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日本 高度发达的经济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人口与主要城市训练达标检测(含解析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日本 高度发达的经济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人口与主要城市训练达标检测(含解析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日本 高度发达的经济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人口与主要城市训练达标检测(含解析

高度发达的经济东西方融合的文化人口与主要城市

一、单项选择题

1.读日本经济结构图,关于日本经济结构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发达且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B.有高度发达的工业

C.工业比重比较低

D.商业、建筑业占绝对优势

2.日本工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 )

①劳动密集型②技术密集型

③节能节材型④传统加工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某考察团到日本考察工业时,感受到其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发现其工业发展的劣势。日本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

A.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C.岛国海岸线曲折

D.火山、地震的威胁大

4.下列有关日本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

B.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化种植

C.精耕细作,以生产棉花为主

D.精耕细作,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

5.读日本略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北海道岛,该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B.②是富士山,它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C.③是日本海,该海沿岸地带工业分布特别集中

D.日本火山众多,地震频繁

小明2020年“五一”长假期间和父母去日本游玩,游玩之余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小明在日记中写道:“在日本的大街上,人们大都穿着西装;但在家中却穿着和服”。这说明日本文化的什么特点( )

A.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

B.典型的西方文化特点

C.东西方文化兼容的特点

D.文化特点不突出

7.爸爸说:“日本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日本的经济发展得益于这些港口。”我们从中可以得出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是( )

A.多优良港湾,便于进出口

B.人口素质高

C.多火山、地震

D.资源丰富

8.日本的民族构成单一,其占绝对优势的民族是( )

A.高山族

B.大和族

C.汉族

D.朝鲜族

9.下列“日本城市及其职能”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A.奈良——汽车城

B.筑波——新兴科学城

C.京都——日本首都

D.神户——文化旅游名城

二、综合题

10.读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日本自给率最高的工业原料是,因为日本。

(2)从图乙可以看出日本工业品中占据世界市场份额最大的是。你能列举两个中国市场上著名的日本名牌吗?例如: 。

(3)读图丙,写出各字母表示的工业城市名称。

A ,

B ,

C ,

D 。

(4)学完日本的内容后,玲玲认为日本的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强。请根据甲、乙两图简要分析玲玲的观点。

(5)根据图丙,简要说明日本的工业分布及其原因。

(6)近年来,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不断把工厂迁移到国外。简要分析这种做法给日本带来的好处。

【回归生活】

11. 是真是假

你能判断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吗?在真的后标“√”,在假的后标“×”。

(1)春天的北海道,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的意境。( )

(2)夏日的关东平原上,稻浪滚滚,让人仿佛置身我国江南水乡。( )

(3)春天的富士山真是如诗如画,山脚下是绚烂的樱花,山顶上是皑皑白雪。

( )

(4)横滨的码头货轮如织,驶进港口的巨轮满载日本急需的工业制品。( )

(5)在奈良,随处可见基督教堂高耸的十字架。( )

(6)在东京的一所大学,一群日本姑娘穿着旗袍去参加“成人节”。( )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是一个落后的闭关自守的封建农业国家。70年代,日本统治者推行军国主义路线,靠对外侵略战争起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我国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野蛮侵略,国内经济严重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利用当时国际市场充足、稳定、价格便宜的燃料和原料,以及对工业产品巨大的需求量;利用当时日本国内素质较高、价格较低的劳动力,以及岛国有优良港湾的优势,大力发展本国经济。

(1)请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两个地理问题。(只提问题,不作答)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从日本的经济发展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日本的经济结构。图示中,工业比重达46.5%,说明工业在日本经济中占有突出地位,同时日本的工业也是高度发达的,而农业、商业和建筑业的比重都不到10%,不可能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2.【解析】选D。本题考查日本工业的发展方向。现在日本工业向着技术密集型和节能节材型方向发展。

3.【解析】选B。本题考查日本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有:①地域狭小,发展空间小;②矿产资源贫乏,主要依赖进口;③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需要大量出口等。

4.【解析】选D。本题考查日本的农业特点。日本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平原狭小,农业生产宜采用小型农业机械,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水平很高。农业的主要部门为稻米、水果、蔬菜、茶叶等。

5.【解析】选C。本题借助日本略图考查了日本的自然环境和工业分布。图中③表示的是日本海,但是由于日本海沿岸地区多山地丘陵,交通不便,另外人口稀少,市场狭小,因此日本海沿岸不是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区。

6、7.【解析】6选C,7选A。本题组考查日本文化特点和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根据“在日本的大街上,人们大都穿着西装;但在家中却穿着和服”可以判断日本文化具有东西方文化兼容的特点。根据“日本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可以判断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是多优良港湾,便于进出口。

