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精选 课件
第六章-石油化学及炼制PPT课件

2024/10/26
.
24
综上所述,在常压系统关键是控制好温度在
温度发生波动时,最主要的调节手段是改变回流
比;在减压系统操作中,蒸汽压力的变化时造成
真空度波动的关键因素,必须注意调节。
2024/10/26
.
25
四 延迟焦化
绝大多数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后,只 能提供30%左右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 质油品,必须采用化学加工的方法进行处 理。按化学加工过程有无催化剂存在,可 分为:热加工过程和催化加工过程。
主要特点:
A. 轻质油收率高,可达70~80%,比热裂解和延 迟焦化都高。
B. 气体产率为10~20%,其中主要是C3 、 C4, 烯烃含量可达50%以上,是优良的石油化工 原料和生产高辛烷值组分的原料。
2024/10/26
.
29
C. 汽油产率为30~60%,安全性好,辛烷值较 高。马达法辛烷值约70~80,高于直馏汽油、 热裂化汽油和焦化汽油。
的硅铝酸盐。通常用硅酸钠和偏铝酸钠在强碱水溶 液中合成的晶体,其主要成分为金属氧化物、氧化 硅、氧化铝和水。
2024/10/26
.
38
目前工业上应用的分子筛硅酸铝催化剂,
一般只含5~15%的分子筛,其余是硅酸铝载体。
分子筛催化剂具有裂化活性和氢转移活性高,
选择性好,稳定性高和抗金属能力强等优点。
中毒: 暂时中毒
1 反应原理
加氢裂化的技术关键是催化剂,目前工业上使 用的加氢催化剂以分子筛或硅酸铝为担体,以Ni 、 W 、Mo 、 Co或Pt 、 Pd为加氢组分的催化剂。 油品在H2和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裂化、加氢和异 构化反应。
2024/10/26
.
石油化工简介 ppt课件

• 油品从初馏点到干点的温度范围称为馏程或沸程。油品的大致馏程:
汽油
40—200℃
煤油 200—300℃
航空煤油 130—250℃ 柴油 250—350℃
润滑油 350—520℃
重质燃料油 >520℃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石油、天然气
开采
原油 油田气 天然气
合成
炼制
化肥
轻油、渣油、重油、柴油、煤油、汽油、炼厂气
ppt课件
17
原油
拔顶气
塔顶 石脑油
初馏塔
底油 常压蒸馏 轻汽油 50~140℃ 含碳原子数 1~5
汽油 140~200℃
4~12
煤油 180~230℃
11~14
轻柴油 230~305℃
13~17
重柴油 305~405℃
16~25
塔底渣油 减压蒸馏 减压柴油
减压渣油石油焦
ppt课件
石油沥青 18
石油化工概况
ppt课件
1
ppt课件
2
ppt课件
3
天然气
•
组成:主要为C1~C4,C1大于80%。
•
分类:干气——C5以上重质烃含量 < 13.5×10-6m3/m3
•
湿气——…………………… > 13.5×10-6m3/m3
来源: 煤田气、气田气(均为干气,CH4在95%以上)、油田伴 生气(湿气)
•
加工利用:制合成气CH4+H2
•
高温部分氧化制 乙炔
•
制各种化工产品:碳黑、氢氰酸、氯代烷等
ppt课件
4
ppt课件
5
石油
石油——烃类和非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沸点范围:常温~500℃以上, 相对分子质量:数十到数千,相对密度:0.8~0.98。 • 组成——主要由C、H、O、S、N五种元素组成 • 碳:83%~87%;氢:10%~14%;硫、氮、氧:1%~4%;微量的铁、 铜、镍、钒、砷等,一般以l0-6或10-9数量级存在于原油中
石油化工行业石油化工技术与安全生产培训ppt课程

02
石油化工技术基础
原料与产品性质
石油原料
01
包括原油、天然气等,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需妥善
处理和储存。
石油产品
02
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具有不同的燃点、闪点、粘度等物
理和化学性质。
添加剂
03
用于改善油品性能,如抗氧剂、清净剂、抗磨剂等,需按规范
使用。
生产工艺原理及设备
生产工艺
自动化控制系统
资源消耗问题
石油化工行业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巨大,如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 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法规政策限制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石油化工行业面临更严格的环保要求和更 高的环保成本。
