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都江堰原理探析课件

都江堰原理探析课件
都江堰原理探析课件
目录
• 都江堰简介 • 都江堰原理概述 • 都江堰的生态保护 • 都江堰的管理与维护 • 都江堰的社会价值 • 都江堰的未来发展
CHAPTER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的历史背景
0102Biblioteka 公元前256年古代水利工程
03 灌溉系统
都江堰的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气候条件
都江堰的工程规模
引水枢纽
灌溉面积
工程技术
CHAPTER
都江堰原理概述
鱼嘴分水原理
飞沙堰泄洪原理
飞沙堰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泄洪排沙。当洪水来临 时,飞沙堰能够将洪水快速排出,减轻内江的压力,同时将泥沙冲入外江,防止 泥沙在内江淤积。
飞沙堰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水流的动能和重力的作用,利用自然的力量进行泄洪排 沙。这一原理体现了古人对水流运动的深刻理解和利用自然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 智慧。
监督与评估
对都江堰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 完善管理制度。
CHAPTER
都江堰的社会价 值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旅游业繁荣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就业机会增加
教育资源丰富
都江堰地区经济的繁荣,吸引了更多 的教育资源,提高了当地的教育水平, 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珍稀物种 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 建立生态保护区
防止水土流失
加强水土保持
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如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
减少水土流失。
优化土地利用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避免过 度开发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土
地造成的破坏。

都江堰科学的原理课件

都江堰科学的原理课件

7.李冰的政治观如何?
政治含义: 浚理,消灾,滋润,濡养
做实事:
出发点:
具体,质朴
百姓生活的现实需要
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为民造福 李冰式精魂
务实求真 淡泊名利
贴近苍生
8.如何理解:“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 了。
他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不被统治者 所认同。 精魂长存,百姓的膜拜和崇敬
思考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11.咆哮:(如猛兽、海浪、人等)发出洪亮有力的 回荡的声音;高声大叫。 12.众目睽睽:众人的眼睛都注视着。 13.浚理:疏通治理。 14.长锸:挖土的工具,铁锹。 15.圭臬: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臬,古代测 日影的标杆。 16.韬略:由古兵书《六韬》、《三略》引申而来, 指计策、谋略。 17.祭祀:置备供品对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 并祈求保佑。 18.怦然:形容心跳的声音。
1.颓壁残垣:残垣断壁。倒塌、残缺的墙壁。 2.惊悸:因惊恐而心跳得厉害。 3.邈远:遥远。 4.废弛:原指法令、政令等松弛而变得无约束 力,这里指失去原有的作用。 5.华章:华丽的诗文。 6.修缮:修理。 7.炫耀:夸耀。 8.濡养:将食物弄湿来喂养。 9.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10 驯顺:性情柔和能服从。
17 用李冰朴实的治水经同看上去浩繁实际可能无用的“典籍” 比较
18 用李冰对建设事业的投入同一些人热衷于征服、破坏比较;
21 用李冰的智慧、仁慈,同秦始皇的蛮吓、残忍比较;
22 用都江堰的现实作用同长城的虚名比较; 23 用李冰父子献身精神同某些饱食终日的现代官僚比较,高 度赞扬了李冰父子的历史贡献。
都江堰
余秋雨
都江堰是秦国蜀郡守李冰为治理岷江水患率 众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迄今已有2250多年的历 史,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态工程,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都江堰市城西,建 筑在山川与平原的咽喉要冲,其工程采用“无坝 引水”的形式,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 (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构 成,三大工程巧妙地利用了天然地势和弯道水流 规律,协调运行,有效地解决了引水灌溉,泄洪 排沙的问题,孕育了沃野千里,号为陆海的“天 府之国”成都平原。

都江堰水利工程ppt课件

都江堰水利工程ppt课件
1
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 进入冲积平原的地方,它灌溉着 灌县以东成都平原上的万顷农田。 原来岷江上游流经地势陡峻的万 山丛中,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 然减慢,因而夹带的大量泥沙和 岩石随即沉积下来,淤塞了河道。 每年雨季到来时,岷江和其它支 流水势骤涨,往往泛滥成灾;雨 水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都江 堰是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综合 水利工程。
5
2
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 沿岷江河雨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由于内江 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 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 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 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4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 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 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 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 中国水利史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 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 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之所以要修宝瓶口,是因为只有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 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 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 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这是治水患 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3
飞沙堰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做到比较合适 的高度,起一种调节水量的作用。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 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宝瓶口 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同时,漫过 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游涡,由于离心作用,泥砂 甚至是巨石都会被抛过飞沙堰,因此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 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具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 著功能。

