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果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基 本经验在于中国遵循了经济增长“四 色定理”。中国个世界发展历史充分 证明,经济增长“四色定理”——和 平稳定、开放结构、人力资本、结构 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充分必要条件,也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遵循 “四色定理”,经济就发展,社会就 进步。
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
足迹2001:北京申奥成功
2001年7月13日对于每个中华民族的儿女来 说,这一天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就在 这一天,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 会第112词全会中,全体委员将投票选举出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城市。就在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念出“北京”的 名字时,所有的中国人都沸腾了,中国体 育人士几代人的努力在这一刻终于结出了 丰硕的成果。
一、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 立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 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 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 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 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 断扩大。
工业不断发展
二、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四、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1992年的亚运会,2008年的奥运会,2010 年的世博会是中国经济腾飞的象征。 中国经济成功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中国政府进 行的“技艺高超的宏观经济管理”使中国 成功的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改革开放的足迹
1982年 1983年 1987年 1989年 1990年 京举行 1922年 1995年 1996年
足迹2003: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
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几千年的飞 天梦想终于现实。这次发射是人类 探索太空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成就。 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 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伟大成就

二、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一)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起了推动的作用。
通过解放思想,逐步打破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改革开放就能够深入发展,取得成功。
正是在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国情,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大政方针、政策举措,不断探索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七大对此有明确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特区的外贸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特区的外贸发展作者:祁欣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第08期中国的经济特区与改革开放的起步与发展紧密相联,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政策试验场。
从1979年7月正式批准成立“深圳”、“珠海”经济特区以来,经济特区的发展经历了近30个年头。
目前我国有5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
早期经济特区的先行先试政策早已扩展到其他区域,如今,经济特区已经部分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鉴于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独特地位,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刻更有必要总结回顾经济特区对外贸发展的巨大成就,以及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重要贡献。
一、经济特区外贸发展的基本特点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特区将发展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五大经济特区虽然各有特点,但从总体上看,过去30年,经济特区在贸易速度、规模,贸易主体,贸易方式,利用外资,国别地区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其中,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尤其显著。
(一)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特区建立以来,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着重发展开放型经济。
五大经济特区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进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4.23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3806.53亿美元,增长了900倍,年均增长28.7%,远高于全国同期57.5倍和15.6%的增长幅度。
图1 经济特区进出口贸易额(1980-2007年)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注:1980-1989年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特区进出口数据汇总,1990年后包括海南。
(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强劲,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建设初期,由于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四大经济特区灵活利用特区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引进“三来一补”和加工贸易项目,快速打开了开放格局,既扩大了出口,赚取外汇,又能使大批劳动力就业,为特区经济的快速腾飞准备了条件。
但“三来一补”和加工贸易的技术含量低,能耗大,污染严重,多属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原料供应、产品设计及销售均掌握在外商手中。
形势与政策(复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参考答案1、2008年下半年的经济政策有哪些?(1)全力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有效抑制物价过快上涨(3)切实抓好农业生产(4)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5)继续推进改革开放(6)精心做好保障民生工作2、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全力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2)保持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经济发展(3)要努力增加煤电供给,支持中小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4)引导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稳定对经济发展的预期。
3、论述国家保障民生工作的具体措施。
(1)完善对口支援机制,尤其是要抓紧把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安排好。
(2)关注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的影响,加大财政对保障民生的支持力度,努力保证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不下降。
4、论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要求。
中央制定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要求,为全党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基本遵循。
高举一面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突出一个主题,就是科学发展围绕一个总要求,就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明确三个着力点,就是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主要原则: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
目标: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
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其中,提高思想认识是基础,解决突出问题是重点,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促进科学发展是目的。
5、论述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引进外资的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引进外资的历程、经验和启示30年前,我国作出历史性抉择,向国外资本开放国内市场和资源。
作为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进外资在随后的一个历史时期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指导方针、体制创新到具体的发展战略、要素配置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深深影响了我国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强劲动力。
在此阶段,成功入围世界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
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目标和任务发生变化,但外资引进,特别是FDI(外商直接投资)造成了新情况,如产业结构的同构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国民福利效应下降等。
