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海陆的变迁》课件课件 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海陆的变迁》课件

运用板块学说的观点,解释: (2)科迪勒拉山系是怎样形成的?
科迪勒拉山系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 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因此,科迪 勒拉山系会不断抬升隆起。
3.认识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也集中分
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 板块交界 地带,
例如, 环太平洋地带
、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
8、丁地(苏门答腊)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该地位于( B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9、我国四川省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B ) A.山区面积广 B.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C.大陆漂移 D.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
可能是巧合吧? 除非.....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右侧图中的人物是谁?他提出了什么学说?概述学说的内容。
他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他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 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 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 分布状况。
三、板块的运动
(1)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 以大陆命名的: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以大洋命名的:
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1.认识板块
(2)分析六大板块的特征 ①亚欧大陆是亚欧板块的陆地部分么? 亚欧大陆由亚欧板块的陆地部分和美洲板 块、印度洋板块的小部分陆地拼合而成。 ②几乎全是海洋的板块是哪个板块?
海陆的变迁
沧 海 桑 田
从世 界地 图上 得到 的启
板 块 的 运 动
3.3 海陆的变迁 课件(共55张PPT)(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大西洋两岸都发现了距今超过2.5亿年的爬 行类动物化石,而其他地区未曾发现。这 是为什么呢?
知识讲解
板块的运动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
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
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据教材P57 文字改编)2023年5月23
日,2023“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登山队员
成功登顶!此次科考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
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青藏科考队在时隔近
60年后再次发现喜马拉雅鱼龙化石。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鱼龙化石的发现,直接证明珠峰地区曾是
一片汪洋大海。导致珠峰地区由海洋变成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
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世界上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主要分布
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 喜马拉雅山脉
安第斯山脉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 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大地那么坚固、稳定,海陆轮 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大西洋两岸,特别是 轮廓线十分相似
南美洲东岸
非洲西岸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 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如果我们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 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大西洋两岸都发现了距今超过2.5亿年的爬 行类动物化石,而其他地区未曾发现。这 是为什么呢?
知识讲解
板块的运动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
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
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据教材P57 文字改编)2023年5月23
日,2023“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登山队员
成功登顶!此次科考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
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青藏科考队在时隔近
60年后再次发现喜马拉雅鱼龙化石。
知识讲解
课堂练习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鱼龙化石的发现,直接证明珠峰地区曾是
一片汪洋大海。导致珠峰地区由海洋变成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
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世界上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主要分布
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 喜马拉雅山脉
安第斯山脉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 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大地那么坚固、稳定,海陆轮 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大西洋两岸,特别是 轮廓线十分相似
南美洲东岸
非洲西岸
知识讲解
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
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 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如果我们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 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
3.3《海陆的变迁》课件(29张PPT)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来自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
02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地球上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 的吗?过去人们对此有很长时间的争论。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 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大地那么牢固、稳定,海陆 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1910年的一天, 年轻的气象学家魏格 纳因病躺在床上,目 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 幅世界地图上。他惊 讶的发现……
合肥今年第六次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01日16时 34分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1.97度,东 经117.61度)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 米。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以来,肥东县已发 生三次3级以上地震。2024年以来,肥东县 已发生六次3级以上地震。
这次地震合肥震感强烈,就连南京都有 震感。那么地震时,是跑还是躲?
地中海是位于亚洲 、非洲和欧洲之间的海 域,东西长约4000千米 ,南北宽约1800千米, 总面积约为250万平方千 米。作为世界上最古老 的海之一,在距今至少 约5000万年以前,地中 海的雏形就已经形成。 可是如今地中海却在以 每年2厘米的速度不断缩 小,为什么地中海会不 断缩小呢?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碰撞 挤压使其面积不断缩小。
魏格纳探究科学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他善于发 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我们要学习魏格纳, 把认真严谨的态度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03
板块的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20世纪60年代,在大 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 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 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 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 成。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 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海平面的升降
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
02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地球上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 的吗?过去人们对此有很长时间的争论。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 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大地那么牢固、稳定,海陆 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1910年的一天, 年轻的气象学家魏格 纳因病躺在床上,目 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 幅世界地图上。他惊 讶的发现……
合肥今年第六次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01日16时 34分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1.97度,东 经117.61度)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 米。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以来,肥东县已发 生三次3级以上地震。2024年以来,肥东县 已发生六次3级以上地震。
这次地震合肥震感强烈,就连南京都有 震感。那么地震时,是跑还是躲?
