界卫生组织对心肌梗死所下的定义:典型症状(胸部不适)、血清心肌酶增高和典型心电图变化中两者或三者的结合。2000年9月,欧洲心脏病杂志和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同时发表了修订后的由欧洲心脏病学会有关专家批准的心肌梗死再定义的内容: 具有下列任何条件之一可诊断急性演变中或新近心肌梗死:一、心肌坏死生化标志的典型升高和逐渐下降(指肌钙蛋白T或I)或较快增高和下降(指肌酸激酶MB 同工酶)至少伴下列情况之一者——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心电图示心肌缺血(ST段抬高或压低),冠状动脉介入术(例如冠状动脉成形术)。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变化。具有下列任何条件之一可诊断已形成的心肌梗死: 1.系列心电图出现新病理性Q波。 2.已愈合或愈合中心肌梗死的病理变化。 心肌梗死再定义与以前心肌梗死定义的不同在于:再定义强调了生化标志,把心肌坏死时血生化的变化指标(主要指肌钙蛋白T或I,肌酸激酶MB同工酶质量测定)提到很高的地位,这样就使许多微型(局灶性、显微镜性)、小型(小于10%的左心室肌)等心肌梗死的诊断成为可能;及时发现经皮冠状动脉干预术 后出现的心肌梗死及反映预后;及时发现外科手术导致的心肌梗死及并发症,并对预后做出判断。 传统心肌酶谱 心梗三项——新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2001年9月17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一名急诊就诊的胸痛患者,通过评估心脏肌钙蛋白(cTn)、肌酐激酶-MB(CK-MB)和肌红蛋白(Myo)水平可在90分钟内确诊病人是否发生心梗。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知识-7-1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知识-7-1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总题数:50,分数:50.00) 1.目视计数红细胞的稀释液何者效果最佳( ) ?A.Hayem液 ?B.甲醛枸橼酸盐稀释液 ?C.生理盐水 ?D.1%甲醛生理盐水 ?E.蒸馏水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2.已淘汰的测定血红蛋白方法是( ) ?A.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测定法 ?B.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 ?C.沙利酸化血红蛋白测定法 ?D.碱羟血红蛋白测定法 ?E.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3.下列描述哪种为2型糖尿病特征( ) ?A.胰岛素释放试验为低水平 ?B.空腹胰岛素可正常、稍低或稍高,服糖后呈延迟释放

?C.空腹血糖降低,血浆胰岛素/血糖比值大于0.4 ?D.每天胰岛素分泌总量40~50U ?E.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4.关于血清载脂蛋白AⅠ、B测定,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免疫透射比浊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B.多用兔抗人或羊抗人多克隆抗体制备合适的抗血清 ?C.对所用抗血清的要求是特异性好、高亲和力与高效价 ?D.目前已有WHO认可的的ApoA Ⅰ参考冻干血清SP1-01及ApoB参考冻干血清?E.应用5~7个不同浓度的定值血清,采用曲线拟合方式制备校准曲线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5.测定血清γ-GT活性时,哪种抗凝剂对酶测定系统的干扰最大( ) ?A.氟化物 ?B.柠檬酸 ?C.EDTA ?D.肝素 ?E.枸橼酸 (分数:1.00) A. B. C. D. √ E.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2 (总分:100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B}}(总题数:27,score:54分) 1.凝胶层析是利用被分离物质的分子大小进行分离。较快通过凝胶柱的是 ?【A】大的溶质分子 ?【B】带电荷的分子 ?【C】形态不规则的分子 ?【D】小的溶质分子 ?【E】亲和力较小的分子 【score:2分】 【A】【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正确的是

?【A】乙醇溶剂中的荧光杂质因不影响测定可不需处理 ?【B】当荧光物质浓度高时会发生自熄灭现象?【C】温度升高时,荧光效率增高 ?【D】溶液pH对荧光强度基本没有影响?【E】要使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应使荧光物质的浓度足够高 【score:2分】 【A】 【B】【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关于血清TSH的检测正确的是 ?【A】一般取血时间为下午5~6时 ?【B】新牛儿普及筛查甲状腺功能有助于避免发生呆小症

