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车间清洁计划培训内容

车间清洁计划培训内容第一节:培训目的及意义一、培训目的指导车间员工正确掌握清洁工作流程,提高车间清洁管理水平,保证生产环境的洁净和整洁。
二、培训意义车间清洁工作是保障生产质量、保障员工健康、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环节。
正确的清洁作业流程和技能是保障车间生产秩序和生产环境卫生的重要保障。
第二节:车间清洁安全规范一、身体健康检查清洁工作对人身体健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清洁工作前应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发现不适宜从事清洁工作的身体情况应及时更换工作内容。
二、清洁工具使用手册清洁工具使用时应当先了解清洁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清洁工具的特点,合理选择清洁工具,避免清洁工具的误用,保证清洁效果。
三、清洁工作安全操作规范1. 在使用清洁工具时要注意操作安全,对于锐利工具要注意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 在清洁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周围的安全,避免影响他人或损坏其他设施。
3. 在清洁地面时,要根据地面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清洁工具,避免对地面造成损害。
第三节:车间清洁工作流程一、清洁前准备1. 做好身体健康检查,确保适宜进行清洁工作。
2. 确定清洁区域,了解清洁情况,明确清洁目标。
3. 准备清洁工具和清洁用品,根据清洁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清洁工具和清洁用品。
二、清洁工作操作1. 清洁地面(1)扫地:先用扫帚扫地,将灰尘和杂物扫净。
(2)清洁:对地面进行清洁,可采用拖把清洁或者地板清洁机进行清洁。
2. 清洁设备(1)清洁表面:使用清洁布擦拭机器设备表面,保持设备整洁。
(2)清洁内部:对设备内部进行清洁,保证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卫生安全。
3. 清洁垃圾桶(1)清洁外部:使用清洁布擦拭垃圾桶外部,保持垃圾桶清洁整洁。
(2)清洁内部:清洁垃圾桶内部,保持垃圾桶卫生。
4. 清洁通风口(1)清洁表面:使用清洁布擦拭通风口表面,保持通风口清洁整洁。
(2)清洁内部:清洁通风口内部,保持畅通。
第四节:车间清洁工作注意事项一、清洁工具使用注意事项1. 保持清洁工具干燥,避免发霉或者污染。
微生物洁净作业和卫生知识培训试卷及解析

微生物, 干净作业和卫生知识培训试卷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 微生物的分类,目前公认的包括七大类。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微生物的个体虽然微小,但却有很大的__________及__________。
3, 灭菌是指对全部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包括全部微生物的________和______或_______。
4,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四个因素:, , , 。
5, 消毒是指对病原微生物繁殖体的杀灭作用,但不能杀死___________等全部微生物。
6, 干净室中是最大的污染源。
7, 干净度是指空气的,它是以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和来表示的。
8, 干净室(区)仅限于人员和人员进入。
9, 随时留意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勤, 勤, 勤, 勤。
10, 进入干净区的人员不得和佩戴,不得直接接触药品。
11,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 , 等,消毒剂品种应定期,防止产生。
12, 干净区应定期监测, 和静压差, 浮游菌, , 风速。
13, 不同空气干净度级别的干净区之间的人员及物料出入应有防止。
二, 名词说明(每题5分,共15分)1.灭菌:2.消毒:3.药品生产环境:三, 简答题(每题9分,共45分)。
1, 干净室(区)的定义?2, 选择消毒剂的原则?3, 干净室(区)内人员卫生要求?4, 生产卫生监督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5, 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的因素以及消毒剂的选择原则微生物, 干净作业和卫生知识试卷答案一, 填空题。
1、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细菌,放线菌,螺旋体,真菌(酵母菌, 霉菌)2、表面积,体积的比值3、繁殖体芽孢孢子4、温度,pH值,通气,水份及空气湿度。