绿色化工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清洁能源技术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减少能源消 耗和环境污染。
绿色合成技术
实例展示
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不同类型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和实际 应用效果,提高学员对应急预案编制的理解和认识。
应急演练组织实施过程回顾
应急演练的目的和意义
阐述应急演练在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是检验预案可行性、提高救援效率的有 施过程,包括计划制定、资源准备、演练实施、评估总结等环 节,以及各环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降低能耗和排放。
加强资源节约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 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
成本。
推动循环经济
加强废弃物回收和再利 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 用,推动企业向循环经
济转型。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优化控制策略
基于先进的控制算法和实时数据 分析,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 ,提高经济效益。
故障诊断与预防
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 发现并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 况,确保生产安全。
石油化工课件

第一章石油的化学组成第—节石油化学组成概说一、石油的外观性质和元素组成1.石油的外观性质天然石油通常是淡黄色到黑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相对密度一般都小于1.0世界各地所产的石油在性质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从颜色看,绝大多数石油都是黑色的,也有暗黑、暗绿、暗褐色的,更有一些石油是呈赤褐、浅黄色。
目前全国原油产量:~1亿5千万吨/年其中大庆油田:4500~5000万吨/年全国消耗原油:~2亿5千万吨/年(每年进口原油:~1亿吨/年)石油生产的产品:1. LPG :民用,化工裂解原料 2. 石脑油:化工裂解原料,化工原料3. 汽油:民用,化工裂解原料 4. 煤油:航空煤油,民用,化工裂解原料 5. 柴油:民用,化工裂解原料 6. 润滑油:各种机械使用 7. 重油沥青:建筑沥青,道路沥 8. 石油焦炭:炼钢厂使用9. 由上述油品,可以作为化工原料,生产出的很多的化工产品。
石油可以生产很多产品,它是复杂混合物,由成千上万种化合物组成。
LPG使用的几个危险例子:(1) 摩托车带罐爆炸(2) 两个液化汽罐倒罐(3) 液化汽罐的残渣,主要是C5、C6,倒入卫生间下水道(4) 有人不相信液化汽的危险性战争中曾有使用固体汽油(火焰喷射器)的例子。
海湾战争 为了石油而打。
现在石油的价格升到$70美元/桶以相对密度论,绝大多数石油的相对密度介于0.8-0.98之间,但也有个别例外:如伊朗某地石油相对密度高达1.016;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某地石油相对密度低到0.707。
我国原油的凝点以及含蜡量均较高,这是我国主要油田原油的特点之一。
除了上述类型原油外,我国还有少量性质比较特殊的原油.其中有一类为轻质原油(见表I-1-2)。
这类原油相对密度<0.86,该原油特点是相对密度小,轻油收率高,渣油含量少,而且均属低硫原油.另一类是属于低凝点、高密度的原油(见表I-1-3),其凝点最低可到-54 o C(例如,新疆克拉玛依3号低凝原油),相对密度最高可达0.9495(例如,胜利油田的孤岛原油),因而这类原油是石油的低凝产品和高质量道路沥青的宝贵原料.世界各地的石油是各不相同的,原因是什么呢?2.石油的化学组成石油外观性质上的差异是其化学组成不同的一种反映。
石油化工系统概论课件

ethylene
The first step
produce
The second step
——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第一步是对原料油 和气(如汽油、柴油、丙烷等)进行裂解, 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 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第二步是以基 本化工原料为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 (约200种)及合成材料 (合成塑料、合成 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
