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呼吸及其测定法
1.生态学实验技术--土壤呼吸测定方法研究进展17

地表释放CO2的过程
Air CO2
生物学 化学
浓度梯度
Soil CO2
物理 扩散
最早可追溯到19 世纪末 主要针对于耕作土壤 自然土壤测定:20世纪60 年代国 际生物学计划(IBP)以来。
A: soil area inside the collar
Ct Cx C0 Cx eat
Initial rate = slope at C = C0
dC dt
t0 a(Cx C0 )
FCO 2
10V
Po
(1
Wo ) 1000
RS(To 273.15)
C t
-0.08% lower for R2
我们把土壤呼吸定义为土壤中有机体和植物体地下部分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buscot2005土壤呼吸有时也称为地下部分呼吸虽然枯枝落叶层不属于地下部分但凋落物分解的呼吸产生的co2也包括在土壤呼吸里面luo2006土壤呼吸是指未经扰动的土壤中产生co2的所有代谢作用主要包括根系呼吸自养呼吸的一部分以及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异养呼吸方精云2007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主要针对于耕作土壤自然土壤测定
-12.8% lower for flux
室内气体混合完全Good mixing
Since only a small volume of air inside a chamber is pumped into the IRGA for determining dC/dt, air inside the chamber needs a good mixing.
土壤呼吸

五· 数据处理
• (二)土壤呼吸
再换算为土壤呼吸强度(CO2毫克/克干土,小时) CO2克数
24—— 试验所经历的时间(24小时)
四· 测定方法
• (二)土壤呼吸
1.先称取干土样30g,至于大烧杯中并加入3ml水放入培养箱培 养7天,培养过程中保持培养箱中的湿度。 2.将培养7天后得到的新鲜土样称取20g置于大烧瓶中。 3. 准确吸取2molL-1NaOH l0毫升于一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入 含有新鲜土样的大烧杯中,用塞子密封好大烧杯。 3.将大烧杯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吸收释放的CO2,时间为1-2天, 4.取出盛Na0H的烧杯,洗入250毫升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5.吸取稀释液10毫升,加酚酞1滴,用标准0.05mol/LHCl滴定 至无色,再加甲基橙1滴,继续用0.05 mol/LHCl滴定至溶液 由橙黄色变为桔红色,记录后者所用HCl的毫升数(或用溴酚
二· 试验原理
• (二)土壤呼吸 用NaOH吸收土壤呼吸放出的CO2,生成Na2CO3: 2NaOH+CO2——Na2CO3+H2O (1) 先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滴定,中和剩余NaOH, 并使(1)式生成的Na2CO3转变为NaHCO3: NaOH + HCl——NaCl+H2O (2) Na2CO3+ HCl——NaHCO3十NaCl (3) 再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HCl滴定,这时所有的 NaHCO3均变为NaCl: NaHCO3+ HCl——NaCl+H2O+CO2 (4) 从(3)、(4)式可见,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所消耗HCl 量的2倍,即为中和Na2CO3的用量,从而可计算 出吸收CO2的数量。
五· 数据处理
• (二)土壤呼吸 250毫升溶液中CO2的重量(W克) W=(V1-V2)×C×44/(2×1000) ×250/10 式中:V1————供试溶液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 用HCl毫升数的2倍; V2———— 空白试验溶液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时所用HCl毫升数的2倍; C——-——HCl的摩尔浓度(molL-1) 44/(2×1000)——CO2的毫摩尔质量 250/10 ————为分取倍数
室内_土壤呼吸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呼吸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2. 掌握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方法。
3. 分析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土壤呼吸是指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土壤呼吸速率是衡量土壤微生物活动强度和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的重要指标。
土壤呼吸速率受土壤温度、水分、有机质含量、氧气含量等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土壤样品:采集自某地典型农田土壤,风干后过筛,混匀备用。
- 容器:1000ml广口瓶、500ml烧杯、土筛、温度计、湿度计、秒表、CO2检测仪等。
- 试剂:NaOH溶液、酚酞指示剂等。
2. 实验方法(1)土壤样品的制备:将采集的土壤样品风干、过筛、混匀,以备实验使用。
(2)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a. 准备实验装置:将1000ml广口瓶装满土壤样品,用土筛覆盖,确保土壤表面平整。
b. 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保持正常土壤环境,实验组改变土壤温度、水分、氧气含量等环境因子。
c. 测定CO2浓度:将广口瓶置于CO2检测仪下,记录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d. 计算土壤呼吸速率:根据CO2浓度变化和实验时间,计算土壤呼吸速率。
3. 数据处理采用Excel和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环境因子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土壤呼吸速率逐渐增加。
这可能是因为温度升高有利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从而加快有机质的分解速率。
2. 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水分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当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时,土壤呼吸速率较快;当土壤水分含量较低时,土壤呼吸速率较慢。
