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及其衍生物

合集下载

生物医用材料系列天然高分子生物医学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系列天然高分子生物医学材料
• 人们对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在于人类本身就是
生命,
• 人们对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的重视与关切是因

–构成人体肌体的基本物质,诸如蛋白质、核
糖核酸、多糖、一些脂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人类肌体的皮肤,肌肉,组织和器官都是由 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
1
• 天然高分子材料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医学材料之一。
• 到了五十年代中期,由于合成高分子的大量涌现,曾 使这类材料退居次要地位。 • 天然材料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 – 多功能性质 – 与生物体的相容性、 – 生物可降解性,
15
• 膜的滤过速度一般以中分子量的维生素B12 (分子量1355)作为对照。 • 铜珞玢经过长期连续使用也可引起诸如神经
障碍、色素沉积等弊端,未移除的中分子量
物质在体内蓄积亦可引起病理症状和出现暂 时性白细胞减少症。
16
醋酸纤维素膜:
• 是纤维素上的羟基被乙酰基部分取代所得到的产 物, • 它降低了氢键的影响,增加链时分离,使聚合物 活性降低, • 因而可以采用溶剂浇注法和熔融法进行加工。
在已知的数百种多糖中,其化学结构差异
很大,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能特点,如
• 水溶性和水不溶性、
• 酸性、碱性、中性存在体;
• 凝胶态生理信息载体, • 抗凝血活性物质等形式。
6
一、纤维素
• 纤维素是由 D- 吡喃葡萄糖经由 β-1 , 4 糖苷键连接 的高分子化合物。 • 具有不同的构型和结晶形式,是构成植物细胞壁 的主要成分。
也可使其转变为Ⅱ型结构。
• 从热力学角度考虑,Ⅱ型结构更为稳定。
8
• 纤维的结晶程度在不同天然纤维也存在差异,
– 随着结晶程度的提高,其抗张程度、硬度、密度 增加, – 但弹性、韧性、膨润性、吸水性、化学反应性下 降。

天然药用高分子

天然药用高分子

药用天然高分子摘要:随着材料科学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明了,对天然药物的利用价值越来越看重,对药用天然高分子的研究也迎来了自己的高速发展的时期。

本文主要对药用天然高分子的种类、结构、性质以及利用情况、发展前景进行陈述关键字:药用天然高分子结构种类利用前景一、常见药用天然高分子简介1、药用天然高分子认识:药用高分子材料(polymers for pharmaceuticals):具有生物相容性、经过安全评价且应用于药物制剂的一类高分子辅料,而药用天然高分子是指来源于自然界中的,在药品的生产和制造加工工程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的总称。

它包括作为药物制剂成分之一的药用辅料与高分子药物,以及与药物接触的包装储运高分子材料。

应用药物缓释技术,通过医用高分子材料包覆在药物表面,当然药物不是成块状的,而是很小的。

有高分子材料的保护,药物在短时间内不会被身体吸收,而是随血液流动到特定区域,当到达之后药物表面的高分子材料已经溶解到血液中,最终随体液排出。

而药物能够有针对性的治疗病患处而作为包装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1)保证药品质量特性和成分的稳定;要根据药品及制剂的特性来选用不同的包装材料。

首先,药品包装材料必须具有安全、无毒、无污染等特性;其次,药品包装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方面的稳定性,在保质期内不会分解老化,不吸附药品,不与药品之间发生物质迁移或化学反应,不改变药物性能。

(2)适应流通中的各种要求;药品生产出后需要经过储存、运输等各个流通环节才能达到患者手中,每个环节的气候条件、流通周期、运输方式、装卸条件等各不相同甚至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药品的包装材料还要与流通环境相适应。

既要有一定的耐热性、耐寒性、阻隔性等物理性能,以满足流通区域中的温度、湿度变化的要求;又要有一定的耐撕裂、耐压、耐戳穿、防跌落等机械性能,以防止装卸、运输、堆码过程中的各种形式的破坏和损伤。