petroleum as raw materials
脱盐水
desalted water crude oil
原油
atmospheric vacuum
常减压蒸馏
脱盐水
separation
refinery 分离 gas
炼厂气
甲烷 methane
steam-reforming
蒸汽转化
synthesis
gas
The step of producing petrochemicals
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步骤
The first step
The raw oil and gas
原料油和气
(gasoline, diesel oil, propane, etc) (如汽油、柴油、丙烷等)
ethylene 裂解
the basic chemical raw materials
Petroleum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ystem Fundaments
Chapter1 Introduction
Ma tingxia
Introduction——
Contents
The Basic Raw Material and Base Stock of Petrochemical
石油化工产品讲义课件

− CHP
苯酚+丙酮
▪ 1吨异丙苯
0.75吨苯酚+0.46吨丙酮
− 生产1吨苯酚副产0.615吨丙酮
甲苯的生产工艺
石脑油
裂解汽油
加氢汽油
重石脑油
煤
煤焦油
粗甲苯
甲苯 甲苯 甲苯
甲苯的下游需求分布
国内甲苯的下游需求分布
5%
9%
20%
4%
4%
10%
农药生产 合成材料
28%
硝基甲苯等 医药
涂料染料 轻工
欧佩克国家产量分布情况
关于原油价格的假设(Bill Browder,引自2006.01.27财富杂志)
▪ Bill Browder,42岁,管理着一个40亿美元的基金,前年该基金增长 了81.5%,且从10年前创立以来奇迹般地增长了1780%。他提出了几种 假设:
▪ 沙特王室的倒台(似乎是一种荒唐的说法),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原油 价格涨至 262美元/桶(可以类比,俄罗斯具有类似的能力)
催
化
裂
重
解
整
热裂化和催化裂化
常压蒸馏
原油脱盐脱水
分馏
石油气(C1~C4) 汽油(C5~C11)
煤油(C10~C16) 柴油(C15~C18) 重油
减压蒸馏
重油 减压分馏
重柴油 轻润滑油 中润滑油 重润滑油 渣油
裂化
在一定条件下,把分子量大, 沸点高的 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如:C16H34
▪ 如果伊朗政府使用OPEC 1973 使用过的方法,采取石油禁运。那将导 致国际原油价格翻番,达到131美元/桶
▪ 如果委内瑞拉进行石油禁运,那将导致原油价格上涨到111美元/桶
石油化工过程讲义课件(ppt 30页)

苯
对二甲苯
邻二甲苯 HD聚乙烯 乙二醇
苯乙烯
聚氯乙烯聚苯乙Biblioteka 聚丙烯丁苯橡胶甘油
C5馏分
苯酚 丙酮 正丁醇
辛醇
石油化工过程基本构成单元
石油化工的核心过程是乙烯生产过程,乙烯工程的规模决 定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一般的石油化工过程由烯烃 装置、芳烃装置、聚合装置、化工合成装置等构成;
石油化工企业通常设立烯烃事业部、芳烃事业部、化工事 业部、橡胶塑料事业部和化纤事业部等生产机构。
大型精馏塔、大型反应器和 工业催化剂。
反应动力学,传质与分离
石油炼制基本包括:石油一次 加工、石油二次加工和石油产 品精制等三个基本过程
原油一次加工过程
原油的脱盐、脱水 常压蒸馏 减压蒸馏
原油一次加工基本属于物理过程,原料油在蒸馏塔里根据组 分的挥发性不同,分离出沸点范围不同的馏分(油品),这些馏 分有的经调合、加添加剂后以产品形式出厂,相当大的部分是作 为后续加工装置的原料。
裂化反应和转化反应耦合
第一反应器采用常规催化裂化操作模式, 烃分子在高温、短接触 反应条件下生成气体、汽油、柴油和重油;
生成的汽油进入第二反应器, 在那里采用低温、长停留时间操作 条件, 使烯烃进行氢转移、异构化和烷基化等反应生成芳烃或异 构烷烃, 从而实现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目的。
裂化反应和转化反应
现有催化裂化过程仅是裂化 反应一维结构;
对于既要完成烃类的充分裂 化、又要促进能大幅度降低汽油 烯烃的氢转移反应则难免顾此失 彼。
具有裂化反应和氢转移反应 的二维反应结构, 可以满足裂化 反应和氢转移反应各自的需求。
若只有1套催化裂化装置, 且对汽
油降烯烃要求不高, 可采用单沉降器、
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PPT(共66页)

