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铁路
大秦铁路有点抠

大秦铁路有点抠大秦铁路是中国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全长约1,764公里,连接了陕西省西安市和甘肃省兰州市。
它是中国铁路系统的一部分,对于连接西北地区与华东地区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有人对大秦铁路的经营管理抱怨有点抠。
有人认为大秦铁路的车票价格过高。
在中国,火车票是老百姓出行的重要工具,而大秦铁路所经过的西北地区又是相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居民收入普遍较低。
大秦铁路的车票价格却相对较高,这让一些人对乘坐大秦铁路感到不公平。
有人对大秦铁路的服务质量有所抱怨。
在高铁快速发展的今天,大秦铁路还是一条传统的普速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相对较慢,列车设施也相对简陋。
更令人感到不满的是,列车上的餐饮服务也不尽如人意,价格高而品质不佳,给大秦铁路的形象抹了黑。
大秦铁路的准点率也是人们抱怨的焦点。
乘坐火车,大家都希望按时到达目的地,但是大秦铁路的列车经常出现晚点的情况,给乘客带来了很多困扰。
这使得人们对大秦铁路的信任度降低,不愿意选择乘坐这条线路。
大秦铁路的运力也让人有点抠。
尤其是在节假日或繁忙时段,乘客多,车票难求,往往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这给乘客和旅客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增加了他们的出行成本。
大秦铁路作为中国重要的铁路干线,对于连接西北地区与华东地区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经营管理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车票价格偏高,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准点率不高以及运力紧张等问题,都给乘客和旅客带来了困扰和不便。
希望相关部门在管理大秦铁路的时候能够加以改进和完善,提升大秦铁路的服务质量,让人们能够更加愿意选择乘坐大秦铁路。
大秦铁路线路图

大秦铁路线路图【标题】大秦铁路线路图:连接河南与陕西的重要交通枢纽【介绍】大秦铁路是中国的一条重要铁路线路,连接了河南省和陕西省的重要交通枢纽。
该线路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兴建,经历了近十年的工程建设,于2001年正式通车。
大秦铁路的建设与运营,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出行条件。
【线路简介】大秦铁路全长约580公里,起点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终点位于陕西省宝鸡市。
该线路全程采用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设计时速为300公里/小时。
大秦铁路经过的主要城市包括洛阳、鹤壁、安阳、新乡、许昌、漯河、濮阳等。
该线路沿途风景秀丽,穿越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线路规划与建设】大秦铁路的规划和建设是为了推动河南和陕西两省的经济发展,促进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
规划初期,专业人员进行了综合考虑,确定了线路的走向和站点布局。
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地下水位、地质条件等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确保了线路的安全和可靠性。
大秦铁路的建设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工程的主要难点是穿越兰考山脉和黄河,以及通过洛阳师范学院附近的城市区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程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如挖掘隧道、架设桥梁等。
同时,大秦铁路的电气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特点,提高了线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线路服务与运营】大秦铁路的正式通车后,成为了河南与陕西之间的主要交通枢纽之一。
该线路上运营有高速列车、普通列车和货运列车等。
高速列车通常是由动车组组成,提供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
普通列车则满足了更多人民基本出行的需要。
大秦铁路的运营时间通常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每天提供多个班次的列车供人们选择。
大秦铁路在服务方面也非常注重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车站设施齐全,提供了候车厅、餐饮服务、卫生间等基本设施。
同时,铁路部门也加强了安全管理和线路维护工作,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大秦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对河南和陕西两省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大秦铁路有点抠

