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的不利影响.doc
高速铁路桥隧—高速铁路桥隧技术标准

高标准的线路设计——实现高速的基础 高速轨道新结构——无砟轨道 高速铁路路桥等过渡段设计 高速铁路桥梁特点 :大刚度、小挠度 高速铁路隧道特点:瞬变压力和微气压波 高速铁路新车站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 高速铁路隧道的总体要求 • 洞口“早进晚出”、美观 • 衬砌结构安全 • 净空满足限界、舒适度、救援疏散要求 • 国家一级防水标准 • 当地环保要求 • 便于施工和养护维修 •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结合板桥面。
特殊结构桥梁—多种组合体系
•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 设计速度 300km/h • 铁路6线 京沪高速2线 沿江通道2线 城际铁路2线 • 主桥 108+192+336+336+192+108m六跨连续钢桁梁拱桥 • 主桁 三片主桁 主桁间距15m
京沪高速铁路济南黄河大桥 刚性梁柔性拱
拱)组合结构 • 5. 系杆拱桥 • 6. 钢桁斜拉桥 • 7. 钢桁拱桥
结构动力效应大
• 桥梁在列车通过时的受力要比列车静置时大,其比值( 1+μ) 称为动力系数(冲击系数)。产生动力效应的主要因 素: • (1)列车的速度与冲击力 • (2)轨道不平顺造成车辆晃动
桥上无缝线路与桥梁共同作用
•高速铁路要求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以保证轨道的平顺和稳定。桥上无 缝线路可看作为不能移动的线上结构,而桥梁在列车荷载、列车制动作用下 和温度变化时要产生位移。当梁、轨体系产生相对位移时,桥上钢轨会产生 附加应力。 •高速铁路桥梁必须考虑梁轨共同作用。尽量减小桥梁的位移与变形,以限制 桥上钢轨的附加应力,保证桥上无缝线路的稳定和行车安全。
•
钢轨支撑均匀 线路平顺性高 舒适度好
•
耐久性好 服务期长(设计使用寿命60年)
[解析]铁路选线参考题
![[解析]铁路选线参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0d86d29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5.png)
1.衡量铁路运输效能最重要的指标是 [ C ]A. 客运密度B. 货运密度C. 运输密度D. 货物周转量2.一列车以75km/h 的速度惰行进入2.5‰的下坡道时,其单位合力t N w c d /300-==,若不改变工况,则列车将 [ A ]A .加速运行 B. 等速运行 C.减速运行 D. 停止3.铁路输送能力是指 [ A ]A. 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B. 铁路双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C. 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客货运量总和D. 铁路双方向每年能运送的客货运量总和4.在铁路新线设计时,一般是列车以机车计算速度在下列坡道上作等速运行为条件来确定货物列车的牵引质量 [ D ]A. 平坡B. 加力坡C. 限制坡度/2D. 限制坡度5.线路平面上两相邻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是指 [ B ]A. ZY1到ZY2之间的距离B. HZ1到ZH2之间的距离C. HZ1到ZY2之间的距离D.YZ1到ZH2之间的距离6.某Ⅱ级铁路上一坡度差为14‰的凸型变坡点的设计高程为250.0m ,此处的地面高程为255.0m ,则该变坡点处的挖方高度为 [ C ]A. 4.75mB. 5.00mC. 5.25mD. 4.50m7.在缓坡地段定线时,最好争取将车站设置在纵断面的 [ C ]A. 平坡地段B. 凹形地段C. 凸形地段D. 一面坡地段8.对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网的构成有重要影响的方案是[ B ]A全局方案B网性方案C原则方案D局部方案9.不属于我国铁路采用的到发线有效长度。
[ D ](A)1250m (B)1050m (C)850m (D)600m10.列车旅行速度是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 C ]A按所有中间车站不停车通过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B 计入中间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C 计入中间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和中间车站停车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D 列车运行的最高速度。
高速铁路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的不利影响.doc

