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葡甘聚糖颗粒阻溶剂

合集下载

魔芋精粉湿法加工

魔芋精粉湿法加工

魔芋精粉湿法加工湿法具有干法不能比拟的优点:湿法去除了葡甘聚糖粒子表面和内部的可溶性杂质,且由于湿法芋角未经烘烤环节,减少了高温对其质量的影响。

湿法的葡甘聚糖粒子在液体介质中有膨胀,在长时间的粉碎与研磨中,避免了葡甘聚糖的损失,因而精粉收率比干法约高3个百分点。

但以鲜芋为原料,则加工季节过于集中。

而魔芋烘成干片(角)后,葡甘聚糖粒子不是规则的圆球形,难于均匀研磨,这就造成少量的葡甘聚糖损失。

但湿法加工一套设备需要几十万元,加工成本高达6000~8000元/吨。

目前生产上大多采用有机湿法,比较典型的工艺流程如下:鲜魔芋球茎清洗、去皮→(切分)→护色→粉碎→(脱溶剂除杂)→研磨→脱溶剂除杂→(洗涤)→干燥→(干研磨)→筛分→均质→检验→包装。

提高湿法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措施有:1.所有加工过程中废乙醇均采用回收装置反复回收使用。

2.在初粉碎时,可用水代替乙醇,以节省成本,但要求魔芋粉碎与分离在短时间(1分钟)内完成,即在葡甘聚糖粒子没有充分溶胀前完成,分离后的粗精粉必须立即送入阻溶剂中,以阻止葡甘聚糖继续溶胀。

否则,精粉将结块,使后续加工困难,并可能造成葡甘聚糖溶解损失。

因此,需要使用专用粉碎机和连续式脱水机等设备。

3.魔芋精粉湿法加工最忌精粉粒子过度溶胀,或形成溶胶。

过度溶胀或形成溶胶后,即使用乙醇脱水,再干燥,产品的溶解性也将大为下降。

此外,精粉粒子过度溶胀会造成葡甘聚糖的严重损失。

因此,不要为节省成本而过度降低乙醇的浓度。

4.使用后的乙醇溶液悬浮有大量的淀粉、纤维素、少量的葡甘聚糖和其他可溶性杂质,较黏稠,自然沉降速度极慢,加热起泡性强,给乙醇回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回收前,需采用沉淀剂处理或加热处理,再进行离心分离,分离液送入回收装置回收乙醇,以降低生产成本。

魔芋葡甘聚糖的功能和在食品业上的应用

魔芋葡甘聚糖的功能和在食品业上的应用

魔芋葡甘聚糖的功能和在食品业上的应用刘佩瑛张盛林魔芋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在西南山区,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及医药资源,在现代食品加工业中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一、魔芋葡甘聚糖的功能魔芋主要经济成分是葡甘聚糖,其化学结构是由分子比1:1.6~1.7的葡萄糖和甘露糖残基通过β-1,4 糖苷键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杂多糖。

葡甘聚糖属于可溶性半纤维素为人体第七营养素纤维素中的优品。

一般果蔬中的不溶性纤维,摄入人体后仍以原型排除,而华西医大研究魔芋葡甘聚糖能被肠内细菌酵解产生氢、二氧化碳、甲烷、水及短键脂肪酸等,经离子交换作用与肠内胆酸结合,胆固醇用于合成胆酸的量增加,从而使血液内胆固醇降低;且减少其胆道排泄时积聚形成胆石和减少胆酵代谢产物可能致癌物质的形成及排出以预防结肠癌。

魔芋还能降低甘油三脂水平,且血脂达正常水平后不再持续下降,起到调节脂质代谢,从而减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葡甘聚糖作为膳食纤维,不被吸收,不含热量,有饱腹感,且能减少和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是糖尿病的良好辅助药物,且可预防肥胖和缓慢减肥。