地中海是位于亚洲 、非洲和欧洲之间的海 域,东西长约4000千米 ,南北宽约1800千米, 总面积约为250万平方千 米。作为世界上最古老 的海之一,在距今至少 约5000万年以前,地中 海的雏形就已经形成。 可是如今地中海却在以 每年2厘米的速度不断缩 小,为什么地中海会不 断缩小呢?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碰撞 挤压使其面积不断缩小。
魏格纳探究科学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他善于发 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我们要学习魏格纳, 把认真严谨的态度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03
板块的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20世纪60年代,在大 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 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 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 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 成。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 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教学课件地理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3.3 海陆的变迁 课件01

对此,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 出了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说——魏格纳
• 大陆漂移说认为,两亿年前, 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 块大陆,它周围是一片汪洋。 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 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 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 布状况。
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①两个大洲之间有高度吻合的 海岸线形态。
在I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 石中含有与、海螺、海藻等海洋 生物的化石。
原因:地壳运动
原因:海平面的升降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 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欧洲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 国”,全国约有1/4的陆地低于 海平面。
原因:填海造陆
• 观察 大陆轮 廓,你发现了 什么?
大西洋西岸,特别是非洲西 岸和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 分相似。南美洲大陆凸出来 的部分和非洲大陆凹进去的 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②两个大洲之间具有相似的 地层结构。
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③两个大洲之间具有相似 的古生物
•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 的基础上,提出了板块构造学 说。认为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 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 拼合而成。
• 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 小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
张裂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裂谷 或海洋
•。
挤压碰撞 形成山脉
•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 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 的地带。
下节课再见!
海陆变迁
1.举例说明海陆变迁,并能解释海陆变迁原因;
教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说基本观点;
学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和火山地震带分布;
海陆的变迁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完整版)

迁
升降
的
原 因
人为原因:人类活动
喜马拉雅山上的 海洋生物化石
东部海底的 古河流遗迹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如填海造陆
迪拜的岛屿
地壳的变动
非 洲
南
大
美
西
洲
洋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 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 ?” 他的
喜马拉雅山脉
东非 大裂 谷
在生活中,鸡蛋煮裂,蛋清 会怎么样?
那两个板块在碰撞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什么呢?
产生火山和地震
思考: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地理分布有何特点?
地中海-喜 马拉雅山地
震带
环太平 洋火山 地震带
小结
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
板块与板稳块定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
多 活跃
火山。、地震及高大山脉
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吗?
成 语
沧海桑田——可简称为沧桑,
解
出自我国古书《神仙传 麻
读
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
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
变成桑田。后人以这种海陆的
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其指本实海节,陆沧变课海迁就桑。来田的学原习意海就是陆的变迁
海陆的马石里拉说曾雅明经山了上什是的么海岩问洋石题。中?发现海洋生物的
(印度洋板块)
3、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哪两大板块之间?(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美
亚 欧板块
太
喜马拉雅山脉平
洲
非
洋
板
洲
板
板 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地理 2.2《海陆的变迁》课件(36张ppt)

新知探究
合作探究
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是什么? 〔2〕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印 度尼西亚为什么又被称为“火 山国〞呢?
新知探究
感受地震带来的危害
拓展提升
合作交流:地震来了怎么办?〔要求:在教室、家里、公路上〕
1.在教室里,先不要急于跑出教室,首先躲在桌子下面, 护住头部。等地震稍微缓和的时候,再有序撤离。 2.在路上,找空旷的地方抱头蹲下。 3.在家里,寻找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厨房、 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进行躲藏,千 万不能跳楼逃生。
自然因素
主要因素
人类活动
人为因素
新知探究
?
