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学读书报告(二)

摩擦学读书报告(二)
摩擦学读书报告(二)

《摩擦学原理》读书汇报

<固—液界面>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姓名:署恒涛学号:201410100230

第一部分固液界面简述

界面现象,相界面上因为存在于本体相不同的作用力而产生的一些现象;被习惯的称作“表面现象”;如:固体表面的水滴、海绵吸水等。一般来讲界面可以分为五种:固-固、固-液、固-气、气-液、液-液。关于固液界面的特性,它不仅与固体、气体本来性质有关;而且还与固液两相本质结构、组成甚至所处外界客观环境有关。另外,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固液界面一般都会与大气接触,因此在研究固液界面的特性时,切记不要忽视气相作用,比如气压等。

在研究固-液界面时,首先就要研究该界面的湿润性。湿润性是指液体在固体表面的铺展或凝聚的能力。一般认为:边界润滑膜的机理与润滑剂的湿润性有关。研究该特性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表面张力、接触角以及表面张力引起的内部压力。

固液界面的粘着现象与液体的表面张力密切相关。表面张力可以表述为液体表面在单位长度上的牵引力。

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并和两部分的分界线垂直,如果液面是平面,表面张力就在这个平面上。如果液面是曲面,表面张力就在这个曲面的切面上。表面张力是分子力的一种表现。它发生在液体和气体接触时的边界部分。是由于表面层的液体分子处于特殊情况决定的。液体内部的分子和分子间几乎是紧挨着的,分子间经常保持平衡距离,稍远一些就相吸,稍近一些就相斥,这就决定了液体分子不像气体分子那样可以无限扩散,而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和旋转。在液体表面附近的分子由于只显著受到液体内侧分子的作用,受力不均,使速度较大的分子很容易冲出液面,成为蒸汽,结果在液体表面层(跟气体接触的液体薄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分子分布来得稀疏。相对于液体内部分子的分布来说,它们处在特殊的情况中。表面层分子间的斥力随它们彼此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在这个特殊层中分子间的引力作用占优势。因此,如果在液体表面上任意划一条分界线把液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彼此的吸引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种表面层中任何两部分间的相互牵引力,促使了液体表面层具有收缩的趋势,由

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表面总是趋向于尽可能缩小,因此空气中的小液滴往往呈圆球形状。

表面张力F 的大小跟分界线的长度成正比。

严格的来讲,在固-液界面中,液体的表面张力为气-液表面张力,如图1所示。

图1 表面张力与接触角

)(SV γ-固气表面张力;)(SL γ-固液表面张力

)(LV γ-气液表面张力;θ-接触角

S L V 、、-气体、液体、固体

液体表面自动收缩的现象也可以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一般情况下,湿润性是通过测量液体在表面的接触角来实现的。如图1所示,接触角θ定义为固、液、气三相交界点上固-液界面与液-气界面切线之间的夹角。那么我们可以得到接触角与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为:θγγγcos ?+=LV SL SV 。一般当。<90θ时被称为湿润;当。>90θ时被称为不湿润。表面接触角大,则表示该表面是疏润性的;反之表示该表面为亲润性,这时它的粘附能大于液体的内聚能。而表面接触角的大小是由固体和液体的表面张力或表面自由能所决定的。

接触角θ可以用投影法得到,液体的表面张力可以用表面张力测试仪测出。另外,接触角θ还与固体表面的粗糙度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当两个平行的固体平板之间存有一滴液体时,会在液滴的端部形成弯月面。若液滴内部的压力小于环境压力,则弯月内凹;反之,弯月面外凸;如图2所示。

图2 液体弯月面 弯月面内外的压力差称为毛细压力或者拉普拉斯压力,可以为正值(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也可以为负值。

根据拉普拉斯公式,毛细压力引起的两平行圆盘的作用力LV F 为:

h R F LV LV )

cos (cos 212θθγπ+=

式中,21θθ、分别表示液体上下两表面之间的接触角;R 为圆盘的半径。 由上式可以分析:弯月面力的大小与球面的半径,液体的表面张力以及接触角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无关。在微尺寸的环境中,弯月面力应被作为重要的作用力不能被忽视。

第二部分 固液界面吸附膜

吸附是指在相界面上某种物质的浓度不同于体相浓度的现象。由于固体表面具有一定的表面张力,且在加工成型过程中形成的许多晶格缺陷使得表面的院子处于不饱和或者不稳定状态,液体的极性基团容易产生吸附,而使表面形成各种摸。表面吸附效应对于边界润滑和干摩擦状态都是十分重要的;有物理吸附膜和化学吸附膜之分。

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由于分子或原子相互吸引的作用力而产生的吸附为物理吸附;由于极性分子的有价电子与基体表面的电子发生交换而产生化学合力,使得极性分子定向排列,被称作化学吸附。两者示意图如图3、4所示。前者吸附膜较弱,对温度很敏感,加热可使分子解除吸附,且产生吸附于解除吸附是可逆的;后者较为稳定,且有不可逆性,要在高温下才能解除吸附。

图3 物理吸附图4 化学吸附除上述的吸附膜之外,在不同的相体界面层还会存在化学反应膜。化学反应膜又被称为表面反应膜,通常指外部物质与接触表面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不同于表面基体成分的化学物质的界面。这种反应是不可逆的,一般在重载、高温、高速的条件下形成,如图5所示。