葡甘聚糖为可溶性纤维,能吸收水、保水,并通过酵解增加粪便体积和松软度,利于通便,防止便秘。

葡甘聚糖又是一种植物胶,但与其它天然胶如黄原胶、瓜尔豆胶、刺槐豆胶等相比,其粘度更高,在PH值降低到3.8以下,仍保持稳定而不沉淀,且与其它胶如黄原胶、卡拉胶等复配后有极佳的协同效果,可使黄原胶的粘度大大增高。

当魔芋精粉(葡甘聚糖粗制品)与黄原胶之比为3:2时,使黄原胶出现可逆性凝胶,并达最大凝胶强度,而单纯的黄原胶不能凝胶。

由于魔芋葡甘聚糖具有水溶、持水增稠、稳定、悬浮、胶凝、粘接、成膜等多种独特的理化性质而使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价值。

在食品、饮料工业上利用葡甘聚糖的上述几种特性可作为胶凝剂、增稠剂、粘结保水剂、稳定剂、成膜剂等。

二、魔芋凝胶食品魔芋凝胶食品有二大类,一类是热不可逆凝胶类,其典型代表是魔芋豆腐(糕、丝)及衍生的雪魔芋、魔芋粉丝、魔芋片、魔芋翻花及仿生食品如素虾仁、素腰花、素肚片、素蹄筋、素鸭肠、素鱿鱼、素海参、海蜇皮、贡丸等。

魔芋葡甘聚糖

魔芋葡甘聚糖

魔芋葡甘聚糖一、魔芋葡甘聚糖的化学结构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 KGM)或简称“葡甘聚糖”,为天然高分子多糖,分子量为200, 000-2,000, 000。

魔芋葡甘聚糖是由β-D-甘露糖与β-D-葡萄糖以β-1,4键结合起来的链状分子,分子中的葡萄糖与甘露糖的比例为1:1.5-1.6,在甘露糖的C-3位上连有以β-1-3键连接的支链,分子每19个糖残基(C-6位)上连接有一个乙酰基。

由于其水溶液具有很高的粘稠度而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作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等。

魔芋葡甘聚糖水解后,可获得葡萄糖、甘露糖和少量的乙酸。

在魔芋葡甘聚糖的大分子链中,乙酰基/糖残基数为1/19,如以38个糖残基组成重复单元,葡萄糖(G)/甘露糖(M)为15/23,即1:1.5-1.6,主链中葡萄糖残基以及甘露糖残基均以β-1-4甙键相连接,支链以β-1-4甙键与主链相连接。

魔芋葡甘聚糖的大分子结构如下:图中,G为Glucose(葡萄糖),M为Mannose(甘露糖),A c为乙酰基,置换糖残基伯醇羟基的氢而成酯,n聚合度,一般在160-315之间,分子量在200 000-2 000 000之间。

二、物理性质⑴水溶性魔芋胶是一种水溶性胶体,由于在溶解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迁移速度远远超过葡甘聚糖大分子的扩散迁移速度,结果,魔芋胶的颗粒发生溶胀或肿胀,使颗粒表面产生薄薄一层高聚糖的粘稠溶液,逼使魔芋胶的颗粒互相粘联而结块,妨碍魔芋胶的进一步溶解。

为此,应使用蔗糖、葡萄糖、盐或淀粉之类的分散剂在魔芋胶溶解之前与魔芋胶混合,以防止结块。

一般用于肉制品的魔芋胶可用盐或淀粉稀释分散,用于甜食品的魔芋胶可用蔗糖或葡萄糖稀释分散,如果没有稀释分散剂,魔芋胶必需在高速搅拌的条件下溶解,魔芋胶溶解后的溶液即便浓度只有1%,也是粘稠浓厚的。

⑵混溶性魔芋胶可以和蔗糖、葡萄糖、糖浆、奶粉混溶;魔芋胶可以和多数食品乳化剂、食用香精、食用色素、食用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混溶;魔芋胶可以和果胶、黄原胶、阿拉伯胶、半合成胶、天然胶等食品增稠剂混溶;魔芋胶可以和各种淀粉、天然食品的超微细粉混溶。

