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常用修井打捞工具

合集下载

井下作业常用打捞工具

井下作业常用打捞工具

DLM-T104 × 60
47~50
377
90
2490
2 7/8IF
DLM-T104 × 73
61~64
553
110
5166
2 7/8IF
DLM-T110 × 89
75~77
820150Fra bibliotek9843
2 7/8IF
DLM-T117 × 101 89~91
1100
180
14600
2 7/8IF
DLM-T117 × 114 98~109
打捞负荷 KN
连接扣型
565
27/8TBG 或 27/8IF 474
488
刚体外径 mm 114
114 117
长度 mm 530
541 544
抽油杆打捞筒
抽油杆打捞筒用于打捞油、套管内断落的抽 油杆本体。
规格 型号
CLT-58 × 22 CLT-58 × 18 CLT-58 × 15 CLT-58 × 14 CLT-114 × 23 CLT-114 × 20 CLT-114 × 17
可退式组合捞筒
•用途
可退组合捞筒ZLT—T系列结构简单,可通过改变卡瓦实现不 同直径尺寸落鱼的打捞。打捞施工中,可实现鱼顶冲洗以及打捞 后密封洗井。在打捞负荷过大,落鱼无法捞出时可退出打捞。
通过更换引鞋可实现在7"、9 5/8"套管内的打捞。
•技术参数(见下页)
规格型号
ZLT-T114 ×60 ZLT -T114 × 53 ZLT -T114 × 48 ZLT -T114 × 43 ZLT -T114 × 38 ZLT -T114 × 33 ZLT -T114 × 27 ZLT -T114 × 20 ZLT -T114 × 17 ZLT -T114 × 73 ZLT -T114 × 70 ZLT -T114 × 65 ZLT -T114 × 60 ZLT -T117 × 89 ZLT -T117 × 86 ZLT -T117 × 83 ZLT -T117 × 80 ZLT -T117 × 77 ZLT -T117 × 75

井下作业常用打捞工具

井下作业常用打捞工具
铅印的主要作用是探测鱼 顶的形状,有时也用于探测套 管变形情况。铅硬度比钢铁小 的多,塑性好,在加压状态下 钢铁鱼顶与铅体发生挤压,在 铅体上印下鱼顶形状的痕迹。 这种 痕迹称为“铅印”。
铅印
笔尖
第五部分
螺杆钻具
用途
广泛用于钻井、修井作业。用泥浆或清水等高压液体驱动马达,带动 钻头或磨铣工具钻井、造斜。钻开水泥塞、树脂塞及其它堵塞物、磨铣 落物或在套管上开窗侧钻。 特点
技术参数
工具外径 mm 井眼直径 mm 95 112~140 95加长 112~140 120 140~166 165 175~180
马达级数
洗井液流量 L/S 马达额定压降 MPa 钻头转速 r/min 额定扭矩 kN.m 最大扭矩 kN.m 功率 KW 长度 m 质量 kg 效率
3
10 2.4 200 0.57 1.14 24 2.65 93 50%
公称直径 mm 60.3 73.0 88.9 101.6 114.3 127.0 139.7 168.3 177.8
辟厚 mm 4.83 5.51 6.45 5.74 6.88 7.52 9.17 8.94 9.19
缝宽mm
缝长 mm
每周分布 (条)
间隙 mm
连接螺纹
长度 mm
100 0.2±0.05 0.3±0.05 0.4±0.05 0.5±0.05 0.6±0.05 1.0±0.05 1.2±0.05 3.0±0.0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N.m 3156 3156 3396
接头螺纹
DLT-T114 × 60 DLT-T115 × 73 DLT-T118 × 89
NC31 NC31 NC31

修井工具

修井工具

修井工具专用修井工具按其使用特性目前可分成以下11 大类:打捞类、切割类、倒扣类、刮削类、补接类、补贴类、铣磨钻类、震击类、整形类、侧钻类、辅助类。

一、打捞类工具打捞类工具是修井作业施工中应用最多、最普遍的工具。

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锥类、矛类、筒类、强磁类、篮类、钩类等6 种形式。

(一)锥类打捞工具锥类打捞工具是一种专门打捞管类落物(如油管、钻杆、封隔器、配水器等井下工具)的内孔或外壁上进行造扣而实现打捞落物的专用工具,打捞成功率较高,操作也比较容易掌握,使用时要注意选择锥度与鱼头匹配,尽可能多造几扣。

