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特性的表现形式
质量特性分析与实践

质量特性分析与实践1. 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产品质量已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质量特性分析作为一种系统的方法,有助于企业深入了解产品的质量特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本文将介绍质量特性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2. 质量特性分析概述2.1 质量特性定义质量特性是指产品或服务在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方面的固有特性。
质量特性包括功能性、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美观性等各个方面。
2.2 质量特性分析目的质量特性分析的目的是通过识别和分析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特性,找出潜在的质量问题,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2.3 质量特性分析方法质量特性分析方法包括:1. 鱼骨图(因果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2. 帕累托图:根据质量问题发生的频率,对问题进行排序,找出主要原因。
3. 控制图:用于监控和改进过程质量。
4. 散点图:分析两个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
5. 直方图:展示质量特性的分布情况。
3. 质量特性分析实践3.1 案例介绍以某汽车制造商为例,该公司面临发动机噪音过大、油耗过高的问题,影响产品竞争力。
为解决此问题,公司决定进行质量特性分析。
3.2 数据收集收集与发动机噪音和油耗相关的数据,包括:1. 发动机噪音水平:通过对不同车型进行测试,收集发动机运行时的噪音数据。
2. 油耗数据:统计不同车型在实际行驶过程中的油耗情况。
3. 顾客满意度调查:了解顾客对发动机噪音和油耗的满意度。
3.3 质量特性分析1. 鱼骨图:分析导致发动机噪音和油耗过高的可能原因,如零部件质量、生产工艺、设计缺陷等。
2. 帕累托图:根据数据分析,找出影响发动机噪音和油耗的主要原因。
3. 控制图: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确保质量稳定。
4. 散点图:分析发动机噪音和油耗之间的关系。
5. 直方图:展示发动机噪音和油耗的分布情况。
3.4 质量改进措施根据质量特性分析结果,采取以下措施:1. 改进零部件质量:选用更优质的零部件,降低噪音和油耗。
(企业质量管理)质量的特性

质量的特性1.2.1质量特性的含义ISO 9000标准把质量特性定义为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为了满足顾客需要,就要把感性、含混的顾客需要变换为清晰的、理性的、技术的或工程的语言,这就是质量特性。
我们所得到的或确定的质量特性是人为变换的结果,实质上是相对于顾客需要的一种代用特性。
这种变换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到顾客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变换越准确,就越能反映顾客需要,从而实现顾客满意。
质量特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技术性或理化性的质量特性。
例如机械零件的刚性、弹性、耐磨性;汽车的速度、牵引力、耗油量、废气排放量;手表的防水、防震、防磁等。
技术性的质量特性可以用理化检测仪器精确测定。
科技进步已经使得许多原来无法测定的特性成为可能,使人们可以对质量进行更加客观的判断。
(2)心理方面的质量特性。
例如服装的式样、时髦;食品的味道;汽车象征的地位和气派;等等。
心理方面的质量特性反映了顾客的心理感觉和审美价值,人们的心理感觉和审美价值千差万别,很难用准确的技术指标来加以衡量,心理方面的质量特性对于构成产品的“独家特色”,构成产品对每一具体用户的“适用性”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消费品领域就更为如此。
(3)时间方面的质量特性。
例如耐用品的可靠性、可维修性、精度保持性、电力供应的及时性等。
时间方面的质量特性是同“产品使用寿命周期费用”相联系的。
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及时性、可靠性、可维修性以及使用费用等都极大地影响着顾客的质量评价。
(4)安全方面的质量特性。
产品的使用不仅要可靠、及时,更加重要的是不能给顾客造成伤害和事故,因此,产品必须有保证条款,有各种安全措施。
重视安全方面的质量特性对于企业避免和防止产品责任问题的发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5)社会方面的质量特性。
在考虑质量特性的内容时,仅仅考虑对应顾客需要是不充分的,还必须考虑法律、法规、环保以及社会伦理等有关社会整体利益方面的要求。
1.2.2产品的质量特性对于产品来说,通常其质量特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性能。
产品品检中的质量特性评价

