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弯曲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简易U型弯曲模设计

简易U型弯曲模设计

简易 U型弯 曲模设计
王 智 文 全 兴
( 北华航 天工业学院 材料 工程 系,河北 廊坊 050 ) 600
摘 要 :本文介绍 了一种 简易的 U型弯曲模具 的设计方法 ,具有结构 简单 、制造容 易、节约材料 、重量轻 的特
点 ,在小批量生产 中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弯 曲模 ;简易模 ;小批量 中图分类号:T 2 1 G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7 3 (0 7 0 — 0 1 2 6 3 9 8 20 ) 1 0 0 —0
WA h NG Z i WE a 。ig N Qunxn
管 中间穿过固定于两侧连接板上 , 连接板采用 9 × 0 9 角钢制成。这样用四根钢管解决 了凸、 O 凹模 的圆
角加工的问题 。同时由于凹模在弯曲模工作时可以 绕着芯轴转动, 使得工件毛坯容易进入凹模中, 不容 易产生划伤现象。下模 中的顶板用通用弹顶器提供
顶出力, 对工件起 到底部压平和顶 出工件 的作用 0 工件毛坯定位采用外加定位板的方法, 不和模具制
偿 施。 模具 用在凸、 模 放橡 板的 措 本 采 凹 之间 胶
社 . 0 0. 20
『]中国模具设计 大典 编委会 . 2 中国模 具设计 大典 [ ・ M]南
昌: 江西科学技术 出版社 ,0 3 20 .
De i n fLo Co tu- y eBe d n e s g o w- s T p n i g Di
大相对弯曲半径的 U型件的生产有借鉴意义。

由于 U型弯 曲模 需要保证 凸、 凹模 之间 的间
『]钟毓斌 冲压工艺与模具 l J j : L 工业 出版 M] 北尿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匕 移械 ・ 慨上业 出瞅 1

论文格式—附表9

论文格式—附表9

附表9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U型弯曲件弯曲模
系别机电工程系
年级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生姓名梁嘉劲
指导教师杨亘
专业负责人
答辩日期
附表9-1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
(学生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系专业班同学:
附表9-2
第1章绪论(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
1.1 课题背景(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
1.1.1 (标题四号黑体字)
(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
……………………
第2章(输入标题)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2.1 本章(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
(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
……………………
第3章(输入标题)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3.1 本章(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
(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
……………………
…………………………
结论:(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
参考文献:(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
附录1:(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
附录2:(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
致谢:(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

U型弯曲件弯曲模设计

U型弯曲件弯曲模设计

前言模具设计毕业论文成形加工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优质、高效、低耗、适应性很强的生产技术,或称成型工具、成型工装产品,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使用广泛的新技术产品,是价值很高的社会财富。

模具设计毕业论文由于模具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机和电器产品、电子计算机产品、仪表、家用电器产品与办公设备、汽车、军械、通用机械等产品的生产中。

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模具设计毕业论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目前,随着汽车及轻工业的迅速发展,模具设计制造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已成为一个行业。

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模具设计与制造,已成为快速制造优质模具的有力保证:1)、CAD/DAE/CAM的广泛应用,显示了用信息技术带动和提升模具工业的优越性。

在欧美,CAD/DAE/CAM已成为模具企业普遍应用的技术。

在CAD的应用方面,已经超越了甩掉图板、二维绘图的初级阶段,目前3D设计已达到了70℅--89℅,PRO/E、UG、CIMATRON 等软件的应用很普遍。

2)、为了缩短制造周期,提高市场竞争力,普遍采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3)、快速成型技术与快速制模技术获得普遍应用。

有SLA、SLS、FDM、LOM等各种类型的快速成型设备。

目录绪论 (3)第1章工艺方案的确定 (4)1.1零件分析 (4)1.2工艺方案的确定及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4)1.3工序图尺寸分析 (4)1.4排样和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5)第2章有关弯曲工艺计算 (7)2.1 毛坯尺寸的计算 (7)2.2 弯曲力的计算 (7)2.3 弯曲凸凹模的间隙 (7)2.4 凸、凹模宽度尺寸计算 (8)2.5 凸模圆角半径 (8)2.6 凹模圆角半径 (9)2.7 弯曲凹模外形和尺寸的确定 (9)2.8 选择上、下模座及模柄 (9)2.9 垫板、凸模固定板 (10)2.10 闭合高度 (10)2.11 螺钉、销钉的选择 (11)2.12绘制模具总图及零件图 (11)第三章小结 (14)参考文献 (15)绪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逐渐起飞,也为模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U型件通用弯曲模具设计方案

