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中药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方案介绍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方案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病程和患者的整体情况。
中医学中有许多治疗方案可以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包括草药、针灸、拔罐和推拿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案。
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
根据病情的不同,医生会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药包括红花、当归、川芎、白芍、鸡血藤等,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
此外,中药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关节的修复和再生。
2.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学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和经络的运行来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合谷、阳关、曲池等,这些穴位位于关节周围,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3.拔罐疗法:拔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拔罐可以通过在患者的背部或关节周围刺激穴位,促进经络和气血的畅通,加速炎症物质的排除。
拔罐还可以通过增加组织的新陈代谢来促进关节的修复和再生。
在拔罐疗法中,常用的拔罐材料包括玻璃罐、竹罐和铜罐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拔罐方法。
4.推拿疗法: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和揉捏来调节气血和经络的治疗方法。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推拿可以通过在关节周围施加适当的力量和摩擦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
推拿还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促进关节的修复和再生。
推拿疗法一般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症状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单验方集锦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单验方集锦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复杂。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已有数千年历史,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探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单验方,供大家参考。
1. 桂枝汤桂枝汤是最常用的中医方剂之一。
其组成成分包括桂枝、甘草、生姜和炙甘草。
桂枝是汤中的主要成分,具有温热化湿、宣通经络的作用。
甘草能够缓解药物的性质,补充体液,协调药效,以达到调和、平衡的目的。
生姜有发散寒邪的作用。
炙甘草能止咳平喘、清热解毒。
2. 苏合香附汤苏合香附汤是一种含有多种中草药的方剂,主要包括苏叶、合欢花、附子、桂枝、甘草、生姜等。
苏叶是一种常用的清热利湿药材,可以清热除湿,解毒止痛。
合欢花具有舒肝散郁、镇静安神的作用。
附子可以暖脾温中,消痰止咳。
桂枝能够温通经络、活血化瘀。
甘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生姜具有发散表里寒邪、温通经脉的功效。
3. 通络四逆汤通络四逆汤是一种用于治疗寒湿阻滞和瘀血堵塞的方剂,主要包括生姜、紫花地丁、辛夷、川芎、赤芍、桃仁等。
生姜具有发汗、散寒的作用。
紫花地丁能够疏通经络、清热解毒。
辛夷能够宣肺降浊、解表通窍。
川芎能够活血止痛、行经调经。
赤芍具有收敛、活血、化瘀的作用。
桃仁能够活血通络、止痛杀虫。
4. 乌蛟腹泻散乌蛟腹泻散是一种治疗关节炎的中药方剂,主要包括乌蛟、牡蛎、苍术、白芍、车前草等。
乌蛟和牡蛎能够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止痛解毒。
苍术能够化湿、健脾胃、祛痰、上升清阳。
白芍能够收敛活血、止痛、调和药性。
车前草能够利水消肿、消炎止痛。
5. 丹参益母草消肿汤丹参益母草消肿汤是一种积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方剂。
主要成分包括丹参、益母草、桑白皮、红花、地龙、茯苓、川芎等。
丹参具有祛瘀止痛、促进血液循环、排毒解毒等作用。
益母草的作用是积极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桑白皮能够活血祛风、调和气血。
红花具有疏经活络、通经行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地龙具有清心除烦、扶正固本的作用。
中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中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病,中医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