大秦铁路有点抠大秦铁路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条主要干线铁路,全长约1760公里,连接了陕西、甘肃、宁夏和内蒙古四个省区。
该铁路于1999年动工修建,2003年全面通车。
大秦铁路的建设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交通运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有一些人认为大秦铁路“有点抠”,即在一些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有人认为大秦铁路的车票价格偏高。
由于大秦铁路对于很多西部城市来说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一些乘客对于铁路票价的高昂感到不满。
相比之下,飞机票虽然价格较高,但航程相对短暂。
这使得很多西部地区的乘客更愿意选择飞机出行,而不是坐火车。
一些人认为大秦铁路应该降低票价,提高竞争力。
大秦铁路的车站设施相对简陋。
尽管大秦铁路的车站数量较多,但在一些车站,乘客能够使用的设施相对有限。
一些车站的候车室空间较小,容纳不了过多的乘客。
一些车站的设施设备陈旧,配套不齐全,如洗手间的数量不足、设施老旧等问题。
这也给乘客的旅途带来了一些不便。
大秦铁路的运行时间和频次相对有限。
尽管大秦铁路是主要干线铁路之一,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的铁路相比,大秦铁路的列车数量和频次相对较少。
一些乘客表示,在购买火车票时票源紧张、难以获取。
有时候乘客需要提前很长时间进行预订,或者通过抢票软件等方式才能够成功购买到票。
这给乘客的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大秦铁路的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
一些乘客反映,大秦铁路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佳,尤其是在高峰期和节假日,工作人员因为忙碌而态度生硬,无法给予乘客及时的解决问题的帮助。
一些乘客反映列车的卫生状况并不好,车厢内的垃圾清扫不及时,卫生条件较差。
大秦铁路作为连接西部地区的主要干线铁路,在一些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西部地区的交通建设中,大秦铁路仍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做出了贡献。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大秦铁路的设施设备,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乘客的需求。
大秦铁路研究报告

大秦铁路研究报告大秦铁路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铁路干线,全长1760公里,起于陕西省白水县,终于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它是连接陕西、甘肃两省的一条重要干线,也是连接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
下面是对大秦铁路的研究报告。
大秦铁路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连接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大秦铁路的建设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大秦铁路的建设为西北地区的沿线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铁路的运输速度快、运量大,使得沿线城市的商品能够迅速地运往其他地区,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的贸易发展。
同时,铁路的建设也为该地区的工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吸引了众多的投资企业入驻。
其次,大秦铁路的建设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铁路建设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这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此外,铁路的营运也需要维护和管理人员,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通过就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再次,大秦铁路的建设改善了西北地区的交通条件,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
西北地区是中国西部腹地,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山区和荒漠地区的交通困难问题十分突出。
大秦铁路的建设填补了该地区铁路交通的空白,极大地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也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最后,大秦铁路的建设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秦铁路连接了陕西省和甘肃省两个省份,不仅缩短了区域之间的距离,还加强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