图5 化学反应膜

机械学院检索报告

检索报告 级院系专业学号 姓名

说明 利用所学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检索方法,结合自己的专业,从多方面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并完成该课题的综合检索报告。(此页不打印) 一、数据库选择要求 1.中文数据库(参考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 2.外文数据库(参考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 3.搜索引擎(google、百度等)及本专业免费资源站点 二、条目解释 1.“检索年限”:范围限定在最近十年以内,各种数据库(检索工具)尽量选用同等年 限,以便之后根据检索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各类数据库(检索工具)的认识。2.“检索词”:在写出检索词的同时需注明检索词的性质,即检索项,如:题名、主题、 关键词、摘要、作者、作者单位、来源、全文、参考文献、基金等。(注意:数据库不同,检索项的表达方式不同) 3.“逻辑检索表达式”: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符来表达检索词与检索词之间逻辑关系。如: 要查找儿童教育方面的文献,逻辑检索表达式可表示为“题名=教育and 儿童” 或“关键词=教育并且儿童”。 4.每个数据库检索完毕后,记录检索结果数,每个数据库要求列出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最新 年限的文献信息5条,格式请参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不足规定条数的请注明原因)。 三、其它要求 1.每一种检索系统的检索报告如不够填写,可自行补充页数。 2.综合检索报告交打印版,交报告,并现场答题。(打印请使用A4纸,内文采用宋体5 号字;综合检索报告将存档,请注意排版整洁,并自行留底) 3.检索报告分为两个部分:检索课题概括、检索过程记录.

一检索课题概况 (25分) (一)检索课题名称(中英文题名) 1. 中文题名:硬质合金涂层刀具 2. 英文题名:Cemented carbide coating tools (二)检索课题研究现状 随着现代机械加工工业朝着高精度、高速切削、干式切削技术以及降低成 本等方向发展,人们对硬质舍金刀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涂层硬质舍金具有高硬度和 优良的耐磨性,延长了刀具的寿命。当前硬质合金刀具涂层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气 象沉积和物理气相沉积.涂层刀具的发展呈现涂层成分多元化、涂层结构多层化、涂层 基体梯度化和涂层工艺灵活化的趋势。涂层刀具后处理技术包括热处理、磁化处理及 深冷处理等,随着技术的进步。更多更新型的后处理技术将带来涂层刀具的又一次变 革。 (二)总体检索思路 1.简单介绍对检索课题要求的分析: 工科,国类中文,国外英文,近五年, 文献种类:图书资料、中文期刊论文、外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利文献及网络资源的检索。 2.本检索课题主要针对硬质合金涂层刀具研究现状最近十年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检索,查找硬质合金涂层刀具问题的相关前沿资料。针对检索需求,准备利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读秀、Apabi、Science Direct、SpringerLink 等工具进行资料查找,以完成课题检索任务。 3.关键词:硬质合金涂层刀具 4.检索策略:(检索式可自行添加) S1=硬质合金 S2=涂层刀具 S3=硬质合金and涂层刀具

管理学名著读后感

Who says the elephant can't dance ?》感奥巴马曾经说过:if I can get there as a human, who give you confidence to doubt ? 人不能怀疑自己,就算是没有把握,也要先上战场,后磨刀。 IBM 公司,长期以来执计算机世界之牛耳,被视为美国科技实力的象征和国家竞争力的堡垒,甚至《经济学人》杂志指出,“ IBM 的失败总是被视为美国的失败”。1993 年,郭士纳刚刚接手IBM 时,这家超大型企业因为机构臃肿和孤立封闭的企业文化已经变得步履蹒跚,亏损高达160 亿美元,正面临着被拆分的危险,媒体将其描述为“ one more step, and one more closer to the grave ”。 在郭士纳为IBM 掌舵的9 年间,这家公司持续赢利,股价上涨了10 倍,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之一。有人评价,郭士纳的两个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一、保持了IBM 这头企业巨象的完整;二、让IBM 公司成功地从生产硬件转为提供服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不制造计算机的计算机公司。 郭士纳在书中将自己使IBM 改天换地的辉煌岁月娓娓道来,既有只有CEO 才接触得到的第一手内部资料――各种会议卷宗、事态行将有变的种种蛛丝马迹、重压之下背本一战的各项决策,又有带领一家巨型公司大步向前的高屋建领、深思熟虑的管理思想。郭士纳是技术的外行,但是他却通过一系列战略性的调整让一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的IT 企业重振雄风。在这部惊涛骇浪的管理传奇中,郭士纳将他对管理、企业文化、企业规模与竞争力、企业转型的种种真知灼见寓于生动的记述当中,丰富、翔实、推心置腹,对所有商务人士备加关注的“传统企业如何转变为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务实而灵活的现代企业”作了最完美和精彩的诠释。 郭士纳(Lou Gerstner ,Jr .),IBM 现任董事长、前任CEO 。在加盟IBM 之前,他是RJR 纳贝斯克公司董事长兼CEO 。此前还在美国运通公司任总裁11 年,兼任其最大的分公司董事长兼CEO 此前,他还曾任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总监。他在达特茅斯学院获工程学学士学位,在哈佛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2000字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经典作品。在本书中,费先生立足于传统中国的乡村基底,以历史的视角审视社会,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全书由十二章随笔组成,语言凝练,旁征博引,各章之间联系紧密,逻辑清晰,构建了完善的认识体系,读毕获益匪浅,感触深刻。 一、背景 1、社会背景 《乡土中国》的写作时间和出版发行时间是不同的,写作本书的内容时,费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任教,彼时抗日战争还未结束,国内政治亦波诡云谲。作为爱国知识分子,费孝通先生力图通过对中国千百年来的社会基础——乡村的深入思考和挖掘,探寻中国发展的出路和未来。这种救亡的急迫在书中的表现便是少量内容的激进性。 文革进入尾声的1975年,中国的政治社会即将迎来巨大变革。这种变革的趋势同样影响到了学术界,于是在《世纪评论》的邀请下,费先生以“随写随寄,随寄随发”的方式讲授了自己关于“乡村社会学”的思考,并写成了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 2、写作初衷 正如书中所记,费先生写作该书内容的初衷并非著书立说,而重在理论探讨。彼时,费先生任西南联大教授,主讲“乡村社会学”,他并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是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他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在和青年学生们的交流之中,探讨崭新的理念,教学相长。而《乡土中国》不过“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而此书收集的是他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随讲随写,随写随寄,随寄随发”,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 二、主要内容 《乡土中国》的内容虽然涉及了乡土社会的众多方面,但是笔者认为本书的理论核心是“差序格局”,重点内容是“礼治秩序”和“长老统治”。 1、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是相对于西方“团体格局”的概念,其内涵是:个人的一生是个圆,这个圆正像被石头荡出的波纹,这个石头就是个人的重量,个人对社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或者说其本身的格局是怎样的,就决定了人生的这个圆有多大,这个圆也随其成长不断扩大,也就形成了差异格局。 “差序格局”之所以是本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因为它具有基础性。“差序格局”的存在意味着“熟人”和“自家人”相较于“陌生人”拥有着某种含糊不

