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水与水循环(1)

合集下载

陆地水与水循环

陆地水与水循环

开封 铁塔 7米
黄河下游的“地上河” 现象 黄河水始终补给给地下水
返回
补给 类型
补给 季节
一般以 夏秋两 季为主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雨水 补给
时间集中;不 降水量的多少;降水 普遍,尤以东 连续;水量变 量的季节分配;降水 部季风区最为 量的年际变化; 化大; 典型。
有时间性;有 连续性;水量 较稳定;
10: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蒸发 水汽输送 地下径流 大气降水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④________;⑧________;
海陆间水 上述四个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循环。
太阳 重力 (2). 促使这种循环运动的能量是_________能和_________能。 承压 潜 (3). 从地下水埋藏条件看,⑤处井水属于______水,⑥处井水属于______水。 地堑 (4). 根据地质构造,⑦处属于_________构造,下列地形区成因与其相同 的是( B )
练习:读自流井示意图,完成下题:
B (1)含水井C中的地下水属于_____。A 潜水 B 承压水
乙 (2)甲、乙、丙三口井中,属于自流井的是_____。 (3)为防止地下水的污染,在A、B区域中,应保护好 B _____区域的自然环境。
③. 有关该河流存在地区的气候的描述,有可能正确的是( B、C ) A. 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区 B.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 属于雨热同期的气候区 D. 属于干旱的沙漠气候 海陆间 ④. 该河在地球上水循环中参与了__________水循环类型,这种水循环可 以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地水不断得以补充、更新,使淡水资源不断得以再生

2010高考自然地理复习系列课件11《陆地水和水循环》

2010高考自然地理复习系列课件11《陆地水和水循环》
《2010高考自然地理 复习系列课件》
11《陆地水和水循环》
1、陆地水的类型; 2、主要河流补给类型、补给季节和特点; 3、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原 理分析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的合理性; 4、掌握等潜水线和等承压水线的判读方法。
陆地水的来源: 大气降水
一、陆地水的类型
1、按空间分类 地表水
题型二:
读数值,判 断地势起伏 和河流流向
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 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
2.上图为某地两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 潜水位(单位:米),可正确反映河流流向的是: A、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A B、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南向北流 C、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D、a图河流自南向北流,b图河流自北向南流
闭 合
M
H h 海平面
题型一:
读数值,求潜水 的埋藏深度
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 米),读图回答。 1、钻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 B A、10米 B、5米 C、2.5米 D、0米
潜水的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 潜水位的海拔高度
2、潜水位与地势有何关系?
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潜水位高 地势低——潜水位低
三、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循环、海陆间循环. 2.环节:蒸发(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
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3.意义:
(1)维护全球水量平衡; (2)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3)使地球表层各个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 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4)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态.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互补关系——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低

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复习陆地水与水循环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复习陆地水与水循环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气温变化
地下水补给
补给 我国重要 时间 分布地区 雨季 东部季风区 夏季 西北和青藏
地区 春季
补给方式
雨水补给 永久性积雪 和冰川融水 补给 季节性积雪 融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
影响因素 降水变化 气温变化
气温变化
地下水补给
补给 我国重要 时间 分布地区 雨季 东部季风区 夏季 西北和青藏
地区 春季 东北地区
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
补给
大气降水 地表水
大气降水、地表水通 过潜水补给
运动 状况
在重力作用下,由 高处向低处渗流;
在静水压力作用下,
从补给区经承压区向 排泄区运动;
流量 水质
潜水
承压水
埋藏 条件
地表下列,第一种 隔水层之上
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
补给
大气降水 地表水
大气降水、地表水通 过潜水补给
运动 状况
1000
A 雨水补给 B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 地下水补给
750
500
250 0 12 2 4 6 8 10 12 (月)
◆结束
流量 250
永久性积雪和 冰川融水补给
夏汛
A
B
7 月份
7 月份
流量
流量
C
D
4 7 月份
7 月份
(立方米/秒)
流量 15000
雨水补给 夏汛
流量 250
永久性积雪和 冰川融水补给
夏汛
A
B
7 月份
流量 季节性 雨水 积雪融 补给 水补给
流量
C 春汛 夏汛
D
4 7 月份
7
潜水
承压水
埋藏 条件
地表下列,第一种 隔水层之上