3. 土壤呼吸速率与氧气含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与氧气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当土壤氧气含量较高时,土壤呼吸速率较快;当土壤氧气含量较低时,土壤呼吸速率较慢。
土壤呼吸及其测量技术概述

封闭动态箱法 开放动态箱法
涡度相关法
碱液吸收法
Bornemann, F. 1920. Kohlensaure und Pflanzenwachstum. Mitt. Dtsch. Landwirtsch.-Ges. 35:363. Lundegårdh, H. 1921. Ecological studies in the assimilation of certain forest plants and shore plants. Sven. Bot. Tidskr. 15:46–94.
土壤呼吸及其测量 技术概述
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Eco-Lab生态研究室 李川
土壤呼吸的定义
土壤呼吸(Soil Respiration)是指未扰动 土壤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所有代谢作用,包 括三个生物学过程(即土壤微生物呼吸、 根系呼吸、土壤动物呼吸)和一个非生物 学过程,即含碳矿物质的化学氧化作用。
透明和不透明呼吸室
Soil only
Soil and small plants
Soil flux
NCER
易科泰生态技术公司Ecolab生态实验室 / eco-lab@ info@
碳循环
生态
地质水文
全球变化
农牧业
工矿业
1997.12.9日本京都联合国气候大会
2009.12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人为增加排放碳的吸收汇
[2000-2006]
45%释放的CO2进入大气
Ocean 24%
55%被自然汇所吸收
Land 30%
Canadell et al. 2007, PNAS
The impact of increased above- and below-ground plant litter input on carbon cycling. Kuzyakov,2011
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呼吸的原理_概述说明

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呼吸的原理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土壤呼吸是指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通过供氧与底物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CO2)的过程。
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土壤呼吸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对于了解生态系统功能、理解碳循环流通以及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方法用于测定土壤呼吸速率。
其中,气相色谱法作为一种常用的分析手段,在测定土壤呼吸方面展现出广泛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呼吸的原理、实验方法与步骤,并分析结果与讨论其在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方面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包括引言、原理、实验方法及步骤、结果与讨论、结论五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首先概述文章内容,并介绍文章目录结构。
接下来,在原理部分将对气相色谱法概述、土壤呼吸的含义和重要性以及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呼吸的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随后,在实验方法及步骤部分将介绍样品收集与处理、仪器设备和条件设置以及分析步骤与操作注意事项。
之后,通过结果与讨论部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讨论影响土壤呼吸测定结果的因素以及与已有研究的对比。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文章主要研究发现,讨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并探讨这一研究对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的意义。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气相色谱法在测定土壤呼吸中的应用原理,并提供详细的实验方法与步骤。
通过本文的撰写,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气相色谱法作为一种常用手段测定土壤呼吸速率的原理,从而更好地评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范围。
同时,本文还致力于探索该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在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等领域提供参考依据。
2. 原理:2.1 气相色谱法概述: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生物等领域。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样品中不同组分在固定相(柱填充物)和流动相(惰性气体)之间的分配与传递过程来实现样品分离和定量分析。
土壤呼吸研究进展及其测定方法概述

Re i w n s a c Adv n e n De e m i to e ho s o i Re p r to v e o Re e r h a c s a d t r na i n M t d fSo l s i a i n