产品品检中的质量特性评价在产品品检中的质量特性评价中,质量特性的评估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质量特性评价主要关注产品的外观、功能、可靠性和性能等方面,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预期的标准和要求。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详细介绍产品品检中的质量特性评价。
外观是产品质量的一个显著特征。
在质量特性评价中,外观评估主要关注产品的外部外观和触感等方面。
包装、颜色、光泽度和表面处理等因素会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
例如,一个产品的外观是否整齐、无瑕疵、无明显划痕或变形等,都是外观评估的重要标准。
通过仔细观察和使用目视检查等方法,可以评估产品外观的质量特性。
功能是产品的核心特性之一,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价值。
在质量特性评价中,功能评估主要关注产品是否能够按预期的方式进行操作,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在电子产品中,功能评估可能涉及产品的各种操作、功能设置和连续工作等方面的测试。
同时,也会通过一系列的特定测试来评估产品的功能是否稳定可靠。
通过模拟真实使用环境和使用场景等手段,可以对产品功能的质量特性进行全面评估。
可靠性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靠性评估主要关注产品在一定时间内能否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而不发生故障。
可靠性测试通常包括持久性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和负载测试等。
例如,在汽车行业,可靠性评估可能涉及产品在不同路况下的运行测试、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产品在各种条件下的可靠性特性。
性能评价是产品质量特性评价的另一重要方面。
性能评价主要关注产品在设计规范下的性能表现。
评价的范围可以包括产品的功率、速度、精度、响应时间等。
例如,在电子设备领域,性能评价可能涉及产品的处理速度、输入输出响应时间、数据精度等。
通过使用标准测试方法和工具,可以准确评估产品的性能特性,以判断产品是否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
在产品品检中的质量特性评价中,外观、功能、可靠性和性能等方面的评估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产品的外观、功能、可靠性和性能等质量特性进行评估,可以判断产品是否符合预期的标准和要求,并及时发现和解决任何质量问题。
(ppt版)质量的特性的定义和品质理念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結束
精確度與準確度
Precision (精確度) versus Accuracy (準確度) • 分配(fēnpèi)平均值=目標值,稱為準確
• 分配變異數小,則精確度高。
發散大
平均值
圖 1.4 精確度與準確度
1-7
品質管理(guǎnlǐ)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第七页,共三十一页。
品質特性質等於目標值時→損失=0 →品質最好 (本钱最低)
圖 1.2 二次對稱損失函數
1-5
品質管理(guǎnlǐ)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第五页,共三十一页。
結束
品質是精準的 – 田口玄一
此品質理念(lǐ niàn)乃由田口玄一的品質定義推衍而出。
考慮產出品質分配時,分配的平均值是否偏離目標 值(T)與分配變異數大小會影響平均損失的大小。
• USL: Upper Specification Level,規格上限 = T-Δ
圖 1.1 品質規格
1-4
品質管理(guǎnlǐ) Chapter 1 品質管理概述
第四页,共三十一页。
結束
品質規格 – 田口玄一
田口認為品質可以衡量其損失,損失越大表示品質越差。
品質損失函數= Lk(X。T)2 Where X = 品質特性(tèxìng);T=偏離目標值,L=損失
P
D
(Plan)
(Do)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Act)
(Check)
Quality
結束
S1:尋找問題所在 Pareto
S2:研究現時方法
S3:找出各種原因
Cause & Effect chart
质量特性全面解析

质量特性全面解析1. 引言本文档旨在全面解析质量特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质量特性的概念。
质量特性是评估和衡量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对于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至关重要。
2. 质量特性的定义质量特性是指产品或服务在特定环境下满足需求和期望的能力。
根据国际标准ISO ,质量特性可以分为八个维度,分别是功能适用性、性能效率、兼容性、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2.1 功能适用性功能适用性是指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它包括功能的完整性、正确性、适时性和互操作性等方面。
2.2 性能效率性能效率是指产品或服务在给定资源下的执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它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消耗等指标。
2.3 兼容性兼容性是指产品或服务与其他系统、硬件或软件的互操作性能力。
它包括与不同平台、不同版本的兼容性,以及与外部接口的兼容性。
2.4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产品或服务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信性。
它包括故障率、可恢复性、容错性等指标。
2.5 可用性可用性是指产品或服务对用户可用的程度。
它包括易学性、易操作性、易理解性等方面。
2.6 安全性安全性是指产品或服务在保护数据和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干扰的能力。
它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指标。
2.7 可维护性可维护性是指产品或服务在进行修改、纠正、增强或适应时的可行性和效率。
它包括可测试性、可变更性、可移植性等方面。
2.8 可移植性可移植性是指产品或服务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
它包括平台兼容性、软硬件独立性、迁移成本等指标。
3. 应用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应用质量特性有助于评估和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并增强竞争力。
通过全面了解质量特性,并将其纳入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开发和测试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质量水平。
结论质量特性是评估和衡量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它们涵盖了功能、性能、兼容性、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等方面。
产品质量特性和过程质量特性