毕业论文-两种魔芋葡甘聚糖羧酸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毕业论文-两种魔芋葡甘聚糖羧酸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两种魔芋葡甘聚糖羧酸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院系专业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The preparation of two kinds of KGM carboxylate and research their propertiesMay 26,2011两种魔芋葡甘聚糖羧酸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郑重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过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摘要制备了两种魔芋葡甘聚糖羧酸酯并研究其相关性能。

以魔芋葡甘聚糖(KGM)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乙酸酐为改性剂,制备了魔芋葡甘聚糖乙酸酯;以吡啶为催化剂,正丁酰氯为改性剂,在苯的反应体系中制备了魔芋葡甘聚糖丁酸酯。

分别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以上两种魔芋葡甘聚糖脂肪酯的取代度(DS)和吸水性的影响。

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KGM乙酸酯和KGM丁酸酯进行了表征,利用布袋法检测了它们的吸水性。

结果表明,KGM乙酸酯和KGM 丁酸酯的羰基(C=O)特征吸收峰较KGM明显增强,吸水性随着DS的增加而降低,在DS相同的情况下,KGM乙酸酯比KGM丁酸酯吸水性强。

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酯化反应;吸水性ABSTRACTFabricate two kinds of KGM carboxylate and research their properties. Manufacture KGM acetate with KGM as raw materials, sodium hydroxide as catalyst, and acetic anhydride as modifier; fabricate KGM butyric acid ester in the reaction system of benzene. Study seperately the influence of the two kind of KGM carboxylate of th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and water absorbability under the reaction e FTIR spectrometer to characterize the KGM and KGM carboxylate, and detect the water absorbability of them in bag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sorption peak of carbonyl group features of the KGM acetate and butyrate increases, and the water absorbability lowers as the increasing of the DS.In the same DS circumstances,KGM acetate ’s absorbent higher then KGM butyrate’s.Key words:KGM; esterification; absorbent目录郑重声明 (Ⅰ)摘要 (Ⅱ)ABSTRACT (Ⅲ)目录 (1)第一章综述 (3)1.1引言 (3)1.2 魔芋葡甘聚糖的性质 (4)1.3 魔芋葡甘聚糖的结构 (5)1.4魔芋胶及其应用 (5)1.4.1 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6)1.4.2 在农业中的应用 (6)1.4.3 在医药中的应用 (6)1.4.4 在其他工业中的应用 (6)1.5 魔芋葡甘聚糖的改性研究进展 (7)1.6 研究目的 (8)第二章实验 (9)2.1试剂及仪器 (9)2.2 魔芋葡甘聚糖乙酸酯的制备 (9)2.3 魔芋葡甘聚糖丁酸酯的制备 (9)2.3.1 正丁酰氯的制备 (9)2.3.2 合成魔芋葡甘聚糖丁酸酯 (10)2.4 样品取代度的测定 (10)2.4.1 魔芋葡甘聚糖乙酸酯取代度的测定 (10)2.4.2 魔芋葡甘聚糖丁酸酯取代度的测定 (10)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12)3.1 魔芋葡甘聚糖的酯化反应 (12)3.2反应温度对取代度的影响 (12)3.2.1 反应温度对KGM乙酸酯取代度的影响 (12)3.2.2 反应温度对KGM丁酸酯取代度的影响 (13)3.3对产品吸水性能的研究 (14)3.4 红外分析 (15)3.4.1对KGM乙酸酯的红外分析 (16)3.4.2对KGM丁酸酯的红外分析 (18)3.5 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3)第一章综述1.1 引言魔芋(Konjac)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印度、中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植物聚多糖葡甘聚糖的性质与应用

