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九课课件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案例一
蔡伦造纸
东汉时期,造纸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者 蔡伦发现,人们用于书写的材料都有缺陷: 竹木简太笨重;丝帛太贵;丝绵纸用蚕茧 做原料,难以大量生产;麻纸质地粗劣, 不利于书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他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渔网等做原料, 经过精心制作,终于造出质量较高又适合 书写的纸张。
案例
启示:同样一个问题换一种表达方式,会 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激发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问题是接生婆, 它能帮助新思想 的诞生。
苏 格 拉 底 爱 因 斯 坦
“提出问题比解 决问题更重要。”
1、收集一种利用以上学习的三种创新思 维(逆向、发散、联动思维)来发明的 产品; 2、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自己 动手创造一件物品。
我看只有把它宰 了切成块儿称
我有个法儿 可以称大象
创新能力对当代青年成长的作用
2007年2月27日,只有高中 文化程度的河南农民李官奇、一 汽大众汽车公司工人技师王洪军 和宝钢炼铁厂工人技师韩明明, 一同登上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领奖 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在我国尚属首次。二名工人、 一名农民首次登上国家科技领奖 台这一喜讯,向我们中职生传递 了什么信息?
1、逆向思维
(1)谁可以帮老师讲述思维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进 砸 而实现创造性发现的思维过程。 缸
(2)开心一刻:欣赏笑话《没问题》
2、 发散思维:
请尽量列出砖头或杯子的多种用途。 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
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 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 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答案。……. 砖头用途:如做房子、刹车、围菜园
“征婚启事”与售书
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小说有一段时间销售不畅,他便在报 刊上刊登了一则征婚启事:本人年轻英俊,家有百万资产,希望获 得和毛姆小说中主人公一样的爱情。结果毛姆的这一独特举动使他 的小说在短时间内被抢购一空。
哲学与人生 修订版 第九课

脑筋这个机器的作用,是专 门思想的。凡事应该用脑筋 好好想一想。俗话说:“眉 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说 多想出智慧。 ——毛泽东
我们做事应该:三思而后行
2、科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指 导作用p110 • 思维方法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胜 过他的任何能力!
• 晶体管的发明到工业生产只有3年时间; 激光器从发明到应用只有不到1年的时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 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 族之林。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其 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提高创新能力必须运用科学思 维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新思维的主要特征
• 科学思维就是创新思维。 创新是时代的潮流,科 学的本质是创新,科学精 神就是创新精神。创造性 思维是现代思维的主要特 征,科学思维就是创新思 维。提倡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全民 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 综合国力,具有极其深远 的意义。
思考:科学思维方法对人生的意义p113
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 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 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 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 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 造精神强。 ——杨振宁
第九课
二、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人的不同发展都是因为 他思维不同决定的
•
• 1、创新并不是神秘的事 • 许多人都有手被草割破的 经历,但只有鲁班在手被草割破 以后,观察到草叶的边缘存在的 无数的细齿,联系到了木工工具, 从而发明了木工锯。
深圳De昨天 今天 明天 没有创新就没有如此巨变
• 科技发明到工业应用的周期缩短 18世纪20年代发明摄像机,112年后才 成为工业产品; 19世纪60年代发明无线电,花了35年 时间到20世纪初才付诸使用; 19世纪末发明的 X光机经过18年才开始 得到应用; 20世纪发明的电视只经过12年就应用了; 原子弹从设计到应用只有6年;
哲学与人生第9课

两个推销员的启示:许多人常常抱怨难以开拓市场, 实际上新市场就在你面前,就看你怎样对待它而已。
蔡伦造纸
自古以来都是把字写在丝绸上或刻在竹片上,再编 成册。这就是最早的书。 鉴于丝绸很贵而竹片又太笨重,并且不便于人们使 用,东汉时的蔡伦于是想出了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 鱼网造成纸的方法。
许多人都曾被草割破过手,但鲁班在 手被草割破之后,通过观察到草叶的边缘 有许多的细齿,由此便发明了锯。
立体思维
立 体 思 维
将事物与其周围的立体空间联系 起来思考。它要求人们跳出点、线、面 的限制,站在空间的位置来思考问题。
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又叫辐合思维、集中 思维、求同思维,是思维者聚集与 问题有关的信息,在思考和解答问 题时,进行重新组织和推理,以求 得唯一正确答案的收敛式思维方式。
发散性思维
第九课
二、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1、创新并不是神秘的事情 结合教材114页案例分析