若有特性超差立即转变为废品,是关系到安全事故或丧失功能引起产品破
︱凯凌集团︱内部资料·不得外传 凯凌集团︱内部资料·
编制/ 编制/日期
审核/ 审核/日期
批准/ 批准/日期
文 件 编 号
产品质量特性和过程质量特性 产品质量特性和过程质量特性 质量特性和过程质量
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文件编制部门 版 本 号
ISO/TS16949 : 2009 第3.1.12条款对特殊特性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可能影响安全性或法规的符合性、产品的配合、功能、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
特殊特性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与安全性或政府法规有关的特性,二是与安全性或政府法规无关的特性。与安全性或政府法规有关的特性是指可 能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的特性,如阻燃性、车内人员保护、转向、制动等车辆安全以及排放、噪声和防盗等方面的要求等,这些特 性要求一般都是强制性的。与安全性或政府法规无关的特性主要是指除安全或法规方面可能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的特性,如产品性能、装配 性和外观等。 特殊特性又可分为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即产品质量特性和过程质量特性。 产品质量特性:由产品的规格、性能和结构所决定,并影响产品的适用性,是设计传递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等的技术要求和信息。它包含有尺寸 公差与配合、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政府有关法规和标准情况等。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是指影响产品适用性的重要程度。 新产品设计阶段,设计部门应对产品进行重要度分级,通过新产品试制,在设计改进时 进一步修正和完善。重要度分级可按规定的级别符号直接标注在图样及设计文件上,也可单独编制整机及其组成部分重要度分级文件。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原则:以按对产品适用性要求的影响及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重要度等级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重要度分级内容: a)安全、环保要求; b)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c)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d)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e)焊接及铸造、锻造规定; f)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g)外形、外观要求; h)清洁度要求; i)涂敷、包装、防护及储运等要求。 产品质量特性级别: 特 性 级 别 定 义 分 级 符 号 如顾客规定了特殊特性,应与顾客规定的 S 或其他。
建设工程质量特性表现在6个方面

建设工程质量特性表现在6个方面(监理工程师辅导)加入收藏频道: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质量特性表现在6个方面(监理工程师辅导)第一章建设[BAIKE1]工程质量[/BAIKE1]控制概述考试内容一、建设[BAIKE1]工程质量[/BAIKE1]管理制度及责任体系了解:[BAIKE1]工程质量[/BAIKE1]及特性。
熟悉:工程质量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掌握: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控制中应遵循的原则;工程质量责任体系。
考点1 建设工程质量概念1、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的规定的特性综合。
考点2 工程质量特性1、建设工程质量特性表现在6个方面:(1)适用性:即功能,是指工程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
包括:理化性能(尺寸、规格、隔热等物理性能,耐酸、耐碱、耐腐蚀、防风、防尘等化学性能),结构性能(地基的牢固、结构的强度等),使用性能(房子的舒适度、水电设施、道路的通达等),外观性能(房子的外观、色彩)。
(2)耐久性:即寿命,是指工程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使用的年限,也就是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寿命周期。
(3)安全性:是指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
(4)可靠性:指工程在规定有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如工程上的防洪与抗震能力、防水隔热、恒温恒湿措施、工业生产的用管道防“跑、冒、滴、漏”等。
(5)经济性:指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和消耗费用。
具体体现在设计成本、施工成本、使用成本三者之和。
(6)与环境有协调性:指工程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协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协调及与周围已建工程相协调,以适应可持续发展。
考点3 工程质量形成过程1、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并与投资目标相直协调,它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
2、在项目决策阶段,是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对项目的建设方案做出决策,使项目的建设充分反映业主的意愿,并与地区环境相适应,做到投资、质量、进度三者协调统一,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水平。
详细分析质量特性

