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九课提高创新能力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法
讲述法、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设备、相关案例、图片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教
学
内
容
新授:
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新思维的主要特征,科学思维就是创新思维。
教师: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学精神就是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思维的主要特征,科学思维就是创新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板
书
设
计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二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1.创新并不是神秘的事情
2.创新思维的特点及作用
3.提高创新能力必须运用科学思维方法
教后札记
(多媒体展示)一、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一是独立性。它“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于打破陈旧,立足于独立思考。
教
学
内
容
二是求异性。其思维主体具有求新求异的心理,善于发现和把握改变现状的契机和机遇,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三是新颖性。
创造的本质就在“新”中,发现新现象、创建新理论、形成新观念、发明新技术都是创造性思维的成果。
三.创新能力对当代青年成长的作用。
2007年2月27日,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河南农民李官奇、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工人技师王洪军和宝钢炼铁厂工人技师韩明明,一同登上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在我
国尚属首次。二名工人、一名农民首次登上国家科技领奖台这一喜讯,向我们中职生传递了什么信息?
(1)除尘器,原设计是吹气的办法,把灰尘吹到一旁,这种设计失败了。反过来想,不用吹便产生了吸尘器。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9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3.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要求我们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 正确地运用 A 。
A. 形式逻辑 B. 概念 C. 判断 D. 推理
4.人生发展需要不断通过 B 和学习提高能力。 A.实验 B.实践 C.工作 D. 体验
5. B 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
在内心深处要时时暗示自己(我行, 我一定行!)在创新思维中一开始就认 定自己的思维能力强,你的思维能力会 越来越强。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培养科学 的C 。
A.行为习惯 B.工作方法 C. 思维方法 D. 认知态度
2.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 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 B 。
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
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 种良好的思维习惯。
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对古希腊权
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断言:“物体 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 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提出 质疑,著名的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 纠正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断。
1.良性暗示激发创新思维的潜能
创新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联想 创新是倒行逆施 创新是模仿借鉴 创新是新瓶装旧酒 创新是调整顺序重新排列 创新是“偷工减料”
创新不是 专业人士的专利
创新无处不在
创新没有年龄 界限
创新并不 需要高学历
创新不是 遥不可及,而是 伸手可得!
2.提高创新能力,要学会把发 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结合起来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示意图
3.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实质
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创新活动、创 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实 质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3版)北师大第9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哲学与人生》教案
水池里共有多少桶水
有个智慧的国王在大臣们的陪同下来到御花园散步。
国王瞧着前面的水池忽然心血来潮灵机一动,出了一个题目考问身边的大臣:这水池里共有多少桶水?众臣一听面面相觑,全答不上来。
国王发旨:给你们三天考虑,谁回答上来就重赏。
大臣们用桶量来量去怎么也量不出一个确切数据,很快三天到了大臣们仍一筹莫展。
就在此时一个少年走向宫殿,向国王声称自己知道池塘里有多少桶水。
国王命令那些满头大汗的大臣带少年去看池塘,少年轻松地笑道:“不用看了,这个问题太容易了”。
问题思考:
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池里共有多少桶水吗?你知道少年是怎样回答国王的吗?
为什么少年能够想出这样的答案?
教师归纳:这个问题关键取决于桶的大小,如果和水池一样大,那池里就是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一半大,那池里就有两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池里就有三桶水;如果……少年解题使用的方法是科学思维方法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不论是分析这类的题目还是解决生活的难题都非常实用。
需要一把剪刀
篮球运动刚诞生的时候,篮板上钉的是真正的篮子。
每当球投进的时候就有一个专门的人踩在梯子上把球拿出来,为此比赛不得不断断续续地进行,缺少激烈紧张的气氛。
为了让比赛更顺畅地进行人们想了很多取球方法都不太理想,有位发明家甚至制造了一种机器在下面一拉就能把球弹出来,不过这种方法仍没能让篮球比赛紧张激烈起来。
终于有一天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儿子来看球赛,小男孩看到大人们一次次不辞劳苦地取球不由大惑不解:“为什么不把篮筐的底去掉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大人们如梦初醒于是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篮网样式。
游戏1。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PPT课件

•联想思维
• 是人们在进行创新时常用的一种思考方法,就是把表 面上看似无关的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联系,从而引发思路。 (如:鲁班发明木工锯,斯本塞发明微波炉等等)
• 例:“兵”对“丘”说:看战争多残酷,两条腿都炸飞 了! • “日”对“曰”说:老兄,该减 肥了。 _ •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去整容了?脸上那颗痣 呢?