高速铁路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的不利影响(1)增加线路测设工作量: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设置的情况下,平面曲线的内轨在立面上要维持竖曲线的几何状态,而外轨又要叠加进缓和曲线超高的变化量,这时线路的测设工作要求更加严格。
特别是对于高速铁路,由于竖曲线半径大、换算曲线超高顺坡率小,每10m的轨道高程变化量很微小,以致测设仪器的分辨率难于保证精度的要求。
(2)对行车安全和乘坐舒适度的影响: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设置,将造成缓和曲线平、立面形不相适应。
因为外轨叠加了超高顺坡量,其结果既不是标准的缓和曲线线形,又不是标准的竖曲线线形,因而对轮轨相互作用将会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当列车运行在凸型竖曲线与圆曲线重叠的地段时,列车产生竖向离心加速度,减少重力加速度对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的抵消作用,相对加大横向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也就是加大了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欠超高,降低了旅客舒适度。
附加欠超高连同平面曲线上产生的欠超高之和大于一定值时,还将带来不安全因素。
(3)增加了养护维修工作的难度:由于缓和曲线很长,其曲率及其变化率均甚微,轨道检测精度已难于保证其检测结果的真实性,若加上竖曲线的重叠设置,检测仪器更难分别提取竖曲线和缓和曲线的不平顺值了。
同时考虑到缓和曲线长度相对圆曲线较短,避免重叠设置容易处理,我国京沪高速铁路规定竖曲线与缓和曲线不得重叠。
竖曲线与圆曲线重叠设置,同样增加线路测设工作量,对行车安全和乘坐舒适度产生不利的影响,增加养护维修工作的难度,但由于高速铁路平面圆曲线半径较大,圆曲线长度较长,一般可达1~2km 以上,为避免竖曲线与圆曲线重叠设置而增加的工程投资巨大,同时此项重叠可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减轻其不利影响。
因此,中国京沪高速铁路规定困难条件下竖曲线与圆曲线可重叠设置,但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5000m,圆曲线半径不应小于7000m.在法国高速铁路线上(包括=350km/h的地中海线)以及既有线上,都允许竖曲线与圆曲线和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
说明缓和曲线和竖曲线的作用

说明缓和曲线和竖曲线的作用
缓和曲线和竖曲线在铁路线路中各自具有独特的作用。
缓和曲线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曲率连续变化:缓和曲线使车辆行驶更为平稳,旅客感觉更加舒适。
2.超高横坡度及加宽逐渐变化:在缓和曲线范围内,外轨超高由零递增到圆曲线上的超高量,使向心力逐渐增加,与离心力的增加相配合,有利于行车平稳。
3.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性美观程度。
竖曲线的主要作用是确保线路纵向的连续性和平顺性。
具体来说,竖曲线可以在线路的纵断面图上实现水平方向上的转折。
比如在线路纵断面的变坡点处,竖曲线能确保线路在纵向的连续性和平顺性,进而提高列车的行驶舒适性。
技能认证铁路线路工考试(习题卷27)

技能认证铁路线路工考试(习题卷27)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本线来车:120km/h<Vmax≤160km/h时,不小于()下道完毕。
A)500mB)800mC)1000mD)1400m2.[单选题]无缝道岔导轨、辙叉、心轨、翼轨的扣件扭矩应保持( )。
A)120~150NmB)80~140NmC)60~80NmD)80~150Nm3.[单选题]允许速度不大于120 km/h的线路,缓和曲线长度不足,在直线上顺坡坡度不应大于1/(9υmax ) ,曲线超高在直线上顺坡的超高,有缓和曲线时不应大于( )、无缓和曲线时不应大于25 mm。
A)10mmB)15mmC)20mmD)25mm4.[单选题]调节器尖轨相对于基本轨降低值偏差超过(),无降低段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A)0.5mmB)1mmC)1.5mmD)2mm5.[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道岔发生故障时,工务、电务部门应联合对道岔故障进行检查,根据道岔故障检查情况,分别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B)检测车检查发现Ⅳ级偏差处所,或Ⅲ级偏差且车辆动力学指标超限处所,应根据偏差超限值立即采取限速或封锁措施。
C)发现无砟轨道上拱或下沉,路基沉降、边坡溜坍、崩塌落石等危及行车安全的病害时,应立即封锁线路,经检查整修后视情况开通线路。
D)道岔发生故障时,工务部门可在无电务部门配合的情况下单独对道岔进行检查整治,经检查整治后开通线路。
6.[单选题]安装照明电路时,开关和插座一般离地不低于( )m。
A)1.1B)1.2C)1.3D)1.47.[单选题]使用小型机械作业时,其下道架应有专人负责,并随主机移动,距离不得大于( )。
A)15mB)50mC)20mD)30m8.[单选题]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的测量位置,一般道岔为心轨顶宽( )mm范围内。
高速铁路线形设计技术规范

