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测验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创试题【附分析】

项是( A )
B指示:古,指给…看。今,上级长 辈在处理问题上给下级、晚辈的原 则、方法的话或文字。
A、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C约束:古,遵守约定;今,限制使 B、璧有瑕,请指示王 不越出范围
C、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D 所以:古,…的原因,用来;今,表事情结果 去:古,离开;今,到…去
A、且庸人尚羞之 B、而相如廷叱之 C、左右欲刃相如 D、大王见臣列观
A羞,意动,以……为羞 B廷,n-状,在秦廷上 C刃,n-v,(用刀)杀
5.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 )
例句:以勇气闻于诸侯
A、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B、拜送书于庭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求人可使报秦者
例句:状语后置,“以勇气于 诸侯闻” A、判断句 B、状语后置句,“于庭拜送书” C、刃,n-v,(用刀)杀 D、定语后置句,“求可使报秦 的人”
的方法
性格
段落
例句
4 宦者令缪贤讲述蔺相如救其于 危急中的故事
塑造人物形象 表现出的人物
的方法
性格
侧面描写
有勇有谋
段落
例句
4 宦者令缪贤讲述蔺相如救其于 危急中的故事
6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 上冲冠
塑造人物形象 表现出的人物
的方法
性格
侧面描写
有勇有谋
细节描写
奋死拼搏、 嫉恶如仇
段落
例句
4 宦者令缪贤讲述蔺相如救其于 危急中的故事
四 史
9. 《陈书》 (唐·姚思廉)
10. 《魏书》 (北齐·魏收)
11. 《北齐书》(唐·李百药)
12.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13. 《隋书》 (唐·魏征等)
人教版必修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检测题

人教版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检测题高一《廉颇蔺相如列传》随堂练习一、基础夯实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①而相如廷.斥之②卒廷.见相如B.⎩⎨⎧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②相如因.持璧却立C.⎩⎨⎧ ①有攻城野战之.大功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D.⎩⎨⎧ ①而位居我上.②怒发上.冲冠2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 ②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④设九宾礼于廷 ⑤会于西河外渑池 ⑥而君幸于赵王 ⑦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⑧以勇气闻于诸侯 ⑨何以知之 ⑩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A .①/②⑦/③⑥⑩/④⑤⑧/⑨B .①②⑦/③⑥⑩/④⑤⑧/⑨C .①②⑦/③⑩/④⑤⑥⑧/⑨D .①/②⑦/③⑩/④⑤⑥⑧/⑨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徒:白白地 B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伏:趴伏 C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许:赞许 D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完:使……完好无缺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①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②拜相如为.上大夫 B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②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 .①夫赵强而.燕弱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D .①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②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B.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D.璧有瑕,请指示..王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决负.约不偿城 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相如度秦王特以.炸佯唯予赵城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企业的管理者要具有容人、容言、容事之雅量,只有犯而不校....并时常反省自己,才会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廉颇蔺相如列传周测(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jiàn) B.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nú)C.度.道里会遇之礼毕(duó) D.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jìng)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报告,回报)C.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后退)D.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前往(双手捧着)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决负.约不偿城B.强秦之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不敢加兵于赵者臣所以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D.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C.秦王恐其破璧,召有司案图 D.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相如前进..其人勇士..缶,因跪请秦王 B.臣窃以为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D.璧有瑕,请指示..于王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全属于词类活用的一组是()①舍.相如广成传舍②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③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④大王必欲急.臣⑤度道里会见之礼毕.⑥秦御史前.书曰⑦左右欲刃.相如⑧秦王恐其破.璧⑨且庸人尚羞.之A.①④③⑦ B.②⑤⑥⑧ C.①②⑥⑨ D.④⑤⑦⑧7.下列句子按文言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求人可使报秦者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④大王见臣列观⑤会于西河外渑池⑥而君幸于赵王⑦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⑧以勇气闻于诸侯⑨何以知之⑩使不辱于诸侯A.①⑦/②③/④/⑤⑥⑩/⑧⑨ B.①⑦/②/③⑥⑩/④⑤⑧/⑨C.①/②/③⑥⑩/④/⑤⑧/⑦/⑨ D.①/②⑦/③/④/⑤⑥⑧⑨⑩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归根结底旁征博引莫衷一是美轮美奂B. 察言观色胜卷在握舐犊情深醍醐灌顶C. 孺子可教随遇而安铩羽而归相形见拙D. 运筹维幄励精图治刻不容缓沧海桑田9.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侮蔑飘渺杀一警百流言飞语B.告罄引擎焕然冰释怡然自得C.亵渎恰谈暴戾恣雎销声匿迹D.调唆讹传味同嚼蜡声名雀起10.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日本政府近日的“购岛”闹剧,表现出日本军国主义大有_________ 之势,这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全世界炎黄子孙对日本政府错误行径的批判是_________ 的,我们希望日本政府能正视中国人民的正义呼声,如果对此__________ ,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只能由日本政府负责。