陆地水与水循环PPT

陆地水与水循环PPT
江河水、 循环周期短、 (开发重点) 动态水 湖泊水、 更新快(小) 浅层地下水
类型
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0.3%)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返回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雨 水
冰川融水 1、水源补给 积雪融水 地下水 湖 泊水 2、运动转化
冰川融水补给
雨水补给
积雪融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
水气输送
降水
海陆间大循环
降水
植物蒸腾 蒸发
下渗 基 岩
蒸发


返回
三、水循环
1、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海陆为主)
水汽输送
凝 结 降 水
水分 蒸发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第一、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水资源不 断更新。 第二、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 第三、影响着全球气候,塑造着地表形态。
活动:
画一幅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及其主要环节。 并就下列议题展开讨论: 1、人类可以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加影响? (结合当地实例) 2、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流量(m3/s)
80 60 40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相 对 流 量
雨量(mm)
6 5 4 3 2 1 0
50 100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1、这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雨水 ),理由是: 流量的变化和雨量的多少大体一致。 2、请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筑大坝后 测到的,为什么? ①,受水库调节,流量均匀。
“世界水日”的来历:
1992年6月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一百多个国 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笔写下了这样的警句:“水不仅 为维护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需,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 部门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继之,联合国大会 决定,自1993年起,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 日”,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就水资源保护 与开发开展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

《陆地水与水循环》说课稿

《陆地水与水循环》说课稿

《陆地水与水循环》说课设计课题选自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第三单元《陆地与海洋》中的第五节《陆地水与水循环》。

整个说课分四个部分: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重点,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的重点。

是从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阐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及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1.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学生在学习后,应能绘制简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重点把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对气候、生态、地貌产生深刻影响。

三、教学方法说教学方法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1.构建问题情景,引导探究性学习:(1)读图分析。

(2)讲练结合。

(3)学生绘图训练。

2.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引导合作学习说学法指导本节课主要使用自主学习的方法,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合作教学和探究教学。

陆地与水循环

陆地与水循环

图中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 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 米)。读图判断( )A ①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②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 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③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 水 ④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假设乙图中暴雨发生时该河盆的森林早已被砍伐,试在乙图中 绘出可能出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森林砍伐前后,该 地区呈现的流量曲线特点是 ; 原因是
(3)绘图略。森林砍伐前,流量较小且比较平稳,砍伐后,流量大且水 位陡涨陡落 森林可截留一部分雨水,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
3. 意义 • 促进水的更新 •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 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 塑造地表形态 • 影响气候和生态 4.水平衡:
某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 地区储水变化量。
水量收入-水量支出=储水量
练习
等潜水位线:地下潜水面的等高线
1.判断河流流向:地面倾斜方向与地下潜水面倾斜方向大致一致 2.判断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处流向低处 3.判断潜水埋藏深度:该点地面海拔-潜水面海拔 图 4.判断潜水和河水的补给关系 a.辅助线法 b.规律法:凸高值低,凸低值高 c.画出河流两侧的潜水流向
2.季节性积雪 融水补给 3.冰川融水补 给 4.地下水补给
5.湖泊水补给
汛期在春季 气温 汛期在夏季 气温
稳定可靠图 丰水期、 枯水期 稳定可靠, 丰水期、 对河流有调 枯水期 节作用
中国东北图 西北和青藏 高原地区图 普遍
有湖泊的地 方
二、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河流水的补给:(补给类型、补给季节(汛期)、影 响因素、我国分布区)

水循环过程有三种

水循环过程有三种

水循环过程‎有三种:(1)海陆间大循‎环:海洋水蒸发‎后到达海洋‎上空,其中90%冷凝又降落‎到海洋,其余10%,随着大气运‎动输送到陆‎地上空,冷凝形成降‎水,降落到陆地‎表面。

在地表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地表地下径‎流,在从陆地流‎回海洋。

简单的说包‎括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这‎么几个主要‎的环节。

(2)陆地水循环‎:很简单陆地水蒸发‎到空中,遇冷凝结降‎落到地面。

再蒸发再凝‎结,实现水的循‎环。

(3)海洋水循环‎:同理海洋水蒸发‎到高空,遇冷凝结降‎落回海洋,然后循环运‎动。

三种水循环‎中海陆间大循环最重要。

是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海洋水循环‎是三个循环‎中,水量循环最‎大的一个。

水在自然循‎环中的净化‎水在地球上‎不停地流动‎和改变着形‎态。

风吹日晒,使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升入蓝天。

动植里的‎水就是这样‎不停地循环‎着(图4-12)。

水的自然循‎环过程为人‎类提供了净‎化的水,多少世纪以‎来,人类依靠分散了‎许许多多的‎物质。

例如,矿藏中的盐‎分、矿物质,空气中的气‎体,乃至土壤中‎的泥沙。

与此同时,水在循环中‎也不断地除‎去污浊和杂‎质,保持着自身‎的洁净,这就是水的‎自然净化。

水的自然净‎化有多种途‎径。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逸入‎大气,水蒸气再化‎为雨、雪、冰雹降落到‎地面,流入江河,渗入地下。