8.【解析】选B。本题考查日本的民族。日本占绝对优势的民族是大和族。

9.【解析】选B。本题考查日本的主要城市及职能。日本首都为东京,京都和奈良是日本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筑波为新兴的科学城。

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日本自给率最高的工业原料,是图甲中国内生产比例最大的,即木材,这是因为日本的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高。第(2)题,日本工业品中占据世界市场份额最大的,是图乙中比例最大的,即照相机。日本的名牌,如松下、索尼、富士、本田、丰田等。第(3)题,日本重要的工业城市,要落实到地图上,可按一定顺序记忆。东京、横滨在太平洋沿岸,大阪、神户在濑户内海沿岸。第(4)题,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需要进口;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绝大部分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很强。第(5)题,从图丙可以看出,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这里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出口。另外,这里人口和城市集中,是国内

最大的消费市场。第(6)题,日本把工厂迁移到国外,可以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还可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也可保护本国的资源和环境。

答案:(1)木材森林资源丰富

(2)照相机松下、索尼、富士、本田、丰田等(答出两个即可)

(3)东京横滨大阪神户

(4)玲玲的观点是正确的。简析: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需要进口;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绝大部分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很强。

(5)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原因:①这里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出口。②此处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6)①日本把工厂迁移到国外,可以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②可以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③可以保护本国的资源和环境。(答出两

【回归生活】

11.【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日本的气候、农业、旅游、工业、宗教和传统文化。(1)、(2)、(3)为真。(4)日本大量进口的是原材料和燃料;(5)日本人多信奉神道教和佛教;(6)日本人在重大节日时穿传统服装——和服。

答案:(1)√(2)√(3)√(4)×(5)×(6)×

1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第(1)题,所提问题一定要与材料有联系。第(2)题,可以从所给材料中提取。第(3)题,可以从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发展机遇等方面回答。

答案:(1)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市场上有哪些因素利于日本经济的发展?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利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国内因素是什么?(合理即可)

(2)①日本利用当时国际市场充足、稳定、价格便宜的燃料和原料,以及对工业产品巨大的需求量;②利用当时日本国内素质较高、价格较低的劳动力;③利用岛国有优良港湾的优势,大力发展本国经济。

(3)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抓住机遇,寻求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一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农业及其地位: (1)农业:通过培育植物和饲养动物等方式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就是农业;农业按照生产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等部门。 (2)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二、农业地区分布 1、东西部差异 (1)东西部分界线:以400mm(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等降水量线为界可分为东南部农耕区和西北部牧区。 (2)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3)东部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区,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2、南北差异 (1)东南部以800mm(秦岭-淮河线)为界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各自的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 (2)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分布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 (3)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4)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5)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6)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农业发展的条件:①自然条件:地形、水资源、气候、土壤等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技术水平、交通运输、国家政策等 2、布局原则: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的山区---林业(保持水土)宜林则林;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耕作业,宜粮则粮;在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区---畜牧业,宜牧则牧;在河湖较多、水流平缓的地方---淡水渔业,宜渔则渔。城市郊区发展郊区农业(花卉、蔬菜、肉、蛋等)---市场需求;桑基鱼塘---生态农业。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二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一、工业的地位及分类: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把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称为重工业,如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等;把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称为轻工业,如食品、纺织、玩具等。 二、能源与原材料分布: (1)煤炭资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 a、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尤以山西、陕西、内蒙古最多。 b、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处有“乌金三角”之称,为我国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其中山西最多,有“煤海”之称。 (2)石油资源: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a、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油气储量最多,有“西气东输”管道从新疆轮南到上海。 b、主要油田:大庆油田(黑)、胜利油田(鲁)、辽河油田(辽)、甘肃玉门油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 (3)铁矿资源:河北、辽宁、四川三省储量最大。 (4)能源分布特点:煤、石油等能源以北方居多,南方多水能 三、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是衡量国家基础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九大钢铁工业中心:(攀枝花、重庆、武汉、马鞍山、上海)、北京、包头、太原、鞍山。 (2)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一。(长江沿岸地带占5个,有“钢铁走廊”之称)

