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九课矛盾一
哲学第九课

(12上海卷)8、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传播方式,微博正逐渐 成为网络舆论“主战场”,但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 也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 扰。 一名忧心忡忡的网友认为:“为防止微博传播谣言,应该关 闭微博,以促进社会和谐。”他的理由如下: (1)很多人使用微博的目的主要在于表达主观感受,而非 客观、理性地陈述事实,这就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制造了机 会; (2)微博现在太火了,传播消息太快,微博上传播的谣言, 难以追溯其来源,辟谣的赶不上传谣的,以致不少无辜的人 和事“躺着也中枪”,严重危害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评价这名网友陈述的理由是否能充分 支持其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14分)
第九课第一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核动力
高考大纲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1、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 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 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 的人们。这说明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2、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 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谚语的哲学道理 是 ①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6、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 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 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孙中山提倡 “大义所在”,坚持革命和民族大义,反对“重私心而忘公义”; 中国共产党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 个人自身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1)材料一中义利观的演变过程如何体现了矛盾观点?(12分)
哲学生活第九课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人教版· 政治· 必修4
进入导航
第三单元·第九课 · 第一课时
系列丛书
2 哲中的 ( 学讲 )
“对立”或“斗争”, 对 切 体 是一具矛
盾方相斥互斗的象概,对切体 双互排、相争抽和括是一具 矛斗共的映具广意,容分富形 盾争性反,有泛义内十丰, 式限样排、别差等是立斗的 无多,斥区、异都对和争表 现。
系列丛书
矛的遍 盾普性 第一 要 马 思 义 普 原 与 国 命 建 的 体 际 ,把克主的遍理中革和设具实 结起。设国色会义一以克主普原 合来建中特社主是个马思义遍理 方 为导努探中社主建和革殊律过, 指,力索国会义设改特规的程它 法 体了盾普性特性共与性具的史统 现矛的遍和殊、性个的体历的 论 一第,认事、究题,遵从殊 。二在识物研问时要循特 再普 意 遍(一般), 从 遍
矛的殊 盾特性
(个别)到普
(一般)到特殊(个别)的 识 序 不 地 高 认顺,断提
深认。三在际作,坚一号和别导 义 和化识第,实工中要持般召个指 相合坚 结,持 “从 众 来 到 众 去 群中,群中 ”“解 麻 剖雀 ”“抓好
典型”等 学 作 法 科工方
人教版· 政治· 必修4
进入导航
第三单元·第九课 · 第一课时
系列丛书
同一性
斗争性
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 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 展。 联系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 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 在和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 化和发展。
人教版· 政治· 必修4
系列丛书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哲学第九课第一框矛盾

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 成统一体。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 处。
强调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 争性离不开同一性。
如:正与负,教和学,生产和消费,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人与自然,经济与资 源、环境,教育与经济,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民主和专政等等。
准确理解把握矛盾的含义:“事物内部”
当一事物和另一个事物构成矛盾,对于这个事物 来说是外部矛盾,对于更大范围的新的统一体来 说则是它的内部矛盾。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 事物内部存在这 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这种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治者、 剥削者,而无产阶级是被统治者、被剥削者,
两者地位和利益是相互对立的。
我们身边存在着哪些对立斗争着 的矛盾双方?
足球比赛中的 学习过程中的 自身存在的 社会生活中的
攻与守
苦与乐、成功与失败 缺点与优点
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 祸、正气与歪风、自由和纪律、 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 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 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区别(含义、特点)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 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系:
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 化和发展。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 殊性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第九课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在任何地方都不一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人的观点都是一点论的片面观点
B.前一教练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但否认矛盾的特殊性
C.后一教练承认矛盾的特殊性,但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D.两人的观点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
总结
相互排斥
对立 矛 盾
相互对立 相互依赖
统一
方 法 论
一定条件下
相互贯通 1.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 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 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 中国特色。” ——胡锦涛
思考:
1、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社会主义道路”?又是“中国特色”的? 2、这一道路主要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 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 ”,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 蕴。其内涵主要有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绝对同一的观点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 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段话说明 ( A .难与易因人而异 B.学与不学因时而异 C.学与不学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D.难与易的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
发展过程的始终。时 时有矛盾(矛盾无时 不在),纵向(时间)
原理内容:
矛 盾 具 有 普 遍 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 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 终,时时有矛盾 。 方法论: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 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 盾。
要求: 第一组:依次随便唱两句歌。 第二组:蒙上眼睛猜猜他(她)是谁?