?【C】新生儿应在出生后前三天采血 ?【D】若新生儿在出生后第4天采血结果可能出现假性增高 ?【E】应激状态时,可导致假性减低 【score:2分】 【A】 【B】【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4.患者女性,30岁,主诉有渐进性乏力,体重减轻,食欲减退,体检发现皮肤全青铜色,患消耗性疾病,实验室检查:血钠132mmol/L,血钾 6.0mmol/L,血皮质醇(8:00AM)42μg/L,24小时尿17-OHCS降低,血ACTH超过正常,ACTH兴奋试验不能使血浆皮质醇水平增加,最可能的诊断是 ?【A】Cuslaing病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25含答案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25 一、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下列何种细胞分泌盐酸______ A.黏液颈细胞 B.主细胞 C.壁细胞 D.黏液细胞 E.G细胞 答案:C 2. 下列何种疾病常以BAO升高为特征______ A.胃溃疡恢复期 B.胃溃疡发作期 C.萎缩性胃炎 D.胃癌 E.胃泌素瘤 答案:E 3. 漏出液中的LD与血清LD的比值常______ A.<0.6 B.<0.5 C.<0.4 D.<0.3

答案:B 4. 结核性积液下列哪项指标可明显增高______ A.LD B.淀粉酶 C.AKP D.纤维连接蛋白 E.溶菌酶 答案:A 5. 卵磷脂小体减少常见于______ A.精囊炎 B.附睾炎 C.前列腺炎 D.尿道旁腺炎 E.尿道球腺炎 答案:C 6. 阴道清洁度检查结果为Ⅱ度,则其中的上皮细胞数应在______ A.+ B.++ C.+++ D.++++ E.-

7. 通常一般医院实验室属生物安全几级实验室______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E.五级 答案:B 8. 可使粪便化学法隐血试验出现假阴性的物质是______ A.铁剂 B.铋剂 C.维生素C D.动物血 E.食物鱼肉 答案:C 9. 正常人粪便中不见下列哪种成分______ A.大肠杆菌 B.脂肪滴 C.肠黏膜上皮细胞 D.肌肉纤维 E.淀粉颗粒 答案:B

10. 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主要的鉴别点是______ A.粪便的外观 B.粪便的气味 C.粪便的量 D.粪便中找到的病原体 E.里急后重的程度 答案:D 11. 含铁血黄素颗粒可见于尿中何种细胞______ A.红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肾小管上皮细胞 D.鳞状上皮细胞 E.移形上皮细胞 答案:C 12. 尿管型基质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A.α1-球蛋白 B.α2-球蛋白 C.T-H糖蛋白 D.β2-微球蛋白 E.核蛋白 答案:C 13. 下列哪项尿标本经加热后浑浊可消失______ A.脓尿