U型件通用弯曲模具设计方案

· 8 ·
矿 用 汽 车
2018年 第 1期
★ 设 计 ·试 验 ·研 究 ★
176宽 度 制 件 图
图 1
1.2 工艺 分析 制 件工 艺流 程 :下料一 冲孔一 成 型 如 图 1可 见 ,三 种 宽度 的制件 分 别 相差 50 mm
和 30 1TI1TJ.。采用 折弯 机折 弯工 艺 ,96 mm 宽 制 件 因 翻边过 高 ,折 弯 刀 具 无 法 人 模 ,会 与 工 件 干 涉 。其 他 两种制 件 虽然 可 以 采 用 折 弯工 艺 ,但 折 弯工 艺 的 精 度相对 难 以保 证 。制 件用 于车 辆 的车 架 铆 接 ,精 度要 求 高 ,须 保证 制 件 上 的空 位 误 差 ≤ 0.5 mm,垂 直 度误 差4 o.5。,否 则 横 梁 与 纵 梁 连 接 时 会 出现 两 零 件 的空 位 位 移 ,铆 钉 无 法 自 由穿 人 ,影 响 生 产 效 率 和车 架整 体 质量 。采 用模 具 弯 曲 工艺 ,通 过 制 件 底 部 的孔定 位 ,即可 满足 精度 要求 和保 证 生产 效率 。

_lL . . . .




、 ~
—1

; JL--..一


, ● J

2;

i r b 一 I }6一 ;:
●一
/ k 216 U.U O



2o0
500
1.下模座 总成 2.导柱 3.导套 4.上模 板 5.推 杆 6.弹簧 7.凸模 安 装座 8.凸模镶 块 9.凹模 镶块 l0.垫块 I 11.垫 块 I【 l3.16.内六 角螺 钉 l7.托料 板 18.卸 料螺 钉 19.定位 销

U形件弯曲模设计毕业论文

U形件弯曲模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课题:U形弯曲件设计时间:2010.11.11~12.11 班级:学号:12345678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0 年12 月11 日前言一、弯曲的概念与应用金属材料被弯成一定形状和角度的零件的成形方法称为弯曲。

弯曲是冲压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工艺,可用于制造大型结构零件,,如飞机机翼、汽车大梁等,也可用于生产中小型机器及电子仪器仪表零件,如铰链、点子元器件等。

根据弯曲件的不同要求和生产批量的大小,有各种不同的弯曲方法。

最常用的是以弯曲模具在通用压力机上进行压弯,此外也有在折弯机、滚弯机、拉弯机上进行的折弯、滚弯、及拉弯。

目录前言 (2)设计任务书 (5)U形件弯曲模第一章工艺分析 (6)1.1材料分析 (6)1.2结构分析 (6)第二章工艺方案拟定 (7)2.1毛坯展开 (7)2.2方案确定 (8)第三章弯曲工艺计算 (8)3.1冲压力计算 (8)3.2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9)第四章模具总结构形式确定 (12)第五章冲压设备的选择 (12)第六章弯曲模模架及零件设计 (13)6.1后侧导柱模架的选用 (13)6.2其它零件结构 (13)第七章模具制造工艺过程 (16)7.1凹模制造工艺过程 (16)7.1凸模制造工艺过程 (16)第八章模具各部分零件参数 (16)第九章橡胶垫的选用 (17)第十章总工程图 (18)总结 (19)致信 (20)参考文献 (22)附录 (23)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根据下面的制件,设计冲压模具(为大批量生产)材料:10t=5mmB=40mm设计工作量:1、模具装配图一(A0或者A1图纸)。

2、主要零件图1~3(A3或者A4图纸)。

3、模具各零件及模具总体装配三维造型。

4、模具设计说明书一份。

5、PPT设计说明书一份。

U形件弯曲模具设计如图所示的弯曲件,其材料为10钢,料厚5mm,板宽40mm。

U形弯曲件图1一、工艺性分析。

1、材料分析。

u型弯曲件

u型弯曲件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型弯曲件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年月日工件名称:型弯曲件工件简图:如图所示生产批量:大企鹅332554595 有删减 有CAD 图批量 材料:08钢 材料厚度:2 mm制件图材料08钢,厚度t=222 0-0.528054+0.742+0.006R1R1图1一、 弯曲件工艺性分析此工件为典型型弯曲件。