植物聚多糖葡甘聚糖的性质与应用

植物聚多糖魔芋葡甘聚糖的性质与应用1摘要:本文全面介绍了魔芋的主要成分——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 简称KGM )的结构、提纯方法、物理化学性质和其在医药卫生领域的保健功能及药用价值;综述了近年国内外的研究开发现状和其在食品、化工、纺织、医药、石油钻探等领域的应用,从而展示了KGM 这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的学术研究价值以及在医药、化工、纺织等领域中的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聚多糖1.葡甘聚糖的来源和化学结构魔芋的主要成份是葡萄糖甘露聚糖,简称葡甘聚糖,在干魔芋块茎中含量高达55~80%[1, 2]。

它是由D-葡萄糖(G)和D –甘露糖(M)按1:1.6或1:1.69的摩尔比通过β-1,4-吡喃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复合多糖。

在其主链上甘露糖的C3位置上往往存在着通过β-1,3糖苷键结合的支链结构,除葡萄糖和甘露糖残基外,还有少量乙酰基存在 [3, 4]。

KGM 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KGM 的大分子结构Figure 1 The Macromolecular Structure of KGM由于KGM 的性质受其提取工艺和纯度的影响较大,因此KGM 的分离和提纯方法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文献中多有报道[5-7]。

其中常用的是乙醇沉淀法、铜盐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

铜盐法以及早期的乙醇沉淀法在提纯KGM 的过程中由于进行了高温处理,使KGM 失去水溶性而只能溶解在20%NaOH 溶液中。

真空冷冻干燥法由于保持了物质的结构与形态,未受到高温的影响而保持了良好的水溶性。

目前,真空冷冻干燥法是一种比较好的采用较多的方法。

近年来,生物催化剂酶亦被用于KGM 的提纯[8, 9]。

这种方法利用淀粉酶和蛋白酶将魔芋精粉中所含的淀粉和蛋白质分解除去,然后再用乙醇将KGM 从反应体系中提取出来,从而得到高纯度的、水溶性良好的葡甘聚糖。

相对于一般的化学方法,利用酶提纯的方法得到的葡甘聚糖的纯度要高的多。

魔芋粉加工知识

魔芋粉加工知识

一、芋片(角)加工魔芋鲜球茎含水量达80%~85%,加以皮薄肉脆,极易受伤导致腐烂,挖收后应尽快送到烘烤厂进行脱水初加工,才能保住质量,成为商品原料,同时也便于包装远运销售。

芋片(角)加工的质量要求为:含水量减到15%以下;色泽保持白色,一般白色为上等品,灰白色为次等品,灰黑色为等外品;含SO2量不能超标,日本进口一般不能超过0.9g/kg,中国的行业标准规定普通魔芋粉的SO2含量≤2.00g/kg,纯化魔芋粉≥0.5g/kg;纯度要求无泥沙,毛发等杂物,保持芋片清洁。

芋片加工的工序是:魔芋鲜球茎→除去芽、根→清洗去皮→切片或块→护色→干燥→检验→包装→成品。

(一)清洗去皮现多已选用机械化方法。

常用设备有以下几种1、旋转滚筒式清洗去皮机旋转的滚筒内壁有螺旋导板或其它波状凸起物,当鲜芋在筒内翻滚时,鲜芋之间及鲜芋与筒壁间相互摩擦而达清洗去皮的效果。

2、刷式清洗去皮机鲜芋在机内被旋转的刷子带动而翻滚,靠刷洗和摩擦作用而完成清洗去皮。

较常用的是将旋转滚筒与旋转刷子组合使用,其工效可较高,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因球茎形状不圆整,芽窝深,去皮的损失较大,达3%~10%以上,且在水中冲洗的时间长,去皮后露出的葡甘聚糖粒子被溶胀损失。

(二)切片目前的配套设备要求切片厚度为5mm~10mm。

适合于鲜芋切片的设备有离心式切片机、盘刀式切片机,但近年来多使用往复切片机。

鲜芋在料斗内利用自身的重力压在刀片上,靠刀片往复直线运动而完成切片。

该设备厚薄均匀,对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魔芋球茎的适应性强,允许使用削刃长的刀片,易与干燥设备配套,效果良好。