对管里过薄的鱼头不宜使用,自由落物不能使用,小落鱼大套管必须使用引鞋(下同),缺点是一旦捞住后拨不动,退出工具较难。

常用的公锥、母锥。

(二)矛类打捞工具矛类打捞工具结构形式较多,它既能打捞自由落物,又能打捞遇卡落物,是最常用必备工具之一。

按其结构形式可分成滑块捞矛、接箍捞矛、可退式捞矛3 种。

1.滑块捞矛这是一种在落鱼腔内进行打捞的不可退式工具。

主要用于打捞油管、钻杆和带通孔的井下工具。

使用时要注意,单卡瓦滑块捞矛,带水眼,可以冲洗鱼头,提高打捞成功率,但是,由于单卡瓦造成捞矛单面受力,承载能力大为下降,适合打捞自由落物。

而双卡瓦滑块捞矛,受力均衡,承载能力大,由于没有水眼不能冲洗鱼头,对落物以上有杂物时不宜采用,作用原理是,当捞矛卡瓦牙进入鱼腔一定深度后,卡瓦牙在自重作用下,沿滑道下滑与鱼内脏壁接触,上提钻具迫使卡瓦牙咬入鱼腔内壁,随上提负荷增大而咬入深度越深,咬紧力也越大。

因此这类打捞工具最适合打捞自由落鱼。

使用前必须测量卡瓦牙滑到最下端时,最大自由外径是否与被捞落物鱼腔相适应,一般最大自由外径应比鱼腔内径大4mm 以上。

打捞不带接箍的落物,尽可能不用滑块捞矛,特殊情况下使用时,捞矛必须进入鱼顶超过1.2m ,而且上提是重不宜过大。

使用滑块捞矛打捞解卡时可以和震击器配合使用,但应注意矛杆本体抗拉负荷要大于被捞落鱼抗拉负荷1.5 倍以上。

井下作业常用工具20件

井下作业常用工具20件

一、公锥1、名称:公锥2、用途:公锥是一种专门从油管、钻杆等有孔落物的内孔进行造扣打捞的工具。

3、结构:它是长锥形整体结构,分接头和打捞丝扣两部分。

4、工作原理当公锥进入打捞落物内孔后,加适当钻压,并转动钻具,迫使打捞螺纹挤压吃入落鱼内壁进行造扣,当其能承受一定拉力和扭矩时,可上提或倒扣起出全部或部分落物。

当工具下至鱼顶以上1-2m时开泵冲洗,并逐步下放工具至鱼顶,观察泵压及悬重,泵压突然上升,悬重下降时,正明公锥进入鱼腔,可进行造扣打捞。

7、注意事项操作时不准猛顿鱼顶,防止将鱼顶或打捞丝扣顿坏。

切忌在落鱼外壁与套管内壁之间的环空造扣,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工具下井前上部应接安全接头。