心肌损伤标志物发展历程

心肌损伤标志物发展历程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互联网点击数: 1666 更新时间:2009-8-10 临床观察发现,有些急性心梗没有临床症状,而且单一心电图敏感性较差,即便连续观察,阳性率至多达70%-80%。这就就是说,有20%-30%必须依靠心肌酶诊断。即便就是心电图阳性的病例,也需要心肌酶的配合来提高诊断的可靠性,观察疾病的演变、疗效与预后。因为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能更准确地提供病情与预后 信息。 心梗 心梗就是心肌梗塞的简称。 心肌梗塞就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过去20多年,我国一直沿用世界卫生组织对心肌梗死所下的定义:典型症状(胸部不适)、血清心肌酶增高与典型心电图变化中两者或三者的结合。2000年9月,欧洲心脏病杂志与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同时发表了修订后的由欧洲心脏 病学会有关专家批准的心肌梗死再定义的内容: 具有下列任何条件之一可诊断急性演变中或新近心肌梗死:一、心肌坏死生化标志的典型升高与逐渐下降(指肌钙蛋白T或I)或较快增高与下降(指肌酸激酶MB 同工酶)至少伴下列情况之一者——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心电图示心肌缺血(ST段抬高或压低),冠状动脉介入术(例如冠状动脉成形术)。二、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变化。具有下列任何条件之一可诊断已形成的心肌梗死:1、系列心电图出现新病理性Q波。2、已愈合或愈合中心肌梗死的病理变化。 心肌梗死再定义与以前心肌梗死定义的不同在于:再定义强调了生化 标志,把心肌坏死时血生化的变化指标(主要指肌钙蛋白T或I,肌酸激酶MB同工酶质量测定)提到很高的地位,这样就使许多微型(局灶性、显微镜性)、小型(小于10%的左心室肌)等心肌梗死的诊断成为可能;及时发现经皮冠状动脉干预术 后出现的心肌梗死及反映预后;及时发现外科手术导致的心肌梗死及并发症,并对预后做出判断。 传统心肌酶谱 心梗三项——新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2001年9月17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一名急诊就诊的胸痛患者,通过评估心脏肌钙蛋白(cTn)、肌酐激酶-MB(CK-MB)与肌红蛋白(Myo)水平可在90分钟内确诊病人就是否发生心梗。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

相关专业知识 一、A1 1、临床实验室有重要作用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其所提供的检验信息占患者全部诊断、疗效等医疗信息的 A.90% B.80% C.70% D.60% E.50% 2、脂肪酸合成过程中,脂酰基的载体是 A.CoA B.肉碱 C.ACP D.丙二酰CoA E.草酸乙酸 3、三碳糖、六碳糖与九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 A.糖的有氧氧化 B.磷酸戊糖途径 C.糖酵解 D.三羧酸循环 E.糖异生 4、能活化卵磷脂-胆固醇酰基移换酶(LCAT)的载脂蛋白是 A.载脂蛋白A B.载脂蛋白B C.载脂蛋白C D.载脂蛋白D E.载脂蛋白E 5、根据单倍体遗传方式,同胞之间有一个单倍体相同的概率为 A.10% B.25% C.50% D.75% E.100% 6、成人水痘最常见的并发症为 A.脑炎 B.肺炎 C.心内膜炎 D.心肌炎 E.脑脓肿

7、实验动物在病毒感染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病毒不能像细菌一样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繁殖和鉴定等各项试验,是由于 A.病毒只感染动物 B.病毒只感染细胞 C.病毒在人工培养基上感染性降低 D.病毒必须依赖有生命的宿主才能繁殖 E.病毒只对动物敏感 8、卡氏肺孢菌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A.水 B.血液 C.唾液 D.皮肤 E.空气 9、流式细胞仪荧光信号的放大采用线性放大器,当输入信号比过去增加20倍时,其输出信号是 A.原来的十分之一 B.不变 C.比过去增加20倍 D.由1变为2 E.由2变为3 10、患者女性,28岁。颈部逐渐变粗,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触诊发现甲状腺肿大。该患者可能是 A.缺碘 B.缺锌 C.缺铁 D.缺锰 E.缺硒 11、在骨髓涂片检查中,下列指标通常在低倍镜下观察的是 A.骨髓细胞分类 B.粒红比值 C.血细胞形态变化 D.巨核细胞计数 E.片尾肿瘤细胞观察 12、体内合成胆固醇的原料是 A.葡萄糖 B.脂肪酸 C.氨基酸 D.乙酰CoA E.肝糖原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化学》第九章 心肌损伤的标志物练习题

