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零件的表达方式
零件图与装配图

§7-5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一、装配图尺寸标注
装配图中需要标注五方面的必要尺寸: 1.规格、性能尺寸 2.装配尺寸 3.安装尺寸 4.外形总体尺寸 5.其它重要尺寸
退出 节目录
§7-5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位置尺寸
分析滑动轴承座各尺寸作用。
外形尺寸 配合尺寸
安装尺寸
规格、性能尺寸
退出 节目录
1.零件图中常见的 底板、法兰盘等尺 寸标注
退出 节目录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三、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2.各种孔的简化画法及尺寸标注
退出 节目录
§7-4 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定 和特殊画法
一、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互相接触的两相邻表面 只画一条线 2.相邻两零件的剖面线, 其倾斜方向相反,或方向 一致而间距不同 3.紧固件以及球、轴、销、 键等实心零件,如纵向剖 切,按不剖绘制
§7-5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二、装配图上的序号和明细栏
1.序号的编写方法 (1)所有零、部件均应编写序号。 (2)每种零件只编一次序号。 (3)编写序号的形式如图。
退出 节目录
§7-6 常见的零件工艺结构 和装配结构
一、铸造工艺结构
1.起模斜度
造型时,为了将 模型从砂型中取出, 沿起模方向做成一定 的斜度。
一、尺寸基准的选择 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三、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退出 节目录
§7-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一、尺寸基准的选择
1.设计基准 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
作用所选定的基准。 2.工艺基准 为加工测量选定的基准。
零件有长、宽、高三个度 量方向,每个方向均有尺寸基 准。
退出 节目录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071121学时数:64 学分:4先修课程:《数学》、《物理》,《机械制图》等课程。
后续课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电子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等专业课程。
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常用材料、机械制图及机械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具有鉴别机械材料,熟悉机械制图,分析机械功能的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注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扩展学生思维和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专题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专题学习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活动任务。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机械素养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专业领域对工匠素质的要求。
课程设计以增强学生对机械工程的兴趣,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自助的能力,并最终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能够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导向发展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五、课程的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机械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应用。
2.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零件的表达方式。
3.了解构件的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和强度计算方法。
4.了解轴系零部件。
5.熟悉常用机构和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与标准。