这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合作的加强,推动了西北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总的来说,大秦铁路的建设对于促进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铁路的运输,加强了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提高了该地区的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
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大秦铁路的维护和管理,改善服务质量,为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秦铁路有点抠

大秦铁路有点抠大秦铁路是中国境内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是连接陕西省西安市和甘肃省兰州市的一条铁路线。
作为中国铁路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秦铁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尽管大秦铁路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大秦铁路在硬件设施上存在一定的抠。
虽然大秦铁路已经完成了电气化改造,并且途经的城市也建设了一些火车站和服务区,但与其他同类干线相比,大秦铁路的设施还是显得有些简陋。
车站和服务区的规模较小,设备和设施相对落后,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
大秦铁路的线路条件也有待改进,有些地方的铁路线路几乎没有进行维护和翻新,影响了铁路的运行安全和速度。
大秦铁路的服务水平也有待提高。
虽然大秦铁路的客运量和货运量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但铁路的服务质量并不完全令人满意。
一方面,大秦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相对较低,无法满足现代人们对快速交通的需求。
大秦铁路的乘客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车票预订系统不够方便,车站的服务设施有待改善等。
大秦铁路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尽管大秦铁路在运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大秦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可能伴随着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
铁路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振动也可能对周边的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日后的发展中,大秦铁路需要更加重视环境保护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大秦铁路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可以加大对大秦铁路的投资力度,加快设施的改造和升级。
增加车站和服务区的规模,完善设备和设施,提高铁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可以进一步优化大秦铁路的线路布局和整体规划,提高铁路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
可以加强对大秦铁路的维护和管理,保证线路的良好状态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大秦铁路可以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改善乘客的出行体验。
可以完善车票预订系统,提供更加方便的购票和退票服务。
可以改善车站的服务设施,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候车环境。
大秦铁路

大秦铁路西起与北同蒲铁路相交的韩家岭站站外,东至秦皇岛港,全长6 53公里(另有秦皇岛港内的连接线5公里多),是中国的国铁I级线路,沿线共设37个车站。
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于1985年1月开工,198 8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
二期工程于1988年6月开工,1992年12月21日开通运营。
铁路最初的设计能力为5千万吨/年,1997年改造后形成1亿/年的运送能力。
目前正在进行又一轮改造,完成后的运输能力将达2.5亿吨以上。
大秦铁路主要经营货物运输,尤其是煤炭运输业务,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北通道)之一。
除了主要运载山西北部的煤炭,一些来自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的煤炭也由大秦铁路运出。
2003年、2004年、2005年,大秦铁路分别运送煤炭1.22亿吨、1.53亿吨、2.03亿吨,在晋北、蒙西煤炭外运市场中占据85%以上的市场份额。
大秦铁路是目前世界上运输能力最大的专业煤炭运输线路,它采用双线电气化重载技术,配置了大能力的机车和大载重专用货车,采用大规模的自动装卸系统和直达运输方式,依托万吨级装车站点和中国最大的煤炭接卸港——秦皇岛港,形成了完整的煤炭运输体系。