七年级地理日本测试题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 一、填空题 1、日本是一个岛国,由北向南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其中岛的面积最大,日本的首都是。 2、日本处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所以多火山地震发生。 3、日本的象征是山和花。 4、日本的居民,多用作建筑材料,目的是。 5、近几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和东南亚地区。 6、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沿岸和沿岸。 7、日本海岸线,多优良港湾,这为其发展业、 业、海上运输业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8、日本狭小,贫乏,工业生产所需原料、燃料大量依赖于,工业制成品大量,形成了以为主的经济。 9、日本的民族构成单一,民族占绝对优势。 二、选择题 1、关于日本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 B、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C、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D、最大的贸易对象是中国,其次是美国和西欧 2、日本的各种经济部门,比重最大的是() A、渔业 B、工业 C、畜牧业 D、旅游业 3、关于日本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B、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C、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和非洲 D、工业所需的原料和燃料大量依赖进口 4、下列关于日本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稠密 B、森林覆盖率小,每年大量进口木材 C、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D、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 5、下列自然资源中,日本比较丰富的是() A、森林资源 B、太阳能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6、日本国土四分之三以上是() A、山地、平原 B、山地、丘陵 C、丘陵、平原 D、山地、高原 7、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理工学 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中文):宋体四号加粗 (外文):Times New Roman 斜体四号加粗 学科部:宋体四号加粗 专业:宋体四号加粗 学生姓名:宋体四号加粗 学号:宋体四号加粗 指导教师:宋体四号加粗

2012年 5 月22 日 目录(二号宋体居中) 1.引言 (1) 2.供应商选择 (3) 3.供应商及其作用 (4) 4.............................................................................................................5 5.............................................................................................................7 6.............................................................................................................9 7. (10) 8.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二号宋体居中) 摘要:在当今社会, 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与研究已经成为文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中西方文化各自特点与相互之间的联系的正确把握, 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前进道路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从中西方文化的四个典型差异, 即思维方式、价值观、宗教信仰、饮食观四方面入手, 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各自特色, 寻求中西方文化的相通融合路径,从而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感知能力与鉴别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加强对两种文化更深层次的认识。(小五号宋体,单倍行距)(不少于400字)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融合 1.引言(三号宋体)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产品的创意设计(正文)

古今中外,文化对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文化不仅作为设计灵感的来源,而且是评价尺度和探索设计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产品设计创新实现的最佳途径是建立基于区域文化要素的本土设计知识与产品设计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打造一个多种文化交融基础之上的产品设计创新模式。毋庸置疑,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产品设计,许多的产品都自然而然地带有本土文化的基因,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往往能带来产品设计的创新。不同文化符号同时呈现,产生的不只 是碰撞与比较,而是多元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在艺术、工艺以及设计上具有非凡的创造力。中华民族古代的艺术和手工艺作品的创造及优雅审美让世人为之倾倒。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影响,中国如何在现代语境下发展本土设计文化?设计师对不同文 化应该抱有什么样的态度,怎样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将东西方文化融合起来,并利用多元化的文化促进产品创新设计的发展? 1、东西方文化的比较 众所周知,东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本质上来讲,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民族性和理论上不同 东西方的民族性有很大差异,东方民族一般比较谦虚、含蓄、好面子,注重家族和群体的利益,而西方民族一般比较热情、务实、追求自我和个性化。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儒家思想的“和”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设计,庄子提出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也是中国古代设计师遵循的设计法则。例如,东西方文化对龙的看法存在巨大差异。在西方的文化中,龙是巨大的蜥蜴,是邪恶的象征。龙的强大成了令人惶恐的事情,龙越强悍,人类越无法驾驭,龙就愈走向了人的对立面,被异化、妖魔化成一种邪恶的东西。而在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农耕社会中,人们最期盼的事就是一年来风调雨顺。而龙是一个图腾,龙被人们赋予了多种神格,既是雨神,雷神。云神,又是风神。是一个能呼风唤雨的神。因此,中国人视龙为神,历代的皇帝都自称为天子,皇帝的身体是龙体。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龙的形象常常被应用在产品设计中。对龙的态度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显著差异。中西方各说各的龙,显然如果一方放弃或让步,放弃文化中原有的龙的形象,显然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而将民族文化置于世界文化的视角,舍弃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类文明的损失。其实有关龙的不同解读仅仅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缩影。对待不同的文化,设计师应该抱着理解和包容的态度,而不是排斥外来文化。 1.2 宗教信仰不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要来源是儒教、道教和佛教。而根据伯特兰.罗素的说法,西方文化是基于古希腊文化、犹太-基督教文化以及现代工业文明这三个源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中国的经济发展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中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管道 2.人们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3.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特点: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 4.我国高速公路密度大的地区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5.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6.我国的铁路干线分布:(“五纵三横”) 南北方向:①京沪线、②京九线、③京广——京哈线、④焦柳线、⑤宝成——成昆线 东西方向:①京包——包兰线、②陇海——兰新线、③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7.铁路枢纽:郑州——陇海线和京广线交汇;徐州——陇海线和京沪线交汇。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 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部门有: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 2. 我国的农业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东部和西部的农业分界线是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南方和北方的农业分布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西部畜牧业为主有我国的四大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由于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3. 我国东部的农业类型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4 .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等主要类型。农作物的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和小麦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特点;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5.农业生产除受地形、水源、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外,还受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市场需求量、交通条件、农业技术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6.我国农业生产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增长、耕地不断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因此我国农业还要结合国内、国际市场的多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日本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日本》教学设计 安国市关汉卿学校马丽君 【设计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正在受到巨大冲击,探究性学习的观念正在不断深入人心。现代教育观认为,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分析、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甚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达到学会学习,。本着以上观点,我进行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适应未来的终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教学分析】 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日本》的第一课时,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同学们学完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以后还会学习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日本”一节不论在新教材还是老教 材中,都是重点讲解的国家,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日本第一课时部分内容主要为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及预防。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如何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已有了一定得基础,通过板块运动学说的学习也了解了一些地震发生的原因。但学生对灾害的影响和预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些知识点也就成为本节课学生探究的重点。 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学生,经过前半学期的观察,感觉学生的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完全有可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