6.了解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7.初步具有鉴别机械材料的能力。
8.初步具有机械制图、识图的能力。
9.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机械机械的能力。
10.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技术政策和法规,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
六、课程的内容标准(-)理论教学1.机械常用材料(1)了解材料的性能。
机械制图-轴套类零件的表达与识读

7.1轴套类零件的结构分析
7.1.1轴套类零件的结构特点
1.轴类零件 轴类零件一般是由同轴线上不同直径的圆柱体(或
圆锥体)构成的。圆柱体的直径,由机械设计计算得到。 轴零件作用之一是承载传动件,为满足装配要求,有时 需在轴上加工键槽、凹坑(安装紧定螺钉)结构。有时 由于使用要求,会在轴上加工螺纹,或在轴端加工出平 面。
对称的移出断面可以配置在视 图中断处,如下图所示,并且省 略标柱。
7.2.2 局部放大图和与轴套类零件有关的简化画法
1.局部放大图 用大于原图形所用的比例绘制出的图形,称为局部放大图。零件的细小结构在
视图中表达不清,或不便于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时,可采用局部放大图表达。局 部放大图可画成视图、剖视图或断面图。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图中的小圆角、45°小倒角 或锐边的小倒圆可省略不画,但必须注明尺寸或 在技术要求中加以说明。
滚花结构一般采用在轮廓线附近用细实线局部 画出的方法表示。
零件上较小的结构及斜度已在一个图形 中表达清楚时,在其他图形应当简化或省略。
7.3轴套类零件的尺寸及技术要求的标注
轴套类零件有轴向尺寸(沿轴线方向)和径向 尺寸(沿直径方向)。轴向尺寸的尺寸基准,通 常选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上。径向尺寸的尺寸 基准则采用轴套类零件的轴线。
中的径向尺寸如 95h6、 60H7、 93等,其基准是零件
的轴线。轴向尺寸如8、200.1、64、49、40、2940.2 等是定形尺寸,其尺寸基准为轴套的右端面。A—A、B—
B两个移出断面图主要标注孔槽的尺寸,其中16、 40、 78、36 36是定形尺寸。“A—A”中的85为定位尺寸;
227和142 0.1也是定位尺寸。
+0.021,下极限偏差为+ 0.002),公差等级为IT6;基本 偏差代号为k;其公差带代号为k6。
智慧树答案工程制图基础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绪论1.当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时的投影法称为()。
答案:正投影法2.当直线或平面()于投影面时,其投影积聚为一点或一条直线。
答案:垂直3.哪些属于机械图样?答案:装配图;零件图4.正投影法属于平行投影法。
答案:对5.中心投影法投射线相互平行。
答案:错6.当空间直线或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它的投影反映直线的实长或平面的实形,这样的投影性质称为全等性。
答案:对7.在国际运输中,精密仪器和贵重物品适用的运输方式是()答案:航空运输8.在班轮运输中,对活牲畜一般采用()作为一个计费单位收费答案:单件货物9.全部损失分为共同海损和单独海损。
()答案:错10.不清洁提单是提单本身存在表面污损严重的提单。
()答案:错11.在海运提单的收货人栏内有“To order”字样的提单,该提单称之为()答案:指示提单12.以下险种中,属于一般附加险的是()。
答案:淡水雨淋险;偷窃提货不着险;短量险13.“四固定”是班轮运输的基本特点。
()答案:对14.海运货物,实际装船日期为5月5日,迟于L/C规定的最迟装运期4月30日,但仍在L/C有效期5月10日内,出口人要求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将提单日期填成4月30日,这种提单称()。
答案:倒签提单15.某公司出口一批茶叶,在海运途中遭遇暴风雨,致使一部分茶叶发霉变质,这种损失属于()答案:单独海损16.本来没有义务的第三方进行救助,救助成功后支付给第三方的费用属于施救费用。
()答案:错17.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的期间通常是()答案:仓至仓期间18.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的规定,在三种基本险别中,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是()答案:一切险最大,其次是水渍险,再次是平安险19.投保人在投保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答案:运输路线;货物的特性;货物的包装;运输季节20.按CIF和FOB条件订立的进出口货物买卖合同,都由进口方负责投保。
()答案:错21.对于共同海损所作出的牺牲和支出的费用,应由()。
大学机械制图 CAD 课件及其答案7机件常用的基本表示法