•2.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 (1)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指导。 • (2)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 (3)正确地运用形式逻辑。 • (4)不断进行思维创新。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 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 作用。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 法对提高人生发展能 力有重要作用。
3.提高人生发展能力需要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培养科学的思 维方法,要求我们 要运用辩证思维。
•发散性思维
• 就是从不同方向、不同途径和不同角度去探寻多种可 能性的解决方案,最终获得对问题的圆满解决。 • 请说出红砖的多种用途
建筑材料:
盖房子(包括盖大楼、宾馆、教室、仓库)、铺 路面、修烟囱等;
压纸、腌菜、防身等; 尺子、多米诺骨牌、垫脚等; 水泥地上当笔、画画、磨碎掺进水泥做颜 料等; 凳子、锤子、支书架、磨刀等;
首先,从施工现场向外挖了若干条大深沟,把挖出来的土作 为施工需要的新土备用,于是就解决了新土问题。第二步,从城 外把水引入所挖的大沟中,于是就可以利用木排及船只运送木材 石料,解决了木材石料的运输问题。最后,等到材料运输任务完 成之后,再把沟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沟内,使沟重 新变为平地。按这个方案施工,取得了“一举三得”的效果。
第二组是大学生:冷场半分钟后,骄傲的大学生们突然哄 堂大笑,纷纷叫嚷起来:“这算是啥问题呀!还要考我们大学 生!”“太瞧不起人啦!简直是开玩笑!”“只有傻瓜才回答你 们的问题!”“别嚷了,他们还在录音呐!”
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二讲: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教学课题《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第九课教学目的1. 了解创新思维的特点及作用;2. 掌握提高创新能力的科学思维方法;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课时分配本节课时:2课时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教学重点:创新思维的特点及作用,科学思维方法的应用;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关键:启发学生思考创新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手段、教具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案例分析、思维导图等;教具:PPT、白板、笔记本电脑等。
教学主要方法1. 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案例,探讨其成功的原因;2. 思维导图法: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3. 讨论法: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些著名的创新案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2. 正文(80分钟):(1) 创新思维的特点及作用(20分钟):介绍创新思维的概念,分析创新思维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科学思维方法的应用(30分钟):介绍科学思维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的应用。
(3) 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30分钟):介绍如何通过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3.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4.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
板书和板画的设计教学板书:科学思维方法的应用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教学板画:案例分析法思维导图;科学思维的基本要素;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思维导图。
作业布置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更多关于创新思维的知识;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创新;搜集一些创新案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创新思维的特点及作用,掌握了提高创新能力的科学思维方法。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2.养科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人们认识事物、表达思想,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在思维的过程中要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和推理合乎规则,不可自相矛盾、不能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教材中提到的“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的错误在于什么?
19世纪60年代发明无线电,
花了35年时间到20世纪初才付诸使用;
19世纪末发明的X光机经过18年才开始得到应用;
20世纪发明的电视只经过12年就应用了;
原子弹从设计到应用只有6年;
晶体管的发明到工业生产只有3年时间;
激光器从发明到应用只有不到1年的时间。
小结: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用辩证的思维指导人生,就能更深刻地洞察人生、认识人生,就能减少人生的迷误。
就能有助于我们汲取前人思维方法之精华,少走弯路。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人类从无数次实践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中总结出来的。人生发展需要不断
教
学
内
容
通过实践和学习提高能力,既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也要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多媒体展示)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杨振宁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板书)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正确地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提高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达到 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案例一
一对孪生小姑娘跟随她们的妈妈走进玫瑰园去 玩。不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过来对母亲说:“妈 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 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不一会 儿,另一个小姑娘跑回来对母亲说:“妈妈,这是 个好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 里的每丛刺上都有花。”
情景导入
案例二 吸纸水巾
有位工人不小心弄错了配方,生产了一批不能 书写的废纸。一位朋友劝慰他:“任何事情都有两 面性,你不妨变换一种思路看看,相对于书写纸来 说,这些是废纸,但能不能把这些废纸变成另外一 种有用的纸呢?”他受此启发,发现批纸虽然不能 用来书写,但其吸水性能相当好,可以吸干家庭器 具上的水分。他把纸切成小块,取名“吸水纸巾” 拿到市场去卖,竟然十分畅销。后来,他申请了专 利,独家生产吸水纸巾,效益很好。