工程材料读书报告

工程材料读书报告-工业陶瓷 【摘要】:工业陶瓷不同于传统陶瓷,具有坚硬、耐磨、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抗锈蚀等优良性能,将其用作化学工业的基本设备热交换器,可以提高其工作温度和降低其用于冷却时的热损耗,大幅度提高热效率,降低能耗。使用工业陶瓷制作的泵、反应器,不存在酸碱腐蚀问题,经久耐用,而且价格比不锈钢便宜的多。 由于工业陶瓷的优良性能,在化工行业中大有取代现用钢铁管件、管材和反应器的趋势。虽然工业陶瓷还存在脆(无韧性)、质量不稳定、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差等缺点,但是随着粉体工程学的发展,其机械强度和韧性肯定可以得到提高。 关键词:粉体工程学机械稳定性初级阶段 简介:工业陶瓷,即工业生产用及工业产品用陶瓷。 工业陶瓷的分类: 指应用于各种工业的陶瓷制品。又分以下6各方面:(1)、建筑一卫生陶瓷:如砖瓦,排水管、面砖,外墙砖,卫生洁具等;(2)、化工陶瓷:用于各种化学工业的耐酸容器、管道,塔、泵、阀以及搪砌反应锅的耐酸砖、灰等;(3)、化学瓷:用于化学实验室的瓷坩埚、蒸发皿,燃烧舟,研体等;(4)、电瓷:用于电力工业高低压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电机用套管,支柱绝缘于、低压电器和照明用绝缘子,以及电讯用绝缘子,无线电用绝缘子等;(5)、耐火材料:用于各种高温工业窑炉的耐火材料;(6)、特种陶瓷:用于各种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的特种陶瓷制品,有高铝氧质瓷、镁石质瓷、钛镁石质瓷、锆英石质瓷、锂质瓷、以及磁性瓷、金属陶瓷等。 种类和应用: 1. 氧化钙陶瓷(calcia ceramics) 氧化钙陶瓷(calcia ceramics)是指以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陶瓷。 性质:氧化钙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密度为3.08~3.40g/cm,熔点为2570℃,具有热力学稳定性,能在高温(2000℃)下使用,与高活性金属熔体的反应小,

管理学名著读后感

《Who says the elephant can’t dance?》感奥巴马曾经说过:if I can get there as a human, who give you confidence to doubt ? 人不能怀疑自己,就算就是没有把握,也要先上战场,后磨刀。 IBM公司,长期以来执计算机世界之牛耳,被视为美国科技实力的象征与国家竞争力的堡垒,甚至《经济学人》杂志指出,“IBM的失败总就是被视为美国的失败”。1993年,郭士纳刚刚接手IBM时,这家超大型企业因为机构臃肿与孤立封闭的企业文化已经变得步履蹒跚,亏损高达160亿美元,正面临着被拆分的危险,媒体将其描述为“one more step, and one more closer to the grave”。 在郭士纳为IBM掌舵的9年间,这家公司持续赢利,股价上涨了10倍,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之一。有人评价,郭士纳的两个最突出的贡献就就是:一、保持了IBM这头企业巨象的完整;二、让IBM公司成功地从生产硬件转为提供服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不制造计算机的计算机公司。 郭士纳在书中将自己使IBM改天换地的辉煌岁月娓娓道来,既有只有CEO才接触得到的第一手内部资料――各种会议卷宗、事态行将有变的种种蛛 丝马迹、重压之下背本一战的各项决策,又有带领一家巨型公司大步向前的高屋建领、深思熟虑的管理思想。 郭士纳就是技术的外行,但就是她却通过一系列战略性的调整让一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的IT企业重振雄风。在这部惊涛骇浪的管理传奇中,郭士纳将她对管理、企业文化、企业规模与竞争力、企业转型的种种真知灼见寓于生动的记述当中,丰富、翔实、推心置腹,对所有商务人士备加关注的“传统企业如何转变为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务实而灵活的现代企业”作了最完美与精彩的诠释。 郭士纳(Lou Gerstner,Jr.),IBM现任董事长、前任CEO。在加盟IBM之前,她就是RJR纳贝斯克公司董事长兼CEO。此前还在美国运通公司任总裁11年,兼任其最大的分公司董事长兼CEO此前,她还曾任麦肯锡管理咨询 公司总监。她在达特茅斯学院获工程学学士学位,在哈佛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自杀论》读书报告

<<自杀论>>读书报告 《自杀论》这本书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著作。涂尔干在书中批判了把自杀现象归为心理学畴的传统的错误认知,并且指出自杀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特定社会一段特定时间里所发生的自杀当作一个整体”,因此自杀是以社会性质为主的一种行为。涂尔干以社会学的视角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并且用了大量详细的数据和各种研究报告来分析了个人自杀与社会的关系,解释了自杀是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可能会发生的一种现象。本书将实证研究和社会学的理论有机的结合了起来,使得空泛的理论在实际研究中获得了具体的体现。 在当今社会,据调查资料显示,自杀在人口死亡原因排名中始终排在靠前的位置,成为除了传统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等导致死亡的原因外又一重要的因素。根据卫生部的调查,自杀在青少年的死亡原因中高居榜首,远远超过其他的因素,这就让人不得不重视自杀这种现象。而要预防自杀,就必须要从自杀的起因上来着手,只有能够充分分析自杀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个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自杀论》就是一本从社会学角度来剖析自杀原因的书籍,它对于自杀的预防和针对性的社会调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以社会学角度来看,自杀率与个人自杀事件分属于社会与个人两个不同层次,社会学研究的层面并不是个体,因此不会去用大量篇幅来分析个人的自杀,

