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四大名著描写集锦之景物描写1
名著中的环境描写摘抄带出处400字

很高兴为您撰写关于名著中的环境描写的文章。
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背景、情感氛围,也能够展现作者对人与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接下来,我将从多个名著中选取精彩的环境描写摘抄,并结合我的个人观点,带您一起领略名著中的环境描写之美。
1.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前身第金陵十扬州,足有河山大气之风。
」这是《红楼梦》里对于金陵的形容。
金陵是封建社会的政治中心,也是商业繁华的城市。
穿行在金陵的大街小巷,可以感受到曹雪芹对于金陵的热爱和描写的细腻。
在小说中,金陵的自然环境、城市布局和人文景观都得到了精彩的描绘,这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了解金陵的繁荣与绚丽。
2.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满城尽带黄金甲,才换绿云萦败魏家。
」这是《三国演义》中对于洛阳的生动描写。
洛阳是三国时期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繁盛的城市。
罗贯中在小说中对于洛阳的描写非常丰富,城市的景观、社会的繁华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都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这些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三国时代洛阳的繁荣,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文风貌。
3.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水滨高树没乔流,大苏桃李三春秋。
」这是《西游记》中对于西安的描写。
西安是古代我国的历史名城,充满了长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吴承恩在小说中对于西安的描写细腻真切,不仅展现了城市的自然风光,也深刻展现了城市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
读者在阅读小说时,会被吴承恩对于西安的描写所感染,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古代西安城的独特之美。
以上是来自《红楼梦》、《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中的经典环境描写摘抄,借助这些描写,读者可以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名著中的城市风采和自然景色。
通过阅读这些描写,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我国的城市环境和自然景观,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这些环境的独特情感和思考。
在我的个人理解中,名著中的环境描写不仅是对于自然和城市的客观展现,也是作者对于时代、社会和人文的情感抒发。
名著四季美景摘抄

名著四季美景摘抄"四季美景"是一个广泛的主题,许多名著中都有对四季美景的描写。
以下是一些名著中对四季美景的摘抄:《红楼梦》曹雪芹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夏:夏日炎炎,大地如同一颗火炉。
秋:秋水共长天一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冬:冬天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朴素,却又那么美丽。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春:春风拂面,万物生长,桃花盛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夏日的田野上,麦浪翻滚,太阳当空,炎炎烈日。
秋:秋风萧瑟,稻谷金黄,果实累累,一派丰收的景象。
冬:冬天的雪花飘飘,白雪皑皑,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
《威尼斯商人》威廉·莎士比亚春:春意盎然,万物复苏,花开满园,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夏:夏日炎炎,海风习习,太阳当空,热情似火。
秋:秋高气爽,葡萄累累,金黄的麦田,一片丰收的景象。
冬:冬天的威尼斯,雪花飘飘,冰天雪地,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
1. 《红楼梦》: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2. 《骆驼祥子》: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像下了火。
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一点风也没有。