5、芽孢6、人。
7、干净程度,大小,数量。
8、本区域生产操作,经批准。
洁净区管理培训(PPT52页)

处用毛刷、清洁液刷洗清除污垢;
清洁对象 工具、介质
绸布毛巾、 风口
纯化水/消毒液
清洁方法
1. 将洁净绸布毛巾折成条状,以其边缘仔细地对出风口进行清洁; 2. 注意擦拭动作要协调,将风口外壁的污物完全清洁干净而又不会因为擦拭将一部分污 物沿风口小孔进入风口内壁而造成污染。
绸布毛巾、毛刷、 水池
纯化水/消毒液
洁净室各区域 1次/班
当洁净室温、湿度超标时,应及时向生产小组长报告,根据超标结果,按照 《净化空调系统管理规程》进行必要的调整。
02 压差监测
压差
监测位置 监测标准 监测时间 监测工具 监测人员 监测频次 监测状态
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
洁净区(室)内外
正压
≥10pa
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于30min以后开始
地面
1. 用塑料笤帚以门为基准,缓缓从内向外清扫地面至洁净,将清扫物清理到废弃物袋中;
塑料笤帚、拖把、
2. 用浸清洁液的半干拖把以门为基准,由里向外的顺序对地面进行擦拭,擦拭一段时间, 反折绸布毛巾用洁净面继续清洁;
绸布毛巾、纯化水/消3. 视情况对绸布毛巾重新用水涮干净,再浸清洁液拧至半干继续清洁,使清洁实际有效,
2.1.2进出入流程
01
一般区走廊
02
换鞋室
03
一更室
05
二更室
06
缓冲间
07
洁净室
有权限才 能进去。
非工作人 员需登记
一般区工 作鞋放鞋 柜里。
洁净工作 鞋穿上。
一般区工 作服及私 人用品放 柜中。
洁净服穿 戴
顺序、仪 表
洗 手 并 进 入 后
消毒
关门。
洁净区卫生作业指导书

广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SB-CF-002-00洁净区卫生作业指导书题目:洁净区卫生作业指导书编号:SB-CF-002-00制定人:制定部门:生产技术部制定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部门:QA 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部门:质量部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质量部复审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分发份数质量部 1一、目的:建立洁净区的卫生作业指导,加强洁净区的卫生管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区的卫生管理。
三、责任者:生产车间负责人、QA、操作工、班组长、清洁工。
四、操作内容:1.生产前的卫生1.2各工序生产前要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按各消毒规程;1.2洁净区整体消毒每月进行一次,消毒部位包括墙壁、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工作台、工用具及室内空气,消毒剂为新洁尔灭、75%乙醇液、臭氧、甲酚皂等,且每月轮换使用;1.3原材料及工用具的卫生;1.4进入洁净区的原、辅材料、内包装材料以及工用具均要在物净室除去外表的灰尘、杂物后进入缓冲间,在缓冲间脱去外包装后进入洁净区的储存室;1.5进入洁净区内使用的物料应控制在最低限度。
洁净区内不得存放多余的物料及与生产无关的物料。
2、生产过程中的卫生2.1每班的生产工作开始,必须在净化空调系统开机运行15分钟后检查温、湿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2.2 对进入洁净区的非生产人员要严格控制和管理。
2.3 洁净区内工作人员,操作要稳、轻,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和交谈,以免造成空气过多污染;广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SB-CF-002-00洁净区卫生作业指导书2.4 一个产品生产完成后,必须按《清场管理规程》(SC-SMP-004-00)进行清场,清场后要挂上状态标志牌。
3、设备设施的卫生3.1 洁净区使用的设备、容器、工用具等直接接触医疗器械的部位生产前均要按各消毒规程消毒后方可使用;3.2 产尘大的工作间增设了局部除尘设施,在该工序生产开始前5~10分钟启动除尘机;3.3 洁净区的清洁卫生工具必须采用不掉纤维的材料,使用后按《清洁工具清洁规程》(SC-SMP-014-00)进行清洁、消毒、烘干;3.4 所有传递门是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隔离设施,两边的不得同时打开,对传递门不使用时要切断电源,防止非生产人员由传递门进入洁净区。
洁净作业与卫生基础知识培训(ppt 44张)

空气净化度监测
根据98年版
GMP的有关规 级别 定,洁净室分 为四个等级, 100级 即100级区、 10,000级区 10,000级 、100,000 级和300, 000级,各级 100,000级 别的要求如下 :