(3)具有一定的防伪功能和美观性;为防止假冒伪劣药品、保证药品的纯正,药品包装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防伪能力,患者通过包装材料可以方便的辨别药品的真假。

医学知识一《药用高分子材料》之药用合成高分子

医学知识一《药用高分子材料》之药用合成高分子
不同型号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很大差异。 肠溶型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醋共聚物Tg在160℃以上 胃崩型丙烯酸树脂的Tg却低达一8 ℃ 渗透型丙烯酸树脂的Tg介于二者之间,约在55℃左右。 • 共混或加入增塑剂可以降低丙烯酸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调节树脂的成膜性。
2.最低成膜温度 最低成膜温度(MFT)指树脂胶乳液在梯度加热干燥条件下形 成连续性均匀而无裂纹薄膜的最低温度限,在MFT以下,聚 合物粒子不能发生熔合变形成膜。在含有丙烯酸酯的树脂中, 丙烯酸酯比例越高,MFT越低。
(三)、卡波沫
(一)来源 是丙烯酸与丙烯基蔗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按粘度 不同分为 934 、 940 、 941 等规格,交联度不高, 微弱交联
化学结构:
[CH2-CH]n [C3H2 C12H21O12]m
COOH
(二)性质
1.性状 • 是一种吸湿性很强的白色松散粉末,微有特异臭味 2.溶解、溶胀及其凝胶特性 • 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可分散于水,在水中迅速溶胀,
4.聚乙烯醇凝胶的药物控制释放 利用携带阿霉素和葡聚糖的PVA水凝胶作为药物释放体系, 不仅降低了药物的黏附,而且通过向腹膜腔释放活性的 阿霉素阻止了腹膜腔的感染。
5.用作透皮吸收制剂辅料 PVA凝胶透皮系统,目前已有硝酸甘油、可乐定等易于 透过皮肤的药物的透皮系统问世。
6.聚乙烯醇微球在医药中的应用 通过PVA上的羟基的反应活性,可以把药物分子共价键 或离子键合到PVA的側基上。如茶多酚的聚乙醇缓释胶 囊,不仅提高了茶多酚的稳定性,而且对茶多酚具有缓 释作用。
• 肠溶性树脂分子中的羧基比例越大,则需在pH更高的溶液 中溶解
• 胃崩型树脂和渗透性树脂中的酯基和季胺基在酸性和碱性环 境中均不解离,故不发生溶解。胃溶型树脂在胃酸环境溶解 取决于其叔胺碱性基团。

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201 8年 第 1期 第 45卷 总第 363期
, ‘ 东 化 工
WWW.gdchem.com
133
天然 高分子及其衍生物在 化妆 品中的应 用
李琳 ,户献雷 ,佟锐
(r 州 天赐高新 利 料股 份 仃限 公司 ,广 东 r I 510760)
[摘 要]本 文 介绍 多种天 然高 分子及 其 衍生 物在 化妆 品 中的应 用 主 要提 及纤 维素 、瓜 尔胶 、淀 粉 、 甲壳索 、黄 原胶 及其 衍生 物
Keyw ords:natural polylners: derivatives; applicat子 化合 物 足以天 然动 植 物为 原料 ,通 过物 过 或 物 化 学 的方 法提 取而 成 ,广泛 应用 ¨ …J化上 、 医药 1 , 、 造 纸 、食品 、医 药、 建筑 干¨材 料等 行 业 。最常 见 的天然 舟 分 化 物 如纤 维素 、 瓜尔胶 、淀 粉类 、甲壳 素 、黄原胶 等 。
Li Lin }tu Xianlei,Tong Rui (Guangzhou Tinci M 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Guangzhou 5 1 0760 China)
Abslract:This papm。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natural polym ers and their derivatives in cosm etics,which mainly refers to cellulose,guar gum starch,chitin.xanthan gum and their derivatives
离 子羟 乙 纤维 豢之 所 以应用 如此 广泛 ,主要 是 为其 分 rI~存任带 有 电荷 的季铵 基 团,可 被 吸 附 带 负 电倚 的 发丧 嘶 ,从 If 具有 柔顺 发、减 少 摩擦 、难 生静 咀 、容 易梳理 等 调碍 功 能 。此 外 , 离 r 乙 媾纤维 素 不仅 自身 jI有 良好 的 直染 性 、