祥子在院子里看了看那灰红的天空,喝了瓢凉水就走出去。
3. 《平凡的世界》:清明即到,农民们都到塬上坟地里祭奠祖先。
清明节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个敬老节。
4. 《边城》:端午日,当地妇女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
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这些摘抄描绘了四季不同的景色和氛围,也展现了名著中人物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名著环境描写片段

名著环境描写片段名著环境描写片段当清晨的第一缕金光撒像大地,走在阳光灿烂的小路上,不经意地一瞥,一朵花瓣,在枝头滑落,伴随着几片落叶,飘飘扬扬地落在地上,微风轻轻吹拂,将它们带到了那遥远的天边……真美啊!每次看到这些名著里的环境描写片段我都会不由的感叹!名著环境描写片段一1、从东方洒下的一片霞光,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在河面上摇荡,也把对面的山峦涂抹得清晰明朗。
此时,除清脆的鸟声的婉转,便是潺潺的渠水拍打着堤岸,奏响了一曲优美的晨曲,忽然一阵幽幽馨香随风飘来,摇人心旌。
我不禁注目一望,那渠河两岸的地坳山冈,一堆堆,一片片,如朝霞、似火焰……哦!是春风吹绽了桃花。
雪花越来越密,在空中无休止地散落着。
小区里弥漫着无数似花似蝶的六角精灵,它们无声无息地湿润了万物,用纤巧的魔棒将小区打扮一新,淘气的小精灵们无拘无束,欢快地、盈盈地在空中演绎着一场绝佳的舞蹈,也许是在天宫中呆久了的缘故吧,它们似乎把全身的能量都释放出来了,渲染了一切。
2、当大地刚从薄明的晨嫩中苏醒过来的时候,在肃穆的清凉的果树园子里,便飘荡着清朗的笑声。
鸟雀的欢噪已经退让到另外一些角落去。
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小甲虫便更不安地四方乱闯。
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的硕果。
看得见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像在雾夜中耀眼的星星一样。
而那些红色果皮上的一层茸毛,或者是一层薄霜,便更显得柔软而润湿。
云霞升起来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斡隙中透过点点金色的彩霞,林子中映出~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
3、走完长满了青苔的石板路,跨过一丛歪歪斜斜的篱笆,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板门,有一扇窗镶嵌在古老的青砖砌成的墙上。
窗纸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横横竖竖的窗格,糸满了长长短短的红丝绳。
红丝绳在风中无助地摇曳,像是谁在哀怨地诉说,又像是吹不散的淡淡哀愁……晚风吹过河面上最的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道余晖,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
中外名著景物描写摘抄

中外名著景物描写摘抄以下是一些中外名著中的景物描写摘抄:1.《红楼梦》(清·曹雪芹):“浩浩然月华如流水,皎皎如白雪。
一轮皎洁的明月,正悬于空,它的光线照得满园的葛藤、竹影闪动,花影摇曳,月影斑驳,万千景致,尽在一瞬之间。
”2.《傲慢与偏见》(英·简·奥斯汀):“他们穿过草地,踏过溪流,看见了一望无际的美景。
整个山谷都未来得及显示出来,只有在眼前展开的部分:宽广而富饶的谷地、稀疏的树林、修剪整齐的草地,一幅美妙的景象。
”3.《骆驼祥子》(中国·老舍):“城边欧式的建筑偏映在湖水里,光秃秃的树影遍及水面。
辘毂声、锥锤声、呼叫声,伴着车巡人巡满城,白云中皎日,对与飞机上升落下了恰好的地点。
”4.《傲慢与偏见》(英·简·奥斯汀):“一条崎岖险峻的小路将他们引到了一个优美幽静的山谷中。
两旁山坡盛开着一望无际的鲜花,空气中弥漫着蜜蜂和蝴蝶的芬芳,层叠的山峰环抱着小路,仿佛置身仙境一般。
”5.《红楼梦》(清·曹雪芹):“花木渐次修整,点缀整齐,变得恍若仙境。
松柏杉槐向上气势高,花草向下鲜艳媚丽。
直入其中,南北是丛丛翠竹,西东是一线黛柏。
青苔漫埋小桥小院,野草没入长堤长堰。
”6.《傲慢与偏见》(英·简·奥斯汀):“山巅伫立着一排古老而壮丽的树木,它们的枝叶如羽毛般的轻柔,在微风中摇摆。
山脚下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地,远处有一座古老的庄园,屋顶被葱绿的藤蔓缠绕。
”这些摘抄展示了中外名著中对于景物的描绘,可以让读者们感受到不同作家对于自然美景的描写能力。
四大名著中的环境描写赏析

四大名著中的环境描写赏析,内容整理如下,希望对你有帮助!1、《红楼梦》第十一回中描写宁国府秋色:黄花满地,白柳横坡。
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
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翻,疏林如画。
西风乍紧,初罢莺啼。
暖日当暄,又添蛩语。
2、《红楼梦》第十七回描写大观园景致:往前一望,看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