本章将介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 本章将介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 部放大图以及其他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部放大图以及其他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第一节 视图 第二节 剖视图 第三节 断面图 第四节 其他表达方法 第五节 机件表达方法综合举例
基本要求
掌握机件的各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及 掌握机件的各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及 视图 标注; 标注; 掌握机件的局部放大图的画法和常用简化画法; 掌握机件的局部放大图的画法和常用简化画法; 局部放大图的画法和常用简化画法 根据机件结构形状特点,正确选择图样的各种表 根据机件结构形状特点, 示法,组合成机件的表达方案,完整、清晰、 示法,组合成机件的表达方案,完整、清晰、简捷 地表达机件。 地表达机件。
(1)确定剖切面的位置 一般常用平面作为剖切面(也可用柱面)。为了表达机 一般常用平面作为剖切面 也可用柱面 。 平面作为剖切面 也可用柱面 件内部的真实形状,剖切平面一般应通过机件内部结构的 件内部的真实形状,剖切平面一般应通过机件内部结构的 对称平面或孔的轴线, 对称平面或孔的轴线,并平行于相应的投影面 (2)画剖视图 剖切平面剖切到的机件断面轮廓和其后面的可见轮廓 都用粗实线 粗实线画出 线,都用粗实线画出 (3)画剖面符号 应在剖切面切到的断面轮廓内画出剖面符号
在向视图的上方标注“ 为大写拉丁字母); 在向视图的上方标注“ ”(“ ”为大写拉丁字母 ;在 为大写拉丁字母 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 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
×
×
三、斜视图
为了表达倾斜部分的真实形状, 按换面法的原理, 为了表达倾斜部分的真实形状,可按换面法的原理,选 表达倾斜部分的真实形状 择一个与机件倾斜部分平行, 择一个与机件倾斜部分平行,并垂直于一个基本投影面的辅 助投影面,将该倾斜部分的结构形状向辅助投影面投影, 助投影面,将该倾斜部分的结构形状向辅助投影面投影,这 样得到的视图, 样得到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
机械制图-零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A
A—A
A 按投影关系配置, 箭头可省略
对称剖面,剖切 符号也省略。 画在剖切线的延长线 上,字母可省略
08:44:40
34
§1.3.2 重合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画法
重合在视图内的断面图称为重合断面图,其外部轮廓线 用细实线绘制。当视图中的轮廓线与重合断面图的图形 重叠时,视图中的轮廓线应连续画出,不可间断。
6.当回转体零件上的平面在图 形中不能充分表达时,为了避 免增加视图,可用细实线绘出 对角线来表示这些平面。
08:44:40
7.零件上的滚花部分,一般采 用在轮廓附近用示意的方法来 表示,也可以省略不画,在零 件图上或技术要求中标明其具 体要求。
41
§1.5 .1 图样的简化画法 8.较长零件,如轴、杆、型材、连杆等,且沿长度方向的形状一 致或按照一定规律变化,可以将此类零件断开后缩短绘制。
局部结构完整,外部轮 廓封闭,波浪线省略
用波浪线或双折线表示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断裂边界。
08:44:40
10
§8.1.4 斜视图和局部视图- 斜视图和局部视图的配置形式和标注
斜视图通常按照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标注,为便于作图,允许
对其旋转配置。
旋转配置应加注旋转符号,且表示斜视图
名称的字母应靠近旋转符号的箭头。
08:44:40
25
§1.2.3 剖视图的种类
全剖视图
08:44:40
半剖视图 局部剖视图
26
§1.2.3 剖视图的种类
1. 用剖切面完全剖开零件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全剖视图。
适用于零件的外形比较简单,而内形复杂,或外形
在其它视图已表达清楚的情况下。
08:44:40
27
模具设计师应具备的能力

1.UG运用能力:基础建模、出工程图、产品分模、结构设计等,现在分模的主流为手动加自动分模,即半自动分模方法,利用基础建模,曲面,曲线,同步建模等基础再加上MOLDWIZARD及胡波外挂工具进行模具设计。
在工厂里一般不用全参数化的分模方法。
2.模具结构理论知识:1)模架:主要分为三大类(32种)大水口:工字型模架四种AI/BI/CI/DI、无面板直身模架四种AH/BH/CH/DH。
选择方法:(1)制件结构简单、外观要求不是很严格、允许侧边有浇口痕迹,无其他特殊结构(2)能用大水口模架时不用细水口模架,大水口模架用于一次分型的模具细水口:有/无水口板的工字型模架、有/无水口板的直身行模架----适用于点浇口。
选择方法:(1)单型腔和成型制件在分型面上投影面积较大,要求多点进胶时常用细水口模架(2)一模多腔,其中有个别制件客户要求必须多点进胶或者制件必须中心进胶(3)一模多腔,个别型腔大小悬殊较大,用大水口时浇口衬套要偏离模具中心(4)齿轮模,多型腔的轮胎吹气模等(5)高度尺寸的的桶形、壳形或者盒形制品(6)制件精度高,尺寸公差范围小,寿命要求高的模具应使用细水口模架简化细水口:有/无水口板的工字型模架、有/无水口板的直身行模架。