药用天然高分子

药用天然高分子

热凝胶化和昙点
热凝胶化和昙点是水溶性非离子型纤维素衍生 物的重要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为聚合物溶解 度不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将聚合物溶液加热, 当其高过低临界溶液温度时,聚合物能从溶液 中分离出来,此时称为昙点。
液晶的形成
(一)醋酸纤维素
结构与性质
–醋酸纤维素(CA)是部分乙酰化的纤维素,含乙 酰基(CH3CO)29%~48%。
a.具有良好的黏合性、可压性、促进崩解和溶出性能,且其崩 解作用不受崩解液PH的影响;
b.改善药物溶出作用,有利于生物利用度的提高;
c.改善成粒性能,加水后有适度黏着性,故适于流化床制料, 高速搅拌制粒,并有利于粒度均匀,成粒容易。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预胶化淀粉作为直接压片的干 燥黏合剂,应尽量不用或少用(用量不可超过0.5%) 硬脂酸镁为润滑剂,以免产生软化效应,影响片剂 的硬度。
四、羧甲基淀粉钠(CMS-Na)
1、来源与制法
又称为乙醇酸钠淀粉,为聚α-葡萄糖的羧甲基醚。 含钠量低于10%,取代度为0.5。系由淀粉在碱存在 下与一氯醋酸作用制得。
2、性质 CMS-Na能分散于水,不溶于其他有 机溶剂。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及吸水膨胀性,在 水中的体积能膨胀300倍。 3、应用
–醋酸纤维素与纤维素相比,耐热性提高,不易燃烧, 吸湿性变小,电绝缘性提高。
–醋酸纤维素或二醋酸纤维素比三醋酸纤维素更易溶 于有机溶剂。醋酸纤维素的乙酰基含量下降,亲水 性增加,水的渗透性增加,三醋酸纤维素含乙酰基 含量最高,熔点最高,限制了水的渗透。
应用:
–醋酸纤维素和二醋酸纤维素常供药用,缓释和控释 包衣材料多用后者。二醋酸纤维素不溶于水、乙醇、 碱溶液,溶于丙酮、氯仿、醋酸甲酯和二氧六环等 有机溶剂,溶液有良好的成膜性能。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纤维素的基本性质
4、 溶胀性 纤维素的有限溶胀可分为结晶区间溶胀(液体只进到结晶区间的
无定形区,其X-射线衍射图不发生变化)和结晶区内溶胀(纤维素原 来的X-射线衍射图谱改变,而出现新的X-射线衍射图谱)。
纤维素的基本性质
5、降解 ①热降解:受热时或发生水解或氧化降解。 20-150℃ ,只进行纤维素的解吸; 150-240℃ ,产生葡萄糖基脱水; 240-400℃ ,断裂纤维素分子中的苷键和C-C键; 400℃时,芳构化和石墨化。
MCC具有吸湿性。
三、微晶纤维素
(二)性质 2、可压性:制剂工艺中常以硬 度衡量可压性。同一种原料在相 同压力下,粒径越小,接触面积 越大,可压性越大,片剂硬度越 高。MCC分子内存在氢键,受压 时氢键缔合,具有高度变形性, 可被压制成一定形状和坚实的压 缩物,极具可压性。
三、微晶纤维素
(二)性质 3、崩解性:MCC为多孔微细粉末,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由于聚合度很大,则分子间的氢键力非常大,可能大大超过C-O-C的主价 键力。一般来说,纤维素中结晶区内的羟基都已形成氢键,而在无定形 区,则有少量没有形成氢键的游离轻基,所以水分子可以进入无定形区, 与分子链上的游离羟基形成氢键,即在分子链间形成水桥,发生膨化作 用。
纤维素的基本性质
3、 吸湿性 由X-射线衍射的研究表明,纤维理,收集其中不溶解部分(称为α-纤维素),转鼓干燥,制 成片状,机械粉碎即得。
粉状纤维素的聚合度约为500,相对分之质量约为2.43×105。
(二)性质
粉状纤维素具有一定的可压性,最大压 紧压力为50MPa。
溶解性:在水、稀酸和大部分有机溶剂 中几乎不溶,在5%(W/V)的NaOH溶液中 微溶。
经历不同湿度的环境后,其平衡含水量的变化,存在滞后现象,即吸附时的 吸着量低于解吸时的吸着量。