都江堰(课).ppt3

都江堰(课).ppt3

余秋雨作品
尤其是近40年来的大力扩建与渠系改造, 使其灌溉面积由不到300万亩发展到1003 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灌区。形成了集 灌溉、防洪、城市供水、综合利用为一 体的灌区格局。都江堰科学的原理,精 密的设计、巧妙的技术、宏伟的营构, 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人与 自然和谐共荣的思想精髓。
李冰简介 冰 石 像 东 汉



余秋雨
前言
国际灌排水委员会主席阿卜杜拉 曾说:“都江堰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 了,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水和谐 发展的精髓,这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 今天尤为可贵。” 司马迁《史记》说:“都江堰建 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谨,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都江堰是秦国蜀郡守李冰为治理岷江水患 率众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迄今已有2250多 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 生态工程,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都 江堰市城西,建筑在山川与平原的咽喉要冲, 其工程采用“无坝引水”的形式,主要由鱼 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 (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大工程巧 妙地利用了天然地势和弯道水流规律,协调 运行,有效地解决了引水灌溉,泄洪排沙的 问题,孕育了沃野千里,号为陆海的“天府 之国”成都平原。
11.咆哮:(如猛兽、海浪、人等)发出洪亮有力的
回荡的声音;高声大叫。 12.众目睽睽(kuí )众人的眼睛都注视着。 13.浚理:疏通治理。 14.长锸:挖土的工具,铁锹。 15.圭臬(ɡuī):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 臬,古代测日影的标杆。 16.韬(tāo )略:由古兵书《六韬》、《三略》
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总结归纳 永 久 性 地 灌 溉 了 中 华 民 族
造福百姓
李冰为什么能名垂千 古?(李冰式精魂)

都江堰(公开课)课件

都江堰(公开课)课件

技术,共同推进都江堰的保护工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拦截剩余的细小泥沙,防止其进入灌溉渠道。
自动排沙功能确保了灌溉渠道不会被泥沙淤积,从而保证了灌溉的持续 进行。
控制洪水功能
控制洪水功能是指都江堰通过调节流入灌溉渠道的水量和速度,有效减轻下游地区的洪水灾 害。
都江堰的控制洪水功能主要依赖于飞沙堰和宝瓶口两个结构。飞沙堰可以调节流入灌溉渠道 的水量大小,而宝瓶口则可以控制水流速度,防止洪峰过快地冲入下游地区。
农业经济的繁荣
都江堰的灌溉水源保障了成都平原 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繁荣,使得 该地区成为古代中国的重要粮食产 地和商贸中心。
对现代水利工程的影响
水利工程技术传承
都江堰作为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其设计和建造技术对现代水利 工程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态水利的启示
都江堰水利工程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为现代水 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水利治理体系的完善
都江堰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对现代水利治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具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2 3
水土保持与土地利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效地控制了洪水泛滥,减少了 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土地质量。
生态环境的改善
通过灌溉和排水等措施,都江堰水利工程改善了 成都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植被的恢复和 水生动植物的繁衍。
都江堰的起源
都江堰最初的建设可以追 溯到公元前3世纪,当时 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 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早期建设历程
在李冰父子之后,历代政 府对都江堰进行了多次修 建和改造,以适应不同时 期的水利需求。

《都江堰简介》课件

《都江堰简介》课件
保护了生态环境
都江堰水利工程与周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不仅发挥了工程的功能作用,还美化了自然景观,提高了环境质量。
美化了自然景观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注重生态服务价值的提升,通过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措施,提高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提高了生态服务价值
都江堰的文化和旅游价值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都江堰的旅游价值还体现在其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总结词
都江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详细描述
总结词:都江堰景区内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VS
除了以上景点外,都江堰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松茂古道、青城山等。
农业灌溉
都江堰为周边地区的工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工业供水
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旅游业发展
03
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让中国人民更加自豪和自信,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03
02
01
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秦昭王时期
都江堰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李冰父子
都江堰在历史上经过多次修缮和改造,以适应自然环境和人类需求的变化。
历代修缮
都江堰的主要目的是灌溉成都平原的农田,为当地农民提供稳定的水源。
灌溉
都江堰的建设还为岷江流域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都江堰通用课件(讲课用)

