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香港和澳门教案分析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_香港澳门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香港澳门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一,对话导入:师: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祖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与澳门,今天我们将复习第七章认识区域:差异与联系,那么让我们再次香港与澳门的魅力。

师:首先是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复习,我们先来齐读下学习目标(出示课件学习目标)二,引导复习香港的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地处_____之滨,_______东侧,北与广东省_____市相连。

2.陆地组成:由_____岛、_____和新界三部分组成。

3.地形:多_________,_____仅占陆地总面积的1/6。

4.气候:___________气候。

5.弥补城市建设用地不足所采取的措施:_________。

发达的经济1.发达的交通运输:(1)地位:是世界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是世界最繁忙的_______港口之一。

(2)交通运输发达的原因: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宽广的作业海域和良好的港口设施。

(3)与祖国内地相连的路线:___________铁路和高速公路。

先进的现代服务业(1)旅游业:亚洲最大的_________、根据《清明上河图》建造的“_____”、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香港_______乐园等。

(2)香港是享誉全球的_________________中心,是重要的___________中心,_____发达。

国际经济贸易中心(1)发展优势:地处_________地区的枢纽位置,背倚_________和面向_________、合理的_____和良好的_____。

(2)经济结构:以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房地产业、___________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3)主导产业:_________。

(4)美称:“_________”。

(5)金融: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

在地理位置上,香港与纽约“_________”。

分析问题:1香港缺水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2香港的贸易构成特点3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四册“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_八年级地理教案_模板

第四册“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_八年级地理教案_模板

第四册“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_八年级地理教案_模板一、教学目的1.知识要求(1)使学生掌握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2)记住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

(3)理解香港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经济的发展;澳门产业的变化;祖国大陆在港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能力要求通过全面比较香港和澳门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讲述港澳两地被英国和葡萄牙侵占的历史,阐述回归祖国后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的重大意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二、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领土;香港和澳门经济的发展。

三、教学思路运用电教手段,采用歌声引入,讲述、综合提问,引导自学,归纳补充,分析比较等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四、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磁带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学生随录音机播放齐声合唱歌曲《香港别来无恙》。

【引入新课】香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正如同学们在歌中唱的那样,它经历了100年的荣辱、沧桑、风雨和成长;澳门曾被葡萄牙侵占了400多年,也和香港一样,是祖国母亲又一个在外漂泊400多年的儿子。

如今她们已先后回到祖国的怀抱。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香港和澳门地区,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板书课题】第六节香港和澳门【引子】首先我们学习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

【板书】一、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门地区略图投影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回答几个问题。

【提问】(1)香港和澳门靠近哪个省?各位于珠江口的哪一方?各与哪个经济特区邻近?(2)气候有何特点?【对比总结】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毗邻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

两地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偏高,降水丰沛。

【自学填表】教师把事先印好的“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看书读图,自学归纳。

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香港位置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毗邻深圳市范围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092平方千米(1995年)居民人口630多万(1995年),中国血统占98%,其中祖籍广东省最多,英国人和其它外国人占2%经济 1.加工工业发达,以出口外销为主 2.对外贸易是重要经济支柱 3.旅游业发达澳门位置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侧,毗邻珠海市范围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三部分组成面积16平方千米(1995年)居民人口42 4万(1995年),中国血统占95%以上(祖籍主要为广东省),葡萄牙人占3%经济 1.博彩业兴旺 2.旅游业是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3.加工业兴起,产品出口美国、香港、西欧【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投影片,教师根据学生填表情况,串讲提问,查漏补缺,以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初中地理_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课题香港和澳门课型新授案序1教学用具地图、多媒体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读图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运用图表和资料说出港澳的位置范围,分析港澳的人地关系和经济发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港澳人地关系的分析,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科学人地观。

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港澳的位置范围和人地关系。

难点: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朋友圈中港澳旅游的内容截图导入,体现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

教师:现在很多人喜欢浏览微信朋友圈,昨晚我在看朋友圈的时候,看到我一个在港澳旅游的大学同学发了这样的状态:出示图片。

港澳地区真如她所说的这样吗?相信同学们也和我一样想对港澳有进一步的了解。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进行一次港澳精神之旅。

二、出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做好去港澳旅游的准备工作。

四、自主学习展示:港澳特别行政区历史由来,港澳位置组成,港澳气候,去港澳的交通方式选择等。

五、合作探究:港澳人地关系及港澳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经济发展模式。

六、展示交流:港澳人地关系及港澳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经济发展模式。

七、视频感受港珠澳大桥八、课堂小结九、巩固练习十、起航粤港澳,共筑中国梦十一、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反思重建作业批改记录批阅时间:关于学情的研究七年级的学生,从思维发展特点上看,已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分析资料,进行想象,推理,阐述观点。