中医认为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风寒湿邪的入侵引起的,常见症状为关节肿痛、活动受限以及关节红肿等。
因此,中医治疗的首要目标是疏风散寒、祛湿除湿。
首先,中医常采用温经散寒的方法。
可以使用艾灸、针灸等温热疗法来疏通经络、散寒止痛。
艾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可以通过艾条的燃烧产生的热烟熏灼患处,温热关节,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针灸是一种通过针刺穴位来调理人体气血、经络的疗法,可以改善关节血液循环,舒缓疼痛。
其次,中医常采用祛湿除湿的方法。
湿邪的存在使得患者关节肿胀疼痛,而且往往还伴有身体沉重、乏力等症状。
中医可以采用中药服用、艾灸等方法来祛湿。
中药治疗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中药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配制独特的方剂,通过药物的温性、祛湿等特性,调理身体湿气。
此外,中医还可以采用熨灸的方法来祛湿。
熨灸是一种通过熨热的刺激来推动身体湿气排出的疗法。
通常可以用质地温暖的中草药或药膏,放于患处,然后用炙热的熨斗熨灼,加速湿气的排出。
另外,中医还常采用活血化淤的方法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肿胀疼痛,常因病久而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加重症状。
中医可以采用草药、穴位按摩等方法来活血化淤。
常用的活血化淤的中药有川芎、川芎、当归等。
此外,中医还可以利用针灸的方法来激活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湿气的排出。
此外,中医还强调保持适当的运动和生活习惯。
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关节的柔韧性,增加肌肉力量,缓解疼痛。
但是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和损伤关节。
此外,中医还强调保持身体的温暖,避免受凉,以免寒湿再侵袭。
总之,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丰富多样,包括温经散寒、祛湿除湿、活血化淤等治疗方法。
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中医疗法。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慢性关节炎和全身多系统的病变。
中医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中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通过综合分析病人的基本病情、舌诊、脉诊等方法来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诊断。
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家族史等,了解病情。
其次,通过舌诊观察舌质、舌苔的颜色和质地以及舌体的形态来判断病情。
最后,通过脉诊判断病人的阴阳虚实、气血状况等。
二、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 草药治疗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常采用中药草药配方来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防风、川芎、桂枝、白芍等,这些中药能够调理气血、散寒燥、疏风湿,从而缓解关节炎症状。
一般情况下,中药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疗效较为显著。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类风湿关节炎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针灸可以刺激机体的穴位,调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从而改善关节炎症状。
通过针灸治疗,可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和改善关节的活动度。
3. 推拿按摩治疗中医还常常采用推拿按摩的方法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推拿按摩能够通经活络、散寒、缓解肌肉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
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重过轻,同时还要根据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和按摩部位。
4. 中医养生中医强调养生的重要性,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也不例外。
中医认为,保持适当的休息和睡眠、有规律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都能够促进身体的健康。
此外,一些中医养生方法如太极拳、气功、养生食疗等也可以辅助治疗关节炎。
5. 穴位贴敷治疗中医还常常采用穴位贴敷的方法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通过将贴敷草药或药物贴敷在相应的穴位上,可以起到温通经络、疏风湿和镇痛的作用。
