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合集下载

三次工业革命

三次工业革命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证明,科学和创新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知识源泉。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16~17世纪欧洲发生科学革命,现代科学诞生。

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启动。

欧洲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

第二次工业革命,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新兴工业产生。

如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和内燃机等重大发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科学技术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与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的现代化启动,美欧开始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移。

1.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含义(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

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2.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及其发展特征(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

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⑤形成最大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扩大。

发展特征:①从英国一国先开始。

②发生于英国(18世纪中)延续到法、美、德、意、俄、奥、日等国。

③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

④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提供了政治保障。

专题5三次工业革命(老师版)

专题5三次工业革命(老师版)

专题五三次科技革命【考点透析】(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 世纪60 年代1、主要成就:(1)纺织: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2)动力:蒸汽机(3)交通:蒸汽汽船、蒸汽机车2、特点:(1)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首先发生于英国,其它国家进程缓慢;(3)发明者多数为劳动者,发明成果多为生产实践的总结;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4)以轻工业为突破口。

出现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 世纪中后期1、主要成就:(1)电力:发电机、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2)动力:电动机、内燃机(3)交通: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4)能源: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工业(5)通讯:电话、无线电报(6)化学工业:火药、塑料、人造纤维2、特点:(1)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规模更广泛,发展更迅速;(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3)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起了重要作用;(4)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5)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出现新兴的工业部门:电力、化学、电讯、汽车、石油等工业;(三)第三次工业革命:20 世纪四、五十年代1、主要成就:(1)原子能技术:1945 年,美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2)航天技术:1957 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9 年,美国“阿波罗11 号”登月;1981 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3)电子计算机:1946 年诞生于美国;2、特点:(1)涌现出大量的科技成果,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超过前二次科技革命;(2)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更为重要。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3)科学技术各领域间互相渗透;(4)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难点透析】1、比较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①第一次: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第二次: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先后出现了三次意义深远的伟大变革,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三次工业革命分别以十八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十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重要标志。

一、推动工业革命的机器——蒸汽机蒸汽机的诞生推动了世界工业革命,使能源和材料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人类摆脱了木材时代进入煤和铁的时代,使机器成为社会生产的“主提起蒸汽机,人们常提到其发明者瓦特,其实这种说法不够确切。

早在瓦特前约五十年,英国有一个叫纽考门的工程师就已经发明了往复式的水,但是这种蒸汽机效率太低,无法大量推广运用。

经过瓦特的改良,原本只能作往复运动的蒸汽机变成了能作旋转运动的机械,效率一下子提高种机器的动力,推动了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带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瓦特仍不失为蒸汽机的发明者。

瓦特是在1763年开始改进蒸汽机的,当时他受格拉斯哥大学委托修理一台纽考门蒸汽机模型。

在修理过程中,瓦特反复研究并请教布拉康教致命弱点在于浪费燃料,大量的蒸汽被用于加热已冷却的汽缸,热量被白白浪费。

能否使汽缸温度保持不变?瓦特作了反复试验。

1765年5月的一的高尔夫球场散步,同时思考如何改良蒸汽机,他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把另一个容器连接到汽缸上,将蒸汽导入这个容器(冷凝器)中,的,而冷凝器经常是冷的,冷热“结合”就能使蒸汽机连续运转。

瓦特按此想法重新设计方案,并经过七年努力,终于制成蒸汽交替进入活塞两侧汽机。

1784年他又借助联杆完成机械的平移动作。

至此能作旋转运动、高效率的蒸汽机才算大功告成。

蒸汽机发明后,英国煤年产量由260万吨增至3000万吨,铁年产量由1.7万吨增至100多万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由此手工业生产一跃提高了二十倍。

许多新式交通工具如火车、轮船等都用蒸汽机来推动。

蒸汽机不愧为推动工业革命的机器。

二、震撼世界的发明——发电机1820年7月21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教授奥斯特做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实验——电生磁实验,第一次揭示了电和磁的关系。

工业革命的成就

工业革命的成就

工业革命的成就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深远的变革。

本文将从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简要论述工业革命的成就。

一、经济成就1. 工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从传统的手工生产转向了机械化大规模生产。

煤炭、蒸汽机、纺织机械等的应用使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得以极大地提升。

2. 市场的扩大:工业革命引发了大规模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的范围不断扩大。

由于商品的生产能力增强,大量商品涌入市场,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3. 社会财富的积累:工业革命催生了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使资本家积累了丰富的财富。

社会财富的积累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科技成就1. 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它极大地提高了机械化生产的效率,开启了机械代替人力的时代。

2. 纺织机械的改进:纺织业是工业革命的早期支柱产业,而纺织机械的改进使得纺织品的产量大幅度增加,价格大幅降低,并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3. 铁路的兴建:铁路的出现将交通运输革命化,极大地推动了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铁路连接了不同地区,促进了产品的流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三、社会成就1.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革命使得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人们大量向城市聚集,形成了新兴的工业化城市。

城市化的推进促进了人口流动和劳动力的集中,也为后来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劳动条件的改善:尽管工业革命初期劳动条件较为恶劣,但随着工会运动的兴起和劳动法的逐步完善,工人们的劳动条件得到了改善。

工时的缩短和工资的提高使得工人们的生活状况得以改善。

3. 教育水平的提升:工业革命的发展催生了大规模的工业和商业教育需求,进而推动了教育体制的改革。

公共教育的普及使得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工业革命在经济、科技和社会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成就。