二、母锥1、名称:母锥2、用途:它是一种专门从油管、钻杆等柱状落物外壁进行造扣打捞的工具。

3、结构:它是长锥形整体结构,由接头与本体两部分构成。

它是靠打捞螺纹在钻压与扭矩作用下,吃入落物外壁进行造扣打捞。

6、操作方法当工具下至鱼顶以上1-2m时开泵冲洗,并逐步下放工具至鱼顶,观察泵压及悬重,泵压突然上升,悬重下降时,证明鱼顶进入母锥,可进行造扣打捞。

7、注意事项操作时不准猛顿鱼顶,防止将鱼顶或打捞丝扣顿坏。

打捞外径较小落鱼时应加引鞋。

工具下井前上部应接安全接头。

三、滑块卡瓦捞矛1、名称:滑块卡瓦捞矛2、结构:上接头、矛杆、卡瓦、锁块、螺钉3、用途:是一种内捞工具,专门从落物内孔打捞,也可进行倒扣作业当工具进入落鱼后,卡瓦依靠自重向下滑动,与矛杆发生相对位移,与矛杆中心线距离增大,直至与落鱼内壁接触,上提管柱,斜面向上运动产生的径向力,迫使卡瓦吃入落物,实现打捞;6、操作方法1)地面检查矛杆尺寸是否合适,卡瓦上下滑动是否灵活;2)下至鱼顶以上1-2米,开泵冲洗,并记录悬重、泵压及方入;3)继续下放管柱,悬重有下降显示,观察捧鱼方入与入鱼方入变化;4)上提管柱,悬重增加,证明捞获;5)倒扣时,上提至设计倒扣负荷再增加10-20KN,进行倒扣作业;7、注意事项落物重量较大、严重遇卡或鱼顶为外螺纹时,为防止不损坏鱼顶,在工具外面加尺寸合适的引鞋;工具下井前上部应接安全接头。

井下常用修井工具介绍、看

井下常用修井工具介绍、看
的第1种长度)
(4)工作原理:
■ 当公锥进入打捞落 物内孔之后,加适 当的钻压,并转动 钻具,迫使打捞螺 纹挤压吃入落鱼内 壁进行造扣。当所 造之扣能承受一定 的拉力和扭矩时, 可采用上提或倒扣 的办法将落物全部 或部分捞出。
(5)使用方法
■ ①根据落鱼水眼尺寸选择公锥规格。 ■ ②检查打捞部位螺纹和接头螺纹是否完好无损。 ■ ③测量各部位的尺寸,绘出工具草图,计算鱼顶
(3)工作原理
■ 接箍捞矛实质上是一种 内外螺纹的对扣打捞。 为了能使接箍捞矛进入 接箍,卡瓦沿纵向开了 若干个槽,每两个槽间 便是一个卡瓦片,依其 弹性变形进入接箍母扣 中。又靠芯轴和卡瓦内 外锥面 贴合后的径向胀 力,保持对扣后的连 接性能,从而抓住落鱼。
(4)技术规范
序 规格型 外形尺寸

2 油管接箍
3
350
41/2套管
4
JKLM9 φ95X380 21/2 平式油管母
21/2 油管接箍
550 5、52/2套管
0

5
JKLMl φ112X 480 3 平式油管母扣’
3 油管接箍
07
700
52/2、65/8套 管
6
JKLMl φ126X 550 31/2 平式油管母
31/2 油管接箍
700 65/8以上套管
(一)、检测类工具— 铅模
1. 用途
■ 用来探测井下落鱼鱼 顶状态和套管情况。 通过分析铅模同鱼顶 接触留下的印记和深 度,反映出鱼顶的位 置、形状、状态、套 管变形等初步情况, 作为定性的依据,提 供施工作业参考。
2.结构
■ 铅模由接箍1、短 节2、拉筋3及铅 体4等组成,中心 有水眼,以便冲 洗鱼顶。如图1-3 所示。多采用一 次成型的铅模管 铸加工装置。