材料为08钢,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适合弯曲成型加工。

工件结构简单,除了装配尺寸74.0054+,052.022-公差等级IT14级有严格要求外其余尺寸均为自由公差,工件整体上看,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弯曲成型完全能满足要求。

二、 弯曲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工件弯曲成型,可以一次弯曲成型,也可以二次弯曲成型如今有以下三种方案供选择:方案一:采用一次弯曲成型,单工序生产。

如下图所示:图2方案二:采用两次弯曲成型,先弯U型,再弯型,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具体如下图所示:图a 为首次弯曲模具结构图;图b为第二次弯曲模具结构图。

a)首次弯曲b)二次弯曲图3方案三:采用在一套模具上成型,复合模生产。

具体如下图所示:图4方案分析: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但工件尺寸精度低,尤其是四个直角的精度难以得到保证。

另外,在弯曲过程中,由于凸模肩部妨碍了坯料的转动,加大了坯料通过凹模圆角的摩擦力,使弯曲件侧壁容易擦伤和变薄,成型后弯曲件两肩部与底面不平行。

方案二、模具结构相对简单,生产成本较高,由于采用两副模具进行弯曲成形,从而可以避免了方案一中的缺陷,提高了弯曲件的质量,但由于采用两副模具进行生产,生产效率较低,另外,凹模的强度不易保证。

方案三、模具结构复杂,生产制造成本与方案二差不多,但是工件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容易保证,生产效率也高。

查《模具设计大典3》得公式:1弯L =1.57ερ式中:ερ——应变中性层的曲率半径(mm ); 其中:ερ= r+X t式中:X ——中性层位移系数,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教程,表3.4.1得X=0.25; 所以:ερ=1+0.25 X 2 =1.5 mm所以:1弯L =1.57 X 1.5 =2.355 mm毛坯长度:L=2 X 10+2 X 16+52+4 X 2.36 =113.42 mm (1) 弯曲应力的计算该模具工件属于自由弯曲成型,所以U 形件弯曲力:自F =tr KBt b+σ27.0式中:自F ——自由弯曲在冲压行程结束时的弯曲力(N); B ——弯曲件的宽度,B=70 mm; t ——弯曲材料的厚度(mm); r ——弯曲件的内弯曲半径(mm);bσ——材料的抗拉强度(MPa);K ——安全系数,一般取K=1.3。

U形件弯曲成型模具的优化设计

U形件弯曲成型模具的优化设计

2018年 第8期冷加工1.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零件为U 形弯曲成型件,结构简单,左右呈对称状态,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材质为Q235-A ,板材厚度t =4m m ,图中两处公差要求,采用模具成型形件弯曲成型模具加装导向定位装置与自动送料机构,优化了模具结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安全生产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为类似产品的弯曲成型优化工艺设计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思路。

扫码了解更多制造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根据零件弯曲成型的工艺性要求,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r min =0.5t =2mm ,而零件实际的弯曲半径为5mm ,大于2mm ,所以弯曲时根部圆角处不会拉裂,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弯曲成型性能,图1 U 形件结构析可知,轮毂加工过程中动平衡位置固定,动平衡量可以通过校正的方式降低,根据校正量的不同,影响的动平衡量也不同,可以根据轮毂实际动平衡量选择合适的校正量。

校正后轮毂动平衡量可显著降低。

采用此工艺流程也可将动平衡量过大的轮毂预先挑出,直接报废处理,从而减少成本的浪费。

这些经验可以在轮毂加工行业推广。

参考文献:[1] 尹成湖,周湛学.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赵午云,郭维强.动平衡测试技术方法浅析[J].机械工程师,2004(4):15-17.(收稿日期:20180516冷加工图2 U 形件三维结构效果图图3 U 形件展开结构图4 U 形件弯曲成型模具结构六角螺母 2.M16六角螺母 3.螺杆 4.退料橡胶垫 5.垫圈 6.8××80内六角头螺栓 8.下模座 9.凹模 10.M8×70内六角头螺栓 11.冲头 13.上模座 14.M10×35内六角头螺栓 15.8×50圆柱销 16.图5 U形件弯曲成型模具优化设计方案图1.导柱2.推杆3.导套4.冲头5.冲头固定板6.模柄7.上模板8.料斗9.料片 10.自动送料机构 11.凹模 12.下模板 13.顶料装置图6 U形件弯曲成型模具自动送料机构1.料斗2.推料板3.横臂4.销轴5.凹模6.导向套7.拉力弹簧8.滑动杆 9.滚动轴承自动送料机构的设置,在不依托其他外力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模具结构的优化设计,就轻松实现了自动送料的繁锁工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消除了安全生产隐患,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提升了模具的自动化生产水平,为类似产品的弯曲成型优化工艺设计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思路。