《 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训练题含答案一、夯实语言基础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人遗.赵王书(丢失)B.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D.决.负约不偿城(必定)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赵之.良将也②何陋之.有③何以知之.④均之.二策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①③ B.②⑤C.③④ D.⑤⑥3.下列句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拜送书于庭/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D.固请,召有司案图/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4.下列加点词没有古今差异的一项是( )A.未尝有坚明约束..者B.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C.于是相如前进..缶D.秦王使使者..告赵王5.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A.今君乃亡赵走燕B.宁许以负秦曲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D.使不辱于诸侯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羞”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相如每朝.时B.大王必欲急.臣C.而相如廷.叱之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7.下列对文中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惠文王十六年”,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
帝王即位后设定年号,以此为元年重新纪年。
B.“拜为上卿”,“拜”是用一定的礼节授予官职;“上卿”,战国时最高的官阶。
C.“舍人”,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
与“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的“宾客”意思相同。
D.“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提出秦先割城,赵后奉璧的合理要求的句子是“,?”(2)《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门客向蔺相如陈述他们来他这里的原因的语句是“,”。
(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用“,”两句话来向其舍人说明他先公后私,不愿与廉颇争名夺利的原因。
《廉颇蔺相如列传》_

❖ (7)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
❖ (8)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详通佯, 假装)
❖ (9)设九宾于廷(宾通傧,傧相,赞礼官)
二、古今异义
1、窃计欲亡走燕
(古义:跑;今义:行走)
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古义:尊重;今义:严格)
3、相如奉璧奏秦王 (古义:呈献;今义:演奏或取得)
4、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礼毕而归之 使动,使……回去
2、句式
乃设九宾于廷 介宾结构后置句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被动句,介后
3、翻译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秦国自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 是坚决明确地遵守信约的。
第4段
①乃设九宾礼于廷: 介宾后置
重点词句
② 引赵使者蔺相如 : 宴请
❖ 【答案】 D(“有勇无谋”不对)
❖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他是伟大 的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 B.《史记》体例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五种,其中“世家”用以记述帝王将相的事迹, 如《陈涉世家》。
❖ C.“二十四史”是指从《史记》到《明史》的 二十四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后汉书》《三 国志》《资治通鉴》都属于“二十四史”。
判断句,“……者,……也”
② ……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倒装句/状语后置,“动词+于+对象”
③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被动句,标志语“见”
④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倒装句/定语后置,标志语“中心语+(之)+定语+者”
文言句式 ①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廉颇蔺相如列传测试题含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测试题(含答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测试1—10题选出加点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1.例句:“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A.春风不度玉门关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C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2.例句:“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A.乃置酒请之B.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C请以赵十五城为大王寿D.请奉盆缶秦王3.例句:“而君幸于赵王”()A.高雅得幸于胡亥B.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C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D.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4.例句:“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A.周郑交恶B.初一交战C合从缔交D.交不忠兮怨长5.例句:“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A.弗听,许晋使8.临淄有大蛇,长十许丈C先生不知何许人也D.时人莫之许6.例句:“固请,召有司案图”()A.秦孝公据崤函之固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管仲固谏不听D.鄙人固陋,不知忌讳 7.例句:“相如因持璧却立”()A.敌不敢至,虽至必却B.王者不却众庶C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8.