天然高分子材料有哪些

天然高分子材料有哪些

天然高分子材料有哪些
天然高分子材料是指来源于自然界的、具有高分子结构的材料,它们具有生物
相容性、可降解性、生物活性等特点,因此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天然高分子材料。

首先,天然高分子材料中最常见的就是纤维素。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包装材料中。

纤维素还可以通过化学改性得到乙酰纤维素、硝化纤维素等衍生物,用于制备纤维素膜、纤维素纤维等材料。

其次,壳聚糖也是一种常见的天然高分子材料。

壳聚糖是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
中提取得到的多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的药物缓释、伤口敷料、骨修复材料等方面。

除此之外,胶原蛋白也是一种重要的天然高分子材料。

胶原蛋白是人体皮肤、
骨骼、关节软骨等组织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美容、医用缝线、软骨修复材料等方面。

此外,天然高分子材料中还包括明胶、藻酸盐、天然橡胶等材料,它们都具有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总的来说,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生物活性等,因此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天然高分子材料在未来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药用天然高分子材料

药用天然高分子材料

老化作用的防止与利用
在生产上为了防止淀粉的老化作用,采用高温糊化,同时进行激烈搅拌,使淀粉分子充分分散,但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时间及搅拌条件,使淀粉糊液保持一定的粘度。 淀粉发生凝沉作用,可使食品品质下降,但有时也可利用淀粉的凝沉作用制造各类制品,如我国粉丝的制造,就是利用含直链淀粉高的淀粉(如绿豆、豌豆等),通过糊化、凝沉、干燥等步骤制成。
(3) 有的药物具有不良臭味、苦涩味,甚至有些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影响该制剂的应用,特别是对于儿童和老人,将其制成包合物可使不良臭味、苦味减轻或消除。
(4) 用-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可使其粉末化,制成散剂、颗粒剂、片剂、硬胶囊剂等剂型,不仅便于生产,而且可使剂量准确,利于保存和携带。
-1,6苷键
-1,4-苷键
支链淀粉
支链淀粉构象示意图
1.淀粉粒的比重约为1.5,不溶于冷水,但吸湿性很强——淀粉制造工业的理论基础 所谓水磨法,就是利用这一性质。先将原料打碎成糊 (若原料为玉米一类籽粒粮则必须先行浸泡,然后湿磨破坏组织,使其成糊),除去蛋白质及其它杂质,再使淀粉在水中沉淀析出 2.直链淀粉溶于热水(60-80度),支链淀粉不可溶。(可用于分离二者)
(三)、淀粉的性质
3.淀粉的糊化
淀粉在水中经加热后出现膨润现象,继续加热,成为溶液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糊化,处于这种状态的淀粉称为-淀粉。
表2-5 几种谷物淀粉粒的糊化温度
淀粉种类
糊化温度范围(℃)
糊化开始温度(℃)
大米
58~61
58
小麦
65~67.5
65
玉米
64~72
64
高粱
69~75
69
二、糊精
(一) 来源与制法
淀粉
水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入 取代 基
植物、动物、藻类