贴敷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草药和穴位,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三、中医与西医结合治疗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更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僵硬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主要与风寒湿邪侵袭关节引起的气滞、血瘀、痰浊和肝肾亏虚等因素有关。
在中医治疗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以达到疏风散寒、活血化瘀、化湿通络、益肝肾等治疗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1.寒湿偏盛型特点:患者关节肿痛,疼痛剧烈,且多以手、腕、膝关节为主,疼痛部位较局限,且伴有寒凝、肿胀、关节活动受限,身体不适,舌苔白腻,脉沉紧。
治法:祛风散寒、祛湿利湿。
选用温阳祛寒药物,如制附片、独活、防风等进行治疗。
2.湿热夹蒸型特点:患者全身疼痛,关节肿胀红热,疼痛剧烈,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除湿、活血化瘀。
中药方可选用黄芪、白术、赤芍、炮麦芽、地丁等药物进行治疗。
4.痰浊阻络型特点:患者肢体麻木、重肿、关节疼痛,舌苔腻厚,脉濡缓。
治法:祛痰通络、化浊利湿。
中药方可选用海藻、海藻藻、半夏、陈皮等药物进行治疗。
二、治疗1.中药治疗(1)温经理气、化湿通络选用草乌、细辛、防风、桂枝等药物清散肝风,祛风散寒,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温经理气,化湿通络,以消除痰浊、湿气,达到止痛、消肿的目的。
(2)活血化瘀、益气活血选用当归、川芎、白芍、灵芝、黄芪、人参等药物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以改善气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清热除湿、益肝肾选用黄芩、黄连、知母、白术、山药、桑椹等药物清热除湿、益肝肾,以清肝热、益肝肾、除湿利水,调节机体的内环境,增强侵抗能力。
2.针灸治疗(1)主治穴位:风池、大椎、肩髃、阳陵泉等穴位。
(2)调理经络:选取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刺激,以舒缓患者的肌肉疼痛,恢复受损的关节功能,增强体质,改善免疫功能。
3.推拿按摩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适当的推拿按摩手法,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疼痛,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其特点是以多发性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全身症状,如疲乏、失眠等。
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其病机主要为风寒湿邪侵袭关节,阻滞经络,引发气滞、血瘀,导致关节功能受限、疼痛不适。
在中医的治疗下,除了常规的调理身体、舒筋活络的治疗方法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疗效最佳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一、辨证分型1. 风寒湿型主要症状: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疼痛较重,病情反复加剧,乏力,喜温喜按。
舌质:舌苔白腻,脉象沉紧。
治疗原则:祛风散寒,活络舒筋。
2. 湿热瘀阻型主要症状: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局部渗出,腻腻不渴,病情重,易出现皮肤溃疡,口腔溃疡等。
舌质: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祛瘀通络。
二、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和病情特点,中医医师会进行个性化的中药处方,常用的药物包括:防风、羌活、红花、当归等,用于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还会根据患者的辨证情况加减药物,以达到最佳疗效。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方法,通过针刺穴位,调理经络,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从而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常用的穴位包括:四神聪、风池、合谷等,搭配适当的针刺手法和灸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通过按摩治疗来调理气血、舒筋活络的方法,适用于轻度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患者。
按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法和力度,既可以缓解疼痛,又可以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
三、饮食调理在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过程中,饮食调理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一般来说,患者应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易于消化的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大豆制品、海鱼等,对于帮助康复也非常有益。