行沈
山括
岩在
石 中 发 现 的
梦 溪 笔 谈
螺中
蚌记
化载
石了
。在
太
?
资料搜集
林我 和国 古台 河湾 道海 的峡 遗的 迹海 。底
发 现 森
过古南 去河京 曾床雨 经的花 有天台 河然大 流遗量 。物堆
,积 说着 明卵 这石 里,
我国香港、澳门的填海造陆
新知探究
活动二: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海洋变为陆地,陆地变为海洋,海陆是不断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 是否是固定不变的?二十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剧烈的争论。
地球“活动论〞
地球“固定论〞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 运动,七大洲、四 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大地多么坚固、稳 定。海陆轮廓自古 就是这样的。
新知探究
小小科学家
观察世界局部图,说一说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
课堂检测
做一做
D 1.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PPT课件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处 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内部的地带,地壳比 较 稳定 。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当堂检测
读全球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全球形成两大地震带,分别是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 环太平洋
地
带。
拓展延伸
沧海桑田
海陆的变迁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板块的运动
地壳运动 海平面上升
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红海是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运 动形成的,最终会形成新的海洋。
课堂练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当堂检测
读全球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① 亚欧板块;② 非洲板块;③ 美洲板;块④ 印度洋板。块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当堂检测
读全球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新知探究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新知探究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 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 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 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 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新知探究
三、板块的运动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学说的
新知探究 一、沧海桑田
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运动 2.海平面的变化 3.人类活动
自 然 原 因
人为原因
主要原因
新知探究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观察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的轮廓,你能发现什么?
南美洲大陆的凸出部分与非洲大陆的凹进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两块大陆就像撕破的一页纸,可以拼合在一起。
新知探究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证据1——动物的相似性
【课件】海陆的变迁+课件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全球分六大板块 和若干小板块。 在板块交界处, 或碰撞挤压, 或张裂拉伸, 地壳比较活跃; 在板块内部, 地壳比较稳定。
陆→海
板
形成(裂谷 )、(海洋 )
块
运 动
( 海洋 )缩小/消失; 形成高大( 山脉 )。
海→陆
点击“箭头”可以超链接到动画演示
海水侵入,形成海洋。 裂谷
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
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想一想,我们是否能真实地 看到板块运动带来的力量呢?
火山喷发
地震
亚欧板块
美 洲
板
非
洲 板 块
印 度
太平洋板块 块
洋板 块
南
极洲
板
块
世界大上点洋的击洲几火“的山乎椭、澳圆全地”大部震超利位集链亚于中接大海分到陆洋布板位在的块于板是运哪块动哪的个交个分板界板析块块地??带。
大地多么坚固、 稳定。海陆轮廓自古
就是这样的。
地球上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 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是固定不变的吗?过去人们 对此有过很长时间的争论。
有人在很早以前就注意到一 个有趣的现象:在世界地图 上,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 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 十分相似。南美洲大陆凸出 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 分几乎是吻合的。如果把这 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 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
二三
印
四
度洋板块
五
太 平 洋 板 块
六南极洲板 块
据测量,世界最高
的珠穆朗玛峰现在仍 以每年0.33~1.27厘米 的速度在升高,你能 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 中的原因吗?
地壳运动 海 陆 变 迁 的 原 因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海陆的变迁 大 陆 漂 移 学 说 (德国魏格纳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
严密的论证呢?
活动:搜寻证据
大 陆 拼 合 图
证据1——动物的相似性
我只能生活 在热带浅海, 为什么南美 洲和非洲都 有我的存在 呢? 我不会飞, 为什么南美 洲和非洲都 有我的存在 呢?