都江堰通用课件(讲课用)

03
都江堰旅游资源
都江堰的景点介 绍
总结词
历史悠久、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融合
详细描述
都江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众多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青城山、都江堰 水利工程、玉垒山、离堆公园等都是值得一游的景点。这些景点展示了都江堰市 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都江堰的旅游路线规划
规划内容
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文化旅 游融合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等方 面,以实现都江堰的可持续发展。
都江堰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利用方式
都江堰的可持续利用应注重生态、文 化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平衡发展,如发 展生态旅游、推广地方特色文化等。
管理措施
政府应加强都江堰的管理,制定科学 合理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确 保都江堰的可持续利用和长期发展。
都江堰的文化意 义
总结词
都江堰不仅是重要的水利工程,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详细描述
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巅峰,更是中华文 明的瑰宝。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体现。
都江堰的传说与故事
总结词
都江堰有着丰富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人们对李冰父子 的敬仰和感激。
总结词
精心设计的旅游线路,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详细描述
都江堰市旅游局根据游客需求,精心设计了多条旅游线路。这些线路覆盖了都江堰市的主要景点,包括青城山、 都江堰水利工程、玉垒山、离堆公园等。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线路,更好地了解都江 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都江堰的旅游服务与设施
总结词
都江堰通用课件
CONTENCT

• 都江堰历史与文化 • 都江堰工程原理

《都江堰》ppt课件

《都江堰》ppt课件
都 江 堰
都江堰简介

都江堰,在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古时 曾在都安县境内,称为都安堰。宋元以后称为 都江堰。为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发源 于岷山之南羊膊岭的岷江,水源旺盛,自山区 转入成都平原,流速陡降,易淤易决,在水利 工程兴建以前,水灾严重。战国初期,蜀相开 明决玉垒山,分引岷江水以排除水患,郫县、 成都一带,“民得陆处”(《蜀王本纪》)。 到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父子访察水脉,因地 制宜,因势利导,基本上完成了都江堰得排灌 工程,于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华阳国志》)。

后代屡有扩建,主要设施是在岷江江心 以竹笼装卵石,堆砌成鱼嘴状的分水工程, 下接金刚堤,使岷江在此分为外江、内江两 股。外江原系岷江正流,在下游辟有许多灌 溉渠道,兼具排洪作用;内江在灌县城西南, 凿玉垒山成宝瓶口,由此向下辟为走马河、 蒲阳河、柏条河等,穿入成都平原,成为灌 溉兼通航运的渠道。都江堰以下内江、外江 灌溉总面积曾达三百余万亩,解放前工程失 修,灌溉面积逐渐缩减至二百余万亩。解放 后经大力整治扩建,灌溉面积已扩大到八百 多万亩。
李冰简介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约公元前 256——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 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多项水利工程, 以都江堰最著名,二千二百多年来在川西 平原效益卓著。他还主持了凿平青衣江的 溷崖(今四川夹江县境);治导什邡等县 的洛水和邛崃等县的汶井江;又穿广都 (今双流县境)盐井诸陂池等工程。见 (《华阳国志· 蜀志》)
——《辞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
制作人:帘外芭蕉
.
1
三期主体工程
鱼嘴
金 刚 堤
宝瓶口
.
2
岷江
玉垒山
成都平原
.
3
主体工程一 岷江
引火烧山 控制水量
宽20米 深40米 长80米
宝瓶口
.
4
主体工程二
鱼嘴
金 刚 堤
卵石+竹篓
宝瓶口
.
5
主体工程二
鱼嘴
金 刚 堤
位置:岷江出江口的弯 道中央
作用:1自动分流 2自动 调节水流量 3自动排沙
鱼嘴
金 刚 堤
1自动分流 2调节水量 3自动排沙
凤栖窝 宝瓶口
三期工程 配合实现 无坝引水、 克服排沙 难题!!!
排水——75% 排沙——80%
.
9
原理:弯道环流

凸岸



第一次 1自动分流 2调节水量 3自动排沙
凹岸
宝瓶口
枯水季——内60%
丰水季——内40%
排沙—.—80%
7
主体工程三
鱼嘴
金 刚 堤
第二次 1自动分流 2调节水量 3自动排沙
宝瓶口
排水——75% 排沙——80%
.
8
主体工程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