第九章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一、A1 1、AMI发生后,CK-MB在血清中升高的时间为()。 A、2~4小时 B、3~8小时 C、6~8小时 D、8~12小时 E、12~16小时 2、对有胸痛或胸部不适而ECG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不需要进一步做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的生化标志物的检测 B、不能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C、可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D、可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E、不需要处理 3、下列哪项在胸痛发作后6~12小时不升高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很好的指标()。 A、CK B、CK-MB C、Mb D、cTnT E、cTnI 4、骨骼肌中所含CK同工酶的情况是()。 A、主要含CK-BB,不含CK-MM,仅有少量CK-MB B、主要含CK-MM,不含CK-BB,仅有少量CK-MB C、主要含CK-MB,不含CK-MM,仅有少量CK-BB D、主要含CK-MB,不含CK-BB,仅有少量CK-MM E、主要含CK-BB,不含CK-MB,仅有少量CK-MM 5、关于肌钙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肌动蛋白 B、参与肌肉收缩的调节蛋白 C、肌球蛋白 D、由cTnT和cTnI组成 E、在不同组织完全不具同源性 6、不是肌钙蛋白在心肌损伤中的特点的是()。 A、cTn敏感性高于CK,不仅能检测AMI,还能检测微小损伤 B、cTn特异性低于CK C、cTn窗口期较长,有利于诊断迟到的.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D、可用于判断病情轻重及再灌注成功与否 E、cTn在ACS症状发作后2h即可出现 7、下述心肌损伤标志物中,分子量最小的是()。 A、CK-MB B、Mb

C、cTnT D、cTnI E、CK 8、下列不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生化项目是()。 A、肌红蛋白 B、肌酸激酶MB同工酶 C、肌动蛋白 D、心肌肌钙蛋白T E、心肌肌钙蛋白I 9、α-羟丁酸脱氢酶检测,主要是反应下列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中哪一种的活性()。 A、LD1 B、LD2 C、LD3 D、LD4 E、LD5 10、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酶是()。 A、ALT和AST B、ALP和CK C、AST和AMY D、CK和CK-MB E、γ-GT和ALT 1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不包括下列哪种疾病()。 A、不稳定心绞痛 B、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C、常见的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D、无Q波急性心肌梗死 E、心力衰竭 12、CK作为心脏标志物,下列哪项不正确()。 A、快速、经济、有效,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B、其浓度和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有一定相关,可大致判断梗死范围 C、诊断特异性强,对心肌微小损伤敏感 D、能用于诊断心肌再梗死 E、能用于判断再灌注 13、对于非Q波心肌梗死的诊断,下列各项检查何者最有意义()。 A、CK B、Mb C、CK-MB D、cTn E、AST 14、.对胸痛而ECG和肌酸激酶-MB均正常的患者,检测下列哪一项指标可以帮助判断有无微小心肌损伤()。 A、肌红蛋白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主管技师

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报考指 南 考试介绍考试大纲报名条件网上报名现场报名考试时间考试科目考试题型通过标准 考试流程 网上报名现场 确认 打印 准考证 考试 实施 成绩 查询 领取 成绩单 12~1月12~1月4~5月5月考后两个月内考后两个月内 考试介绍 返回顶部↑ 为贯彻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自2001年全国卫生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以考代评工作正式实施。通过考试取得的资格代表了相应级别技术职务要求的水平与能力,作为单位聘任相应技术职务的必要 依据。 一、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资格考试范围 (一)适用人员范围:经国家或有关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内,从事临床医学检验专业工作的人员。 (二)专业及级别范围:临床医学检验专业分为初级资格(含士级、师级)、中级资格。 (三)考试科目设置: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设置“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等4个科目。 二、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资格取得方式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 试制度,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 凡列入全国考试的专业,不再进行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认定和评审,不再组织初、中级卫生技术系列的专业考试。 三、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资格证书管理 参加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资格考试并成绩合格者,由人事局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卫生部专印的专业技术资 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局吊销其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局收回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2年内不得参加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 师/主管技师资格考试: (一)伪造学历或专业技术工作资历证明; (二)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 (三)国务院卫生、人事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血液学检验 血红蛋白异常所致的贫血及其实验诊断讲义