e s ins n fe t he wo nvr n e ts f nd ata t r t to fo e io m e a e u iyr s a c r .Th sp pe miso ,a d afcst ad e io m n a ea trc smo e at in r m nvr n ntls c rt e e r hes en i a r rve h e e r h saus r s ac t o ,e itn o lm sa utr r s cso olrs iain b s do i r t esa o nd e iwst e rs a c t t , e e r h me h ds x si gpr b e nd f u e p o pe t fs i e p rto a e n lt aur r u e tewo d. h r And o hi a i,t t r n in meho fs i es ia in we e c mpae n t p r l n t sb ss hedee mi a o t dso o lr p rto r o t r d i hepa e ,whih s o h td na c c h wst a y mi g sc a a h mbe a a rr fe t h e l a eo ol e pia in. rc nbe e e c er a t fs i s r to l t r r K e o ds:olr s r t ; a bo y l;rs a c dv nc s ee mi a in meho yw r s i e piai c r nc ce e e rh a a e ;d tr n to t d;p o pe t on r s c
土壤呼吸速率实验报告

土壤呼吸速率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呼吸速率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测量土壤呼吸速率的方法;3. 分析土壤呼吸速率与不同因素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土壤呼吸速率是指土壤中微生物和根系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产生的CO2的速率。
测量土壤呼吸速率,可以了解土壤的健康状况和活性。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 土壤呼吸仪:用于测量土壤呼吸速率;2. 瓶子:用于装入土壤样品;3. 水银温度计:用于测量土壤温度;4. 水合硬石膏:用于封闭瓶子。
四、实验步骤:1. 将土壤样品收集到瓶中,装满瓶子的2/3;2. 用水合硬石膏将瓶子封闭严实,防止CO2泄漏;3. 置于室内恒温条件下,保持土壤温度稳定;4. 在一定时间间隔后,使用土壤呼吸仪测量土壤中CO2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得出不同时间段内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图表。
六、实验分析:1. 土壤呼吸速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终趋于稳定;2. 土壤呼吸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3. 不同土壤类型和养分含量对土壤呼吸速率也有一定影响。
七、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得出土壤呼吸速率与时间、温度和土壤条件等因素相关。
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微生物活性、有机质含量等有关,可以为土壤肥力评估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八、实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1. 实验时间较短,可以延长实验时间,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2. 土壤样品可能会受到空气、湿度等因素影响,有待进一步控制实验条件。
九、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到土壤呼吸速率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了测量土壤呼吸速率的方法。
实验结果使我对土壤的活性和健康状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今后的土壤研究和农业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土壤呼吸分析实验报告

土壤呼吸分析实验报告通过土壤呼吸分析实验,了解土壤呼吸的原理和过程,探究不同因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实验设备:1. 土壤呼吸仪2. 温湿度计3. pH计4. 取样铲子5. 透明塑料袋6. 量筒7. 离心机8. 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地点:在室内或室外选择一块土地作为实验地点。
2. 取样:使用取样铲子在实验地点选择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取样,每个深度取样数量要充分,保证可靠性。
3. 准备土壤呼吸仪:将土样置于透明塑料袋中,尽量去除空气,然后封口,记录好取样的深度和位置。
4. 检测土壤呼吸:将取样的土壤呼吸仪插入透明塑料袋中,按照仪器说明进行测量。
记录下测得的土壤呼吸速率值。
5. 分析土壤环境因素:使用温湿度计测量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并记录下来。
使用pH计测量土壤的pH值,并记录下来。
6. 处理数据:根据实验记录表格,整理整个实验的数据,包括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湿度和pH值。
7.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观察土壤呼吸速率值与土壤温湿度和pH 值的关系,探究不同因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8. 实验结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并在实验报告中进行描述。
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记录表格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温度对土壤呼吸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呼吸速率相应地增加,说明温度是土壤呼吸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2. 湿度对土壤呼吸也有一定影响: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湿度适宜时,土壤呼吸速率较高;但当湿度过高或过低时,土壤呼吸速率会下降。
3. pH值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相对较小:实验结果显示,土壤呼吸速率与pH值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说明pH值对土壤呼吸影响较小。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合理控制土壤温湿度可提高土壤呼吸效率。
此外,pH值对土壤呼吸影响相对较小,但在特定情况下,pH值仍可能对土壤呼吸产生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6.