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

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由于经常进行合作学习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在小组中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合作完成。

初中地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1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学习导航教师批注一、【引课示标,明确方向】通过歌曲和图片导入,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对整堂的学习任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整节课通过“争做港澳百事通”贯穿始终,使学生们上课效率更加高涨。

第2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二、【自学质疑、合作探究】第3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此处通过“港澳之初见”,来开始自学的过程,学生边自学,边记忆,不会的相互问或者问老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之后的“小试牛刀”,又可以有效的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

三、【拓展变式、知识升华】第4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1、出示地图,让学生描述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此处还要交给学生地理位置描述的一般思路。

2、出示地图,描述香港、澳门的组成,让学生起来介绍,然后对比记忆,看图了解澳门三部第5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桥梁3、出示表格,出示香港、澳门的面积、人口、人口密度,自此处,加上我们庆云县人口和面积,会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得出香港澳门地狭人稠的人地矛盾,并提出解决措施第6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此处,设计学生自由记忆的板块,为港澳百事通预选赛-抢答赛做准备。

4、出示图片,分析香港、澳门的经济特征分析经济特征之前,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对经济的学习更加有效。

第7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5、港澳合作模式我探究第8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第9 页共厚德·睿智·健康·快乐庆云县第四中学电子教案求真·务实·高效庆云县第四中学共11 页第10 页厚德·睿智·健康·快乐此处的合作探究,有时间和任务,可以让小组合作更加有明确性。

详实教案: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特征

详实教案: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特征

详实教案: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特征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特征一、教学目标:1.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

2.熟悉香港和澳门的气候特征和自然资源情况。

3.掌握香港和澳门的地理特征对两地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

2.熟悉香港和澳门的气候特征和自然资源情况。

3.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特征对两地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香港的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香港位于东经113°50'至114°30',北纬22°15'至22°35'之间的中国南部海滨地区,东、南、西部与南海(中国南海)相接,北部与广东素有陆地之隔的九龙半岛相连。

(2)地形地貌特征香港地形多山,地势崎岖,山体广泛分布,前后山系统发达。

其山地和丘陵地区就占全地面积的75%以上,主要由三座山脉组成,包括东北-西南向的新界山脉、南北向的大屿山及西南向的石咀山脉。

2.香港的气候特征香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气候温暖湿润,气温适宜。

全年降雨量相对比较充沛,各月降雨均较为平均,除了偶尔出现的较强风暴和台风天气,年平均日照量为1756小时。

3.香港的自然资源香港自然资源相对有限,主要是经济开发所需的水源、土壤、石材及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等。

4.香港的经济和城市发展得益于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香港具有发达的经济。

城市建设相对比较完善,交通设施发达,是全球享有盛誉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国际旅游城市和区域性流动人口枢纽。

5.澳门的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澳门位于中国南海口以西、珠江口东岸西侧,与中国香港、广东省珠海市相邻,与深圳市隔海相望。

澳门的南部和西南部是一个半岛(氹仔半岛),全境总面积32平方千米,是中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

(2)地形地貌特征由于澳门地区地势平坦,基本是平原地形,山地只占该地区总面积不到1%。

《香港和澳门)教案

《香港和澳门)教案

学校:新密市市直二初中学科:地理人教版级段:八年级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冯春秋第六章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一、学习目标:1、运用P28图6.13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利用P29图文资料活动1,计算出港澳的人口密度,并说出港澳的人文特点“人多地狭”的含义;3、运用图6.20,及P31资料说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陆经济合作模式及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港澳地区与祖国内陆经济合作模式及意义三、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一)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之珠》。

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讲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镶嵌着两颗璀璨的明珠,这曾引起欧洲列强的觊觎,被迫流浪,现在她们回来了,在祖国宽阔的怀抱中,她们更加光彩熠熠。

这两颗明珠就是——学生齐答:香港和澳门。

(音乐停)关于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地名大家耳熟能详,但对香港和澳门的详细了解,可能为数不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二)自主学习目标:运用P28图6.13,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利用P29图文资料活动1,计算出港澳的人口密度,并说出港澳的人文特点“人多地狭”的含义;运用图6.20及P31资料,说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陆经济合作模式及意义。