(1)两侧有较大的侧抽机构(滑块、油缸),用细水口模架时间很长(2)母模侧有滑块的大水口模具常用简化型细水口模架中的GAI和GCI系列2)成型系统:分型面的设计:原则:1.要通过产品的最大外形轮廓线。
2.让产品外观漂亮、美观“不留”痕迹。
3.让模结构简单,而又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4.开模时产品要留后模。
5.保证产品的制造精度。
6.应满足注塑生产时的排气要求。
7.应考虑脱模斜度的影响。
8。
能做碰穿绝不做插穿。
行位、斜顶:3)浇注系统:浇口:普通大水口入水方式:优点: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注塑速度快。
生产率高、补压方便、易调模改模。
缺点:产品表面会有一个小疤痕,增加了注塑工的修剪工作量。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第四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4-1 视图一、基本视图及其配置基本投影图: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投影图,其包括右视图、左视图、前视图、后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
向视图: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二、斜视图和局部视图1. 斜视图:机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画斜视图时应注意:(1)必须在视图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某向”,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2)斜视图一般按投影关系配置,必要时也可以配置在其它适当位置;(3)在不至引起误解时,允许将视图旋转,并标注“×向旋转”;(4)当已画出需要表达的某一倾斜结构的真实视图后,则通常就用波浪线断开,不画其它视图中已表达清楚的部分。
2、局部视图向基本投影面投影画局部视图时应当注意:a.在一般情况下,应于局部视图的上方标注视图的名称“×向”,并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标注同样的字母;当局部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它图形分开时,可省略标注;b. 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通常用波浪线表示;c. 当局部视图所表示的局部结构是完整的,且外轮廓线又成为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不画,如下图中的B向局部视图。
用波浪线作为断裂线时,波浪线不应超过断了机件的轮廓线,应画在机件的实体上,不可画在机件的中空处,如下图中,正误对比说明了波浪线的画法。
正确错误三、旋转视图如下图中摇杆所示,当机件的某一部分倾斜于投影面时,假象将机件的倾斜部分旋转得到与某一选定的基本投影面平行,再向该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旋转视图,旋转视图不需加任何标注。
§4-2 剖视图一、剖视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画法为了清楚的表达机件的内部形状,在机械制图中常采用剖视,即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
现在以下图为例,说明画剖视图的步骤:1.确定剖切面位置,图中选取平行于正面的对称面为剖切面;2.画剖视图如上图;3.画剖面符号如图,当图形中的主要轮廓线与水平成45度时,该图形的剖面线应画成与水平方向成30°或60°的平行线,其倾斜的方向仍与其它图形的剖面线一致;4.画剖切符号、投影方向,并标注字母和剖视图的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篇机械制图第7章机件的表达方法前面已介绍了用三视图表达物体的方法,但在工程实际中,机件的结构形状千变万化,有繁有简,仅用三视图已不能满足将机件内外结构形状表达清楚的需要。
为此,国家标准《机械制图》(GB/T4458.1-2002)、《技术制图》(GB/T17451-1998)中规定了视图的画法,《机械制图》(GB/T4458.6-2002)、《技术制图》(GB/T17452-1998)中规定了剖视图和断面图的画法。
本章将介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等常用的表达方法,画图时应根据机件的实际结构形状和特点,选择恰当的表达方法。
7.1 视图机件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视图。
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一般只画出机件的可见部分,其不可见部分用虚线表示,必要时虚线可以省略不画。
视图可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