对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我们须保持冷静,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多种因素多个视角审视引进外资的历史环境和现实路径,权衡利弊,作出科学评价。
在此方面我们亟待突围,这关系改革开放政策整体效应的发挥,关系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政府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其宗旨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和贸易往来,吸收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力,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吸收外商投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具体的发展历程可以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8~1991年这一阶段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一系列利用外资的重大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1979年7月,我国政府颁布了第一个利用外资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同年8月,国务院设立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
1980年设立深圳经济特区,1984和1985年进一步开放上海、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和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开放区,1988年将沿海经济开放区扩展到北方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批准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逐步构建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梯度式开放格局。
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

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
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
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
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
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
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
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
具体而言: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统计表明1978年至20__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
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改革开放与我国的经济形势

第二部分三十年弹指一瞬,改革开放大国崛起。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从濒临崩溃的边缘,到成长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排在美国和欧盟之后。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像一头睡醒的雄狮已经起跑、开始奋进。
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7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三十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8%,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2.8倍,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3.2倍。
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猛增到246619亿元,30年间增加了67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6年的117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3587元;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只有1132.26亿元,2006年达到3.93万亿元。
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而所有宏观的指标,只有用微观的数据才能更好的得以体现。
于是,便再也没有什么能比衣食住行这最能真正贴近老百姓民生的东西,所反映出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能够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
30年来,我们中国人都充满活力发愤图强的在辛勤工作着,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中华民族更加繁荣富强而奋斗不息,才叫我们的生活有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奥运会开幕式我们可以看出,历史就像一幅巨大的画卷,铺陈开来,由我们一笔一笔的书写。
服装是一种记忆,同时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
它的变化以一种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
改革开放最直接,最细致的的体现便是这三十年的服装的变迁。
1978年。
人们看到大喇叭裤、蝙蝠衫。
还有健美裤和连衣裙。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中国,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取得的主要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经济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呈现了从数量小到数量大、从质量低到质量高的开放新趋势。
中国正在以开放的新英姿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航船正式扬帆起程。
二:对外贸易连上新台阶
30年来,进出口贸易从逆差转变为顺差,使我国从一个外汇捉襟见肘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三: 利用外资发展迅速,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之一。
外资的进入,弥补了长期困扰我国的资金和技术双缺口,推动了经济增长,增加了税收和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快了我国经济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
四、“走出去”战略实施取得初步成效
“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内容是,推动企业以对外投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走出国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多双边经贸合作成就瞩目
一是把建设自由贸易区提到战略高度。
二是双多边和区域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
三是建立战略经济对话机制。
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尤其是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 尤其是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以后, 日加入WTO以后 以后, 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抓住国际产业转 移的历史性机遇,成功应对各种挑战, 移的历史性机遇,成功应对各种挑战,对外贸易 赢得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2000年我国 赢得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2000年我国 进出口总值为4743亿美元 2003年首次突破 亿美元。 年首次突破1 进出口总值为4743亿美元。2003年首次突破1 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再破 万亿美元大关, 年再破2 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再破2万亿美元大关, 2010年达到 2010年达到29727.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 年达到29727.6亿美元 亿美元, 2000年增长了 6倍多。2002-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年增长 倍多。2002-2010年 速度保持在25%以上 以上。 速度保持在25%以上。
贸易方式不断创新 :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主要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主要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 随着鼓励加工贸易的对外开放战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大量涌入, 随着鼓励加工贸易的对外开放战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大量涌入, 在大力开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我国采用了来料加工,来样加工, 在大力开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我国采用了来料加工,来样加工,进 料加工,补偿贸易等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 料加工,补偿贸易等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 易的发展,其中,加工贸易的发展最为突出,1981年加工贸易进出 易的发展,其中,加工贸易的发展最为突出,1981年加工贸易进出 口总值只有25亿美元,占进出口总值的5.7%,到了2007年 口总值只有25亿美元,占进出口总值的5.7%,到了2007年,加工 亿美元 贸易进出口总值就达到了9860.5亿美元,其中出口6176.5亿美元 贸易进出口总值就达到了9860.5亿美元,其中出口6176.5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50.7%。虽然近年来加工贸易的增长势头有所放缓, 占出口总额的50.7%。虽然近年来加工贸易的增长势头有所放缓, 但加工贸易出口在总出口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 但加工贸易出口在总出口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或者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说对外贸易规模快速扩张的步伐。 说对外贸易规模快速扩张的步伐。进出口总值从1978年 的206亿美元猛增到2010年29727.6亿美元,32年增长 亿美元, 了144倍,年均增长18.1%,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6%左 右的平均增长速度。 右的平均增长速度。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贸易方式不断创新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很 多年来 大的变化,出口产品结构经历了2次大的转变:一是由 大的变化,出口产品结构经历了2次大的转变: 资源性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快速转变,在总出口中, 资源性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快速转变,在总出口中, 制成品由改革开放初期不到50%的比重增加到 制成品由改革开放初期不到50%的比重增加到2007年 的比重增加到2007年 的94.9%;二是工业制成品内由劳动密集性向技术密 94.9%; 集性产品的转变,其中机电产品已成为制成品出口的主 集性产品的转变, 要成分,从2003年起,机电产品在制成品中的比重超 年起, 要成分, 2003年起 过了50%。 过了5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 易的伟大成就