例句:“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A.阿母谢媒人B.乃令张良留谢C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9.例句:“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A.私见张良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D.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10.例句:“赵王悉召群臣”A.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B.齐悉复得其故城C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D.丞相亮其悉朕意11.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舍相如广成传舍B.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C左右欲刃相如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12.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完璧归赵B.宁许以负秦曲C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D.毕礼而归之1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及含义A.臣愿奉璧往使通,解释:B.拜送书于庭通,解释:C召有司案图通,解释: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解释:14.加点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②璧有瑕,请指示王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④决负约不偿城⑤未尝有坚明约束者⑥明年复攻赵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A.③④B.④⑧C⑥⑧D.③⑥15.给下面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①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②而君幸于赵王③君何以知燕王④拜送书于庭⑤何功之有哉⑥使不辱于诸侯⑦此人力士⑧谁可使者⑨为夫婿所薄⑩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谓语前置:状语后置:16.对“以”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③宁许以负秦曲④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⑤以空言求璧⑥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⑦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⑧以绝秦望⑨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A.①②⑤/③④⑧/⑥⑦⑨B.①②⑤/③④⑦⑧/⑥ ⑨C①②⑥/③④⑦⑧/⑤⑨D.①②⑤⑨/③④⑦/⑥ ⑧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中职语文基础上册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一、填空。
1、《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到时共约3000年的历史,称之为“史家之绝唱,”。
全书体例包括、、、书、年表等五部分,共130篇。
作者,字,是伟大的家、家家。
2、本文依时间顺序写了、、三个故事。
前两个故事写的是的矛盾,侧重表现的,最后一个故事写的是的矛盾,侧重表现的精神。
3、文章开头两小段介绍人物的身份地位,除了循一般传记的写法之外,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
4、请在本文中找出五个至今仍常用的成语或熟语:。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臣等不肖.()2.刎.颈之交()3.左右皆靡.()4.礼节甚倨.()5.佯.为()6.相如虽驽.()7.臣语.曰()8.使人遗.赵王书()9.睨.柱()10.秦王不怿.()三、指出下列词的用法并解释。
1.秦璧西.入秦()2.秦御史前.书曰()3.且庸人尚羞.之()4.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5.归.璧于赵()6.怒发上.冲冠()7.舍.相如广成传舍。
()8.左右欲刃.相如。
()9.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0.毕礼而归.之。
()四、解释划线的词的古今义。
1、请指示王指示:古义今义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亲戚:古义今义3、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古义今义4、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义今义五、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
请指出下列各句属何种句式。
1.求人可使报秦者()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3.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大王见臣列观()5.徒见欺()6.以勇气闻于诸侯()7.何以知之() 8.而君幸于赵王()六、下列词有多种解释,根据句子的内容,将其意义分别填入括号。
1.拜(1)拜()为上卿。
(2)拜()送书于庭。
2.见(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3)才美不外见()。
3.因(1)不如因()而厚遇之。
(2)秦王因()曰。
(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高一语文必修四周测《廉颇蔺相如列传》(附答案)

周测:《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基础知识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B )A.宦官(fàn)避匿(nì)缪贤(miù)礼节甚倨(jù)B.袒露(tǎn)赦免(shè)睥睨(nì)白璧微瑕(xiá)C. 不肖(xiāo)驽钝(nú)不怿(yì)望风披靡(mí)D.列观(guān)渑池(miǎn)衣褐(yī)刎颈之交(wěn)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A.使人遗.赵王书(送给)B.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拜访)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唯独)D.求人可使报.秦者(报复)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B)A.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C.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D.固请,召有司案图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D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B.璧有瑕,请指示王C.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D.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5.下列句中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不如因而厚遇之B.今君乃亡赵走燕乃使其从者衣褐C.徒慕君之高义也徒以吾两人在也D.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赵强而燕弱6.