就像书中涂尔干说的,社会学是以社会群体为研究对象,以个体作为研究对象是属于心理学的畴。因此《自杀论》中所研究的自杀,只是自杀者在某一群体或某一社会中所占的比例,即自杀率,本书的分析也是以社会群体为基础来进行说明的。 在书的导论中,涂尔干提到自杀作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曾经有无数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正因为人们对这个词太熟悉了,因此似乎并没有必要对自杀来下一个定义。但是涂尔干指出日常语言中的词,就像这些词所表达的概念一样,是模棱两可的,如果学者按照惯用法来使用这些词而不另作详细说明就很可能会陷入混乱,所以对自杀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义是必要的。涂尔干主根据外在的、可以观察到的形态特征给自杀下定义,因此他给自杀下的定义的容是:“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这样,自杀这种行为就有了一个明确的界限,来确保不会把一些非自杀的行为错误地归为自杀从而给分析结果带来误差。 接下来涂尔干把书的容分为三编一共13章来分析了导致人们自杀的社会因素和非社会因素,以及自杀这种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并且把自杀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在第一编中,涂尔干写了自杀的非社会因素,并且把非社会因素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分析。 第一章中涂尔干写了心理变态和自杀的关系,不可否认,神经衰弱的人或者患有精神病的人自杀率要比正常人明显高出很大一部

摩擦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绪论 1、摩擦学定义:是关于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表面的科学技术,包括摩擦、润滑、磨损和冲蚀。 2、摩擦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摩擦、磨损、润滑以及表面工程技术。 3、摩擦:是抵抗两物体接触表面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切向相对运动的现象。 4、磨损:着重研究与分析材料和机件在不同工况下的磨损机理、发生规律和磨损特性。 5、润滑:研究内容包括流体动力润滑、静力润滑、边界润滑、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等在内的各种润滑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6、表面工程技术:将表面与摩擦学有机结合起来,解决机器零部件的减摩、耐磨,延长使用寿命的问题。 第一章 1、表面形貌:微观粗糙度、宏观粗糙度(即波纹度)和宏观几何形状偏差。 2、表面参数:(1)算术平均偏差Ra 是在一个取样长度lr 内纵坐标值Z (x )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2)轮廓的最大高度Rz 是在一个取样长度lr 内最大轮廓峰高Zp 和最大轮廓谷深Zv 之和的高度。(3)均方根偏差Rq 是在一个取样长度lr 内纵坐标值Z (x )的均方根值。 3、对于液体,表层中全部分子所具有的额外势能的总和,叫做表面能。表面能越高,越易粘着。 4、物理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由于分子或原子相互吸引的作用力而产生的吸附叫做物理吸附,是靠范德华力维系的,温度越高,吸附量越小。物理吸附薄膜形成的特点是吸附和解吸附具有可逆性,无选择性。 5、化学吸附:极性分子与金属表面的电子发生交换形成化学键吸附在金属表面上,且极性分子呈定向排列。化学吸附的吸附能较高,比物理吸附稳定,且是不完全可逆的,具有选择性。 6、粘附:是指两个发生接触的表面之间的吸引。 7、影响粘附的因素:①润湿性,②粘附功,③界面张力,④亲和力。 8、金属表面的实际结构:(1)外表层:①污染层,②吸附气体层,③氧化层;(2)内表层:①加工硬化层,②金属基体。 第二章 1、固体表面的接触分类:(1)点接触和面接触。(2)①弹性接触(赫兹接触),②塑性接触,③弹塑性接触,④粘弹性接触。 2、名义接触面积:是两接触固体几何(宏观)界面的边界所确定的面积。 3、实际接触面积:是两接触固体之间传递界面力的各接触斑点面积之和。 影响因素:①载荷的大小,②材料的性质,③微观粗糙度。 4、接触模型:①圆柱体模型(当载荷改变时其接触面积保持不变),②圆锥体模型(比较接近实际情况,因为存在尖端微凸体的可能性很小),③形状对称的球体模型(最符合实际)。 5、塑性指数: 2 1??? ??=ψR H E σ σ:表面微凸体高度分布的标准偏差;R :微凸体的相当曲率半径;E :复合弹性模量;H :材料的硬度值。当ψ<1,弹性接触;ψ>1,部分接触点含有塑性接触;ψ>3,主要是塑性接触。 第三章 1、摩擦的概念:摩擦力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趋势)时在接触面间产生的切向运动阻力,这种现象称为摩擦现象。 2、摩擦有害的方面:(1)造成大量能量的消耗,引起机械效率的降低;(2)摩擦使得机器中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产生磨损;(3)摩擦使得摩擦副工作温度上升。 3、摩擦的分类: (1)运动状态:静摩擦和动摩擦;(2)运动方式:①滑动摩擦,②滚动摩擦,③转动摩擦;