哲学生活第九课第一框 第二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矛盾的普遍性
(一)含义: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 时有矛盾
说明:矛盾的普遍性还指同类事物共同的状态本质和 属性。简单理解就是同类事物的共性(共同点)
第一,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 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 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貂蝉
西施
1.不同事物具有 不同的矛盾
不同矛盾构成了同一事物区别 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杨玉环 王昭君
王昭君:肩膀窄小 让“落雁”为之惊叹的昭君容貌出众,但是肩膀 有点窄小,正好安排她出塞,于是她就经常披着 毛皮制的斗篷,由于皮毛的蓬松,不但使她的削 肩得到了隐藏,还因为雪白的围领和鲜红的斗篷 衬托,反而更映得她五官秀美,眉目如画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必须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 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 学基础。
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现阶 段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 它通过“先行先试”,着眼于形成可复制,可推 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促进各地共同 发展。这说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是一个 A.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的过程 B.在普遍性指导下发展特殊性的过程 C.从特殊性中寻求普遍性的过程 D.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的过程
原理二
(三)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具有 特殊性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量体裁衣;量入为出,量力而行; 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逢 山开路,遇水搭桥。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学问,学问,一学二问,不学不问是个愚人。
——法国 雨果 高密五中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No.16348 345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诗词中蕴涵的哲理是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②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客观的 ③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7.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18. 新闻宣传部门在总结推广某地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典型经验时,采取的步骤是:深入到该地调查了解,取得翔实丰富的资料;再进抽象总结后形成共同的经验;最后建议其他各地以此为指导结合本地情况学习该地的经验,以推动农业创新工作的开展。
请写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的哲学依据及主要内容,并概括出说明这一哲学依据的要求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19.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
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
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结合材料,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课时:2课时 使用时间:2014.1.9【预习案】【学习目标】识记矛盾的含义。
哲学第九课_矛盾试题整理_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综述资料.

主次矛盾常见的实例
1、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村子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党的领导是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3、国有企业改革:抓大放小 4、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
环节 5、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6、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经济、环境、资
源、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7、实施绿色GDP,反对把GDP作为衡量建设成就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
区别: 普遍性是共性、一般、特殊性是个性、是个别。
联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 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 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 化
方法论意义(指导意义)
大小的唯一指标,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 8、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投哪个好?
多中心即无中心
给第六指动手术
抓不住中心
我相信,天上可爱的天使,他们也决不会 没有瑕疵。
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 堕入凡尘。
最好的苹果酒常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 里也会有黑点看到。
哲学 感悟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 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次要方面。
❖(2)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是
判
①首先出现的矛盾
断
②最大的矛盾 ③急需解决的矛盾
选 择
④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
⑤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
⑥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
⑦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⑧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矛盾
高二政治哲学与生活第九课知识点

高二政治哲学与生活第九课知识点1、什么是矛盾?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才能历经风雨,又见彩虹。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意义:想问题、办事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5、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个性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变化的。
方法论意义:1应该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2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相互联系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就是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一般地,男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强于女生,而女
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强于男生。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D 、 20 世纪 70 年代,“要发家,种棉花”; 80 年
代,“要想富,种果树”; 90 年代,“富得快, 种蔬菜”,这些不同年代的民谚,真实地记录了 山东农民迈向小康之路的轨迹。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 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 析法
塞翁失马 这个故事蕴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 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杨贵妃:狐臭。 号称有“羞花”之美的杨玉环其实体味浓重,所以她特别喜欢沐浴——“春寒 赐浴华清池”,传下了千古美名。不过她经常洗澡是因为狐臭的缘故,常洗自 然会减轻很多味道,而且她还喜欢鲜花,更经常佩戴香囊,因此不但不会令人 闻到刺鼻的气味,反而行动处香风飘拂,嗅之欲醉
同化、异化
遗传、变异
作用、反作用
重要性: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前提.
方法论:
① 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 承认矛盾 ,分 析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反 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 ②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两分法,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 点。
2、矛盾特殊性
(1)矛盾特殊性含义:
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 也可称“个性”或“个别”。 矛 盾 特 殊 性 的 表 现 ( )
• 1.“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蕴含 的哲理是( ) • A.联系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 B.质量互变的关系 • C.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 2.艾青的诗句“甚至光中也有暗/甚至暗中也有光”体现 了( )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对立性 •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普遍性
自然界
吸引、排斥 化合、分解 生产力、生产关系
正极、负极-----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自由、纪律 先进、落后------
人类社会
民主、集中 积累、消费 知、不知
人的思维
真理、谬误 高雅艺术,低俗艺术
自然界充满矛盾:如同化、异化矛盾 人类社会充满矛盾: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思维领域充满矛盾在:如真理和谬误的矛盾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 风景秀丽的和谐的没有 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 从哲学角度看,这个世 外桃源是否真的没有 “矛盾”?