U型弯曲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U型弯曲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四,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自由弯曲时候 ,压力机公称压 力F 为 F ≥F自 +F 正弯曲时,由于校正弯曲力比顶件力 F D 或 压料力 F y 大得多 , 可以忽略顶件力和压料力 , 故F F =2 2 2 . 4 K N。 3 . 4 初 选压 力机 公称压力的选择 ,选择压力机时 ,要根据模具结构来确定 , 当施力行程较大时 ( 5 0 %一 6 0 %) P c > P ,即冲压时工艺力 的总 和不能大于压力机公称压力的 5 0 % ~6 0 %。校正弯曲时,要使额 定压力有总够的富余 , 一般压力机 的公称压力要大于校正弯 曲力 的1 . 5 —2 倍, 取1 . 7 。故公称压 P c =3 7 8 . 0 8( K N) 初选 压力机的 公称压力为 4 0 0 K N,即 J 2 3 - 4 0 型压力机 。①行程次数 ,选择 4 5次/ mi n 。②滑块行程 ( s)为了保证 毛坯放进 和工 件的取出 , 应使滑块行程大于工件高度 的两倍 以上 ,S >2 H 。J 2 3 -4 0型 压力机 的滑块行程 为 8 0 n n T l , 8 0 >2 X 2 2 =4 4 , 故满足工件弯 曲 时的冲压行程 。③ 闭合 高度 J 2 3 -4 0型压力机 的最大 闭合高度 为3 3 0 1 1 3 1 3 1 ,最小闭合高度为 2 6 5 i n l T l 。模具的闭合高度与压力机 的配合遵守以下关系 ( 一H d )一5 >H> ( H 曲 一H d )+1 O , 即3 2 5 >H>2 7 5如果压力机不设置垫板 ,所设计 的模具闭合高度 H在 2 7 5~ 3 2 5 i n r n之间。加上垫板 ,模具闭合高度将减小。④工
8 0 %。 即是 F D =F Y = ( 0 . 3 ~0 . 8)F自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设计题目:U形弯曲件冲压模具设计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系部:汽车工程系学籍号:姓名:黎明亮指导教师:冯培淑汽车工程系2011 年5 月U形弯曲件冲压模具设计如下图所示拉板,材料20钢,中批量生产,试设计弯曲模,并确定主要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

拉板t=2mm学生姓名:黎明亮考籍号:系部:汽车工程系指导教师:冯培淑完成日期:2011-6-30目录目录............................................................. - 3 - 第一章冲压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 - 4 -一、工序类型 .................................................. - 4 -二、零件工艺性能 ............................................. - 4 -三、零件工艺结构 ............................................. - 4 - 第二章毛坯展开长度的确定...................................... - 5 -一、圆弧部分长度:........................................... - 5 -二、垂直部分的直线长度:................................... - 5 -三、底部的直线长度为: ..................................... - 5 -四、故毛坯展开长度为: ..................................... - 6 - 第三章弯曲力的计算 ................................................ - 6 - 第四章压力机的选择 ................................................ - 7 - 结论 .............................................................. - 10 - 参考文献............................................................ - 12 - 致谢 .............................................................. - 13 -第一章 冲压零件的工艺性分析一、工序类型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及批量要求,综合可得,可采用落料—冲孔、弯曲两道工序冲压成型,然而根据本次毕业设计要求及结合设计实际情况,对于此设计只考虑弯曲工序。

二、零件工艺性能由设计要求可知该零件材料为20钢,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1—3)可知,其(抗剪强度)MPa 392~275=τ,(抗拉强度)MPa 500~353=b σ,(屈服点)MPa s 245=σ,(伸长率)%2510=δ,(弹性模量)MPa 310206⨯=E ,其弯曲性能良好。

三、零件工艺结构所需零件为U 形件,结构简单对称,内形尺寸74.0060+的精度查《冲压模设计导》(附表2)得IT14,其余尺寸为自由尺寸,故尺寸精度完全符合弯曲精度等级要求。

且零件的相对圆角半径8~522/4/<==tr ,回弹量小,同时①,不会弯裂,满足弯曲变形程度的要求,另外利用弯曲坯料上的孔还可以防止弯曲时坯料产生的偏移。

因此,该零件满足弯曲工艺性要求,且一次成型弯曲工艺性较好。

①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4—3)5.0/min =t r5.0/2/min =>=t r t r 6φ第二章 毛坯展开长度的确定毛坯长度按零件中性层计算。