大秦铁路上目前主要运行10000吨级的列车,2006年3月起,大秦在中国率先开行了重载列车,单列最大载重达2万吨以上,由4节机车共同牵引210节车厢,列车总长度达2600米。
同时,大秦铁路上所使用的货车也是专为线路和秦皇岛港设计的,在港口卸煤时,列车并不停下,而是在慢速行进过程中,由翻车机自动进行卸煤。
卸煤之后,列车随即通过环形线返回大同方向。
大秦铁路目前共设37个车站,目前正在实行扩能计划,将拆除其中1 7个车站,以提高列车的行进速度。
大秦铁路原属于北京铁路局大同铁路分局,2004年10月成立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大秦铁路的运营。
2005年1月,公司收购了丰沙大铁路(大同—郭磊庄段)、北同蒲铁路(大同—宁武段)、口泉铁路支线和宁岢铁路支线,囊括整个大同铁路分局的经营性资产。
大秦铁路

线路事故
线路事故
2022年4月14日13时许,大秦铁路天津蓟州段(大同至秦皇岛方向),2辆重载运煤列车在铁路桥上发生追 尾事故,造成部分车厢脱轨。
经过各方努力,奋力抢修,因货车车列溜逸脱线一度中断行车的大秦铁路翠屏山至蓟县西间,于2022年4月 15日12时55分恢复通车。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重点工程
运营情况
运营历程
货运流量
运营历程
1990年,大秦铁路以不同形式编组完成5000吨、8000吨、1万吨重载单元列车、组合列车综合试验,湖东站 至茶坞站区间实现4000吨列车常态化开行。
1992年,大秦铁路全线贯通,实现5000吨、6000吨重载单元列车常态化开行。 2003年9月1日起,大秦线万吨重载列车常态化开行。 2008年春运期间,大秦铁路每日货运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并连续20天保持日均货运量100万吨以上,有力 缓解南方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煤炭紧张局面。 2014年4月2日,由4台电力机车和315节货运车皮组成的3万吨重载列车在大秦铁路上试验成功,列车全长 3.8千米。 万吨重载列车驰骋在大秦铁路上
大秦铁路
中国大同至秦皇岛铁路
01 建设历程
03 运营情况
目录
02 线路站点 04 设备设施
05 线路事故
07 价值意义
目录
06 建设成果
基本信息
大秦铁路(Datong-Qinhuangdao Railway),简称大秦线,是中国华北地区一条连接山西省大同市与河北 省秦皇岛市的国铁I级货运专线铁路,也是中国境内首条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首条煤运通道干线铁路。
截至2014年4月,大秦铁路西起韩家岭站、东至柳村南站,线路全长653千米;货运站点37个;列车重载运营 速度80千米/小时,最大牵引质量3万吨。
《大秦铁路介绍》课件

建设历程
大秦铁路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大同 至大石庄段于1988年通车,二期工程 大石庄至秦皇岛段于1992年通车。
铁路现状
运输货物
大秦铁路主要运输煤炭、 矿石、钢铁等大宗物资。
列车类型
大秦铁路上运行的列车主 要有重载列车和普通货物 列车。
未来发展
大秦铁路将继续进行扩能 改造,提高运输能力和效 率,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 更加可靠的能源保障。
大秦铁路的经济效益
对地区经济的贡献
1 2
促进沿线地区物流业发展
大秦铁路连接了多个内陆省份,为沿线地区的物 流运输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
大秦铁路穿越了许多风景名胜区,方便了游客的 出行,带动了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3
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大秦铁路的建成通车,缩短了地区间的时空距离 ,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6
大秦铁路的未来发展
线路规划
线路扩建
根据运输需求,逐步扩建大秦铁路线路,提高运输能力。
连接新区域
规划建设新的支线或联络线,将大秦铁路连接到其他重要城市和工业区。
城际铁路建设
结合城市发展,建设城际铁路,实现城市间快速通达。
技术升级
01
列车提速
采用先进的列车技术和设备,提 高列车运行速度,缩短运行时间 。
线路等级
国铁Ⅰ级干线,是中国“ 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之 一。
运输能力
大秦铁路设计年运输能力 为4亿吨,目前实际运量 已突破4.5亿吨。
铁路历史
建设背景
为了满足中国东部地区日益增长的煤 炭需求,大秦铁路于1985年开始建设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秦铁路——中国能源大动脉,运输量居世界之最工程总投资:—工程期限:1985年——1997年大秦铁路万吨重载列车,用4台大功率机车牵引,挂载204节车厢,长度超过2.6公里,以至于不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从车头都看不见车尾。
大秦铁路是中国唯一一条煤炭运输专线铁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纵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长653千米,平均不到15分钟,就有一列运煤列车呼啸而过,将上万吨煤炭运至数百公里之外的秦皇岛港装船南运。
大秦铁路运行的两万吨重载列车如同一条钢铁长龙,也正是这些“主角”,成就了大秦铁路——这条世界上煤炭运量最大、运输效率最高的铁路。
2007年12月27日3时58分,大秦铁路再创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纪录,提前四天实现年运输3亿吨煤炭。