机械设计读书报告

机械设计读书报告 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 机械设计是机械产品开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机械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如何实现机械设计理论的过程。从黄帝的指南车,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一个个灵巧的机械,到今天的火星探测车,无一不包含机械设计理论的成果。理论是工程现象不断升华和总结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现代机械设计理论是对现代机械产品原理和机理的科学总结,而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是使现代机械产品满足以及判断现代机械产品是否满足设计原则的依据。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是基于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形成的,现代机械设 计理论是现代机械设计的基础与核心,而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仅仅是现代机械设计的手段和目的。因此,掌握机械设计理论的程度将直接反映机械设计的水平。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是相对于传统设计理论与方法而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机械产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机械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向前推进,同时,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现代机械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手段。设计方法的发展进程可划分为:?从古代社会到17世纪为机械设计起源和古代机械设计阶段?由17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近代机械设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直到现在为现代设计阶段。 今天,机械设计学已成为研究机械产品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技术的一门学科。它以为发明创新机械提供正确有效理论和方法的机械学、为机械稳定、安静运转提供设计计算方法的机械振动学,保证机械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的机械结构强度学,延长机器寿命、降低能量消耗的摩擦学等学科为基础,探索设计过程本身的一般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设计过程的科学进程和规律。随着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机械科学向新的境界发展,有如给它注入新的血液、新的

管理学读书报告-4

管理学读书报告 管理学读书报告 管理学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它既充满了无数先贤和大众的传统智慧,更包含着后来者对无数未知领域的艰辛探索。仅从21世纪初的经历的几年来看,人们无不深刻地感受到今天来自各方面管理的严峻挑战。管理科学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科学理论之一,它出现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至一个企业,一个家庭;甚至到每一个人,都处在管理学的范围之内并受其影响,可以说管理现象遍布着整个人类社会。自从人们开始组成一个群体来实现个人无法完成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协调群体中个体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管理学知识,提升管理技能,不断深化对管理的认识,是在21世纪成长成才的重要一步,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管理科学的学习。我所阅读的管理学教材是由本校曾坤生教授担任主编的《管理学》(应用型),而恰好这本教材也是我“4+0”双学位课程的教材,目前正处在学习的进程当中。 《管理学》这本教材,全书分为十八章,每个章节论述一个管理学的重要知识点。第一章的总论,对管理进行了概述,什么是管理?用比较正式的说法就是,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组织对其所拥有的有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达成

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及其过程。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行为活动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管理的本质也在于对资源的有效配置。然后介绍了管理学的基本特征和二重性,现代管理学及其知识体系和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主要方法:建模和实践。 管理学是一门高度重视实践的学科,这也是由管理学的性质决定的,脱离实际高谈阔论,不仅做不好管理工作,更无法实现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学习管理学知识,就是要学习好管理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本书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介绍了管理思想的演进和管理道德,自第四章开始,就开始逐步介绍管理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本书的每一章,都以一个管理的故事出发,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管理科学原理的应用。第四章,管理决策,书中强调决策的重要作用,无论是进行计划、组织还是领导和控制,各项管理职能的开展都离不开决策。通过各种标准划分决策类型,提供多种情况下适用的决策方法。接着通过对管理环境的分析,着重阐述管理决策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方法。第五章,书本介绍了管理基本原理,并通过联想集团的人才资本管理案例来介绍系统原理的基本原则和人本管理的基本原理,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职工这一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而这个原理在风险管理中的人力资本风险暴露中也有相应提及,引入了以人为本的概念,在后面又相继介

关于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2篇

关于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2篇 关于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一: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 基础教育整天围着书本转,老师是从早跟到晚,就是让学生好好学习书本知识,其它方面几乎很难顾及到,而且把老师也累得够呛。甚至把老师变成了传授书本知识的工具,老师只要能把班里的成绩带上去,就是好老师,就是优秀老师,否则这个老师是不合格的,没有水平的。殊不知,老师的言行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学生,我们现在很多学生不像学生,就与老师的言行多少是有关系的,比如有老师教导学生要知恩图报,要感恩这个世界,可是他自己却并没有任何感恩的行动,甚至传出他不好的话语来。 道德是对人的基本要求,人要是不讲道德或不讲理,与动物又有何异,所以我们骂那些没有道德或良心的人叫禽兽不如或猪狗不如。由此可见,道德是对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道德是被人内化而接受的,它与法律不同,因为违反法律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制裁和惩罚,而对于违反道德的人,我们通常则会显得束手无策,无可奈何。因为道德没有刚性的要求,它更多是依赖人的自觉性和对外界环境的一种刺激反应,凭着这种自觉性和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反应,人进行自我约束,所以“慎独”的境界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其实是非常容易看出来的,因为只要有人,就有道德存在的地方,而且道

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可以通过每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来观察和衡量。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反映出国民素质的高低,更能体现出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所以道德教育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道德教育也是最难做好的教育。道德教育与书本知识教育不同,书本知识教育可以通过考试来测量,而道德教育是否做好,人们的道德素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很难通过考试来测量的。当前,我们的道德教育也是通过书本来这个途径来实现的,其测量方式也是考试,但是考试成绩高是否意味着道德素质就高,是否意味着道德教育就做好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纸上他可以这样写,可实际他会怎么做我们很难去要求他,而且他写的是否就是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他内心是否真正接受了这样一种理论和思想,我们往往很难把握。“当今人们已不满足于给学生一个简单的考试分数或能力分数,他们更希望考试能够提供诊断信息,能够报告学生的认知结构。”所以道德教育在当下非常难做,就连我们的精英群体——大学生,现在也变得非常难教育,其知识水平高低先不说,就看他们的日常表现,我们就能发现,我们的道德教育其实是处于滑坡状态,学生对于思想道德教育课,无非是把它当成考试课,至于里面所要求的,不少学生往往对此不屑一顾,认为只要考试能过关就可以了。因此,道德教育考试化也是当下道德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而且现在还没有一个更好的方式取代考试。其实,用考试方式测量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效果欠佳,而不用考试方式测量,又找不到更好的测量办法,所以道德教育现在面临两难困境。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没有教育的发展,社会的