修井工具

修井工具

上接头
芯轴
卡瓦
释放环 引鞋
当锯齿形芯轴 与圆卡瓦轴向 产生相对位移 时,圆卡瓦会 产生胀开或收 缩。
可退式打捞矛
工作原理: 1)打捞自由状态下圆卡瓦外径
略大于落物内径。当工具进入鱼腔时圆卡 瓦被压缩产生一定的外胀力,使圆卡瓦贴 紧落物内壁。随心轴上行和提拉力逐渐增 加,心轴、圆卡瓦上的锯齿形螺纹互相吻 合,圆卡瓦产生径向力,使其咬住落鱼实 现打捞。2)落鱼卡死,无法捞出需退出捞 矛时,只要给予心轴一定的下击力,再正 转钻具2—3圈上提钻具即可退出落鱼。
油管接箍打捞矛
具体的动作过程:卡瓦牙下端30度锥角进 入被捞接箍时卡瓦牙上行,抵住上接头迫 使卡瓦牙内收缩,于是卡瓦牙的牙尖沿接 箍上的牙尖滑动,实现卡瓦牙下端外螺纹 与接箍内螺纹对扣,上提钻具时,芯轴外 锥面与卡瓦牙内锥面贴合所产生的径向分 力,阻止对扣后的卡瓦牙螺纹退出而实现 打捞。
油管接箍打捞矛技术规范
修井工具
捞矛类
一、 可退式打捞矛
用途 :可退式打捞矛是从鱼腔内孔
进行打捞的工具。它既可抓捞自由 状态下的管柱,也可抓捞 遇卡管 柱。还可按其不同的作业要求与安 全接头、上击器、加速器、管子割 刀等组合使用。
可退式打捞矛
• 可退式打捞矛具有下列特点: • (1)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可靠,操作简便易行。 • (2)作业成功率高,不易损坏鱼顶。 • (3)由于是圆形卡瓦,与落鱼接触面积大,因 而抗拉负荷高,抗冲击负荷大。 • (4)可循环、冲洗鱼顶。 • (5)抓住落物后,可根据需要很容易地退出落 物。
三、油管接箍打捞矛
• 用途:油管接箍打捞矛是专门用来捞取鱼
顶是接箍的打捞工具。 • 结构:上接头、锁紧螺母、芯轴、卡瓦牙、 导向螺钉及冲砂管组成如图所示。

常用井下工具讲解

常用井下工具讲解

捞矛
捞矛
捞矛
捞矛
捞矛
捞矛
捞矛
捞矛
捞矛
捞矛
打捞公扣 为母扣的 落物
捞矛
捞矛
捞筒
三、杆类落物常用工具 1)抽油杆捞筒 2)组合式抽油杆打捞筒 3)三球打捞器 4)其它适用于油管内或套管内打捞 杆类落手的工具。
四、小物件落物打捞工具
1)强磁打捞筒(器) 2)反循环打捞工具 3)局部反循环打捞篮 4)一把抓捞筒 5)其它用于打捞小物件的筒、篮类打捞 工具。
公锥
母锥
3、捞矛
1)滑块卡瓦捞矛是从管子内壁打捞管类落物的一 种专用工具。
2)可退式打捞矛也是鱼腔内进行打捞落物的工具。
滑块打捞矛
可退式打捞矛
4、捞筒
从管子外部进行打捞的一种工具。常用的有: 开窗捞筒、可退式卡瓦捞筒。
5、套铣筒 解除管柱被砂卡、水泥卡及落物卡等事故的筒状工具。
套铣头
6、一把抓 用于打捞小件落物的工具,如钢球、钳牙、碎胶皮 等。
二、 管类落物常用工具 1、鱼顶为公螺纹的常用打捞工具 1)可退可倒式卡瓦捞筒 2)可退式卡瓦捞筒 3)卡瓦打捞筒(不可退式) 4)母锥:①通用型母锥;②铣鞋母锥 5)短鱼头卡瓦打捞筒 6)其它可用于打捞管类公螺纹端的筒、锥类打捞工具。
捞筒

捞筒
捞筒
打捞鱼头为公 扣的落物
捞筒
捞筒
捞筒
捞筒
捞筒
捞筒
捞筒
捞筒
2、鱼顶为母螺纹的常用打捞工具
1)可退可倒扣式捞矛 2)可退可倒扣式捞筒 3)可退式捞矛 4)滑块捞矛 5)接箍打捞矛 6)长杆滑块捞矛 7)公锥:①短公锥;②长公锥;③特殊锥度公锥。 8)开窗打捞筒及弹簧打捞筒 9)铣锥式捞矛 10)其它适用于打捞管类母螺纹端的矛、锥、筒类打捞工具。