3亿吨,这是迄今世界上一条铁路创造的年运量最高纪录。
3亿吨煤炭是什么概念?如果装满大秦铁路载重量最大的C80货车(每节载重80吨),车辆连挂长度超过4.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圈还多。
3亿吨煤炭约占中国铁路运输煤炭总量的40%,可为我国生产近2亿吨钢铁、可供全国城市居民一年生活用煤、可供全国主要电厂发电1600余天。
大秦铁路一天运输的近百万吨煤炭,可以将秦皇岛港埋在6米高的煤山之下,平均每秒钟通过煤炭9.4吨。
这条蜿蜒在桑干河谷和燕山山脉的铁路,以占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8.4‰的长度完成了10%的货物运输量,不仅早就突破了设计年运量1亿吨,而且还大大突破了世界重载铁路的理论极限。
连续4年实现了年增运煤炭5000万吨,相当于新建两条同等运力的双线电气化铁路,创下了铁路运营密度、运输效率、干线年运量等多项世界之最。
中国能源大动脉煤炭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物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炭运输需求持续增长,大秦铁路的运输任务也越来越重。
大秦铁路沿线区域内已探明煤炭储量近6000亿吨,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60%。
大秦线承担着全国铁路18%的煤炭运量,负责全国六大电网、五大发电公司、350多家主要发电厂、十大钢铁公司和6000多家企业生产用煤和民用煤、出口煤的运输任务。
山西的煤炭用大秦铁路运到河北秦皇岛港,再从秦皇岛港南运,几乎“养活了”中国沿海地区所有的用能源消耗大户。
从消费数量上看,国电浙江北仑电厂、浙江新能富兴燃料、温州市燃料、广州珠江电力燃料、上海中通能源、江苏东晟燃料、宁波金宁物资、扬州市海通电力燃料、苏州工业园区华能太仓发电厂、福建大唐国际宁德发电公司、中国国电燃料有限公司秦皇岛分公司等都相当可观。
最近几年,为缓解我国煤电油运的紧张局面特别是运力不足的“瓶颈”制约,大秦铁路通过扩能改造和技术创新,运输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继2004年运量突破1.5亿吨之后,连续三年每年增运5000万吨,到2007年实现年运量超3亿吨,突破了世界单条重载铁路年运量不超过2亿吨的理论极限。
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十一五”规划》,大秦铁路下一步将继续进行扩能改造,将在“十一五”末实现年运4亿吨的目标。
2008年初,中国南方遭遇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导致电力短缺,胡锦涛主席亲自到大秦铁路视察煤电供应情况。
铁路概况大秦铁路是我国第一条电气化双线重载铁路,西起山西省大同市韩家岭站,东至河北省秦皇岛市,全长653公里(另有秦皇岛港内的连接线5公里多),沿线共设37个车站,目前正在实行扩能计划,将拆除其中17个车站,以提高列车的行进速度。
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于1985年1月开工,1988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
二期工程于1988年6月开工,1992年12月21日开通运营。
铁路最初的设计能力为5000吨/年,1997年改造后形成1亿/年的运送能力。
目前正在进行又一轮改造,完成后的运输能力将达2.5亿吨以上。
大秦铁路主要经营货物运输,尤其是煤炭运输业务,是中国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等“三西”地区煤炭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北通道)之一。
除了主要运载山西北部的煤炭,一些来自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的煤炭也由大秦铁路运出。
2003年、2004年、2005年,大秦铁路分别运送煤炭1.22亿吨、1.53亿吨、2.03亿吨,在晋北、蒙西煤炭外运市场中占据85%以上的市场份额。
大秦铁路是目前世界上运输能力最大的专业煤炭运输线路,它采用双线电气化重载技术,配置了大能力的机车和大载重专用货车,采用大规模的自动装卸系统和直达运输方式,依托万吨级装车站点和中国最大的煤炭接卸港——秦皇岛港,形成了完整的煤炭运输体系。
大秦铁路上目前主要运行10000吨级的列车,2006年3月起,大秦在中国率先开行了重载列车,单列最大载重达2万吨以上,由4节机车共同牵引210节车厢,列车总长度达2600米,比绕天安门广场一周还多。
在牵引动力方面,为适应集运站不停车连续装煤要求,研制成功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水平的机车低恒速控制装置,电力机车以每小时0.8公里的速度通过储煤仓下,边走边装,走过装完,装一节80吨C80型车皮仅用56秒钟,装满一列204节车厢的万吨列车只需两小时。
同时,大秦铁路上所使用的货车也是专为线路和秦皇岛港设计的,在港口卸煤时,列车并不停下,而是在慢速行进过程中,由翻车机自动进行卸煤。
现代化的翻车机稳稳接入满载煤炭的货车,缓缓转动180度,240吨煤炭翻江倒海般流入地下煤仓。
几秒钟后,卸空的车厢稳稳落地,列车随即通过环形线鱼贯而出,返回大同方向。
港口地下煤仓的煤炭,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地输往选煤厂、登上泊在码头的货轮。
截至2007年年底,大秦铁路建成2万吨战略装车基地8个、万吨战略装车基地46个、5000吨战略装车基地31个。
大秦铁路原属于北京铁路局大同铁路分局,2004年10月成立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大秦铁路的运营。