3、《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潇湘夜雨: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秋霖霢霢,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
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交插进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小说中的典型环境——贾府,是通过林黛玉的眼睛来描写的:1、宏伟的外观: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的贾府建筑,在林黛玉的眼中,仅就外观,就突出地感觉到它“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写着五个大字。
几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富丽,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
2、讲究的布局:贾府建筑的布局十分讲究,比如贾母所住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空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
就是贾赦的住处,虽不似贾母正房那样,却也有仪门和厢庑游廊作映衬。
至于“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被仪门、耳房、穿堂、甬道簇拥着,更是轩昂壮丽。
3、华贵的陈设:对贾府华贵陈设的描写,主要以“荣禧堂”为重点:先以特写镜头详细介绍了堂屋中的匾额。
无论是匾的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与印玺,都显示着主人的社会地位。
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金屏彝、玻璃盒、楠木交椅以及镶着錾银字迹的乌木对联,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
就是耳房内的陈设和器物也颇为华贵:洋罽、靠背、引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觚、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
吃穿用度,的确“与别家不同”。
名著中的环境描写摘抄带出处400字

名著中的环境描写摘抄带出处400字名著中的环境描写一直是文学作品中的一大亮点,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作家不仅能够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文学功底,同时也能通过环境来烘托人物的情感与心境。
下面将为大家带来几段名著中的环境描写摘抄,并标注出处,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优美的描写。
1.《红楼梦》“起身携茗花,谒与丽春亭。
也,石骑金绳系,古木银河清。
”——《红楼梦》《脂砚斋批评红楼梦》2.《西游记》“斜月三更霜,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西游记》3.《三国演义》“五陵年少争锋发,一滴汗水一滴血。
滴血还须倾国地,除非相见绝人生。
”——《三国演义》4.《水浒传》“乌梅擒奸诗韵恋,鲁连探宝画图印。
红霞几许铅华染,碧草还将碑帖镌。
”——《水浒传》以上是几段名著中的环境描写摘抄,每一段都展现出了作家对环境的细腻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作品所描绘的世界。
这些描写不仅烘托出了作品中各种情境的氛围,同时也通过对自然的描述,加深了人物的情感表达,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些环境描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和映衬。
通过环境描写,作家们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在我的观点中,环境描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通过这些名著中的环境描写摘抄,读者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经典作品,同时也能对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独特功能有更深入的认识。
愿我们共同享受文学的魅力,感受作家们对环境的细腻描绘。
在名著中的环境描写,总是让人回味无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作品中所展现的丰富情感和生动场景。
正是这些描写,让文学作品更加生动、丰富,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感受其中的美好与情感。
在《红楼梦》中,对春天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清新和生机。