第二章检修、组装常用打捞工具

第二章检修、组装常用打捞工具

第二章检修、组装常用打捞工具一、学习目标(1)学习井下作业工艺技术,掌握打捞丁具的结构和千作原理、丁具的性能及操作方法;(2)能拆卸、安装、检修、保养打捞工具。

二、使用工具专用工具台、管钳、螺丝刀、钢丝刷、锉刀、扳手等。

三、主要工作内容(一)检修短鱼头打捞筒1.用途普通打捞筒要求有一定的打捞范围和最小的引入长度。

例如,鱼头距卡点很近,或者鱼头庄接箍以上长度很小,这类落物用普通打捞筒无能为力。

短鱼头打捞筒就能实现这一打捞。

一般情况下,鱼头露出50mm就能被抓住。

2.结构短鱼头打捞筒由上接头、控制环、篮式卡瓦、筒体、引鞋等零件组成,如图2—2—1所示。

筒体上连卜接头,下连引鞋,内装控制环,篮式卡瓦。

筒体内有宽锯齿形内螺纹。

宽锯齿形螺纹的起点处有一宽的键槽。

筒体内有一段光滑表面与控制环相配合。

篮式卡瓦有四个均布的纵向开口,其中一条是两端开通。

卡瓦外表面是宽锯齿形螺纹,其旋转方向、螺距与筒体的宽锯齿形螺纹一致。

卡瓦的内表面是坚硬的打捞牙齿。

卡瓦的上端面有一宽键槽,键槽的宽度和长度与简体卜的键槽大致相同,并与两端开通槽相连通。

控制环由环体和下端面上的弧形长键组成,二者焊接在一起。

环体要装在筒体的光滑内表面处,长键安装在简体和篮式卡瓦的键槽内。

长键不仅传递扭矩,而且还限定卡瓦的运动,使卡瓦只沿筒体轴线上下滑动,不做相对传动。

引鞋呈环形,长约20mm,内孔有大倒角,外表面是螺纹,旋人筒体后与下端面平齐。

上接头上部是钻杆内螺纹,与钻杆相接,下部是细螺纹,中间有水眼。

篮式卡瓦要装在筒体内,其下端面距引鞋很近,约有30mm左右。

筒体上的螺纹与篮式卡瓦尽管螺距、旋向一致,但是螺纹外径尺寸不同,因此篮式卡瓦与简体间有一定的轴向窜动量。

3.工作原理简体与篮式卡瓦上的宽锯齿形螺纹,就一个螺距而言,是一个螺旋锥面。

当内外螺纹锥面吻合,并有上提力时,简体便给卡瓦以夹紧力,迫使卡瓦内缩夹紧落鱼,即所谓抓捞,,当内外螺旋锥面脱开,并施以正扭矩和上提力时,控制环上的长键带动卡瓦右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检修常用修井打捞工具一、学习目标掌握常用修井用公锥母锥、打捞矛、打捞筒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参数,能够识别常用修井打捞工具的规格,掌握常用修井打捞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并进行修井打捞工具的维修保养。

二、使用工具(1)专用工作台和压力钳;(2)1200mm管钳;(3)扳手和螺丝刀各一套。

三、工作内容注:(1)D应小于施工井套管内径6—8mm。

(2)δ一般为5—6mm。

(3)一般井长度为500mm,特殊井可按井下工具长度而定。

3)通井规的维修保养:①清除通井规本体及螺纹部分的油污等杂质。

②检查螺纹部分有无缺齿、滑扣及变形等现象,影响使用的应予以淘汰。

③检查通井规本体有无损伤及变形等现象,影响使用的应予以淘汰。

④检查通井规水眼有无堵塞。

⑤螺纹部分涂抹黄油,带上护丝,油纸包裹,装箱于干燥处保存。

(二)检修公锥1.公锥的用途公锥是一种专门从油管、钻杆、封隔器、配水器、配产器等有孔落物的内孔进行造扣打捞的工具。

对于带接箍的管类落物,打捞成功率较高。

公锥与正、反扣钻杆及其他工具配℃合使用,可实现不同的打捞工艺。

2.公锥的结构公锥是长锥形整体结构。

可分为接头和打捞螺纹两部分,如图2-6-2所示。

接头上部有与钻杆相连接的螺纹。

有正、反扣标志槽,便于归类和识别。

接头下部有细牙螺纹,用以连接引鞋。

公锥自上至下有水眼。

公锥最重要的部分是打捞螺纹,按牙尖角分类有两种不同的规范。

(1)螺纹牙尖角为55,螺距为8牙/25.4。

这种打捞螺纹日前使用较多,其优点是螺纹牙尖角较小,易于吃人落鱼内壁,所需的造扣扭矩也较小,但巾于牙尖角小,齿根断而也相应较小,螺纹强度较低,不适于打捞材质较硬、韧性较大的落物。