用途: 除了直接用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作消毒剂、 防腐剂以及作纺织、皮革、毛皮、造纸和 木材工业助剂外,甲醛大部分用于制造酚 醛、脲醛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无水纯 甲醛或其三聚物可用来生产高分子热塑性 塑料聚甲醛。此外,甲醛水合碳化可合成 乙醇酸,经酯化加氢后生产乙二醇。
22
甲醇制甲醛的过程 目前,工业生产上甲醛是以甲醇为原料,
14
2. 氨的合成
合成反应:N2 + 3H2
2NH3
是一个可逆过程,也是一个强放热反应。
工业上,氨合成反应在400℃以上,反应 压力为8~20 MPa。
一般控制新鲜气体 n(H2) : n(N2) = 3:1。
15
四、尿素 (NH2)2CO
尿素是以氨为原料制得的:
2NH3 + CO2
(NH2)2CO + H2O
通过氧化脱氢来制取的。 甲醇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甲醇浓
度为6~37%(体积分数),因此合成反应 必须在甲醇的爆炸范围以外进行。 根据甲醇与空气混合比不同,有甲醇过量 法和空气过量法两种不同的反应方式。
23
甲醇过量法:
该法在爆炸范围之外,即甲醇浓度大于37% (体积分数),混合以少于理论所需量的空 气,使混合气通过银催化剂,在600~650℃ 温度下反应的方法,亦称为银催化剂法,主 反应如下:
29
乙酐—染料、药物、塑料、乙酸纤维素
乙酸乙烯—维尼纶、粘合剂、涂料
乙酸 乙酸脂—溶剂、调味剂、香料
乙醛
氯乙酸—除草剂
过乙酸—增白剂、引发剂 丁醇—增塑剂、引发剂
季戊四醇—醇酸树脂、涂料
30
聚苯乙烯—塑料
不饱和聚酯—涂料、绝缘材料
乙苯—苯乙烯— 苯乙烯共聚物—绝缘材料、工程塑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芳烃和二烯烃生产方面,1941年开发成功从石油轻质馏分催 化重整制取芳烃的新工艺。同年从烃类裂解气体中分离出合成橡胶
的重要单体丁二烯。接着又研究出一系列以其为原料的产品生产技 术:
乙烯间接水合制乙醇(1930); 乙烯与苯烷基化制苯乙烯(1930); 乙烯制环氧乙烷(1937); 乙烯为原料生产氯乙烯(1940); 乙烯脱氢制丁二烯(1943)等等。
石油化工的发展
石油化工的发展与石油炼制工业、以煤为基本原料生产化工产 品和三大合成材料的发展有关。石油炼制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20 世纪20年代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带动了汽油生产。为扩大汽油产量, 以生产汽油为目的热裂化工艺开发成功,随后,40年代催化裂化工 艺开发成功,加上其他加工工艺的开发,形成了现代石油炼制工艺。 20世纪50年代,在裂化技术基础上开发了以制取乙烯为主要目的的 烃类水蒸汽高温裂解 简称裂解)技术,裂解工艺的发展为发展石油
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乙烯系产品的形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比特菲尔德 的化学工厂,用无定形氧化铝在360℃下使乙醇脱水生产乙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又创造了几种制造乙烯的方法,使 生产的乙烯用来制造芥子气。1920年,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创造 了将乙烷和丙烷的混合气体进行脱氢和高温裂解以制取乙烯的实验 ,将于1923年投入生产,建成了第一个石油化工基地。到50 年代,广泛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用烃类裂解制取烯烃已成为制 取化工原料的重要方法。然后再以乙烯为原料制取环氧乙烷、乙醛 、氯乙烯、聚氯乙烯、醋酸乙烯等系列生产技术。 丙烯系产品的形成。1851年,德国化学家雷诺(Reynolds )把戊醇蒸气通过红热的玻璃管,将生成的气体冷却、分离,发现 了丙烯。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相继发现了生产丙烯的多种方法。如 将高级烃裂化制造汽油时,副产物是丙烯;由乙烷、丙烷和丁烷裂 解制乙烯时,可以生产丙烯;用轻汽油和更重要的石油馏分裂解制 乙烯时,也可以生产丙烯。近50年来,丙烯的利用迅速发展,一 系列丙烯衍生物相继投入生产。
原料
油品Biblioteka 基本化工原料有机化工原料 合成材料
燃润液石沥石 料滑化油青蜡 油油石焦
油碳 气
二甲苯丁丙乙
甲苯 二烯烯
苯
烯
合合塑 成成料 橡纤 胶维