案例一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我国古老的医术曾记载了这样一
个故事:有个患头疼病的樵夫上山砍柴, 昏头昏脑,一不小心碰破了脚趾头,出了 一点血,但头却不痛了。他当时不以为然。 后来头痛病复发,又无意中碰破了原处, 头又不痛了。两次经验引起了他的思考, 头痛要医脚。以后凡是头痛病发作,他就 有意的刺破这个脚趾头,每次都收到疗效。 中医针灸中的“太冲穴”,据说就是被这 样发现的。
案例一
木工锯的发明
许多人都有手被草割破的经历,但只有鲁班在 手被草割破以后,观察到草叶的边缘存在的无数的 细齿,联系到了木工工具,从而发明了木工锯。
案例二
地图的另一面
一天早上,一位贫困的牧师,为了转移哭闹不止的儿 子的注意力,将一幅色彩缤纷的世界地图,撕成许多细小的 碎片,丢在地上,许诺说:“小约翰,你如果能拼起这些碎 片,我就给你二角五分钱。”牧师以为这件事会使约翰花费 上午的大部分时间,但没有十分钟,小约翰便拼好了。
【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哲学 》第9课创新增才干华 教案

1.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
2.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3.树立创新意识
4.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积极投身创新实践
学情分析
1.中职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不高,对哲学学习热情不高,这给上课带来一定难度。他们有的是非不分,有时也很叛逆。这就要求正确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在上了一个星期的高二年级后,我发现学生整体素质比较普通,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如何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是我目前来说最需要做的。
教学策略
本节课程使用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导入分析法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
主要内容
课前
1.教师备课制作PPT,查找相关案例、视频、图片及资料;
2.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对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课中
一、问题导入
二、新课讲授
内容(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1.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
有的老师墨守成规,在教育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授课模式单一,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总想着一节课讲完就行,结果学生是囫窗吞枣,收获不太大。这样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也是做不长久的。
可以这样说,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自己的创新和钻研意识,我们就是一个死板教条的教书机器!课堂成了无效课堂,那样,我们不仅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同样也是在浪费学生们的生命!。
2.多媒体展示问题,教师提出疑问,引导思考。讲解。
3.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的材料,提出疑问。
4.组织学生以同桌为位对问题进行思考;
5.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6.多媒体展示知识点(物质与意识),教师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7.多媒体展示知识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三大问题: (1)创新思维 (2)创新意识
(3)如何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
1、收集一种利用以上学习的三种创新思 维(逆向、发散、联动思维)来发明的 产品; 2、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自己 动手创造一件物品。
案 例 阐 述:
案例一:《水池有多少桶水》
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池里共有多 少桶水吗?少年是怎么回答国王的呢?
案例二:《需要一把剪刀》 质疑启发:这个故事给 我们什么启示?
创新思维的特点有:
(1)新颖性 (2)灵活性
(3)个体差异性
(4)艺术性
科技发明到工业应用的周期缩短:
(1) 18世纪20年代发明摄像机,112年后才成为工业产品; (2) 19世纪60年代发明无线电,花了35年时间到20世纪初才付 诸使用; (3)19世纪末发明的 X光机经过18年才开始得到应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 (4)20世纪发明的电视只经过12年就应用了; 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 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 (5)原子弹从设计到应用只有6年; 进民族之林。一个民族的 创新能力,决定着其在国 (6)晶体管的发明到工业生产只有3年时间; 际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7)激光器从发明到应用只有不到1年的时间。
1、逆向思维
(1)谁可以帮老师讲述下面两个故事呢?
司 曹冲称象 马 光 按照与习惯思维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进 砸 而实现创造性发现的思维过程。 缸
(2)开心一刻:欣赏笑话《没问题》
2、 发散思维:
请尽量列出砖头或杯子的多种用途。 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
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 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 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答案。 砖头用途:如做房子、刹车、围菜园…….
趣味思考: 把钱系在飞天气球上;用钱包住
大战思维,提高创新:
方法一:跳出常规思维,展开幻想翅膀
方法(二):培养创新思维,敢于标新立异 三):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方法一:跳出常规思维,展开幻想翅膀
同学们,这是什么?
方法(二):培养创新思维,敢于标新立异
杯子用途:如喝水、量米、做实验……
3、联动思维
是由此想到彼,并同时发现了它们 共同的或类似的规律的思维方式 1、思考:鲁班是怎么发明锯子的呢?
2 、请观看“联动”创意思维广 告。
方法(三):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故事1:《爱迪生敷鸡蛋》
故事2:《牛顿与苹果》
问题:是什么使他们两 个最终成为了伟人呢?
石头;把钱卷起来放在一个瓶子 活动要求:各小组对预先抽签好的思考题,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里再扔出去;折成飞机等。 方法有很多:用吸管吸;把水放 思考1:现在老师手里拿着一百元,比比哪位学生 方法:把其中的一支香同时在两头点 在冰箱里结冰;找一只口渴的乌 可以把这一百元扔得远一点,老师有奖。 燃,另外一支点燃一头,等第一支香 鸦,把沙子丢进去,把水慢慢溢 烧完就30分钟,第二支香此时烧掉 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晒干等。 一半,然后再点燃剩下这支香的另外 思考2:有个装满水的杯子,请你在不倾倒也不打 一头,等第二支香烧完就是15分钟 碎杯子的情况下取出杯中的全部水。 的时间段了。 思考3:有两根不均匀分配的香,一根香燃烧完的 时间是1小时,你能通过这两根香的燃烧来确定 一个15分钟的时间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