如P110材质的落物,在造扣时可能造成螺纹崩扣挤毁,打捞部分螺纹损坏,导致打捞失败。

(2)螺纹牙尖角为89030/,螺距为5牙/25.4mm。

其优点是增大了牙尖角,加大了螺距,也相对的增加了螺纹根部的断面积,从而提高了打捞螺纹的强度,使之能承受较大的造扣扭矩及提拉负荷。

但由于牙尖角的增大,在造扣吃人深度与550牙尖角相同的情况下则需要的造扣扭矩增大,因而增加了地面造扣扭矩。

这种打捞螺纹对于材质较硬,韧性较大的落物,打捞成功率较高,建议选用。

对于一般构·料落鱼的打捞,仍建议选用550牙尖角的打捞螺纹。

3.工作原理当公锥进入打捞落物内孔之后加似适当的钻压,并转动钻具,迫使打捞螺纹挤压吃人落鱼内壁进行造扣,当所造扣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和扭矩时,则可采取上提或倒扣的办法将落物全部或部分捞出。

老式公锥多带有数条排屑槽,此槽原设汁意图足排㈩造扣切削时所产生的铁屑。

实际造扣工况是挤压成型,并无铁屑生成。

实践证明排屑槽末发生效用,而对某些造扣后需要憋压作业又极为不利,因它只能承受10MPa以下的泵压,再高则会由此槽窜通。

4.技术规范见表2—6—2表2—6—2 公锥技术规范5.操作工艺及注意事项当工具下至鱼顶上部l~2m时开泵冲洗鱼顶,逐步下放:工具至鱼顶,观察泵压变化。

如泵压突然上升,指重表悬重下降,说明公锥进入鱼腔,可以进行造扣打捞。

如悬重逐步下降而泵压并无变化,说明公锥插入鱼腔外壁的套管环形空间,这时应上提钻柱,然后转动钻柱重新对鱼腔,直至悬重与泵压均有明显变化,公锥人腔才能加压造扣进行打捞。

对于鱼腔畅通,泵压无明显变化的落鱼打捞时,应加扶正找中接头或引鞋结构,以防止造扣位置错误酿成事故。

打捞操作时应注意不应猛顿鱼顶,防止将鱼顶或打捞螺纹顿坏,尤其应注意分析判断造扣位置,切忌在落鱼外壁与套管内壁的环形空间造扣,以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6.公锥的保养(1)工具使用完毕后,将工具全面清洗,清除公锥本体的油污等杂质。

(2)检查连接螺纹部分和打捞螺纹部分有无缺齿、断裂、滑扣等缺损现象,若缺损严重时应予淘汰。

(3)对压井液内含盐、含碱等腐蚀物质的应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再进行保养,以免锈蚀。

(4)连接螺纹部分和打捞螺纹部分涂抹黄油,油纸包裹,装箱于干燥处保存。

7.优缺点(1)优点: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加工及维修保养方便。

(2)缺点:公锥打捞必须加压旋转造扣,对较长的遇卡落物倒扣时,如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可能造成多段松扣,出现落鱼螺纹倒散现象,形成多鱼顶,增加打捞次数与打捞难度。

(三)检修母锥1.用途母锥是一种专门从油管、钻杆等管状落物外壁进行造扣打捞的工具。

对于无内孔或内孔堵死的圆柱形落物打捞效果更好母锥足长筒形整体结构,由接头与本体两部分构成,接头上有正、反扣标志槽,本体内锥面上有打捞螺纹,打捞螺纹与公锥相同有550及89030/两种,见图2—6—3所示。