两段圆弧的中性层位移系数根据2/=t r 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4—8)得x=0.38 ,故中性层曲率半径为:4.76(mm) 238.04 =⨯+=+=xtr ρ一、圆弧部分长度:47.7 76.418090 180=⨯⨯==πρπα弯l二、 垂直部分的直线长度:1424201=--=直l三、 底部的直线长度为:5242602=⨯-=直l四、故毛坯展开长度为:)(94.94 52)47.714(2 )(221mm l l l L z =++⨯=++=直弯直经过计算,展开长度初步确定为LZ=95mm,精度确定需在试模后再进行修正。

第三章 弯曲力的计算为了保证弯曲件在一次弯曲过程中即可得到弯曲件内形尺寸精度,故采用校正弯曲。

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4—13),取q=60MPa 。

则校正弯曲力为:72(KN)602060 =⨯⨯==Aq F 校26(KN)245002203.16.05.0 0.6KBt 0.5 )8.0~3.0(22=+⨯⨯⨯⨯⨯=+⨯==tr F F bD σ自127.4(KN)~107.8 72)(261.3)~(1.1 ))(3.1~1.1(=+⨯=+=校F F P D第四章压力机的选择+F D)=107.8~127.4(KN),根据冲压力的要求,取压力机的公称压力P=(1.1~1.3)(F校考虑模具的安装与操作,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1—7),可选用JB23—25开式双柱可倾式压力机。

第五章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一、凸模圆角半径r p因r/t=4/2=2<5~8 故r p=r=4mm二、凹模圆角半径r d因凹模圆角半径的大小对弯曲变形力、模具寿命、弯曲件质量均有影响,且根据材料的厚度,有t ≤2mm 时,r d =(3~6)t故,6mm23 3=⨯==t r d三、凹模深度h 0因只是单纯U 形件弯曲模,且弯边高度不大,为使弯曲件两边平直,取凹模深度大于弯曲件的高度。

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4—15),取h 0=4mm四、凸、凹模间隙Z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4—17),取间隙系数c=0.05同理,查(表1—4)得板厚上偏差为+0.15,故2.25mm20.050.15)(2 max =⨯++=+=ctt Z 五、弯曲凸、凹模横向尺寸及公差弯曲件标注内形尺寸74.0060+,故应以凸模为基准件,间隙取在凹模上。

凸模的制造精度按IT8确定,凹模的制造精度按IT9确定。

其计算结果如下:1.凸模尺寸)(60.560.74)0.75(60 )75.0(00.046-0 0.046-min 0mm L L pp =⨯+=∆+=-δ②2.凹模尺寸)(65.06 2.25)2(60.56 )2(0.07400.0740 0mm Z L L dP d +++=⨯+=+=δ②③《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附表2)③第六章模具结构设计根据弯曲件特点及上述分析与计算要求,设计的弯曲模具结构图如(6—1)所示:第七章模具结构设计弯曲凸模及凹模零件图分别如图(5—1)和图(5—2)所示:结论增值税转型是力度大、影响广、长期存续的利好。

对于提升经济、股市和民众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在对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推开的深刻意义给予积极的高度评价之后,我们也冷静地看到,这项改革对于企业所产生的实际作用仍需在推出后进一步观察才能加以证实。

企业的经营状况还将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的繁荣程度,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不同类型企业所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我们不能奢望增值税转型改革一经全面推开,就会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与此同时,还要警惕并防止部分行业在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推开后再次出现过热现象。

作为中国第一大税种,转型本身绝非增值税改革的终结。

通过进一步改革使得增值税充分发挥其特有优势,真正做到全覆盖、全链条、全抵扣,并加快推动中国税收立法进程是一个更大的命题。

参考文献[1] 徐政坤主编.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6月.[2] 王立人,张辉主编.冲压模设计指导.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3] 于长春.关于制定增值税会计准则的探讨[J].税务与经济,2000.5.[4]戴德明,张妍,何玉润.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研究——基于税会关系模式与二者差异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5.1.[4]胡晓东.增值税会计中实行权责发生制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5[5] 吴东霞.对修订后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几点体会[J].交通财会,2009(2):87-88.[6]闰玮我国行增值税制转型分析[1]山东经济,2004(1)致谢感谢我的导师唐老师,您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您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这片论文的每个细节都离不开您的细心指导。

而您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轻松的完成论文感谢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姐妹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不知道毕业论文怎么写,到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完成,再到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答辩稿,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