【机械】Mahmoud Helmi Attia教授学术报告

【机械】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ahmoud Helmi Attia教授的学术报告圆满结束 研究生之窗讯(通讯员李相欣摄影报道)4月22日上午9点,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机械工程系Mahmoud Helmi Attia教授主讲的“A Unified Approsch to Fretting Wear Prediction Under Sliding/Impact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Frictional Heating”讲座在摩擦学研究所四楼大会议室顺利举行。 Mahmoud Helmi Attia教授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ASME(美国机械工程协会)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Industry 的副主编、ASTM(美国试验材料学会)微动疲劳小组的主席。2003年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协会机械制造工程方向的最佳论文奖;结构节点的非线性热弹性理论获得ASME颁发的布来科尔机器工具与器具奖。研究主要基于物理模型建模来考察其热弹性及动力学行为,实现加工制造及摩擦系统优化设计与控制、高速/高性能加工。 讲座伊始,Mahmoud Helmi Attia教授给在座的同学和老师讲了摩擦引起的温升和热应力的微动。Mahmoud Helmi Attia教授讲到这项工作为微动摩擦和疲劳测试的模拟和标准化提供了工具,并在摩擦焊接过程中得到最优。随后还讲到了预测微动疲劳强度和结构部件的剩余寿命,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并用摩擦热有关的热收缩现象和热应力断裂力学进行分析说明。 随着演讲的进行,老师和同学们都听的很仔细,并且记录了自己的疑问。在讲座的最后一个环节,有很多博士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包括在讲座过程中不理解的专业问题。Mahmoud Helmi Attia教授都给一一解答了,教授和同学们有了很好的互动。 演讲结束后,很多同学还在探讨所听到的内容。在一片讨论声,这次的学术讲座圆满结束。

霍伊教育管理学读书报告

霍伊教育管理学读书报 告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第三章学校结构 韦伯科层制模式 韦伯的科层制理想模型:劳动分工,非人格化,权威等级,规章制度,职业倾向。 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在学校体现为水平教学和分学科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们的专业化程度。科层制的工作氛围应该体现非人格化倾向,有利于促进组织合理性发展。权威等级成为了现代组织的普遍特征,保证了对上级指令的规训化服从。规则系统也有助于等级体系中各种活动的协调。保证了每一职员行动的统一性和稳定性。以上的科层制特征形成了一个协调优良的执行系统,保证了组织运行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对于韦伯科层制模式的批判: 模式的功能和功能障碍

规则的功能与功能障碍: 忽视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是指由员工在其工作场所互动时的需要而衍生的自然秩序与结构化。非正式结构产生于非正式互动,个体与群体间的互动模式的差异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地位结构特征,确定了非正式组织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和群体的倾向是组成非正式组织的重要部分。非正式组织产生于正式组织,并且对正式组织的作用既有建设性的又有破坏性的。鉴于此,管理人员既不必对于非正式组织的产生而恐慌,而且应该利用好非正式组织,促使组织形成一个高效率的组织。 科层模式的双重结构: 科层制的双重结构体现在韦伯对科层原则和专业化原则加以区分,两者都是可供选择的方法,韦伯似乎指代的是两种模式,而非一种单一的科层。这两种方法的选用可能导致领导者权威的来源冲突,对实际管理造成一定的阻碍。

女性主义者关于科层制的讨论: 女性批判者们认为科层制忽视了女性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使得女性没有办法和男性一样进行培训,同时,科层制强调权威,可能导致父权制的加深,使得女性的情况更加恶劣,被组织孤立。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反结构结构,主要表现在:群体的去中心化,个人直接交流取代了非人格化的制度,平等的关系,共享技能信息。 学校的正式结构: 霍尔论科层制结构: 在这里,霍尔运用组织量表将学校看成是两种相互区别的模式的理性组织。 将两者混在一起可能导致模糊,由此将两者分开或许会更好,由此有以下四种模式: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之读书笔记-新版.docx

读书笔记 题目:《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之读书笔记报告人: 指导教师: 日期:2012年6月10日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之读书笔记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约翰·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在读书的过程中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有一些感想和体会,跟老师分享一下。首先介绍一下作者约翰·杜威,他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评论家。他于1899年辞去密歇根大学哲学系主任,到芝加哥大学担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主任。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待了十年(1894~1904)。在这个时期里,他从事多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并以专著、论文、讲演、报告和书评的形式,发表了关于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逻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其中教育著作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一思想总结 在《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一书中,杜威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我的教育信条 杜威在1879年应某日报要求,发表了著名的《我的教育信条》,在这篇文章中,杜威提出了五个信条。 第一个信条说明什么是教育。他说,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进行的。每个个体从出生开始就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教育,教育能够不断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 第二个信条说明了什么是学校。杜威认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是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 第三个信条谈到了教材问题。杜威认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学校课程的内容应当注意到从社会生活的最初不自觉的统一体中逐渐分化出来。“学校科目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 身的社会活动。” 第四个信条说明了教育方法的性质。杜威把方法问题归结为儿童的能力和兴趣的发展问题。他相信,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 第五个信条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每个教师应当认识到他的职业的尊严,他是社会的公仆,专门从事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一 报告题目:Friction in Tribo-Fatigue System(摩擦-疲劳系统的摩擦学特性)和Troppy Phenomenon(波浪形损伤现象)。 主讲人:Sergei Sherbakov副教授 时间:2011年10月23日 如果单纯地从疲劳强度或者摩擦学的角度已经无法解决承受弯曲和接触应力的钢轨、曲轴等的可靠性问题。事实上,摩擦学告诉我们:为了降低磨耗,必须提高钢轨的硬度。儿断裂力学强调增加硬度是危险的——它将导致过早的疲劳损坏。很明显,我们需要在这种矛盾的要求之间采取折衷的方法,摩擦疲劳学即可以提供这种办法,同时还能考虑到零件系统在经济上的重要性。因此,作为新学科的“摩擦疲劳学”为综合评定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开辟了新的途径。 应我们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摩擦学专家、副教授Sergei Sherbakov于2011年10月19-23日来我校访问,并做精彩学术讲座。Sergei Sherbakov现执教于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担任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摩擦疲劳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机械系统摩擦-疲劳损伤力学和接触力学。在Sergei Sherbakov的访问期间,他为我们做了2个题为Friction in Tribo-Fatigue System(摩擦-疲劳系统的摩擦学特性)和Troppy Phenomenon(波浪形损伤现象)的专题报告。 在报告的第一部份中,Sherbakov以流畅的英语,深入浅出的介绍关于摩擦疲劳现象中的各种问题。他首先介绍了疲劳试验的分类以及在测试设备上的创新方法;继而介绍了分析实验结果,并在试验中考虑到了不同属性的材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介绍由他所建立的摩擦模型数值模型中,他从简单的圆柱上受到纯滚动摩擦模型入手,进行建模,通过建立的数值模型来分析摩擦系数对摩擦疲劳的影响,并计算了非接触载荷所引起的应力变化。 在报告的第二部分中,他首先介绍了从摩擦到摩擦疲劳系统的演变。而后分析了会引起摩擦疲劳bomb时的工况。简要介绍了Troppy现象的形成,给出了实验模型中所出现的Troppy现象,以及原理和与之类似的现象所导致的钢轨磨耗,计算分析应力与应变的变化,然后再与Ansys中的仿真结果相比较,并用形象生动的动画展示了应力的变化过程。 在报告的最后,在座师生就关心及感兴趣的问题,纷纷向Sergei Sherbakov