血红蛋白异常所致的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一、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1.血红素:血红素是Hb、肌红蛋白、多种酶(如过氧化氢酶)和多种细胞色素的辅基,其合成的场所主要在骨髓内的幼红细胞和肝细胞线粒体。与临床有关的是尿卟啉、粪卟啉和原卟啉,当卟啉代谢障碍时,血红素合成不全,并可能产生卟啉病。 2.珠蛋白:人类的珠蛋白肽链有α、β、γ、δ、ε、ζ链;这些肽链按四级结构形成Hb。 3.生理性血红蛋白:几种正常生理性血红蛋白在胎儿时期和出生后有明显的不同。新生儿期内HbF (α2γ2)仍高,以后2~4月渐下降,1岁左右接近成人水平。成人血红蛋白HbA(α2β2)出生后逐渐增多,占95%~97%,HbA2(α2δ2)出生后占1.2%~3.5%。 4.血红蛋白的功能:运输02和CO2。 二、血红蛋白异常的检验及其应用 1.血红蛋白电泳 (1)原理:根据不同的血红蛋白带有不同的电荷,等电点不同,在一定的pH缓冲液中,缓冲液的pH 大于Hb的等电点时其带负电荷,电泳时在电场中向阳极泳动,反之,Hb带正电荷向阴极泳动。经一定电压和时间的电泳,不同的血红蛋白所带电荷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其泳动方向和速度不同,可分离出各自的区带,同时对电泳出的各区带进行电泳扫描,可进行各种血红蛋白的定量分析。 2)参考值 1)pH8.6TEB缓冲液醋酸纤维膜电泳: 正常血红蛋白电泳区带:HbA>95%、HbF<2%、HbA2为1.0%~3.1%。 pH8.6TEB缓冲液适合于检出HbA、HbA2、HbS、HbC,但HbF不易与HbA分开,HbH与HbBarts不能分开和显示,应再选择其他缓冲液进行电泳分离。 2)pH6.5TEB缓冲液醋酸纤维膜电泳: 主要用于HbH和HbBarts的检出。HbH等电点为5.6,在pH6.5TEB缓冲液中电泳时泳向阳极,HbBarts 则在点样点不动,而其余的血红蛋白都向阴极移动。 3)临床意义 1)通过与正常人的血红蛋白电泳图谱进行比较,可发现异常血红蛋白区带。如HbH、HbE、HbBarts、HbS、HbD和HbC等异常血红蛋白异常。 2)HbA2增多,见于β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为杂合子的重要实验室诊断指标。HbE病时也在HbA2 区带位置处增加,但含量很大(在10%以上)。HbA2轻度增加亦可见于肝病、肿瘤和某些血液病。 2.抗碱血红蛋白测定 (1)原理:又称碱变性试验。胎儿血红蛋白(HbF)具有抗碱和抗酸作用。其抗碱作用比HbA更强。将待检的溶血液与一定量的NaOH溶液混合,作用1分钟后加入半饱和硫酸铵中止碱变性反应。HbF抗碱变性作用强,没有变性存在于上清液中,HbA变性沉淀,取上清液于540nm处测定吸光度,检测出HbF的浓度。此试验也称为碱变性试验,其检测的是抗碱血红蛋白,除HbF外,HbBarts和部分HbH也具有抗碱能力,需通过电泳鉴别。 参考值:新生儿<40%,2岁以后至成人小于2.5%。 (2)临床意义: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HbF增加,持续性胎儿血红蛋白症HbF高至100%。某些疾病时HbF相对增加,包括恶性疾病有放射疗法后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骨髓转移、急性或慢性白血病、浆细胞瘤;非恶性疾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障、PNH、未治疗恶性贫血、卟啉病等。 3.异丙醇沉淀试验 (1)原理:不稳定血红蛋白较正常血红蛋白更容易裂解,在异丙醇这种能降低血红蛋白分子内部的氢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一、酶学标志物 (一)肌酸激酶(CK) 1.概述: 人体三种肌肉组织(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中都含有大量CK;CK在骨骼肌、心肌、脑组织大量存在,常用于这些疾病的诊断。 2.参考值:采用连续监测法。 男:80~200U/L 女:60~140U/L 3.临床意义: (1)当发生AMI时,CK活性在3~8h升高,血中半寿期约为15h,峰值在10~36h之间,3~4d后回复至正常水平。AMI时CK升高一般为参考值的数倍,但很少超过30倍。 (2)若AMI后及时进行溶栓治疗出现再灌注,则 CK活性成倍增加,达峰时间提前。如在发病4h内CK即达峰值,提示冠状动脉再通的能力为40%~60%。 (3)施行心律转复、心导管和无并发症的冠状动脉成形术等均会引起CK值的升高。 (4)心脏手术和非心脏手术后都将导致CK活性的增高,且增高的幅度与肌肉的损伤范围的大小以及手术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心肌炎时CK可轻度增高。 (5)生理性增高:运动后12~20h达到峰值,并维持36~48h。 (6)各种肌肉损伤(如挫伤、手术、肌肉注射、癫痫发作)和疾病(如多