• 二 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 1 化学组成:多糖类、蛋白质类、其它 • 2 原料来源:淀粉、纤维素、甲壳素及其衍生物 • 3 加工制备:天然、生物发酵酶催化、衍生物
• 三 天然药用高分子的特点 • 共性:无毒、应用安全、性能稳定、成膜性好、
生物相容性好、价格低廉-传统制剂
• 一 淀粉
• 1 结构
(1) 直链淀粉-10%-20%-胶淀粉 (2 ) 支链淀粉-80%-90%-糖淀粉 结构单元:
D-吡喃型葡萄糖基
直链淀粉
D-葡萄糖以 -1,4-苷键聚合而成的线性聚合物; 平均聚合度为800-3000;相对分子质量 约为128000-480000 空间结构: 分子内氢键作用链卷曲-右手螺旋形,6个葡萄糖形成一个螺旋 直链淀粉在玉米、马铃薯等的淀粉中的含量约占20-30%。 能溶于热水而不成糊状,相对分子质量比支链淀 粉小。是在 直链上有少数支链;每隔15个单元分支
• 淀粉粒超大分子结构模型
• 环层结构 • 局部结晶网状结构 • 骨架:支链分子 • 包含分布:直链分子 • 结晶区:25%-50% • 无定形区:其余
• 2 性质
• ⑴ 一般物理性质 • 白色结晶粉末,球状或多角形 • 分散于水,pH=5.5-6.5 接触角=80.5-85 • 不溶于水、乙醇、乙醚,有一定的吸湿性-氢键 • 自由水和结合水-不能被微生物利用 • 结晶相和无定形相
3、环糊精
用杆菌Bacillud macenand 发酵得环状淀粉,称环状糊 精。环状糊精是6-12个D-葡萄糖单体用 -1, 4-苷键连结成的环,有六、七、八聚体。 可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及生产药物包合物。
3 淀粉及聚集态结构变化的淀粉在药物 制剂中的应用
• 用途:片剂的稀释剂、崩解剂、黏合剂、助流剂 • 崩解剂 • (1)淀粉-不溶或微溶片剂 • 缺点:可压缩性差,难以成型,需加适量糖粉或糊精混合增加黏性和硬度 • 崩解机理: • (1)淀粉直链分散于支链网孔中,支链遇水膨胀,直链脱离,促进淀粉崩解 • (2)非均相结构(晶区及无定形区)受力不平衡性 • (3)毛细吸水作用
支链淀粉
结构特点:支链淀 粉用麦芽糖酶催化水解,生成 (+)-麦芽糖,说明支链淀粉的结构与直链淀由 粉是类似的,是 -1,4-苷键聚合而成的。 支链淀粉是由大约20 个D-葡萄糖单体用 - 1,4-苷键连结起来的许多短链组成的,短链连 结处是用 -1,6-苷键互相连结起来的。 平均分子量:1×170-5×10 8
淀粉从淀粉粒中游离出来 • 条件:强力压缩后解压或加热其水混悬液 • 预胶化淀粉系无定形粉末,通常含5%游离态直链淀粉,15%游离态支链淀粉和80%非
游离态淀粉,也可能含有处理过程中添加的少量表面活性剂等。
• 预胶化淀粉将与淀粉相比
• 预胶化淀粉弹性较小,与水亲和性好,容易在水中分散 • 压缩性能、干燥粘合性、流动性和润滑性良好 • 溶胀迅速 • 适合用作片剂和胶囊剂的填充剂和崩解剂 • (3)水解-糊精 • 制法:干燥状态下将淀粉水解-与无机酸共热 • 兰糊精 红糊精 无色糊精
• 无定形相吸水膨胀-水化热 含水16%-21% 水化热为0 0-40℃吸水可逆膨胀,继续加热,微晶融化,溶胀,糊化 60-80℃直-支脱离(离心分离)
树枝状立体网 络结构
溶胀颗粒 脱水干燥粉碎
加热140-150 ℃ -冷却
热水不溶 凝胶
胶体淀粉 冷水溶解 结 晶
• 淀粉糊化
定义: 直-支不分离,过量水,60-80℃,颗粒可逆吸水膨胀,至某一温度时,整个颗粒突然大
葡萄糖单位
-1,4-苷 键
CH2OH O
HO
O
1
OH 4 CH2OH O HO
-1,4-苷键
O
1
OH
4 CH2OH
O HO
O
OH O
直链 淀粉 的成 键特 征
支链 淀粉 的成 键特 征
CH2OH
HO HO
CH2OH O
O HO
1
OH
O
1
OH
O
6
4 CH2
O HO
-1,4-苷键
-1,6苷 键
O
OH O
Chapter 3 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及 其衍生物
3.1 概述