在土壤新陈代谢功能过程中,由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之土壤呼吸。
它包括微生物呼吸、根呼吸和动物呼吸三个生物过程,以及一个非生物过程:即在高温条件下的化学氧化过程。
土壤呼吸是表征土壤质量和肥力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它反映了土壤生物活性和土壤物质代谢的强度。
在生态演替过程中,植被的变化通过吸收养分和归还有机物等,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土壤呼吸亦随之变化,指示着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与方向。
此外,从小气候学角度看,土壤释放的CO 2改变了近地面的微气象条件, 为植物下部冠层提供了更丰富的碳源。
碳循环是地球系统的中心环节,与气候、水分循环、养分循环以及陆地、海洋的光合生产息息相关。
正确理解全球碳循环,是了解地球的环境历史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预测它所操纵的未来的中心构成。
为了区分系统内自然与人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我们就必须努力确定大气-陆地-海洋之间的碳分配与碳储量。
陆地生物圈的碳库主要包括生物量、凋落物、土壤碳和泥炭,其中,土壤碳的储量占整个陆地生物圈碳储量的主要部分。
其次是陆地生物量。
大气与陆地植被间的 CO 2交换,是全球碳循环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 CO 2吸收到陆地生态中 ;陆地生态系统中的 CO 2又通过土壤呼吸作用进入大气。
土壤呼吸作用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碳素回到大气的主要途径,其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大气CO 2浓度的较大变化, 所以增加土壤中的碳储量, 可以抵消由于人类活动释放到大气中的 CO 2。
反之,土壤有机碳的释放也可以显著的增加大气中的CO 2浓度, 从而加剧全球变化的进程。
所以了解土壤呼吸,有助于了解土壤碳变化的速率和趋势,以及全球碳循环的过程,对减缓全球变化十分重要。
影响土壤呼吸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水分等气
土壤呼吸及其测定法
杨晶李凌浩
象因子,其次还有土壤的养分状况、有机质含量、植被类型与地表覆盖、风速及人为活动造成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影响等。
温度和湿度主要是通过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和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来改变土壤呼吸作用的。
许多野外测定和实验室测定均表明,土壤呼吸与温度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大量的函数曾被用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线性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等。
Q 10值也通常用来描述温度与土壤呼吸之间的关系,它是指当温度升高10℃时,土壤呼吸速率增大的倍数,平均值为 2.4。
此外,湿度和温度通常都是共同作用于土壤呼吸,产生协同效应。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土壤呼吸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增加而增高。
在水分饱和或渍水或过干的条件下,土壤呼吸速率将被抑制。
不同的植被类型,其地下生物量、根系活性、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的理化性质等都有很大差别,使得土壤呼吸速率的时间、空间异质性较大。
近年来,人类活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也逐渐引起广泛的关注,其中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就十分显著,例如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地表植被、土壤通透性,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发生改变,相应的土壤呼吸也大不相同。
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人们就一直关注着土壤呼吸,随之而来的是寻找某种合适的方法来测定土壤呼吸的速率。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虽有一些测定方法各具优点与局限性,但至今仍无一种方法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间接测定方法
间接方法是通过测定其他相关指标来推算土壤呼吸速率,例如,土壤总的新陈代谢,可以从净初级生产量中扣除地上食草动物所消耗的能量进行估算。
也有研究者用土壤中的三磷酸腺苷(ATP 含量估算土壤呼吸, 认为 log10(土壤呼吸与log10(A T P 浓度有较明显的线性关系。
此外,有研究者通过研究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建立回
. 37.
