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扫描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三中13-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附答案)

哈三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学年第一学段历史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礼记·礼运》中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这种“天下为家”的时代开始于()A.新石器时代B.夏朝C.西周D.秦朝2.《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中的“封建”主要是指()A.内外服制度 B.分封制度 C.礼乐制度 D.郡县制度3.西周贵族的等级制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是()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士——诸侯——卿、大夫D.周王——诸侯——士——卿、大夫4.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B.年长者在宗族内地位最尊C.大、小宗之间只是家族等级关系D.历代诸侯都是大宗5.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
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出这一现象的()A.牧野之战B.烽火戏诸侯C.杯酒释兵权D.三家分晋6.秦《峄山刻石》中载:“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攻)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其中的“皇帝”是指()A.夏禹B.周武王C.秦始皇D.汉高祖7.秦朝丞相作为“百官之首”,其主要职能是()A.代表皇帝监察百官B.掌管律令、图籍C.协助皇帝管理军务D.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8.秦初并天下,……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由此可见秦始皇在地方管理上() A.开创三公九卿制B.反对封邦建国 C.主张众建诸侯而少其力D.采取郡国并行9.“汉承秦制”亦有创设。
以下属于西汉创设的制度是()A.军功爵制B.郡县制C.刺史监察D.皇位世袭制10.某一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年级三校联考历史试题卷答题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年级三校联考 历史试题卷答题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 这是中国几千年宗法社会衍生出的传统观念。
这说明宗法制 A .以宗教信仰为纽带 B .以家族血缘为纽带 C .以活动地域为纽带 D .以土地财产为纽带 2、“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
材料中“□□”处最有可能填写 A .郡县 B .郡国 C .行省 D .诸侯 3、“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是对中国古代哪一制度的形象描述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 4、观察下列环渤海地区历史地图,其中应该属于元朝的是( ) A 、B 、C 、D 、5、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
那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最重要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为 A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 .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C .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 .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6、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演讲中不无自豪地谈到雅典的民主制度:“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对于“全体公民”的界定,较为准确的是A .雅典城邦的所有人B .奴隶和妇女除外的所有人C .具有公民身份的成年男性D .“五百人会议”全体成员7、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年)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班级姓 名考 场座位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便可以像神一样地生活。
”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的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A.宗教B.法律C.理性D.军队8、布鲁图是罗马帝国时期迦太基城里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20个金币,并立契约30天以后归还。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扫描版含答案

哈三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一模块历史(文)试卷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
)
26. (1) 基本内涵:关注现世生活;追求欢乐的家庭生活、和睦的社会关系。
原因:西周宗法制的影响;儒家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活动的结果;长期专制集权统治;未形成统一的宗教控制。
(2)异:西方人文主义关注个体价值,强调从神学束缚中解放人性;中国人文主义强调集体利益,追求家庭幸福、社会关系和谐。
影响: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冲击着宗教神学束缚和专制统治基础,推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但也容易造成个人私欲膨胀,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导致奢靡泛滥。
中国的人文主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但容易墨守成规,固守传统,不利于向近代社会转型。
27. (1)相同:主张相同,尊孔;
不同:目的:康有为为变法维新提供理论基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
结果:康有为促进思想解放;袁世凯尊孔复古,违背民主共和潮流,阻碍社会发展。
(2)变化:否定孔子学说
合理性: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实现民主政治成为社会共识。
传统儒家学说成为维护专制统治工具,因此必须加以否定。
(3)由尊孔复古逆流出现到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再到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前一次变化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
后一次是十月革命及其五四运动的推动。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1.金文中的“封”字写作或,“邦”字写作。
意为划定疆界,植树为帜,建筑城堡,驻军守土。
其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 王位世袭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内阁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封”“邦”意为划定疆界,植树为帜,建筑城堡,驻军守土,反映出“封”“邦”是象形字,表示封疆界建国家,其反映的制度是西周的分封制,所以选C;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与材料信息不相关,排除AB;明朝设立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与划定疆界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划定疆界,植树为帜,建筑城堡,驻军守土”,结合所学分封制的特点分析解答。
2.《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
”为此秦推行A. 郡县制B. 皇帝制C. 三公九卿制D. 中外朝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西周后期,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终于导致王室衰微,大国争霸,战争四起,传统的政治秩序受到冲击,原有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礼崩乐坏”局面,而这些都是分封制的弊端带来的必然结果。
秦始皇建立秦王朝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开创郡县制。
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郡县制的原因3.有史学家认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
所谓“科学”是指A. 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B. 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彻底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使宰相能各司其职D. 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答案】C【解析】【详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与地方管理无关,不能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故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的独尊地位,但并没有彻底消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独尊,又将相权一分为三,使各省长官能各司其职,故选C项;三省六部制并不能消除地方割据的隐患,故排除D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1.金文中的“封”字写作或,“邦”字写作。
意为划定疆界,植树为帜,建筑城堡,驻军守土。
其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 王位世袭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内阁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封”“邦”意为划定疆界,植树为帜,建筑城堡,驻军守土,反映出“封”“邦”是象形字,表示封疆界建国家,其反映的制度是西周的分封制,所以选C;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与材料信息不相关,排除AB;明朝设立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与划定疆界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划定疆界,植树为帜,建筑城堡,驻军守土”,结合所学分封制的特点分析解答。
2.《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
”为此秦推行A. 郡县制B. 皇帝制C. 三公九卿制D. 中外朝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西周后期,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终于导致王室衰微,大国争霸,战争四起,传统的政治秩序受到冲击,原有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礼崩乐坏”局面,而这些都是分封制的弊端带来的必然结果。
秦始皇建立秦王朝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开创郡县制。
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郡县制的原因3.有史学家认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
所谓“科学”是指A. 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B. 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彻底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使宰相能各司其职D. 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答案】C【解析】【详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与地方管理无关,不能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故排除A 项;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的独尊地位,但并没有彻底消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独尊,又将相权一分为三,使各省长官能各司其职,故选C项;三省六部制并不能消除地方割据的隐患,故排除D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word版)