300,000级 洁净度 尘粒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0.5μm 3,500 350,000 ≥5μm 0 2,000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浮游菌/立 沉降菌/ 方米 皿 5 100 1 3
洁净环境监测的方法
1)、尘埃粒子数测定:尘埃粒子计数器。 2)、微生物的测定:主要有沉降菌测定和浮游菌 测定两种方法。 3)、风量的测定:风速仪测定。 测试状态 有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种状态。 静态测试是,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测试报告中应标明测试时所采用的状态。 测试时间 对单向流,测试时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 时间不少于10min后开始。 对于非单向流,测试时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 运行时间不少于30min后开始。
一、几个概念
13、无菌 sterile 不存在活的生物。 14、灭菌sterilization(sterilise) 使达到无菌状态的方法。 15、无菌原料药sterile API 不存在活的微生物的原料药 16、非无菌原料药 non-sterile API 所含活的微生物量符合卫生学标准的原料药。
二、空气净化系统的空气处理措施
3)、送风方式 垂直层流(100级):顶送下回 水平层流(100级):侧送侧回 乱流(10000级):顶送侧回 乱流(100 000~300 000级):顶送侧回、上送 上回 4)、换气次数 10000级洁净室换气次数n≥25次/h 100000级洁净室换气次数n≥15次/h 300000级洁净室换气次数n≥12次/h
洁净车间管理培训--人员、微生物知识

缓冲间
二更
手消
缓冲间
洁净生产区
出口
脱下洁净服
公司产品的生产条件要求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
2.2.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免疫荧光试剂、免疫发光试剂、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金标试剂、干化学法试剂、细胞培养基、校准品与质控品、酶类、抗原、抗体和其他活性类组分的配制及分装等产品的配液、包被、分装、点膜、干燥、切割、贴膜以及内包装等,生产区域应当不低于100,000级洁净度级别。2.2.5 阴性或阳性血清、质粒或血液制品等的处理操作,生产区域应当不低于10,000级洁净度级别,并应当与相邻区域保持相对负压。2.2.6 无菌物料等分装处理操作,操作区域应当符合局部100级洁净度级别。2.2.7 普通类化学试剂的生产应当在清洁环境中进行。2015年第103号公告:《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本附录是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特殊要求。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本附录的要求。
一、概述--- GMP附录体外诊断试剂
PART 02
洁净区的污染
二、洁净区的污染---污染及其来源
污染的定义: 污染是指所有的不必要的物质。 不论是材料还是能量只要不是产品的组成部分, 都不是必要存在的、 会影响产品性能。污染有以下四种基本来源:1、 设施(天花板、 地板、 墙面) 2、 工具、 设备3、 人员4、 产品
2.压差要求
一、概述--- GMP附录体外诊断试剂
3.普通类化学试剂的清洁环境要求——引用附录
1.要有防尘、通风、防止昆虫或其他动物以及异物混入等措施;2.人流、物流分开,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前应当有换鞋、更衣、佩戴口罩和帽子、洗手、手消毒等清洁措施;3.生产场地的地面应当便于清洁,墙、顶部应平整、光滑,无颗粒物脱落;4.操作台应当光滑、平整、无缝隙、耐腐蚀,便于清洗、消毒;5.应当对生产区域进行定期清洁、清洗和消毒;应当根据生产要求对生产车间的温湿度进行控制。
《洁净区作业培训》PPT课件

≤1
≤1
B级
3500
1
10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级
350000
2000
100
50
D级
3500000
20000
200
100
精选课件
5
▪ 二、为什么要设置洁净区
▪ 尘埃粒子无处不在,它是携带微生物的载体,随气 流四处飘散。
▪ 空气——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是含有微生物的。因此, 空气是侵袭我们产品的污染物的主要媒介。
▪ 人体产尘:人眼可见最小颗粒为30微米。
在这样的条件下,操作人员最舒适,身体的分 泌物最少,可以不影响环境,使生产的物品不被污 染,同时利于物料如胶囊剂的保存。
精选课件
15
洁净区人员的作业要求
▪ 人员进入: ▪ 换鞋—脱外衣—洗手消毒—穿着洁净区工
衣—手消毒—经缓冲间进入洁净生产区
注意事项:更鞋后应该洗手,穿洁净工作服前 应先进行一次手消毒.