张组望谈中西文化差异在星级酒店中的碰撞与融合

张组望谈中西文化差异在星级酒店中的碰撞与 融合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WORD文档,可下载修改 (编者按:本期专访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荣誉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士大使馆前文化参赞、2008北京奥运会礼仪培训专家张祖望先生,请他谈谈多年来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对酒店业中西方文化异同的感悟。下面是他谈话的笔录。)关于中、西方文化在酒店中的碰撞与融合,这是一个大题目,要充分阐述的话是可以足足写一本书的,今天我只能信手拈来,随意地就我近年来在国内外作为一名顾客或者说是一名VIP客人在一些高星级酒店里遇到的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从中折射出中、西方文化上的一些异同作一点分析,以期与业内同仁们共同探讨。 维系与顾客的关系(1、2) 一:职业平等观(5组织内部个性化管理) 在西方,平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人文思想,可是在国内,由于历史原因,“官本位”的观念还常常在某些地方处于社会意识的主导地位,这不仅影响着社会文明的进展也给服务行业涂上了一层暗淡的色彩。 多年前,有一次我“打的”去上海某个外资五星级酒店,给我开门的却是那家酒店的外籍总经理。我感到很惊讶,但是那位总经理告诉我说,在他们酒店集团里有一个制度,每年各酒店总经理都要有半天的时间到酒店最低层的岗位上体验工作。各部门高层经理也要每月有一天在他所管辖的部门的最基层的岗位上工作,这主要是为加强高层领导和基层员工的交流和融合。体验普通员工的辛劳心态与工作中的问题。 如果从文化层面上说,这是西方职业人格平等的表现。同时我也想过,如果我们的国资酒店的高管人员对部属员工更多一点平等,更多一点人格上的尊重,不仅在观念上也在制度上有所体现,这无异会给酒店的形象与效益带来良性后果。 二:理解非主流客人的需求(2个性服务) 在酒店,总会有主流客人和非主流客人之分,如何在满足主流客人的同时也能同样关注非主流客人的需求这是酒店在提供个性化服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不久前,我在日内瓦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入住,在我出差欧美国家的时候,总习惯于一到房间就打电话到客房部要热水器,因为西方人不喝热水,而中国人却要沏茶等用。可是这次我放下电话后等了十五分钟还没送来,于是再打电话催问,对方却说“对不起,我忘了”。当然,之后他们很快就送来了,尽管送得迟了些,我照样还是给了小费,但这件事使我不快,我想:怎么能对客人的嘱咐说“忘了”,如果在中国的五星级酒店,即使是真的忘了,也不会“实话实说”,而是会说:“对不起,让你久等了,我们马上送来”。这里也折射出一个问题,就是说如何正确对待非主流客人的各种需求,我

浅论中西方文化冲突和融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的交往必将促使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往中因差异而产生冲突,由沟通而形成融合,这是一种趋势 何为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对抗。 在相互的交往中由差异而发生冲突这在国际上是常见的事,我们也不必过分忧虑。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因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最终融为一体。这种融合,一是把外来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就像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一样,充分利用文化传播这一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为自己注入新鲜血液,增添生机和活力;另一种则是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到异质文化中去。这种融合是在深切了解异质文化的深层意蕴的基础上,摈弃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既保留了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因素,又把本民族文化提高到异质先进文化所达到的时代水平。如满族在汉化的过程中,它的一些文化因素也融入到汉文化中。据史料记载,日本人来华,“目睹东方文化发祥地的中国,有统一的政治组织,有灿烂如花的物质生活,更有崇高理想的精神生活,而因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爱慕与追求”。“必须突进文化母国,直接移植优秀的文化,才能满足其欲望。”