石油化学工业的形成 炼焦工业和煤气工业的发展,其副产物煤焦油获得了充分的利 用,从而发展了化学工业,尤其是染料化工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由 于这些化工原料,无论是烃类或芳香烃类都是从煤的利用开始的, 所以又把它们统称为煤碳化工。自从20世纪以来,一方面由于冶 炼钢铁技术的地步,焦炭的用量相对下降,炼焦工业提供的芳香烃 满足不了有机化工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电石生产乙炔消耗 的电量太大,其发展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有机化工需要大量 的廉价烯烃,煤焦油化工和电石化工都不能满足需要。可是在这个 时期,石油已经大量作为动力燃料,世界各地发现了不少大油田, 采油技术迅速提高,石油产量猛增。炼制石油除了汽油、煤油、柴 油等燃料外,还有大量的不饱和烃、环烃和芳香烃等,都是极其有 用的化工原料。化学工业由于应用了量大而价廉的化工原料,于是 化学工业便从煤炭化工转到了石油化工。这意味着化学工业的原料 基本上都来自石油和天然气。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的利用,推 动了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
石油化工
4、1概述 4、2 烃类裂解
4、1 概 述
•石油化学工业的含义 •石油化学工业的形成 •石油化工的发展 •石油化工简史 •石油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石油化学工业的现状及前景 •石油化工原料
石油化学工业的含义:
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石油 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 工工业。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 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生 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石油化工产 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生产石油化工产 品的第一步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汽油、柴油等)进行裂解, 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 原料。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约200种) 及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两步产品的生产属 于石油化工的范围。有机化工原料继续加工可制得更多品种的化工 产品,习惯上不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在有些资料中,以天然气、 轻汽油、重油为原料合成氨、尿素,甚至制取硝酸也列入石油化工。
化工提供了大量原料。石油化工高速发展的原因是:有大量廉价的 原料供应(50 ~ 60年代,原油每吨约15美元);有可靠的、有发展 潜力的生产技术;产品应用广泛,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原料、技 术、应用三个因素的综合,实现了由煤化工向石油化工的转换,完 成了化学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20世纪70年代以后,原油价格 上涨(1996年每吨约170美元),石油化工发展速度下降,新工艺 开发趋缓,并向着采用新技术,节能,优化生产操作,综合利用原 料,向下游产品延伸等方向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大力建立石化工 业,使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下降。1996年,全世界原油加工能力为38 亿吨,生产化工产品用油约占总量的10%
石油化工简史
20世纪60-70年代,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石油化学工业异军 突起。
石油化工经过了长时间的技术准备,前后历经了30-40年,最早 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1920年,美国新泽西标准油公司利用炼 厂气中的丙烯生产出合成异丙醇,被认为是石油化工的萌芽。20年 代中, 30-40年代化工新产品、新技术的大量涌现,其中有的为石 油化工开辟了中间原料,1917年首次用炼厂气中的丙烯合成异丙醇, 公认为第一个石油化学产品,标志石油化工诞生。1919年,美国联 合碳化物公司开发出以乙烷、丙烷为原料高温裂解制乙烯的技术, 随后林德公司实现了从裂解气中分离出乙烯。1920年建立了第一个 生产乙烯的石油化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