▪ b、封闭式 系统使用室内再循环的空气。这种系统最节能, 但缺乏新鲜空气,适用于只需保持空气温、湿度,无需人操 作或甚至少人进入的房间、库房。
▪ c、回风式 系统使用的空气一部分是新风,一部分是室内回 风。
精选课件
10
▪ 空气净化流程
新风
中效 送风
风 机
冷加 却热
加 湿
器器 器
高效
回风
洁净区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8
▪ 三、洁净区设置的意义 ▪ 1、空气过滤, ▪ 2、气流排污, ▪ 3、提高空气静压(相对负压?) ▪ 4、物料的温湿度要求 ▪ 核心就是防污染与交叉污染。
精选课件
9
洁净技术
进入洁净区人员培训规范

进入洁净区人员培训规范1.0目的建立进入洁净区人员培训标准程序,使其掌握洁净区作业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规范操作,从而保证洁净区的环境及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2.0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出洁净区人员。
3.0职责生产部及质量管理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0 作业内容4.1进入洁净区的人员包括针剂车间人员、质管部生物检定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及外来的检查人员、维修或施工人员等。
4.2进入洁净区的公司员工:4.2.1除应接受常规的各项培训外,还应特别进行卫生学、洁净作业等专业培训,内容包括:①无菌的基本概念:包括无菌产品的定义、污染源(微粒、微生物、热原等)、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等;②无菌控制方法:包括环境控制及监测方法、空气净化技术、洁净区的概念及管理要求、人员及物料进出洁净区的要求和程序、洁净作业知识、消毒剂及消毒方法等;③工艺规程及各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如进入不同洁净区域的更衣程序、无菌操作程序及技巧、清洁规程、清场方法等;④工艺卫生要求:人员、环境、物料、设备的卫生要求、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等。
4.2.2上述培训应以讲解和演示两种方式进行。
进入洁净区的员工经过上述各项培训及考核(包括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持有质量管理部发放的《岗位操作证》,方可正式进入洁净区操作。
4.2.3进入洁净区的员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工艺卫生要求进行各项操作,质量管理部对其工艺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发现员工有违规操作现象时应及时指正,必要时可随时安排有针对性的相关知识再次培训和考核。
4.2.4上述员工应至少每年接受一次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和考核。
4.2.5上述各项培训记录及考核成绩均应记录在《员工培训档案》中。
4.3对于批准进入洁净区的临时外来人员:4.3.1由洁净区工作人员事先说明洁净区管理的特殊要求。
4.3.2对其进行更衣方式、消毒(手部、器具)方法等讲解演示培训,指导其按《人员经净化进入洁净区标准程序》进出洁净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空气净化系统的空气处理措施
n 2)、气流组织的方式: n 乱流方式,主要是利用稀释作用,使室内尘源产生
的灰尘均匀扩散而被“冲淡”。它的原则是满足工 艺和人的卫生要求,避免涡流把工作区外的灰尘卷 入工作区,以减少药物被污染的机会。一般采用上 送下回的形式,使气流自上而下,与尘粒重力方向 一致。适合于10 000 – 300 000级洁净区。 n 层流方式,指流线平行、流向单一、具有一定的和 均匀的断面速度的气流组织方式。送入房间的气流 充满整个洁净室断面,它象“活塞作用”那样把室 内随时产生的灰尘压至下风侧,再把灰尘排至室外 达到100级洁净度。层流方式分为垂直层流和水平 层流两种。气流风速要求分别大于0.25米/秒和0.35 米/秒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温湿度
n 4、温湿度 n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
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 求时,100级、10 000级的洁净室(区 )温度应控制在20~24℃,相对湿度 控制在45~60﹪;100 000级、300 000级洁净室(区)温度应控制在18~ 26℃,相对湿度为45%~65%。
turbulent flow) n 具有多个通路循环特性或气流方向不平行的、不满足单向流定
义的气流。 n 11、静态测试 at-rest test n 洁净室(区)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
