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院感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培训课件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培训课件

临时性血管通路感染
如紧急透析时的临时导管,感染风险相对 较高。
透析液污染问题探讨
01
02
03
透析液细菌污染
透析液配制、储存、使用 等环节可能受到细菌污染。
化学物质污染
如消毒剂、重金属等残留, 可能对透析患者造成危害。
微生物内毒素污染
透析液中微生物死亡后释 放的内毒素,可引发患者 热原反应。
设备消毒不彻底导致交叉感染
维持尿毒症患者生命,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和酸碱平衡失调;为肾移植创造条件。
血液透析设备简介
01
透析机
包括血液泵、透析液配制装置、 透析液温度及电导度控制装置等,
是血液透析的核心设备。
02
透析器
由透析膜及其支撑结构组成,是 实现血液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
的场所。
03
水处理系统
包括反渗机和去离子水装置,用 于提供符合透析要求的纯净水。
提供情绪疏导途径
向患者介绍情绪疏导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听音乐等,帮助其 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
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交流互动,以减轻孤独 感和心理压力。
家属沟通技巧和注意事项
与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主动与家属交流,了解其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和期望,共同制 定治疗方案。
透析过程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及时处理并发症,确保透析安 全有效进行。
血管通路建立
包括临时性和永久性血管通路, 如中心静脉导管、动静脉内瘘 等。
患者准备
评估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透析结束处理
测量生命体征,评估透析效果, 做好记录并安排下次透析时间。

血液透析院感培训护理课件

血液透析院感培训护理课件
适应症 禁忌症
02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防控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患者安全
提升医疗质量
遵守法规要求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防控措施
严格手卫生
医护人员和患者需遵循 手卫生规范,减少细菌
传播。
清洁与消毒
对透析设备、治疗台、 地面等进行定期清洁和
消毒。
隔离与防护
对疑似或确诊感染的患 者采取隔离措施,为患 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05
案例一: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控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害
防控措施
严格执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卫生和无菌操作规程,定 期更换导管敷料,保持导管接口清洁 干燥,对导管进行定期消毒等。
案例二:手卫生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手卫生的重要性
手卫生操作规范
案例三: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暴发的应对与处理
感染暴发的定义和特点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暴发是指在短时间内,同一病区或整个透析中心出现多例同种 感染病例的现象。
培训与教育
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防 控培训,提高防控意识
和技能。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防控的监管与评估
01
定期检查
02
数据监测
03
外部审计
04
持续改进
03
护理人员的基本职责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执行血液透析操作
观察病情变化 记录护理过程
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
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 操作技巧、并发症处理等。
考核标准
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确保护理人员 具备胜任血液透析工作的能力。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培训课件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培训课件

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操作规范性
岗前培训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全面的血液透析知识和感染防护技能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必要 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定期培训
针对血液透析技术和感染防护要求的变化,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业知识更新和技 能提升培训。
完善医疗废弃物处理流程,确保环境安全
分类收集
将血液透析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按照感染性废弃物和非感染 性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避免交叉污染。
影响
可能导致病原体在环境中扩散,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威胁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6
本季度预算的优化和改进建 议
加强患者宣教,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患者宣教
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宣传视频等方式,向患者传递血液透析的基本知识 、感染防护措施及自我护理技巧等信息。
自我防护意识提升
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防护方案,引导患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提升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率,保障患者安全。
培训对象
血液透析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员等。 血液透析室管理人员。
培训时长
•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安排在2-3个小时内完成培训。
02
血液透析和医院感染基本知 识
血液透析的基本概念
血液透析是一种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通过弥散、超滤 和对流等原理,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酸 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以达到治疗目的。
严格执行透析操作规范
制定透析操作规范,包括透析液的配制、透析器的使用、血 液管路的消毒等方面。
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透析操作规范并严 格执行。
提高患者个人卫生习惯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 育,提高其对个人 卫生的重视程度。