雨、雪、冰雹可以看‎作比较纯净‎的水,所以水的蒸‎发是一种自‎然净化过程‎。

分散在水中‎容易挥发的‎杂质,当地表水流‎经岩石或溪‎流时,它们会从水‎中释放到空‎气中去,使水得到净‎化。

这样的过程‎叫做曝气。

分散在水中‎的固体小颗‎粒在江河、溪流中缓缓‎流动时,会因重力作‎用发生沉降‎而除去。

有些固体小‎颗粒在水渗‎入地下的过‎程中,也会被土壤‎、沙层吸附和‎过滤,故从地下渗‎出的井水、泉水晶莹清‎澈。

水即使经过‎蒸发、曝气、沉降、过滤、吸附等过程‎,但水体中总‎还有一些自‎然污染物。

高考复习陆地水与水循环ppt

高考复习陆地水与水循环ppt

常见考点二:潜水的流向 潜水是一种重力水,它的流动性主 要是因受重力作用而形成的,其在流动 时总是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且沿最大坡 度方向流动。因此有:潜水的流向总是 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常见考点三:潜水的流速 因为潜水是一种具有自由水面的重 力水,其自由水面称潜水面,所以潜水 的流速取决于潜水面坡度的陡缓。在同 一幅等潜水位线图中,等潜水位线越密 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潜水流速 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水 面坡度越缓,潜水流速越慢。
常见考点四: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黄河下游河水与地 下水的补给关系如何?
思考感悟
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河水补给地下水, 是一种单一补给关系
知识结构:
降雨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 基本来源 河流 水与冰川融水 大气降水 陆地水 水源补给 补给 分 河、湖、地 类 空 循环周 下水的互补 间 期 (地表水) (地下水) (静态) (动态)
提示:陆 地水的基 本来源
大气降水
半自流井 承压井 重点突破潜水和承压水 湖
3
自流井
承压水位线
潜水位 2 潜水井 1
潜水
基岩(岩浆岩)
隔水层
重点难点突破潜水和承压水
潜水 承压水
河流 含水层 隔水层
补给区 承压区 排泄区
埋藏情况 定义 补给 流向 主要特征
潜水面
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 的地下水 雨水和地表水 从高处流向低处 ①有自由水面②水从高处 向低处渗流③水量不稳定 ④水质易受污染⑤埋藏较 浅⑥地势高出潜水位高, 低处潜水位低
陆地水与水循环
地球上水体的存在形式
各种水体所占比重
海洋水 大气海洋不仅是大 气的 热 源和 水 源, 而且海洋和大气之间存在 着广泛的物质和 能量 的交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河水 互补
地下水和河湖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
世界主要河流水文特征
1、这条河流的径流量随__降__水__量___的变化而 变化,说明其补给水源主要是___大__气__降__水___
2、这条河流的丰水期出现在___夏____季, 原因是____降__水__量__大_____
3、关于这条河流分布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2、气温与河流流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3、图中1、2月份流量为何是空白?为什么 3月的流量超过4、5月的流量呢?
(四)潜水和承压水
1、埋藏条件和特点 2、潜水面和等潜水位线 3、承压面和等水压线
思考:比较潜水和承压水的埋藏条件;
说明四口水井的水情及成因。