7.1.1 基本视图在原有三个投影面的基础上,再增设三个投影面,构成一个正六面体,这六个面称为基本投影面。
将机件放在正六面体内,分别向各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六个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除了前面已经介绍过的主、俯、左视图外,还有从右向左投射所得的右视图,从下向上投射所得的仰视图,从后向前投射所得的后视图。
六个基本投影面的展开方法如图7-1所示。
六个基本投影面的配置关系如图7-2所示。
图7-1 六个基本投影面的展开图7-2 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六个基本视图若在同一张图纸上,按图7-2所示的规定位置配置视图时,一律不标注视图名称。
如图7-2所示,六个基本视图之间,仍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关系。
除后视图外,各视图靠近主视图的一侧均表示机件的后面;各视图远离主视图的一侧均表示机件的前面。
7.1.2 向视图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
为了合理地利用图纸的幅面,基本视图可以不按投影关系配置。
这时,可以用向视图来表示,如图7-3所示。
图7-3 向视图的配置与标注为了便于读图,按向视图配置的视图必须进行标注。
即在向视图的上方正中位置标注“×”(“×”为大写的拉丁字母),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如图7-3所示。
7.1.3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是一个不完整的基本视图,当机件上的某一局部形状没有表达清楚,而又没有必要用一个完整的基本视图表达时,可将这一部分单独向基本投影面投射,表达机件上局部结构的外形,避免因表达局部结构而重复画出别的视图上已经表达清楚的结构。
利用局部视图可以减少基本视图的数量。
如图7-4所示,机件左侧凸台和右上角缺口的形状,在主、俯视图上无法表达清楚,又没有必要画出完整的左视图和右视图,此时可用局部视图表示两处的特征形状。
a) b)图7-4 局部视图的配置与标注a)直观图 b)局部视图局部视图的配置与标注规定如下:1.局部视图上方标出视图名称“×”(“×”为大写拉丁字母),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如图7-4中的局部视图“A”所示。
当局部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它图形隔开时,可省略标注,如图9-4中的局部左视图所示。
2.为了看图方便,局部视图应尽量配置在箭头所指的一侧,并与原基本视图保持投影关系。
但为了合理利用图纸幅面,也可将局部视图按向视图配置在其它适当的位置,如图7-4中的局部视图“A”所示。
3.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线用波浪线表示,如图7-4中的局部视图“A”所示。
但当所表达的部分是与其它部分截然分开的完整结构,且外轮廓线自成封闭时,波浪线可以省略不画,如图7-4中的局部左视图所示。
画波浪线时应注意:①不应与轮廓线重合或画在其它轮廓线的延长线上;②不应超出机件的轮廓线;③不应穿空而过。
7.1.4斜视图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当机件上某部分的倾斜结构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时,在基本视图中不能反映该部分的实形。
这时,可增设一个新的辅助投影面,使其与机件的倾斜部分平行,且垂直于某一个基本投影面,如图7-5中的平面P。
然后将机件上的倾斜部分向新的辅助投影面投射,再将新投影面按箭头所指方向,旋转到与其垂直的基本投影面重合的位置,即可得到反映该部分实形的视图。
斜视图的配置与标注规定如下:1.斜视图必须用带字母的箭头指明表达部位的投影方向,并在斜视图上方用相同的字母标注“×”(“×”为大写拉丁字母),如图7-6和图7-7所示“A”。
2.斜视图一般配置在箭头所指方向的一侧,且按投影关系配置,如图7-6中的斜视图“A”。
有时为了合理地用图纸幅面,也可将斜视图按向视图配置在其它适当的位置,或在不至于引起误解时,将倾斜的图形旋转到水平位置配置,以便于作图。
此时,应标注旋转符号,如图7-7所示。
表示该视图名称的大写字母应靠近旋转符号的箭头端。
若斜视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转正,则标注为“A”,如图7-5b所示。
若斜视图是按逆时针方向转正,则应标注为“A”。
也允许将旋转角度标注在字母之后,如“A60°”或“A60°”。
旋转符号用半圆形细实线画出,其半径等于字体的高度,线宽为字体高度的1/10或1/14,箭头按尺寸线的终端形式画出。
3.斜视图一般只表达倾斜部分的局部形状,其余部分不必全部画出,可用波浪线断开,如图7-6和图7-7所示的局部斜视图“A”。
在同一张图纸上,按投影关系配置的斜视图和按向视图且旋转放正配置的斜视图,画图时只能画出其中之一,如图7-6和图7-7所示。
图7-5 斜视图的直观图图7-6 斜视图和局部视图(一)图7-7 斜视图和局部视图(二)7.2 剖视图用视图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时,图中会出现许多虚线,影响了图形的清晰性。
既不利于看图,又不利于标注尺寸。
为此,国家标准规定用“剖视”的方法来解决机件内部结构的表达问题。