(三)褐变和护色魔芋芋片加工过程很易发生褐变,使芋片变成深褐色或黑色,严重降低芋片质量。

魔芋褐变的原因虽不排除非酶褐变的碳氨反应即由球茎所含氨基酸与还原糖化合物生成黑蛋白而成黑色,但主要原因仍是酶促褐变。

因魔芋球茎含充足的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加上去皮后有大量氧进入,同时加热烘烤,具备这几个条件,必要发生褐变现象,防止褐变的主要方法如下。

标准魔芋葡甘聚糖含量测定

标准魔芋葡甘聚糖含量测定

标准魔芋葡甘聚糖含量测定魔芋葡甘聚糖(KGM)是一种非离子型水溶性高分子多糖,分子式为(C6H10O5)n,由d-甘露糖和d- 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以摩尔比为1.6 ∶1 或1.4∶1 与乙酰基组成。

乙酰基是葡甘聚糖分子结构的特殊存在,它不仅影响葡甘聚糖的亲水性,还影响葡甘聚糖的胶凝性质。

在碱性条件下,去除乙酰基,可促进葡甘聚糖形成不可逆凝胶。

测定葡甘聚糖含量的主要方法有苯酚比色法、气相色谱斐林滴定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等。

其中,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相对简单、成本低,是葡甘聚糖含量测定的理想方法。

葡甘聚糖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以及化妆品、生物制药等领域。

总的来说,我国魔芋资源丰富,魔芋中的葡甘聚糖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深入研究葡甘聚糖的理化性质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为全面了解葡甘聚糖,本文对魔芋葡甘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综述。

1、水溶性和保水性魔芋葡甘聚糖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羰基、羟基等亲水基团,可以通过分子偶极、氢键、诱导偶极、瞬时偶极等作用力与大量的水分结合,形成巨大分子并且难以自由移动。

魔芋葡甘聚糖溶液为非牛顿流体溶胶,保水量是其自身重量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但是,在将葡甘聚糖溶于水的过程中,由于水分子的扩散迁移速率远大于葡甘聚糖分子的扩散迁移速率,葡甘聚糖颗粒膨胀,颗粒容易相互黏结成块状。

如果不加热,在一定时间内水溶性较差。

2、增稠性魔芋葡甘聚糖由于分子量大,与水的结合能力强,在水溶液中具有很高的粘度。

1%的魔芋精粉粘度可以达到每秒几十到几百帕斯卡,具有良好的增稠效果。

研究表明,在相同浓度下葡甘聚糖溶胶的粘度远高于阿拉伯胶、卡拉胶、黄原胶等增稠剂。

葡甘聚糖没有电荷,是一种非离子多糖,在食物体系中受盐的影响较小。

此外,葡甘聚糖与其他增稠剂混合时,表现出良好的协同增稠效果。

因此,在食品中应用葡甘聚糖可以减少增稠剂的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

3、凝胶性葡甘聚糖溶液可以在剪切作用下变稀,降低粘度,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静止后,流动性变小,形成凝胶。

魔芋葡甘聚糖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综述_刘楠

魔芋葡甘聚糖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综述_刘楠

魔芋葡甘聚糖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综述刘楠1,杨芳1,2(1.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院,陕西安康725000;2.陕西省富硒食品工程实验室,陕西安康725000)摘要:魔芋葡甘聚糖是魔芋的主要经济成分。

近年来,关于魔芋葡甘聚糖的研究与应用都有很大进展。

本文综述了魔芋葡甘聚糖在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提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生物材料、食品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魔芋葡甘聚糖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研究进展;应用现状中图分类号:Q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92(2011)04-0095-042011年8月第23卷第4期安康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 Aug.2011Vol.23No.4收稿日期:2011-02-25基金项目:安康学院大学生科技专项(2010akxydxs22)作者简介:刘楠,女,陕西西安人,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院本科生,主要从事糖生物学研究;杨芳,女,陕西安康人,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糖生物学研究。