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由于其层次的不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人们的接受中也是不一样的,不论交流与融合的层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交流与融合中,为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目标,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有幸看过鲁迅先生的一篇名为《拿来主义》的文章。 这篇文章阐明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应是“拿来主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排外则易倾于慕古,慕古必不免于退婴。”鲁迅先生认为,我们应该以宽阔的胸怀汲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东西,用于改造我们自己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都实现了很大的飞跃,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拿来主义”,吸收了国外很多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这是好的一面。但是某些行业(如科学仪器制造)却常常是只仿其形,未得其意,越来越落后于国际水平,生产出大批“山寨”产品。这些行业所处的正是“占有”和“挑选”阶

初中八年级地理:第四单元经济与文化复习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第四单元经济与文化复习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Unit 4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view Lesson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第四单元经济与文化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农业的分布和发展。 2、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和发展,掌握几个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征。 3、知道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和城市。 4、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教学重点】 几个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征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农业的分布和发展。 农业的定义和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最重要的是种植业。 列表比较各个部门的分布和特征。

(补充)注意种植业中秦岭南北农业的差异和典型的农作物。畜牧业中四大牧区的典型牲畜。这些都是考察的重点内容。 2、工业的分布和发展。 工业的定义和分类:重工业和轻工业。 我国工业的分布: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 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关村,大分散,小集中。 (强调)辽中南和沪宁杭工业基地是考察的重点,要注意它的城市分布和特点及发展条件。 3、交通运输的发展和方式和选择。 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五种方式。我国最重要的是铁路。 主要铁路线的分布:南北:京哈线、京广线、京沪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东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青藏铁路 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成都。 (强调)认真掌握这些铁路干线经常的城市和省份,还要把穿过的河流结合起来。 4、丰富多彩的文化。

山东省德州市2019年中考地理 八年级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2课时 交通与文化复习习题

第2课时交通与文化复习习题 一、选择题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甲图中农作物一般一年两熟 B.乙图所示区域位于第一级阶梯上 C.青藏铁路与陇海、兰新铁路交会于兰州 D.经过济南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沪线 2.张涛在乘火车旅途中,突然听到列车员报站说:“列车前方到达郑州车站。”在郑州交会的两条主要铁路干线是(A) A.陇海线与京广线 B.陇海线与京九线 C.陇海线与京沪线 D.浙赣线与京九线 [xx·广东]读“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3~5题。 3.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 A.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B.经过大面积的冻土分布区 C.穿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D.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 4.川藏铁路沿线可以看到的景观是(B) A.水乡泽国,稻花飘香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一望无际,牛羊遍野D.地形崎岖,千沟万壑 5.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B) ①加强青藏地区的对外联系②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③改善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④促进各民族交往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xx·绵阳]厉害了,我的国!继“乒乓外交”“熊猫外交”之后,“高铁外交”又成为中国外交的新名片。从总理出访介绍高铁,到中国参与东南亚、英国等多国的高铁建设,“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和创造的代名词。据此完成6~7题。 6.与公路运输相比,高铁的优势在于(D) A.运价低 B.机动灵活 C.成本低 D.运速快 7.“中国高铁”能走向世界,关键在于(A) A.先进的技术 B.丰富的劳动力 C.开放的政策 D.悠久的历史 [xx·天津中考改编]《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生产方式和饮食习惯,读图回答8~9题。 8.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的地理区域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9.④地区的特色饮食是(B)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下列民居与其地理环境特征组合正确的是(D) A.西双版纳竹楼—炎热干燥 B.北方土墙平顶—降水充沛 C.南方砖墙斜顶—降水稀少 D.西北房屋墙壁厚—冬季寒冷 11.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民俗文化是(B) A.二人转 B.信天游 C.京东大鼓 D.对山歌 二、综合题