创新并不神秘—— 创新是一种精神——反叛、破坏、探索、 冒险、责任、奉献、执著、 无畏、牺 牲„„ 创新是一种能力——善于发现、思考、捕 捉、借鉴、变化、突破、加工、开发、 收获„„
创 新 的 感 悟
界定问题
发 散 性 思 维
就是从不同方向、不同途径和不 同角度去探寻多种可能性的解决方 案,最终获得对问题的圆满解决。
请说出红砖的多种用途
建筑材料:盖房子(包括盖大楼、宾馆、教室、 仓库„„)、铺路面、修烟囱等; 从砖头的重量:压纸、腌菜、砝码等; 从砖头的形状:尺子、多米诺骨牌、垫脚等; 从砖头的颜色:水泥地上当笔、画画、磨碎掺 进水泥做颜料等; 从砖的硬度:凳子、锤子、支书架、磨刀等; 刻成一颗红心献给心爱的人、在砖上制成自己的 脚印变成工艺品留念,等等。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第三单元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课题: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思维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理解不断创新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2.注重实践、勇于探索、科学思维、开拓创新。
3.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创新。
教学重点:1. 辩证思维方法2.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谈话法等教学时数:理论学时2学时教学过程:一、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人生发展能力1、人生发展不能缺少科学思维方法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达到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2、科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及作用第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的思维。
第二,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正确地运用形式逻辑。
人们认识事物、表达思想,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
在思维的过程中要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和推理合乎规则,不可自相矛盾、不能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3、提高人生发展能力需要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第一,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辩证思维的逻辑工具,是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不断进行思维创新。
二、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1、创新并不是神秘的事情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2、创新思维的特点及作用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特指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PPT课件

•联想思维
• 是人们在进行创新时常用的一种思考方法,就是把表 面上看似无关的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联系,从而引发思路。 (如:鲁班发明木工锯,斯本塞发明微波炉等等)
• 例:“兵”对“丘”说:看战争多残酷,两条腿都炸飞 了! • “日”对“曰”说:老兄,该减 肥了。 _ •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去整容了?脸上那颗痣 呢?
•2.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 (1)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指导。 • (2)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 (3)正确地运用形式逻辑。 • (4)不断进行思维创新。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 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 作用。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 法对提高人生发展能 力有重要作用。
3.提高人生发展能力需要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培养科学的思 维方法,要求我们 要运用辩证思维。
•发散性思维
• 就是从不同方向、不同途径和不同角度去探寻多种可 能性的解决方案,最终获得对问题的圆满解决。 • 请说出红砖的多种用途
建筑材料:
盖房子(包括盖大楼、宾馆、教室、仓库)、铺 路面、修烟囱等;
压纸、腌菜、防身等; 尺子、多米诺骨牌、垫脚等; 水泥地上当笔、画画、磨碎掺进水泥做颜 料等; 凳子、锤子、支书架、磨刀等;
首先,从施工现场向外挖了若干条大深沟,把挖出来的土作 为施工需要的新土备用,于是就解决了新土问题。第二步,从城 外把水引入所挖的大沟中,于是就可以利用木排及船只运送木材 石料,解决了木材石料的运输问题。最后,等到材料运输任务完 成之后,再把沟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沟内,使沟重 新变为平地。按这个方案施工,取得了“一举三得”的效果。
第二组是大学生:冷场半分钟后,骄傲的大学生们突然哄 堂大笑,纷纷叫嚷起来:“这算是啥问题呀!还要考我们大学 生!”“太瞧不起人啦!简直是开玩笑!”“只有傻瓜才回答你 们的问题!”“别嚷了,他们还在录音呐!”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哲学与人生修订版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空间联系起来思考。它要求人们跳 出点、线、面的限制,站在空间的 位置来思考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建筑材料:盖房子(包括盖大楼、宾馆、教室、仓库……)、 铺路面、修烟囱等;
从砖头的重量:压纸、腌菜、砝码等; 从砖头的形状:尺子、多米诺骨牌、垫脚等; 从砖头的颜色:水泥地上当笔、画画、磨碎掺进水泥做颜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二、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2. 创新思维的特点及作用