发性肌炎、肌炎、横纹肌溶解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甲状腺功能减低出现黏液性水肿)时,CK极度升高。 (7)在急性脑外伤、恶性肿瘤时CK也可增高。 (8)长期卧床,CK可有下降。 4.注意事项: (1)AMI诊断时注意CK-MB与CK的时效性。24h CK测定意义最大,如小于参考值上限,可排除AMI。 (2)血清、血浆、脑脊液以及羊水等均可作为CK分析的标本。常用的抗凝剂为肝素。 (3)CK测定过程中,主要的干扰物质是腺苷酸激酶(AK)以及肌激酶,它们在红细胞中含量尤为丰富,可导致结果偏高,故标本应避免溶血。 (二)肌酸激酶同工酶: 1.概述: CK-BB(CK1):主要存于脑组织 CK-MB(CK2):主要存于心肌 CK-MM(CK3):主要存于骨骼肌组织 此外在线粒体中还存在一种同工酶(CK-MiMi)。 CK-MB含量随心肌不同部位而不同:前壁>后壁,右心室>左心室。 2.参考值: CK-MB活性:10~24U/L,cutoff limit(诊断限):>25U/L (免疫抑制-酶动力学法)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1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1 (总分:100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B}}(总题数:50,score:100分) 1.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分析,首选的抗凝剂是 ?【A】EDTA-K2 ?【B】肝素 ?【C】双草酸盐 ?【D】草酸盐 ?【E】枸橼酸钠 【score:2分】 【A】【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可与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由于其对血细胞形态影响很小,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Standard of Hematology,ICSH)建议,血液分析首选的抗凝剂为EDTA-K2。 2.在正常人血涂片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参考范围是 ?【A】20%~40% ?【B】0~1% ?【C】5%~10% ?【D】0.5%~5% ?【E】3%~8% 【score:2分】 【A】 【B】 【C】 【D】【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下列疾病中哪种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疾病类型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慢性白血病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急性溶血性贫血 【score:2分】 【A】 【B】 【C】 【D】【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缺铁性贫血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疾病类型。 4.血涂片显微镜检计数100个白细胞时见到10个有核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值为22×109/L,则白细胞计数的真实值为