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从饮食文化来看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系别: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既是一次国际文化盛会,也是一次美食盛宴,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平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观念、内容、烹调方法以及方式等方面。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融合,相互之间形成了优势互补的趋势。本文主要以通过上海世博会这一美食盛会为契机,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而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饮食文化;差异;文化融合 上海世博会在持续六个月的精彩运营后,完美的落下帷幕,其出色的餐饮服务无疑是精彩的一笔。世博会也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美食博览会,游客既可以品尝到中国各地的美味佳肴,也可以一尝来自世界各国的风味餐饮,这给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世界博览会是各种新思想、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人们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思维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国饮食学习了西方的科学营养知识,吸收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合理成分,西方饮食业也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和精华,充实了新的内容。总之,中西方餐饮不论是从饮食意义烹饪过程饮食习惯还是饮食方式等各方面,都将赋予新的丰富而独特的饮食 文化内涵。 一、上海世博会饮食情况 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一次世界经济、文化和科技博览会,而且还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美食博览会。在这里,既可以品尝到中国各地的美味佳肴,也可以一尝来自世界各国的风味餐饮。许多国内外游客来到世博的目的是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像日本馆、意大利馆、卢森堡馆等许多国家馆内备有餐厅,包括横跨几大洲的各类美食,从日本顶级大厨带来的日本料理到法国馆提供的正宗法式浪漫大餐。为了能更好地展现美食的世界风味,除了快餐的洋品牌引进外,餐饮中心里还专门设立了世界风味美食区,由法国、土耳其、日本、东南亚等诸国的美食构成。世博快餐包括了十多家全国乃至全球闻名的快餐品牌,从汉堡炸鸡到馄饨面条,各种口味供人选择。世博会也为中国餐饮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改变了外国人对中餐的传统印象,让世界更真实、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饮食文化。在世博会的供餐上,中西餐结合,凸显丰富多元的饮食文化中国八大菜系、意大利甜品、美国汉堡、法式大餐、日本和牛、土耳其烤肉、德国啤酒、泰国咖喱、新加坡小吃、挪威三文鱼、韩国泡菜、比利时巧克力等等,各国美食尽展风貌,各显特色。上海世博会展示了全球饮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八年级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单元测试题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20131223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共60分) 1.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 A.工业 B.农业 C.商业 D.交通运输业 2.下列不是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的是() A.东北林区 B.东南林区 C.西北林区 D.西南林区 3.秦岭——淮河以南的农村生活、生产一般是() A.耕地以旱地为主,一年二到三熟 B.农作物以小麦、高粱为主 C.捕鱼捞虾、栽培菱藕、采桑养蚕 D.冬季孩子们喜欢堆雪人、打雪仗、滑冰 4.可以挖掘我国农业发展潜力的措施是() A.大力开垦荒地 B.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 C.多种植粮食作物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5.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A.努力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实行科学种田,增加粮食产量,走“科技兴农”之路 6.沪宁杭地区“金三角”地带重要的工业城市是() A.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 B.上海、南京、宁波、温州、杭州 C.重庆、成都、上海、南京、杭州 D.武汉、九江、上海、南京、杭州 7.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8.乘火车沿京广线自北向南经过的重要铁路枢纽有() A.北京郑州株洲 B.北京天津徐州 C.北京郑州南昌 D.北京株洲郑州 9.下列铁路中,属于东西方向的是()