石骑金绳系,古木银河清,这样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宁静。
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

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为读者创造出一个真实的场景,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
环境描写不仅帮助读者形象地理解作品的背景,还具有表达作家情感和思想的功能。
本文将以几个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为例,并分析它们对整个作品的贡献。
作品一:《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而成。
其中的环境描写以庭院、世家豪宅为主线,通过对锦绣堂、奇境园等地的精细描绘,展示了封建社会奢靡的生活场景。
例如在描写贾府时,曹雪芹给予了极大的细节,以致读者可以心明眼亮地看到宏伟的花厅、蜿蜒的长廊和纷繁的花园。
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贾府富丽堂皇的景象,也透露出了作者对封建社会虚荣和空虚的深思。
作品二:《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通过一位名为圣地亚哥的老渔夫与大海的交互展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描写。
作品中的环境描写非常细腻,海明威通过描写大海的色泽、气味和声音,将读者带入了渔船上的海上征战。
例如,他用"海生的味道像是一种再生,带来了春天田野上的气息"的描写方式传达了海洋的生命力与希望感。
环境描写在本书中充当着一种象征,是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作品三:《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著名作品,描写了巴黎圣母院的建筑、街道、塔楼等。
作品中对建筑环境的描写非常详实,读者可以感受到巴黎中世纪的繁华与庄严。
雨果通过对巴黎圣母院各个部分的描写,巧妙地塑造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例如,主人公卡西莫多在书中被描绘为迷恋巴黎圣母院的钟声,这使他与故事中的环境和谐统一,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他的内在世界。
通过以上几个文学作品的环境描写,我们可以看出,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可以创造出一个富有视觉、听觉和嗅觉感的场景,还能通过细节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传达主题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为读者营造出一个完整而生动的艺术空间,使读者更好地融入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和深意。
名著中写景的段落摘抄

名著中写景的段落摘抄
《红楼梦》中的写景摘抄:
贾宝玉独自一人,见那碧桃花下,一张石凳,便坐下,望着满树的花朵,心中想到:“如此好花,却无人共赏。
”
《西游记》中的写景摘抄:
满山绿意,花香鸟语,层峦叠翠,一道清泉蜿蜒流过,宛如玉带缠绕。
《水浒传》中的写景摘抄:
绿杨簇拥着古寺,芳草萋萋,小桥流水,渔船荡漾在碧波之上。
《三国演义》中的写景摘抄:
隆中之地,山水秀丽,茂林修竹,清幽雅致。
又有潺潺溪水,映带左右。
以上是四大名著中写景的段落摘抄,各具特色,展现了我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和优美文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莫泊桑 :《半夜餐》 )
我们头上顶着青天, 天上布满了星星。我们常常仰卧在木筏上,看着天上的星星,
并且
讨论着它们是造的呢, 还是偶然冒出来的。 ——吉木非说它们是造的, 可是我认为它们是偶
然冒出来的;我想如果要造那么多星星,那得费多大的工夫
道理……因为我们看见过青蛙一次下的子,
小窗,时而在远方钟楼顶的十字架上闪耀发光。
(〔俄〕柯罗连科 :《盲音乐家》第 167 页) 暮色已经浓了。 农场的房屋和水车护架都模模糊糊了,
呈现着淡蓝色; 苹果园只剩一片
黑魆魆的荒野; 空气里闻得出厨房里烧木柴的炊烟味儿。 有一只独自还没有归巢的鸟, 意兴
一个颜色都刺目, 每一个声响都难听, 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 佛已没了人,道路好象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
街上仿
(老舍 :《骆驼祥子》第 166 页) 这日走到河西务地方, 一个铜盆大的落日, 只留得半个在地平线上, 红西瓜一般,回光返照,在几家野店的屋脊上,煞是好看。
(柳青 :《创业史》第一卷第 30 页)
绝大的一轮旭日从东面江上蒙蒙地升了起来, 江面上荡漾在那里的一江朝雾, 减薄了几
分浓味。澄蓝的天上疏疏落落,有几处只淡洒着数方极薄的晴云,有的白得象新摘的棉花,
有的微红似美妇人脸上的醉酡的颜色。一缕寒风,
把江心的雾网吹开, 白茫茫的水面, 便露