关于西部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关于西部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正式版

关于西部教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直以来,西部的发展相对东部都极其缓慢,尤其是教育,更是受到多方关注,我们国家也不断倡导学生及社会的力量去帮助西部。我们此次支教采用家访的形式,通过和村民聊天,关于限制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发展的原因,得出如下几个调查报告结论: 一:社会环境问题 一个地方教育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跟当地的经济背景,文化背景,交通地理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被调查的垭垅村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孩子

们一般上完初中就不在上学,而是出去打工,一方面是因为学习不好,没考上,一方面是当地教育质量较差,还有就是,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一般家庭的负担都比较重,当地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都在外打工,一些初中都没有上的孩子在外打工回来,盖了新房子,很是让一些家庭羡慕,一些孩子就认为上完初中也是出去打工,上完小学也是打工,同样是打工,早出去,可以早点改变家庭现状,所以就辍学了。 几乎所有家庭都是支持孩子继续上学,考不上孩子才只好去打工,因为很多村民都在外打工,也意识到文化水平的重要性,所以比过去更支持孩子教育。

摩擦学实验报告

摩擦磨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结构、测试原理及测试过程。 2、了解常用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的使用方法。 3、了解摩擦系数与磨损量的测量。 4、测试实验用材料摩擦系数。 二、实验设备: 1、划痕实验仪。 2、销盘摩擦磨损实验机。 3、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 4、疲劳摩擦磨损实验机。 三、实验要求: 1、了解常用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结构、测试原理及测试过程。 2、熟悉并掌握常用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的使用方法。 3、测试实验用材料摩擦系数。 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四、实验设备与实验结果: MT-3000工作原理与结构 1、测试原理

MS-T3000摩擦磨损运用球-盘之间摩擦原理及微机自控技术,通过砝码或连续加载机构将负荷加至球上,作用于试样表面,同时试样固定在测试平台上,并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使球摩擦涂层表面。通过传感器获取摩擦时的摩擦力信号,经放大处理,输入计算机经A/D转换将摩擦力信号通过运算得到摩擦系数变化曲线。μ=F/N μ—摩擦系数F—摩擦力 N—正压力(载荷) 通过摩擦系数曲线的变化得到材料或薄膜的摩擦性能和耐磨强度,即在特定载荷下,经过多长时间(多长距离)摩擦系数会发生变化。 2、试验机结构 1.加载方式:砝码加载; 2.加载范围: 10g~2000g、精度0.1g; 3.平台转速: 1转/min~3000转/min、精度±1转; 4.升降高度:20mm; 5.旋转半径:3mm~20mm; 6.摩擦副夹具:Φ3mm、Φ4mm 、Φ5mm、Φ6mm ; 7.摩擦副:GCr15钢球、AlO陶瓷球、ZrO陶瓷球、SiN陶瓷球; 8.测试操作:键盘操作,微机控制; 实验结果

(完整word版)论法学研究方法读书笔记

论法学研究方法读书笔记 问题意识(如何选题) 在问题意识方面,最重要的是区分该问题是理论问题还是制度问题。是提出立法对策还是有理论和模型。 证伪方法(如何对理论进行论证) 1、研究必须要有假设。学者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一个假设性的理论命题,对这个问题做理 论上的解释。 2、对理论命题的重要性。包括理论上的证明和经验上的证明。 3、证伪对于研究结论的检验作用 证伪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1、尽量证明自己的理论不被推翻。2、证伪的意义在于要界定理论的边界和使用范围。 大胆假设(如何提出理论创新) 理论要想取得重大的突破,必须首先提出一般理论的例外,然后用经验事实对这个例外加以证实,之后再将其确定并概念化,最终提出自己的理论。王力“先归纳后演绎”和黄宗志“从经验到理论”。 模式化分析与因果律的揭示 模式化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最大程度地了解“是什么”的问题,最有利于达到社会科学的理论任务。可能的困难在于:模式化分析需要明确划分模式的标准,对于这一标准或模式要素的把握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思考的跳跃有两层含义:提出理论和模型;对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对于因果关系的分析,不能以事实来解释另一事实。应当用模型化的理论去解释事实;把解释事物成因的理论概括出若干变量。 与最前沿的理论进行对话 社会科学是在理论的竞争和对话中前进的,对话才是学术研究的本质和归宿。 一个完整的社会科学研究分为五个阶段:第一,研究者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从经验出发,发现、提出并解决理论问题);第二,要学会提出假设;第三,要运用科学方法对其加以证明,特别注意证伪方法的使用;第四,要学会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归纳的方法,从一般到个别,提出概念化、模式化的理论,进行因果律的分析;最后,要跟最前沿、最经典和最权威的理论进行对话,发现这些理论的例外,反思甚至挑战他的权威性,到最后将例外联系起来,或许就是一种理论的创新。 如何对待事实经验 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描述和解释。法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必须以理论为导向。林毅夫的学术态度:第一,一种理论跟现实不一致的时候,应当反思理论而不是让现实迁就理论;第二,学术的发展研究与国家的经济关系密切。对策法学不是一无是处的,关键是我们过去既没有基础理论的指引又对实践缺乏必要尊重,所以才导致失败。逻辑的跳跃有两个指向:一是中国法制的经验另一个是中国法制的教训。 如何进行价值研究 社会科学的方法总体上是客观性,描述性的方法,讲究价值中立和价值无涉。法学应该如何对待价值问题:(1)我们应把价值问题当作一个客观法律现象,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对其分布、形态、状况和冲突加以研究。价值问题是完全可以进行客观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研究价值分布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客观研究对象。(2)切忌在研究中轻易的出应然的结论,这种判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太强,而客观性和科学性不足。(3)一定要考虑价值研究的可操作性问题。总之,研究价值应当将研究对象客观化,从价值的反面切入进行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因果律的揭示。法学研究应该分析近因,而不应该动辄强调追