心肌损伤时心肌标志物的正确选择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类型及应用 1.心肌标志物的类型: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有肌钙蛋白T(troponin T)、肌钙蛋白I(troponin 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 mass)和肌红蛋白(myoglobin)。肌钙蛋白由3个亚单位组成,它们各自有独立的结构和不同的调节作用,心肌肌钙蛋白在钙离子参与下调节介导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相互反应,从而维持心肌的舒张与收缩。在心肌细胞膜完整时,心肌肌钙蛋白不会透出细胞膜进入血循环,只有当心肌细胞膜破坏时,肌钙蛋白才能释放入血。其血循环中肌钙蛋白的浓度与心肌受损的程序呈正比,且具有长达15d的半衰期,是回顾性检测的最佳指标。CK为细胞内重要的能量代谢酶,分布广泛,以肌细胞中最多,由二个亚基组成二聚体;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的外浆层,一直是临床诊断心肌损伤的心肌酶谱中最具特异性的酶,但长期以来用免疫抑制法测定酶活性的干扰因素很多,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大受影响,现由美国心脏病协会和欧洲心脏病协会推荐用化学发光方法测定CK-MB的质量可不受酶活性的影响,直接检测CK-MB分子的浓度,可更加敏感、特异地为临床提供帮助。肌红蛋白主要存于横纹肌(心肌、骨骼肌)细胞中,在细胞膜的氧化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因其为小分子物质(相对分子质量17000~18000),当心肌细胞发生损伤时,Mb是最早进入血液的生物的标志物,其扩散入血的速度比CK-MB mass或cTnI/cTnT更快。但因肌红蛋白在骨骼肌中也有表达,故骨骼肌损伤时也可有大量肌红蛋白释放,其不具有心肌特异性。 2.心肌损伤时心肌标志物的正确选择: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建议认为,肌红蛋白是用于心肌损伤的最佳早期标志物。由于其为小分子物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可快速入血,故在AMI发生的1.5~6 h内,通过动态检测二次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可早期诊断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如第二次检测值明显高于第一次检测值,则具有极高的阳性预报价值;如动态检测二次测定值间无差异,则具有100%的阴性预报价值,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但应注意的是,严重休克、严重的广泛性创伤、终末期肾功能不全、心肌炎、急性感染、肌炎或肌病时肌红蛋白均可能升高。因而应注意与急性心肌梗死进行鉴别诊断。由于肌红蛋白的窗口时间最短,仅为3~4d,故在疾病发生后该指标不能用于回顾性分析。 cTnI/cTnT被美国和欧洲心脏病协会一致评为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的确诊标志物。在心肌细胞损伤早期,游离于胞浆内的cTnI/cTnT快速释放出来,血清/血浆中水平在4~6h升高。随着肌原纤维不断崩解破坏,以固定形式存在的cTn不断释放,血清/血浆中cTn水平在AMI发生后8~14 h达高峰,1~2周后降至正常。由于cTnI/cTnT 具用心肌特异性,胸痛发生4h后的患者,可直接采用cTnI/cTnT检测,其血清/血浆中水平升高具有诊断的特异性,AMI的早期诊断可为患者的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对于一直不能通过心电图改变,又能无临床典型症状的微小心肌损伤患者,cTnI/cTnT的检测是目前的最佳辅助诊断指标。cTnI/cTnT除了用于AMI的早期诊断外,尚可作为临床溶栓治疗后再灌注的监测指标。但也有学者建议,尽管溶栓治疗后血浆中的cTnI/cTnT水平因再灌注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值,但因其窗口时间较长,不利于区分损伤时的峰值与治疗后的峰值,故在溶栓治疗前后选用CK-MB mass或肌红蛋白的检测作为判断溶栓后治疗效果的实验室指标可能更佳。只要在溶栓治疗开始90 min后,CK-MB mass或肌红蛋白值较治疗前升高4倍以上,提示治疗有效。因此,cTnI/cTnT在用于确定临床诊断急性用心肌损伤的准确性、对未及时应诊患者的后期回顾性诊断、区别同时有着骨骼肌和心肌损伤时的心肌损伤程度、溶栓治疗再灌注的疗效评估、心脏手术时对心肌损伤程度和修复的评估都是非常有用的、全新的确诊性指标。CK-MB mass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大大高于CK-MB活性(activity),故当没有开展cTnI或cTnT检测时,可用CK-MB mass协助临床诊断,其对于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评价心肌损伤程度,以及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都接近肌钙蛋白。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13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13 (总分:100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总题数:46,score:100分) 1.溶血性疾病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的是 ______ 【score:2分】 【A】PNH 【B】黑尿热 【C】蚕豆病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 本题思路:[解析] 血管外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正常,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叙述中何项错误______ 【score:2分】 【A】是血浆中停留最久的来自血红素的色素【B】血浆结合珠蛋白消失前就可出现【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是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判断指标

