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素材文化教育类(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作文素材——文化教育类(一)20150422

冯友兰

生平

北大毕业,前往清华教书并且视清华为安生立命之地。后获得公费赴美留学机会并在美国得到胡适救济。后辗转前往德国。在文革中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哲学立场否定自己的原先的唯心主义学习唯物主义但终究未逃脱被批斗抨击的命运。

事例:

(1)【豁达;执着;“朝闻道夕可死”;为哲学献身】“后来父亲因眼前有幻象,又住医院。他常常喜欢自己背诵诗词,每住医院,总要反复吟哦《古诗十九首》。有记不清的字,便要我们查对。“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他在诗词的意境中似乎觉得十分安宁。一次医生来检查后,他忽然对我说:“庄子说过,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张横渠又说,生吾顺事,没吾宁也。我现在是事情没有做完,所以还要治病。等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治了。”我只能说:“那不行,哪有生病不治的呢!”父亲微笑不语。”

(2)【注重思考;求知;存疑;探求】“根据父亲的说法,哲学是对人类精神的反思,他自己就总是在思索,在考虑问题。因为过于专注,难免有些呆气。他晚年耳目失其聪明,自己形容自己是“呆若木鸡”。其实这些呆气早已有之。抗战初期,几位清华教授从长沙往昆明,途径镇南关,父亲手臂触城墙而骨折。金岳霖先生一次对我幽默地提起此事,他说:“当时司机通知大家,不要把手放在窗外,要过城门了。别人都很快照办,只有你父亲听了这话,便考虑为什么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区别是什么,其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是什么。还没考虑完,已经骨折了。”这是形容父亲爱思索。他那时正是因为在思索,根本就没有听见司机的话。”

(3)【节俭;专注;为他人着想;追求精神而非物质】“父亲一生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低,他的头脑都让哲学占据了,没有空隙再来考虑诸般琐事。而且他总是为别人着想,尽量减少麻烦。一个人到九十五岁,没有一点怪癖,实在是奇迹。我持家的能力很差,料理饮食尤其不能和母亲相比生命,有的朋友都惊讶我家饭食的粗糙。而父亲从没有挑剔,从没有不悦,总是兴致勃勃地进餐,无论做了什么,好吃不好吃,似乎都滋味无穷。这一方面因为他得天独厚,一直胃口好,常自嘲“还有当饭桶的资格”;另一方面,我完全能够体会,他是以为能做出饭来已经很不容易,再挑剔好坏,岂不让管饭的人为难。”

(4)【尊重】顾颉刚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但他有些口吃。有一年,他因病从北大休学回家,寝室里的几个室友坐火车送他。在车厢里,大家十分沉闷,顾为了缓解气氛,主动和邻座的一位年轻人打招呼,但年轻人却只是微笑地保持沉默。无论顾颉刚说什么,年轻人依旧不语。当他们准备下车时,顾颉刚才发现那个年轻人在果盘下压着的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兄弟,我叫冯友兰。很抱歉我刚才的所作所为。我也是有口吃的毛

病,而且是越急越说不出话来。我之所以没有和你搭话,是因为我不想让你误解,以为我在学你说话,嘲笑你。”

(5)【冯:知错就改,重视友情;梁:表里如一,刚正不阿,不媚世俗】梁漱溟和冯友兰是挚友,曾经却因人格分歧而断了交往。十九世纪70年代,在中国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对孔子的大批判、大否定。冯友兰原本是以光大儒学为己任,可运动一开始,便一反自己的历来主张,随着潮流发表了大量的批孔、批尊孔的讲话和论文。对此,梁漱溟先是出乎意料,后是极不以为然。在日记和书信中,梁漱溟激愤地谴责冯友兰,认为他批孔的文章根本不值一读,认为他那些批孔的言论简直一塌糊涂。更让梁漱溟不能接受的是,这位曾经好诵“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密友,竟然谄媚当权者,为迎合时务而卑躬屈膝,成了“御用学者”。从这以后,二人也就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了。

这种不相往来的尴尬状态一直持续到晚年。冯友兰90寿辰的时候,设家宴招待亲朋好友,梁漱溟也在被邀之列。当冯友兰之女宗璞女士电话相邀时,梁漱溟在电话那头一再重复“我不去”,且面带愠怒之色。宗璞女士好话说尽,梁漱溟也无动于衷,最后仍是厉声拒绝,还重重地挂了话筒。翌日,梁漱溟给冯友兰写了一封信,说明了个中缘由。大意是北大旧人只存你我二人,本应会晤,只因冯友兰曾与世俯仰,推波助澜,故不愿来参加寿宴。而且信上没有上款,按冯友兰的理解,梁漱溟是“不欲有所称谓也”。也就是说梁漱溟不愿意再称冯友兰为“老朋友”,耻与为友了。冯友兰虽觉受辱,但仍对梁漱溟的耿直深感敬佩,于是复函指出梁漱溟“疾恶如仇之心有余,与人为善之心不足”,感叹“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希望“有一欢若生平之会,以为彼此暮年之一乐”。冯友兰还托女儿随信寄去了自己的《三松堂自序》一书。

书到之后,梁漱溟便作了认真阅读。那时的梁漱溟健康状况已大不如前,不时还因腰痛卧床休息。三四天后,终于将书读完。冯友兰在书中对自己当年的言行作了深刻反思,满心忏悔地写道:“我在当时的思想,真是毫无实事求是之意,而有哗众取宠之心,不是立其诚而是立其伪。”见冯友兰对自己的错误作了检讨,一直耿耿于怀的梁漱溟,态度明显改变。他很快复信过去,表示“甚愿把握面谈”,这一回他又称冯友兰为“芝生老同学”了。不久,在宗璞女士的安排下,梁漱溟和冯友兰在木樨地有了一生中的最后一次会面。

(6)在西南联大之时,他站在炸弹坑里上课。这种站在废墟里上课的行为体现了他的不屈不挠。

(7)日军侵略中国之时,教师中只有他和闻一多留着长须,并誓言不打败日本就是不剃须(爱国,民族气概)

名言

(1)志艰危,鸣盛世

(2)讲中国旧哲学,旧文化,阐旧邦就是为了辅新命,帮助现代化

(3)旧邦新命

(4)《人生的四个境界》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

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那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象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高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的价值。

地位:中国哲学家

思想:对于古书有“疑古”,“信古”“释古”。他推崇释古——客观地了解、解释古书。成就:梳理中国古今哲学史,作《中国哲学史》

评价:

1:五四前的中国人,以旧文化理解新文化

五四后的中国人,以新文化批判旧文化。

冯友兰以新文化理解阐明旧文化

2: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国情者

3:这个学生,是一个真正学者的材料——莱比锡大学杜庚

4:第一个用现代眼光真正将中国哲学史打通的人。

李叔同——弘一大师

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号弘一,后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成就:中国油画、广告画的先驱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中国话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