A.京沪线、沪杭线 B.京九线、京沪线 C.京广线、兰新线 D.陇海线、兰新线 10.具有运量小,运费高,速度快的特点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11.下列哪种运输方式多用于运送石油和天然气()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12、导致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产生很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热量 C 土壤 D 水源 13、我国细毛羊主要生长在() A 青海牧区 B 内蒙古牧区 C 新疆牧区 D 西藏牧区 14、在徐州交汇的铁路干线为() A.陇海、京广 B.陇海、京九 C.陇海、京沪 D.京沪、沪昆 15、既是我国最大的海港,又是我国最大的河港是 ( ) A.天津港B.上海港C.大连港D.黄埔港 16、下列工业部门属于重工业的一组是 ( ) A.纺织、食品B.自行车、钟表C.采矿、冶金D.家用电器、服装 17、既是我国重要的甜菜生产基地,又是主要牧区的是 ( ) A.黑龙江B.吉林C.内蒙古D.青海 18、下列运输对象与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是 ( ) A.从北京到旧金山旅游—海洋运输 B.一万吨石油从胜利油田运到南京—管道运输 C.500吨钢材从鞍山运到湖北十堰市—公路运输 D.1吨鱼从上海郊县运到上海市区—航空运输 19、下列铁路干线中,属于南北干线的是 ( ) A.京沪线B.陇海—兰新线 C.京包—包兰线D.沪昆线 20、黄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位于:( ) A.江西省B.湖北省C.湖南省D安徽省 21、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是()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旅游业 22、要将50吨哈密瓜从乌鲁木齐运到广州,考虑运费因素应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23.小明从广州经北京到哈尔滨,走最近的线路,依次经过() A.京广线—京哈线B.京九线—京哈线 C.京沪线—哈大线D.京广线—哈大浅 24.京广铁路没有经过的城市是()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11、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航空运输 12、连接我国北京和上海的铁路干线是( ) A京沪线 B陇海线 C沪杭线 D京广线 13、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台北有一位志愿者捐献了自己的骨髓。骨髓必须在24小时内从台北送到上海,应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航空运输 14、下列运输方式中,运价最高的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5、运输距离短、容易腐烂变质的货物多选择(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6、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特点是( ) A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 B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大 C东部密度小,西部密度小 D东部密度小,西部密度大 17、既有小麦产区,又有棉花产区的是( ) A宁夏平原 B黄淮平原 C三江平原 D洞庭湖平原 18、下列地区中,农业生产部门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9、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是( ) A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B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 200 mm年等降水量线 D 50mm年等降水量线 20、导致我国南北方耕地类型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21、我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A北方干旱、半干旱的平原 B南方湿润和半湿润的沿海、沿江湿地。 C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丘陵地区 D西部干旱、半干旱的高原、谷地。 22、下列粮食生产基地中以生产水稻为主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河套平原 23、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夏季雨热同期 C山地多,平原少 D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24、我国特别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生产”这是因为( ) A土地类型多样 B自然环境地区差异大 C人均资源量少 D林地和耕地比重小 25、我国华北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大豆 B小麦 C水稻 D粟 26、我国东部季风区中,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 ) A长江 B黄河 C秦岭——淮河 D南岭 27、我国可以种三季稻的地方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宁夏平原 C海南岛东部平原 D渭河平原 28、对农业生产影响最重要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完整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练习题及答案

1.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稠密 B.森林覆盖率小,每年大量进口木材 C.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D.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 2.下列国家中,成为日本最大的工业产品输出地的是() A.中国 B.韩国 C.美国 D.澳大利亚 3.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海峡是() A.台湾海峡 B.日本海峡 C.朝鲜海峡 D.白令海峡 4.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是() A.琉球群岛 B.富士山 C.濑户内海 D.金刚山 5.日本人最喜爱的花是() A.牡丹 B.菊花 C.梅花 D.樱花 6.日本太平洋沿岸夏秋季节常见的天气现象是()A.台风 B.梅雨 C.寒潮 D.伏旱 7.接亚洲的地理区位划分,日本届()A.东亚地区 B.东南亚地区 C.南亚地区 D.中亚地区 8.日本群岛附近的大渔场是()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舟山渔场 9.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是() A.旗袍 B.西装 C.和服 D.牛仔服 10.日本距中国最近的大港口城市是()A.东京 B.横滨 C.神户 D.长崎 11.日本目前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是() A.东京 B.横滨 C.大阪 D.神户 12.下列商品中,属于日本从中国输入的是()A.服装 B.煤炭 C.汽车 D.钢材 13.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一带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消费地区 B.接近对外贸易的海港 C.劳动力丰富 D.工业用水方便 14.下列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深受海洋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与亚洲大陆同纬度位置相比,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C.首都东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D.全国都处在东亚季风区范围内

跨文化交际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关于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一些观点