工业革命史简介

工业革命史简介

工业革命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革命,诞生于18世纪晚期,瓦特发明蒸汽机后,1784年问世的珍妮纺织机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从而诞生了车间、工厂,大量农民与手工业者成为产业工人,机械化革命成就了英国日不落帝国的传奇,也促使人类从农耕文明走向了工业文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化革命,标志事件是1870年,美国辛辛那提屠宰场的自动化生产线建成,企业能够大批量生产、流水线式的生产,该时期以福特汽车为代表,工业进入了大批量的生产阶段。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化革命,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核心技术就是PLC以及后来的互联网。

进入信息化革命后,人们可以从繁复的劳动中得到初步解放,从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造性工作当中,因此技术进步呈加速状态,新兴技术转化为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

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现在的工业4.0,通过赛博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系统),将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融入到整个生产系统中,并使人、机、料等能够相互独立地自动交换信息、触发动作和自主控制,实现一种智能的、高效的、个性化的、自组织的生产方式,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工业4.0是以分散式智能柔性制造为方向的全新生产管理模式,是将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德国人是这么描述的:“工业4.0将在制造领域的所有因素和资源间形成全新的社会—技术互动水平。

它将使生产资源(生产设备、机器人、传送装置、仓储系统和生产设施) 形成一个循环网络,这些生产资源将具有以下特性:自主性、可自我调节以应对不同形势、可自我配置、基于以往经验、配备传感设备、分散配置,同时,它们也包含相关的计划与管理系统。

作为工业4.0的一个核心组成,智能工厂将渗透到公司间的价值网络中,并最终促使数字世界和现实的完美结合。

”工业4.0是一种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化、高度网络化的生产状态,工厂内人、机、料自主协同,自组织、高效运转,工厂外,通过端对端集成、横向集成,实现了价值链的共享、协作,效率、成本、质量、个性化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高考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详解,我们在21世纪的时候已经基本全部实现工业变革了,可是在以前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时间:19世纪中后期)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工业革命的意义(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

(2)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

三次工业革命科技成果概述

三次工业革命科技成果概述
三次工业革命科技成果概述
第一次工业革命
1760-1840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交通运输业革命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19C中期法、美完。轻工业。
影响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处于康乾盛世,闭关锁国,大兴文字狱
成就
我国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
·原子能技术
1938
哈恩-首次发现核裂变
1939-
美+英/加-曼哈顿计划
罗斯福,原子弹
1945
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1952
美-第一颗氢弹爆炸
1954
苏联-第一个核电站建立
人类利用原子能的开始
·航天技术;
1957
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1
加加林
世界第一个飞上太空的飞行员
·新通讯手段
1876
贝尔-电话
电话之父
1899
马可尼-无线电报
无线电之父
1902
[美]匹斯堡KDKA台
最早的无线广播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
1893
狄塞尔-内燃机
柴油发动机发明者
1855
卡尔本茨-三轮汽车
20C初
亨利福特-流水线生产方法
1903
莱特兄弟-飞机
1909
冯如-自制飞机飞行成功
·化学工业的建立
1965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67
第一颗氢弹
1970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1973
袁隆平-杂交水稻
1983
863计划
1986
星火计划

三次工业革命归纳

三次工业革命归纳
对生产生活影响(科技是双刃剑)
汽船和火车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方便了人们出行、运输等生活。但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
电灯带来光明、飞机和汽车方便人们出行。都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但也带来环境污染、交通事故
可利用网络学习、发邮件、聊天等.但网络使不健康内容更易传播,部分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了身心健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动
主要内容/主要发明家及成就
①工业革命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②1783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运输:1807年美国富尔敦发明汽船.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①发明大王美国人爱迪生1879年发明电灯,
②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制成第一辆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③1903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第一架飞机
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网络诞生. 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诞生. 2003年中国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
交通工具信息工具
汽船、火车(蒸汽机车)
汽车、飞机
/有线电话、电报
宇宙飞船、航天飞机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
动力(机)
珍妮机(人力)→水力织布机(水力)→蒸汽机(蒸汽)
三次工业革命
名称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完成时间
18世纪60年代开始-
19世纪上半期完成
19世纪末开始-
20世纪初完成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主要标志/核心
以蒸汽机的发明及广泛使用为标志
以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
以电子计算机(核心)、原子能、空间技术应用为标志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内燃机;电灯动力机是发电机,动力是电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成就:
第一次工业革命:
1765年哈格里斯夫发明“珍妮纺纱机”;棉纺织业出现骡机、水力织布机;采煤(煤炭成为重要能源)、冶金行业也出现机器生产;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厂出现;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火车成功;19世纪后,美国涌现新的发明:轧棉机、缝纫机、拖拉机、轮船、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方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的广泛运用:19世纪出现一些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70年代可用发电机问世;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问世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19世纪七八十年代,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石油成为重要的能源)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无线电报成功
化学工业的建立:1867年诺贝尔研制成功炸药;80年代改良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80年代塑料、人造纤维等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注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些老工业部门也有新发展,如冶炼、造船、机器制造业,特别是钢铁工业)
第三次科技革命
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

1945年美国,原子弹爆炸;1946年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1947年美国,晶体管问世;1954年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建成;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0年美国,激光器出现;1961年苏联,东方号载人宇宙飞船环绕地球一周安全返回地面(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1972年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1977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1981
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天;1996年英国,克隆羊“多利”成功;1999年美国,首次成功制造出人工DNA分子;2000美、日、法、德、英、中,公布人类基因工作草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