备已安装,洁净室(区)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 。 n 12、动态测试 operational test n 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下进行的测试。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一、几个概念
n 5、局部空气净化 localized air purification n 仅使室内工作区域特定的局部空间的空气含悬浮粒
子浓度达到规定的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方式。 n 6、粒子 particle n 一般尺寸为0.001~1000μm的固态和液态物质。 n 7、悬浮粒子 airborne particles n 用于空气洁净度分级的空气中悬浮粒子尺寸范围在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压力控制
n 3、压力控制 n 为了维持洁净室的洁净度免受邻室的污染或者污染邻室,
在洁净室内维持其一个高于邻室或低于邻室的空气压力,同时 为了防止外界污染物随空气从围护结构的门窗或其它缝隙渗入 洁净室内,以及防止当门开启后空气从低洁净区流向高洁净区 ,必须使洁净室对相邻房间或走廊维持一个正的静压差或负的 静压差。 n 1)、洁净室的压差原则: n 洁净室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不同等级的洁净室之间的静压差 应大于5Pa,洁净室(区)与室外的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并 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必须记录压差。 n 空气洁净度级别相同的区域,产尘量大的操作室应保持相对负 压。 n 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高的洁净室(区)对相邻的空气洁净级别 低的洁净室(区)一般要求呈相对正压。 n 青霉素类等强致敏性药物及其它易产生污染的区域应保持相对 负压。
一、几个概念
n 9、单向流 unidirectional air flow (也称为层流laminar flow) n 沿单一方向呈平行流线并且横截面上风速一致的气流。 n 1)、垂直单向流 vertical unidirectional flow n 与水平面垂直的单向流。 n 2)、水平单向流 horizontal unidirectional flow n 与水平面平行的单向流。 n 10、非单向流 non-unidirectional air flow(也称为乱流
洁净度 级别
100级 10,000级 100,000级
300,000级
尘粒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0.5μm
≥5μm
3,500
0
350,000
2,000
3,500,000 20,000
10,500,000 60,000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浮游菌/立 沉降菌/
方米
皿
5
1
100
3
500
10
1,000
15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2、人员卫生
n 4、人员进出洁净区程序
门
更
脱 外
洗 手
穿洁净 工作服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二、空气净化系统的空气处理措施
n 3)、送风方式 n 垂直层流(100级):顶送下回 n 水平层流(100级):侧送侧回 n 乱流(10000级):顶送侧回 n 乱流(100 000~300 000级):顶送侧回、上送 上回
n 4)、换气次数 n 10000级洁净室换气次数n≥25次/h n 100000级洁净室换气次数n≥15次/h n 300000级洁净室换气次数n≥12次/h
时间不少于10min后开始。 n 对于非单向流,测试时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
运行时间不少于30min后开始。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二、卫生基础知识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一、基本概念
n 生产卫生的监督 · 建筑物的布局以及物流的设计 · 物料和人员的缓冲室 · 地板、墙壁、天花板和设备材料的选择 · 人员防护设备和工作服 ·人员的卫生规程 · 厂房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规程 . 安全设施
0.1~5μm的固体和液体粒子。 n 8、洁净度 cleanliness n 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
的悬浮粒子的允许统计数。按单位容积空气中某种 粒子的数量来区分的洁净程度。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空气净化度监测
根据98年版
GMP的有关规 定,洁净室分
为四个等级, 即100级区、 10,000级区 、100,000 级和300, 000级,各级 别的要求如下 :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2020/11/24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一、洁净作业基础知识 二、卫生基础知识 三、识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一、几个概念