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B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B.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C.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D.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7.下列各句加点的“以”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D )①秦亦不以城予赵②以勇气闻于诸侯③宁许以负秦曲④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⑤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⑥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⑦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⑧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⑨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A.①/②⑤/③④⑧/⑥⑦⑨B.①②⑤⑨/③④⑦/⑥⑧C.①②⑥/③④⑦⑧/⑤⑨D.①/②⑤/③④⑦⑧/⑥⑨8.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B)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乃使其从者衣褐③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④且庸人尚羞之⑤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⑥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⑦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⑧毕礼而归之⑨卒廷见相如⑩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A.①②④/⑤⑦⑨/⑥⑧/③⑩B.①⑧/②③⑦/④⑩/⑤⑥⑨C.①④⑨/②⑥⑦/③⑩/⑤⑧D.①⑧/②⑥⑦/③⑤⑨/④⑩9.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D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使不辱于诸侯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主要是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叙述,歌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可贵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文言文《信陵君窃符救赵》测验
1、注音释义全对的一项是:()
A、士无贤不肖(qiào才能低的)侯生摄敝衣冠(bì破旧的)
B、公子往,数请之(shù多次地)冠盖相属(shǔ连续)
C、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duó揣测,估计)约车骑百余乘(shèng量词)
D、侯生乃屏人间语(bìng使人退避jiàn秘密地,悄悄地)
2、通假字有误的一项是()
A、直上载公子上坐(“坐”能“座”)
B、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
)
C、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通“向”)
D、公子与侯生决(“决”通“缺”)
3、名词词性活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仁而下士(下面—谦逊地对待)
B、留军壁邺(营垒──驻扎)
C、如姬资之三年(资财─出资悬赏)
D、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衣袖—在衣袖里)
4、名词不作状语
A、北救赵而西却秦
B、礼贤下士
C、皆谦而礼交之
D、不耻下问
5、下列动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
B、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站立着)
C、侯生乃屏人间语(让……退避)
D、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愤怒)
6、形容词活用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好
A、不敢以其高贵骄士(骄傲──傲慢地对待)
B、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清洁──高洁)
C、公子从车骑,虚左(使……空着,使动用法)
D、为能急人之困(着急──能急救患,为……着急,为动用法)
7、下列句子中,“遗”的音、义与“欲厚遗之”相同的是()
A、以光先帝遗德
B、使人遗赵王书
C、小学而大遗
D、至唐李勃始访其遗踪
8、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一项的是()
例句:何功之有哉
A、句读之不知
B、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D、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
9、下列句子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的“立”相同的一组是()
例: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①臣乃敢上璧②左右欲刃相加③宁许以负秦曲④相如廷叱之
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⑥毕礼而归之⑦且庸人尚羞之
⑧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⑨公子从车骑,虚左
A、①⑦⑨
B、①③⑦
C、③⑥⑨
D、③⑦⑨
10、下列句子中与“独不怜公子姊邪”“独”字解释相同的一项
A、独子无兄弟
B、独畏廉将军哉?
C、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D、独与老翁别
E、鳏寡孤独
11、下列句子中与“不辞劳苦”“辞”字解释相同的一项
A、辞决而行
B、无一言半辞送我
C、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D、臣等不肖,请辞去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1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何功之有哉/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B、如姬为公子泣/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D、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嬴乃夷门守关者
13、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
A、以公子为长者
B、胜所以自附于婚姻
C、实持两端以观望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14、“请救于魏”句式相同的一项()
A、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B、何功之有
C、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D、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15、与“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之”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A、此五霸之伐也
B、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C、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D、何功之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