四、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对于改善关节炎症状,增强身体免疫力有着重要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的全身性滑膜炎为主要病变,侵犯多关节和软组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复杂,可由于风、湿、寒、湿、虚火、痰等内外因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关节失养,痰火互结而致关节疼痛、变形。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病因,结合中医辩证理论来进行治疗,以达到调理气血、祛风湿、温经通络的目的。
下面将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医辨证中医辨证是中医治疗的核心理论之一,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结合病史、症状以及脉象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病因,进而进行具体的治疗方案。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病机、辨证施治,深刻理解疾病的本质,找出穴位疗法和药方。
1.辨证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主要表现为:(1)气血瘀滞:关节肿胀,红热、麻木和疼痛剧烈。
(2)痰湿互结:患处中度肿胀,压痛,活动受限,受寒则痛加重,患部局部有肿块。
(3)肝肾不足:患者乏力、无力,气短、畏寒,手足发凉,脉沉弦。
2. 中医辨证的治疗原则(1)疏风祛湿:因风湿邪气侵袭引起的相关症状,如关节疼痛、肿胀等。
(2)活血祛瘀:类风湿关节炎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局部气血瘀滞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
(3)温经散寒:针对寒湿侵袭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4)益气养血: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气血往往偏虚,需要通过调理气血来改善身体状况。
二、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中药治疗是主要方法之一。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通过疏风祛湿、活血祛瘀、温经散寒、益气养血等方法来调理患者的气血,改善患者的症状。
具体的用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来定夺。
常用的中药有桂枝汤、活血化瘀汤、温经散寒汤、四逆散寒汤、益气养血汤等。
2.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方法之一。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取相应的穴位,通过针灸来调理患者的气血,改善患者的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已变形特效药乌头桂枝汤倪海厦医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已变形特效药乌头桂枝汤倪海厦医案乌头桂枝汤是一种传统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变形的病症。
下面,我将介绍一位名叫倪海厦的医生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变形时采用乌头桂枝汤的医案。
倪海厦医生是一位中医专家,擅长治疗风湿类疾病。
一天,一位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前来就诊,他的手指关节已经出现明显的变形,活动受限,且非常疼痛。
这个患者名叫李先生,是一位50岁的男性,已经遭受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
倪医生仔细观察了李先生的症状,并询问了他的病史。
根据他的症状和病史,倪医生决定采用乌头桂枝汤来治疗李先生的病症。
乌头桂枝汤是一种由乌头、桂枝等草药组成的中药汤剂。
它具有温暖身体、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
这些草药中所含的活性成分能够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变形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倪医生开具了一份乌头桂枝汤的处方,并告诉李先生每天服用两次,每次一剂。
他还建议李先生配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
李先生按照倪医生的嘱咐开始了乌头桂枝汤的治疗。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每天按时服用乌头桂枝汤,并接受针灸治疗。
渐渐地,李先生的手指关节疼痛有所减轻,活动度也有所改善。
这让他感到非常的欣慰和希望。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李先生的手指关节变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他不再感到疼痛,关节的活动恢复了正常。
这让李先生非常感激倪医生的医术和乌头桂枝汤的疗效。