n 1、洁净室(区)clean room(area) n 对尘粒及微生物污染规定需进行环境控制的房间或
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对该 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其他有 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按要求进行控制。 n 2、净化 cleaning n 指为了得到必要的洁净度而去除污染物质的过程。 n 3、空气净化 air cleaning n 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使空气洁净的行为。 n 4、全室空气净化 whole room air cleaning n 通过空气净化等技术措施,使室内工作区的空气含 尘浓度达到规定的洁净度等级的方式。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一、几个概念
n 13、无菌 sterile n 不存在活的生物。 n 14、灭菌sterilization(sterilise) n 使达到无菌状态的方法。 n 15、无菌原料药sterile API n 不存在活的微生物的原料药 n 16、非无菌原料药 non-sterile API n 所含活的微生物量符合卫生学标准的原料药。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2、人员卫生
n 2)、个人卫生 n 保持清洁卫生,不得化妆和佩戴饰物
;生产区内禁止吃东西、吸烟,不得 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5401)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2、人员卫生
n 3)、工作服 n 工作服的作用:一是防止人体散发的污物对药品造
成污染,二是避免药品对人员的污染或危害。 n 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与生产操作和空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洁净环境监测的方法
n 1)、尘埃粒子数测定:尘埃粒子计数器。 n 2)、微生物的测定:主要有沉降菌测定和浮游菌
测定两种方法。 n 3)、风量的测定:风速仪测定。 n 测试状态 n 有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种状态。 n 静态测试是,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n 测试报告中应标明测试时所采用的状态。 n 测试时间 n 对单向流,测试时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
二、制药企业的卫生管理
1、环境卫生 2、人员卫生 3、生产工艺卫生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1、环境卫生
n 垃圾管理 n 草坪管理 n 三废处理 n 防鼠 n 防虫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2、人员卫生
n 1)、个人健康 n 新进员工必须经过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n 药品生产人员应有健康档案,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洁净室的发尘源
n 5、洁净室的发尘源:空气、人体、内环境 发尘、设备发尘、尘埃积存。
n 1)、空气——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是含有微生物的。 因此,空气是侵袭我们产品的污染物的主要媒介。 2)、人体的发尘——洁净室操作人员是最主要的发 尘源。
n 3)、 内环境的发尘——洁净厂房内装饰的发尘量 ,大部分来自地面(操作人员移动时与地面摩擦引 起)。 4)、设备的发尘——设备运转产尘。 5)、尘埃的积存——净化空气流分布不均匀引起。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
二、空气净化系统的空气处理措施
1、空气过滤 过滤器分类
性能指标 主要作用 过滤对象 滤材 尘粒粒径
尘粒除去率 阻力
%
毫米水柱
初效 G3(EU3)
对新风及大 颗粒尘埃进
>10μm尘粒
粗、中孔泡 沫塑料WY-
<
2
0
<3
行过滤
CP-200涤纶
无纺布
中效
对末级过滤 >1~10μm 中、细孔泡 20-50
H13(EU13) 处理的终端
维优质合成
过滤
纤维1-5μ
<15
<25
效率高、阻
力大,不能
再生,过滤
洁净作业与卫生培训病毒
二、空气净化系统的空气处理措施
n 2、气流组织与换气 n 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在室内造成一定
的空气流动状态与分布,通常叫做气 流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