2005年1月,公司收购了丰沙大铁路(大同—郭磊庄段)、北同蒲铁路(大同—宁武段)、口泉铁路支线和宁岢铁路支线,囊括整个大同铁路分局的经营性资产。
2005年3月北京铁路局分立出太原铁路局后,大秦铁路(公司)被划归至太原局。
2006年7月,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601006)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并于当年8月上市交易。
两台韶山4改进型(SS4G)八轴重载电力机车作为牵引动力。
走近两万吨重载列车大秦铁路之所以能创造3亿吨运输量,两万吨重载列车的开行,发挥了重大作用。
通过技术创新,我国铁路掌握了重载机车、重载货车和重载线路等一系列重载核心技术。
同时,为提高大秦线重载运输的集约化程度,形成规模效益,太原铁路局加快建设煤炭战略装车点,逐步取消万吨以下编组列车,实现了全线开行1万吨和2万吨重载列车。
两万吨重载列车于2004年12月12日进行了首次试验。
当时,试验列车由四台SS4G(韶山4型改进型)电力机车分部牵引、204辆C80型80吨煤运专用敞车组成,全长2658米,总重20000余吨。
列车试验由湖东电力机务段承办,列车从山西朔州里八庄站出发,经过9小时40分钟的运行,安全抵达位于渤海之滨的柳村南站,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2006年3月28日,两万吨重载列车正式开行。
现在,大秦线两万吨重载列车的编组采用“121”模式,具体标准是列车头部有一台机车,编组102辆货车,中部有一组由两台机车组成的重联机车,再编组102辆货车(货车数会随实际情况变化),列车尾部还有一台机车,总共4台机车挂载204节车厢。
其中,列车头部的机车为主控机车,中间和尾部的机车为从控机车。
奔驰在大秦铁路上,长达2公里以上的万吨载重列车。
重载列车技术创新重载运输是国际上公认的铁路运输尖端技术之一,代表着铁路货物运输领域的先进生产力。
20世纪20年代,重载铁路在美国首次出现。
当时,美国东部的煤矿与铁路合作组成总重约1万吨的单元列车,将整列车煤炭直接送往发电厂或港口,中途不经过任何编组作业,堪称高效。
目前,世界上开展重载运输的国家还不是很多,只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南非、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铁路较为发达、大宗货物运输较多的国家。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重载运输对铁路线路、机车车辆、行车组织等方方面面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国家目前还难以达到。
正因为如此,重载运输才算得上未来铁路发展的方向之一。
那么,重载运输对铁路线路有何特殊要求呢?由于重载运输的列车重量往往在5000吨以上,按目前每节车载重60吨计算,大约需要80多节,连接起来有1公里多长。
所以停靠重载列车的车站站线有效长度基本要达到1050米,最好达到1700米。
另外,重载列车拉得多,爬坡自然困难,因此线路的最大坡度不能超过8~9‰,也就是说每1000米的铁路线的上升幅度不得超过8~9米。
因为载重量大,一般的轨道无法承载,必须铺设或更换每米重60公斤以上的高强度钢轨,并配套同等强度的其它轨道构件。
在有条件的线路地段,尽可能地铺设全断面淬火钢轨无缝线路,采用弹性扣件、硬质碎石道床、钢筋混凝土轨枕以及强化路基等。
尽管国外重载运输起步较早,但要满足大秦铁路这样一种大运量、高密度、快速度的运输需求,我们必须重点发展适合自己国情、路情的重载技术。
大秦铁路集纳了钢铁冶金、机械加工、机车车辆装备制造、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电力牵引技术等多学科的先进技术成果,成为展现我国技术经济综合实力的大舞台。
作为一项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重载铁路具有同样的技术带动作用。
为实现重载运输运营目标,大秦铁路对钢轨的抗磨耗性和抗疲劳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钢轨任一断面通过一列2万吨重载列车,通常需要3分钟左右,摩擦产生的温度将使轨温平均上升10摄氏度。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运用的60公斤/米钢轨强度一般为880MPa至900MPa,采用专用钢种。
重载铁路运用的60公斤/米或75公斤/米钢轨,强度和寿命进一步提高,强度要达到1100MPa甚至1300MPa至1400MPa。
重载列车不怕机车拉不动,怕的是机车指令发出后列车停不下来。
大秦铁路60%的线路是山区铁路,如果万吨、2万吨列车下坡时制动不好,很可能车毁人亡,中间的车辆甚至会被挤成“铁饼”。
再加上大秦线上列车开行密度大,这就对两万吨重载列车的开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有效解决山区铁路中的通信可靠性问题、长大坡道的周期制动问题和长大列车的纵向冲动问题,大秦铁路在世界重载铁路领域率先实现了LOCOTROL技术和GSM-R 平台的有机结合。
铁路科研人员把机车同步操纵LOCOTROL技术由过去的点到点通信传输,依靠改进GSM-R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为系统网络通信传输,实现了重载列车前后同步控制。
该系统利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由主控机车对从控机车进行同步控制,使第一台主控机车乘务员的每一个操纵动作成为一道指令,通过无线传输,只需0.2秒第二台机车即可自动完成同一动作。
以此类推,从第一台机车发出指令到第四台机车完成同一动作,间隔不过0.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