主讲人: 主讲人: 高级国际商务师 淮安大唐国际贸易有限公总经理 徐 旭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今天的讲座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伟大成就 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
讲到改革开放,必然提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讲到改革开放,必然提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因为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 因为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就不会有中国全面改 革开放的今天。 革开放的今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功绩绝对是历 史性的,她结束了“文革”后或者说粉碎“ 史性的,她结束了“文革”后或者说粉碎“四人 工作徘徊的局面, 帮”后两年中党的 工作徘徊的局面,实现了建国 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这个伟大的转折是全 局性的,根本性的,集中表现在: 局性的,根本性的,集中表现在: 1、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2、全会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全会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78 1990
2000 2002
2003
2007
2008 2009
2010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206.4 1154.4 4743 6208 11548 21738 25616 22073 29727.6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出口额 其 中 进口额 进出口总额 世界排名 其中出口排名 对外贸易占全球份 额 108.9 533.5 2251 2952 5614.2 9558 11330 10056 13948.3 32 15 8 6 4 3 2 3 2 3 2 2 1 10% 97.5 620.9 2492.0 3256 5933.7 12180 14286 12016 15779.3
外汇储备(亿美元) 外汇储备(亿美元) 1.67 110.9 2121.6 2864 4032 15283 19460 23991 25822 GDP 15 10 6 6 7 3 3 2 2
世界排名
30000 20000 10000 0 1978 1990 2000 2002 2003 2008 2010 出 总 进 口 值 外 储 余 汇 备 额
(三)、贸易市场多元化: )、贸易市场多元化: 贸易市场多元化 80年代末我国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全方位发 80年代末我国提出了 市场多元化”战略, 年代末我国提出了“ 展 对外贸易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予以实施。 对外贸易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予以实施。并陆续出台国 际市场开拓基金、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措施, 际市场开拓基金、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措施,经过多年 的努力,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的努力,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的贸易伙 伴不断增加,目前已遍及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多个国家和地区, 伴不断增加,目前已遍及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 2010年 我国前十位最大的贸易伙伴依次为:欧盟、 2010年,我国前十位最大的贸易伙伴依次为:欧盟、美 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台湾、德国、 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台湾、德国、澳大利亚 和俄罗斯,对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额合计占我 和俄罗斯,对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额合计占我 国进出口总值的78.4% 国进出口总值的78.4%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伟大成就
对外贸易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一项 重要内容,它始终走在经济改革的前列。 重要内容,它始终走在经济改革的前列。 在30多年的时间里,正是通过对外贸易将中国 30多年的时间里 多年的时间里, 成功地从近于完全封闭的状态转变为全面融入世界 经济之中,成为全球市场的积极参与者。 经济之中,成为全球市场的积极参与者。 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不仅有力地拉动了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 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 具体表现在: 具体表现在: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一)、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出口商品中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出口产 随着出口商品中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升, 品的技术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品的技术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和低 技术密集型(或简单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比重呈下降趋 技术密集型(或简单劳动密集型) 势;中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和高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比重在 不断上升,其中高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 上升势头尤其显 不断上升, 著,由1990年的5.4%上升至2007年的34.0%,到 1990年的 年的5.4%上升至 上升至2007年的 年的34.0%, 2007年 2007年,高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已经取代低技术密集型制 成品,成为制成品中的第一大类产品。 成品,成为制成品中的第一大类产品。 这一结果表明: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这一结果表明: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技 术含量逐步提高,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所取 术含量逐步提高, 得的一个巨大成就之一。 得的一个巨大成就之一。
(四)、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进入新千年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同时, 进入新千年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 化迅猛发展,以自由贸易区(关税互免、优惠、减让,优势互补) 化迅猛发展,以自由贸易区(关税互免、优惠、减让,优势互补)为 主要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不断涌现。自2003年以来,我国自贸易区 年以来, 主要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不断涌现。 2003年以来 建设从无到有,迄今,我国与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 建设从无到有,迄今,我国与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 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贸区,涵盖2008年我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 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贸区,涵盖2008年我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 个自贸区 一以上。 一以上。 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 中国-东盟自贸区, 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中国-东盟自贸区, 中国-智力自贸区,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中国-新西兰自贸区等等, 中国-智力自贸区,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中国-新西兰自贸区等等, 促进了双边与多边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同时,我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 促进了双边与多边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同时, (简称海合会,包括沙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6 简称海合会,包括沙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6 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冰岛,秘鲁等的谈判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澳大利亚,新加坡,冰岛,秘鲁等的谈判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