倪医生的医案表明,乌头桂枝汤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变形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它能够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并且对于减轻关节变形有很好的效果。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对于乌头桂枝汤的使用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结起来,乌头桂枝汤是一种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变形的特效药。
它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并且对于减轻关节变形有良好的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可以结合其他疗法,如针灸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病。风为阳邪 ,善行 数变 ,游行 全身 ,遂 致游 走性 关 节 痛。寒 为阴邪 ,其性凝 滞 收引 ,使 营卫 气血 阻滞 不行 ,经 络拘急 ,筋骨不利 ,疼痛难忍 。湿 为阴邪 ,其性黏滞 重 着 , 留滞经络关节 ,阻遏气血 ,涩滞难愈 。正如 《 素问 ・ 痹论 》 云 :“ 所谓痹者 ,各 以其时复 感于风寒 湿之气 也。 ”热邪 致 病 ,或因感于 阳热 之邪 ,或 虚体 阳盛 ,又感 风 寒 湿 之邪 , 郁而化热 ,湿 热搏结 ,阻滞经 络关 节 ,不 通则 痛。正 如清 代尤怡 《 金匮冀 ・ 热痹 》 日: “ 热 痹者 ,闭热 于 内也 … … 脏腑经络先 有蓄热 ,而复遇 风寒 湿气 客之 ,热 为寒 邪 ,气
【 关键词 】 痹证 ;证候分析 ;方药加减 【 中图分类 号】R 2 5 9
类 风湿 关节 炎 ( RA )是 一种 以慢 性 、对 称性 、多关 节非化脓性炎症 为主要 表现 的全 身性 自身免疫 性疾 病 ,可 伴关节外损 害 ,如血 管炎 、心包 炎 、肺 问 质纤 维化 、周 围 神经炎 、皮下结 节及 眼部疾 患等 。晚期关 节可 出现不 同程 度 的强直和 畸形 ,丧失关 节 功能 ,致残 率高 ,多 见 于 中年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的 中 医 中药 治 疗
高 坤 指 导老师 :张同福
天祝 7 3 3 2 0 0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人民医院 ,甘肃
【 摘
要】 通过中医对类风湿 关节 炎的认识 ,分析其 出现 的病 因病机 ,列举临床常见证候分型及治 则 、 方药加减 、治疗体会 。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7— 8 5 1 7( 2 0 1 3 )1 4 — 0 0 4 8— 0 2
痛减 ,关 节 屈伸 不 利 ,口淡不 渴 ,恶 风 寒 ,阴雨 天 加重 ,
1 . 1 外感邪气 ,经络 痹阻
或 因饮酒 当风 ,或 汗 出入 水 ,
或坐卧湿地 ,或行 立寒水 ,或病 后体 虚 ,或饥 饿 劳役 ,风
邪 乘之 ,或冲寒 冒雨 , 露 卧当风 ,寒邪袭 之 ,或身外 湿邪 , 湿气袭人等 ,均可使 风寒 湿热 之邪乘 虚入 侵 ,气血 痹阻 而
1 病 因 病 机
房劳过度 内伤 肾气 ,精 气 日衰 ,则邪 易妄入 ,又 因过逸 之 人 ,缺少锻炼 ,正气渐 虚 ,筋 骨脆 弱 ,久 致 肝 肾虚损 ,气 虚血亏 ,后天失 于濡 养 ,稍有 外感 ,邪易 乘虚 而入 ,与血 相搏 ,经络不畅 ,痰瘀 内生 ,流注关节而成痹证 。
能独伤 人。 ”
2 . 1 风湿痹阻证
证候 :关节 肌 肉疼痛 、重着 ,痛处 游走
不定 ,恶心 ,发热 ,或头痛 ,或汗 出,肌 肉麻木不 仁。舌质 淡红 ,苔薄 白或 薄腻 ,脉 浮缓 。治 法 :祛 风除 湿 ,通 络止 痛 。方药 :羌活胜湿汤加减 。羌活 l O g ,独活 1 0 g ,防风 l O g , 姜黄 1 0 g ,威灵仙 1 5 g ,鸡血藤 3 0 g ,当归 1 0 g ,川芎 1 0 g ,木 瓜1 5 g ,甘草 6 g ,秦艽 2 0 g 。加减 :若发热明显者 ,加生石膏 3 0 g 、知母 1 0 g 、青 蒿 3 0 g ;大便溏薄者 ,加炒薏苡仁 3 0 g 、白 术1 5 g ;关节疼痛 明显者 ,加乳香 6 g 、没药 1 0 g 。 2 . 2 寒湿阻络证 证候 :关节 冷痛而肿 ,遇 寒痛增 ,得 热
肢体沉重 。舌 质暗 淡 ,苔 白 ,脉 弦 紧 。治 法 :温 经 散寒 , 除湿通络 。方药 :乌 头汤加 减。炙川 乌 1 0 g ,附子 1 0 g ,细 辛3 g ,秦艽 2 0 g ,白芍 1 5 g ,防风 1 2 g ,当归 1 5 g ,甘 草 6 g , 羌活 l O g ,黄芪 1 5 g ,姜 黄 l O g ,杜 仲 1 0 g ,忍 冬藤 3 0 g 。加
女性 。
《 伤寒论 》 日 :“ 寸 口脉 微而涩 ,微 者卫气 不行 ,涩 者荣气 不逮 。营卫不相将 ,三焦无所仰 ,身 体痹不仁 。 ” 此外 ,正 气不足更易使外邪乘虚 而人 ,导致 邪盛正虚 的难治型痹 证 。 正如 《 诸病 源候 论 ・ 风痹 候》 日 : “ 痹 者 …… 由人体 虚 , 腠理开 ,故受风 邪 也 ,病 在 阳日 风 ,在 阴 日痹 。 ” 禀 赋 不 足 ,素体 气虚 ,或饮 食 不节 ,起 居失 调 ,引起 气血 不 足 , 肌肤失养 ,腠理 空虚 ,卫 外不 固 ,外邪 易 于入侵 ,阻塞 气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学 术 探 讨
Ac a d e mi c s t u d y
48 ・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0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血经络 ,留注于经络 、关节 、肌 肉 ,而致 本病 。也 可 以因
类风湿关节炎属 中医 “ 痹证” 的范畴 ,是 由正气不足 , 复感 风、寒 、湿 、热等 病 邪引 起 ,以肢 体关 节 肌 肉酸 痛 、 麻木 、重着 、屈伸不 利或关 节灼 热 、肿大 等为 主症 的一 类 病症。古籍 中还称之为 “ 历节病” 、“ 痛风 ” 、“ 顽痹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