血液透析院感培训知识ppt课件

血液透析院感培训知识ppt课件

11

• • •
手套:进行无菌操作时,需戴手套。血透病人上机和下机时或接触血 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处理被它们污染的物品时,戴清洁乳 胶手套。病人治疗结束后及时摘手套,并洗手。治疗不同病人或医护 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特殊情况 下如工作人员手部有伤口,给梅毒或HIV感染病人进行操作时,应戴 双层手套。 有传染性疾病者应休息至无传染性时方可恢复上班。 预防接种:建议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指标阴性者)。 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要关注卫生保洁人员 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监督。
6
• 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当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 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 毒,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 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确保床单元一人一用一更换。 • 血液透析室应当根据设备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 消毒,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每次冲洗消毒后应当测定管 路中消毒液残留量,确保安全。 • 医务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医务 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或者护理操作时应当按照医疗护理常 规和诊疗规范,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 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16
• 7 废物管理 – 处理废物与排泄物时医务人员及卫生员应做好自我防护,如乳胶 手套、口罩防止体液接触暴露和锐器伤。 – 废物按照《废物处理制度》处理。 – 室内盛装废物的容器应保持清洁,及时更换。
17
• 8 监测与监督 • 常规每月监测:空气、反渗水、医生护士手、操作台、透析器进出口 。 • 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应定期巡视血透室,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7
•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 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 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半年复查1次。 •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 感染的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或者隔离透析 治疗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治疗间或者治疗区、血液透析 机相互不能混用。 • 血液透析室应当严格按照血液透析器复用的有关操作规范 ,对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进行复用。

2024年血液透析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

2024年血液透析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

04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
提高患者对感染防控意识培训
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
01
向患者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并提醒其在透析前后、接触公共
设施后等关键时刻进行手部清洁。
教授透析过程中的感染防控措施
02
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口罩、保持透析环境清洁、避免触碰透析管
路等高风险行为。
提供感染防控知识手册
03
制作简单易懂的感染防控知识手册,供患者随时查阅,加深其
02
医院感染管理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定义、分类及传播途径
医院感染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 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 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感染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 液系统、皮肤软组织等感染;根据病原体种类可分为细菌 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
隔离防护措施
包括标准预防、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等,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以防止病原体在病人之间传播。同时,医护人员也需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隔 离衣等。
03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管理实践
环境布局与设施要求
01 环境布局原则
明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划分,确保各区 功能明确,互不交叉。02 Nhomakorabea设施配置要求
配置独立的透析治疗室、治疗准备室、专用手术 室等,确保透析治疗安全进行。
03 空气净化措施
采用空气净化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降低感 染风险。
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流程
01
02
03
器械清洗
使用专用清洗剂,按照规 范流程对透析器、管路等 器械进行彻底清洗。

PPT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PPT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建立完善的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监测 体系,包括患者感染情况、医护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环境清洁度等方面的 监测。
定期对监测数据和质量控制指标进行 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 应措施加以改进。
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指标,如消 毒效果监测、无菌物品合格率等,确 保血液透析室各项感染防控措施得到 有效落实。
风险预警系统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血液透 析患者感染风险预警系统,实现
实时监测和自动预警。
04
持续改进
定期对风险预警机制进行评估和 改进,提高预警准确性和响应效
率。
05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 事件处理流程
发现与报告制度
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
通过定期的环境监测、患者监测和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 在的感染风险。
医疗废物处理
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对使用过的透析器、管路等 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03
血液透析室消毒隔离 技术
空气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
使用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照射,有效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和病 毒。
臭氧消毒
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对空气进行 消毒。
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消毒 隔离、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等,以 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血液透析室人员培训制度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血液透析相关知 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 业素养和操作技能。
血液透析室设备管理制度
对血液透析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和校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减 少故障和感染风险。
PPT血液透析室医 院感染管理知识培 训
目 录
•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概述 •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 血液透析室消毒隔离技术 •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风险评估与监测 •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事件处理流程 • 提高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策略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培训课件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培训课件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改善医疗环境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确保 空气流通、清洁卫生,减少细 菌滋生。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制 度等,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 到位。
加强患者教育
指导患者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如勤洗手、戴口罩等,增强患 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定期评估与更新
定期对培训计划和内容 进行评估和更新,以适 应新的医学技术和要求 ,保证培训的持续性和 有效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环境清洁与消毒
定期清洁和消毒透析室,包括空气、表面和设备。
规范操作
确保医务人员遵守标准预防措施,如手套、口罩、洗手等。
消毒与灭菌
消毒剂选择
01
选择适合透析设备和环境的消毒剂,并遵循产品说明进行使用