同时也分有排屑槽和无排屑槽两种。

5.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均与公锥相同。

6.母锥的维修保养(1)工具使用完毕后,将工具全面清洗,清除母锥本体的油污等杂质。

(2)检查连接螺纹部分和打捞螺纹部分有无缺齿、断裂、滑扣等缺损现象应予淘汰。

若缺损严重时(3)对压井液内含盐、含碱等腐蚀物质的应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再进行保养,以免锈蚀。

(4)连接螺纹部分和打捞螺纹部分涂抹黄油,油纸包裹,装箱于干燥处保存。

7.优缺点(1)优点: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加工及维修保养方便。

(2)缺点:公锥扪…捞必须加压旋转造扣,对较长的遇卡落物倒扣时,如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可能造成多段松扣,出现落鱼螺纹倒散现象,形成多鱼顶,增加打捞次数与打捞难度。

(四)检修滑块卡瓦打捞矛1.用途滑块卡瓦打捞矛是内捞工具,它可以打捞钻杆、油管、套铣管、衬管、封隔器、配水器、配产器等具有内孔的落物,又可对遇卡落物进行倒扣作业或配合其他工具使用(如震击器、倒扣器等)。

2.结构滑块卡瓦打捞矛有单滑块和双滑块两种,由上接头、矛杆、卡瓦、锁块及螺钉组成,如图2-6-4所示。

上接头:上端有与钻柱相连接的螺纹,下端有与矛杆相连接的内螺纹及与引鞋相连接的外螺纹。

接头体上有正反扣识别槽。

矛杆:为柱形长杆,其外径比被打捞的落物内孔小3~4mm。

杆身下端除引锥外,还有一倾斜的燕尾轨,以安装卡瓦。

燕尾导轨的终端有一横向燕尾槽,安装锁块,阻止卡瓦自由滑出。

在矛杆上的燕尾导轨有单一斜面,也有互相对称,上下错开的双斜面。

还可根据特殊需要,加工成双面对称,斜面较短,斜度较小的特殊矛杆。

卡瓦:其圆弧外径与被打捞落物内径相同,表面加工有梳形尖齿。

圆弧背部有与矛杆燕尾导轨相同斜度的燕尾槽。

3.工作原理当矛杆与卡瓦进入鱼腔之后,卡瓦依靠自重向下滑动,卡瓦与斜面产生相对位移,卡瓦齿面与矛杆中心线距离增加,使其打捞尺寸逐渐加大,直至与鱼腔内壁接触为止。

上提矛杆时斜面向上运动所产生的径向分力,迫使卡瓦咬人落物内壁,抓住落物。

4.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6-4。

5.滑块卡瓦打捞矛的维修保养(1)清除各部件的油污等杂质,(2)检查滑块牙型尖部有无缺齿、损坏、开裂等缺损现象,若有则更换卡瓦。

(3)检查卡瓦在滑道有无碰撞现象,如有应修整,以保证滑块滑动灵活。

(4)检查主体有无弯曲变形,接头螺纹是否合格。

(5)检查锁块和螺钉有无松动现象,若有则用力上紧。

(6)检查打捞矛水眼有无堵塞。

(7)连接螺纹部分和矛杆配合面涂抹黄油,油纸包裹,装箱于干燥处保存。

6.操作方法(1)地面检查矛杆尺寸(实际测量)是否合适,卡瓦能否自由下滑(卡瓦对落鱼的打捞位置应距锁块以上5mm),并在卡瓦滑道上涂机油,用手来回滑动,使其运动灵活。