内容:课本P27-32页方法:完成以下问题,并在课本上画出来。

时间:6分钟检测题:1、完成下表的填写:2.比较香港、澳门与北京、上海、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深刻理解“人多地狭”的含义。

3.说说香港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土地面积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4.“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学生读书读图、填表、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三)小组交流、提问展示学习方式:先独立思考,有疑问再同桌交流或组内交流提问方式:报号展示方式:主动回答根据课文提供的数据.计算港澳地区的人口密度.并与下例城市比较.理解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含义.(四)点评精讲交流方式:先小组讨论,再由2—3个小组代表在班内展示,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老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板书)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唇齿相依。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学设计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学设计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材通过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城市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中国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等基本知识。

但对于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空间观念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香港和澳门的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香港和澳门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

3.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料。

2.香港和澳门的相关视频、图片、新闻报道等资料。

3.网络资源:以便学生自主学习时查找相关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说课稿3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说课稿3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这一节主要介绍了香港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以及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以及回归祖国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香港、澳门的基本情况,认识它们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省区的地理位置、名称、轮廓等基本知识。

但对于香港、澳门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可能还有一定的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从地理、历史、等多角度认识香港、澳门的重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认识香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认识澳门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

2.教学难点: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的联系,以及它们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香港、澳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1)介绍香港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阐述香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介绍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阐述澳门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分析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强调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地理香港和澳门教案分析
初二地理香港和澳门教案分析
【知识目标】
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范围、组成、居民等基本地理情况。

2.知道香港、澳门、珠江口、深圳、珠海等地的位置。

3.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

【能力目标】
能在图中迅速填出香港、澳门、珠江口、深圳、珠海等地。

【情感】
1通过香港、澳门位置优越、经济繁荣,回归后在大陆强有力地
支持下发展稳定等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兴旺,祖国统
一前景美好。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教材分析】
香港和澳门地区同台湾一样,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区,但从政治角度看两者又有区别,台湾至今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而港澳地
区则是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建立了特别行政区。

教材从地理位置、人口等方面入手,让学生了解香港、澳门两地的一般情况和经济特点,从而使学生对两地有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

香港和澳门经济都较发达。

尤其是香港,在国际交通、贸易、金融、旅游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教材在对这些内容讲述后,着重
指出,祖国大陆是香港和澳门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

【教法建议】
香港和澳门地区这节教学,首先必须说明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的领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对从地理位置、人口等方面入手,让
学生了解香港、澳门两地的一般概况和经济特点,从而使学生对两
地有一个较初步的了解。

香港和澳门地区有它们的共同点,也存在差异,从而有着较大可比性。

在教学中可采用比较法,这样有助于对香港和澳门地区地理
事物或现象间相互联系的认识;也有助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因此
“香港和澳门地区”这节内容,可从它们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重要地位、经济、回归时间进行比较。

在比较中充分运用现代
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录像等。

比如可依次出示“香港和澳门地区图”、“澳门全岛”、“澳凼大桥”、“香港海运图”、“香港的
主要工业产品”及“中国内地供应香港的主要物资”等地图。

通过
比较,让学生懂得香港和澳门的共同点是: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的
领土,都位于珠江口,都于20世纪末回归祖国。

回归后都建立了特
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都是重要港口,旅游业都发达。

有关香港的情况,学生通过电视、电影、报刊、互联网等媒体的介绍都有一定的了解,可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中应注意
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当简述香港百年历史。

香港一直是中国的领土,由于历史的原因,曾被英国侵占。

中国政府已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了香港特别行
政区,洗雪了中国人民的百年耻辱。

香港特别行政区享受高度自治权,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教学时可补充适当资料,结合图片、
录像等生动活泼地进行,使学生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二、讲香港的位置时,让学生看中国政区图和香港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三、讲述香港在国际交通、贸易、信息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优越的地理位置:背靠祖国大陆,南临广阔的海洋,是祖国大陆进出口商品的重要转口港。

香港又是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上的重要港口。

讲述时应结合香港海运图,让学生找出香港海运所能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2.香港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之一,港阔水深,可同时停上百艘万吨巨轮,是世界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之一。

3.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

要让学生理解自由贸易这一概念的含义:对许多进出口商品可以免征关税,吸引各国商人。

由于上述条件,对外贸易成为香港的重要经济支柱。

四、香港的经济除外贸外,加工工业和旅游业也很重要。

可指导学生读“香港的主要工业产品”图和“中国内地供应香港的主要物资”图,让学生理解,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靠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