7.2.1剖视图的概念1.剖视图的形成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如图7-8a、b所示。
a) b)图7-8 剖视图的形成a)剖视的直观图 b)剖视图2.剖面符号在剖视图中,被剖切面剖切到的部分,称为剖面。
为了在剖视图上区分剖面和其它表面,应在剖面上画出剖面符号(也称剖面线)。
机件的材料不相同,采用的剖面符号也不相同。
各种材料的剖面符号,如表7-1所示。
表 7-1(GB/T4457.4-1984)画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同一机件的零件图中,剖视图、剖面图的剖面符号,应画成间隔相等、方向相同且为与水平方向成45°(向左、向右倾斜均可)的细实线,如图7-9a所示。
(2)当图形的主要轮廓线与水平线成45°时,该图形的剖面线应画成与水平成30°或60°的平行线,其倾斜方向仍与其它图形的剖面线一致,如图7-9b所示。
a) b)图7-9 金属材料的剖面线画法图7-10 剖视图的错误画法图7-11 剖视图中的虚线3.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1)画剖视图时,剖切机件是假想的,并不是把机件真正切掉一部分。
因此,当机件的某一视图画成剖视图后,其它视图仍应按完整的机件画出,不应出现图7-10俯视图只画出一半的错误。
(2)剖切平面应通过机件上的对称平面或孔、槽的中心线并应平行于某一基本投影面。
(3)剖切平面后方的可见轮廓线应全部画出,不能遗漏。
图7-10中主视图上漏画了后一半可见轮廓线。
同样,剖切平面前方已被切去部分的可见轮廓线也不应画出,图7-10中主视图多画了已剖去部分的轮廓线。
(4)剖视图上一般不画不可见部分的轮廓线。
当需要在剖视图上表达这些结构,又能减少视图数量时,允许画出必要的虚线,如图7-11所示。
4.剖视图的标注为了便于看图,在画剖视图时,应将剖切位置、剖切后的投影方向和剖视图的名称标注在相应的视图上。
(1)剖切位置:用线宽(1~1.5)b、长约5~10mm的粗实线(粗短画)表示剖切面的起迄和转折位置,如图7-8b、图7-9所示。
(2)投影方向:在表示剖切平面起讫的粗短画外侧画出与其垂直的箭头,表示剖切后的投影方向,如图7-8b、图7-9所示。
(3)剖视图名称:在表示剖切平面起讫和转折位置的粗短画外侧写上相同的大写拉丁字母“×”,并在相应的剖视图上方正中位置用同样的字母标注出剖视图的名称“×-×”,字母一律按水平位置书写,字头朝上,如图7-8b、图7-9所示。
在同一张图纸上,同时有几个剖视图时,其名称应顺序编写,不得重复。
7.2.2剖视图的种类根据机件内部结构表达的需要以及剖切范围大小,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1.全剖视图用剖切平面(一个或几个)完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称为全剖视图。
当不对称的机件的外形比较简单,或外形已在其它视图上表达清楚,内部结构形状复杂时,常采用全剖视图表达机件的内部的结构形状。
(1)单一剖切平面用一个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的方法,称为单一剖切。
用单一剖切平面(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进行剖切,是画剖视图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当采用单一剖切平面剖切机件画全剖视图时,视图之间投影关系明确,没有任何图形隔开时,可以省略标注,如图7-12所示。
a) b)图7-13 斜剖视图的形成图7-12剖视图省略标注 a)斜剖视的直观图 b)斜剖视图(2)单一斜剖切平面用一个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剖切平面剖切机件的方法,称为斜剖。
常用来表达机件上倾斜部分的内部形状结构,如图7-13所示。
画这种斜剖视图时,一般应按投影关系将剖视图配置在箭头所指的一侧的对应位置。
在不致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允许将图形旋转。
旋转后的图形要在其上方标注旋转符号(画法同斜视图)。
斜剖视图必须标注剖切位置符号和表示投影方向的箭头,如图7-13所示。
(3)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用两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的方法,称为阶梯剖,如图7-14a、b所示。
阶梯剖视用于表达用单一剖切平面不能表达的机件。
a) b)图7-14 阶梯剖视图的形成及标注a)阶梯剖视的直观图 b)阶梯剖视图及正确标注用阶梯剖的方法画剖视图时,由于剖切是假想的,应将几个相互平行的剖切面当作一个剖切平面,但在视图中标注转折的剖切位置符号时必须相互垂直。
表示剖切位置起讫、转折处的剖切符号和字母必须标注。
当视图之间投影关系明确,没有任何图形隔开时,可以省略标注箭头,如图7-14b所示。
阶梯剖视图中常见的错误画法及标注如图7-15所示。
a) b) c)图7-15 阶梯剖视图中常见的错误画法及标注(4)几个相交的剖切平面用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交线垂直与某一投影面)剖开机件的方法,称为旋转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