(2)下钻柱至鱼顶,记好钻柱悬重与方入,开泵洗井。

(3)下放钻柱,引入鱼腔,观察碰鱼方入及悬重变化。

(4)上提钻柱,悬重增加,则已捞获落鱼。

(5)倒扣作业时,将悬重提至设计的倒扣负荷,再增加10~12kN,即可进行倒扣作业。

7.优缺点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容易,可以倒扣,便于维修。

缺点:卡瓦受力面积较小,负荷较大时,易胀破鱼顶,不能在井下自由退出。

(五)检修可退式打捞矛1.用途可退式打捞矛是从鱼腔内孔进行打捞的工具。

它既可抓获自由状态下的管柱,也可抓获遇卡管柱。

还可按其不同的作业要求与安全接头、上击器、加速器、管子割刀等组合使用。

可退式打捞矛具有下列特点:(1)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可靠,操作简便易行。

(2)作业成功率高,不易损坏鱼顶。

5.操作要领(1)根据落鱼内径的尺寸,选用相应的可退式打捞矛。

(2)检查工具,使圆卡瓦的轴向窜动量符合技术要求,用手转动圆卡瓦使其靠近释放环,工具处于自由状态。

(3)接好钻具下井,下至鱼顶以上2m左右丌泵循环,并缓慢下放钻具控鱼顶。

(4)探准鱼顶后,试提打捞管柱并记录悬重。

(5)正式打捞。

当打捞矛进入鱼腔,悬重有下降显示时反转钻具l~2圈(现场经验证明多转几圈也可),芯轴对圆卡瓦产生径向推力迫使芯轴上行,使圆卡瓦卡住落鱼而捞获。

(6)上提钻具,若指重表悬重增加,证明已捞获,即可起钻,若悬重不增加,可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捞获。

(7)如上提拉力接近或大于钻具安全负荷,则以钻具(或用下击器)下击芯轴,并正转钻具2—3圈后再上提钻具,即可将工具退出:6.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可退式打捞矛可以多次下井使用,因此维护保养与检查就很重要。

工具提出后卸掉上下钻具。

下击芯轴使之与圆卡瓦脱开,正转上提:卜具退出鱼腔,若下击芯轴下能退出,最好在试验架上用活塞杆顶芯轴则可退出。

(1)维修保养:①将可退卡瓦打捞矛的芯轴上端固定在专用工作台的压力钳上。

②卸下引鞋。

③旋转卸下圆卡瓦。

④清除各部件的油污等杂质,并检查水眼是否通畅。

⑤检查圆卡瓦外齿及内外锯齿形螺纹有无缺损、断裂等现象,若有则更换该部件。

⑥分别安装圆卡瓦和引鞋。

⑦检查圆卡瓦转动是否灵活。

⑧圆卡瓦和上端螺纹部分分别涂抹黄汕,油纸包裹,装箱于干燥处保存。

(2)拆卸要点:①夹紧上接头。

②卸掉引鞋。

③取下释放环。

④将圆卡瓦右旋并取下。

⑤清洗、检查、涂油。

(3)装配要点:①用虎钳夹紧芯轴,并在其表面涂钙基润滑脂。

②检查圆卡瓦内外齿及尺寸,涂钙基润滑脂后左旋拧在芯轴上。

③将释放环套在芯轴上④拧紧引鞋。

⑤合格后涂油入库待用。

4.维修保养工具起出地面后,应将工具从鱼顶上卸下,用清水将内腔冲洗干净,并用机油浸泡,然后送回工具车间检修保养。

工具车间应将收回的工具拆开,逐件清洗检查,如有损坏变形应及时更换,然后涂油组装好,并进行地面检验合格后方能人库待发。

主要维修保养步骤:(1)将卡瓦打捞筒的上接头端固定在专用工作台的压力钳上。

(2)卸下简体,分别取下垫环、弹簧、卡瓦座和卡瓦。

(3)清洗各部件油污等杂质,并检查各部件有无缺损现象。

(4)各部件涂黄油或密封脂,按拆卸相反顺序进行组装。

(5)油纸包裹,装箱于干燥处保存。

5.优缺点优点:卡瓦打捞筒能扪.捞各种尺寸的圆柱状落鱼,加工容易,尤其是可以更换各种不同内径的卡瓦,以打捞不同尺寸的落伍:缺点:键的强度低,不适合大扭矩施工,只能抓捞,不能自由退出,外径尺寸较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已被可退式卡瓦打捞筒或倒扣打捞筒所取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