魔芋葡甘聚糖(KGM )是魔芋块茎中所含的中型非离子性线性多糖,是由葡萄糖和甘露糖以β-1,4糖苷键结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优良的膳食纤维,具亲水性,凝胶性,粘结性,可食性,抗菌性,成膜性等特性。

1魔芋葡甘聚糖的研究现状1.1魔芋葡甘聚糖的化学结构魔芋葡甘聚糖是由D-葡萄糖和D-甘露糖约按1:1.6(mol/mol )的比例,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高分子多糖[1],在主链甘露糖的C3位上存在着以β-1,3键结合的支链结构。

天然的魔芋葡甘聚糖是由放射状排列的胶束组成,具有与肝素相近似的骨架结构,单体分子中C2,C3,C6位上的-OH ,均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其平均分子量为1.1×106。

1.2魔芋葡甘聚糖的理化性质魔芋葡甘聚糖具有优良的束水性、胶凝性、增稠性、粘结性、可逆性、悬浮性、成膜性、赋味性等多种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生物学等各个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魔芋葡甘聚糖颗粒阻溶剂的筛选与应用
鲜魔芋块茎磨碎时,其异细胞中所含的魔芋葡甘聚糖颗粒(即KGM颗粒)立即吸水溶胀,随后粘连成块;磨碎时如果预先加入足量的酒精,则可以防止KGM颗粒的溶胀粘连,随后经过进一步的分离、干燥即可得到湿法魔芋精粉。

国内也有用无机溶剂代替酒精作为阻溶剂(或称作溶胀抑制剂)的。

阻溶剂:硼酸盐-柠檬酸盐-亚硫酸盐(硼含量0.2%,柠檬酸含量0.2%,亚硫酸含量0.1%;PH8~9)
魔芋精粉制备度验:阻溶剂↓
鲜魔芋—去皮清洗—切块护色—魔浆分离—清水冲洗—离心脱水—热风干燥—粉碎筛理—成品。

1.去皮清洗:人工去皮后用阻溶剂浸洗防粘,随后切块,置于0.2%Na2SO3水溶液或清水中护色。

2.磨浆分离:在自分离磨浆机上边加阻溶剂边磨浆,收集滤液。

阻溶剂用量约为鲜魔芋块茎的1.5倍。

3.清水冲洗:用自来水充分洗涤滤渣。

4.离心脱水:在过滤式离心设备上脱水或甩干。

5.热风干燥:在实验室鼓风干燥箱中60~80℃鼓风干燥8~11h。

当含水量达14%左右时取出。

6.粉碎筛理:粉碎筛理除去残渣及120目筛下物即可得到成品(即试制产品)。

结论:阻溶剂对KGM颗粒的阻溶效果略低于酒精,但在魔芋精粉溶胶中KGM分子与阻溶剂作用形成一种透明状的弹性凝胶状物,其性状不同于KGM分子,与酒精作用形成的白色棉絮状沉淀物。

这可能是作用机理不同所致。

根据阻溶剂的阻溶机理,作者(邬应龙等)认为硼酸(盐)与KGM颗粒表层的葡甘露聚糖分子之间可能形成了一种复合物。

可能是:A天然硼酸盐的(B4O5(OH)4)2-之间通过氢键互相连
接成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借Na+联系互相连接成一种网状结构,网状结构中可包含大量水分。

KGM分子也可能与(B4O5(OH)4)2-通过氢键、Na+联系而成为凝胶。

B硼酸盐水溶液中,缺电子的硼原子(B)可与多羟基有机化合物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

KGM颗粒表层的KGM分子也可能因为种作用而发生分子间交联,达到一定交联度时即可成为短时间不溶于水的复合物。

用此法制的魔芋精粉残存一定碱度,不易脱除,产品溶胀性也较一般魔芋精粉速度慢。

这可能是由于KGM颗粒表层形成了不溶性复合物。

这些有待进一步研究。

(《食品科学》1998年第9期,邬应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