证据2——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这好比撕碎 了的一张报 纸,拼合以 后的印刷文 字和行列也 一一对应。
1:地球表层由 6大板块组成
2:板块处在 不断的运动中
使地表隆起抬升
( 运 动 方 向 不 同 )
板 块 运 动
使地表发生断裂
高山
板块1
板块2
板块碰撞挤压运动,地表所产生的现象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喜马拉雅山
象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唐山大地震
本课小结
沧海桑田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
板块运动—— 六大板块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现象:
• 1.红海面积将会? • 2.地中海面积将会? • 3.阿尔卑斯山是如何形成的? • 4.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在?
• 5. 为什么英国地震很少?
• 6.为什么日本地震很频繁?
印度洋海啸 印度洋大地震发生于2004年12月26日。震中央位于印度尼 西亚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全国地震情报 中心测得强度分别为8.9和9.0。这是1900年以来强度第四的地 震。有数十万人在地震引发的海啸中死亡,一些地区的海啸 高达十多米。
1:地球表层由 6大板块组成
2:板块处在 不断的运动中 3:板块内部 地壳稳定; 板块交界 地壳活跃。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 理 小 故 事
第二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大庆市万宝学校:董芳蕾
喜马拉雅山脉
海底世界
荷 兰
喜马拉雅地区的发现
• 喜马拉雅地区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
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人类活动的遗迹
• 荷兰的填海造陆工程
• 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
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 大西洋两岸可以拼合
魏格纳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
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 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 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非洲大陆 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 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 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东京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 42分56秒,我国河北省唐山 市发生了一次7.8级强烈地 震。死亡的人员有24.24万, 受伤人员有83万。
1923年9月1日, 日本东京发生8.3级地 震,至少14万人死亡。
学以致用
你能用板块理论 解释四川地震吗
马来西亚的槟榔屿遭受海啸
泰国旅游胜地海啸后满目疮夷
严密的论证呢?
活动:搜寻证据
大 陆 拼 合 图
证据1——动物的相似性
我只能生活 在热带浅海, 为什么南美 洲和非洲都 有我的存在 呢? 我不会飞, 为什么南美 洲和非洲都 有我的存在 呢?
证据2——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这好比撕碎 了的一张报 纸,拼合以 后的印刷文 字和行列也 一一对应。
1:地球表层由 6大板块组成
2:板块处在 不断的运动中
使地表隆起抬升
( 运 动 方 向 不 同 )
板 块 运 动
使地表发生断裂
高山
板块1
板块2
板块碰撞挤压运动,地表所产生的现象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喜马拉雅山
象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唐山大地震
本课小结
沧海桑田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
板块运动—— 六大板块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现象:
• 1.红海面积将会? • 2.地中海面积将会? • 3.阿尔卑斯山是如何形成的? • 4.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在?
• 5. 为什么英国地震很少?
• 6.为什么日本地震很频繁?
印度洋海啸 印度洋大地震发生于2004年12月26日。震中央位于印度尼 西亚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全国地震情报 中心测得强度分别为8.9和9.0。这是1900年以来强度第四的地 震。有数十万人在地震引发的海啸中死亡,一些地区的海啸 高达十多米。
1:地球表层由 6大板块组成
2:板块处在 不断的运动中 3:板块内部 地壳稳定; 板块交界 地壳活跃。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 理 小 故 事
第二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大庆市万宝学校:董芳蕾
喜马拉雅山脉
海底世界
荷 兰
喜马拉雅地区的发现
• 喜马拉雅地区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
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人类活动的遗迹
• 荷兰的填海造陆工程
• 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
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 大西洋两岸可以拼合
魏格纳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
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 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 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非洲大陆 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 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 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东京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 42分56秒,我国河北省唐山 市发生了一次7.8级强烈地 震。死亡的人员有24.24万, 受伤人员有83万。
1923年9月1日, 日本东京发生8.3级地 震,至少14万人死亡。
学以致用
你能用板块理论 解释四川地震吗
马来西亚的槟榔屿遭受海啸
泰国旅游胜地海啸后满目疮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