归方程计算得出土壤呼吸的大小。
间接方法需要建立所测指标与土壤间的定量关系,而这种关系一般适用于特定的生态系统。
因此这类方法的应用具有较大的时空局限性,并且测定结果难以和其他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2.直接测定方法
直接测定土壤呼吸的方法基本可分为静态气室法、动态气室法和微气象法三种,其中静态气室法包括静态碱液吸收法和静态密闭气室法。
(1静态气室法
静态法是以土壤排放的 C O 2,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进入到收集容器, 再对容器内的CO 2进行定量计算。
由此得到单位时间内土壤释放的 C O 2量。
静态碱液吸收法:人们利用碱液吸收法研究森林、草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
有些研究者用碱液(NaOH 或者 KOH 溶液 ,也有研究者用固体碱粒。
他们的原理是一样的,即碱吸收 CO 2形成碳酸根,再用重量法或者中和滴定法计算出剩余的碱量, 根据公式计算得出一定时间内土壤排放的CO 2总量。
以碱液法为例,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在样地内选定直径为 25厘米的圆形测定点, 将圆内的绿色植物齐地剪掉后,将一高 2厘米左右的小三角架固定在圆心,其上放置事先已经注入 1.0mol /L 的 NaOH 溶液20ml的玻璃广口瓶, 迅速用镀锌金属圆桶 (直径 25厘米,高 30厘米,一端密闭扣在选定的样圆上, 为隔绝外界空气避免大气CO 2的干扰, 圆桶下缘压入土中 2厘米,确保桶与外界无气体交换 (下图。
一段时间后取出碱液瓶,迅速盖好盖子带回实验室内分析,可得到该时间内的土壤呼吸速率。
近年来,在我国温带草原多用这种方法测定草原生态系统的土壤CO 2排放量。
碱液法的优点是操作
简便,在进行野外测定的时候,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利于进行多次重复测定,对于空间异质性大的土壤呼吸而言,这是很大的优点。
碱液法的局限性在于测定的精度不理想。
在土壤呼吸速率低的情况下,测定的结果比真实值高。
在土壤呼吸速率高的情况下,测定结果比真实值偏低。
密闭气室法:密闭气室法包括气相色谱法和红外CO 2分析法两种。
此法是将一无底无盖的管状容器一端插入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内的稳定后,加盖,用一针状连接器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抽取气体样品进入真空容器内,用气相色谱仪或红外分析仪测定其中 CO 2的浓度,计算得出 CO 2排放的速率。
密闭气室法所需的仪器的设备花费相对比较高。
(2动态气室法
动态法是用不含 CO 2的空气或已知其中浓度的 CO 2, 以一定的速率通过一密闭容器覆盖的土壤样品表面, 然后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测量其中气体的CO 2含量。
根据进出容器的 CO 2浓度差,计算土壤呼吸速率。
动态气室法通常包括动态密闭气室法和开放气流红外CO 2分析法。
由于动态法比静态法更能准确的测定土壤排放CO 2的真实值, 因此它更适于测定瞬间和整段时间 CO 2排放的速率。
应该指出的是,该方法的缺点为空气流通速率和气室内外的压力差对测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当气流通过气室内的土壤表面时,氧气的输入速率增加,从而导致更多 CO 2从土壤中吸出,土壤的新陈代谢也就增加了。
另外, 由于这种方法所需设备的昂贵和必须有电力供应, 故使得它在野外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微气象法
涡度相关法是依据微气象学原理测定地表气体排放通量。
一般在允许植物的冠层高度范围内,涡度相关法测定CO 2排放不受生态系统类型的限制, 特别适合测定大尺度内土壤CO 2排放, 其中土壤植物系统与大气之间的水汽、C O 2、能量的测定尺度均超过 1公里。
这种方法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对土壤系统几乎不造成干扰。
但涡度相关法要求土壤表面的异质性和地形条件要相对简单, 其测定土壤CO 2排放的准确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大气、土壤表面和仪器设备的影响。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责任编辑 :林月惠
野外测定土壤呼吸装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