高速铁路线形设计技术规范1.1 一般规定1.1.1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应重视线路空间曲线的平顺性,提高旅客乘坐舒适度。
1.1.2 全部列车均停站的车站两端减加速地段,可采用与设计速度相应的标准;部分列车停站的车站两端减加速地段,应根据速差条件,采用相适应的技术标准,满足舒适度要求。
1.1.3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应满足轨道铺设精度要求。
1.2 线路平面1.2.1 正线的线路平面曲线半径应因地制宜,合理选用。
与设计速度匹配的平面曲线半径,如表1.2.1 所示。
表1.2.1 平面曲线半径表(m)设计行车速度(km/h)350/250 300/200 250/200 250/160 有砟轨道推荐8000~10000;一般最小7000;个别最小6000;推荐6000~8000;一般最小5000;个别最小4500;推荐4500~7000;一般最小3500;个别最小3000;推荐4500~7000;一般最小4000;个别最小3500;无砟轨道推荐8000~10000;一般最小7000;个别最小5500;推荐6000~8000;一般最小5000;个别最小4000;推荐4500~7000;一般最小3200;个别最小2800;推荐4500~7000;一般最小4000;个别最小3500;最大半径12000 12000 12000 12000注:个别最小半径值需进行技术经济比选,报部批准后方可采用。
1.2.2 正线不应设计复曲线。
1.2.3 区间正线宜按线间距不变的并行双线设计,并宜设计为同心圆。
1.2.4 线间距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区间及站内正线线间距不应小于表1.2.4 的标准,曲线地段可不加宽。
表1.2.4 正线线间距设计行车速度(km/h)350 300 250线间距(m) 1.0 4.8 4.62 正线与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并行地段的线间距,应根据相邻一侧线路的行车速度及其技术要求和相邻线的路基高程关系,考虑站后设备、路基排水设备、声屏障、桥涵等建筑物以及保障技术作业人员安全的作业通道等有关技术条件综合研究确定,最小不应小于1.0m。
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考试(试卷编号151)

高速铁路线路维修考试(试卷编号151)1.[单选题]对车辆动力学指标超限处所,应及时( ),安排整修。
A)派人检查B)分析原因C)现场检查D)现场记录答案:B解析:2.[单选题]无缝线路养护维修应加强隧道口前后( )线路检查,采取措施防止线路出现碎弯。
A)100mB)200mC)300mD)400m答案:A解析:3.[单选题]道岔区板式无砟轨道桥梁地段道床结构由道岔板、( )、底座板、滑动层、高强度挤塑板、侧向挡块及弹性限位板等部分组成。
A)自密实混凝土B)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C)水硬性材料D)低塑性水泥混凝土答案:B解析:4.[单选题]( )道岔可动心辙叉直、侧向均不设置护轨。
A)GLC系列18号B)CZ系列18号C)客专线系列18号D)CN系列18号答案:D解析:5.[单选题]钢轨探伤评判分( )和重伤两种。
A)折断B)掉块C)擦伤解析:6.[单选题]高铁有砟轨道线路水准基点测量200km/h~250km/h(不含) 测量等级为( )水准测量。
A)一等B)二等C)三等D)精密水准答案:C解析:7.[单选题]高速铁路承担精测网复测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 )。
A)工程测量年限B)工程测量资质C)工程测量设备D)工程测量人员答案:B解析:8.[单选题]Ⅱ级维修负责人由( )担当。
A)工(班)长B)验收员C)安全员D)质量监督员答案:A解析:9.[单选题]遇有降雨天气,重点防洪地段1h降雨量达到( )及以上时,列车限速120km/h。
A)10mmB)15mmC)25mmD)45mm答案:D解析:10.[单选题]SFC型扣件钢轨左右位置调整量:( )。
A)±5mmB)±6mmC)±7mmD)±8mm答案:B11.[单选题]线路允许速度()km/h及其以上区段,小车仅限在天窗内使用,禁止利用列车间隔使用小车。
A)60B)80C)120D)160答案:D解析:12.[单选题]风、雨、雪、异物采集设备与监控单元间:现场轨旁控制箱外电缆进线端()mm处为界,该点往轨旁控制箱侧由工务部门负责维护,往监控单元侧由通信部门负责维护。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