科学思维所说的创新思维,特指人们在 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及开拓人类认识的新领域,开创人类认 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它往往表现为发 明新技术、形成新观念、提出新方案、 创建新理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 创新能力的名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名族之林。一个名族的创新能力, 决定着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提高人生发展能力需要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1)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2)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正确地 运用形式逻辑。
(3)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二、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1. 创新并不是神秘的事
科学的思维方法
科学的思维方法泛指符合认识规律, 遵循逻辑规则,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 思维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一、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2.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作用
对同一事物或对象不能同时做出既肯定又否定的判断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一、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哲学与人生 第九课

逆 向 思 维
司马光砸缸
众所周知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 故事,就是逆向思维的精彩范例。当时 ,按照一般的习惯救人思路是“人离开 水”,可是在场的小朋友没有一个能胜 任。而司马光果断地搬起石头,砸破水 缸,水流走了,落水的小朋友也得救了 。
置换思维
置 换 思 维
用另一样东西或元素来替换某 个原有的东西或元素,从而解决一 些原本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使问题 得到更好的解决。
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对古希腊权威思 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断言:“物体从高空落 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 快,轻者下落慢”提出质疑,著名的比萨 斜塔自由落体实验纠正了亚里士多德的错 误论断。
第九课
四、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摔碎展品获金奖 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会场,由 于当时中国国际地位低微,又加之茅台酒 用土制的陶罐包装,评委们对它根本不屑 一顾,一份绝世的醇香就这样被长久的冷 落着。见此情形,一名中国官员急中生智 ,猛然将陶罐掷碎于地,顿时,酒香四溢 ,举座皆惊,茅台酒因此凭借它卓越的芳 香征服了世界,一举夺得了金奖。
2.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新思维的主要特 征,科学思维就是创新思维(p116)
突破思维定势要做到:
1. 注意观察,从日常生活 中寻找灵感的火花。 2.不受规则和权威的局限,
要敢于怀疑和质问。
3. 经常尝试自由联想或进行 “头脑风暴”训练。
创新图片欣赏
金鱼缸
组合不是随便的凑合
发现问题的敏锐性。
垂直农场
“买一赠一”
美国宣传奇才哈利十五六岁时在一家马戏团做童 工,负责在马戏场内叫卖小食品。但每次看演出的人 不多,买东西吃的人更少,尤其是饮料,很少有人问 津。有一天,哈利的脑瓜里诞生了一个想法:向每一 个买票的人赠送一包花生,借以吸引观众。但老板不 同意这个“荒唐的想法”。哈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作 担保,恳求老板让他试一试,并承诺说,如果赔钱就 从工资里扣,如果赢利自己只拿一半。于是,以后的 马戏团演出场地外就多了一个义务宣传员的声音:“ 来看马戏,买一张票送一包好吃的花生 !”在哈利不停 的叫喊声中,观众比往常多了几倍。观众们进场后, 小哈利就开始叫卖起柠檬冰等饮料,而绝大多数观众 在吃完花生后觉得口干都会买上一杯,一场马戏下来 ,营业额比以往增加了十几倍。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哲学与人生修订版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ppt课件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创新能力小测验 1. 一共24个人,排成6列,每5个人为一列,应该 怎么排列? 2.你前面是两个各用三根火柴搭成的等边三角形 ,你的任务是改变其结构,变成四个等边三角形。
17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谢谢观赏!
18
(3)将有糖水的两杯,任选一杯尝尝。
15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教师点燃一支蜡烛,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在纸上写 出使蜡烛立即熄灭的方法。
快速移动蜡烛;把棉线剪掉;用脚踩;用手掐灭;用嘴吹;用扇子扇; 罩一个玻璃杯;用水浇;扔到水中;用灭火器;放在二氧化碳的集气 瓶中;放入真空的容器中;放在冰箱里;湿毛巾扑盖;用沙土;在火 焰上放一冰块;用电风扇吹;拿到太空上去;放在风大的地方……
9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二、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3. 提高创新能力必须运用科学思维方法 常用的几种思维方法
联想思维
组合思维
发散性思维
立体思维
置换思维
逆向思维
10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一位美国发明家在一次理发时看到 理发推子的动作,突然与其正在思考 的收割机结构方案联系起来,成功地 开发出利用理发推子动作原理的新型 收割机。
一、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人生发展不能缺少科学思维方法
如果你是梳子推销员,你应如何向和尚推销你的梳子?