灭菌方法
02
根据设备类型和材质,选择适当的灭菌方法,如高压蒸汽灭菌
、化学浸泡等。
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03
手卫生后,使用干净的毛巾或烘干机烘干双手,避免用不干净的毛巾或手部接触 表面。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熟练掌握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 和使用方法,包括手套、口罩
、护目镜、隔离衣等。
在接触患者、处理体液、进行 侵入性操作等情况下,应正确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后,应按照 医疗废物处理,避免重复使用
或污染环境。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培训课件
2023-11-06
目录
•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概述 •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传播途径 •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风险评估与控制 •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培训计划与实施

血透室院感培训课件ppt

血透室院感培训课件ppt

培训效果评估计划
评估目标
了解培训效果,发现问题,持续改进。
评估内容
员工理论知识测试、实操技能考核、满意度调查等。
评估方式
考试、问卷调查、观察等。
05
血透室院感案例分析
案例一:血透室院感爆发事件
总结词
血透室院感爆发事件是指在一个血透室内,由 于某种原因导致多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

01
02
事件起因
手卫生方法
手卫生监督与考核
培训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步骤 ,包括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手部消毒剂 。
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监 督和考核,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04
血透室院感培训计划
新员工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
确保新员工了解血透室院感防控 的基本知识、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提高对院感的重视程度。
案例三:透析液配制操作不规范引发院感事件
总结词
透析液配制操作不规范引发院感事件是指在进行透析液 配制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透析液被污染的情况 。
事件起因
透析液配制过程中,如未按规定进行清洁消毒、未按规 定进行水质检测等操作不规范行为所致。
感染类型
常见感染类型包括败血症、肺部感染等。
患者情况
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情况各异,但均在接受透 析治疗后出现感染症状。
血透室是医院内专门为需要进 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提供服务的 场所。
血透室院感发生原因
患者免疫系统受损
血液透析患者通常免疫系统受损,容易感染 病原体。
医疗操作中接触病原体
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直接接触患者的 血液和体液,从而传播病原体。
频繁接触医疗设备
血液透析过程中需要频繁接触医疗设备,如 透析机、管道等,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It is suggested to integrate regular observational audits of infection-control procedures in performance reviews of hemodialysis units. (Weak)

• 翻译一下:
处。

既然不是专机专区问题,那么,又会是什么问题呢?

• 在KDIGO指南中关于HCV的预防中,更加强调的是医护人员的标 准操作规程。这其中,手卫生问题应该是最关键的因素。
• 具体应当如何做呢?
• 在KDIGO指南中,做出的是如下建议:
• 在接触病人或透析设备前后,工作人员必须采用肥皂洗手或抗 菌洗手液洗手和冲洗,在没有明显污染时可用含酒精干洗手液擦手;
• 新加坡中央医院于2015年10月6日的发布会上表示,医院毫无保留 地道歉,将不遗余力检讨程序,并且调查所有可能造成感染的来源。 该事件中央医院负全责,医院将不遗余力地检讨一切流程及检查所 有可能的感染来源,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新加坡卫生部表示,已针 对这起医疗事故成立独立评审委员会,负责确定新加坡中央医院已 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调查感染发生的原因以及补救薄弱环节。