哈三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学年第一模块考试历史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开始分别种植粟和水稻,造成这种农作物南北地区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A. 饮食习惯B. 气候环境C. 生产技术D. 宗教信仰2. 诗人白居易曾描绘唐代农村的生活景象:“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这反映了A. 唐代商业状况萧条B. 唐代军事制度衰落C. 农业经济的脆弱性D. 小农生活的稳定性3.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干预 C.不依靠农业 D.以私营为主4.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这种观点认为A. 重农抑商B. 重商轻农C. 工商皆本D. 工商为末5.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在于A.促进资本原始积累B.刺激殖民扩张不断加剧C.导致欧洲社会变革D.推动人类走向整体世界6.在19世纪中期的伦敦最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A. 飞机在天空盘旋B. 瓦特给朋友打电话C. 火车呼啸而过D. 奔驰汽车问世7.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A.洋布外观漂亮 B. 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 D. 物美价廉8.19世纪末,桓台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
这一时期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民国政府的鼓励和推动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工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A. 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性B. 清政府的压榨C.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官僚资本的侵蚀10.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A.高歌猛进 B.停滞不前 C.萧条萎缩 D.曲折发展11.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符合中西合璧特点的是A.留长辫B. 裹小脚C. 中山装D. 长袍马褂12.1897年,上海人孙宝暄在日记里记载:“览电光影戏,观者蚁聚,俄,群灯熄,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极奇。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哈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学年第二学段历史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山东省被称为“齐鲁之邦”,这种称呼起源于A.内外服制度B.古代地名C.西周分封D.汉初封国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记功石刻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3.下列各项制度,属于汉朝在秦朝基础上沿用并发展的是A.刺史制、封国制B.三省制、封国制C.三公九卿制、郡县制D.一省制、刺史制4.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下列关于该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②形成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③有利于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④三省六部制基本上被后世历朝沿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B.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D.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6.军机处设置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7.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A.终身制、世袭制B.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C.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D.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8.西方法律大多继承了古罗马法。
今天依然起作用的基本制度和原则有①陪审制度②律师制度③“不告不理”的原则④三权分立的原则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④9.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A.君主的权力受法律制约B.宪法由君主负责制定C.君主按照法律程序选举产生D.君主向议会负责10.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A.立法权、行政权、检察权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D.检察权、考试权、行政权11.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都曾遭到过弹劾,这体现了美国政体的A.中央集权原则B.分权制衡原则C.两党制衡原则D.共和制原则12.法国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共和政体的标志是A.1791年宪法的通过B.《人权宣言》的颁布C.《拿破仑法典》的颁布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13.德意志统一后继承了普鲁士许多旧制度和旧传统,此后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是A.封建制度B.君主专制制度C.共和制度D.军国主义传统14.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史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材料中武王分封的对象是A. 同姓亲族B. 功臣、姻亲C. 殷商遗民D. 先代贵族2.秦朝中央官制中负责掌管律令、图籍,并监察百官的是A. 丞相B. 御史大夫C. 太尉D. 太史令3.“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
”句中横线部分文字可能是A. 中书门下B. 户部C.三司D.通判4.明太祖曾言:“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他因此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废丞相B. 设内阁C.裁撤中书省D. 亲掌六部5.在古代雅典实行民主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的是A.梭伦B. 克里斯提尼C.苏格拉底D.伯里克利6.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是A.代议制 B.责任内阁制 C.两党制 D.君主制7.二战期间,丘吉尔曾对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这反映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联邦制B. 代议制C.人民主权D. 分权制衡8.1882年日本政府派出的“宪法考察团”在柏林期间,柏林大学的一位教授给他们提出建议:“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
如今日本开设议院,亦不可以议院之多数决定事项。
”由此可见,这位教授A.抨击当时德国政体B.反对议会主权C.赞同联邦制 D.建议日本实行共和制9.“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这一情况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 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后10.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其十余年的战争历程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学年第一模块考试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DDA 6—10DCBCB 11—15 DAACC
16—20DCCDB 21—25 BCCAB 26—30 BDCBD
二、非选择题
31.(1)地主阶级立场(清政府的立场).称起义领袖为“伪”、“逆”、“贼”等。
(4分)
失败原因:生活腐化,等级森严,脱离群众,体现农民阶级局限性。
(4分)
(2)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分)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人们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推动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为五四运动奠定阶级基础。
辛亥革命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先进的中国人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救国救民的探索。
(6分)
32.(1)实现和平,土地国有化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6分)推翻临时政府,(彼得格勒工兵起义),颁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6分)
(2)相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没收地主土地。
(4分)
认识: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强调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表明对中国国情认识不清。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