4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一、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人生发展不能缺少科学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把握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系统, 是客观事物和规律经过主观制作和建构形成的思维规 则,程序,步骤和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你认为创新对中职生有什么重要意义?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12
(二)知识与重点
创新,我们往往都认为是专家的杰作或者是 天才的灵光闪现。实际上创新并不像人们想象得 那样神秘。纵观人类生生不息的创新实践,环顾 我们四周比比皆是的创新实例,热爱生活、关注 生活是科学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重视实干、重视 实践是科学创新的基本要求。积极参加创新实践 活动,尝试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见教材P114—115)
项目 活动1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活动2
活动3
活动4
第五组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21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活动1:在两个没有关联的信息间寻找各种联系,将它们 联结起来。中间增加的关键词不得超过三个,时间2分钟。
联想思维
例:粉笔——原子弹 粉笔——教师——科学知识——科学家——原子弹
苹果——圆规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2
活动说明
【主题】 创新——我能行
【目的】 1.让学生了解创新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创新,学习中的创 新,工作中的创新;使学生树立创新的信心和决心,明白“创 新——我能行”。 2.让学生懂得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国家的动力之源,也是企 业的动力之源,是中职生成才之路。 3.使学生理解青年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具备创新能力必须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教学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 感态度目标。
业愿景,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职场生活
中游刃有余,成就一番事业,为企业的发展
、国家的兴旺作出更大的贡献。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20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一)任务与探究 1.活动过程
以下四个活动,采取小组 竞赛的方式,每完成一个任务 满分是10分,其他的根据答题 情况酌情给分,看哪组在规定 的时间内又快又准确地完成任 务。
创新——我能行!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9
活动一:故事品读树信心
(一)任务与探究 1.活动过程
三合一制图专用圆规的发明
小发明充满大 智慧——中职 生发明多功能
圆规
传统圆规哲学与与三人生合第一九课圆规的对比
10
活动一:故事品读树信心
收看视频《浙江省
中职学生小发明广 受小微企业青睐》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11
2.课堂讨论
(一)任务与探究
1.活动过程
分析案例——
1台iPhone,苹果 公司独占58.5%利 润 中国大陆仅得 1.8%。
1%
1%
4%
2%
2%
4%
2%
5%
21%
百分比 58%
苹果公司 原材料 韩国 欧洲
美国公司(不包 括苹果) 中国工人 非中国工人 中国台湾 日本 其它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16
2.课堂讨论
(1)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2)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13
(三)体验与提升
认知与感悟
创新并不神秘,它也不是某些人的特殊
的权利,人人都能创新,人人都有创造力,
任何一个热爱生活的同学都能学会如何去创
新。创新念头就是一种力量,它能激发你的
热情,促使你淋漓尽致地发挥你的潜力。作
为中职生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创新,创新
是中职生的成才之路。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活动二:案例分析重作用
重在“作用”,创新是中职生的成才之路。同时企业发展、社会 发展更需要创新。创新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重在“方法”,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学生掌握常见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
自身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5
名人指点
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 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22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活动2:下面图是一张九子图,它被用作“美国创新
创造协会”的会标。
游戏规则如下: (1)不能移动任何点; (2)用四条直线把所有九个点连接起来; (3)连线必须一笔完成; (4)连线画完前,笔不能离开纸面;
同学展示创新方案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17
活动二:案例分析重作用
(二)知识与重点
个人成才需要创新,企业发展需要创新, 国家兴旺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见教材P116)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18
(三)体验与提升
认知与感悟
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
术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
14
(三)体验与提升
认知与感悟
培养自信心,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冒
险精神,是形成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要相 信“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要敢于去做 别人没想过、没做过或做过却没成功的事 。要以科学的精神面对失败,认真找出失 败的原因并探索新的道路,使失败变为成 功的阶梯和创造的源泉。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15
活动二:案例分析重作用
-----约翰D.洛克菲勒
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创新 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 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6
活动步骤及过程
创新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7
学生思考
谈谈你对“创新”的理解。 我们中职生能创新吗?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8
本课主题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3
活动说明
【课时安排】 2学时 【课前准备】
1.收集相关视频、音频、文字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电脑、投影设备。 4.记号笔、铅画纸、普通圆规。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4
活动说明
【活动设计及要点】
活动一:故事品读树信心
重在“信心”,让学生明白创新并不是部分人的特权,事实上每 个人都需要创新,每个人都能创新,中职生不但能创新,而且有许多 优势。
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
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能缺
少创新能力。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创新能
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弱,将决定他
未来的发展前途。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19
(三)体验与提升
认知与感悟
中职生在学好专业技术的同时,更需要
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与能力,掌握发明
创造的各种方法与技巧,形成自己远大的事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创新——我能行
哲学与人生第九课
1
教师心语
创新绝不是部分人的“特权”,每个人都需 要创新,每个人都能创新。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 来的,而是通过学习、训练产生和提高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人生发 展的核心能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大小,决定 着其人生发展的水平与事业的高度。性格决定命 运,创新改变命运。创新,同学们的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