一、可复用透析器。如果标称一次性透析器的进行复用,违规;

二、全自动复用机复用。如果进行手工复用,违规;

三、透析用的管路不允许复用。如果管路复用,违规。

想象一下,一拨患者下机了,大部分是复用的透析器,而如果
还是手动复用,所有复用的透析器都扔在一个大池子里。这时,如
果有一例丙肝感染患者,那么,在不进行严格消毒和隔离措施的情
2015年新加坡最严重院 内感染,“医院幽灵” 无处不在
• 据新加坡当地媒体报道,22名患者中共有8人死亡,其中四名因可能 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并发症和败血症死亡,三名在进行了彻 底评估后确认并非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死亡,还有一名患者的死 亡原因尚未确认。感染的22人中,年龄最小的24岁,其余均在50至 60岁。初步调查显示,感染的源头可能来源于静脉注射剂。

前面的层层剥笋,此次陕西镇安县血透室丙肝感染事件的真正
元凶似乎已经能够露出水面了,那就是不正规的进行复用透析器。
只不过,这一点尚没有任何证据支持,全是我个人的一种猜。
• 还有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首先,复用并不是原罪。美国很多透析中心直至目前还在复用,
单支透析器甚至能够复用80次之多。一个患者每年仅需两支透析器,
• 第二十六条 血液透析室应当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 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工作区域包括 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区、接诊区、储存 室、污物处理区;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设置复用间。
况下,是否其他透析器也都容易沾染上丙肝病毒?

• 思前想后,也只有这一种可能,能够造成短期内如此大规模的丙肝 院内感染。

而且,从之前发生的几次其他医院的丙肝感染报道中,不正规
的复用透析器正是导致大规模感染的关键因素。

可惜,这一次,至少截止目前从新闻中得到的信息中,关于这
一最关键的因素,仍是语焉不详。
• The use of dedicated dialysis machines for HCVinfected patients is not recommended. (Moderate)
• Where dialyzer reuse is unavoidabl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ialyzers of HCV-infected patients can be reused provided there is implementation of, and adherence to, strict infection-control procedures. (Weak)
想一想都觉得好省钱。所以,从经济学角度考虑,我甚至认为,复
用透析器在若干年后还有可能慢慢重新成为主流——真的能给国家
省钱呀!
• 但一定要正规复用,那种如同手工作坊式的复用模式必将慢慢淘汰。 其次,看一下这张KDIGO指南中的图:这是世界各国(没有中国数 据)透析患者HCV感染比例。可以看到,即使透析质量最高的日本, 其透析患者中HCV阳性的比例都高达20%,其他国家中甚至有高达 68%的。这说明,血透患者确实是丙肝的高发人群。
• 2010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妇幼保 健院血透患者感染丙肝;
• 2011年8月,河南省新安县人民医院透析患者感染丙肝事 件;
• 2012年2月,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院血透患者感染丙肝事 件;
• 2014年9月,安徽寿县医院7名血透病人感染丙肝; • 2016年2月,这次轮到了陕西镇安县......
• 除洗手外,工作人员在照护病人或接触任何可能的污染表面必 须戴一次性手套,离开透析时脱下手套;
• 病人到达和离开透析应该洗手或采用含酒精干洗手液擦手。
• 而我国SOP中,对手卫生问题是如下建议的:

• 那么,还剩下最后一个环节了:透析器的复用问题。
• 所谓复用,指的是透析器的重复使用。我国目前没有完全禁止 复用透析器,但应该满足如下几个条件:
• 3.1 Hemodialysis units should ensure implementation of,and adherence to, strict infection-control proceduresdesigned to prevent transmission of bloodborne pathogens, including HCV. (Strong)