中外——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 班级:11级英语教育03班 姓名:王婷婷 学号:12950112811 摘要: 什么是文化?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文化就是人化的自然,凡是被人类染指的所有一切都是文化。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的行为,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必然会有差异,怎么去理解这些差异,并促进中西方文化融合,便成为了一个值得去深入探讨的话题。 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总是与一个国家,民族优久的文化背景,风俗民情,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的文化及社会背景下,存在着多方面的思维差异及翻译上的不同之处。 1、个性化差异。东方文化崇尚集体和团体精神,人们的倚赖性较强。而西方文化崇尚独立和个性自由。比如,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品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人品是建立在关心国家,热爱集体,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之上。他们崇尚个人自由,不愿受到来自政府,教会或其他组织的干涉,喜欢我行我素。在家庭中,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自立自强的观念。青年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尽量早独立,摆脱父母的管束,他们不希望过分的倚赖家庭,倚赖父母,否则,他们将失去自由,失去别人对他们的尊重。再这一点上,中国文化则有所不同。家庭是中国人最重视的生活集体。父母对孩子倍加珍惜,恨不能一切都为孩子想到,以致于当孩子长大成人,结婚时要给孩子大操大办,当孩子有了孩子后,还要牺牲自己的晚年来照顾自己的孙子,即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又过分的照顾孩子,结果使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甚至于在中国今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职工极不情愿丢掉铁饭碗/这种倚赖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对现代人的文化观念影响深远。 2、人际交往方式差异。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在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中国人热情好客,对于朋友没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而在西方国家特别重视隐私权。他们一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隐私和私生活,也不愿被人干涉。比如,中国人会直接询问别人所买物品的价格。在中国人的眼里,物品的贵贱只是表示物品的价值,而在西方人的眼里,如果询问物品的价格,就可能是探问对方的经济状况,也是属于隐私,这种行为是不行的。 3、服饰礼仪的差异。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八上《4第4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word教案 (1)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课型】复习课 【复习目标】 【教学方法】导练结合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导练教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引入 课题 (情境创设)通过前面的学习,大 家明确了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资源大国, 有着丰富的土地、森林、水、矿 产……所有这些为我们的生存与发 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促进了我国 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这节课我们一 起 回顾我国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的 发展及各地文化的差异。 (多媒体)展示复习范围 准备教材和学案,在老师的引导 下进入学习状态。 明确复习范围:八上第四章:中 国的经济与文化 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 4.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引入新 课,让学 生初步 明确复 习范围, 为下面 的具体 复习作 铺垫。 展示 目标 (多媒体)展示考试要求1: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 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 必要性。 阅读考试要求,明确复习目标。明确复 习方向。知识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了解农

梳理一.中国的农业 1.概念:通过培育植物和饲养动物等方式来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分类:按照生产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 渔业等部门。 3.分布: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 畜牧区。 (1)种植业的分布 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 东部季风区北方 东北平原旱地 春小麦、玉米、甜菜 等 华北平原旱地 冬小麦、玉米、棉花、 花生等 大致以秦岭-淮河线(8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南方 长江中下 游平原水田水稻、油菜、棉花等 四川盆地 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西部地势较低、水源充足的平原、绿 洲和河谷地区 小麦、棉花等 (2)畜牧业的分布 牧区优良畜种 牧区畜牧业 内蒙古牧区三河牛、三河马等新疆牧区细毛羊、伊犁马等青海牧区牦牛等 西藏牧区牦牛等 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农耕区畜牧业位于东部季风区,以作物的秸秆、粮食作为饲 料,喂养猪、牛、羊等牲畜和鸡、鸭鹅等家禽。 业的概 念和分 类。 记住我 国南北 方耕地 类型和 主要农 作物。 知道东 西畜牧 业的差 异和四 大牧区 的优良 畜种。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交通运输】 就是把人和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是指使用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管道等工具的运输,即:铁路、公路、水路(海运、河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全国交通运输网】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分布在全国各地,通向城市、工厂和矿山,并与海港、公路、河道运输相衔接,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交通运输网分布不均】东部地区密度大,西部地区密度小。 三、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选择客运或货运需要考虑的因素】 运输的价格高低、速度快慢、运输量的多少、人的出行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 客运:主要考虑出行的目的、票价、速度; 货运:主要考虑货物的性质和数量、运输距离、运费、速度、运输的目的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农业与我们 【农业的分类】 种植业: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的生产部门; 林业: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采伐以及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的生产部门;

畜牧业:在牧区,牧民靠放牧牲畜而取得产品,在农耕区,农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这样的生产部门总称为畜牧业; 渔业: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①与城市或工矿区的距离; ②市场需求量; ③农业技术装备; ④农民文化技术水平; 四、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一、工业与我们 【工业的分类】 重工业: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轻工业: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二、工业空间分布 【工业分布大势】 ①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②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③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K12学习】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知识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知识点 位置和范围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等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P18图7.2日本的地形。其中最大的为本州岛。日本附近著名渔场为北海道渔场,著名的山峰富士山为火山,日本的国花为樱花。 地形: 日本境内多山,国土3/4以上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有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境内最大的平原。日本的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全国著名的海港。 多火山地震: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因此多山、多火山和地震。 海岸线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世界经济强国:日本国土面积虽然很小,但是经济十分发达,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日本发展经济的条

A不利条件: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工业原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生产地产品绝大部分出口到国外。贸易对象主要是美国、中国、欧洲和东南亚。 B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充分利用岛国多优良港湾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海上运输,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c日本的铁矿石全部依靠进口,日本的照相机在世界市场占有的比例最大。 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1)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2)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3)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4)产品主要出口 )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 )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地 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名称是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课后练习 一艘由横滨港驶往上海的货船,其运输的货物最可能是 A.棉花 B.铁矿石c.轿车D.煤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