自 流 井
承压面
枯潜 水水 井井
隔水层
沿地势因重力作用从 运动状况 高处向低处渗流(无
压水)
受静水压力影响,从补给 区流向排泄区;在承压区 打井,井水上涌
水量水质
受气候影响大,流量不 稳定;易污染,水质差
埋藏深,受气候影响小, 流量稳定;水质好
分 布 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
分布区与补给区常不一致, 多分布在自流盆地
等潜水线东霞山污水处理厂
(二)陆地水
1、陆地水的类型
按储藏空间分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水 按埋藏条件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地下水 按埋藏深浅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
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 按循环周期分
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静态水:循环周期长、更新慢、开发困难、污染后难恢复 动态水:循环周期短、更新快、开发容易、污染后易恢复
用箭头表示AB两点潜水的流向,并比较AB两处潜水的流速.
等潜水位线图
A.
80 78 76 74
.B
74
76
78
80
等潜水线图的判读:
4、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A、B、C三图中河流水与潜水存在什么样的 补给关系,为什么?
A图中,河流两侧的潜水补给河水; B图中,河水补给河流两侧的潜水; C图中,右岸潜水补给河水,左岸河水补给潜水。
(二)陆地水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江河水
湖泊水
冰川水
地下水
各种水体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相互转化的关系, 这样便促进了水资源的循环和再生。
(三) 河流的补给形式
雨水——径流随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 积雪融水——春汛(中高纬度) 冰川融水——径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湖泊水(水库)——起调节径流作用 地下水——最稳定、最可靠
等潜水线图的判读:
3、潜水的流速
因为潜水是一种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 水,其自由水面称潜水面,所以潜水的流 速取决于潜水面坡度的陡缓。
在同一幅等潜水位线图中,等潜水位 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潜水 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 水面坡度越缓,潜水流速越慢。
地形剖面图
地面
潜水面 80 78 76 74
等潜水线图的判读:
5、水井和排水沟位置的选择
①水井位置应选在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点。 ②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集区。 ③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水面积较大的地点。 ④一般沿等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
在解决此问题时,首先要判断潜水的埋藏 深度,再标出潜水的流向,以确定潜水的汇集 区和各地点汇水面积的大小,最终确定取水点 (即水井)的最佳位置。
潜水面
潜水 隔水层
承压水
潜水和承压的特点比较:
潜水
承压水
埋藏条件
浅,在第一个隔水层 之上,有自由水面
深,在两个隔水层之间,承 受一定压力,有承压水位
补给方式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下渗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通过补 给区潜水补给
排泄方式
垂直排泄:蒸发; 水平排泄:补给地表水
在排泄区转化为潜水,再 补给地表水或出露成泉
水污染严重
浪费严重
水资源
2、问题: 短缺 污染 浪费
如何珍惜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 3、对策:
①节水农业的发展(如滴灌、喷灌和旱作) ②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如中水的再利用) ③修建水利工程(如三峡、南水北调) ④防止污染、减少浪费(建立污水处理厂, 加强立法)
节水农业
修建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
A. 与地中海一致 B. 与亚热带季风气候一致 C. 分布在亚欧大陆西岸 D. 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BD
流量(立方米/秒)
A
900
B
600
C
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1)图中ABC分别代表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 A___地__下__水___ B _积__雪__融__水__补__给_ C__降__水__补__给___
隔水层
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地面到潜水面的垂直 距离。因此,任一地点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是 当地等高线数值和等潜水位线数值的差值。
等潜水线图的判读:
2、潜水的流向
潜水是一种重力水,在重力作用 下,它总是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且 沿最大坡度方向流动。
在等潜水位线图上,潜水的流向 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 低水位。
(2)图中河流一年中形成__2__个汛期,此河位 于我国___北__方____地区。
流量(立方米/秒)
A
900
B
600
C
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3)图中的三种补给来源中,可靠而稳定的补 给来源是____地__下__水_____。
1、图上为什么画出了气温曲线,而没有降 水量的变化?
等潜水线图的判读:
6、人类活动对潜水的影响
潜水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内即可 恢复更新,属于可再生资源。人们只要合理开采就 可保证永续利用。
如果人类不合理地开采,则会引发一些环境问 题,如过度开采地下潜水、开采速度超过潜水的自 然补给和恢复速度,就会引起潜水位下降,形成地 下水漏斗区。更为严重的是,超采地下水还会造成 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或倒塌,如果在沿海地区, 还会引发海水倒灌、地下水变咸等。
(一)水资源 (二)陆地水 (三)河流的补给形式 (四)潜水和承压水 (五)水循环与水平衡
(一)水资源
1、概念: 2、问题: 3、对策:
水资源
1、概念:
指陆地上各种 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 水资源,目前被人类 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 有河流水、淡水湖泊 水、浅层地下水。
地球上水的构成
水资源短缺
全球100个国家严重缺水。 我国有400多个城市供水 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 严重缺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