首先,从理论上讲,如前所述,丙肝病毒的直径是36-40纳米,而透析器的膜孔径
是5-15个纳米。

40个纳米的个头,要通过5-15个纳米的膜孔径,您可以想象一个胖子挤门缝时的场
景。所以,理论上,丙肝病毒是不会通过透析器的膜进入透析机里面去的。

具体来说:如果说透析器反渗导致感染,必须同时满足如下三个条件:病毒第一班
• 其次,重复使用针头导致感染。不过现代医院基本上针头都为一次 性耗材,重复使用针头不太可能。
• 最后,不排除有人使用一些方法故意将丙肝病毒传病给患者,但是 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
• 每次事件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 血液透析室管理不规范:分区、专机、专人、物品固定、
病原学筛查等。
血液透析院感知识培训
韦士泰血液透析所 张俊
1
1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事件回顾 2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3 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2
第一部分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事件回顾
3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事件回顾
• 随便上网一搜,就发现近年来类似事件在全国各地的透析 中心时有发生:
• 2009年2月,山西省太原公交公司职工医院和山西煤炭中 心医院血液透析感染丙肝;
• 3.2 感染控制措施应当包括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 防止血液或污 染有血液的体液在患者间直接传播或通过污染的设备或物体表面传 播。(强)
• 建议对血液透析中心进行整体的常规感染控制措施监测致呢?咱们要求必须分机器分区,美国咋还不推荐分机器 呢?
• 换句话说,同一台机器,如果先给丙肝患者透完了之后,再给下一个阴性患者透析,第 二个患者是否会被传染上丙肝呢?
• Isolation of HCV-infected patients is not recommended as an alternative to strict infection-control procedures for preventing transmission of bloodborne pathogens.(Weak)
• 在我国目前这种血透发展水平良莠不齐,而透析患者井喷式增 长的时代,发生类似于陕西镇安这种事件,偶然中也确实有很多的 必然性。这至少说明我们的透析事业还有很多亟需改善和加强的地 方。

但是,请万万不要因为这些个案而对整个透析事业进行摸黑。
您可能也注意到了,文章最前面所提到的几个案例,绝大多数都是
基层的医院。而国内大部分透析做的比较到位的医院,其交叉感染
从感染患者的血液侧到达透析液侧——不可能;

病毒停留在机器透析液内部循环,而现代透析机的透析液是单向流动的——不可能;
第二班再通过透析液侧到达第二个患者血液侧——不可能。

这就是美国KDIGO指南中针对HCV患者不建议专机透析的理论依据。

这一观点也在DOPPS研究中得到了证实:隔离措施对于控制HCV感染并无特殊益
• 存在操作不规范:手卫生、环境和物表清洁消毒、血透机 的消毒、复用透析器处理多个环节不规范等。
• 不排除丙肝“窗口期”患者通过使用复用机处理成为传染 源。
• 美国KDIGO早在2011年就发表了一部关于血液透析患者丙肝感染的指南。让我 们来看看吧。
• 关于透析患者HCV的预防,该指南中是如此建议的:
血液透析医院感染事件回顾
• 新闻看上去很美的样子,标准的程式:发现问题(镇安县 医院例行复查传染病,26例患者丙肝阳性),指出问题的 严重性(找专家站台,丙肝感染的后果很糟糕),找到问 题的根源(一笔带过,少数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然后 解决问题(该问责问责,该下岗下岗,患者该治疗继续治 疗)。坏事最终变成了好事,皆大欢喜。
• 但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新闻真的把问题的关键 说清楚了吗?丙肝到底是怎么传染到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 呢?该透析室是否是复用透析器?新闻中提到的整改措施 中分机器、分区什么的,真的是问题的关键吗?换句话说, 导致这次丙肝院内感染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什么呢?
• 经专家组初步调查分析,此次感染是由于少数医务人员违 反操作规程,而导致的一起院内感染事件,目前,已启动 调查问责机制,各项处置工作正在进行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