TG/GW116-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2013年2月前言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是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导我国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养护维修,满足线路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平顺性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在总结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相关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养护维修技术基础上编制而成。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南昌、武汉铁路局的大力支持。
本规则共分九章和十二个附录,阐述了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主要设备技术标准和维修要求,规定了线路设备检查内容和周期、维修标准、维修作业要求、线路质量评定及精测网应用与维护要求等。
在执行本规则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有需要补充和完善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北京市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
本规则编制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轨道维护管理技术组。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吴细水、肖俊恒、王邦胜、姚冬、刘丙强、江成、黎国清、姜子清、田新宇、段剑峰、万坚、张银花、王长进、邹定强、杨桉、吕关仁、吴仕凤、李传勇、肖卫军、马德东、蒋金洲、王树国、周清跃、李力、黎连修、田常海、高睿、宋贲。
本规则主要审查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张军政、侯文英、沈榕、杨忠吉、许有全、刘建基、田斌、郭良浩、寇东华、梁春方、张冠军、乔连军、张金龙、谭敦枝、胡永乐、杨厚昌。
本规则由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负责解释。
目录第一章总则 (7)第二章线路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 (9)第一节工作分类 (9)第二节工作内容 (9)第三节管理组织 (11)第四节工作计划 (11)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 (13)第一节线路平面 (13)第二节线路纵断面 (15)第三节道床 (16)第四节轨枕 (17)第五节钢轨 (17)第六节扣件 (21)第七节道岔及调节器 (24)第八节无缝线路 (28)第九节标志标识 (31)第四章线路设备检查 (33)第一节一般要求 (33)第二节线路动态检查 (33)第三节线路静态检查 (34)第四节钢轨检查 (36)第五节量具检查 (40)第五章线路设备维修主要作业要求 (41)第一节一般要求 (41)第二节钢轨修理 (41)第三节扣件维修及轨道几何尺寸调整作业 (46)第四节轨枕修理作业 (49)第五节道岔及调节器作业 (49)第六节大型养路机械起拨道、捣固、稳定作业 (51)第七节无缝线路作业 (52)第八节冻害整治作业 (55)第六章线路设备维修标准 (57)第一节线路设备维修周期 (57)第二节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标准 (57)第三节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值 (61)第四节车辆动力学指标管理值 (63)第五节作业验收办法 (63)第七章线路质量评定 (65)第一节线路设备状态评定 (65)第二节线路设备保养质量评定 (65)第八章精密测量控制网 (72)第一节一般要求 (72)第二节精测网构成及主要技术标准 (72)第三节精测网维护和应用 (75)第九章维修工机具、常备材料与作业车辆停留线 (78)附录一道岔检查工具及方法 (79)附录二可动心轨单开道岔检查记录 (83)附录三钢轨伸缩调节器检查记录 (84)附录四无缝线路、道岔及调节器钢轨位移观测记录 (85)附录五钢轨外观及表面伤损检查记录 (88)附录六伤损钢轨月报 (89)附录七轨距调整配置表 (90)附录八无缝线路胀轨跑道情况登记表 (92)附录九线路设备状态评定统计报告 (93)附录十有砟轨道线路维修工机具 (94)附录十一有砟轨道常备材料 (97)附录十二本规则用词说明 (99)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高速铁路运营要求,做好有砟轨道线路设备维修管理,提高维修技术水平,满足线路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平顺性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铁路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的不利影响(1)增加线路测设工作量: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设置的情况下,平面曲线的内轨在立面上要维持竖曲线的几何状态,而外轨又要叠加进缓和曲线超高的变化量,这时线路的测设工作要求更加严格。
特别是对于高速铁路,由于竖曲线半径大、换算曲线超高顺坡率小,每10m的轨道高程变化量很微小,以致测设仪器的分辨率难于保证精度的要求。
(2)对行车安全和乘坐舒适度的影响: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设置,将造成缓和曲线平、立面形不相适应。
因为外轨叠加了超高顺坡量,其结果既不是标准的缓和曲线线形,又不是标准的竖曲线线形,因而对轮轨相互作用将会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当列车运行在凸型竖曲线与圆曲线重叠的地段时,列车产生竖向离心加速度,减少重力加速度对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的抵消作用,相对加大横向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也就是加大了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欠超高,降低了旅客舒适度。
附加欠超高连同平面曲线上产生的欠超高之和大于一定值时,还将带来不安全因素。
(3)增加了养护维修工作的难度:由于缓和曲线很长,其曲率及其变化率均甚微,轨道检测精度已难于保证其检测结果的真实性,若加上竖曲线的重叠设置,检测仪器更难分别提取竖曲线和缓和曲线的不平顺值了。
同时考虑到缓和曲线长度相对圆曲线较短,避免重叠设置容易处理,我国京沪高速铁路规定竖曲线与缓和曲线不得重叠。
竖曲线与圆曲线重叠设置,同样增加线路测设工作量,对行车安全和乘坐舒适度产生不利的影响,增加养护维修工作的难度,但由于高速铁路平面圆曲线半径较大,圆曲线长度较长,一般可达1~2km 以上,为避免竖曲线与圆曲线重叠设置而增加的工程投资巨大,同时此项重叠可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减轻其不利影响。
因此,中国京沪高速铁路规定困难条件下竖曲线与圆曲线可重叠设置,但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5000m,圆曲线半径不应小于7000m.
在法国高速铁路线上(包括=350km/h的地中海线)以及既有线上,都允许竖曲线与圆曲线和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
竖曲线与道岔重叠设置时,由于高速道岔总长度较长,一方面道岔全长不在一个坡度上,列车通过道岔过程中,车轮对尖轨及导曲线将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导曲线未被平衡的加速度对车体产生横向作用,同时叠加竖向作用力后,降低了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度;另一方面,为保证竖曲线形状,道岔铺设时的测设工作及养护维修时的检测工作都更加困难,增加了测设和检测工作量和更多的维修工作量。
根据对京沪高速铁路上三个竖曲线及道岔重叠与否工程分析,由于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地形比较平坦,不重叠时平均每个站仅增加约70万元投资。
因此,我国京沪高速铁路规定竖曲线与道岔不得重叠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