摩擦学读书报告(二)

《摩擦学原理》读书汇报 <固—液界面>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姓名:署恒涛学号:201410100230 第一部分固液界面简述 界面现象,相界面上因为存在于本体相不同的作用力而产生的一些现象;被习惯的称作“表面现象”;如:固体表面的水滴、海绵吸水等。一般来讲界面可以分为五种:固-固、固-液、固-气、气-液、液-液。关于固液界面的特性,它不仅与固体、气体本来性质有关;而且还与固液两相本质结构、组成甚至所处外界客观环境有关。另外,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固液界面一般都会与大气接触,因此在研究固液界面的特性时,切记不要忽视气相作用,比如气压等。 在研究固-液界面时,首先就要研究该界面的湿润性。湿润性是指液体在固体表面的铺展或凝聚的能力。一般认为:边界润滑膜的机理与润滑剂的湿润性有关。研究该特性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表面张力、接触角以及表面张力引起的内部压力。 固液界面的粘着现象与液体的表面张力密切相关。表面张力可以表述为液体表面在单位长度上的牵引力。 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并和两部分的分界线垂直,如果液面是平面,表面张力就在这个平面上。如果液面是曲面,表面张力就在这个曲面的切面上。表面张力是分子力的一种表现。它发生在液体和气体接触时的边界部分。是由于表面层的液体分子处于特殊情况决定的。液体内部的分子和分子间几乎是紧挨着的,分子间经常保持平衡距离,稍远一些就相吸,稍近一些就相斥,这就决定了液体分子不像气体分子那样可以无限扩散,而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和旋转。在液体表面附近的分子由于只显著受到液体内侧分子的作用,受力不均,使速度较大的分子很容易冲出液面,成为蒸汽,结果在液体表面层(跟气体接触的液体薄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分子分布来得稀疏。相对于液体内部分子的分布来说,它们处在特殊的情况中。表面层分子间的斥力随它们彼此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在这个特殊层中分子间的引力作用占优势。因此,如果在液体表面上任意划一条分界线把液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彼此的吸引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种表面层中任何两部分间的相互牵引力,促使了液体表面层具有收缩的趋势,由

罗宾斯的管理学读书笔记

罗宾斯的《管理学》读书笔记 光明新区组织人事局许茂煜 通过三周时间的认真学习,我感觉受益匪浅。在这里,首先感谢组织和深圳党校给我们一次加深理论学习的机会;感谢各位专家教授的悉心教授辅导。通过学习,起到了更新观念、开阔思路,转变理念的作用,达到了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的目的。同时在学习中进一步夯实政治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改造。 按照学习安排,我抽空研读了两本管理学名著,一本是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和罗宾斯的《管理学》(第七版),现就罗宾斯的《管理学》(第七版)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罗宾斯的《管理学》(第七版)是一本比较经典的管理学著作,从它的版数就能看得出来,一直经久不衰。这么好得一本书,如果读完之后不写点什么岂不是跟没读一样。虽说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读后感,但更确切的说是读书笔记,因为书里不仅有理论,而是还有很多案例,一边读总会想到些什么其他的东西,理解之后有的问题更是可以扩展的很远,一发而不可收拾,不仅仅限于管理学的范围了。但在这篇文章里不会有扯得很远的东西,首先要说一些书中的理论,然

后理论要联系实际,针对中国现在管理领域的一些问题,说自己一些浅薄的看法。 第一,书的结构。本书共有六个部分,第一篇,绪论,主要是讲管理和管理者及迄今为止的管理理论;第二篇,没有题目,因为主要讲现今环境下管理的一些影响要素,包括组织文化,全球化环境,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后四篇,按照管理过程论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顺序,分别讲解。每一篇后面都要插入一个创业单元,也按照职能顺序分析;每一章后面的习题部分都有一个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管理这样一个思考单元。书里讲了很多理论,但让读者思考的东西更多,比如道德和责任的问题,就像小标签一样,时不时出现提醒你,电子商务也是,现在的新趋势嘛,拓宽了读者的视野,而创业单元,就像一步步手把手教你创业一样,循序渐进,这让我想起另一本书的名字,《从优秀到卓越》,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学到了点东西。书的结构安排合理,写的好不枯燥,让人有兴趣读下去。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没有案例,无论是对教的还是对学的,都是不完整的。说到这里,有一些很重要的问题,虽然扯的有些远,但我个人认为,其实是十分重大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在这里介绍书的结构?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教材没有这么好的?为什么在很多领域,比如计算机还有这个管理学,经典的教材都是外国的?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最根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