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只缘矛盾来 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
(3)矛盾普遍性的原理与方法论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时时 有矛盾,而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普遍性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同一性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
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斗争性和 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方法论〗:(1)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对立统一观点看 问题,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坚持矛盾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 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发展.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同一性离不开 斗争性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斗争性寓于矛盾同一性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斗争性离不开
教导主任:各记大过一次。
事事有矛盾
上述事例告诉我们不同的学科研究的矛盾不同。
斯芬克斯之谜:
有一种动物,小时有四条腿,长大以后变成两条腿,老了
后又变成三条腿,这说的是什么? 人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 有不同的矛盾 时时有矛盾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矛盾
思考:上述三首诗句分别描述了 哪几个不同时节的荷花特点?
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花有百样红;
(反面事例:) 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粗枝大叶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入乡随俗;抽薪止沸; (反面事例:)生搬硬套;千篇一律;一刀切;抱薪救火;火上浇油; 各打五十大板;生吞活剥;大而化之;
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头,头发根 根竖立,胡须像隶体“一”字,穿着长 衫 ,常咬着烟嘴。
事事有矛盾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 各有解释 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一学生提出:“打人与被打有何不同”,请教老师。
历史老师:打人是侵略者,被打是受害者。 英语老师:打人是主动式,被打是被动式。 物理老师:打人是施力,被打是受力。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李商隐)
时时有矛盾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买卖双方的特点比较:
不同侧面
卖方 买方
不同特点 花言巧语、王婆卖瓜、软磨硬 缠、迫不及待,目的是以较高 的价格尽快地把商品卖出去。 半信半疑、货比三家、挑三拣 四、不慌不忙,目的是以较低 的价格买回称心如意的商品。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 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事有没有难易的分别?难和易转化的条件是什么?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投之亡地然后存,闲之死地而后生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居安思危; 满招损,谦受益;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失败是成功之母
1、矛盾的普遍性 (1)含义
事事有矛盾(横向) 时时有矛盾(纵向)
(2)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第一,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 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 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第二,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 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第三,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 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判 断 下 列 各 项 属 于 矛 盾 特 殊 性 的 哪 一 类 ?
A、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矛盾
B 、 每个矛盾都由双方组成,其中 Nhomakorabea于支配地位
、起主导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从属 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事事有矛盾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 时时有矛盾 和不同阶段上各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 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2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 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 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 凛。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含义) 2、矛盾的基本属性:
1)斗争性:矛盾的对立属性 (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①生物新陈代谢中,同化作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两者相互排斥 ②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相互斗争
③学校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启发与传授,学生的学是领悟与接受。两方面相互区别
2)同一性:矛盾的统一属性
与矛 特盾 殊的 性普 遍 性
耳 朵 小
狐臭
削 肩
大脚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的决定的
貂蝉
西施
杨玉环
王昭君
• 西施:大脚。 素有“沉鱼”之誉的西施虽然美丽,但是脚却比一般人大,于是她想方设法地 掩盖这个缺点,因为她喜欢跳舞,所以她经常穿长裙,又为自己特制了一双木 屐,结果因为鞋子高了一块,不但看不出来脚大,还因为走路时左右摇摆,加 之长裙飘飘,反而格外地突出了娉婷身材,翩翩风姿 • 王昭君:削肩。 . 让“落雁”为之惊叹的昭君容貌出众,但是肩膀有点窄小,正好安排她出塞, 于是她就经常披着毛皮制的斗篷,由于皮毛的蓬松,不但使她的削肩得到了隐 藏,还因为雪白的围领和鲜红的斗篷衬托,反而更映得她五官秀美,眉目如画 貂婵:耳小。 貂蝉:耳小。 • 传闻能够“闭月”的貂婵顺利地实行了美人计,是因为她天生丽质,但是她耳 朵极小,特别是耳垂,几乎无肉,未免难看。于是她就从耳环上弥补,经常戴 那些镶有独粒大宝石的圆形耳环,不但看不出耳朵的缺陷,反而是细耳碧环, 愈显俏丽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 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一切领域的事物都包含有矛盾,那么对 于同一个事物讲,在它的发展过程中, 是不是有时有矛盾,有时就无矛盾呢? Z.xx 判断: ①事事有矛盾是指每一事物存在矛盾,也指每一 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存在矛盾。 ②人在熟睡时没有矛盾。 ③人死了便一了百了,一切矛盾都没有了。 ④只要我不惹是生非,便不会和人产生矛盾。
老年时期—机体逐渐衰老—同化﹤异化 (分解大于合成)
A
B
C
D
自然界
A B C D
人类社会
A B C D
思维领域 A、矛盾萌芽 C、矛盾将要消亡 B、矛盾发展壮大 D、新的矛盾运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