详细分析质量特性引言质量特性是评估和衡量一个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详细分析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和具体的特征。
1. 功能性功能性是指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一个高质量的产品应当具有正确、完整、可靠、易用的功能。
功能性特性的评估应包括功能的正确性、完整性、灵活性、易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2.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产品或服务在特定条件下的持续运行能力。
一个高质量的产品应当具有高可靠性,能够持续运行并提供稳定的性能。
可靠性特性的评估应包括可靠性、容错性、可恢复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
3. 可用性可用性是指产品或服务对用户的易获取性和易使用性。
一个高质量的产品应当具有良好的可用性,方便用户获取和使用。
可用性特性的评估应包括易理解性、易研究性、操作性和用户界面友好性等方面。
4. 效率效率是指产品或服务在特定资源下的性能表现。
一个高质量的产品应当具有高效率,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所需任务。
效率特性的评估应包括执行速度、资源利用率和响应时间等方面。
5. 可维护性可维护性是指产品或服务在发生故障或需要改进时的可修复性和可更新性。
一个高质量的产品应当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方便对其进行维护和升级。
可维护性特性的评估应包括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等方面。
6. 可移植性可移植性是指产品或服务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迁移能力。
一个高质量的产品应当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能够在不同的平台和环境下使用和部署。
可移植性特性的评估应包括适应性、互操作性和可替代性等方面。
结论质量特性是评估和衡量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
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是质量特性的核心要素。
通过对这些特性的详细分析和评估,可以帮助我们确保产品或服务的高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特性的表现形式
不同类别的产品,质量特性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1、硬件产品的质量特性
1)性能
性能通常指产品在功能上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包括使用性能和外观性能。
2)寿命
寿命是指产品能够正常使用的年限,包括使用寿命和储存寿命两种。
使用寿命指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总时间。
一般地,不同的产品对使用寿命有不同的要求。
储存寿命指在规定储存条件下,产品从开始储存到规定的失效的时间。
3)可信性
可信性是用于表述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集合术语。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
对机电产品、压力容器、飞机和那些发生质量事故会造成巨大损失或危及人身、社会安全的产品,可靠性是使用过程中主要的质量指标。
维修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时间、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
维修保障性是指按规定的要求和时间,提供维修所必须的资源的能力。
显然,具备上述“三性”时,必然是一个可用,而且好用的产品。
4)安全性
安全性指产品在制造、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保证人身安全与环境免遭危害的程度。
目前,世界各国对产品安全性都给予了最大的关注。
5)经济性
经济性指产品寿命周期的总费用,包括生产、销售过程的费用和使用过程的费用。
经济性是保证组织在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关键特性之一,是用户日益关心的一个质量指标。
2、软件产品的质量特性
1)功能性
软件所实现的功能,即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包括用户陈述的或隐含的需求程度。
是软件产品的首选质量特性。
2)可靠性
可靠性是软件产品的最重要的质量特性。
反映软件在稳定状态下,维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3)易用性
易用性反映软件与用户之间的友善性。
即用户在使用软件时的方便程度。
4)效率
在规定的条件下,软件实现某种功能耗费物理资源的有效程度。
5)可维护性
软件在环境改变或发生错误时,进行修改的难易程度。
易于维护的软件也是一个易理解、易测试和易修改的产品,是软件又一个重要的特性。
6)可移植性
软件能够方便地移植到不同运行环境的程度。
3、流程材料的质量特性
1)物理性能:如密度、黏度、粒度、电传导性能等。
2)化学性能: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稳定性等。
3)力学性能:强度、硬度、韧性等。
4)外观:几何形状、色泽、等。
4、服务的特性
1)无形性
无形性是指服务的抽象性和不可触知性。
即服务作为无形的活动,不像实体产品那样展示在顾客的面前,看不见,摸不着,不易在头脑中成形,从而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往往凭自己消费后所获得的满意程度做出,主观随意性较大。
2)储存性
服务是:“一个行动,一次表演,一项努力。
”它只存在于被产出的那个时点,“生产”一旦结束,服务作为产品也就不存在了。
即一旦在限定的时间内丧失服务的机会,便不再复返。
3)同步性
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时并存,具有不可分割性。
顾客是参与其中的,必须在服务的过程中消费服务。
因此,服务质量是顾客对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的总评价。
4)异质性
即可变性或波动性。
即使是同一种类型服务也会因服务人员、顾客及环境不同而不同,难以始终如一的提供稳定、标准化的服务。
由于不稳定的服务会给顾客带来不公平的感觉,因此,提高服务的稳定性是服务组织提高质量的重点,亦是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