章 内
3.2 多糖类天然药用高分子

3.3 蛋白质类天然药用高分子
3.1 概述
• 一 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定义 • 自然界存在的可供药物制剂作辅料的高分子化合物 • 衍生物:物理、化学、生物改性加工产物
结 分子 构 切断 破 重排 坏 氧化
量膨化、破裂,晶体结构消失,变成粘稠的糊,停止搅拌立即下沉
本质: 水分子进入淀粉粒中,结晶相和无定形相的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断裂,破坏了缔合状态,
分散在水中成为亲水性胶体
直链淀粉比例大,糊化困难 糊化温度
• 淀粉回生(老化、凝沉)-β淀粉 0-4℃
• 定义:
• 淀粉糊或稀溶液在低温静置一定时间,变成不透 明的凝胶或出沉淀
小匹配,当与碘试液作用时, (I2.I-)进入螺旋通道,形成有色包结物.
螺旋结构长,包结的(I2.I-)多,颜色加深
直链-兰色 支链-紫红 加热-螺旋圈伸展成线性-颜色褪去 冷却-螺旋结构恢复-颜色重现
• 2 淀粉改性
• (1) 糊化-可溶α-淀粉 • (2)预胶化-部分α化 • 预胶化淀粉:可压性淀粉 • 淀粉经化学或物理改性,在有水存在下,淀粉粒全部或部分破坏.部分直链淀粉和支链
• 本质:
• 温度降低,糊化淀粉分子运动速度减慢,直-支 平行排列,互相靠拢-氢键-混合三维网状微晶 束,与水亲和力降低
• 低浓度-沉淀
• 高浓度-氢键作用,分子自动排序-致密三维网 状凝胶体
(2)水解反应 酸催化水解(稀硝酸) : 淀粉 糊精 低聚糖 麦芽糖 葡萄糖 酶催化水解(αβ葡萄糖淀粉酶、脱支酶)
种类
类型
作用部位
水解产物
α-淀粉酶 内切型酶 链内部α-1-4苷键 麦芽、葡萄糖及糊精
β-淀粉酶 外切型酶 链端相隔α-1-4苷键 麦芽糖
葡萄糖淀粉酶 外切型酶 链端α-1-4,6苷键 β-葡萄糖
脱支酶
内切型酶 支链α-1-6苷键

(3)显色
原理:
淀粉和糊精分子都具有螺旋结构,每6个葡萄糖基组成的 螺旋内径与(I2.I -)直径大
• 特殊:现代剂型和给药系统

缓控释制剂、纳米药物制剂、靶向给药系
统和透皮治疗系统
3.2 多糖类天然药用高分子
• 关于多糖
• 定义:多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苷键连接
• 均多糖:一种糖基聚合而成-淀粉、纤维素、甲壳素

中性多糖
• 杂多糖:两种或两种以上糖基聚合而成-果胶、海藻酸

酸性多糖
• 特点:分子量大、无定性粉末或结晶,苷键可水解,无甜味,有旋光性,无变旋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