显出三两只叶样的渔船来。
破晓时的寒气,草上也已掩盖了灰色的露水;早起的云雀在那半明半暗的云空高啭着歌喉, 而在遥远的、遥远的天际,则有着一颗巨大的最后的晨星正凝视着,有如一只孤寂的眼睛。
(〔俄〕屠格涅夫 :《前夜》 ) 繁星一批接着一批,从浮着云片的蓝天上消失了,独独留下农历正月底残余的下弦月。 在太阳从黄堡镇那边的东原上升起来以前, 东方首先发出了鱼肚白。 接着, 霞光辉映着朵朵 的云片,辉映着终南山还没消雪的奇形怪状的巅峰。
文学名著描写集锦之景物描写 1
文学名著描写集锦之景物描写 1
日
东方山后的天上,几片浓云似的薄如轻绡的边际,衬上了浅红的彩霞;
过了一阵, 山峰
映红了; 又停了一会, 火样的圆轮从湛蓝的天海涌出了半边, 慢慢地完全显露了它的庞大的
金身,通红的火焰照彻了大地;红光又逐渐地化为了纯白的强光。白天开始了。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册第 1 页) 天上那层灰气已散, 不甚憋闷了,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许多 :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 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点红;由上至下 整个的象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条光都象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要发火。在这个白光里,每
风而变冷了。同时, 许多路上的黑影也各在那里变化,慢慢的露出物象的轮廓来。
鸟儿也睡
醒了,从树上发出各种的叫鸣。并且,在街道的远处,这头到那头,都可以听到一些脚步的
声音, 那北京城特备的推粪车, 也轧轧轧地在不平的马路上响着。 各种都象征着——等待着 黎明的到来。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 ) 当两位朋友到达寓所的时候, 天色已经微明。 太阳还没有升起, 可是空气里却已弥漫着
夜的确美丽。 墨色的天空布满了棋子似的星星。 我找着了猎户星。 中间的三颗斜斜地排
成一根短线, 外面四角各有一颗明星, 四颗星中带红色的猎户甲星显得特别明亮。 这七颗星
是我的老朋友。 每一次繁星在我的头上闪耀时,我都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找着它们。
啊,永恒
的星 !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 ) 严肃的高空没有一点儿云雾, 满是星星。 人竟可以说, 星星的光因为下冻都变成了淡淡 的,它绝不象火点儿似的闪辉,而象是好些冰球、好些发亮的晶体。
颜色恰似初升的淡
(曾朴 :《孽海花》第 170 页)
太阳已没入树林后面, 它投出来的几条温暖的光线, 火线一般贯穿树林, 给松树的树梢
灌上一片灿烂的黄金。随后,光线一条一条地消失了;最后一条还留半晌,
象一支细针似地
穿透茂密的树枝;可是, 这一条也不见了。万物失去了自己的形状,所有的东西都溶成一片 灰色,随后又溶成一片黑色。
月光经过鞍形的山脊、山口、山峡,射出来,那些树木、岩石、山峰的黑影,被月光烘
托得分外黑,分外浓,分外阴惨……青烟一般的新月的光辉,
到处倾泻起来,倾泻到悬崖断
壁上、 山坡上、 白岩角上, 倾泻到象手臂一样伸展着的树枝上, 或者是被裂缝侵蚀成的断岩
上。一切都分明、清晰,一切都成了活生生的了。
(〔苏〕绥拉菲摩维支 :《铁流》第 95 页) 天空没有一片云。一轮圆月在这一碧无际的大海里航行。 辉撒下来。地上,瓦上都染了一层银白色。
也差不多有这么许
多,当然月亮也能下出那么多星星来。 我们还常常看那些掉下来的星星, 看着它们闪出一道
亮光落下去。吉木认为,它们都是变坏了,所以才由窝里扔出去。
(〔美〕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第
139 页)
晨 东方一带,隐隐地,晨曦在开展着。那鲜红的朝霞,也布满在黑云的后面而寻着出路。
晨风也吹来了, 鼓动着欲明的天气, 震动着飘摇的市招, 发出微微的低音的歌唱。 天气由晨
(郁达夫 :《纸币的跳跃》 ) 暮
黄昏来临了。晚霞象火焰一般地燃烧,遮掩了半个天空,
太阳就要落山了。附近的空气
似乎特别清澈, 象玻璃一样;远处笼罩着一片柔和的雾气,样子很温暖;鲜红的光辉随着露
水落在不久前还充满淡金色光线的林中旷地上; 的影子来……
林木、丛林和高高的干草垛上都投射出长长
(〔俄〕屠格涅夫 :《猎人笔记》第 417 页) 太阳西下了,低处横画着长长的阴影,东边飘浮着浓郁的乌云,远方隐没在晚霭中。只 是有的地方一缕缕的斜阳, 在暮色中时而照亮小土房的白墙, 时而辉映着红宝石似地闪光的
(〔俄〕冈察洛夫 :《奥勃洛摩夫》第 182 页) 月
月亮快要出来了。月亮还远着呢,可是在地平线后边,人们觉得它从黑暗的深渊上升。
一道微弱的光给围绕在高坡上的树顶镶上了一条花边,
好象高脚酒杯的边缘; 这些反映在微
光中的树的侧影,一分钟比一分钟显得更加深黑。
(〔法〕罗曼・罗兰 :《母与子》第 81 页)
孤独的, 清冷的,它把它的光
(巴金 :《家》第 81 页) 半轮斜挂着的下弦月亮完全是惨白的,
在天空中显出没有气力的神情, 并且象是衰弱得
不能走动, 只在天上待着。它也是受到拘束的,被天空的肃杀之气麻木了的,向人间散布一 种枯涩暗淡的光,它那种在每次月望以后散给我们的了无生气的灰色微光。
(〔法〕莫泊桑 :《爱情》 )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