【D】最后由肝细胞摄取并消除 【E】与硫化胺形成一个容易识别的铵血色原,在558nm处有一最佳吸收峰 本题思路: 3.不属于遗传性红细胞内在缺陷的是______ 【score:2分】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G-6-PD缺乏 【C】异常血红蛋白病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以上都是 本题思路:[解析]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是后天获得的红细胞膜的因素所致。 4.增生性贫血时不出现的是______ 【score:2分】 【A】血片中可见形态、染色、大小异常的红细胞【B】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减低 【C】血片中原粒细胞>5%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外周血网织红细胞>5% 【E】血片中可出现幼红细胞,多染性或嗜碱性细胞 本题思路: 5.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阴性,参考值是含5个以上珠蛋白小体的红细胞不超过______ 【score:2分】 【A】60% 【B】40% 【C】30%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20% 【E】10% 本题思路: 6.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主要见于______ 【score:2分】 【A】先天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地中海贫血 【C】镰形细胞性贫血 【D】阻塞性黄疸

心脏标志物

目前临床应用的心脏标志物大致可分为三类: 心脏组织损伤的标志物;心脏功能的标志物;心血管炎症疾病的标志物 一、心脏组织损伤的标志物及应用 (一)标志物 1、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标志物,如缺血修饰白蛋白、髓过氧化物酶、CD40配体等; 2、心肌缺血坏死早期暨发病6h内的标志物,如肌红蛋白、脂肪酸结合蛋白、糖原磷酸化酶BB同工酶等; 3、心肌组织损伤坏死的确定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等。 4、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和β-羟丁酸脱氢酶等因灵敏度和特异性都相对较差,在心肌损伤的诊断检测中已逐步停用。 (二)应用: 1、心肌肌钙蛋白(cTn)是目前临床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已成为心肌组织损伤(如心肌梗死)最重要的诊断依据。在不能使用cTn的情况时,也可以使用CK -MB质量(CK-MB mass)检测。 2、cTn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用途主要有:协助或确定诊断;危险性分类;估计病情;治疗指导。 3、在考虑AMI诊断时,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评价应结合临床表现(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ECG)检查的结果。cTn或CK-MB mass的检测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值的ACS 病人存在心肌损伤,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或ECG检测结果,可以考虑诊断为MI,属高危险性。 4、临床较常用的主要是BNP和NT-proBNP的检测分析。 一般认为,NT-proBNP半衰期相对较长,浓度相对较稳定,含量相对较高(比BNP约高16~20倍),检测相对较容易,是较理想的预测标志物;BNP半衰期相对较短,在了解病人即刻情况时较有价值。 免疫分析方法的不同使检测特异性有所不同,应努力避免如同cTn一样的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检测结果不一致性问题。 二、心脏功能的标志物及应用 (一)标志物 1、A型心钠肽( ANP);B型心钠肽(BNP);CNP 两者分别主要由心房和心室分泌。刺激ANP和BNP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心肌张力的增加。ANP的分泌释放调节主要在心房储存水平,新合成的很少;BNP的合成、分泌释放调节主要在基因表达水平。 2、ANP和BNP分别与相应的无生物活性的氨基端部分(NT-proANP或 NT-proBNP)以等摩尔同时分泌人血循环。ANP或BNP在外周血中的生物半衰期分别比相应的NT-proANP 或NT-proBNP短,在外周血中的浓度也分别比相应的NT-proANP或NT-proBNP低。(二)应用 心脏利钠肽的主要临床用途: (1)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如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心源性还是肺源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断;高血压心肌肥厚的诊断等。 (2)评价心脏功能:ANP、NT-proANP或BNP、NT-proBNP浓度与心衰程度相关,是判定心衰及其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3)心血管疾病预后估计和危险性分类:如心衰的预后评价,预测再次患病率和死亡率;急性心肌损伤后的预后评价,预测再次率和死亡率、估计心肌缺血的损伤范围、ACS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